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单元试卷(1)(I)卷(模拟)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高物理同步精品练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2022·浙江·杭州市余杭中学高一期中)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以9金4银2铜的好成绩圆满收官!中国队用他们的拼搏和汗水带给大家一次次难忘的回忆。
关于下列冬奥比赛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甲图中冰球运动员击球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乙图中大跳台运动员空中转体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C.研究丙图中15公里越野滑雪运动员比赛成绩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D.研究丁图中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2.(2023·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且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是以月球为参考系B.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C.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成质点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3.(2022·吉林松原·高一阶段练习)雀尾螳螂虾是一种肉食性节肢动物,常栖身于珊瑚礁岩缝、洞穴中.雀尾螳螂虾的第二对颚足非常发达,是它捕食和御敌的利器.攻击猎物时,它可以在五十分之一秒内将捕肢的前端弹射出去,最高时速可达到90km/h,瞬间由摩擦产生的高温甚至能让周围的水冒出电火花.在捕猎时,捕肢的前端的加速度大小约为()A.1250m/s2B.125m/s2C.25m/s2D.0.5m/s2 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在东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在男子100m半决赛中跑出9.83s的好成绩。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在下列所示的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A.B.C.D.2.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甲、乙平均速度相同C.乙物体做曲线运动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能减小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能增大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B.学生会人员检查某班级课间操人数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C.政教处老师检查某班级课间操质量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D.某体育老师研究某同学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该同学看做一个质点5.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段时间的运动快慢B.平均速度是变速运动各部分速度的平均值C.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位移或哪一时刻的D.无限逼近某一位置附近的足够小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可看作质点在这位置的瞬时速度6.从高出地面6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它上升10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10m,6m B.16m,6m C.26m,6m D.26m,16m 7.2020年10月29日上午9时30分枣阳一中的秋季运动会正式开始。
在此次运动会中,小明报名参加了400m跑(且为最内圈跑道)和铅球两项比赛,已知小明400m跑步的成绩为1分06秒,铅球成绩为12.1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时3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B.1分06秒指的是时间间隔C.小明400m跑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78m/sD.小明的铅球成绩12.1m是指铅球位移为12.1m8.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步比赛中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A.10.4m/s B.10.3m/sC.10.2m/s D.10m/s9.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B.物体做直线运动,后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大,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小C.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阶段的加速度比后一阶段大,但速度却比后一阶段小D.两物体相比,在相同的时间内一个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比较大,而加速度却比较小10.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运动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的是()A.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正在进行体操比赛)B.火车从上海开往北京,在计算其行车的时间时C.火车通过某一路标,计算所用的时间时D.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研究其公转时2.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节课45 min指的是时间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C.在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间D.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3.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路程关系是()图1-2A.x A=x B=x c B.x A>x B=x cC.x A>x B>x c D.x A=x B<x c4.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5.如图1-3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3A.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图1-47.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 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 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A.2.5 m/s B.1.2 m/s C.2.4 m/s D.2.3 m/s8.为了测定某辆轿车在平直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轿车启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加速运动),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1-5所示.拍摄时每隔2 s曝光一次,轿车车身总长为4.5 m,那么这辆轿车在这三次曝光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图1-5A.7 m/s B.8 m/s C.3 m/s D.5 m/s9.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1-6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在第2 s末相遇B.甲、乙两车在第4 s末相遇C.在甲、乙两车相遇前,第2 s末两车相距最远D.甲车沿着正方向运动,乙车沿着负方向运动图1-610.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11.(4分)如图1-7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 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图1-7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12.(8分)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图1-8是某次实验的纸带,舍去前面比较密的点,从0点开始,每5个连续点取1个计数点,标以1、2、3…那么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各计数点与0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x1=3.0 cm、x2=7.5 cm、x3=13.5 cm,则物体通过1计数点的速度v1=________m/s,通过2计数点的速度v2=________m/s,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图1-8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2011年荆州高一检测)一子弹击中木板时的速度是800 m/s,历时0.2 s 穿出木板,穿出时子弹的速度为300 m/s,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为多少?14.(10分)一长为180 m的火车正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有一人因有急事坐汽车沿与铁轨平行的公路由列车尾部去追赶车头的司机.