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合集下载

某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某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某铅锌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矿山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二、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位置及范围该铅锌矿位于_____,矿区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二)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矿山开采始于_____年,采用_____开采方式,目前开采深度达到_____米。

(三)矿山地质环境背景矿区地处_____山脉,地形起伏较大,气候类型为_____,年降水量约为_____毫米。

矿区地层主要为_____,岩石类型包括_____等。

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一)土地资源破坏由于露天开采和废渣堆放,占用和破坏了大量土地资源,导致土地功能丧失。

(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开采形成的露天采坑和废渣堆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了区域的美观。

(三)含水层破坏开采活动可能导致含水层结构破坏,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

(四)地质灾害隐患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着矿山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保护与恢复治理措施,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消除地质灾害隐患,恢复土地资源功能,改善地形地貌景观,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具体目标1、土地复垦率达到_____%以上。

2、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有效治理,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

3、恢复和改善地形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五、保护与恢复治理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明确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确保矿山地质环境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和治理。

(三)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治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模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模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模版矿山是人类开发和利用地下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矿山开采和生产活动可能对地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地质环境,确保资源开采的可持续性,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模板,供参考。

一、背景简要介绍该矿山的基本情况,包括矿种、矿区范围、开采历史等。

同时,说明矿山所在地的地质环境特点,包括地质构造、土壤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二、环境评估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包括矿山开采对地下水、土壤、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影响等。

综合分析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潜在风险和现有问题。

三、目标设定根据环境评估结果,设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目标。

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例如,减少地下水污染级别,恢复矿山地表植被覆盖率等。

四、保护措施基于目标设定,制定具体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地下水保护:采取合理的开采方式,确保不破坏地下水资源。

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定期监测地下水质量,及时掌握地下水变化状况。

2.土壤保护:建立土壤保护措施,防止因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尾矿渗漏对土壤造成污染。

采取合理的封闭、处理和利用措施,减少对土壤的破坏。

3.生态系统保护: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矿山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进行植被恢复和生物修复,促进矿山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重建。

4.噪声和震动控制:采取措施降低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震动对周边居民和生物的影响。

例如,采用隔音设备、降低爆破噪声等措施。

5.废弃物处理:确保矿山废弃物的妥善处理和利用。

建立废弃物管理制度,加强废弃物分类、储存和处置措施。

六、监测与评估建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体系,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土壤质量、生物多样性、噪声和震动等方面。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保护措施,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七、社会参与重视社区和公众的参与,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

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

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立县”发展理念, 进一步加快全县地质文明建设步伐, 全力推进我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有效遏制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诱发的地质灾害, 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现结合我县实际,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认真分析全县矿区内自然环境、地理环境和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评价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以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质量为基本出发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进一步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 促进X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一)坚持“保护地质优先、依法稳步推进”的原则。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稳步、快速推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二)坚持合理分工、职责明确的原则。

建立分级负责和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 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历史遗留采坑及开采矿山落实治理责任主体, 明确政府与企业的责任目标和治理任务。

(三)坚持全面推进、保证重点的原则。

优先实施重点矿区及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

(四)坚持“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责任机制, 严格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 完善奖惩措施, 实行奖惩并重。

(五)坚持“谁治理, 谁受益”的原则。

大力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新模式, 用活用好上级政策, 充分整合使用项目资金, 引导全社会参与治理。

(六)坚持“边开发, 边恢复”的原则。

夯实采矿权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 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所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等问题得到及时治理。

三、治理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各镇、各有关部门要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为重点, 加大巡查力度, 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有效保护地表土资源, 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持续发展。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档模板】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1. 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 准备工作2.1 资料收集与整理2.2 实地调研2.3 专家咨询3.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3.1 地质环境特征3.1.1 地质构造3.1.2 岩性组合3.1.3 矿床分布3.2.1 嵌水问题3.2.2 塌陷沉降问题3.2.3 地质灾害问题4. 地质环境保护目标与原则4.1 目标确定4.2 原则制定4.2.1 先预处理后开采4.2.2 坚持保护优先原则4.2.3 综合治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5. 地质环境治理方案5.1 沉降控制5.1.1 强化支护技术5.1.2 地下充填技术5.2 水文地质治理5.2.1 地表排水系统建设5.2.2 地下水位控制5.3.1 预警与监测系统建设5.3.2 风险评估与处理措施6. 恢复方案6.1 土地复垦6.1.1 绿化修复6.1.2 土地利用规划6.2 水域修复6.2.1 水生生态恢复6.2.2 水体净化与保护7. 实施方案7.1 组织机构与分工7.2 资金筹措与使用7.3 工期与进度安排7.4 质量控制与监督8. 附件8.1 嵌水处理报告8.2 沉降控制方案8.3 地下水位监测报告8.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9. 法律名词及注释9.1 矿产资源法 - 指国家在土壤、岩石、矿石中有资料记载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固体矿产资源,以及有关经济价值的气体、液体矿产资源。

