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基本技巧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朗诵技巧ppt课件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您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现周朴园的慌乱与心虚。)
24
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 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 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 降。
记叙文朗诵——真情描述人生段落 散文朗诵——轻轻挥洒美的情愫 诗歌朗诵——激情点点震荡心扉 寓言朗诵——巧语启悟以小见大
6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1、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 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 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 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
9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3、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 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 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 一样。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 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情。
10
例:《一月的哀思——献给敬爱的周总理》(节选) ——李瑛
8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2、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 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 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 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 “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 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 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 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 语常重读;
24
句调
在汉语中,字有字调,句有句调。我们通常 称字调为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而 句调我们则称为语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 降。
记叙文朗诵——真情描述人生段落 散文朗诵——轻轻挥洒美的情愫 诗歌朗诵——激情点点震荡心扉 寓言朗诵——巧语启悟以小见大
6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1、正确、深入的理解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需要 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首先要清除 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成语典故、语句等 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生义。
9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3、丰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 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 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 一样。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 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情。
10
例:《一月的哀思——献给敬爱的周总理》(节选) ——李瑛
8
(二)把握作品的内容
2、深刻、细致的感受
有的朗诵,听起来也有着抑扬顿挫的语调, 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 缺陷,那就是朗诵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浅薄, 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 “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 所动,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 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 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 ②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 ③动词后面由形容词。动词及部分词组充当的补 语常重读;
朗诵技巧指导教学ppt课件

4朗读气息的训练
4朗读气息的训练
1、扩胸收腹开肋练习:在椅子上坐好,两眼轻轻闭上,精神安祥从容,身体 不僵不懈,保持松驰,牙关自然打开,双唇微开,舌尖轻抵下牙背,舌面轻挨 硬颚,口形成“一”状,小腹微收,自然扩胸,以鼻为主吸气,口中轻发“丝” 音,吸气时腹肌要保持弹动。气要吸得深,但不要吸饱,感觉两肋打开时要控 制住基本不动,间隔几秒再缓缓吐气,心中可以默默数数。 2、松肩松颈练习:在上一练习基础上,站起,两肋打开,轻松转动两肩,手 臂手指跟随双肩谐调柔软动作,自由转动颈部头部,呼吸自然,两肋打开基本 保持不动。 3、松舌根开后背练习:在上两个练习的基础上,自然坐好,头微低,吸气, 开两肋,气息尽量往后吸,使后脖梗、后背、后腰有充气感,吸好气保持几秒, 然后将头渐渐抬起,缓缓吐气,心中默数10-15下。吐气时要注意腹肌、两肋 保持控制。
谢谢
2朗读技巧指导
2朗读技巧指导
