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大班下学期美术领域阶段目标和活动内容

大班下学期美术领域阶段目标和活动内容叶城幼儿园大班组大班美术领域总目标:1、注意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教灵活地表现各种动态,逐步用轮廓线表达各种图象,形成自己的图式。
2、强配色意识,尝试运用多种配色反复法,注意配色的整体感及内容的联系,产生初步的色调。
3、以情节画为主,有目的地安排画面,注意各种图象的位置与动态,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情节内容,逐步体会布局的匀衡与变化,产生美感。
4、较准确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做到线条流畅,涂色均匀,并能按各种不同的工具的特性领会地使用大班下学期第一阶段(1—9周)具体目标:1、运用图形的变化和简单的重叠,大胆表现睡、坐、弯腰、爬、跳等动态,从中掌握任务(动物)动作的特点。
2、注意作品颜色的主次整体效果,尝试各种配色方法。
3、学习为诗歌、故事配插图,按内容图象的主次、前后位置,有目的地确定作画步骤。
参考内容:热闹的元宵节、站在东方明珠上看上海、照镜子、翻斗乐、我和妈妈、春雨第二阶段(10——15周)具体目标:1、按作品内容探索各种安排画面的方法,克服呆板排列,使作品平衡有变化。
2、学习运用轮廓线创造图象,使图形逐步融合。
3、运用多种工具材料的变化,体会不同方法所产生的不同作品效果。
参考内容:和平鸽、摄影、蜘蛛织网、海底世界、逛街第三阶段(16——19周)具体目标:1、学习自编故事连环画,注意事物渐变过程,并在作品中较清楚地表达图意。
2、进一步注意物体各部分的特征、前后关系及结构,创造更为生动有变化的图象。
3、扩大使用工具、材料范围,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参考内容:绿化小区、连环画、夜晚的池塘、排排坐、我的梦2008年2月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5-6岁指南艺术领域目标

5-6岁指南艺术领域目标
1. 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力
- 鼓励孩子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 带孩子参观美术馆、博物馆,体验不同的艺术作品
- 与孩子一起欣赏自然景观的美丽,培养对美的感知
2. 培养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
- 提供各种绘画工具,如蜡笔、彩笔、水彩笔等,鼓励孩子创作- 教授简单的手工艺术,如剪纸、折纸、黏土手工等
- 引导孩子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想象和情感
3. 发展艺术欣赏和表现力
- 鼓励孩子观察周围环境,并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 讲解艺术作品的主题、风格和技法,培养艺术鉴赏能力
- 组织孩子们相互分享和展示艺术作品,增强自信心
4. 培养艺术创新意识
- 鼓励孩子尝试新的艺术材料和技法,发挥创造力
- 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开阔艺术视野
- 引导孩子通过艺术探索和表达独特的想法和感受
5. 发展艺术合作能力
- 组织集体艺术创作活动,如合作绘画、表演短剧等
- 培养孩子相互欣赏和宝贵他人作品的良好习惯
- 鼓励孩子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感受,增进交流
以上目标旨在为5-6岁孩子打下良好的艺术基础,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发展艺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为未来的艺术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方案

幼儿园美术教育指导方案第一部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美术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绘画、手工和美术创作等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并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部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通过幼儿园美术教育,我们旨在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欣赏艺术作品,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部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1)观察与辨别:通过观察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2)动手实践:通过绘画、手工和美术创作等活动,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艺术鉴赏:通过欣赏名画、手工制品和幼儿作品等,使幼儿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第四部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通过营造艺术氛围和丰富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通过示范和讲解,引导幼儿掌握各种绘画、手工和美术创作技巧。
(3)启发引导: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发幼儿的思考和创造,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1)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的绘画和手工作品等,评价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自评互评:通过自评和互评,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成果展示:通过班级展览和公开演出等形式,展示幼儿的美术作品,鼓励他们的创作和表演能力。
第六部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师资要求(1)专业素养:教师应具备较为扎实的美术功底和绘画技巧。
(2)方法娴熟:教师应熟悉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能够恰当地引导幼儿的学习。
(3)关爱耐心:教师应具备关爱幼儿、耐心引导的品质,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七部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资源支持(1)教材与教具:提供丰富多样的教材和教具,如绘画纸、颜料、画笔、橡皮泥等。
(2)艺术作品:展示名画、手工制品和幼儿作品等,丰富幼儿的艺术鉴赏资源。
(3)专业支持:提供专业的美术教育支持,如美术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等。
艺术领域的教案(通用

