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虫苯甲酰胺拌种防治春花生蛴螬示范实验论文
花生田蛴螬多应适时防治

花生田蛴螬多应适时防治xx年xx月xx日•引言•花生田蛴螬的发生情况•蛴螬对花生的危害•防治花生田蛴螬的方法目•防治效果的比较和分析•研究结论录01引言蛴螬是花生田的重要害虫之一,可导致花生减产和品质下降。
传统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长期使用易产生抗药性和环境污染。
背景介绍研究生物防治方法,探讨利用天敌昆虫控制花生田蛴螬的可行性。
分析不同生物防治策略对花生田蛴螬的控制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研究生物防治方法有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对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2花生田蛴螬的发生情况由于蛴螬繁殖能力强,生存环境广泛,导致在花生田中发生面积较大。
发生面积较大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花生田中蛴螬的发生面积存在差异。
不同地区发生面积差异大发生面积发生密度较高由于蛴螬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强,导致在花生田中发生密度较高。
不同地区发生密度差异大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花生田中蛴螬的发生密度存在差异。
发生密度主要发生种类为黑绒金龟子在花生田中,黑绒金龟子是最常见的蛴螬种类之一。
其他种类包括铜绿金龟子、朝鲜金龟子等这些种类的蛴螬在花生田中也有发生,但数量相对较少。
发生种类发生原因蛴螬是喜欢温暖湿润环境的昆虫,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它们的繁殖和生存。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土壤质地和肥力连作重茬防治不及时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的地块有利于蛴螬的繁殖和生存。
花生连作重茬使得土壤中蛴螬的数量不断增加,加重了虫害的发生。
由于蛴螬的隐蔽性较强,防治不及时,容易造成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03蛴螬对花生的危害蛴螬直接咬食花生叶片,造成花生减产和品质下降。
直接危害咬食花生叶片蛴螬在花生根部为害,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导致花生生长不良。
钻蛀花生根部蛴螬的咬食和排泄物可能传播花生病害,加重病情。
传播花生病害蛴螬大量取食土壤中的有机质,导致土壤板结,影响花生生长。
花生新品种苏花053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花生新品种苏花0537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者:刘永惠沈一陈志德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第10期摘要:苏花0537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早熟、优质红皮花生新品种。
该文介绍了苏花0537的选育过程、试验示范结果及主要特征特性,并从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苏花0537;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 S5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0-0063-02花生营养丰富,被誉为“长生果”、“绿色牛奶”[1]。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食用型花生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花生品质育种成为必然趋势。
其中红皮花生被认为有补血养颜的功效,保健功能更强,比传统花生更受市场欢迎[2]。
苏花0537是由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徐彩花(红)3号为材料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特色红皮花生新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编号:苏鉴花生201515),适宜江苏地区,尤其是淮南地区沙土、沙壤土田块种植。
1 选育过程徐彩花(红)3号,原名徐9628,是由江苏徐州农科所于2002年育成,属中间型、中早熟中粒特色花生品种,适宜江苏淮北地区作鲜果菜用花生和干果特色花生种植[3]。
我们以此为材料,于2010年送江苏省农科院设施与装备研究所进行辐射诱变(250Gy,60Co-γ),诱变后直接种植,所有种子全部收获,第二年开始进行单粒点播,在后代中重点围绕早熟、稳产、多抗的育种目标进行单株选择,经过连续3a的考查鉴定,获得综合性状较好的优良株系(0537)。
2 试验示范2014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基地新品系鉴定试验中,该品系表现出产量较高,性状优良且稳定,平均荚果产量4 209.9kg/hm2;比徐彩花(红)3号(ck1)增产8.41%;比泰花5号(ck2)增产5.65%。
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2种杀虫剂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目的]为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不同杀虫剂拌种,研究其对花生田蛴螬的防治效果。
[结果]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种剂量处理杀虫效果、保果效果高于或相近于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2种处理。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处理、1 125 ml/hm2处理杀虫效果分别为78.26%和78.57%。
[结论]建议生产上推广应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或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土壤处理。
蛴螬为害花生、玉米、大豆、甘薯、苗木、草坪、蔬菜等,以花生受害最重,是一种世界性的地下害虫。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花生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蛴螬的为害连年加重,成为花生生产的主要障碍[1-2]。
花生生育期长达120 d,而蛴螬主要为害期在开花结荚期,播种期施用杀虫剂对蛴螬的防治效果明显,为解决地下害虫的为害问题,推广以化学防治为主的花生地下害虫防治技术,并验证该项技术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作用,开展本次示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花生品种为天府3号、花育28。
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高巧)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
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拌狼)山东贵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2 示范设计示范Ⅰ:①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900 ml/hm2拌种;②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9 000 ml/hm2拌种;③不用药对照。
示范Ⅱ:①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 125 ml/hm2拌种;②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7 500 ml/hm2沟施;③不用药对照。
每种方案选取1块田,面积1 333 m2以上,不设重复,留25~30 m2空白不施药作对照。
1.3 示范田概况供试田块设在滨海县界牌镇条河村3组,为常年发生暗黑鳃金龟的花生田。
土质为潮土类沙土,有机质含量12.8 g/kg,全氮1.14 g/kg,有效磷5.5 mg/kg,速效钾67.4 mg/kg,有效硼0.41 mg/kg,有效锌0.82 mg/kg,水溶性盐0.54 g/kg,pH 8.12。
