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成网本科13级《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第六学期课程(必修)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锦成网本科13级《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第六学期课程(必修)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锦成网本科13级《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第六学期课程(必修)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心理调适(一)

1. ()是一种不怕困难、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的精神优势,它建立在发现自己的力量并正确估量的基础上。

A.自负

B.自觉

C.自信

D.自省

正确

2. 关于“压力”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压力对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B.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就是无压力状态,这样能够产生更大的成就

C.正确对待压力,常常会把压力转化成动力

D.过大的压力可以对人的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正确

3. 面临就业困境的时候,有的毕业生呈现出一些不良的心态。下列哪一项不是毕业生不良心态的反应:

A.简历造假

B.眼高手低

C.沉着应对

D.怨天尤人

正确

4. 下列哪项不是求职过程中依赖心理的表现?

A.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信念

B.认为学校应当对毕业生就业负责

C.相信父母可以给自己“通路子”

D.害怕受到拒绝和遭遇失败而临阵脱逃

正确

5. 下列哪项不是求职过程中自卑心理的表现?

A.认为自己的高学历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B.不敢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说“行”

C.应聘中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优势

D.总认为自己水平差,不敢去尝试

正确

6. 小t当年以省前几名的身份进入如今的这所高校,在学校也担任过学生会、各种社团的干部。她认自己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不会没有好的归宿,哪个单位能录用她都是其荣幸。小t的这种表现属于

A.自卑

B.依赖

C.攀比

D.自负

正确

心理调适(二)课后习题

完成!4题正确,0题错误重做

1、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在找工作时要合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

态。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A、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个明确的认识,做好遭遇挫折的准备,乐观

地看待求职失败

B、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适当降低期望值

C、灵活调整专业方向,不死抱着专业不放

D、以上做法都合理

正确

2、有关求职过程中应该具有的心理状态,以下组合正确的是:(1)懒散(2)自信

(3)自傲(4)主动

A、(2)(4)

B、(2)(3)

C、(1)(4)

D、(1)(3)

正确

3、求职过程中,压力与焦虑无处不在,将焦虑转化为行动,是减少心理焦虑的

有效方法之一,同时还能提高能力和职业素质。你认为该说法:

A、正确

B、错误

正确

4、以下哪项不是求职过程中心理调适的正确方法:

A、身体疗法

B、理性情绪疗法

C、自我暗示法

D、任意宣泄法

正确

搜集就业信息(一)课后习题

完成!6题正确,0题错误重做

1、以下选项中,哪项不是搜集就业信息时主要的关注点?

A、所属行业

B、招聘职位

C、公司所在街区位置

D、公司业务情况

正确

2、求职者在搜集招聘岗位信息时,需要了解以下哪些信息:(1)单位规模(2)岗

位职责(3)福利待遇(4)单位全称

A、(2)(3)

B、(1)(2)(3)

C、(2)(3)(4)

D、(1)(2)(3)(4)