艺术领域的教案(通用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艺术领域中的绘画技巧。
教材选用《美术》一书,具体章节为第六章“人物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欣赏经典的人物画作,分析其艺术特点;实际操作,绘制一幅人物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2. 通过欣赏经典画作,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和鉴赏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点的人物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图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经典的人物画作,引起学生对艺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讲解: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出一幅人物画作品。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人物画创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人物画基本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经典画作欣赏、创作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技巧,绘制一幅人物画作品,要求体现个性和特点。
2. 分析一幅经典人物画作的艺术特点,写出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等,拓宽艺术视野,激发创作灵感。
教学内容续写:在本节课中,我们将深入学习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我们将通过欣赏经典的人物画作,分析其艺术特点,了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
接着,我将为大家讲解人物画的基本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在实际操作环节,你们将分组进行实践,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人物画创作。
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

美术兴趣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美术兴趣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达能力。
通过系统的教学,引导学生在美术领域中不断探索、创新,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
1. 素描基础训练,包括线条、明暗、透视等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2. 色彩基础训练,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构成和运用规律。
3. 静物写生,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4. 风景写生,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风景写生,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5. 创意绘画,引导学生进行创意绘画,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教学方法。
1. 示范教学,老师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2. 指导辅导,老师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3.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作品和经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
4.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技能。
四、教学安排。
1. 每周安排2-3次课程,每次课程2小时,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绘画训练和实践。
2. 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或作品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果。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比,每个阶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比,激励他们进行更好的创作。
2. 考试评估,每学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考试,考核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
1. 教室,配备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设备,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
2. 教材,选择优质的美术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
3. 师资,拥有优秀的美术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艺术水平,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训练和指导。
(完整版)幼儿园美术教学目标及参考内容3-6岁

1.在搓、压等简单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团、捏泥。能捏出几种常见的水果,如:苹果、 香蕉等。
2.能折出几种简单的物品。如:小画书、小旗子等。
3.学习粘贴、缠绕,养成良好的手工活动能力。
三、欣赏 欣赏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富有美感的美术作品,逐步养成注意观察、欣赏的良
解形象和主题意义。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并能用语言、动
作、表情、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二、绘画
1.进一步引导幼儿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能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和 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
2.能根据一定的主题,用丰富的色彩和线条、构思、组织形象,表现一定的内容和情 节。
2.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塑造出物体的主要特征,能获得制作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3.掌握撕、捏、团、折、剪、贴等多种方法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并能表现出简单的情 节,富有创造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学习运用各种工具材料大胆地进行手工活动,对手工活动感兴趣,并能运用自己制
作的玩具、手工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好习惯。
年龄阶段分析
3—4岁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 们的绘画意图并不是为了描画物体的形态,而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他们更 多地把美术活动看作是一种游戏。3岁左右的幼儿,进入绘画的象征期,开始产生表 现的意图。利用已经掌握的圆形和线条来象征一切事物的特征。在此时的作品中,圆形是一切:小孩儿、太阳、苹果、小猫、汽车⋯⋯圆形包含了幼儿的整个世界。“一形 多意”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造型特点,即圆形在每个幼儿的作品中,或同一幼儿的不同 作品中,象征着极不相同的事物。
中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齐心协力活动目标

中班艺术领域美术活动齐心协力活动目标
一、活动目标:
1、三人合作画人:能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画人像,提高用线条概括造型的能力。
2、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事,体验集体创作的愉悦。
二、活动目标:
1、幼儿合作完成人体动态的描画和人体的装饰。
2、在活动中请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3、使幼儿了解到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三、活动目标:
1、欣赏焰火的美丽,发现色彩的美。
2、学习用重叠的方法作画。
3、小组合作,用重叠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
四、活动目标:
1、观察作品中物体的表现方法,感知曲线的运用。
2、小组合作,尝试运用长、短相间的曲线创作一幅具有动态美的作品。
五、活动目标:
1、欣赏、感知各种各样的窗花,了解窗花的多样性。
初步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美。
2、能大胆想象设计,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剪窗花。
3、小组合作剪纸,体验剪纸活动和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成功感。
美术教学目标及内容

