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
《河流》中国的自然环境PPT

课堂小结
外流河
注入太平洋: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淮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 河流的水文特征
塔里木河
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 等
文 形成汛期 特 征
成 降水集中 因
降水少
河流的水文特征 1.读图归纳四条河流汛期长短的分布规律。 2.为什么东北地区河流有两个汛期?
江 花 松
结合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你会发现河流汛期与降水有怎样的关系?
影响因素:雨季长 短
黑龙江
黄 河
秦岭
江 花 松 淮河
长
江
珠江
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
河流的水文特征 观察黄河各河段含沙量的变化,想想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有什么?
影响因素:植被覆盖、地势坡度、流速、雨季长短等
河流的水文特征
1月0℃等温线以北:< 0℃
秦岭 0℃等温线
冬季有结冰现象 1月 0℃等温线以南: > 0℃
无结冰现象
我国东部主要河流结冰期
黑龙江冰期约180天
黄河冰期约100天
秦岭
淮河
该地区河流无冰期
京杭运河 运河: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
京杭运河
长度:1800千米 流经省市:京津冀鲁苏浙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 (大致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河流补给形式
河流补给形式
河流 内流河 外流河
河水补给
山地降水 和高山冰雪融水
大气降水为主
汛期 影响因素
夏秋季
气温
夏秋季
季风和降水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双湾中学教案NO: 20课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2、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教学重点黄河的河源概况教学难点黄河的奉献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教具地图册板书设计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1 )一、黄河的概况1、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2、流经的省区3、长度、流域面积4、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5、上、中、下游的划分:河口、旧孟津二、黄河的奉献1、朔造了肥沃的平原2、带来了丰富的水能资源3、提供了灌溉水源第 3 课时一、引入新课:先让学生看录象“从飞机上拍摄的黄河的状观场景”和“黄河发洪水时的场面”,配上对白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二、目标展示:三、新课探究、学习(一)、黄河的源流概况1、利用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要求:结合《中国的地形图》,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49“活动1、2、2、3、5题”:(1)、查找出黄河流经的省、自治区,以及注入的海洋?(2)、找出黄河的源头约古宗列曲,重要的支流渭河、汾河(3)、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所在的省区(4)、找出龙羊峡、刘家峡、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利工程(5)、对照“中国地形图”,找出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几个?小组活动,代表上台指图讲解,其他的同学纠正补充,最后师生一同在图中分析出黄河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并及时板书。
(如在《中国的地形图》上动画闪烁出现黄河的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在《中国政区图》上动画闪烁显示黄河流经的省区;并在《黄河流域图》上动态显示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段情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

水量丰富:长江、珠江等水系 的部分河流,水量较大,可满 足当地及下游地区的农业、工 业和生活用水需求。
水量中等:黄河、辽河等水系 的部分河流,水量相对较小, 但在当地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水量较少:西北地区的一些内 陆河流,水量很小,甚至出现 断流现象。
03
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的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长江流域位于中国中南部,涵 盖19个省、市、自治区,流 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
含沙量:中国河流的含沙量较高 ,尤其是黄河、辽河和海河流域 。
中国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有以下 几点
流量:中国河流的流量受气候和 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 流量变化差异很大。
水位:中国河流的水位变化较大 ,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水位变化差异很大。
中国河流的水量状况
中国河流的水量状况可以分为 以下几类
辽河流域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
辽河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涵盖了平原、丘陵、山区和沼泽等地形,是中 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辽河流域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和人民生活 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障。同时,辽河流域也是中国重要的湿地之一, 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
黄河流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气温
黄河流域气温受地形和海拔高 度影响较大,普遍较低,大部 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降水
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在200~800 毫米之间,降水季节变化大,
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植被
黄河流域的植被类型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草原。其 中,黄土高原地区以水土保持为主要目标,大力推进植树造 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要点归纳(含答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知识点1 外流区为主1. 外流区与内流区(1)外流河与内流河(2)外流区与内流区(3)河流水文特征外流河水文特征华北黄河、海河较小较短(夏汛)较大短秦岭—淮河线以南长江、珠江大长(夏汛)⑥________无内流河水文特征特征成因水量小水源补给主要来自⑦________⑧_________短,集中在夏季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其他季节水量小甚至断流,内流河多为季节性河流(4)中国的湖泊湖泊分类:按湖泊所在的流域特点,可将湖泊分为内流湖和外流湖。
外流湖在外流区,属于淡水湖;内流湖在内流区,多属于⑨________。
