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氧的各种方法-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工业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工业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工业制氧气化学方程式
工业制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分离液态空气法和电解水法,但通常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因为这种方法相对更为经济和实用。

不过,我需要澄清一点,分离液态空气法是一个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反应,因此它并没有化学方程式。

分离液态空气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液化后,通过蒸发分离出氮气和氧气。

首先,空气在加压和冷却的条件下变成液体,然后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因此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液体主要是氧气,再经过进一步分离和提纯,就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氧气。

虽然分离液态空气法没有化学方程式,但我可以给出电解水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是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 → 2H2 + O2
但请注意,电解水法制氧气在工业上并不常用,因为它的能耗相对较高。

工业上更倾向于使用分离液态空气法来大规模生产氧气。

工业制氧流程

工业制氧流程

工业制氧流程
工业制氧是指利用各种方法从空气或其他原料中提取氧气的过程。

氧气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冶金、化工、医药、环保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工业制氧的流程及相关知识。

首先,工业制氧的主要方法包括分子筛吸附法、压力摩擦法、膜分离法和化学法等。

其中,分子筛吸附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空气中的氧气与氮气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氧气。

在这个过程中,分子筛吸附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氮气,从而实现氧气的提纯。

其次,工业制氧的流程一般包括空气的预处理、分离提纯和氧气的收集三个主要步骤。

在空气的预处理阶段,通常会通过冷却、压缩和除尘等操作,将空气中的水汽、杂质和颗粒物去除,以保证后续分离提纯过程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是分离提纯阶段,这一步骤通常采用分子筛吸附柱或膜分离器等设备,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得到所需纯度的氧气。

最后是氧气的收集阶段,通常将提纯后的氧气通过管道输送至储氧罐或直接供应给生产设备使用。

此外,工业制氧的流程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设备成本和操作
稳定性等因素。

在工业生产中,通常会选择能耗低、设备稳定、操作简便的制氧方法,以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氧气的纯度要求,不同的工业领域对氧气纯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工业制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方法和设备。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制氧方法,并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工业制氧流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帮助。

工业氧气制备方法

工业氧气制备方法

工业氧气制备方法
《工业氧气制备方法》
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气体之一,其在工业生产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氧气广
泛应用于钢铁生产、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中。

而工业氧气的制备方法也有多种,下面
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工业氧气制备方法。

1. 燃烧法:燃烧氧气纯净、稀释的空气或氧气与氮气混合气,生成燃烧炉内所需的高燃烧温度。

这种方式制取的氧气纯度高,但能耗较大。

2. 分馏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差异,通过在低温下将空气液化、再分馏的方式,分
离出高纯度的氧气。

这种方法制备的氧气纯度较高,但设备投资费用高。

3. 膨胀法:利用空气的物理性质,通过在低温下将空气压缩,再放松压力的过程,将氧气和氮
气分离。

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但氧气纯度较低。

4.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和选择性通透性,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离。

这种方法制备
的氧气纯度高,但投资费用较高。

总的来说,工业氧气制备方法有多种,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进行制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优化工业氧气制备方法也是工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
究方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工业制氧化学式方程式

工业制氧化学式方程式

工业制氧化学式方程式
工业制氧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的。

空气中含有大约21%的氧气和78%的氮气,以及少量的其他气体。

工业制氧的过程通常
采用分子筛吸附法或者低温分馏法。

1. 分子筛吸附法,在这种方法中,空气首先被压缩,然后通过分子筛吸附剂。

分子筛吸附剂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氮气,而将氧气通过。

随后,氧气被释放并收集。

2. 低温分馏法,在这种方法中,空气被冷却至液态,然后通过逐渐升温的方式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由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略低,
因此在适当的温度下,液态空气可以分离成富含氮气和富含氧气的
两部分。

