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范文.doc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范文(三篇)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的是举世闻名的避暑胜地——承德避暑山庄的导游词。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避暑山庄的背景和历史。
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家避暑天堂,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区,它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中最大的一座。
避暑山庄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历经三百余年的扩建和修缮,至今保存完整,被誉为“东方皇家花园”的瑰宝。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达5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由皇家建筑群、湖泊群、山川群和庙宇群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皇家建筑群是避暑山庄的主体,包括慈禧太后礼宾府、三宫六院、圆明园遗址、智化寺等建筑。
先请大家来到避暑山庄的南大门,这座雄伟而庄重的建筑就是慈禧太后礼宾府。
礼宾府是清朝皇帝和皇后接待贵宾的场所,是避暑山庄中最重要、最宏伟的建筑之一。
它坐北朝南,由大殿、二楼、庭院组成,整座建筑由豪华的青石和彩色琉璃瓦构成,显得庄严而威严。
旁边的二楼则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内部装饰华美,古色古香,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的豪华生活。
从礼宾府出来,我们来到避暑山庄的核心区域——三宫六院。
三宫六院是皇帝和皇后的宫殿和住所,共有赐福宫、慧园、寿宁宫、养心殿、宜春院、录寿堂、洞壁堂、长春园、佛香阁等九个建筑群。
这些建筑都是按照宫殿布局的方式修建的,分为内廷和外廷两个区域,展示了当时皇室的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
这些宫殿及其配套建筑,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壮丽的景象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的魅力。
避暑山庄的主要特点是水系众多,湖泊连绵不断。
让我们一起来到湖泊区,这里有一片美丽的湖泊,湖泊之间水草丰茂、鸟语花香,犹如仙境一般。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湖泊中央的昆明湖,昆明湖是避暑山庄最大的湖泊,也是整个山庄的“心脏”所在。
昆明湖建有曲桥、赏花亭、悟真亭等景点,可以供游客观赏湖光山色,体验皇家园林的魅力。
避暑山庄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比如康熙山、罗汉堂、智化寺等,这些都是避暑山庄的精华所在,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无穷魅力。
避暑山庄导游词(精选15篇)

避暑山庄导游词(精选15篇)避暑山庄导游词(精选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
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避暑山庄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避暑山庄导游词1五洲四海的各位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承德!我是这一站的导游,大家叫我小风吧!现在,我们正在开往承德避暑山庄的车里。
趁还没到,小风我就先向大家介绍介绍这美景吧!大家一定像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建的吧!让我来告诉你们:承德避暑山庄是在康熙四十二年,也就是1703年开工,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代皇帝,耗时89年,终于在1792年,就是乾隆五十七年完成。
你们可能会想:为什么要建呢?呵呵,那是因为,在1681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管理,让皇帝在每年秋季带领着数万人前往内蒙古草原进行训练军队。
为了保证皇帝的吃和睡,于是就建起了承德避暑山庄。
旅客朋友们,现在让我们一起会欣赏这美景吧!避暑山庄导游词2这里展出的大部分是图片,这张木兰秋图是最引人注目的,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
哨鹿的要领是黎明前,士兵们潜入山林,身披鹿皮,头戴鹿角,口吹木哨,模仿公鹿的叫声,秋天正是鹿录求配偶分群的季节,用这种要领将母鹿引出来以便射杀。
""是指秋天打猎。
这张图是清代兴隆阿所画,描绘的是200多年前天子打猎的场面,你们也许会感到稀罕,清朝天子为什么要率领大队人马千里迢迢来这里打猎呢?因为清帝入关以后,历史上英勇善战的八旗作战力开始下降,他们有的临阵脱逃,有的自创伤痕,有时一人受伤,多人护送,为的是不上前线,康熙天子认识到,提高士兵素质,巩固北部边疆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种形势下,康熙天子亲自率领八旗将士,出喜峰口,北上巡视,配备布置了以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木兰围场的成立,是清朝与蒙、藏民族友善关系的产品,它密切了蒙、藏地域与中原地域的关系,加强了满、蒙、藏、汉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巩固了北部边防,有利于抵御沙俄俄国的侵略和扩张,一年一度的围猎每一次要进行20天左右,天子亲率当局各部官员及满、蒙八旗到场。