已知此人用了1 min 才追上,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15.(10分)如图1-9是一辆火车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线段OA和BC所表示的运动,哪个速度大?线段AB与横轴平行,表示火车做什么运动?速度是多大?火车在3小时内的位移是多少?通过80 km用多长时间?图1-916.(10分)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1-10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图1-10(1)物体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2)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选BD.物体能否视为质点不能以它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而要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裁判眼中的体操运动员和计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时间时,物体自身的形状、大小都成为主要因素,是必须考虑而不能忽略的,所以A、C不可以;而研究绕太阳公转的地球的公转和计算从上海开往北京的火车的运行时间时,则可将它们视为质点,故B、D可以.2.解析:选ABD.时间总是对应一个过程,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线段,时刻对应一个状态或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个点,所以题中A、D为时间,B、C为时刻,故A、B、D正确,C错误.3.解析:选B.从题中图象可以知道:A物体是做变速运动,在20 s内,它运动到离原点的距离大于x0后又做反向运动回到离原点距离为x0处;C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变速运动,它们一起沿同一方向运动.在20 s内,三物体的位移均为x0,但在20 s内,B、C两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所以它们的路程也相等,A物体在20 s内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大于x0,所以它的路程超过了x0的大小,在三个物体中它的路程最大.综上所述,选项B 正确.4.解析:选AD.因为Δv=a·Δt,尽管a很小,只要Δt足够大,Δv可以很大,选项A是正确的.当a与v同方向时,质点做加速运动,尽管a逐渐减小,但a 与v是同方向的,所以v还是增大,一直到a减小到零时为止,故D项正确.加速度方向和速度变化方向一定相同,所以B项错误.加速度a=ΔvΔt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所以C项是错误的.故选AD.5.解析:选AC.在位移-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A项对.在速度-时间图象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C项对.6.解析:选BD.由图可知第1 s和第2 s速度均大于零,方向相同,但第1 s内速度增大,第2 s内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第2 s末速度变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第3 s物体反向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综上所述B、D正确.7.解析:选C.设总位移为x,则前一半位移用时t 1=x/2v 1=x 6 后一半位移用时t 2=x/2v 2=x 4 所以整个位移的平均速度:v =x t 1+t 2=x x 6+x 4=2.4 m/s. 8.解析:选B.由题图结合题意可知三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Δt =2×2 s =4 s ,位移Δx =21.2×4.53 m =31.8 m ,所以v =Δx Δt =31.84 m/s =8 m/s ,B 正确.9.解析:选BC.由于两车同时同地出发,且在0~2 s 这个过程中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所以这段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大,到第2 s 末时两车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前2 s 内乙车与甲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图中左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在2 s ~4 s 这段时间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的速度大,甲车与乙车的位移差在数值上等于右侧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根据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的规律可以判断两车在第4 s 末相遇.由于两车的速度图象都在t 轴的上方,所以两车都是沿着正方向运动的.因此正确选项为B 、C.10.解析:选B.由于加速度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所以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a 由零逐渐增大,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快,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说明速度增大的越来越慢,最后匀速运动,其位移一直增大,所以只有B 正确.二、实验题11.解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 交流电,频率为50 Hz 时,打点间隔为0.02 s ,工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并且打完纸带后应立即关闭电源,所以正确的顺序是CBDA.答案:交流 0.02 CBDA12.解析:T =0.02 st =5T =5×0.02 s =0.10 sv 1=x 22t =7.5×10-22×0.10 m/s =0.375 m/sv 2=x 3-x 12t =--22×0.10m/s =0.525 m/sa =v 2-v 1t =-0.10m/s 2=1.50 m/s 2.答案:0.10 0.375 0.525 1.50三、计算题13.解析:选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 1=800 m/s ,v 2=300 m/sa =v 2-v 1t =300-8000.2 m/s 2=-2500 m/s 2“-”表示子弹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案:2500 m/s 214.解析:火车在1 min 内的位移s 1=v 1t =10 m/s×60 s =600 m汽车在1 min 内的位移s 2=s 1+L =600 m +180 m =780 m汽车的平均速度 v 2=s 2t =78060 m/s =13 m/s.答案:13 m/s15.解析:线段OA 和BC 所表示的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OA 段可知,v 1=601 km/h =60 km/h ,在BC 段可知,v 2=140-903-2km/h =50 km/h 所以,OA 段速度大.线段AB 与横轴平行表示停止了一段时间,速度为零.由图线可读出火车3小时内位移是140 km ,通过80 km 用80分钟.答案:见解析16.解析:(1)升降机0~2 s 匀加速向上,2~5 s 匀速向上,5~8 s 匀减速向上,最后速度为零.(2)在0~2 s 内加速度为a 1=Δv 1Δt 1=5-02m/s 2=2.5 m/s 2在5~8 s 内的加速度为a 2=Δv 2Δt 2=0-58-5 m/s 2=-53 m/s 2 所以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a 1∶a 2=3∶2. 答案:见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5m/s,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A.26m/s,方向向左6m/s,方向向右B.2C.214m/s,方向向右D.214m/s,方向向左2.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甲、乙平均速度相同C.乙物体做曲线运动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3.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能减小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可能增大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4.2008年8月16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69的成绩夺取金牌,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不是9.5m/sB.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3m/sC.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5m/sD.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3m/s5.区间测速是指在公路某一恒定限速值的路段的两端设置自动抓拍系统。
现有某一路段区间测速指示牌如图所示,假设该路段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B .只要抓拍时速度不超过120km/h 就不违章C .该路段必须以120km/h 恒定速度行驶D .该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
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v 1。