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

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能显著影响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化物质含量和代谢通路。
具体来说,处理后水稻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而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脂肪酸合成途径和抗氧化酶活性也有一定调节作用。
本实验结果提示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可能通过调控水稻生化物质的代谢来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
还需进一步研究揭示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水稻生化物质的具体影响机制,以及其在实际农田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和潜在风险,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水稻、生化物质、影响、生育期、机制、实验结果、分析、讨论、总结、未来研究、局限性。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受到害虫的危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氯虫苯甲酰胺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田中以防治水稻害虫。
本研究旨在探究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氯虫苯甲酰胺拌种技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增加水稻产量、改善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
研究目的包括了解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的方法,分析不同生育期水稻的生化物质变化情况,揭示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机制,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深入的讨论。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国内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水稻生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病虫害的频发以及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水稻产量和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大豆蛀荚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表1试验设计处理药剂名称药剂用量/mL ·hm 2用药时期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盛花期末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盛花期末、初荚期3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盛花期末、鼓粒期440%毒死蜱乳油1500初荚期、鼓粒期55.7%甲维盐可溶粒剂60初荚期、鼓粒期注:处理5的药剂用量单位为g/hm 2;以不施药作空白对照(CK )。
摘要采用茎叶喷雾法,研究氯虫苯甲酰胺不同用药次数与不同用药时期对大豆蛀荚害虫(豆荚螟、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大豆安全性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采用适宜药量,氯虫苯甲酰胺用药1次即能很好地控制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的危害,防治效果优于常规药剂毒死蜱、甲维盐,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增产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大豆;蛀荚害虫;氯虫苯甲酰胺;保荚效果;保粒效果中图分类号S435.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12-0083-01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大豆蛀荚害虫田间药效试验陈正州(安徽省固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固镇233700)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 (Matsumura ))、豆荚螟(Maruca testulalis Geyer )是大豆上2种常发性蛀荚害虫,主要为害豆荚,蛀食豆粒,造成豆粒缺损甚至坏死腐烂,不仅直接影响产量,而且影响大豆品质。
一般发生年份导致大豆减产10%~20%,重发年份可减产30%以上。
对于此类害虫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已有不少试验报道[1-8]。
以往固镇县农民由于把握不好防治适期,使用毒死蜱、甲维盐、菊酯类等常规农药,从大豆开花期到大豆鼓粒期要施药2~3次,既增加了成本、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防治效果有时还不尽人意。
为此,于2012年开展了氯虫苯甲酰胺防治大豆食心虫、豆荚螟的药效试验,旨在为大豆种植户有效防治害虫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固镇县城关镇,南北走向,地势平坦,面积1441m 2(131m ×11m )。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
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赵向阳;韩桂琴;沈一;刘永惠
【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2(40)1
【摘要】防治花生蛴螬对于花生生产有重要意义.采用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分析不同种衣剂拌种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拌种对花生蛴螬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用600 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75 mL/hm2+水7 500 g/hm2,摇匀后混合拌种225 kg,防治效果最好.【总页数】3页(P128-130)
【作者】谢吉先;王书勤;陈志德;赵向阳;韩桂琴;沈一;刘永惠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江苏泰兴22543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51.1;S433.8+3
【相关文献】
1.16%多菌灵·辛硫磷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根腐病和蛴螬的研究
2.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的研究
3.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的研究
4.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田间药效
5.45%氯虫苯甲酰胺·噻虫胺悬浮种衣剂对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试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的研究

几种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的研究作者:李文清杨俊忠印玉海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1期李文清1,杨俊忠2,印玉海1(1.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泰兴 225400;2.黄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泰兴 225411)摘要:防治花生蛴螬对于花生生产有重要意义。