随后,氧气被收集并储存。

化学式方程式如下所示:
2NaClO3 → 2NaCl + 3O2。

这是过氧化钠分解的方程式,过氧化钠是一种常用的工业制氧
的起始原料。

在这个反应中,过氧化钠分解产生氧气和氯化钠。

总的来说,工业制氧的化学式方程式涉及到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分离过程,以及可能涉及到起始原料的化学反应。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要求。

氧气的制法

氧气的制法
分解反由应: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
A B + C + ···
工业方法制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方法
原理:利用液态空气的沸点不同,
属于物理变化。
空气低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发
氮气先蒸发 液态氧气
由反应原理确定如何反应装置:
固体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 + 氧气
液体
气体
二氧化锰
反应原理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2O2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
H2O O2 氯化钾 + 氧气
KClO3
KCl O2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MnO2 O2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氯酸钾
固体
Hale Waihona Puke 加热氯化钾 + 氧气
气体
高锰酸钾加热 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固体
气体
过氧化氢制氧气和高 锰酸钾、氯酸钾制氧 气的发生装置能否相 同?
固固加热型
反应物都是固体, 反应需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反应物是固体和 液体的混合物, 反应不需要加热
固液不加热型
使用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 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 逸出,所以必须液封。
气体收集装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或难 密度比空气大 密度比空气小
溶于水的气体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在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分馏法和分子筛吸附法。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分馏法。

分馏法是指利用空气分馏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空气中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稀有气体组成。

利用分馏法,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开来。

首先,将空气经过压缩后冷却至液态,然后通过加热使得氮气和氧气分离。

由于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所以在分馏的过程中,氮气会先变成气态,而氧气则会留在液态中。

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氧气。

其次,我们再来介绍一下分子筛吸附法。

分子筛吸附法是利用分子筛材料对气
体分子的吸附作用来制取氧气的方法。

分子筛是一种多孔材料,它可以选择性地吸附气体分子。

在这种方法中,空气首先经过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杂质。

然后,将经过预处理的空气通过分子筛材料,氮气和氩气等惰性气体会被吸附在分子筛上,而氧气则会通过分子筛,从而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

最后,再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就可以得到纯净的氧气。

这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分馏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氧气,但能耗较高;而分
子筛吸附法能耗较低,但纯度相对较低。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总的来说,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分馏法和分子筛吸附法。

分馏法通过
空气分馏的方法来制取氧气,能够得到高纯度的氧气;而分子筛吸附法利用分子筛材料对气体分子的吸附作用来实现氮气和氧气的分离,能耗相对较低。

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的方法

制取氧气的方法

制取氧气的方法
氧气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说,它是必不可少的。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制取氧气。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分离空气。

空气中大约有21%的氧气,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制取氧气。

通过冷凝和蒸馏的方法,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和其他杂质分离出来,从而得到纯净的氧气。

这种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制造氧气气瓶等产品。

其次,电解水也是一种制取氧气的常见方法。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通过电流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氧气会在阳极生成,而氢气则在阴极生成。

这种方法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用于小规模的氧气制备。

另外,化学方法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例如,过氧化钠和过氧化氢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

这种方法在实验室中常常被用来制备氧气,但由于过氧化钠和过氧化氢的性质较为危险,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

最后,植物也是制取氧气的重要来源。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

因此,在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的条件下,植物可以不断地释放氧气。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在室内种植一些绿色植物,以增加室内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综上所述,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实验室研究,都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选择合适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稀氧燃烧技术-铜冶炼应用精品文档20页