1.分层朗读,逐步达到朗读要求。 先要将较长的课文通读一遍,看它分为几个部 分,大概意思是什么。然后,找出各部分中的生字 词和复 杂句段,通过査工具书和问老师,将这些拦 路虎排除掉。再将课文朗读一遍,体会哪些句子和 段落更集 中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将它们找出来,最 后再朗读一遍,全面完整地表现文章的主要情感和 内容。 2.录音反馈,促进自我改进。 可以利用录音机将我们的朗读先录下来,然后 放给自己听,找出朗读锗误或不够精彩,没能充分 反映作 者思想情感的地方加以改进。朗读中经常出 现的错误是读错字词,漏掉字词,语调、重音和停 顿不正确, 形成唱读、误读或漏读。这些错误一定 要及时改正。朗读中要提高情感表达水平,一要认 真弄懂课文主 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二要进行想 像,体会作者真情实感;三要多做尝试,正确传达 这些思想情感。
朗读的基本技巧(精编课件).ppt

精品课件
(三)内在语:
内在语:即“潜台词”,是朗读作品的文字后面 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也是文字作品所不便表露,不能 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或语句本质。朗 读时要运用“内在语”的力量赋予语言一定的思想, 态度和感情色彩。
练习:“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革命者仍保持坚贞不屈 的高风亮节。
如: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 存。 ↘(赞扬) 韶山的路,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路啊! ↘ (感叹)
精品课件
4、曲折调。
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 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 时由高而低后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 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精品课件
一、朗读的内部心理状态
(一)形象感受,设身处地
1、抓住实词,感同身受 形象感受是指朗读者在作品形象性词语的
刺激下,感受和再现客观世界的种种事务,使 表现情、景、事、理、人的文字符号,在朗读 者内心成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在内心跳动起来。
【练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如: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 ↗我还没有生下来呢! ↘
如: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 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
精品课件
(四)语速
快速 中速 慢速
精品课件
依照内容把握语速
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 (chá)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精品课件
(一)朗读的基本要求 (二)朗读的作用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
精品课件
(一) 朗读的基本要求
(三)内在语:
内在语:即“潜台词”,是朗读作品的文字后面 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也是文字作品所不便表露,不能 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或语句本质。朗 读时要运用“内在语”的力量赋予语言一定的思想, 态度和感情色彩。
练习:“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革命者仍保持坚贞不屈 的高风亮节。
如: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 存。 ↘(赞扬) 韶山的路,是多么令人神往的路啊! ↘ (感叹)
精品课件
4、曲折调。
曲折调用于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讽刺、讥笑、 夸张、强调、双关、特别惊异等句子里。朗读 时由高而低后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节特 别加重加高或拖长,形成一种升降曲折的变化。
精品课件
一、朗读的内部心理状态
(一)形象感受,设身处地
1、抓住实词,感同身受 形象感受是指朗读者在作品形象性词语的
刺激下,感受和再现客观世界的种种事务,使 表现情、景、事、理、人的文字符号,在朗读 者内心成为生动可感的形象,在内心跳动起来。
【练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肠人在天涯。
如:啊,亲爱的狼先生,那是不会有的事,去年, ↗我还没有生下来呢! ↘
如:这些海鸭呀,享受不了战斗生活的欢乐,轰 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
精品课件
(四)语速
快速 中速 慢速
精品课件
依照内容把握语速
1.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 (chá)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精品课件
(一)朗读的基本要求 (二)朗读的作用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
精品课件
(一) 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诵的技巧方法ppt课件

设问、申述、惊讶、呼唤等语气。
39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啊! ↗他也考了一百分! ↗(惊异) ③同志们,这场球我们打赢了! ↗(喜
悦;兴奋) ④上刺刀准
40
3、降调
语势前高后低,呈下降趋势,音高 的最高点靠近句首。
常用来表现情绪平稳的陈述句,肯 定的语气,感情强烈的感叹句及表 达愿望的祈使句;亦能表现坚定、 坚决、赞美、祝愿、沉重等感情。
19
(1)双音节的词轻重格式有两种:
①重轻: 太阳 月亮 ②中重: 年轻 注意
学生 祖国
先生 改善
朋友 有限
20
(2)三个音节的词一般是中轻重格
法兰西 千里马 金刚石 葛洲坝
21
(3)四个音节的词,有三种格式
①中轻中重: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精神文明 ②中重中重: 武汉大学 雄心壮志:二氧化碳 ③重轻中轻: 糊里糊涂 圆咕隆冬 灰不溜秋
A、我请你跳舞(请你跳舞的不是别人) B、我请你跳舞(怎么样,给面子吧?) C、我请你跳舞(不请别人) D、我请你跳舞(不是请你唱歌)
18
1、词重音
