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真实年龄告诉你还能活多久
人体器官寿命有多长?

人体器官寿命有多长?作者:王德兴来源:《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06年第09期细胞是构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基本单位。
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体(包括动物)每个细胞的平均寿命是100天到120天。
那么各种器官的寿命有多长呢?人体器官的年龄往往与人的实际年龄是相吻合的。
因此很多人认为,人活多大,器官也跟着奉陪。
换句话说,人死了,器官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其实,人体器官的年龄与人的实际年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为有些人的器官年龄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如一个人的实际年龄只有40岁,而他的心脏年龄已是50岁,肌肉说不定都已60多岁了,所以他“有心无力”,或者“力不从心”。
一位老人70多岁,而他的心脏年龄只有50岁,因而他精力充沛,一点没有衰老的样子,因此,心脏被称为“生命之泵”。
这就是“生命与心脏同在”之说。
在人体器官中,最先衰老的是骨组织。
骨骼衰老的表现是骨质脱钙所致的骨质疏松症等。
骨折就是最常见的现象。
骨丧失进程最快的是50岁以后。
人体调节眼睛距离的能力在10岁左右最大,接近60岁时这种能力就会减少1/10。
当然,如果用眼不当也会影响视力最佳效果。
大脑是人体最高司令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也会逐渐减少,进入老年期神经元数量只是其青年期的30%。
其最明显的表现是智力上的衰退:兴趣爱好范围缩小了,神经冲动的传播速度减慢了,意识运动反应同样会减退,行为丧失了灵敏性,看起来笨手笨脚的。
这有可能与大脑中新机制功能的衰变有一定关联。
这是自然规律,不必大惊小怪。
目前,科学家对人体70多种功能衰老速度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人体中许多器官功能衰老的进程是相当缓慢的,以至于这种“耐久性的储备”如不发生病变的话,足够提供几个人使用。
例如,根据胃的机能,其工作寿命可能达到476年,肺可以坚持110年。
如果人的生命都取决于胃的话,人类就可以活到500岁了。
如何判断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年龄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表皮伤口愈合所需要的时间。
心跳速度可预测男人寿命资料

背景音乐风潮唱片清凉心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一致。
尽管测量心率的方法很简单,但其临床意义却不可小视。
心率异常是多种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通过测量它,可预知不少心血管病的发生,这样就能尽早开展诊治,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心跳的正常指数:休息时心率: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轻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龄男性快,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安静状态下,成人正常心率为60~100次/分钟,理想心率应为55~70次/分钟(运动员的心率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为50次/分钟左右)。
运动时心率:一个人的最大心率大约是220减去年龄,运动时达到最大心率的65%~85%效果最好,如40~50岁的中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18~153次/分钟;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104~135次/分钟,但若是心脏病患者,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5%~75%。
动物:心率越慢寿命越长科学家们早就发现,小型哺乳动物如鼠类、兔类等心率很快,每分钟可达数百次,但它们的寿命仅1~3年。
相反,大的哺乳动物如鲸体重很大,心率慢,每分钟仅20次左右,其寿命却可达30~40年。
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在所有哺乳动物中都可发现这一规律。
有趣的是,仓鼠每分钟心跳约500~600次,是鲸的20~30倍,然而它的体重只是鲸的50万之一。
人们发现,一种叫格拉帕哥斯的乌龟寿命可长达177年,它的每分钟心跳仅为6次,一生心脏共跳动约5.6亿次。
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哺乳动物(人除外)一生的心跳次数基本一样,大约是7.3亿次左右。
每种动物大小虽然不同,但心脏重量与体重的比例大致相同,都是体重的0.5%~0.6%。
目前,这些现象的确切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人们提出了一种解释:心率由机体能量代谢需求决定,遵守生物物理学规律,机体能量耗尽,生命也就终结,而心率正是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有效指标。
人类:心率是预测男子寿命的有效指标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
人类的长寿终点究竟是几岁