稀氧燃烧技术-铜冶炼应用精品文档20页

稀氧燃烧技术
氧气-燃料燃烧的特点
▪ 高的火焰温度
用于焊接、切割、熔融
▪ 高的火焰速度
用于强化燃烧
▪ 低的着火温度
可燃烧低热值废料
▪ 可燃范围宽
火焰的稳定
氧气-燃料燃烧的优点
工艺优点
提高熔化率 (最பைடு நூலகம்可提高1倍)
客户附加价值
• 增加产量 • 灵活组织生产
节约燃料 (40%~60%)
• 节约燃料成本
0.33)
炉气停留长
有效热
有效热
热效率高
烟气
空气-燃料
氧气-燃料
燃料
物料加热
炉壁损失
热效率和燃料节约
——空气-燃料燃烧 和 氧气-燃料燃烧
热效率
理想氧燃比
氧气
空气1000℃ 空气400℃ 空气25℃
烟气温度
燃烧的热效率
(不同烟气温度、不同空气预热温度)
Copper
燃料节约
(不同烟气温度、不同空气预热温度)
“稀氧燃烧”技术(DOC)
▪ 基本概念:
燃FF料uueell OOxx氧yyg气geenn
S一ta次bil氧izing Oxygen
REACTION ZONE
反应区
MIXING ZONE
混合区
F烟lu气e
✓ 燃料和氧气分别通过不同喷嘴以高速射入炉膛 ✓ 燃料和氧气被炉膛中已经存在的燃烧产物气体迅速稀释 ✓ 燃烧过程中有效的氧浓度在2%到10%左右 ✓ 漫射的、火焰温度一致的燃烧造成一种非常均匀的加热体系 ✓ 低火焰温度使NOx的排放降到最低。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O2, CO, NOx, 粉尘, SO2
有机挥发物)
• 符合环保法规 • 可以处理低成本的原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力学温标(K)三种。
2.1.1摄氏温标
•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是摄氏零度,
沸点是100度,将其分为100等分,每一等 分代表摄氏1度,用符号℃标记。
• 仪表指示的温度通常为摄氏温标。
2.1.2华氏温标
•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冰点是华氏32度,
沸点是212度,将其分为180等分,每一等 分代表华氏1度,用符号℉标记。
•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称为压力。压
力的名称是“帕斯卡”,单位符号为Pa。每 平方米面积上作用1牛顿的力而产生的压力 为1 Pa。
2.2.1常用的压力单位
2.2.1.1物理大பைடு நூலகம்压(at):
温度0℃、纬度45°海平面上大气的平均 压力。物理大气压也称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15度;
• 不适宜大量生产氧气。
1.2化学法:
• 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出氧气,1公斤氯酸钾能
放出270升氧气;
• 氧化钡加热生成过氧化钡,再加热放出氧
气,2BaO+O2=2BaO2 2BaO2=2BaO+O2, 1公斤氧化钡可以制取100升氧气。
化学法的特点:
• 原料贵重,消耗量大; • 生产能力小; • 不适宜大量生产氧气。
制氧技术 zhiyangjishu
第一章 工业制氧的方法
1.氧气的生产方法
• 水电解法; • 化学法; • 空气分离法:
低温法、吸附法、膜分离法
1.1水电解法:
将水电解而产生氧气:
2H2O=O2+2H2
水电解的特点:
• 可以同时生产氧气和氢气; • 较危险,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 • 每生产1M3的氧气同时可以生产氢气2M3; • 纯度高; • 耗电量大,每生产1M3的氧气耗电量约12~
吸附法流程图:
吸附法的特点:
• 流程简单,常温运行,设备便易,投资少; • 全自动控制,制氧快速,能耗低,生产1M3氧气的能耗
只有0.4KWH;
• 产品单一,不能同时生产氧和氮; • 纯度低,氧纯度只有90%~93%; • 分子筛体积大,不适合大型化生产,一般用在小于
4000M3/H氧气的场合;
不同 ;
• 在膜中形成气体浓度梯度;
膜分离法的特点
• 产品纯度低,氧纯度只有40~50%; • 可以生产高纯度的氮气; • 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 运动元件及易损件少,运行较平衡; • 分离膜易堵塞; • 分离膜制造困难,价格高; • 不适合大型化生产。