汉语的多音节词都有重读的音节, 这叫做词语重音。在一个词(或词 组)中,各个音节都有固定的轻重 格式。如果我们把词中音节的读音 分为重、中、轻三个等级,则多音 节词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轻重格式。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48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49
语调技巧之四:语速
指语流的快慢缓急,它是由音节发 音时值的长短及音节间结合的松紧 等因素形成的,语速的快慢不仅能 表达不同情态的内容,还构成一种 语言节奏。
39
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②啊! ↗他也考了一百分! ↗(惊异) ③同志们,这场球我们打赢了! ↗(喜
悦;兴奋) ④上刺刀准
40
3、降调
语势前高后低,呈下降趋势,音高 的最高点靠近句首。
常用来表现情绪平稳的陈述句,肯 定的语气,感情强烈的感叹句及表 达愿望的祈使句;亦能表现坚定、 坚决、赞美、祝愿、沉重等感情。
19
(1)双音节的词轻重格式有两种:
①重轻: 太阳 月亮 ②中重: 年轻 注意
学生 祖国
先生 改善
朋友 有限
20
(2)三个音节的词一般是中轻重格
法兰西 千里马 金刚石 葛洲坝
21
(3)四个音节的词,有三种格式
①中轻中重: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精神文明 ②中重中重: 武汉大学 雄心壮志:二氧化碳 ③重轻中轻: 糊里糊涂 圆咕隆冬 灰不溜秋
A、我请你跳舞(请你跳舞的不是别人) B、我请你跳舞(怎么样,给面子吧?) C、我请你跳舞(不请别人) D、我请你跳舞(不是请你唱歌)
18
1、词重音
汉语的多音节词都有重读的音节, 这叫做词语重音。在一个词(或词 组)中,各个音节都有固定的轻重 格式。如果我们把词中音节的读音 分为重、中、轻三个等级,则多音 节词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轻重格式。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48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49
语调技巧之四:语速
指语流的快慢缓急,它是由音节发 音时值的长短及音节间结合的松紧 等因素形成的,语速的快慢不仅能 表达不同情态的内容,还构成一种 语言节奏。
朗诵课件ppt

理解作品背景和主题
了解作者背景
研究作者的生平、创作风格和时代背景等,有助 于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分析作品主题
对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思 想和情感。
查找相关资料
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与作品相关的 资料和背景信息。
制定朗诵计划和目标
制定练习计划
根据所选素材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练习计划,包括每天练习 的时间、练习的内容和重点等。
朗诵课件
目录
• 朗诵的意义 • 朗诵的基本技巧 • 朗诵的实践方法 • 朗诵的注意事项 • 朗诵作品展示
01
朗诵的意义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01
02
03
语音语调训练
通过朗诵,学习者可以纠 正自己的发音,提高音调 、语调和节奏的把握能力 。
表达流畅度
朗诵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 的流畅度,让学习者在口 语交流中更加自信。
语调抑扬顿挫
总结词
根据文本情感,运用语调表现情感变化
详细描述
在朗诵过程中,语调的抑扬顿挫能够表达文本的情感和意境。不同的语调可以 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如高兴、悲伤、愤怒等。通过合理的运用语调,可以让听 众更好地感受到文本的情感变化,增强朗诵的感染力。
语速快慢得宜
总结词
根据文本内容和情感,控制语速的快慢
02
朗诵的基本技巧
语音标准规范
总结词
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详细描述
朗诵过程中,准确的发音和清晰的吐字能够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首先,要确保声音洪亮,发音清晰,让 听众能够听清楚每个字词。其次,要注意发音时口腔的开度和舌头的前后位置,以确保发音准确。同时,要注意 不要使用方言或口音,以避免误导听众。
朗读ppt课件

演讲稿朗读案例分析
选取演讲稿,如政治演讲、学术 演讲等,进行朗读。
分析演讲稿的特点,如观点、论 证、说服力等,为朗读提供指导
。
根据演讲内容选择合适的朗读技 巧,如语音、语调、语速等,展
现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辅助节目内容展示
通过朗读,主持人可以更好地展示节目内容,使观众更易于理解和接 受。
05
朗读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 法
紧张与胆怯的克服
提前准备
提前熟悉朗读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有效地减轻紧 张情绪。
自信心态
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自信的心态,能够减少紧张和胆怯 。
深呼吸与放松Leabharlann 通过深呼吸和冥想等技巧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
情感表达技巧
学习并运用情感表达技巧,如停顿、重音、语气等,增强情感表现力。
自我感知与反馈
通过自我感知和听众反馈,发现并改进情感表达上的不足。
与听众互动的技巧与策略
目光交流
保持与听众的目光交流,增强互动与沟通。
提问与回应
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与听众互动,回 应听众的问题与反馈。
肢体语言
运用肢体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等,增强 与听众的互动。
06
朗读案例分析与应用
经典文学作品朗读案例分析
选取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进行朗读。
分析文学作品的特点,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语言风格等,为朗读提供指导。
根据作品特点选择合适的朗读技巧,如语音、语调、语速等,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 。
新闻报道朗读案例分析
选取新闻报道,如《人民日报》 、《新闻联播》等,进行朗读。
朗读ppt课件
目录
朗诵技巧PPT课件

表达技巧。例如: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28
停连 朗诵欣赏及练习
• 《莲的心事》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致橡树》 • 配乐诗朗诵 《我们与你同在》
.