由B 到C 的速度为v 2,若AB = BC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2νν+ B .1212ννν-+vC .12122()νννν+ D .12122νν+v v 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可以用速度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B .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8.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段时间的运动快慢 B .平均速度是变速运动各部分速度的平均值 C .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哪一位移或哪一时刻的D .无限逼近某一位置附近的足够小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可看作质点在这位置的瞬时速度 9.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②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④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10.田径运动场跑道周长是 400m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检测卷(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甲乙两同学沿直线从A 地到B 地,甲同学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v ,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为2v ,乙同学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v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2v 。
则关于两同学全程平均速度v 甲、v 乙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D .2v v =甲乙 2.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 和5m/s ,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 ,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A .26m/s ,方向向右B .26m/s ,方向向左C .214m/s ,方向向右D .214m/s ,方向向左 3.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 1时间内( )A .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 .甲、乙平均速度相同C .乙物体做曲线运动D .甲、乙均做加速运动4.2008年8月16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尤塞恩·博尔特以9秒69的成绩夺取金牌,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 ,打破了这个项目的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不是9.5m/sB .博尔特冲过终点线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3m/sC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9.5m/sD .博尔特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3m/s5.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全程前13的时间内以v 1的速度运动,全程后23的时间内以12m/s的速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4m/s,则v1的值是()A.15m/s B.16m/s C.17m/s D.18m/s6.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在先减小后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7.从高出地面6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带解析)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参考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参考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B . 参考系可任意选取,对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C . 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参考系,因为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D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不动一定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2.“抬头望明月,明月云中行”,关于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 . 月亮B . 云C . 地面D . 观察者自己3.关于速度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越大B .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越大C . 物体的速度减小,其加速度一定减小D .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其速度可能减小 4.监测“嫦娥三号”绕月运动,有时需要把它看成质点.看成质点时,我们关注“嫦娥三号”的主要参量是( )A . 质量的变化B . 姿态的变化C . 太阳翼展开的长度D . 太阳翼展开的宽度5.如图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实物图.对它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应使用交流电源供电,工作电压6 V 以下B . 开始工作时应先拉动纸带,后接通电源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长D . 当使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时,每隔0.1 s 打一次点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质点通过直线上某一点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B. 质点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C . 质点在第1 s 内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瞬时速度D . 质点在第3 s 末的速度是4 m/s ,指的是平均速度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 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C .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 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就越小8.在2013年游泳世锦赛上,孙杨在男子400米自由泳中以3分41秒59的成绩夺冠,为中国游泳军团拿下本届大赛首金.孙杨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比赛中( )A .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 . 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C . 平均速率大D . 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9.目前我国高铁总里程已经达到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小王暑期乘高铁从娄底到北京旅游,全程1600公里只花了8个小时.对小王的此次出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娄底到北京位移小于1600公里B . 娄底到北京位移大于1600公里C . 娄底到北京路程大于1600公里D . 去北京时的位移与回娄底时的位移相同10.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当时间t =t 0时,位移x >0,速度v >0,其加速度a >0,后a 逐渐减小,则它的( )A .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B . 速度逐渐减小C . 位移逐渐减小D . 位移、速度始终为负值11.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 C . 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B . 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D . 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 12.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行走,在C 点两人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人在C 点相遇时速度相同B . 甲在D 点、乙在B 点时两人速度相同C . 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 D . 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二、填空题(共3小题)13.做直线运动的汽车,看到前面有险情,立即紧急刹车,在2 s 内速度从10 m/s 减小到0,则汽车的加速度为______ m/s 2.14.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1=0.29 s ,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2=0.11 s ,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3.0 cm ,分别求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和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15.一个皮球从6m 高的地方落下,碰撞地面后又反弹起到3m 高的地方,则皮球通过的路程是_____m ,该球经过一系列碰撞后,最终停在地面上,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______m三、实验题(共1小题)16.