避暑山庄景区导游词(精选7篇)

避暑山庄景区导游词(精选7篇)避暑山庄景区导游词(精选7篇)作为一位出色的导游人员,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进行实地口语导游的基础和前提。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避暑山庄景区导游词(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避暑山庄景区导游词1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避暑山庄游玩。
下面,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的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整个园林占地564万平方米,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的八倍。
现在,我们来到了主殿,主殿的名字叫“澹泊敬诚”,它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也称“楠木殿”。
各种隆重的大典全在这里举行。
从主殿出发,爬上小山,我们现在来到宫墙边,这宫墙约长10公里,非常的像北京的长城。
大家往右看,隐隐约约可以望见一个大柱子,那就是棒槌山,有句俗话说:“摸摸棒槌山,活到三百三”,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去摸一摸。
从山上下来,我们就来到了热河,为什么叫“热河”呢?因为这条河里的水常年是温的,冬天也不结冰。
请大家跟我走,现在,我们来到了湖区最大的岛屿—如意洲岛,康乾十二景中有十景都在这里,门殿的名字是“无暑清凉”。
正殿是“廷熏山馆”,殿后有“水芳岩秀”是康乾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好啦,承德避暑山庄的景点数也数不清,我也不一一介绍了,下次有机会我再陪同各位去细细游赏。
避暑山庄景区导游词2“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避暑山庄游览。
”我姓康,大家可以叫我康导游。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曾是中国清朝的夏宫。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避暑山庄”名字的传说吧:据说有一天,天进五更,满、蒙管围大臣便率领大批人马出营,分左右两翼进发,按预定地点进行合围,形成数十里的大包围圈,圈内野兽横窜乱跳。
清晨,率领臣、侍卫、亲随等入围,分级进行射猎。
经过一场拼搏战以后,大部分野兽被击毙,少部分侥幸冲出包围圈者,也逃不出外围射击手、虎枪的射击。
这样的行围每次要连续二十多天,需要大批物资。
避暑山庄的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

避暑山庄的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避暑山庄的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就有可能用到导游词,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避暑山庄的导游词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避暑山庄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做么奕森,大家可以叫我小么,欢迎大家来到避暑山庄景区。
在这之前告诉大家,不要随便扔垃圾也不要随便采摘花朵。
我们闲话少说,现在开始游赏吧!大家跟我来,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避暑山庄正殿门口。
大家抬头看一看大门上方康熙帝御笔题写的四个大字,我们会发现“避暑山庄”的“避”字,右边应该是“辛”字,康熙帝把“辛”字多写了一横,成了错字。
好好的字多加了一横,到底是笔误还是另有用意呢?从史料记载来看,康熙帝特意加了一笔,是他认为此是避暑之避,而不是避难之避,所以大笔一挥加了一横,这样就没有逃避之意了。
请大家跟我走进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建于1703年,占地564平方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园内亭阁轩榭庙宇等120余组景观,容南秀北雄为一体,集全国名胜为一园。
请大家跟我一起尽兴欣赏博大精深的园林艺术吧!避暑山庄的导游词2女士们,先生们,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教育旅蔡靖宇,大家可以叫我小菜。
今天,我带大家去游览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大家跟我来。
现在避暑山庄的大门已经在我们眼前了。
大家看,这个们就是丽正门。
你们看中间的门洞上方有一块匾,上面是乾隆用满、藏、汗、维、蒙五种语言所写的“丽正门”表明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进去感受一下的生活吧!前面这一片宫殿原本是清代办公居住的地方,现在承德人把这里改成了避暑山庄博物馆。
现在,大家可以自由观看,二十分钟后在“阅射门”集合。
这第二道门叫“阅射门”,是观看皇子皇孙射箭比赛的地方。
下面进入宫殿区的后半部分,叫后寝。
避暑山庄优秀导游词(通用15篇)

避暑山庄优秀导游词避暑山庄优秀导游词(通用15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往往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
如何把导游词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避暑山庄优秀导游词(通用1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避暑山庄优秀导游词篇1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参观名不虚传的承德避暑山庄。