9.2 环境保护法 - 指国家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大气、水、土壤、声音、光线等各方面的环境问题。

10. 困难及解决办法10.1 人员配备不足解决办法: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增加人员数量和能力。

10.2 资金不足解决办法: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寻求合作伙伴。

【文档模板结束】【文档结尾】1. 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 嵌水处理报告附件2. 沉降控制方案附件3. 地下水位监测报告附件4.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报告...2. 如下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2.1 矿产资源法 - 指国家在土壤、岩石、矿石中有资料记载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固体矿产资源,以及有关经济价值的气体、液体矿产资源。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完整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完整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前言一、任务的由来灰岩矿位于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

委托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

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

三、方案编制的依据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一)政策、法规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7)《土地复垦规定》;(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10)《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21);(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规]字第103号《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2006年6月5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1:引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旨在保护和恢复矿山区域的地质环境,并规划有效的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开采活动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确定污染物治理和修复目标,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2:矿山地质环境特征2.1:地质条件概述- 描述矿山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条件、地质构造等地质情况。

- 说明地壳稳定性、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的特征。

2.2:地质环境现状评估- 调查并评估矿山区域的水质、土壤质量、气候等现状。

- 分析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3:污染物治理目标3.1:污染物鉴别与评估- 确定矿山开采活动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物。

- 进行污染物排放和迁移分析,评估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污染物治理目标设定- 设定矿山污染物排放限值,以确保对地质环境的最小干扰。

- 制定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风险。

4:矿山治理措施4.1:污染物排放控制- 制定矿山开采活动的排放标准和监测要求。

- 确定排放治理措施,包括净化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等。

4.2:污染物迁移控制- 制定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方案,及时发现和控制污染物的扩散。

- 设立污染物扩散防治措施,如建设拦河大坝或人工湖等。

4.3:土壤修复与重建- 评估受污染土壤的程度和类型,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

- 实施土壤修复措施,恢复土壤的健康状况。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土壤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8年颁布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5.2:《环境影响评价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3年颁布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

5.3:《矿产资源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9年颁布实施的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6: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 地质环境调查报告- 污染物排放监测报告- 治理措施实施方案- 土壤修复验收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

07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研究结论
经过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我们发现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 响,包括地形地貌改变、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等问题。
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有效性结论
通过对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的有效性研究,我们发现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地 改善矿山地质环境,并有助于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
本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矿山,包括大型矿山、中小型矿山和个体采矿等。
实施期限
本方案的实施期限为5年,即从方案发布之日起计算5年内完成。
02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
1 2
自然地理环境
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 要素。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地下水、地形地貌等要 素。
促进社会稳定
矿山环境治理可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 会稳定和谐。
提升地方形象
通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提升当地形 象,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
环境效益分析
01
生态修复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修复受损植被,促进生态系
统恢复。
02
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治理和修复,可减少矿山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保
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总投资估算
将各项费用进行汇总,考虑一定的管理费用和利润,最终估 算出总投资额。
资金筹措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的具体情 况,制定资金筹措方案,包括自筹资金、银行贷款、政府补 贴等。
05
实施管理与监督
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1
建立专门负责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 土地复垦工作的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 和分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
综合治理模式
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理, 包括生态修复、景观再造、土地复垦等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措施。
持续改进方向探讨
加强科技创新
继续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新技术、新方法在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中的应用,提 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完善政策法规
进一步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相关的政 策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 度。
方法选择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环境质量监测、生态足迹分析、环 境影响评价
08
总结与展望
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地质环境评估
完成了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全面评估,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了针对性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措施,如水土保持、植被恢复、 废水处理等,有效减少了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 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将成熟的科技成 果应用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实践中, 提高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
04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方法
工程技术方法
采空区治理
采用充填、崩落等方法治理采空 区,消除地压危害,防止地表塌
恢复治理效果
通过实施恢复治理工程,使矿山地质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环 境质量得到了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智能化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将更加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治理 效率和效果。
多元化资金来源
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参与将成为未来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要趋势,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封面模板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精吕文档可自由编辑删除!工程程技类模版0.1任务的由来××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6月兼并重组了××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原××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石灰石矿现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属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山。

为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矿产资源,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及办理采矿权延续,根据国土资源部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及××省国土资源厅××国土资发(2009)28号文《关于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中换发采矿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要求,××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太行矿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原××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石灰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是实施保护、监测和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技术依据之一,本方案不代替相关工程勘查、治理设计。

0.2方案编制依据主要依据国家和××省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程、规范及技术资料。

0.2.1法律、法规依据(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国发(2005)28号文《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山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3)××省人大颁发的《××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5)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6)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联合发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7)国土资厅发[2009]61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8)××国土资发[2010]185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9)××市人民政府同政发[2009]16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南郊区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