某同学在研究被重物牵引的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 、A 、B 、C 、D 、E 、F 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 1、x 2、x 3、x 4、x 5、x 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零刻度线与O 点对齐),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那么,打下A 、B 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 ,A点读数为cm ;可计算出B 、C 两点间距离= cm ;C 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 2.(上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3小题)17.一物体以v 1=4 m/s 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 s 后到达A 点,在A 点停了5 s 后又以v 2=6 m/s 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 s 后到达B 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18.如图所示,物体沿x 轴做直线运动,从A 点运动到B 点.由图判断A 点坐标、B 点坐标.19.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①,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①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①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②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应根据所研究的问题灵活选取,绝对静止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不动并不是一定以地面为参考系的,故A、D错误;对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B错误;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参考系,因为机械运动具有相对性,C正确.2.【答案】B【解析】月亮的运动所选取的参考系是云,故选B.3.【答案】D【解析】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关系,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如速度很大的匀速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发生变化所用的时间有关,故B错误.物体的速度减小,加速度可能不变,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故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不变,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减小,故D正确.4.【答案】A【解析】质点就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因此当把物体看成质点时,不再关心它的形状,大小以及姿态变化,因此B、C、D错误, A正确.5.【答案】A【解析】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 V以下的交流电源,故A正确.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B错误.因为T=,所以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短,C错误;当使用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时,每隔0.02 s打一次点,D错误.6.【答案】A【解析】瞬时速度指的是某一点或某一个时刻的速度,质点在第3 s末的速度是4 m/s,指的是瞬时速度,A对,D错;质点通过某一段位移的速度是4 m/s,指的是平均速度,B错;同理C错.7.【答案】A【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故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一定为正,故B错误;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如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下,上升过程速度方向向上,下降过程速度方向向下,故C错误,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得越少,加速度不一定就越小,故D错误.8.【答案】C【解析】孙杨在400米自由泳中取得冠军,说明他游完400米的路程用时最短,所以他的平均速率最大,但并不表明他在某时刻的速度就一定大,C正确.9.【答案】A【解析】“1600公里”指的是路程,即娄底到北京路程等于1600公里,而娄底到北京位移小于1600公里,选项A正确,BC错误;去北京时的位移与回娄底时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位移不同,选项D错误;故选A.10.【答案】A【解析】因为a>0,v>0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B错,根据x=vt+at2可知,x>0,所以C、D 错.因为加速度逐渐减小,说明速度增加越来越慢,即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11.【答案】B【解析】甲、乙两人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A错,B对;研究物体的运动一定要选择参考系,C错;参考系的选择具有任意性,D错.12.【答案】B【解析】两个人在C点相遇时,他们的速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瞬时速度不同,A错误;甲在D 点、乙在B点时两人速度相同,B正确;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两个人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均为半圆的弧长,所以他们的路程相同,故C、D错误.13.【答案】-5【解析】14.【答案】0.10 m/s0.27 m/s【解析】由于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板的挡光时间较短,所以滑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可用遮光板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m/s≈0.10 m/s,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m/s≈0.27 m/s.15.【答案】9 6【解析】皮球通过的路程是9 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6 m.16.【答案】0.10,0.70,0.080,0.20.【解析】每相邻两个计数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10 s,A点读数为0.30 cm;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B、C两点间距x3=7.0 mm=0.70 cm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C=m/s=0.080 m/s,由于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根据运动学公式推论得:a==0.20 m/s217.【答案】平均速度的大小为m/s,方向水平向西平均速率为m/s【解析】物体全程的位移大小x=v2t2-v1t1=6×5 m-4×5 m=10 m,全程用时t=5 s+5 s+5 s=15 s,故平均速度大小v==m/s=m/s,方向水平向西.物体全程的路程s=v2t2+v1t1=6×5 m+4×5 m=50 m,故平均速率v′==m/s=m/s.18.【答案】A点坐标:x=-3 m;B点坐标:x=2 m【解析】A点坐标是-3 m,B点坐标是2 m19.【答案】(1)纸带①b、c两点间的距离为2.10 cm纸带①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 cm(2)纸带①c、e两点间的平速速度为1.13 m/s纸带①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1.25 m/s小于【解析】(1)因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读数要估读到0.1 mm,选①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6.00 cm-3.90 cm=2.10 cm.选①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6.50 cm-4.10 cm=2.40 cm (2)选①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0 cm,相对应的平均速度①=≈1.13 m/s,选①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00 cm,相对应的平均速度②==1.25 m/s所以平均速度①小于②.。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枪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
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A.B.C.D.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可以用速度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B.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3.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C.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减小4.在“练习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6V以下的直流电源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纸带上的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及位移信息D.纸带上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一定是0.02s5.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天空中燃放起璀璨的烟花,打出巨型“人民万岁”字样,如图所示。