游客们,在游览承德避暑山庄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承德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和乾隆,耗时85年筑成。
是清朝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皇帝宫苑。
1944年12月份,承德避暑山庄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
2007年5月8日,它和周围的景区被评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游客们,我们现在到承德避暑山庄的宫殿区,宫殿主要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正宫是按封建礼制成,分前朝,后寝两个部分。
前朝的正殿是詹泊敬诚殿,全部是楠木做的。
清代皇帝在山庄的时候,重大典礼都在此举行。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第二个目的地——湖泊区,湖泊区上有8个小岛,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大伙瞧,这碧绿的湖水上一片片玉盘托起了一朵朵荷花,真漂亮。
好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大家游览时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注意安全,解散。
避暑山庄优秀导游词篇2各位旅客:大家好!很高兴能够成为你们的导游,希望我的服务能给你们带来方便,带来快乐!现在,你们看到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这个景点已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
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十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2023年避暑山庄导游词(通用15篇)

2023年避暑山庄导游词(通用15篇)避暑山庄导游词1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你们此次游览避暑山庄的导游,我姓林,双木林,你们可以叫我小林或林导,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度过快乐的一天。
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是清代盛世的象征。
修建此山庄时,融合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为一体,使避暑山庄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结。
我们现在是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德汇门,沿着此路往前走就会到有名的水心榭,水心榭是以湖上石桥为底的三楹重檐水榭,三榭二小一大。
走上石桥,可以看见三榭顶端木架上都有精美的壁画,还可以看到远方的罗汉山、僧冠峰。
康熙年间,每逢七月十五中元节时,常在这里举行聚会,近处有一些亭台、楼阁,大家可以自由观赏。
接下来,我们往北走,就到了名叫“月色江声”的小岛,是一处椭圆形岛屿。
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
门殿外的支柱,看上去似乎歪斜欲倒,实际上却坚牢稳固,这是山庄建筑三绝之一,据说这样的设计处于康熙的授意,寓意“上梁不正下梁歪”,用以警戒臣工。
大家可以到岛上游玩,拍照,注意安全,40分钟后我们在这里集合。
好了,朋友们都到齐了,我们继续游玩,现在我们要去的景点是冷香亭,有诗人用“亭枕莲塘玩水芳,十分花带五分冷。
”来描写冷香亭。
坐在亭中,可以尽情地享受荷风萍香,观赏水色。
因为时间有限,今天的参观暂告一段落,希望大家有机会多来承德,我再陪大家细细欣赏,下次再见!避暑山庄导游词2各位游客,欢迎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我是你们的导游夏__,请叫我夏导吧。
在游览前先提醒大家注意安全,文明出行,保护环境。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建设于康熙至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避暑山庄共有九座宫门,我们进入的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这是乾隆36景第一景。
中门上镌“丽正门”匾额,用满、汉、蒙、藏、维五种文字镌刻,汉字为乾隆御题。
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门的两边有两尊石狮子,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内容(精选6篇)作为一名旅游从业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我们该怎么去写导游词呢?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蒋经纬,今天由我来做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游览的地方是承德避暑山庄,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避暑山庄的大门外,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康熙皇帝亲题的“避暑山庄”四个大字。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的帝王宫苑,它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它始建于一七零三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八十九年建成。