主要湖区及主要湖泊青藏高原地区:多咸水湖,是我国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
⑩________是我国最大的湖泊,属于咸水湖。
东部平原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省南部,是中国淡水湖泊相对集中的地区。
⑪________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知识点2 滚滚长江1. 长江概况2. 不同河段及特征3. 长江的开发4. 长江的治理中下游泥沙淤积上游水土流失,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上游植树造林,中游⑰________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退田还湖、疏浚河道水污染工农业生产废水、废渣的排放防治水污染知识点3 滔滔黄河1. 黄河概况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⑱__________北麓长度及干流形状5464千米,中国第二长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注入海洋⑲________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渭河、汾河等干流流经省区9个: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流经温度带高原气候区、暖温带、中温带流经干湿地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2. 不同河段及特征河段范围特征上游源头至河口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多峡谷,落差大,⑳_________资源丰富中游河口至桃花峪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剧增下游桃花峪至入海口水流缓慢,成为“地上河”3. 黄河的忧患及其治理河段生态环境问题原因措施上游荒漠化严重、凌汛气候干旱,植被遭破坏植树种草、引水补给、炸冰疏水、修水库蓄水中游水土流失黄土疏松、植被遭破坏、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修建水利工程下游地上河、凌汛、断流泥沙淤积加固黄河大堤、炸冰疏水、修筑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要点点拨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沿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山脉—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一线,该线东南为外流区,西北为内流区。
(名师整理)最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中国的河流》优秀课件

2.观看实验视频,综合思考:影响含沙量的主
要因素是?
植被覆盖状况
探河流——河流水文特征
汛期
【活动】请点击暂停,思考以下问题2分钟。
1.河流水位明显上涨的时期为汛期,长江、 黄河汛期一般是在几月份?
2.长江和黄河谁的汛期长?为什么? 雨季更长
长江汛期 长江 武汉
3.中国外流河的汛期出现在什么季节?为什么?
大兴安岭 阴山
冈底斯山
巴颜喀拉山
半干旱地 区
半湿润地区
我国内流河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外流河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探河流——河流水文特征
观察对比:请你说说长江和黄河河流特征上有什么不同? 思 考:河流特征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
探河流——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活动】请点击暂停,思考以下问题2分钟。 1.观察图片,黄河与长江谁的水量大? 2.黄河、长江之水来自哪里?
归纳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
水文特 征
河水来源:降水 外流区 汛期:夏汛
内部差异:北方河流、南方河流 分界线、分布
河水来源:高山冰雪融水 内流区
汛期:夏汛、季节性河流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课堂小结
中国的河流 外 流 区 为 主
中国的湖泊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共同特征 南北差异
夏季;夏季风带来的雨水成为外流河的主要 水源,因此中国外流河的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4.综合思考:汛期长短的影响因
素是什么?
黄河 花园口
雨季长短
探河流——河流水文特征 水位变化
枯水期壶口瀑布
【活动】请点击暂停,思考以下问题2分钟。
最新整理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1.以外流河为主2.水文特征: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
3.京杭运河识图一:5.长江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流经第一、二阶梯且多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丰富。
水电站有:三峡水电站、葛洲坝水电站等。
B航运:内河航运第一,有“黄金水道”之称,宜宾一下四季通航。
沿江四大港口:上海(全国最大港口)、南京、武汉(中游)、重庆(上游)。
C治理:首要任务是防洪(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洪水)。
长江频发洪灾原因:1.流域内支流多,暴雨时同时涨水;2.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作用减弱;3.上游植被遭坏,水土流失严重;下游河道弯曲,不利水流下行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它的综合效益: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水产养殖等识图二:黄河概括黄河的开发与治理:A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水电站:龙羊峡(青)、刘家峡(甘)、青铜峡(宁)、三门峡、小浪底(河南省、中游)。
B 灌溉农业:“塞上江南”(b河套平原和a宁夏平原)、渭河平原、湟水谷地。
C治理:关键是治沙,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黄河最大危害是下游的(河南山东)“地上河”)D长江黄河都发源于青海省,都流经的省区是青海省和四川省,都流经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E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脉、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灾害1.常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2.自然灾害种类的分布地区及原因3、避灾:(1)发生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发生时,应及时有序撤离到安全空旷地带,不能及时撤离可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同学们,整理总结很辛苦,请认真背诵并好好珍惜哦~)。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 河流

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设计说明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形态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的影响,为此,在前两节有关地形和气候学习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讲述的是我国的河流。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密切相关,因此,河流的水文特征是学习河流知识的核心内容。