29
解析:
爱人的名字,是一支充满幽情的小夜曲,每当夜闻人静,它便轻 轻地浮起.那是一串令人心颤的音符。不停顿,无以表现那种心 理。
.
26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大早 就是/太迟。
-------席慕容《莲的心事》尾句
.
27
• 在朗诵的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在积极的运 动状态。这样,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 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运用语流连贯的
.
17
(3)呼应性停顿: 有些词具有领属关系,比方说:是、想、要、 有、像、如等,其后要停顿。 例如:
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
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
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史铁生《我与地坛》
.
18
(4)领词,尾词停顿: 作品开篇的第一个词(领词)和终篇的 最末一词(尾词)一般要停顿。 因为开篇和终篇都要给受众传递相应的信 息,以免显得突冗。另外,领词的停顿还可 起到稳定情绪、控制场面的作用;而尾词的 停顿则起到余韵徐歇、回味悠长的作用。
这 里有两种停顿:
①其中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元。 ⑦其中最贵的—张//植八百美元。
.
14
(1)强调性停顿: 为突出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加强受众的 感受,引起受众的注意.可在该词的前后 稍加停顿。例如: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 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哲言 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 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28
停连 朗诵欣赏及练习
• 《莲的心事》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致橡树》 • 配乐诗朗诵 《我们与你同在》
.
29
解析:
爱人的名字,是一支充满幽情的小夜曲,每当夜闻人静,它便轻 轻地浮起.那是一串令人心颤的音符。不停顿,无以表现那种心 理。
.
26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大早 就是/太迟。
-------席慕容《莲的心事》尾句
.
27
• 在朗诵的过程中,思想情感一直处在积极的运 动状态。这样,在意思延续或激情澎湃的地 方,必须一气呵成,这就需要运用语流连贯的
.
17
(3)呼应性停顿: 有些词具有领属关系,比方说:是、想、要、 有、像、如等,其后要停顿。 例如:
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
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
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
——史铁生《我与地坛》
.
18
(4)领词,尾词停顿: 作品开篇的第一个词(领词)和终篇的 最末一词(尾词)一般要停顿。 因为开篇和终篇都要给受众传递相应的信 息,以免显得突冗。另外,领词的停顿还可 起到稳定情绪、控制场面的作用;而尾词的 停顿则起到余韵徐歇、回味悠长的作用。
这 里有两种停顿:
①其中最贵的//一张值八百美元。 ⑦其中最贵的—张//植八百美元。
.
14
(1)强调性停顿: 为突出具有重要意义的词语,加强受众的 感受,引起受众的注意.可在该词的前后 稍加停顿。例如: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 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哲言 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 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
诗歌朗诵技巧ppt课件

适的作品。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⒉把握作品的内容
•
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
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
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
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
• (1)升调(↑),前低后高,语势上升。一般 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
• (2)降调(↓),前高后低,语势渐降。一般 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坚 决、赞美、祝福等感情。
• (3)平调(一),这种调子,语势平稳舒缓, 没有明显的升降变化,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 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
•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
需要透过字里行间,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
•
首先就要清除障碍,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词、
成语典故、语句等的含义,不要囫囵吞枣,望文
生义。
•
其次,要把握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题
和情感的基调,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才不
会把作品念得支离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内
容。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
•
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
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
•
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
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
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
• 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二)重音:是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短
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
突出重音的方法有:重读、轻读、高扬、拖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重读、停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拖长、高扬);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轻读、停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重读、停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重读、停顿)。
(三)内在语:
内在语:即“潜台词”,是朗读作品的文字后面 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也是文字作品所不便表露,不能 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或语句本质。朗 读时要运用“内在语”的力量赋予语言一定的思想, 态度和感情色彩。
练习:“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革命者仍保持坚贞不屈 的高风亮节。
练习:
