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的历史下册的期末总复习模板计划冲刺试卷.doc

人教版七年级的历史下册的期末总复习模板计划冲刺试卷.doc
人教版七年级的历史下册的期末总复习模板计划冲刺试卷.doc

2008-2009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末总复习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

得分

一、项选择题(共 40 分,每小题 2 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在唐朝赴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A.鉴真B.玄奘C.戒贤D.阿倍仲麻吕

2.下列古代政治清明的时期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开元盛世②贞观之治③开皇之治④文景之治

A.①③④②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③②①④3.“合同为一家”描写的是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A、突厥

B、吐蕃

C、回纥

D、南诏

4.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其中两项发明于隋唐时期的是

A、造纸术、指南针 B 、雕版印刷术、火药

C、活字印刷术、罗盘针 D 、火药、指南针

5.唐朝对外交往中最为著名的友好使者是

①玄奘②晁衡③鉴真④空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唐朝时既是民族交往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成都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唐朝灭亡后,相继统治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统称“五代”

B、北宋建立后,统一全国

C、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

D、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先灭掉了辽后又灭掉了北宋

8.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

A.唐朝中后期

B. 北宋

C. 南

宋 D. 唐朝后期

9.下列我国古代著名的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文明世界的大商港是:()

①明州②扬州③杭州④泉州⑤广州

A. ①③④

B. ④⑤

C.①②③

D.③⑤、10.中国的瓷都指的是:()

C.邢窑

D.

A 哥窑 B.汝

景德镇

11、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 苗族

B.回族

C.傣族

D.彝族

12、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有特色的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 、设立殿阁大学士 C 、废丞相 D 、设厂卫机关

13、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设置台湾府相同意义是()

A、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我国开始了对台湾的行使主权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4、假如要考订中草药曼陀罗花的麻醉效用,应查阅的古代医书是()

A、《千金方》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5、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的是()

A、封建国家分裂,大融合

B、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D、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16、军机处创设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 、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17、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东南亚一带

C 、印度洋一带D、非洲南端

18、下列是明代从南美洲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A、马铃薯

B、花生

C、向日葵

D、玉米

19、下列有关《尼布楚条约》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B、条约的签订双方是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

C、条约规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D、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

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20、下列小说中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的长篇小说是

A 、《水浒传》B、《西游记》

C、《三国演义》

D、《红楼梦》

二. 改错题 [ 共 10 分,每小题 2 分] (每题只有一处错误)

21.唐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的。

22.《马可·波罗行纪》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3、北宋的司马光编写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24、清朝中期,戚继光的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

25、1553 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三、辨析题( 6 分)

26、一位日本留学生来到唐玄宗统治前期的长安,观赏了大画家张择端的大作《清明上河图》,他甚为赞叹;后来到洛阳,又看到大量民工正在开凿大运河,一片繁忙景象。

上述说法有两处错误请找出,并说明理由。

四、材料解析题(共24 分,每题 12 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新华网4月27日电,位于山西平遥文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日前举办“中国科举史展览”。展览分为科举的由来和沿革、

院试、乡试、会试与殿试等部分。还展示了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用的

各种夹带等。展览真实反映了科举考试取士制度的产生、发展、消

亡过程,展示这一制度下读书人考秀才、中举人、成进士乃至有幸

摘取鼎甲桂冠的艰辛。

材料二:宋代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止舞弊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锁院”制度。即在主考官、副考官等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

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

友泄露试题的现象。此外,还有“弥封”制度。即在考生考试结束

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

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

弊。

请回答:

①科举制度分别在哪个时期产生与废除(4 分)

②摘取“鼎甲桂冠”的人有一个专门的称谓,是什么(2 分)

③有了科举考试,就有了考试舞弊,谈谈你对考试舞弊看法,并就

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 (4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这些货币用同色织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秘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①这些货币当时的名称是什么( 2 分)

②这些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什么地区( 2 分)

③这些货币的出现有何重要的意义( 3 分)

④从材料中你知道早期的货币是如何防伪的吗(3 分)今天伪币盛行,你有什么好的措施来防止伪钞吗( 4 分)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第29 题 14 分,第 30 题 6 分,共 20 分)

29、纵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

子孙共同的心愿。请回答有关祖国统一的问题:

①列举中国古代史上实现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至少四个, 2 分)

②连线题:我国的台湾与澳门都曾经遭受到外敌的侵占。请你正确连线:(2分)

台湾葡萄牙

澳门荷兰

③清朝初年收复台湾,为祖国统一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 2 分)请你用所学知

识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列举一个史实, 2 分)

④在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指导下,我国分别于哪一年恢复行

使对香港和澳门的主权。( 2 分)

30、某兴趣小组举办了一次以“维护国家统一”为主题的历史知识竞赛。试题如

下,请你抢答( 10 分)

(1)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帝王是谁(2 分)

(2)明清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设置了哪些机构(4 分)

(3)明清时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进行了许多重大斗争,试举出其中的三例。( 4 分)

七年级下册阶段测试(一)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答对 1 题给 2 分,共 4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B B BCAB C BD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B D C A D DC二、改错题 [ 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 ]

21 .唐朝改为“隋朝”22.《马可·波罗行纪》改为《大唐西域记》23.纪传体改为编年体 24、清朝中期改为元末明初25 、西班牙改为葡萄牙

三、辨析题( 6 分)

26、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日本留学生观赏了大画家张择端的大作《清明上河图》,是错误的,

理由:《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日本留学生看到大

量民工正在开凿大运河,是错误的,理由:大运河是隋炀帝时开凿的。

四、材料解析题(共24 分)

27.① 隋朝;清朝②状元③提示:关于对舞弊的看法,可以从以下角度去分析答题均可:对

舞弊行为进行批评;考试制度本身的不足;应试者舞弊的目的;舞弊得手与失手的价值等方面。只要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对于能够联系现实学习与生活的答案,当给肯

定。关于提出杜绝舞弊的建议,能够提出二条以上,且文字通顺,即可。如:加强自律、诚

信教育;法律介入;完善考试制度等。

28、①交子②四川③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④同色纸印造,隐密题号,朱墨间错;

关于防止伪钞的措施能够提出一条以上,且文字通顺,即可。如:加大法律宣传的力度,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完善相应的法律等等。

五、综合题(共20 分)

29、①秦、两汉、隋、唐、元、明、清

②台湾葡萄牙

澳门荷兰

③郑成功。三国时,吴国的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夷州就是今天的台湾;元朝时,设澎

1683 湖巡检司,正式对台湾进行行政管辖; 1662 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年,清

军进入台湾, 1684 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④ 1997 和 1999 年

30、①秦始皇②18 世纪中期设置伊犁将军;1727 年清政府开始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1684 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等③元末明初,戚继光抗倭;1661-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

帝率领清军两次大败盘踞雅克萨的沙俄侵略军;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渥巴锡领导的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