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
我们大家现在要依次排好队,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有名的皇家园林吧。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些宫殿,请大家绕过回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有名的四知书屋。
皇帝上朝前后,都会在这里更衣,有时也在此召见王公大臣和少数民族首领。
跨过曲桥,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就是闻名遐尔的热河泉。
泉边上这块石碑,写着“热河”两个大字。
因为泉水温热,又有上游的温泉水汇入,所以冬天也不结冰。
尤其是周围白雪皑皑时,这里的湖面却热气蒸腾,实为奇观。
我们现在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有名的月牙河,你们知道它名字的来历吗?你们大家可以蹲下来往下看,你们是不是看到了像月亮一样的月牙,这就是月牙河名字的来历了。
今天我们的旅程就到此结束了,很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希望大家下次还能来避暑山庄游玩,我还做你们的导游好不好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2“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避暑山庄游览。
”我姓康,大家可以叫我康导游。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
曾是中国清朝皇帝的夏宫。
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下“避暑山庄”名字的传说吧:据说有一天,天进五更,满、蒙管围大臣便率领大批人马出营,分左右两翼进发,按预定地点进行合围,形成数十里的大包围圈,圈内野兽横窜乱跳。
清晨,皇帝率领臣、侍卫、亲随等入围,分级进行射猎。
(精品模板)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15篇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15篇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1各位游客:注意了,我们的车马上就要到普宁寺的门口了,我就先给大家做个简短的介绍,让大家对普宁寺大致了解一下,这样待会游览起来才不会觉得迷茫。
普宁寺系承德外八庙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
清朝政府在这里兴建了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佛教建筑群,在康熙、乾垄嘉庆年间成为仅次於北京的.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它融汇了我国多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使承德成为一座以园林和寺庙著称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普宁寺建筑风格独特,它吸收并融合了汉地佛教寺院和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南半部为汉地寺庙的“七堂伽蓝”式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殿堂;两侧为钟鼓楼和东西配殿,南北长150米,宽70米。
北半部为藏式寺庙建筑:以大乘阁为中心,周围环列着许多藏式碉房建筑物——红台、白台以及四座白色喇嘛塔。
普宁寺正门。
殿内供奉的两位天神即“哼哈二将”,左为密持金刚,右为那罗延金刚。
亭内有三座碑,中间是《御制普宁寺碑文》,记载了兴建普宁寺原委和布局;左右为《御制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御制平定准噶尔後勒铭伊犁之碑》,记述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贵族达瓦齐。
阿睦尔撒纳的叛乱,巩固西北边防的史实。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正脊中央置一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有装饰铜质鎏金宝塔。
北墙绘有八尊度母和胜乐十六天女图,栩栩如生,传神入画。
屋顶绘有六字真言。
普宁寺後半部的藏式寺院建筑是模仿桑耶寺风格,通过建筑总体布局和个体造型来反映藏传佛教的世界观,把密宗的曼荼罗等清净佛国理想境界用具体建筑形象表现出来,使整个建筑具有象徵作用。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的配合,再见。
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皓月旅行社的.乔兴今天我给你们当导游,请多多指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简历范文】篇一避暑山庄导游词游览路线丽正门——午门——避暑山庄门——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万岁照房——烟波致爽——云山胜地楼——岫云门——鱼鳞坡——芝径云堤——(向东望水心榭、文园狮子林、月色江声)——环碧——(向东望金山)——登如意洲岛(游无暑清凉、烟熏山馆、水芳岩秀、一片云戏楼)——法林寺——沧浪屿——烟雨楼——水流云在亭——濠濮间想亭——莺啭乔木亭——莆田丛樾亭——萍香泮——热河——香远益清——万树园——陆合塔——蒙古包——试马埭——文津阁——水系——长虹饮练、双湖夹境——芳园居——由榛子峪进山(游览四面云山、山庄宫墙、清枫绿屿、经旷关返回)——东宫遗址——出德汇门(丽正门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举世闻名的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区北部,是清代帝王的离宫别苑,内有康熙、乾隆所题的七十二景,建筑130余组,碑刻、摩崖石刻25处,所有建筑古朴典雅。