(1)并列性: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 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2)对比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排比性: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 红起来了。
(4)递进性: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 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15
朗读基本技巧
1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朗读技巧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朗读的内部技巧; 3、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朗读的外部技巧。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朗读的内部技巧; 理解并掌握停顿、重音的运用。
教学难点 停顿、重音的理解和掌握。
2
一、朗读概说
• 朗——声音清晰、响亮。比如,朗诵。 • 读——依照文字念。比如,读书、读报。
8
(一)朗读的基本要求 (二)朗读的作用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
9
(一) 朗读的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作品; 2.明确诵读目的,确定诵读的感情基调; 3.关注听众,注意引发听众共鸣; 4.用普通话标准音诵读; 5.掌握朗读技巧; 6.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10
•忌——念字式 •忌——念经式 •忌——固定式 •忌——演戏式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适 当
(慢读)
的
内塔尼亚胡/说
停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顿
21
停顿的方式
1.落停 用在一个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停顿时间较长,声停气止, 句尾声音顺势而落。例如: 从青山那里,我学到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小学《语文》第八册《爬山》) 2.扬停 用在一个意义没说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的地方,停顿时间 较短,停止前声音上扬或持平,声停气止。例如: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小学《语文》 第八册《语言的魅力》)
19
语法停顿
1.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 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0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内塔尼亚/胡说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的不 停适 顿当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快读)
——于永正
6
关于朗读:
南宋朱熹的看法是: “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
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 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7
清代古文学家曾国藩曾说:
•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可见,朗读不仅要声音洪亮, 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 身心地投入,从朗读中体会节奏感,品 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25
(2)强调重音: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 思想感情而把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较轻的 现象。同一句话,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 强调的重点就不同。
(2)语法停顿:表示语法关系的停顿。 如:(三个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定语停顿)
18
(3)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某个 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 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做适当停顿,或 在语法停顿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
如: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4)结构停顿: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 的,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而 做的停顿。
16
二、朗读的外部表达技巧
外部技巧:主要指处理好语句语调 的变化。
外部技巧是各种语言因素的综合表现, 其构成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有 以下几种: (一)停顿 (二)重音 (三)语调
17
• (一)停顿(停连)
(1)句逗停顿:按各种标点符号做的停顿。 如:放学了,——你们走吧!
。 ? ! …… > ;—— _ >, :
13
一、朗读的内部心理状态
(一)形象感受,设身处地
1、抓住实词,感同身受 形象感受是指朗读者在作品形象性
词语的刺激下,感受和再现客观世界的 种种事务,使表现情、景、事、理、人 的文字符号,在朗读者内心成为生动可 感的形象,在内心跳动起来。
【练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14
3
• ——而是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
• 声音响亮 朗朗有声
4
• ——而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 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的思 想感情。
•
语言艺术 创作活动
5
小学新课标的朗读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 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感 悟内容。
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 不会读书。
23
语速放缓慢,声音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24
(1)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语 法结构对某个句子成分所读的重 音。语法重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①谓语:山朗润起个来方了面,水:涨起来了,太阳
的脸红起来了。 ②定语: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③状语:他[飞快]地跑了。 ④补语:肚子吃得鼓鼓的,嘴巴油光光的。
11
朗读方式“四忌”
1.念字式:单纯地念字,照字读音,或有字 无词,或有词无句。
2.固定式:以不变的声调格式去应万变的朗 读内容,形成千人一腔 。
3.念经式:声音小而快,无停顿,无重音, 感情和声音变化。
4.演戏式:从声音形式上摹仿夸张、渲染的 舞台上的朗读。
12
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是在朗读活动中所运用的 一切表达方法,是实现朗读目的的必要手 段,是朗读时为了使声音清晰洪亮,为了 增强语音的感染力,更恰当地传情达意而 使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内部技巧; 二是外部技巧。
(二)重音:是朗读时,为了强调或突出某个词、短
语,甚至某个音节而读得重些。