人类的长寿终点究竟是几岁编者按:从古至今,不管是平民还是君王,都想成为世界最长寿的人,在长寿路上,人人都是趋之若鹜的,全球各个地方都有著名的长寿村,长寿基于养生科学家的研究永远是神秘的,那么人类长寿终点究竟是几岁呢?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在全球范围内以每年约3个月的幅度在增长,主要得益于对抗过早死亡方面取得的进展。
然而,人类的最长寿命却一直没有明显的进步,人类或许已经达到了某种最长寿命的极限。
这或许是因为,人类繁衍的自然选择过程,没有特别保存能让人活到150岁的基因。
老年学研究组织的数据显示,人类寿命世界纪录是由法国的雅娜·卡尔芒创下的:122岁零164天。
从出生证明来看,20世纪最长寿命12年的增长幅度只不过是同期平均寿命增幅(36年)的1/3。
由于生活方式越来越健康,活到高龄的人越来越多。
但这与人类寿命存在某种期限并不矛盾。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体随年龄增大而衰老本身并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但延缓衰老的修复机制却是由基因决定的。
换句话说,活到90岁或100岁者的人数或许没有上限,但让一大批人活到120岁以上或许永远都不可能实现,而没有遗传工程的帮助,人很难活到150岁,即便君主也做不到。
长寿食物细数身边的“长寿仙药”总是在寻找长寿的秘密,可却不知道,我们身边就有最好的“长寿仙药”,那就是美容又能抗衰老的西红柿、给人体不断“充电”的大蒜,以及可以防治牙周病的红葡萄酒,下面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这些“长寿药”吧!西红柿每天都吃能美容欧洲有一句俗语:当西红柿变红的时候,医生的脸就变绿了。
对意大利人来说,西红柿是餐饮最必不可少的,即便意大利人偶尔有一顿不吃西红柿,他们也会来上一大瓶番茄酱。
西红柿最初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可以有效地防止衰老。
据说,意大利南部的卡普里海岸之所以能吸引大批游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神奇的美容养生法。
保养秘诀:将西红柿外敷内用结合起来,能让人的皮肤柔软细腻,散发出青春、健康的光泽。
健康知识讲座

妊娠期的运动健身
妊
妊
妊
娠
娠
娠
第
第
第
一
二
三
阶
阶
阶
段
段
段
(
(
(
怀
第
第
孕
四
八
第
个
个
一
月
月
个
至
至
月
第
第
至
七
十
第
个
个
三
月
月
个
)
)
月
)
学会控制你的锻炼心率
(220-年龄)X(65%~85%) 170-年龄 最大心率X(55%~70%) 最大心率X(70%~85%) 最大心率X(85%~100%)
健康吃出来
女性:655 + (9.6 x 体重) + (1.7 x 身高) - (4.7X年龄) 男性:66 + (13.7 x 体重) + (5.0 x 身高) - (6.8x年龄)
减肥运动处方
(1)减肥的关键在于运动 A. 减肥运动的强度 B. 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 C. 制定减肥目标和计划
(2)科学节食与运动相结合
健康宣言
第一个叫 平衡饮食,
第二个叫适 当运动,
第三个叫心 理状态。
6/28/2020
你了解肥胖么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并超过标准体重20%者可 称为肥胖症,是目前最常见的营养疾病之一!
简单判定标准体重的公式是: 标准体重 (kg)=身高(cm)-100
超过标准体重的 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 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 超过50%以上者为高度肥胖症
世界心脏日测你心脏有多年轻 护心10妙计4美食

世界心脏日测你心脏有多年轻护心10妙计4美食世界心脏日测你心脏有多年轻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为世界心脏日,2013年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娱乐,年轻心脏。
众所周知,心脏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标准,如果你的心都无法提供你的健康,那你的快乐也就无从谈起。
想要有一颗年轻的心脏,首先必须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测试:你的心脏有多年轻?医学界研究发现,人的血管每天都在老化,其标志,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以下体检状况可以判断你的心脏与血管的年龄:①血管开始变硬,偶尔有小斑块出现,又很快会消失,这是20岁年龄的心;②如果做X光检查时,可以明显地看到斑块,但还没有让身体感觉不适。
也就是体检时,血脂、血糖等指标处于高位,但尚未超标,这是40岁左右的心。
③检查斑块明显变硬、变厚,有了高血压,那么是60岁的心。
这个时候,突发脑梗塞、心肌梗死的风险也开始上升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在冠状动脉,就是冠心病。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将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一种疾病。
在我国,目前每12秒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病。
因此,专家呼吁,公众要关注自己心脏与血管的年龄。
年轻的心脏需要健康的心态眼下正值凉爽的秋季,这个时节人们的心脏最容易出毛病。
专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脑梗塞(脑出血),都与它带来的血管变窄、变脆、变硬有关。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多发期有明显的季节特点,高峰期在秋冬两季。
首先,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增加了。
其次,天气变冷能使血流缓慢,藏于血管中的斑块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此外,温差的变化,可使人机体免疫细胞倦怠,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也是诱发心脏疾病的常见因素。
因此,世界心脏日的来临,正是提醒了大家,要多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像日常有一些症状都需要警惕,比如有了胸痛、心闷等不舒服的信号就要上医院检查。
解析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之间的关系

