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 总复习

UOC=-9+12+3=6V
图5
二、计算题: 计算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1、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所示电路的最简模型。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图6
2、试用结点法求 n1 (作业1-5) 试用结点法求U 作业1
电路与电子技术
电路与电子技术 3、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及3V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及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第1章第 讲例题) 章第4讲例题) 章第 讲例题
电路与电子技术 5、桥式整流电路中,四个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 桥式整流电路中, 均为( 2U2 )。 均为( 6、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和(图解法) 。 求电路静态工作点方法有(估算法) 图解法) 7、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达到调整静态 实践中,通常是调整(偏置)电阻, 工作点的目的。 工作点的目的。 8、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会引起(非线性) 失真。 失真。 9、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易产生(截止)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 失真;设置太高易产生(饱和)失真;当输入信号很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微弱时,为减小功耗,静态工作点可设置(偏低)一点。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复习试卷及其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复习试卷及其答案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电荷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
()2.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
叫做这两点之间的电压。
3.在一定的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与导体的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这一规律称为电阻定律。
4. 全电路中的电流与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与电路中的内电阻和外电阻之和成反比。
5.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用符号P表示。
6. 在电路中用电阻串联的方法来限制和调节电流的大小,扩大电压表的量程。
7.采用电阻并联的方法来获得阻值较小的电阻,用并联的方法可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8.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内容是:在任何时刻,沿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9. 电容器串联的总容量小于串联电路中任何一只电容器总容量。
10.把正弦量的最大值,频率,和初相位叫做正弦量的三要素。
11.串联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小,且呈电阻性,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并且与电压同相。
12.N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电子,P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空穴。
PN结上加上反向电压时,其阻挡层会变宽,PN结截止。
PN结上加上正向电压时,PN结导通。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导体中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导体的导电性就越好。
(√)2.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电阻大的负载是大负载。
(×)3.凡额定电压相同的负载,几乎全可以采用并联的工作方式。
(√)4.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是可以突变的。
(×)5. 电容器并联时,每只表电容器所承受的电压是相同的。
(√)6.直流电桥平衡时,对臂电阻乘积应相等。
(√)7.只要线圈中有磁通穿过,就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8.额定相同的交直流电磁铁是可以互换使用的。
(×)9.三相负载作Y型连接时,线电流必等于相电流。
(√)10.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流有效值为I=Um/ωL。
(完整word版)《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将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入对应表各中内。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线性电路中,多个激励源共同作用时在任一支路中产生的响应,等于各激励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所产生响应的代数和称为( )。
( ) .A 。
叠加原理 B. 戴维南定理 C 。
欧姆定律 D 。
基尔霍夫定律2。
以独立节点电压为电路的独立变量,列出KCL 方程,求解电路的方法叫( ) 。
A 。
网孔电压法 B. 节点电压法 C 。
支路电流法 D 。
回路电流法3. 同一电路中的几个正弦量画在同一相量图上的前提条件为( ) 。
A 。
初相位相同 B. 相位差相同 C 。
频率相同 D 。
大小相等4. 在纯电容交流电路中,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i u X C C -=B.••-=IU X C C C.iU X C C -= D 。
C C X I j U ••-=5.电阻元件的无功功率为( )。
A. 0 B 。
1W C. 1War D 。
- 1War6.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是可以任意选择的。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称为( )参考方向.A. 非关联 B 。
关联 C. 一致 D 。
相同7。
变压器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一种静止电器。
A 。
欧姆定律 B.交流电 C.电磁感应 D 。
克希荷夫定律8. 三相异步电动机由定子、( )和空气隙组成。
A. 定子绕组B。
定子铁心 C. 转子绕组 D. 转子9。
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对称三相电路的中线电流为()。
A. 0B. 1AC. —1AD. 不确定10.电动机的起动方式有( )和降压起动。
A。
间接B。
直接C。
变换D。