本节课通过设计河流科考小组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重点分析我国外流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并补充分析内流河和京杭运河。
学习目标1.阅读地图,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读图归纳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1.河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难点: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在中国水系图上描画我国的主要河流,判断其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蒸发旺盛。
教师: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和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接下来大家完成任务二,阅读图文,探究真相,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读教材第43页图2.31,小组合作完成。
(1)找出四条河流在我国的具体位置。
(2)对比找出四条河流流量的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学生:相同点是四条河流都是夏季流量最大,形成汛期,因为夏季降水多,河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不同点是南方河流的流量比北方大,汛期长,因为南方降水多,雨季长。
教师:松花江1、2月会出现断流,为什么?学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因为该地1月均温在0 ℃以下。
教师:松花江在4、5月流量增加,为什么?学生:东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冰雪消融,会有短暂的汛期(春汛)。
教师:河流的水文特征深受地形地势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这样比喻:“地势是河流之父,气候是河流之母。
”学生:完成河流水文特征与影响因素的连线。
教师:你了解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吗?PPT展示塔里木盆地图。
八年级地理上册听课记录: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

新2024秋季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听课记录: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河流》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地理空间认知: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流向及分布特点,形成对中国河流网络的基本认知。
2.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通过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3.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研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理解河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二、导入教师行为:1.1 展示中国水系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河流吗?它们是从哪里发源,又流向哪里呢?”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地图,积极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如“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向渤海”、“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终注入东海”等。
过程点评:•通过直观的地图展示和提问,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2.1 河流名称与分布:•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主要河流的名称、流经省份及注入海洋,引导学生识记。
•组织学生进行“河流接龙”游戏,增强记忆效果。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跟随教师指示在地图上标注河流名称,积极参与“河流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点评:•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游戏互动,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记忆效果。
2.2 河流的水文特征:•讲解河流的水量、水位、流速、含沙量等水文特征,并结合具体河流进行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水文特征对河流航运、灌溉、水能开发等方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过程点评:•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学生对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
2.3 河流与区域发展:•分析河流对农业、工业、城市等区域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河流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导学案课型:习题训练课编写人:高建凤张继芳审核人:张继芳高建凤【课前延伸】1、学习目标:(1)掌握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和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
(2)学会分析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知道我国主要淡水湖、咸水湖、京杭大运河的名称及分布。
(4)能够说出长江的源流概况、各河段特征。
(5)知道长江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治理。
(6)能够说出黄河的源流概况、各河段特征。
(7)知道黄河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综合治理。
2、知识回顾:(1)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其所在区域称________。
我国的河流主要流入洋,如、、、、、等;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河。
(2)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
其所在区域称________。
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3)河流水文特征从、、、等方面来分析。
(4)湖泊的分布:①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
湖是我国最大湖泊和最大内陆湖,湖是最高的湖泊。
②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平原、下游和省的南部,是我国水湖最集中的地区。
(5).长江源自__________山。
长江注入的海洋______。
长江干流先后流经____个省区,长江全长______千米,仅次于世界上的_________河和_________河,是我国第____长河,(6)长江各河段特征:①上游:多峡谷,落差___,水流湍急,_______资源丰富。
②中游:地势_____,水面宽阔,流速_____,河道弯曲。
(其中______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③下游:地势更______,江面更宽阔,水网如织,水乡泽国。
(7).黄河源自__________山。
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是_________。