解析心跳快慢与寿命长短之间的关系一、心跳快慢与寿命有一定关联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不仅反映着你此刻的健康状态,也关乎着未来的健康与寿命。
我国台湾卫生研究院曾做过一个研究。
从1994年开始收集了将近200万次的健康体检资料,研究发现:健康普通人群心率大概在每分钟60次,随着心率的增加,在每分钟60次至70次的这个阶段,心率每增加一次,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4个月左右。
另外与心率在60次以下的人群相比,心率在70至80次这组人群,预期寿命可能会平均缩短3年。
心率在80至90次这组人群,预期寿命平均缩短5年。
心率在90至100次这组人群,预期寿命平均缩短8年。
心率在100次以上的人群就更短了,可能会缩短13年。
专家表示:心动过速,心脏运作负担更大,这可能也是减寿原因之一。
就跟机器零件一样,每天超负荷使用,“报废”概率就大。
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探究静息心率与疾病的关系。
静息心率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此外,研究还发现静息心率高的人,发生痴呆的风险也高。
2021年,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与静息心率在60至69次/分钟的人相比,静息心率≥80次/分钟增加55%的痴呆发生风险。
二、心跳超过80次/分钟要当心成人的心跳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次。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心跳处于每分钟50至80次范围内最健康。
这就意味着,如果每分钟心跳总是超过80次,就算偏快了。
与心跳50至80次/分的人相比,每分钟心跳超过80次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予以关注。
如果总是心跳偏快,特别是每分钟心跳超过100次的时候,要咨询医生,看看是不是因为某些疾病所引起,例如心律失常、贫血、甲亢、心衰、心肌炎等。
排除这些原因后,就要检讨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不是不健康了。
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多数人可以使自己的心跳频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为什么有些人60岁就死了,有些人90岁还无病无痛?告诉你长寿秘诀

为什么有些⼈60岁就死了,有些⼈90岁还⽆病⽆痛?告诉你长寿秘诀长寿,这可能是每个⼈都想拥有的⼀件事情。
现如今,我国的国民平均寿命,已经到达了76。
虽然,这和榜⾸的国家平均年龄不能相⽐。
但是,相⽐于20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变化。
但是,我们看到这⾥,还有很多⼈很疑惑。
为什么,我⾝边接触到的⽼年⼈,往往六⼗多岁就死了呢?⽽有些⼈却活到了90多岁,并且,⼀直以来都很少⽣病,⾝体⼀直都很健康。
这到底是哪⾥不对呢?是哪⾥出现了差距。
今天就让我们⼀起来看看,问题究竟出现在了哪⾥?为什么有些⼈60多岁就死了,⽽有些⼈90多岁还⽆病⽆痛?基因问题⾸先,我们若是出现了这⼀情况,很有可能就会是本⾝的基因出现问题所导致。
牵扯到上⼀辈⼦的话,⽗母⽐较少⽣病,⽗母的⾝体⾮常健康。
那么,⾃⼰的基因就会很棒,就会很少⽣病。
反之,则很容易就会⽣病。
很多时候,⼀些家族中的⼈,是会携带遗传病的。
像是糖尿病,包括肝不好,肾不好,⼼脏不好,等相关疾病,都是会有⼀定的遗传效应的。
对此,若是我们需要判断⾃⼰是否具有长寿体质,我们就应该判断⾃⼰的家⼈,是否具有⼀些遗传病,判断⾃⼰的家⼈是否属于长寿体质。
这是很有必要的⼀件事,对健康帮助才是最⼤的。
后天原因很多时候,除了先天原因之外,后天原因也占了很⼤的⼀部分。
说到了后天原因,⾸先,我们就要判断,有没有可能会是⾃⼰的饮⾷出现问题的原因。
很多⼈的饮⾷,就喜欢吃⼀些清淡的⾷物,这些清淡的⾷物,能够帮助我们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体更好的排出毒素,排出粪便。
但是,随着⽣活压⼒,⼯作压⼒的不断增多,我们的应酬次数也会慢慢上升。
经常吃⼀些⼤鱼⼤⾁,肠胃蠕动的速度就会慢慢减慢,以⾄于出现了⼀些便秘,出现了⼤便⼲燥的问题。
甚⾄,慢慢的还会导致三⾼的出现,出现了⾼⾎压,⾼⾎脂等情况,这对健康影响可能是⾮常⼤的,对此,我们应该有所重视,注意好⾃⼰的饮⾷变化。
以免对⾃⼰的⾝体健康造成不利的损伤。
⽣活习惯不好很多时候,我们出现了⾝体不适,出现了短寿的问题。
自测你的心脏年龄多少岁 4招保命护心脏