自耦变压器11。
PN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窄B。
基本不变 C. 变宽 D.不确定12。
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 .A. 正向导通B。
反向击穿C。
反向截止D。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练习题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练习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分)1. 电荷的基本单位是()。
A.安秒 B. 安培 C. 库仑 D. 千克2.1安培等于()微安。
A. 103B. 106C. 109D. 1023. 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 其阻值较大的电阻发热()。
A. 相同B. 较大C. 较小4. 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 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电路进行计算的。
A. 单电源B. 较大C. 较小D. R、L5.电路主要由负载、线路、电源、()组成。
A. 变压器B. 开关C. 发电机D. 仪表6.电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习惯上把()定向移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方向。
A. 左手定则B. 右手定则C. N-SD.正电荷E. 负电荷7、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数值等于单位时间内穿过导体横截面的()代数和。
A. 电流B. 电量(电荷)C. 电流强度D. 功率8.导体的电阻不但与导体的长度、截面有关,而且还与导体的()有关。
A. 温度B. 湿度C. 距离D. 材质9. 两根平行导线通过同向电流时,导体之间相互( )。
A. 排斥B. 产生磁场C. 产生涡流D. 吸引10. 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总是( )原有磁通的变化。
A. 影响B. 增强C. 阻止D. 衰减11.串联电路中, 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 )。
A. 正比B. 反比C. 1:1D. 2:112.并联电路中, 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 )。
A. 正比B. 反比C. 1:1D. 2:113.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放行可以根据( )定律, 并应用线圈的右手螺旋定则来判定。
A. 欧姆B. 基儿霍夫C. 楞次D. 戴维南14.磁通的单位是( )。
A. BB. WBC. TD. MBE. F15. 串联电路具有以下特点( )。
A. 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电压相等B. 各电阻上分配的电压与各自电阻的阻值成正比。
C. 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之和等于电路所消耗的总功率D. 流过每一个电阻的电流不相等16.电容器并联电路有如下特点(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复习题一、填空题1、电路的状态有开路、通路、短路三种。
2、金属导体的电阻由长度、电阻率、横截面积等因素决定。
3、电池的基本接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4、并联电容器总电容等于参与并联的各电容之和。
5、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参与并联的各电阻阻值倒数之和。
6、三相电动机铭牌的额定功率指的是有功功率。
7、使用万用表前要观察表头指针是否处于0 ,否则要进行机械调零。
8、三相电源与三相负载的连接形式有Y—Δ、Y—Y、Δ—Y、Δ—Δ。
9、电路中任一节点上,电流的代数和永远等于0 。
10、基本逻辑运算有__与__、或、非3种。
11、电源模型有电压源、电流源。
12、电容器的电容由介电常数、两极板相对面积、两极板间的距离决定。
13、串联电容器总电容倒数等于参与串联的各电容容量倒数之和。
14、交流电的频率介于40—60HZ 时对人体的危害最大。
15、人体触电的类型有电击、电伤两种。
16、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17、交流电的频率(f)、周期(T)和角频率(ω)之间的关系是T=1/f 、T=2π/ω 、f=ω/2π。
18、交流电的表示方法有瞬时值表达式、相量、波形图。
19、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参与串联各电阻之和。
20、三相交流电源是三个幅值相等、频率相同、相位互差120°的三相交流电源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21、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方法有星形和三角形。
22、人体安全电压是36V 。
23、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是由铁心和绕组组成的,其中铁心是磁路通道。
24、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25、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26、电动机铭牌中“Y”表示异步。
27、放大器的核心元件是三极管。
28、有一交流电压为u=311sin(314t+30°)V,则U= 220V ,f= 100 ,ω= 314 ,初相为30°。
29、交流电流经电容时,电流超前电压π/2,流经电感线圈时电流滞后电压90°。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为突出对电工技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实际知识的掌握,理解与应用,建议如下题型分配:题型分配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简算题 综合题(含电路分析、计算、电路设计) 小题数 10空 10 10 6 2 总分102020302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12I A =,23I A =,则3I = 。
答案:5A2、如图所示电路,则B 、C 间的等效电阻R BC = ,A 、C 间的等效电R AC = 若在A 、C 间加10V 的电压时,则图中电流I= A 。
答案:R BC = 4Ω,R A C = 10Ω,I= 1 A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I 1=0.01A ,I 2=0.3A ,则I 3= A 。
答案:I 3= 0.29 A 。
4、把一只110V 、9W 的指示灯接在380V 的电源上,应串联 欧的电阻,串接电阻的功率为 W 。
答案:应串联 3300 欧的电阻,串接电阻的功率为 22 W 。
5.市用照明电压是220V ,接入一个标有220V ,100W 的白炽灯后,灯丝上通过的电流的有效值是___________。
AC BI 6Ω8Ω 8Ω I 3 I 1 I 2答案:0.45A6、有只额定值分别为40Ω、10W 的电阻,其额定电流为 A ,额定电压为 V 。
答案:额定电流为 0.707 A ,额定电压为 20 V 。
7、有一个1KW,220V 的电炉,正常工作时电流是 A;若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电炉的电阻是 欧;若把它接入110V 的电压上,它的实际功率是 。
答案:工作时电流是 4.5 A ,电炉的电阻是 48.4 欧,实际功率是 250W 。