在这里您既可看到帝王之家的大气,也可领略江南园林的纤雅,体现了康熙皇帝“溶南化北于一处,移天缩地在襟怀”的造园思想。
可以说山庄的修建集中了中国园林造园艺术之大成,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辉煌,已于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我们就由丽正门入园,来品位山庄的文化,感受山庄的魅力。
(进入避暑山庄, 我们就来到清代帝王居住的正宫区)根据中国古代“九五飞龙在田”和“天宝九儒”的传统惯例,沿山庄的丽正门到岫云门营建了前朝后寝九重院落。
丽正门刚刚我们穿过的这座气势宏伟的城门就是山庄九门之首的丽正门。
丽正门为重台城门,仿元大都城门而建。
进入山庄时我们已看到正面门额上镌“丽正门”三字,是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书写而成,体现了清朝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丽正”二字出自《易经·离卦》篇“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
”意为帝王就象日月依附在天上、植被依附在大地这样的自然规律一样依附于正道,才能教化统治天下。
午门俗称外午门,由此门清代皇帝进入正宫区。
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掖们,是臣属进出之门,东西两侧各有朝房五间,是当年大臣候旨的地方。
(进入第一展室)过午门,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室,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避暑山庄全图。
这幅大型图画全面地反映了山庄盛世时期的情况。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承德人亲切的叫它离宫。
它原是清代帝王避暑及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地方。
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修建,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才彻底完工,共历时89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
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更改),约8460亩,面积相当于颐和园的两倍,故宫的八倍,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整座山庄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是一座宫、苑一体的皇家园林,。
宫殿区主要由正宫、东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及当年的阿哥所组成。
主要是清代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日常起居的地方。
苑景区由湖区、平原区、山区组成,使皇帝游豫宴乐的地方。
山庄内建有楼、阁、殿、台、轩、斋、亭、榭、庙、塔、廊、桥等建筑120多处,这些建筑与诗情画意般的风景融会在一起,使山庄既有北方园林磅礴的气势,又富有江南秀美的景色。
博学多问的康熙、乾隆皇帝都将自己的情感和才思倾注在这片山水上,康乾七十二景的每处景点都独具匠心。
不仅如此,纵观山庄全图,您是否已发现,它极象中国版图的缩影,西北部的山区,地势高敞,沟壑纵横,宛如西北部的高原;东北部的平原区,地势平坦,绿草如茵,如同辽阔的内蒙草原;东南部的湖区,地势较低,景色秀丽,好似江南水乡,这不就是我们伟大祖国锦绣河山的缩影吗?而且,它的形状又酷似一把张开的大蒲扇,无论扇面有多大,最终都要由扇柄控制。
而这个扇柄就是清帝居住的正宫区,体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
而且,避暑山庄不仅仅是一座皇家园林,它还是清代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当年清帝每年有半年时间驻跸在此,处理日常政务。
看到如此大规模的避暑山庄,您一定会问为什么清代统治者要在承德修建山庄呢?好了,现在,就请您随我进入第二展室去了解一切。
(进入第二展室)来到第二展室,我们首先来到《木兰秋狝图》前。
这张图是清代画师兴隆阿所绘,它主要反映了清代帝王在木兰围场行围打猎时的壮观场面。
“木兰”是满语,汉语意为“哨鹿”,是指一种诱猎的方式。
猎人用木制的哨子吹出雄鹿求偶的声音,引诱雌鹿出现,然后进行猎杀。
“秋狝”是汉语“秋天打猎”的意思。
木兰秋狝的猎场位于今天的承德围场县。
那么,为什么清代皇帝要带领大队人马来到离京师这么远的地方来打猎呢?原来,清军入关后,以骁勇善战而闻名的八旗军战斗力大大下降。
在平定“三藩之乱”及察哈尔蒙古布尔尼的叛乱中,清兵有的临阵逃脱,有的自做伤残,甚至一人负伤,数十人护送回京。
同时,沙俄屡犯边境,边疆局势日益紧张,这些使康熙皇帝深感忧虑,他意识到提高军队战斗力,巩固北部边防的重要性,于是选址塞外,建立皇家猎场,通过每年的狩猎活动操练军队,借此提高军队战斗力。
每次狩猎,蒙古贵族、王公、台吉都随班前往,并得到大量赏赐。
因此,木兰秋狝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清兵的战斗力,而且,清政府与北部边疆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融洽,有效地抵制了沙皇俄国的侵略扩张。
自清代康熙二十年开始,皇帝每年带领兵丁几万人来此打猎。
我们现在看这张图,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营,一部分是猎场。
御营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猎场是打猎的场所。
狩猎时,有着严明的纪律和规定。
先由管围的大臣们率领八旗兵趁天黑潜入山中,进行布围,黎明之际,吹响木哨,将动物引出,随后八旗士兵在统一指挥下逐步缩小包围圈,达到“人并肩,马并耳”的程度,然后皇帝跨马持弓射出第一箭,之后,王公大臣、皇子、将士们纷纷射杀野兽。