自测你的心脏年龄多少岁4招保命护心脏你的心脏还好吗?进行下述测试,可以了解你的心脏是比你年轻还是比你老,看看你的心脏几岁了?自测你的心脏几岁了测试方法:首先静坐5分钟,测得每分钟脉搏数A;然后连续做20个标准鞠躬(频率适中),测出脉搏数B;休息1分钟,再测脉搏数C。
将三次脉搏数相加,用总和减去200,再除以10,即(A+B+C-200)/10,得数与标准对比,判断心脏的健康程度。
判断标准:0—3之间,心脏强壮;3—6之间,心脏状况良好;6—9之间,心脏状态一般,多加关注;9—12之间,心脏不是很健康,应关注心脏问题;12以上,心脏状况堪忧,应尽快去医院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以上测试,可以帮助更好地了解你的心脏,不让心脏病成为生命的杀手。
那么,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挽回不再年轻的心脏呢?1.合理运动,强壮心脏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把多余的胆固醇排出体外,避免其沉积在血管内壁。
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
建议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运动至少5次,每次运动的最高运动心率为170减去年龄,超过则会加重心脏负担。
2.补钾排钠,保护血管钾能够调节心律、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多数成人每天需要补充4.7克。
钾在西红柿、土豆、香蕉、李子、葡萄干等中含量都很丰富,山芋和番茄酱中含钾量最高。
钾离子可促进钠离子排出、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能防止胆固醇在动脉沉积,保护血管。
3.按时服药,预防为主心脑血管患者,预防很重要,不能等到疾病发作再去医院。
可以服用中药进行防治。
冰片,有芳香开窍的作用,可以缓解病人不舒服的症状,维生素E和维生素B6,对保持动脉壁的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花和冰片既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还可明显提高人体的耐缺氧能力,尤其是提高心肌含氧量,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优秀药物。
4.少吃甜食,稳定血压血压正常的人,每日吃糖超过一定量,就会有血压升高的风险。
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糖最好控制在20—30克。
两三块甜味饼干的含糖量很容易突破20克,一般一瓶500毫升甜味饮料的含糖量在40—50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的真实年龄告诉你还能活多久
一种新的计算法可以帮助年轻人估算出未来患上心脏病的风险,能够计算出人们心脏的实际年龄。
家族病史和生活方式会对年老后的心脏产生影响,在估算心脏病风险时也要考量这些因素。
目前心脏病的预防措施基于一种短期的10年心脏病风险评估,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由年龄和性别决定。
所以,年轻人和女人即便生活习惯非常不佳,也经常被排除在心脏病高危人群之外。
为了鉴别出这些人群,研究人员们开发出了这种名为“JBS3计算法”的方法,预测他们在患上心脏病或中风前还能活多少年。
在JBS3计算法中,当前的生活方式、血压、胆固醇水平和医疗条件都会影响心脏健康。
比如说一位有吸烟习惯的35岁女性,收缩压160mm汞柱(比120mm汞柱正常值要高),总胆固醇7mmol/L(比正常值5.2mmol/L高),再加上家族中有早期心脏病史,那么,这位女士的心脏真实年龄为47岁,总寿命估计为71岁,前提是心脏病或中风不发作。
她的10年内心脏病风险低于2%。
但是,如果这位女士戒烟,将总胆固醇控制在4mmol/L的水平,收缩压达到130mm汞柱,她的心脏年龄将恢复到30岁。
那么她的预期年龄将延长至85岁,前提也是不发作心脏病或中风,10年内患上心脏病的风险将小于0.25%。
对于所有人,知道自己的真实心脏年龄将有助于理解身体的状况,理解改善生活习惯和其它预防措施可以减小未来心脏病发病的风险。
对于大多数人,计算方法能够让人们知道在年轻时坚持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身体有多大的潜在贡献,而不会到了老年再去依靠处方药。
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戒烟、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锻炼和减少久坐活动。
在过去的40-50年里,死于心脏病的人数正在下降,尤其是在一些高收入国家,但是,心脏病依然是排名第一的致死因素。
虽然大多数人能捱过第一次心脏病或中风发作,但风险犹在,依然不容乐观。
研究人员表示大多数调查结果都显示,公众普遍低估了心脏病在一生中的患病几率和死于心脏病的风险,虽然有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心脏病是比癌症更普遍的致死原因,但是绝大多数公众都认为癌症是最危险的健康威胁。
在美国,每年有59.8万人死于心脏病,而其中20万可以预防。
癌症只是美国排名第二的死因,每年夺去57.5万人的生命。
数据来自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