0.2.2 技术标准及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223-2009报批稿),简称《编制规范》;(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4)《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DZ/T0245—2004);(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05年);0.2.3技术资料及其它(1)冶金工业部第一冶金地质勘探公司水文地质勘察大队编制的《××省××水泥厂供水水文地质初步评价报告》(1984年10月);(2)国家建材局地质公司××地质勘探大队编制的《××省××市口泉镇七峰山矿区水泥石灰岩补充勘探报告》(1984年12月);(3)××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七地质队编制的《××省××市口泉镇七峰山水泥石灰岩矿区玉龙庙矿段地质勘探报告》(1985年12月);(4)××煤田地质勘探115队编制的《××省××煤田同忻井田石炭二迭系煤炭勘探(精查)地质报告》(2002年1月)。

(5)××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与××市××区地质矿产局编制的《××省××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06年);(6)××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一七地质队编制的《××省××市××区七峰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水泥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2010年9月);(7)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水泥有限公司石灰石矿露天开采设计》(2010年11月)(工程代号401Q);(8)《××省××市××区七峰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水泥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评审意见书(××评审储整字[2010]087号);(9)《××省××市××区七峰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水泥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证明[2010]218号);(10)《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图》(J49G001082);(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委托合同书。

0.3方案适用年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为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山。

根据《××省××市××区七峰山××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水泥用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供资源整合用)矿产资源储量备案证明(××国土资储备字证明[2010]218号),截止2007年12月31日,矿区范围内保有资源储量15501.6672万吨(111b+333)。

据矿山提供的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矿山采出石灰石397.68万吨。

按照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2010年11月提交的《××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石灰石矿露天开采设计》(工程代号)及××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9月出据的《关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山扩大生规模的说明》,开采境界内资源储量为15405.02万吨,设计生产规模为450万吨/年,矿山剩余服务年限为34.6年。

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总体原则,采用边开采边治理的方法,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期为近、中、远期,其中近期5年(2011-2015年),中期10年(2016-2026年),远期(2027至2046年)。

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本方案适用期为5年,即2011-2015年,5年后需对方案进行修订或重新编制,本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0年。

1.矿山基本情况1.1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1.1.1矿山地理位置与交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矿区位于××市××区口泉镇西南0.5km处七峰山山地中,地理位置为东经113°05′26″-113°07′10″,北纬39°59′04″-39°59′51″。

行政区划属××区口泉镇管辖。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矿区北东距××市约20km,距口泉镇约0.5km,距北同蒲铁路平旺火车站约6km,距205省道约1.5km。

生产厂区内设有铁路专用线。

由公路或铁路均可直达××市及全国各地,交通极为便利。

(交通位置见图1-1)图1-1:交通位置图1.1.2矿区范围××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为非煤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单独保留矿山,根据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07120039328),矿区平面范围由10个拐点圈定,面积1.899km2,批准开采标高1117m以上。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

表1—1 矿区平面范围拐点坐标对照表1.1.3矿区及周围经济社会概况口泉镇地处七峰山下,口泉河畔,为××市××区政府所在地。

东距市区约20km,南与朔州市怀仁县毗邻,西连鸦儿崖乡,北接高山镇。

全镇区域面积213km2,辖35个行政村。

口泉镇境内铁路有北同蒲、口泉线,韩杨铁路,公路纵横交织,大运公路、环城高速,鸦西公路、运煤专线、泉榆路、泉毛路、塔里路、泉落路等。

全镇各村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公路)。

境内西部,北部矿藏资源丰富,尤以煤为最,同煤集团七大煤矿分布在辖区内,石灰岩、高岭岩等矿藏丰富。

全镇已初步形成集煤电一体化、化工、建材、乳业、林果业、高岭土开发等多板块、多类型、多产业的经济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区经济较发达的乡镇之一。

矿区位于口泉镇西南部七峰山一带,其周边工矿企业发达,水电充足,交通便利。

矿区及周围主要经济为采矿、工业及农业。

矿业经济主要有煤矿、石灰岩矿等。

煤矿主要有同煤集团永定庄矿、同忻煤矿等,其中永定庄矿开采侏罗纪煤层,同忻煤矿开采石炭纪煤层。

石灰岩矿主要有××市新荣水泥厂水泥用石灰岩矿、××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及小规模建筑用石灰岩石料矿等,开采寒武系石灰岩。

工业主要有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市新荣水泥厂、××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中同煤集团塔山工业园区以煤加工、煤炭运输及发电等为主。

××市新荣水泥厂、××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制造成品水泥为主。

矿区周边村庄主要为口泉乡窑子坡村、口泉村,距矿区较远,主要以种植经济作物及少量农业为主,经济作物主要葡萄,农作物主要为玉米、土豆及杂粮等。

近年来采矿及周边工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1.2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原××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水泥厂,为国营企业,1956年建矿,1957年6月投产,开采石灰石用于制造水泥,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

1957年-1992年在Ⅱ-Ⅻ勘探线开采石灰岩,年均开采石灰石100万吨,1993年××水泥厂进行了扩建,石灰石产量达到180万吨/年,开采范围扩大至Ⅹ-Ⅻ线,开采方式为露天台阶式开采,台阶高度1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