采用种衣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等诸多优势。
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分析不同种衣剂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对花生蛴螬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用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50 ml/hm2+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675ml/hm2+水7500g/hm2,摇匀后混合拌种仁225Kg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种衣剂;花生蛴螬;防治效果江苏是我国目前花生产区之一,种植面积每年大约有18.68万hm2,其中,总产量和单产均都是出于全国前列。
江苏花生生产中最主要的害虫之一蛴螬,其中有暗黑金龟甲、大黑金龟甲、铜绿金龟甲以上三种,最重要最严重的是暗黑金龟甲,苗期受害后根茎常被平截咬断,造成缺苗;荚果期受害,危害严重时,嫩果会被全部吃光而仅留果柄。
所以,保证花生的丰产丰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防治花生蛴螬。
1 材料方法1.1 试验材料泰兴市农科所及丁庄村供试品种为泰花7号,该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南湖村供试品种为泰花4号,该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
供试种衣剂主要有:3%辛硫磷颗粒剂、600g/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毒死蜱微胶囊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40%毒死蜱乳油。
1.2 实验设计、试验方法泰兴市农科所内作为实验地址,而土质沙壤,前茬蔬菜,肥力中等、均匀,排灌良好。
5月22日收获后人工灭茬,5月23日施肥,每1hm2用45%高效复合肥610.5Kg+尿素73.5Kg作基肥,以后不再施肥。
5月24日人工起垄,每hm2用72%金都尔乳油1200ml兑水喷雾后盖膜。
5/25按方案设计要求用药后破膜播种,供试花生品种为泰花7号。
杀虫剂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效果的研究

� � � � � S� � d � � � C E ec SeedD e I ecc d e a a G b Pea Fe d
ZHAO Zh i- q i ang, Q U Mi ng - j i ng, JU Q i an, JIAN G Xi ao-j i ng,C HEN Q uan -s en (S h ando ng Peanut R esearc h Ins t i tute, Qi ngdao2 661 00 , C hi na) A b ac :S eed dres si ng w i th i nsec t i ci des i s an ef f ec t i ve m easure f o r t h e co nt ro lo f grub s i n peanu t f i el d. F i el d experi m ent al re� sul ts sh o wed th at th e c o nt ro lef f � ect o ft h e hi gh do s e treatm ent o f2 5% C h l o rp ri f o s C S agai nst grub s was 7 6.31 % 87 .80% , and th at o ft hel o w do s e� t reatm ent was 58.60% 59 � .60% . � Two di f f erent do s es treatm ent s o f5 % C h l o rp ri f o s GR i nc reas ed peanu t i el d b 1 7 .05 % and 21 .37 % respec � ti vel as co m pared wi t h th e c h ec k. N o m at t er C S o r GR ,th e c o nt ro l and i el d -i nc reas i ng ef f ec ts o f C hl o rp ri f o s w ere b ett er t h an t ho se o fD i ai no n and Ph o xi m. Ke d: Peanut; Grub s; C o ntro l ef f ec t; Y i el d ; Seed dressi 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虫苯甲酰胺拌种防治春花生蛴螬示范实验[摘要] 35%奥得腾(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水分散粒剂、20%康宽悬浮剂,拌种防治春花生蛴螬,通过试验用奥得腾(氯虫苯甲酰胺)35%水分散粒剂5g+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6g拌花生种15kg,播前药剂拌种防治春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具有很好的治虫保产效果,同时对春花生出苗、生长无影响,安全性较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35%奥得腾(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水分散粒剂、20%康宽悬浮剂是美国杜邦公司研制的新一代杀虫剂,为了明确氯虫苯甲酰胺拌种防治春花生蛴螬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的安全性,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今年我们进行了该示范实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田基本情况
实验田设在赣榆县海头镇后王村农户承包地,四周为桑田,面积2.2亩,土质为沙壤土,前茬为玉米田,品种为丰花一号,花生双垄栽培,垄距85cm,穴距21cm,花生与5月18日播种,10月1日收获。
2.供试药剂
奥得腾35%wg、康宽20%sc,美国杜邦公司产
爱美乐(吡虫啉)70%wg德国拜耳公司产
吡虫啉10%wp,南京红太阳集团产
剑斩(毒死蜱)40%cs,济南仕邦公司产
3.实验处理
(1)奥得腾35%水分散粒剂5g+70%爱美乐水分散粒剂26g,兑水300ml拌种15kg。
(2)康宽20%悬浮剂1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g,兑水300ml拌种15kg。
(3)奥得腾35%水分散粒剂5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g,兑水300ml拌花生种15kg。
(4)剑斩40%微囊微乳剂500g拌ml种15kg。
(5)空白对照(ck)。
4.小区设计
实验共设5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共计15小区。
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为90m2,见下图。
5.调查方法
(1)于收获前调查结果数、被害果数、残虫量及虫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1穴。
(2)于出苗、生长期,调查药害情况。
6.药效计算方法
保产效果(%)=【(对照区荚果被害率—药剂处理区荚果被害率)/对照区荚果被害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1.保产效果
于花生收获前的9月22日进行实验数据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为;奥得腾+艾美乐处理各小区未见被害果和残虫;奥得腾+吡虫啉、康宽+吡虫啉、剑斩3处理有被害果且部分小区有残虫;而对照3个小区既有荚果被害且各小区皆有活虫,虫口密度达0.466头/穴;蛴螬虫种为暗黑和铜绿。
从保产效果看,以奥得腾+艾美乐拌种最好达100%,康宽+吡虫啉、奥得腾+吡虫啉、剑斩次之,保产效果依次为90.3%、81.6%、75.2%。
2.安全性
于花生各生育期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未发现药害现象,生长正常,与不施药对照区长势一致。
三、小结与讨论
通过今年实验,用奥得腾(氯虫苯甲酰胺)35%水分散粒剂5g+70%艾美乐(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6g拌花生种15kg,播前药剂拌种防治春花生地下害虫(蛴螬)具有很好的治虫保产效果,同时对春花生出苗、生长无影响,安全性较好,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