子宫内膜癌脂代谢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研究

肿瘤细胞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研究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深入探索,关于肿瘤细胞代谢途径和调控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肿瘤的发病机理和生命活动规律,还能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复杂的药物靶点。
1. 肿瘤细胞代谢途径及其作用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一样,需要将营养物质转化成能量和新的生物分子来维持细胞生长和增殖。
然而,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的代谢途径更加复杂和动态,常常发生多个代谢通路的重构和重配,从而实现新陈代谢的平衡与增量。
肿瘤细胞最为常见的代谢途径是糖代谢。
通常情况下,糖分解产物如乳酸和丙酮酸是生长缓慢的细胞产生的特征。
但是,在肿瘤细胞中,这些代谢产物会发生积累,这也是肿瘤细胞内酸碱度升高的原因之一。
此外,肿瘤细胞的糖代谢途径也会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和DNA修复等基本生命过程相互协调,从而促进细胞生长和转化。
除了糖代谢以外,肿瘤细胞的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也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趋势。
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的脂类代谢主要通过调节脂质合成酶在细胞内的表达和活性实现。
蛋白质代谢则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细胞凋亡、免疫逃避等相关,包括从粗面质到丝裂原肽的多种转化。
氨基酸代谢涉及对精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等代谢产物积累的调控,这与肿瘤细胞生长和耐受性紧密相关。
2. 肿瘤细胞代谢调控研究现状肿瘤细胞代谢调控是近年来众多肿瘤治疗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重要前沿领域。
在肿瘤代谢调控方面,有一些具有靶向特异性的小分子化合物被广泛研究和开发,例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糖酵解抑制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等。
除了小分子化合物外,局部肿瘤微环境改变和发育阶段变化也是调控肿瘤代谢的诱因之一。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肿瘤代谢治疗必须注重这些因素的客观评估与调节。
例如,通过改变局部微环境pH值,局部光动力治疗可击杀肿瘤细胞,从而实现肿瘤代谢途径的逆转和转变。
此外,近年来也有一部分研究者试图通过人工改变肿瘤细胞代谢途径来实现肿瘤的治疗或转化。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

雌激素跨膜受体GPR30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郑丽华;程忠平【摘要】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均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发病机制尚未明了。
近年发现,雌激素可介导新型G蛋白偶联受体30(GPR30)通过快速非基因转录途径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参与肿瘤发生发展。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在肿瘤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受到重视。
综述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中的表达,分析探讨GPR30在妇科肿瘤发病机制中细胞增殖、凋亡等相关调控作用,以期为子宫内膜癌及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are malignant neoplasms in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Estrogen has been proved as an epidemic factor throughout gynecological carcinoma. Recent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0 (GPR30) mediate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through nongenomic effects in hypo-exposure of estrogen. Moreover, the role of tumor associated fibroblasts in carcinoma has frequently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We review and reveal the role of GPR30 in the regulation of endometrial and ovarian carcinoma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molecular target therapy.【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6页(P395-400)【关键词】受体,G蛋白偶联;癌;子宫内膜肿瘤;卵巢肿瘤;成纤维细胞【作者】郑丽华;程忠平【作者单位】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200090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既往认为,雌激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由经典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包括ERα、ERβ介导的核内转录效应及机制不明确的快速非转录信号效应作用[1]。
脂联素和2型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广 州 医学 院 附 属 广 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院 妇 科 ( 州 5 0 8 ) 广 1 10 子 宫 内膜 癌 为 女 性 生 殖 道 常 见 三 大 恶 性 肿 瘤之 一 , 发 病 危 险 因素 与 内外 源 性雌 激 素 、 月经 史 、 育 史 、 活 方 式 等 生 生 明 显 增 加 J通 过 激 活 雌 激 素 受 体 激 酶 降 低 细 胞 周 期 素 E ,
是 发 病 机 制 之 一 , 联 素 基 因位 点错 义 突 变在 其 发 生 过 程 中 脂