黄河注入的海洋________。
黄河全长______千米,为我国第二_____河。
黄河干流先后流经______个省区,(8)黄河各河段特征:①上游:流经地势第___、___级阶梯交界处,多峡谷、落差___,______资源丰富,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
黄河出青铜峡后,塑造的两大平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中游:黄河中游流经______高原,该地区存在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严重,导致河流多泥沙,塑造了我国的第二大平原_________。
以黄河中游干流作为界线的两个省是_______、______。
③下游:流经________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
【课内探究】1、限时训练(1)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D大陆性气候强(2)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3)下列河流水位年际变化最大的是()A 长江B 黄河C 珠江D 岷江(4)下列四组河流中,根据汛期由早到晚,由长到短的排序正确的是()A 珠江、黄河、长江B 黄河、长江、珠江C 珠江、长江、黄河D 长江、珠江、黄河(5)长江的源头所在地是( )A.金沙江 B.沱沱河C.唐古拉山 D.青藏高原(6)长江流经的直辖市共有( )A.2个 B.3个C.4个D.5个(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夏秋季节洪涝灾害频繁,其原因有( )A.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 B.围湖造田,湖泊蓄水调洪能力降低C.落差大,水流急 D.人工裁弯取直河道(8)被称为“水能宝库”,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A.上游B.中游C.下游D.三峡(9)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主要原因是( )A.支流多B.流域广 C.无湖泊调节洪水D.河道特别弯曲(10)位于长江中游对长江水量起重要作用的湖泊是( )A.洪泽湖、太湖B.洞庭湖、鄱阳湖C.巢湖、鄱阳湖 D.洪泽湖、洞庭湖(11)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其主要原因是( )A.年径流量大B.水能资源丰富C.航运价值高D.流域内矿产丰富(12)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的代号:①长江中下游平原②青藏高原③四川盆地④横断山区,按先后流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13)兼跨长江中、上游的省区是( )A.湖北省B.江苏省C.江西省 D.湖南省(14)下列湖泊中,位于长江干流以南的是( )A.青海湖B.鄱阳湖C.巢湖D.洪泽湖(15)黄河的“地上河”河段是指( )A.河水清澈的河源段B.兰州一河口段C.华北平原上的下游段D.泥沙多的中游段(16)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 )A.青藏高原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D.柴达木盆地(17)黄河干流流经的地形区:①青藏高原,②华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内蒙古高原,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18)黄河下游流经的省是( )A.山东、河南B.山东、河北C.山东、山西D.河南、河北(19)汾河和渭河分别在哪两省注入黄河( )A.内蒙古、陕B.晋、陕 C.晋、豫D.陕、豫(20)导致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 )A.土质疏松B.夏季多暴雨 C. 打坝淤地D.破坏植被(21)下列治理黄河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B.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C.在上、中游修建水利枢纽 D.在下游干流上修建水库(22)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 )A.长江B.尼罗河C.黄河D.亚马孙河(23)“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了下列哪个地方的情景( )A.黄河上游B.黄河中游C.黄河下游D.长江下游(2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A.唐古拉山、东海B.祁连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D.横断山、南海(25)“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是因为( )A.黄河水量小、常常断流 B.黄河水含沙量大,河水混浊C.黄河污染严重、河水黑臭 D.黄河水势汹涌,跳进去出不来(26)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A.四川、甘肃B.青海、四川C.青海、西藏D.四川、西藏27、读长江图回答下列问题(1)A、B表示长江干流上、中、下游的划分点,A是_____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____。
(2)各支流的名称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⑧_________⑨__________(3)填注图中字母代表的主要城市名称:D____,E____,F____,G_____,(4)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主要淡水湖的名称:⑩_____,11_____(5)长江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6)水电站的名称:b_______,c_____,d_____。
28、读黄河图回答下面问题(1)A、B表示黄河干流上中下游的划分点,A是_________省的_______,B是_____省的_____。
(2)序号代表的黄河主要支流的名称: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3)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是: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填出字母所表示的水电站名称: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其中e_______________是治黄的关键性工程(5)由于黄河中上游_________严重,又经过_________地形区,导致黄河多泥沙,下游流经_________平原,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________”。
所以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____,治黄的根本是加强___________地区的___________工作。
(6)黄河的综合治理措施是:①在上、中游,特别是_________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保持水土,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②在下游______________加固黄河大堤。
2、交流训练成果3、精讲点拨4、课堂总结5、教学反思:【课后提升】1. 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 ( )A.抗旱B.防洪C.发电D.2. 治沙和防洪并举的治理黄河的主要手段是: ( )A.造林种草B.加固大堤C.修筑梯田D.3. 长江、黄河源地的分水岭是 ( )A.唐古拉山B.巴颜喀拉山C.喜马拉雅山D.4. 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A.水力资源丰富B.含沙量大C.有冰期D.5. 在内河航运中,年运输量仅次于长江的是: ( )A.黄河B.珠江C.淮河D.6. 长江水力资源最为丰富的河段是: ( )A.川江B.源头—宜宾C.源头—宜昌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