8、有一电源,当两端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为10V ,同6Ω的电阻连接时,路端电压为9V ,则电源电动势为 V ,内阻为 Ω. 答案:电源电动势为 10 V ,内阻为 0.667 Ω.9、如图10所示:答案:U= -1 V ,U 1= -15 V 。
电工与电子技术总复习题(123章)分解

电工与电子技术复习题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1-1 电流和电压一、填空题1、_________流通的路径称为电路,往常电路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构成。
2 、习惯上规定______ 电荷挪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的方向实质上与电子挪动的方向________ 。
3、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挪动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______。
4 、电流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 两大类,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 ,简称 _________ ;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电流称为________________ ,简称 __________。
5、若 3min 经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 1.8C ,则导体中的电流是____________A。
6、丈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 ____________接在电路中,使被测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_接线柱流进,从______ 接线柱流出。
7、电压是衡量___________做功能力的物理量;电动势表示电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
8、电路中某点与______________的电压即为该点的电位,若电路中a、b 两点的电位分别为U a、 U b,则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_________________; U ba=_______________。
9、参照点的电位为________,高于参照点的电位取________值,低于参照点电位取______值。
10、电动势的方向规定为在电源内部由________极指向 _______极。
11、丈量电压时,应将电压表和被测电路______ 联,使电压表接线柱的正负和被测两点的电位_______。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直流部分复习题

《电工与电子基础》直流部分复习题一、直流电路复习知识点1、电路的组成2、实际电源与理想电源的区别3、电位的概念电压的概念电位与电压(电压降或电位差)的关系电压与电动势的关系4、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的概念关联参考方向与非关联参考方向5、电功率指某元件的电功率P>0表明该元件是消耗功率P<0表明该元件是发出功率6、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有源电路欧姆定律全电路欧姆定律7、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8、基尔霍夫电流、电流定律9、电阻的串、并联,电阻Y—Δ的等效变换10、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1、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如题2图电路所示,图(a)的U ab= V,图(b)的E= 。
2、在题4图所示电路中,U ab= V。
3、在题5图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U a= V,U c= V,U ab= V;当开关S打开时,U a= V,U c= V,U ab= V。
4、已知题6图中电源E=10V,此电源在电路中吸收功率为30W,则流过此电源的电流I= A,电流实际方向由指向。
5、如题7电路中,已知I=8mA,U1=4V,U2=-2V,U3=-6V,由此可判断方框内元件是发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元件1:,元件2:,元件3:。
6、在题8图所示电路中,I4= ,I5= ,E= 。
7、题9图所示电路为一含源支路,I1= ,I2= 。
8、题10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打开,则U ab= 。
9、在题11图所示电路中,U1= ,U2= 。
10、一个量程为200mV,内阻为1KΩ的电压表,则应与该电压表一个阻值为R V= 的电阻。
11、在题14图电路中,开关S打开时R ab= ,开关S闭合时R ab= 。
12、在题15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9A,I1=3A,R1=4Ω,R3=6Ω,可知支路电阻R2= Ω,总电阻R= Ω。
13、在题1-16图(a)、(b)、(c)电路中,a b间等效电阻为:(a)Rab= Ω;(b)Rab= Ω;(c)Rab= 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任何一个完整的电路都必须有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 3个基本部分组成。
具有单一电磁特性的电路元件称为理想电路元件,由它们组成的电路称为电路模型。
电路的作用是对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存储和处理。
2.反映实际电路器件耗能电磁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电阻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磁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电感元件;反映实际电路器件储存电场能量特性的理想电路元件是电容元件,它们都是无源二端元件。
3.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最大值;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角频率ω;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初相。
三者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4.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该电路为容性电路。
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4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又为 600w 。
5.对称三相负载作Y接,接在380V
线电压;相电流等于 1 倍的线电流;中线电流等于 0 。
6.三级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工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
7.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有两个重要特性对分析线性运用电路非常有用,他们分别是虚短、虚断。
8.十进制123的二进制数是 1111011 ;八进制数是 173 ;十六进制数是 7B 。
二、判断题