正确

3、关于就业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就业信息是职业决策的前提

B、就业信息是调整职业目标的参考

C、信息越及时,求职越有主动权

D、信息越多,求职盲目性越大

正确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后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课后答案和提示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问题探讨 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二)思考与讨论1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相同点: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不同点:(1)在人体内存在的部位不同:血浆位于血管内,组织液分布于组织细胞之间,淋巴分布于淋巴管中;(2)生活于其中的细胞种类不同:存在于组织液中的是体内各组织细胞,存在于血浆中的是各种血细胞,存在于淋巴中的是淋巴细胞等;(3)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差异,如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很少。 3.提示: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2所示。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图1-2 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 (三)资料分析 1.提示:表中的化学物质可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离子(如Na+、K+、Ca2+、Mg2+、Fe2+、Cl-、HPO42-、SO42-、HCO3-)等,有机物包括糖类(如葡萄糖)、蛋白质(如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脂质(如各种脂肪酸、脂肪、卵磷脂、胆固醇)、氨基酸氮、尿素氮、其他非蛋白氮和乳酸等。 2.还含有气体分子(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激素、其他有机物(如维生素)等。 3.Na+、Cl-含量较多。它们的作用主要是维持血浆渗透压。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生物生物必修二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问题探讨 1. 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 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 1. 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 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 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 基础题1.B。2.B。 3. (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即在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2。 4. (1)白色;黑色。 (2)性状分离;白毛羊为杂合子,杂合子在自交时会产生性状分离现象。 拓展题 1. (1)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这样可在一个季节里产生多匹杂交后代。 (2)杂交后代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二是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此结果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2. 提示: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是确保实验成功的条件之一。孟德尔在遗传杂交实验中,曾使用多种植物如豌豆、玉米、山柳菊做杂交实验,其中豌豆的杂交实验最为成功,因此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豌豆具有适于研究杂交实验的特点,例如,豌豆严格自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样确保了通过杂交实验可以获得真正的杂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节: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________组成。 2、由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_____溶液。 6、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7、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_____和______。 8、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9、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0、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____和_______ 。 11、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的。 1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_____。 习题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2.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4.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校园网的组建与实施方案》毕业设计论文

校园网的组建与实施方案 目录 1 前言 (2) 2 需求分析 (2) 2.1建网需求 (2) 2.2 网络环境 (3) 3 校园网结构的设计 (4) 3.1 总体设计原则 (4) 3.2 校园网设计的层次化模型 (5) 4 解决方案 (5) 4.1.网络拓扑结构 (5) 4.2方案说明 (7) 5.网络设备选型 (7) 5.1交换机 (7) 5.2服务器 (8) 5.3其他设备 (9) 6. 网络设备的配置 (9) 6.1交换机的配置 (9) 6.2配置防火墙............................................................................................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0)

1 前言 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的社会中,对于合格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需要他们掌握大量的各类知识,在教育中需要提高教学效率。现在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以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在与前人同样的时间内,掌握比前人更多的知识,而这些教学方法,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才能实现。 这就要求校园网是一个具有交互功能和专业性很强的局域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平台,多媒体演示教室,教师备课系统,电子阅览室以及教学,考试资料库等,都可以通过网络运行工作。如果一所学校包括多个专业学科,也可以形成多个局域网络,并通过有线方式连接起来。 校园网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信介质和组网技术和协议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和各种终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并用于教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学等方面的计算机局域网系统。 校园网应具有教学,管理和通信三大功能。对于目前的校园网建设来说,主要侧重于教学和通信,难以实现以数字化校园为核心的管理领域。 2需求分析 2.1建网需求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了紧追时代步伐,发展与校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发展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决定建设自己的校园网,争取尽早实现教育信息化。校园网建成后,将计算机引入教学各个环节,从而可以引起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工具的重大革新。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网络又为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提供了获取资源、协同工作的有效途径。校园网将会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也就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 通过对学校信息化建设专业人员沟通,了解到校园宽带网用户集中且网络流量大,关注网络的可运营和可管理特性,校园网建网需求如下: 1、教学区、宿舍区用户对校园网、教育网、INTERNET的访问有相应的路由策略。 2、校园网存在多个出口需求,校园网至少要提供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和INTERNET两个出口。 3、校园网安全性要求较高,要求设备能够实现用户识别和动态绑定功能如通过“IP+MAC+端口”三元组的动态绑定来识别用户。

高中生物必修1 教材问题 参考答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 必修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资料分析 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 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基础题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拓展题 1.提示: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答案和提示 (一)问题探讨 1.从图中至少可以看出5种细胞,它们分别是: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这些细胞共同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2.提示: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因为生物体内的细胞所处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例如,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这有利于与氧气充