( K 磷 酸 化 。P B激 活 进 而 使 促 细 胞 凋 亡 基 因 B x磷 酸 P B) K a 化 , 酸 化 的 B x与 髓样 细胞 白血 病 一1蛋 白及 B l L形 磷 a c —X 成畀 二 聚 体 而 失去 抑 制 凋 亡 的 活 性 ; 究 发 现 , 胞 凋 亡 的 研 细
广 东医学
21 0 2年 6月 第 3 3卷第 1 2期 Gu nd n dcl o r a Jn 0 2, o.3 N .1 a g o gMe i un l u .2 1 V 1 3, o 2 aJ
・1 41・ 8
脂 联 素 性 的研 究 进 展
代 谢 综 合 征 的基 因 定 位 于 染 色 体 3 2 , 正 是 脂 联 素 的 基 q7 这
接 效应为高胰 岛素血症。胰 岛素促进 细胞增 殖、 抑制 细胞 凋
亡 , 发 机 体 一 系 列 病 理 生 理 改 变 。研 究发 现 ,5 的 子 宫 继 3%
因位点 -J 4。此部位错 义突变发 生率极 高, 远期 效应为胰 岛
尿病本 身可增加妇科 恶性 肿瘤的发 病危 险。恶性 肿瘤 治疗
子宫内膜癌30例临床分析

子 宫 内膜癌 3 0例 临床分析
李博
【 摘要 】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根据 3 0 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手 术治疗及 辅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3 O 例子宫 内膜癌 患者 , 辅助治疗能 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术
后5 年 内患者生存 2 5 例 。结论 根据手术 、病理期别 、细胞分级 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配合术前或 术后放射治疗及辅 以激素类 和非激素类化学治疗效果 良好。
【 关键词 】 子宫内膜癌 ; 手术治疗 ; 辅助治疗
子宫 内膜 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肿瘤之一 , 是 发生在子 处转移率 。
宫 内膜层 的恶 性肿 瘤 , 又称子宫体癌 。占女性生殖 道恶性肿 2 结 果 ‘ 瘤的2 0 % 3 0 %, 阴道 B超 、 M R I 及诊 断 眭刮宫是子宫膜癌常 3 0例子 宫 内膜 癌患者 , 辅 助治疗 能达到满 意 的临床疗
2 O o 9 : 2 0 1 .
2 ] 贝政平 . 内科 疾 病 诊 断 标 准 . 第 4版 . 北京 : 科 学 出版 社 , 动脉 粥样 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压 的危险 因素 , 高尿酸与高血 [
2 0 o 1 :
3 ] 吴凡 . 糖尿病防治方案 . 2 0 0 5 : 6 — 7 . 平均值低于男性 , 这就需要各地制定相应的尿酸正常参考值 , [
( 尸 < O . o o 1 ) 。 3 讨 论 参 考 文 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的变化 , 高尿酸血症 的患 [ 1 ] 洪昭光 . 心脑养生智慧 . 第1 版 北京 : 吉林科学技术 出版 社 ,
病率不 断上升。高尿酸血症与血糖 、血脂代谢 紧密相 连 , 是 脂 、高血 糖互为 因果 , 恶性循 环 ‘ 4 J 。本研究显示 , 女性尿酸
子宫内膜癌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尿病 、 代谢 障碍等代谢紊乱关系密 切。子宫 内膜 癌的主要 血脂
治疗手段 为手术 、 放疗 、 化疗及 内分泌治疗 , 对其发病 高危因素 的却少有 防治 重视 。代谢 综合 征 ( eaocsnrm ,M ) m t l y do e S 是 bi 多种代谢 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 随着人 民生活 的提 高患病率 日益 增加 , 由于 MS 多重危险因素聚集的特征 , 有 对其各个环节 的防 治有 较多的报 道。与其 有关 的远期不 良结局 E益受到关 注 , t 研 究发 现 , MS已经成为乳腺癌 、 直肠 癌等恶性肿瘤 发病的高危 因
药也 增 加 了呼吸 抑制 可能 。两 组 患者 术 中血 流 动力 学 指 标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义 , 联合 麻 醉组 多 巴胺 用 量 相 对较 大 , 但 可 能与部 分 患者 阻 滞平 面过 高 抑 制 胸 段 交 感 神 经 有 关 ; 合 联
麻醉 组局 部麻 醉药 用量 大 主要与 给药 途径 不 同有关 。 本观察实验 中,pnct S ioa h导管均 向头侧置入 , 度为 2c 深 m,
以均 数 ± 准差( ±s) 标 表示 。
2分的探讨 。现在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两组 患者腰 围 、 血脂 、 血压和血糖 比较 。见表 1 。两组患者 腰围 、 血脂 、 血压和 血糖 比较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0 0 ) P .1 。
・
11 - 2
中 国实 用 医 刊 2 1 0 1年 1 1月 第 3 8卷 第 2 1期
C jeeJ u n l f rc cl eiieNo.0 1 o.8 N . 1 hns o ra a ta dcn v2 1 ,V 13 , o 2 oP i M
血脂水平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血脂水平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陈行辉;李昌芳【摘要】目前,恶性肿瘤的患病率、病死率呈逐年递增趋势,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临床发现,恶性肿瘤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而血脂水平异常的人群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也较其他人群高.因脂质代谢紊乱易引起人体诸多系统、器官疾病,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机体正常组织、器官、系统常被破坏,且体内与之相关的代谢反应也随之发生变化,不同肿瘤患者脂代谢紊乱情况各异.【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8【总页数】5页(P3608-3612)【关键词】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肺癌;血脂异常【作者】陈行辉;李昌芳【作者单位】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2360;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 4023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脂质由脂肪酸与醇相互作用产生,属于中性脂溶性化合物,在机体内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以储存能量为主,并参与信号分子与细胞膜的构成[1]。
血浆中的脂质成分总称为血脂,血脂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有积极意义,血液中脂质含量过低或过高均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如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