突出重音的方法有:重读、轻读、高扬、拖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重读、停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拖长、高扬);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轻读、停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重读、停顿);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重读、停顿)。
(三)内在语:
内在语:即“潜台词”,是朗读作品的文字后面 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也是文字作品所不便表露,不能 表露或没有完全表露出来的语句关系或语句本质。朗 读时要运用“内在语”的力量赋予语言一定的思想, 态度和感情色彩。
练习:“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在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前,革命者仍保持坚贞不屈 的高风亮节。
练习:
(1)并列性: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 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2)对比性: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排比性: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 红起来了。
(4)递进性: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 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15
朗读基本技巧
1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并掌握朗读技巧的重要意义; 2、理解并掌握朗读的内部技巧; 3、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朗读的外部技巧。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朗读的内部技巧; 理解并掌握停顿、重音的运用。
教学难点 停顿、重音的理解和掌握。
2
一、朗读概说
• 朗——声音清晰、响亮。比如,朗诵。 • 读——依照文字念。比如,读书、读报。
8
(一)朗读的基本要求 (二)朗读的作用 (三)朗读的基本技巧
9
(一) 朗读的基本要求
1.深刻理解作品; 2.明确诵读目的,确定诵读的感情基调; 3.关注听众,注意引发听众共鸣; 4.用普通话标准音诵读; 5.掌握朗读技巧; 6.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10
•忌——念字式 •忌——念经式 •忌——固定式 •忌——演戏式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适 当
(慢读)
的
内塔尼亚胡/说
停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顿
21
停顿的方式
1.落停 用在一个完整的意思讲完之后,停顿时间较长,声停气止, 句尾声音顺势而落。例如: 从青山那里,我学到沉静↘;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智慧 ↘。(小学《语文》第八册《爬山》) 2.扬停 用在一个意义没说完而中间又需要停顿的地方,停顿时间 较短,停止前声音上扬或持平,声停气止。例如: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小学《语文》 第八册《语言的魅力》)
19
语法停顿
1.被你从你的公馆门口/一脚踢开的/那个讨 钱的老太婆//现在怎么样了?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 2.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0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内塔尼亚/胡说 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的不 停适 顿当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快读)
——于永正
6
关于朗读:
南宋朱熹的看法是: “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
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 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
7
清代古文学家曾国藩曾说:
• “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
——可见,朗读不仅要声音洪亮, 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 身心地投入,从朗读中体会节奏感,品 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
25
(2)强调重音:是为了有意突出某种特殊 思想感情而把句子里某些词语读得较轻的 现象。同一句话,强调重音的位置不同, 强调的重点就不同。
(2)语法停顿:表示语法关系的停顿。 如:(三个报社)/的编辑和记者。(定语停顿)
18
(3)强调停顿: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某个 语意或某种感情,或为了加强语气,而 在不是语法停顿的地方做适当停顿,或 在语法停顿基础上变动停顿时间。
如: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4)结构停顿:是由文章的层次结构决定 的,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等而 做的停顿。
16
二、朗读的外部表达技巧
外部技巧:主要指处理好语句语调 的变化。
外部技巧是各种语言因素的综合表现, 其构成是多方面的。一般来说,主要有 以下几种: (一)停顿 (二)重音 (三)语调
17
• (一)停顿(停连)
(1)句逗停顿:按各种标点符号做的停顿。 如:放学了,——你们走吧!
。 ? ! …… > ;—— _ >, :
13
一、朗读的内部心理状态
(一)形象感受,设身处地
1、抓住实词,感同身受 形象感受是指朗读者在作品形象性
词语的刺激下,感受和再现客观世界的 种种事务,使表现情、景、事、理、人 的文字符号,在朗读者内心成为生动可 感的形象,在内心跳动起来。
【练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 14
3
• ——而是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
• 声音响亮 朗朗有声
4
• ——而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 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的思 想感情。
•
语言艺术 创作活动
5
小学新课标的朗读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 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感 悟内容。
全国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学生 不会读书。
23
语速放缓慢,声音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24
(1)语法重音:是根据句子语 法结构对某个句子成分所读的重 音。语法重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 ①谓语:山朗润起个来方了面,水:涨起来了,太阳
的脸红起来了。 ②定语: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③状语:他[飞快]地跑了。 ④补语:肚子吃得鼓鼓的,嘴巴油光光的。
11
朗读方式“四忌”
1.念字式:单纯地念字,照字读音,或有字 无词,或有词无句。
2.固定式:以不变的声调格式去应万变的朗 读内容,形成千人一腔 。
3.念经式:声音小而快,无停顿,无重音, 感情和声音变化。
4.演戏式:从声音形式上摹仿夸张、渲染的 舞台上的朗读。
12
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是在朗读活动中所运用的 一切表达方法,是实现朗读目的的必要手 段,是朗读时为了使声音清晰洪亮,为了 增强语音的感染力,更恰当地传情达意而 使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内部技巧; 二是外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