1. 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消耗的有功功率等于零。
(对)
2. 正弦交流电路的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错)
3.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越高,阻抗越大;频率越低,阻抗越小。
(错)
4. 中线的作用就是使不对称Y接负载的端电压保持对称。
(对)
5. 三相不对称负载越接近对称,中线上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对)
6.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常采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
(错)
7. 负反馈使放大电路的增益下降,但能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对)
8. 稳压管的工作区是反向击穿区。
(对)
9. 对放大电路影响最大的是环境温度的变化。
(对)
10.直流斩波电路完成的是直流到交流的变换。
(错)
三、选择题
1. 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即为假设该元件功率。
( C )
A、吸收、吸收
B、发出、发出
C、吸收、发出
D、发出、吸收
2. 某正弦电压有效值为380V,频率为50Hz,计时始数值等于380V,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B )
A、
tV
314
sin
380
=
μ B、()V
t︒
+
=45
314
sin
537
μ
C、
()V︒
+
=90
314
sin
380
μD、()V
t︒
=45
-
314
sin
537
μ
3. 已知
)
90
314
sin(
10
1
︒
+
=t
i A,210sin(62830)
i t
=+︒
A,则( D )
A、i1超前i2 60°
B、i1滞后i2 60°
C、i1、i2同相位
D、相位差无法判断
4. 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C )
A、三相电源对称的电路
B、三相负载对称的电路
C、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D、以上都是
5. 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其亮度情况是( B )
A 、100W 灯泡最亮
B 、25W 灯泡最亮
C 、两只灯泡一样亮
D 、都有可能 6. 下式中与非门表达式为( D )。
A 、Y=A+
B B 、Y=A ·B
C 、Y=B A +
D 、Y=B A •
7. 理想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增益, 共模电压增益应分别为( B )。
A 、∞ ,∞ B 、∞ ,0 C 、0, ∞ D 、0,0 8. 为使输入电阻提高,在放大电路中应引入交流( C )。
A 、电压负反馈
B 、电流负反馈
C 、并联负反馈
D 、串联负反馈 9. 在本征半导体中加入( C )元素可形成P 型半导体。
A 、五价 B 、四价 C 、三价 D 、无法确定
10. 当加在硅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从0开始逐渐增加时,硅二极管( C ) A 、立即导通 B 、到0.3V 才开始导通 C 、超过死区电压时才开始导通 D 、不导通
四、计算题
1. 根据支路电流法,列出下面电路的KVL 、KCL 方程。
2. 已知工频正弦电压u ab 的最大值为311V ,初相位为-60°,其有效值为多少?写出其瞬时值表达式?
U U ab abm 2=
22031121
21=⨯=
=
U U abm ab ()︒-=60314sin 311t u ab
3.一台三相交流电动机,定子绕组星形连接于U L =380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其线电流I L =2.2A ,cos
φ=0.8,试求每相绕组的阻抗Z 。
4. 电路如下图所示,试应用叠加原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 1、I 2。
0321=-+I I I 13311E R I R I =+
23322E R I R I =+
3L p U U =, U P
=220(V), I p
=I L
=2.2(A)
220
1002.2p p
U Z I =
=
=(Ω)
808.0100=⨯==ϕCOS Z R (Ω)
60
801002222
=-=-=
R Z X L (Ω)
Z=80+j60(Ω)
5. 如图所示,已知变压器一次侧电压U i =220V ,变压比K=10,负载电阻R L =10k Ω,计算整流输出电压U L 、二极管通过的电流ID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 Rm 。
6. 写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真值表及最简逻辑表达式。
7. 如图所示,已知V CC =10V ,R B =250K Ω,R C =3K Ω,β=50,U BEQ =0.7V 试求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6
1590
361236126901==+⨯+
='I (A )5.436123662=+⨯='I (A )5.136121263=+⨯='I (A )
5.33663661260
2
=+⨯+=''I (A )3366365.31=+⨯=''I (A )5
.03666
5.33=+⨯=''I (A )
336111=-=''-'=I I I (A )135.32
2-=+-=''+'-=I I I (A )25.05.133=-=''+'=I I I (A )
u i
U 2 =220/10=22(V )
U L =0.45U 2=0.45×22=9.9(V ) I D =I L = U L /R L =0.99(mA ) U Rm =2U 2 =31.11(V )
逻辑表达式:
真值表:
A B C Y 0
0 0 1 0
1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提示:I BQ 、I CQ 、U CEQ )
I BQ =(V CC -U BEQ )/R B =(10-0.7)/250=0.0372(mA ) I CQ =βI BQ =50×0.0372=1.86(mA ) U CEQ =V CC-I C R C =(10-1.86×3)=4.42(V )
8.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得太高、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时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直流负载线和静态工作点
答: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设置得太高,使i c 的正半轴和U ce 的负半周失真,称为饱和失真;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时,会使i c 负半周和u ce 正半周失真,称为截止失真。
基本放大电路中,通常通过调整R B ,I BQ 来消除失真。
9、求解电路中的电流I 。
(提示:建立KVL 方程)
150+20+(10×I )+(-120)=0 I=-5A
10、对下列Z 函数要求:(1)列出真值表;(2)用卡诺图化简;(3)画出化简后的逻辑图。
⎩⎨
⎧=••+••+=0
BC C
B A
C B A B A Z (1)真值表 (2)卡诺图化简
A B C Z 000000110101011×1001101111001
1
1
×
1
BC A 0100
10
11××
1
1
11
(3)表达式 (4)逻辑图
⎩⎨⎧=+⊕=++=0BC C B A C B A B A Z
=1
≥1
Z
C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