高级中学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习题集

高一生物第四章练习题 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 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 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2.(2015·四川)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3.建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图坐标系中的曲线可 表示生态学中相关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 A.1和2可分别表示死亡率和出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 B.若X和Y分别表示年龄和数量,则2表示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2可表示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曲线 D.1可表示群落初生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4.(2015·广东)图1表示在一个10 ml的密闭培养体系中酵母菌的数量的动态变化,关于酵母菌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 .可用数学模型N t =N 0λt C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 .K 值约为120 000个 5.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B .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也可以采用样方法 C .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不需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 D .将M 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 只鹿中有m 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 ×n m 只 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对实验所得数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没有振荡试管就吸出试管底部的培养液计数,所得数据会偏大 B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打开电灯,所得数据会偏小 C .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草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草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数据会偏大 D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车前草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所得数据会偏大 7.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生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学生:罗学春 系部:管理与信息工程系 年级专业:12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一班 研究方向: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指导教师:杨建存 2015年5月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摘要 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局域网的建设走向信息化已成为必然选择,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化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服务,但是在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过程中,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网络出现故障的时候,能够进行分析和排除故障,也是网络管理员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文着重对运行于校园网环境的教学系统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局域网组建所需的硬件构成以及硬件性能的介绍。 ·对于局域网组建的拓扑结构、传输介质的分析和研究。 ·关于局域网中的对等网、客户机服务器组建、无盘工作站、无线局域网组建的分析与具体介绍。 ·局域网中常见问题的排查与解决。 ·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的介绍。 ·常用命令的用法介绍。 ·病毒查杀。 ·以具体实验校园网的组建与维护为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管理系统、局域网组建、网络安全、网络硬件

第一章局域网概述 1.1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而成的计算机网路,其范围通常在几千米以内。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活跃的技术因素之一。计算机局域网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出现,在八九十年代获得了飞速发展和大范围的普及,如今正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 目前,LAN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其主要用途如下: ⑴、共享打印机、绘图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 ⑵、通过公共数据库共享各类信息; ⑶、向用户提供诸如电子邮件之类的高级网络服务。 局域网是封闭的,可以是两台计算机也可以是上千台计算机。 1.2局域网技术的特点 局域网在设计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能够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更好的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信息安全性,易于操作与维护。此要求也决定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局域网的特点主要由三个要素决定,及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介质询问方式。 1.2.1 局域网技术特点 局域网一般是在一个有限地理范围内,其专用性非常强,具有比较稳定和规范的拓扑结构。常见的局域网拓扑结构如下: ⑴、星型结构 节点相连,如果一个工作站需要传输数据,它首先必须通过中心节点(如图 1),由于在这种结构的网络系统中,中心节点是 控制中心,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最多只需两 步。星型结构是目前在局域网中应用得最为普遍 的一种,在企业网络中几乎都是采用这一方式。 星型网络几乎是Ethernet(以太网)网络专用。 这类网络目前用的最多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如常见的五类线、超五类双绞线等。所以传输速度快,网络简单、建网容易、便

校园网网络设计

计算机学院课程设计 专业: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课题名称: 大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教师: 学号: 姓名:

时间:年月日

1、场景 某所大学,有4个校区,每个校区都有办公区、教学区、教师园区、学生公寓。其中,中心校区有4000个接入点,其他校区每个区都有2000个左右的接入点。在中心校区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其他校区与中心校区相连,并通过中心校区的出口访问外网。网络中心提供web服务、DNS 服务、DHCP服务等,web服务器、DNS服务器要求外部网络也能访问。(中心校区图书馆建立无线网络,采用DHCP为无线网络分配IP地址。)学校目前只获得了一个C类地址:200.1.1.0。 2、要求: (1)编写课程设计文档,文档中包含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功能需求、设备需求、设备选型、设备位置)、网络规划与实现技术(三层交换、路由技术、NAT技术、IP地址规划、网络设备命名规划、路由规划)、网络设计(拓扑设计、网络配置)、总结。 (2)采用packet tracker软件完成拓扑设计。 (3)采用packet tracker软件实现网络配置。 (4)上交课程设计文档和packet tracker网络实现文件。