一旦脂质代谢发生紊乱,则人体将发生诸多器官、系统疾病,过去相关的研究已证实血脂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感染、创伤等具有相关性[2]。
随着研究的深入,血脂异常可增加肿瘤发生风险的报道在国内外均被提出[3-4]。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正常组织、系统及器官将受到破坏,加之机体诸多与之相关的代谢反应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故不同肿瘤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情况也不同[5-6]。
由此可见,研究肿瘤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情况,对评估肿瘤患者病情变化、病情程度、治疗情况及预后均有理想的指导意义。
现就血脂水平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血脂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21.03.032·综述与讲座·血脂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研究进展荐桂丽 任玉环作者单位:810000 西宁市,青海大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荐桂丽);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任玉环) 【摘要】 近年来,有些研究表明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癌细胞过度增殖可导致机体的脂质代谢异常活跃,而脂质代谢异常也会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血脂代谢异常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探讨血脂代谢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因此,本文将对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作用机制及一些药物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血脂代谢异常;子宫内膜癌【中图分类号】 R737.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386(2021)03-0443-06Researchprogressaboutthecorrelationbetweenmetabolismabnormalityofbloodfatandendometrialcancer JIANGuili ,RENYuhuan.2018MasterofQinghaiUniversity,Qinghai,Xi’ning810000,China【Abstract】 Inrecentyears,somestudieshaveshownthatexcessiveproliferationofcancercellscanresultintheabnormallyactivelipidmetabolisminthebody,whichcanalsoaffect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tumorintheprocessoftumoroccurrenceanddevelopment.Thetwofactorspromoteeachotherandeffecteachother.Endometrialcancerisacommonmalignanttumoringynecology,andabnormalmetabolismofserumlipidsmaybeariskfactorforendometrialcancer.Toexplorethemetabolismofbloodlipidmayprovideannewwayforthediagnosisandtreatmentofendometrialcancer.Therefore,thisarticlereviewsthecorrelationbetweenabnormalmetabolismofserumlipids(totalcholesterol,triglyceride,lowdensitylipoprotein,highdensitylipoprotein,apolipoproteinA1,apolipoproteinB)andendometrialcancer,itsactionmechanismandtheapplicationofsomedrugsintreatmentofendometrialcancer.【Keywords】 metabolismabnormalityofbloodfat;endometrialcancer 子宫内膜癌(EC)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多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老年女性,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1];EC是发达国家中最常见的妇科癌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自2008年EC逐步成为北京、上海市位居首位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子宫内膜癌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癌脂代谢研究进展摘要
子宫内膜癌是世界上第六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疾病的早期确诊,并且具有良好的 5 年生存率,但仍
有约 30% 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
目前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多侧重于手术
及放化疗,对于晚期患者而言疗效并不佳,导致其 5 年生存率仅为 30% -40%,
改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晚期预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能量代谢逐渐受到
关注,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的专家研究发现血脂代谢途径在恶性肿瘤疾病的预后中
存在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血脂及脂代谢相关途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影响,以此为子宫内膜癌预后治疗靶点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脂代谢途径;血脂
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癌(EC)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
2020年,中国约有81964例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16607例患者死亡[1]。
子宫内膜癌相关危险因素
包括:高龄、持续雌激素暴露、代谢异常、初潮早、不孕、绝经延迟、携带子宫