六年级美术教学目标及内容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确立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体系,选择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
初步具有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富有新意的构思与设计,并运用新媒材、新手法进行造型表现的能力。
逐步养成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综合思维水平。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四大块1、造型表现有意识地运用形、色、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适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设计应用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欣赏评述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4、综合探索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打算1、备课方面(1)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备课及时、讲究实效。
(2)注重活而精的原则。
2、课堂方面(1)教学采用启发式,积极活跃氛围。
(2)教学全面,课后及时记录随堂情况。
3、课余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思想情操陶冶及审美教育。
4、学生方面针对指教的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使班级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特点,了解他们学习美术的心理特点、兴趣、需求、目标,给与学生科学的评价。
七年级美术教学目标及内容美术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
它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及初步的美术技能的任务。
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功能决定了它具有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的独特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2、中班(4-5岁)儿童手工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进一步熟悉泥工、纸工及自制玩具的工具和材料。 (2)情感目标 通过泥工、纸工及自制玩具的活动来积极投入手工作品的创作,并培养 儿童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技能目标 ①能正确使用剪刀剪出方形、圆形、三角形及组合形体,并拼贴成画。 ②掌握折纸、撕纸基本技能,折出简单的玩具或撕出简单的物体轮廓。 ③学习用泥塑造出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4)创造目标 ①能大胆地运用泥按意愿塑造。 ②能大胆地用纸按意愿撕、剪出各种物体轮廓。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四、幼儿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绘画 1.小班(3—4岁)儿童绘画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①初步认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 ②学会辨别红、黄、蓝、绿、橙等几种基本的色彩,并能说出名称。 ③学会辨别和感受直线、曲线、折线及各种线条的变化。 (2)情感目标 培养儿童对绘画的兴趣,能愉快大胆地作画。 (3)技能目标 ①学会使用蜡笔、水彩笔、棉签等工具进行涂染。 ②能画出直线、曲线、折线,并能表现线条的方向、粗细、疏密。 ③学会用圆形、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表现物体的轮廓特征。 (4)创造目标 ①引导儿童在涂抹过程中把画面画满。 ②初步学会用图形和线条组合创造各种图式。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别样的美术课
幼儿园优质课 中班美术《放烟花》.f4v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课展示《墨汁作画》_.f4v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手工 1、小班(3-4岁)儿童手工活动的目标 (1)认知目标 ①初步熟悉泥工、纸工等的工具、材料。 ②了解泥的可塑性质。 ③了解纸的性质 (2)情感目标 通过玩泥、撕纸等活动,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 (3)技能目标 ①掌握泥工中团圆、搓长、压扁等基本技能。 ②学习撕纸、粘贴,初步撕出简单形状粘贴成画;并学会用自然材料拼 贴造型。 ③学会用印章、纸团、木块等材料,蘸上颜色在纸上敲印。 (4)创造目标 能大胆地运用印章、纸团、木块等材料在纸上按意愿压印。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二、幼儿期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幼儿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二)美术教育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际
操作能力 1.美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2.美术教育有利于增强幼儿双手的灵巧性
(三)美术教育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2.中班(4—5岁)儿童绘画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能较准确地把握形状的基本结构,理解形状符号的象征意义。 ②认识常见的固有色,说出它们的名称。 (2)情感目标 喜欢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已的想法和感觉。 (3)技能目标 ①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 ②会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初步有目的地设色、配色。 ③引导儿童围绕主题安排画面,能表现出物体的上下、左右位置。 (4)创造目标 能大胆地按意愿作画。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一、幼儿美术的特点
(一)游戏性: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把活动当成一种游戏。 (二)稚 性:幼儿的美术作品常表现出一种质朴、天真的特点,具有独 特的艺术价值。 (三)简练性: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比较粗略的,他们不善于细致地描 绘事物,只能用最简练的线条去表现各种形象。 (四)求全性:这一特点表现之一是拼凑、罗列;表现之二是透明、不 遮盖。 (五)动态性:活动的,明亮的,有声音的东西常常较多地反映在他们 的美术活动作品中,对于静止的,不显眼的事物,他们的兴趣很低。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3.大班(5—6岁)儿童绘画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①认识物体的整体结构和各种空间关系。 ②增强配色意识,提高对颜色变化的辨析能力。 ③知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表现不同效果的作品。 (2)情感目标 在安排画面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均衡、对称、变化等形式美。 (3)技能目标 ①能较灵活地表现各种人物、动物的动态。 ②能运用对比色、相似色、同种色等多种配色方法,注意色彩的整体感与内容的 联系。 ③能有目的地安排画面,表现一定的情节,并变化多种安排画面的方法。 (4)创造目标 ①能将图形融合,尝试用轮廓线创造多种图画,形成自己的图式。 ②综合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绘画创作。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手工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手工材料和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其良 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2.引导幼儿在塑造和制作活动中,发展小肌肉动作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手工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手工的兴趣。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欣赏
1.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粗浅的美术知识,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 概念。 2.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周围环境和注意各种美术作品中造型、色彩、构图 等的情感表现性。 3.帮助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内容,使之了解美术作品如何表现现实生活 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幼儿对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敏感及初步的评价能力,丰富其美感经 验。 5.引导幼儿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欣赏的兴趣。
艺术领域的目标内容与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四)美术教育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艺术领域目标内容和指导(美术)
三、幼儿美术教育的分类目标
●绘画 1.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多种绘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 绘画习惯。 2.引导幼儿大胆地用线条、形状、色彩、构图初步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培养其绘画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帮助幼儿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