大型校园网络规划与设计 一、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 4个校区,每个校区都有办公区、教学区、教师园区、学生公寓。其中,中心校区有4000个接入点,其他校区每个区都有2000个左右的接入点 功能需求: 在中心校区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其他校区与中心校区相连,并通过中心校区的出口访问外网。网络中心提供web服务、DNS服务、DHCP服务等,web服务器、DNS 服务器要求外部网络也能访问。 设备需求: 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无限路由器、交换机,网卡 设备选型: 网络连接设备设备选型: 1.核心层设备选型: 核心层是整个内部网络高速交换中枢,对整个网络的连通性和网络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核心网络层网络设备的选择上需要保证未来的网络应该具有如下特性:可靠性,高效性,冗余性,容错性,可管理型,适应性和低延时性等。故可用万兆核心交换机作为整个校园网核心层的交换机。 2.汇聚层设备选型: 汇聚层应具有实施策略,安全,工作组计入,虚拟局域网之间的路由,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考虑到校园网内本地应用复杂,流量大,可采用全千兆三层交换机,可支持多个千兆端口,具有48Gb/s以上的背板带宽,二,三层包转发率达到18Mpps以上,支持冗余电源接口。 3..接入层设备选型: 接入层向本地网段提供工作站接入,是桌面设备的汇聚点。由于校园需求量大,可选用多个级连的hub或堆叠的二层LAN交换机,构成一个独立的局域子网,在分布层为各个子网间建立路由。 服务器设备选型: 1.主域服务器:主域服务器是整个网络域控制器,作为网络用户登录服务器,保存有全院网络用户信息。 2.web和ftp服务器:该服务器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浏览和文件下载。该服务器需要有较大的硬盘和内存空间,要有较快的网络响应。这两个逻辑服务器各异设置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后题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 1.1基础题1.C。2.B。3.B。4.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拓展题(1)肺泡壁、毛细血管壁。(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肾小管的重吸收。(4)皮肤。 1.2基础题1.D。2.C。3.D。 自我检测:1.(1)×;(2)√;(3)×;(4)√。2.(1)D;(2)D;(3)D。 2.1基础题1.B。2.大脑、小脑和脑干。拓展题1.b、c、d、e。 2.2 1.CD 2. 2.3 1.(1)×;(2)√。 2.4 1.(1)×;(2)√;(3)×。2. D。 自我检测:1.填空(1)下降,骨骼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下丘脑,肾上腺、胰岛、甲状腺等。(2)脑干。(3)异物。(4)过敏;过敏原,灰尘。2.选择(1) C(2) D 3.画概念图(1) a神经元b传入神经元c传出神经元d神经元;e效应器[知识迁移]1.D 2.D 3.1基础题:可使植株接受比较均匀的阳光照射,以避免因植物向光性生长而引起植株弯曲。 3.2 基础题1.C。2.B。拓展题1.提示: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在下部的浓度高。对于植株的茎来说,这个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因而下面的生长较快,植株的茎就向上弯曲生长。同样的生长素浓度,对于植株的根来说,却会抑制生长,因而,根部下面的生长比上面的慢,根就向下弯曲生长。如果是在太空中的空间站中生长,植株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横向生长。 3.3 1.D,因为它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2.B更准确。A过于绝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基因控制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激素调节只是其中的一种调节方式。 自我检测:1.D。2.B,C,D。 3.D。[知识迁移]B,因为果肉细胞由子房壁、胎座等细胞发育而来,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一样。 4.11.约386条。2.调查鼠的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样方法。3.B。 4.21.提示:在食物充足、空间广阔、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优越条件下,种群可能会呈“J”型增长。例如,澳大利亚昆虫学家曾对果园中蓟马种群进行过长达14年的研究,发现在环境条件较好的年份,种群数量增长迅速,表现出季节性的“J”型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中,如果种群的初始密度很低,种群数量可能会出现迅速增长。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因此,种群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增长,这就是“S”型增长。例如,栅列藻、小球藻等低等植物的种群增长,常常具有“S”型增长的特点。 2.提示:(1)以年份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根据表中数字画曲线。(2)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等。(3)作为食物的植物被大量吃掉,导致食物匮乏;自然灾害等。 4.31.B。2.提示: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A捕食种群B,种群B的数量减少,而种群A的数量增加。但随着种群B的数量减少,种群A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B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这样,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群A和种群B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 4.41.(1)×;(2)√。2. D。 3.C。 自我检测:一、概念检测1.(1)×;(2)×;(3)√;(4)√;(5)×。2.(1)D;(2)D;(3)C。二、知识迁移提示:1.(1)从图中可知,鸽的种群密度较小易受鹰的攻击,种群密度较大则鹰的攻击成功率就较低。(2)起初出现数量增加,以后可能趋于稳定。 2.这是群落演替的结果。因为柳树较高大,占据更多的空间和阳光。与草莓相比,它具有生长的优势,所以柳树能迅速繁殖起来,而草莓得不到生长所需的阳光,难以成片生长。 5.1 1.(1)阳光;(2)10~15 m;(3)消费者、分解者。2.B。3.C。 5.2 1.A。2.D。3.B。 5.3 1.(1)√;(2)╳。2.A。3.B。4.提示:是。因为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物质循环构成一个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 5.4属于物理信息的是(1、2、3、4、6、7、9、10、11);属于化学信息的为(5、8);属于行为信息的有(12)。 5.5 1.(1)√;(2)×;(3)√。2.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两个生态系统是(1、8);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态系统有(6、7、9、11);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1、2),较弱的是(3、5、6、7、11);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4、9),恢复较慢的是(8)。 自我检测:1.(1)×;(2)√;(3)√;(4)×;(5)√。2.(1)B;(2)C。 二、知识迁移 2.提示:(1)藻类数量减少;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随有机物被细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有机物分解后形成的大量的NH+4等无机盐离子,有利于藻类的大量繁殖。(3)藻类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有机物减少,需氧型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4)河流中生物大量死亡,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6.1 1.D。 6.2 1.潜在价值──某种不知名的昆虫。间接价值──每个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直接价值──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蝉蜕是一种动物性药物;鲁班通过观察某种叶片的叶缘得到启示,研制出了木工用的锯;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 自我检测: 1.(1)×;(2)√。2.(1)A ;(2)B。