内膜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如林奇综合征等,以及聚合酶校对相关息肉病[2]。
随
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久坐、高热量饮食导致肥胖人群
逐渐增多,而子宫内膜癌与肥胖的联系最为紧密。
脂质代谢作为其中最显著的一
种变化,它对子宫内膜癌的预后及治疗靶点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而本文将从血脂
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脂代谢途径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详述,为
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
1、血脂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
血脂是指血浆中脂肪及类脂的总称,其中包括:总胆固醇(TC) 、甘油三脂(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些临床
实验已经证实了血脂在肥胖症、冠心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中有
着紧密关系。
且随着研究的进展,许多的文献报道血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存在一
定的关系[3]。
TC对于子宫内膜癌的影响尚未定论,目前大多数专家认可TC升高可以提高EC患病风险。
主要体现在TC可以转变为雌激素,这过程主要发生在绝经后。
而
雌激素在没有孕激素拮抗下可以作用于内膜,使其不断增生发生病变。
其中胆固
醇的代谢产物 27-羟基胆固醇( 27-hydroxy-cholesterol,27-OHC) 这是种内源
性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能是其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LDL是重要的胆固醇转运蛋白,关于LDL对EC的影响尚无定论,其机制尚不
清晰,一些研究显示高LDL水平可能激活活性氧(ROS)系统,从而促进炎症因子
的分泌,产生氧化应激作用促进癌细胞的增殖与血管形成。
HDL是抗粥样硬化蛋白,它与EC只见关系现在并无确定结论,有研究认为HDL与EC无关,而现在更
多的研究认为HDL与EC呈负相关,其中有专家发现 TG/HDL-C 比值与子宫内膜
癌风险呈正相关。
但其机制尚未研究清楚,可能的机制是HDL水平过低,对胆固
醇积累增多及ROS系统的激活有关。
2、脂代谢途径对子宫内膜癌的影响
脂代谢异常主要包括:脂肪酸代谢异常、胆固醇代谢异常及磷脂代谢异常等。
脂肪酸代谢主要包括脂肪酸的从头合成、脂肪酸氧化及脂肪酸去饱和等,ATP-柠
檬酸裂解酶(ACLY)、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肉碱
棕榈酰转移酶(CPT)、不同碳链长度的酰基辅酶A脱氢酶(ACADS、ACADM、ACADL、ACADVL)、去饱和酶SCD、FADS1、FADS2及加长酶ELOVL是脂肪酸代谢
过程中的关键酶,在脂代谢稳态中有重要作用。
而脂代谢发生变化会使细胞多种
功能发生改变,主要是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细胞膜的流动性等功能发
生改变从而影响下游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进行运动、增殖、黏附等作用。
2.1MA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在许多重要生理过程中表达,同时
在恶性肿瘤进展中突变频繁,MAPK是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途径,包括MAPK, MAPK激酶(MKK和MEK)和MAPK激酶(MKKK或MEKK)这三类。
这三类激酶被逐渐激
活参与调节细胞的各种分化及功能。
在子宫内膜癌相关研究中,脂联素治疗可下
调ERK1/2信号通路,即通过ERK1/2- mapk通路,降低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细胞
活力,抑制细胞增殖。
2.2JAK-STAT信号通路属于酪氨酸激酶的非受体类。
JAK家族有四个成员,
其分别为JAK1, JAK2, JAK3和TYK2。
STAT家族成员包括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和STAT6。
在子宫内膜癌脂质代谢相关研究中,内脏脂
肪分泌的脂肪因子omentin通过激活JAK信号通路和p53上调机制刺激细胞凋亡,同时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增加,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a (HIF-1a)促进子宫内
膜癌细胞的生存与增殖。
2.3 NF-κB/Notch1信号通路)NF-κB家族由5个成员组成,包括p65 (RelA)、RelB、c-Rel、p105/p50和p100/p52。
该通路的失调在许多疾病中有所
表达,其中该通路中的内脏脂肪素可能促使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持续恶性表达。
2.4 ERRα途径对子宫内膜癌脂质代谢的重编程。
在缺氧和营养不良的情况下,代谢重编程是肿瘤存活的关键。
对于子宫内膜癌肿瘤细胞而言,其存活的细
胞代谢能力越强,恶性能力就越强,耐药性也却强。
HIF-1/ERRα相互作用可促
进肿瘤细胞对缺氧的适应性,增加癌细胞代谢,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对焦磷酸化
的抗性。
总结与展望
子宫内膜癌的进展与血脂之间关系尚未定论,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血脂对于EC
的影响可能是通过PI3K/AKT 通路、雌激素、ROS产生,是否能通过TC、TG、
HDL-C、LDL-C等指标对EC的预后进行一定的预测,对于EC患者的防治有一定的
积极意义。
子宫内膜癌与脂代谢相关通路主要包括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及ERRα途径等,关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通路研究
的已经比较完善,但目前需要与脂质相关通路相联系,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五、参考文献
1.Siegel RL, Miller KD, Fuchs HE,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21.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1):7-33.
2.Lu KH, Broaddus RR: Endometri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20,
383(21):2053-2064.
3.Calle EE, Kaaks R: Overweight, obesity and cancer: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and proposed mechanisms. Nat Rev Cancer 2004, 4(8):579-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