2.氧、氮、氩的用途
2.1氧气的用途: 钢铁行业:将高纯氧吹入转炉使铁中的碳、
用于搅拌钢水来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成份的同一,不 锈钢精炼中去除一氧化碳和减少铬的损失 ;
• 机械工业:铝、镁、铜及合金和不锈钢的焊接保护
气;
• 电子工业:保护气和热传导; • 照明:用于白炽灯和荧光灯泡的充气,在氖灯中制
造蓝光 。
第二章 低温热力学基础
2.1温度
• 表示物质的冷、热程度; • 温度是物质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度量; •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 温度的数值用“温标”来表示; • 温标是衡量物质温度的标尺; • 常用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
1.3空气分离法
1.3.1低温法
将空气压缩、冷却,使空气饱和液化, 利用氧、氮组分的沸点差,用精馏的 方法将氧氮分离,从而获得高纯度的 氧和氮。低温法是实现空气分离是深 冷与精馏的组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 泛的空气分离方法,在国内外的制氧 行业中占统治地位。
低温法的特点:
• 产量大:目前国内最大的制氧机在宝钢,
硫、磷、硅等杂质氧化,可以大缩短冶炼 的时间,提高钢的质量; 有色金属行业:用富氧代替空气进行熔炼, 可以降低能耗,减少有害烟气量,提高设 备生产能力;
化学工业:合成氨生产化肥过程中使用氧气 可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
能源工业:煤气化及煤气化联合发电等。 机械工业:金属切割及焊接;
国防工业;液氧可做火箭和超音速飞机的助 燃剂,液氧浸泡的可燃物可做炸药;
医疗部门:病人的急救及辅助治疗。
2.2氮气的用途
• 冶金、电子与石油工业:保护气; • 化学工业:合成氨生产化肥、硝酸、炸药、
塑料等;
• 食品工业:食品的速冻、保鲜与防腐; • 医疗部门:冷冻剂; • 高科技行业:利用液氮的低温可使某些材
料获得超导性能。
2.3氩气的用途
• 金属冶炼:用于置换气体防止工艺流程中的氧化 ,
• 西方国家常用华氏温标。
2.1.3热力学温标
• 热力学温标又称绝对温标或开尔文温标。 • 绝对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三相点为
273.16度,沸点与三相点间分为100格,每格为1 度,用符号K表示。
• -273.16 ℃定为绝对零度。 • 从绝对零度算起,绝对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刻度相
同。
• 绝对零度只能接近,无法达到。 • 工程常用绝对温标。
• 分子筛切换时间太短(两分钟),系统容易出故障,不
适合连续运转。
1.3.3膜分离法
利用有机聚合膜的选择渗透性,从气体混合 物中将氧、氮分离,获得富氧气体。
膜分离法原理
• 氧、氮、氩透过膜的速率不同,氧>氩>氮,
氧气透过膜的速度约为氮气的4~5倍;
• 分离膜很薄,而且具有很多的微孔 ; • 分离膜对不同的气体组分具有选择透过性 ; • 不同气体组分在分离膜中的溶解度和扩散系数
制氧能力为72000M3/h,国外最大的制氧机 在巴西,制氧能力为110000M3/h。
• 氧气和氮气纯度高:氧气的纯度可达99.6%
以上,氮气纯度可达99.999%;
• 电耗低; • 适宜大规模生产; • 可以同时生产氩气等稀有气体。
1.3.2吸附法
让空气通过分子筛吸附塔,利用分子筛对空 气中的氧、氮组分选择性吸附而使空气分 离获得氧气。
2.1.4各温标之间的换算关系
• 同一温度的摄氏温标数值为t,华氏温标数
值为F,热力学温标的数值为T,各温标之 间的换算关系为: t=T-273.16 t=(F-32)/1.8 T=t+273.16 F=1.8t+32
• 摄氏温标与绝对温标的刻度值大小相同,
其温差值也是相同的,不用换算。
2.2压力
2.2.1.2工程大气压
• 工程技术上常用的压力单位。工程大气压
指每平方厘米面积上作用1千克力而产生的 压力,单位可用kgf/cm2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