某学校校园网络规划设计及实施方案

网络系统集成校园网建设说明
1

目录
网络系统集成校园网建设说明 ............................................................................................... 1 1. 整体规划 ........................................................................................................................... 4 1.1. 1.2. 1.3. 1.4. 1.5. 项目元素 .................................................................................................................... 4 项目要求 .................................................................................................................... 4 设计原则 .................................................................................................................... 4 总体拓扑图 ................................................................................................................ 5 设备的选型及理由 .................................................................................................... 5 核心路由器的选择 ............................................................................................ 5 核心交换机的选择 ............................................................................................ 7 防火墙 ................................................................................................................ 8 服务器 ................................................................................................................ 9 其它设备 .......................................................................................................... 11
1.5.1. 1.5.2. 1.5.3. 1.5.4. 1.5.5. 2.
网络中心设计 ................................................................................................................. 14 2.1. 2.2. 2.3. 2.4. 2.5. 设计目标 .................................................................................................................. 14 设计思路 .................................................................................................................. 14 网络划分 .................................................................................................................. 14 详细的拓扑图及说明 .............................................................................................. 15 模拟配置过程截图及分析 ...................................................................................... 15
3.
寝室区设计 ..................................................................................................................... 23 3.1. 3.2. 3.3. 设计思路 .................................................................................................................. 23 网络划分 .................................................................................................................. 23 配置概要图 .............................................................................................................. 24
4.
教学区设计 ..................................................................................................................... 24 4.1. 4.2. 设计思路 .................................................................................................................. 24 网络划分 .................................................................................................................. 24
5.
图书馆设计 ..................................................................................................................... 24 5.1. 5.2. 设计思路 .................................................................................................................. 24 网络划分 .................................................................................................................. 24
6.
办公区设计 ..................................................................................................................... 25
2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综合习题