若烟花竖直上升,则关于烟花上升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烟花的上升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烟花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C.烟花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烟花在某时刻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一定为零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即将到站的列车因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B.慢走中的小刘突然加速跑向即将发车的列车时,因速度变化大,所以加速度大C.列车发车时因速度为零,所以加速度也为零D.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时,虽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为零7.关于速度与加速度有下列的说法:①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②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③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④加速度与速度的大小及方向无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1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及其答案(A)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D .位移变化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 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试卷(1)(I)卷(模拟)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
1. (2分) (2019高一上·新丰期中) 对于下列体育比赛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A .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二个加时赛,共需10min,指的是时刻
B .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m,指的是铅球位移的大小为4.50m
C . 运动员跑完1500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1500m
D .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做质点
【考点】
2. (2分) (2020高一下·利辛期中) 下列物理量在运算时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是()
A . 时间
B . 位移
C . 速度
D . 加速度
【考点】
3. (2分) (2018高一上·武平月考) 下列物体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 . 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为零
B . 物体速度恒定,但其速率有可能变化
C . 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速度仍变化
D . 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考点】
4. (2分) (2019高一上·咸阳期中) 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处O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则()
A . 两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 . 两队行军路程 s甲=s乙
C . 两队平均速度v甲>v乙
D . 该图是两队行军的位移-时间图象
【考点】
5. (3分) (2018高一上·沈阳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有关
B .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有可能变大
C . 加速度方向一定和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D . 加速度比大
【考点】
6. (2分) (2018高一上·扶沟月考)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红灯亮起时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在停车线处停止运动。
汽车在减速过程中,第一秒和最后一秒内的位移分别为14m和1m,则汽
车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6m/s
B . 6.5m/s
C . 7m/s
D . 7.5m/s
【考点】
7. (3分) (2016高一上·邢台期中)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 位移
B . 路程
C . 速度
D . 加速度
【考点】
8. (3分) (2017高二上·江西开学考)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m/s)思考距离/m制动距离/m
正常酒后正常酒后
157.515.022.530.0
2010.020.036.746.7
2512.525.054.2x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 s
B . 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 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也能安全停车
C .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约为7.5 m/s2
D . 表中x为66.7
【考点】
9. (3分) (2018高一上·九江月考) 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历时36小时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
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 海里,已知1海里=1852米。
假设所有船只运动速度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研究舰队的行驶路程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
B .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
C .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D .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
【考点】
10. (2分) (2017高一上·龙岩期中) 某物体在平直的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全过程一共经历10s,前进了20m,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最大速度为()
A . 2m/s
B . 3m/s
C . 4m/s
D . 无法确定
【考点】
二、填空题 (共1题;共2分)
11. (2分) (2016高一上·邢台期中) 物体沿直线以速度v1走了x,又以同向的速度v2走了x,它在这2x 位移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若以v1走了时间t,又以同向的速度v2走了时间t,在时间2t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
【考点】
三、实验题 (共1题;共2分)
12. (2分)(2019·全国Ⅱ卷) 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
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
接通电源。
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
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
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重力加速度为9.8 m/s2。
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考点】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 (2020高一上·曲阜月考)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一段位移,在前段位移上的平
均速度为1m/s,在接下来的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2m/s。
在最后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3m/s,求该物体在整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考点】
14. (5分) (2019高一上·黄陵期中)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在拐弯前要减到合适的速度才能安全行驶,为了安全拐弯,火车正在从180 km/h的速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假设安全的拐弯速度为54 km/h,要求在50 s内恰好到达拐弯处,求火车的加速度.
【考点】
15. (5分) (2018高一上·新乡月考) 足球以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为多少?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2分)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三、实验题 (共1题;共2分)答案:12-1、
答案:12-2、
考点:
解析: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