狩猎结束后,还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看谁猎获的动物最多。
每年的狩猎活动一般持续20天左右。
为保证打猎途中休息和物资供应,从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在北京至围场之间陆续修建了20余座行宫。
其中,热河行宫处于北巡路线的中间地带,“奏折朝发夕至,综理万机,与宫中无异”,而且承德山环水抱,景色优美,气候凉爽,康熙皇帝总结出四大特点“草木茂,绝蚊蝇,泉水佳,人少饥”。
因此,山庄的作用也日益重要,规模逐年扩大。
了解了山庄修建的原因,现在就请各位随我继续领略它的内涵和优美风光。
避暑山庄门穿过了午门,我就来到了避暑山庄门。
您看,中门上悬挂康熙御题“避暑山庄”镏金云龙匾。
这四个金色大字写得自然随意、雍容华贵,余秋雨先生是这样理解这四个字的“这四个汉字写得很好,撇捺间透漏出一个胜利者的从容和安详,可以想见他首次踏进山庄时的步履也是这样的。
他一定会这样,因为他是走了一条艰难而又成功的长途才走进山庄的,到这里来喘口气。
”澹泊敬诚殿走过避暑山庄门,迎面就会看见一座古朴淡雅的大殿,这就是正宫区的主殿——澹泊敬诚殿。
此殿作用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是清代帝王在山庄内举行中大庆典、百官朝觐、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
乾隆皇帝曾在这里接见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杜尔伯特部台吉“三策凌”、西藏政教领袖六世班禅、英国特使马戈尔尼及其他外国使节。
这座大殿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于乾隆十九年耗费白银七万二千两用楠木改建,因此,俗称楠木殿。
此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
隔扇与天花板均用楠木精雕而成,图案有桃、万字、蝙蝠、卷草等,象征“五福捧寿,万福万寿”。
这些雕刻依然保持本色,工艺细腻,是清代的艺术珍品。
正门的门额上悬挂着三块贴金云龙硬木黑字匾,是乾隆皇帝于嘉庆元年、二年、三年。
这三首诗从喜写到忧,也正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殿内悬挂康熙皇帝御笔所题“澹泊敬诚”匾额,“澹泊”二字源于《易经·系词》“不烦不扰,澹泊不失”,意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修身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也曾用“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来告诫后人。
康熙皇帝对此极为欣赏,告诫自己为使大清江山永固,做皇帝也应刚正廉洁,不徇私情,应时刻牢记简朴以兴邦,奢侈以亡国的道理。
进入山庄,您是否已经发现,山庄的建筑青砖灰瓦,古朴素雅,就是体现了康熙皇帝“澹泊”的思想。
匾额之下,设紫檀镶黄杨木地坪,正中摆放皇帝的紫檀宝座,周围有熏炉、仙鹤、香筒、甪端、珐琅宝象、印匣等,宝座之后又紫檀浮雕围屏,上面雕刻一幅耕织图,共有163 个人物,,形象地表现了农民一年四季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农业劳动场面,反映了清代的重农思想。
东西山墙原挂有康熙皇帝组织测绘的《皇舆全图》和乾隆皇帝《赋得澹泊敬诚》诗帖。
北山墙宝格内藏有《古今图书集成》一部。
殿前有东西配殿,分别是八旗文物典章展览和木兰秋狝武备展。
四知书屋绕过澹泊敬诚殿的围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四知书屋”。
这座大殿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面阔 5 间,进深 2 间。
康熙时题名为“依清旷”,乾隆晚年改名为“四知书屋”。
“四知”出自《易经·系词》中的“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也”。
这“四知”恰好体现了乾隆皇帝在政治上采取“刚柔相济,恩威并施”统治思想的体现。
这里曾是皇帝上下朝时更衣、小憩、接见群臣的便殿。
四知书屋后东西两侧是配殿各五间,展出清代的各种交通工具——轿舆万岁照房四知书屋后的一排建筑就是万岁照房,俗称“19 间房”,这里是宫女们侍班和存放物品的地方。
并以此为界,将正宫区分为前朝和后寝两部分。
现在被辟为清帝御用瓷器、珐琅展。
瓷器发展到清代,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水平。
康雍两朝强调在烧造技术上改进创新和仿古,乾隆时期在造型上追求新奇。
但总体说来清代瓷器是以青花瓷和粉彩瓷为主流。
现在瓷器室展出均为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的精品。
东侧展出的珐琅制品主要有掐丝珐琅、錾珐琅和画法琅三种,大都是山庄宫廷内的陈设品和佛堂祭祀器物,少部分是明代传世的景泰蓝。
中间三间原为佛堂“宝筏喻”,东西两侧陈列的是一个铜匾、一对抱柱楹联和石鼓。
烟波致爽殿刚刚已经看到了清代皇帝处理朝政的地方,现在,我们就来到了皇帝的寝宫——烟波致爽殿。
康熙皇帝曾赞美此地“四周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因此得名烟波致爽,是康熙36景第一景。
确实如此,这座殿堂面阔七间,前后设有围廊。
庭院中绿草如茵,古松如盖,山石散置,透出清新、幽静的园林气息。
殿堂内共分为四大部分,正中三间为厅,是皇帝接受后妃请安的地方。
东间是皇帝与后妃们闲坐叙话,临时用膳之所。
西次间原为佛堂,供皇帝晨昏礼佛。
西稍间就是皇帝的寝宫,俗称“西暖阁”。
原来,屋内地面以下有一条火道直通暖炕。
到了冬季,随侍太监将红罗炭点燃,热气上升,阁内暖洋洋的。
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都曾在这里住过。
并且在1820年9月2日、1861年8月22日嘉庆,咸丰两位皇帝就在这里病逝。
而且,咸丰皇帝病逝之后,就在这里,慈禧策划了“辛酉政变”,之后开始垂帘听政,统治了中国48 年之久,把中国推向了苦难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