高一生物周练习(3.5) 1.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 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 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 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2.关于细胞内外K + 、Na + 和Cl -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Na + 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 B. 人体血浆中K + 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 C.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 + 外流 D. Na + 和Cl -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即可以“憋尿”,这说明 ( ) A .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B .排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C .下丘脑可以产生抗利尿激素 D .渗透压感受器位于大脑皮层 5.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给A 点以一定的 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 A .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6、右图为反射弧示意简图,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这是因为( ) A. 在②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B. 在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C. 在④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7.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8.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 .图中兴奋部位是B 和C B .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 .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 D .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元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传导兴奋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神经纤维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外正内负 D.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通过形成局部电流来实现的 10.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 11.下图表示神经元的一种联系,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 处,会导致b 处连续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 生电位变化 B.刺激b 处,不会引起a 和c 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 处,a 和b 处都会发生兴奋 D.刺激a 处,b 、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1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突触小泡会释放传递信息的物质,该物质是:( ) A .神经递质 B .CO2 C .Na+ D .O2 13.足球赛时,球员踢球瞬间,在突触上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 ) A .电信号→电信号 B .电信号→化学信号 电信号 C .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 .化学信号→电信号 化学信号 14. 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 )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神经纤维 灵敏电流计 腓 肠肌 ① ②

校园网规划与设计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邯郸县第一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 二、项目背景:邯郸县第一中学校园,校园占地104.65亩,教学楼两栋,宿舍楼2栋,食堂2个,超市1个,60个教学班。 三、项目目标:建立好整个校园网,以及维护好整个校园网,规划好设计好整个校园网,以及对校园网的施工和综合布线。以及后期的维护。 四、项目内容: 1.学校目前主要的网络应用包括文件共享服务,打印服务,财务管理,未来将实施internent应用,把各大分校区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络一体化,新增邮件服务. 2.添置新的OA系统,完成教学的信息的采集、处理、查询、统计。对学校行政、人事、财务、工资、资产、档案、宿舍的管理,以及提供必要的查询,并打印结果。 3.校园接入网络后,新增WWW服务 4.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 5.校园网要求实现组播业务。 6. 系统应有高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充性,要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7.子网分布:教育管理子网,图书馆资源子网,财务子网,科研子网,软件资源子网【容量800G 收录的视频1000G】 第二章:网络需求分析 一、校园网络应提供以下功能: 1、接校内所有教学楼、办公楼中的PC。 2、支持约1000用户浏览网站。 3、提供受存取权控制的文件、档案查询服务。 4、提供学校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 5、提供图书,文献查询与检索服务,增强校图书馆信息自动化能力。 6、建立FTP,共享教学资源,建立OA,便于办公,建立网络教学高速通道,达到

网络教学,公共信息资源在线查询系统,以及成绩查询系统。 二、校园网对主机系统的主要要求: 1、主机系统应采用国际上较新的主流技术,并具有良好的向后扩展能力; 2、主机系统应具有高的可靠性,能长时间连续工作,并有容错措施; 3、支持通用大型数据库,如 SQL、Oracle 等; 4、具有广泛的软件支持,软件兼容性好,并支持多种传输协议; 5、能与 Internet 互联,可提供互联网的应用,如WWW浏览服务。 6、支持 SNMP 网络管理协议,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三、校园系统设计方按应满足如下要求: 1、网络方案应采用成熟的技术,并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 2、合理分配带宽,使用户不受网上“塞车”的影响,主教学楼使用ADSL接入Internet,带宽大约10 MBIT/S,需要能接入因特网,以及校园网; 3、应充分考虑未来可能的应用,如桌面将承受大型应用软件和多媒体传输需求的压力; 4、该网络方案要具有高扩展性。能为用户未来数目的扩展具有调整、扩充的手段和方法; 5、该网络应是面向连接的,能够实现虚拟网(VLAN)连接; 6、考虑对用户现有网络的平滑过度,使学校现有陈旧设备尽量保持较好的利用价值; 四、校园网对网络设备的要求: 1、性能;;所有网络设备都应有足够的吞吐量; 2、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应考虑多种容错技术; 3、可管理性;所有网络设备均可用适当的网管软件进行监控、管理和设置,采用国际统一的标准; 五、系统集成所共同追求的设计目标: 1、建成一个具有高可靠性和开放性的校园网络,它应支持流行的SNMP 等网络管理协议; 2、采用 Internet 上的标准协议--TCP/IP 协议,提供校园内部及面向全球的WWW服务、FTP 服务、NEWS 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完全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