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读书的成语

热爱读书的成语
热爱读书的成语

热爱读书的成语

[标签:栏目] ,热爱读书的成语

1、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磨砻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3、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5、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6、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9、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12、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13、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4、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1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7、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18、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19、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0、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21、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2、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23、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24、十载寒窗:载:年。指长期苦读。

25、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26、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27、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28、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9、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30、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31、萤灯雪屋:指勤学苦读。同“萤窗雪案”。

32、拳不离手:拳:拳术。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勤学苦练,长期坚持。

33、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34、黄卷青灯: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35、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3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37、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38、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39、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4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41、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42、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4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44、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45、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6、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47、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48、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49、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50、磨礲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同“磨砻浸灌”。

5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52、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53、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54、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55、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56、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57、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58、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59、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60、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1、聚萤映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62、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63、载酒问字:载:携带。带着酒去别人家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64、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

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65、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66、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67、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68、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69、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梁:房梁上,股:大腿。

70、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71、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72、仁义礼智: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7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74、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7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76、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77、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78、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79、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80、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81、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82、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83、日进有功:日:天;进:上进;功:成就。天天上进就会成功。指学术、技艺的成就是在持之以恒的勤学苦练中取得的。

84、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85、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86、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87、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88、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89、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90、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91、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92、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93、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关于热爱读书的成语

关于热爱读书的成语 导语:读书,实乃人生之乐事。下面是语文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读书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贵。 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目不知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同“目不识书”。 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弃书捐剑:比喻胸怀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磬笔难书: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十年读书: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书不释手: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书画卯酉:犹言上下班。卯时签到,酉时签退。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

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 一个人成功与否,要看的是他是否喜欢读书,那么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又有什么呢? 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1】 1.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4.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5.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6.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10.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1.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2.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3.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14.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5.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6.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17.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18.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9.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20.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形容关于读书的成语【2】 1.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2.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3.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4.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5.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6.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

关于书的成语_好词(精华版)

《关于书的成语》 关于书的成语(一): 1、洪乔捎书:指言而无信的人。 2、磬竹难书: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 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3、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4、掉书袋:掉:摆动,摇动。指说话或写文章好引用古书言词来卖弄自我的学识渊博。 5、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6、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7、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8、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9、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10、郢书燕说: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 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11、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 十分多。 12、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3、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14、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15、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16、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 国政。 17、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18、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19、以书为御: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20、学书学剑:学文练武。 21、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22、家书抵万金:比喻家信的珍重。 2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 正领会。 24、充栋盈车:堆满屋子,装满车。形容书籍很多。 25、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6、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27、曝书见竹:指睹物思人。 28、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29、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30、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31、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32、手不释书:犹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3、积案盈箱:案:桌;盈:满。堆满书桌,塞满书箱。形容书籍文稿卷宗等十分多。 34、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35、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 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36、不刊之书: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有关帝王的记载钦定典制。 37、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38、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39、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40、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41、诗书发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42、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43、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44、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有关读书的成语大全

有关读书的成语大全 在写文章时,适当运用成语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读书的成语大全,希望你喜欢。 有关读书的成语热门版1) 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2) 学以致用: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3) 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4) 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5) 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6) 引锥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7)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8) 鸡鸣而起: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9) 笃实好学: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10)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1) 卧薪尝胆: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12)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13) 蜻蜓点水: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14) 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5)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6) 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17) 走马观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18)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形容读书的成语。 19)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0)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有关读书的成语最新版1) 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 满腹经纶:比喻政治见识和主张。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3)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和老师有关的成语

一、和老师有关的成语 默默无闻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孜孜不倦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言传身教因材施教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一丝不苟桃李争艳 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含辛茹苦鞠躬尽瘁 二、形容老师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三人行,必有我师。 3、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4、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 5、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三、和学习有关的成语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耻下问博览群书专心致志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学无止境学而不厌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四、带“风”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描写自然景色的成语 湖光山色连绵起伏崇山峻岭波光粼粼水平如镜惊涛骇浪 冰天雪地桃红柳绿芳草如茵银装素裹草长莺飞山清水秀 六、形容做事执著、意志坚定的成语、名言 坚定不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坚忍不拔 坚持不渝百折不挠百折不回滴水穿石 1、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七、和动物有关的成语 抱头鼠窜鸡鸣狗盗千军万马亡羊补牢杯弓蛇影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如鱼得水黔驴技穷画龙点睛虎背熊腰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盲人摸象画蛇添足心猿意马狼吞虎咽 八、歇后语拓展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芝麻开花——节节高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书心得_成语故事读后感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书心得_成语故事读后感 快乐的成语故事的遨游就到此结束了,我希望大家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而不是去做那个“掩耳盗铃”的人,“亡羊补牢”的人。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成语故事读书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成语故事读书心得1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成语故事读书心得2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几本书,有《爱的教育》,《贝丝的快乐农场》,《父亲的城》,其中还有我最爱看的《中国成语故事》。虽然,书还没看完,但是从已经看过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如;“半途而废中”的乐羊子,在贤惠妻子的劝告下,做到了路不拾遗,明白了一块布要一寸一寸,一尺一尺才能织起来,如果剪断,那从前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读书学习也是这样,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成功,如果半途而废,和剪断这块布有何不同呢。而我有时候就听不进老师和爸妈的劝告,没有耐心,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常常受到老师和爸妈的批评。还有,“程门立雪”中的杨时,为了继续求学,放弃做官,千里迢迢冒着大雪去拜访老师,正巧遇到老师在睡觉,他就恭恭敬敬的站在门外等候,直到老师醒来,但他已成了雪人。杨时这种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和他相比我是那么的渺小。看看我,经常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老师在讲课,而我在东张西望,做小动作,不认真听,既对老师不尊敬,又没学到知识。最后还得受老师和家长批评;夏天,爸妈怕我学习热,于是就把空调打开,而我却在里面玩,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看这本书,同时也让我领略到了“曹冲称象”里的曹冲的机智;“愚公移山”里的愚公的恒心……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更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成语故事读书心得3这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成语故事》。是说的一些因故事而造成的成语。有金石为开、狼狈不堪、身先士卒,都是有名将军、军师。我就讲金石为开这个故事。李广有一次带百十名骑兵碰到匈奴,李广故意原地休息,让匈奴以为前面有埋伏,一向不敢攻击。那里可表现出他精神韬略,善于用兵,而且作战英勇。李广又有一次,他被免了职务,晚上行走被巡逻的军官抓祝李广说自我过去是将军。军官不买账,讽刺说:“你就是现任将军也不行,犯夜就拘押,更别说什么前任将军。”李光就被关了一夜。等他复职了。就想方设法的把那个巡逻军官杀了。这证明了李广度量狭窄,就等于你是班里的班长,你用班长的名义来害别人。还有一次,李广去打猎,跑了一整天都没找到一个猎物,他突然看见了一只老虎,他精神大振,取出弓箭,搭上羽箭,平足力气将弓拉得如同一轮满月,一箭射向老虎。他发现老虎没有挣扎,走去一看,原先是石头,穿碎了石头。这证明做什么要一丝不苟、全神贯注,考试就考满分!成语故事读书心得4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成语故事》书,书中的每一个成语都讲了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讲了一个道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成语故事是:半途而废。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汉时,有个叫乐羊子的人去寻师求学。一年后,因为想家,他就回来了。妻子见状,就把织机上的绢帛剪断了,然后对丈夫说:“读书如果半途而废,跟剪断织丝一样。”乐羊子听了深受感动,又重新回去读书,一去就是七年,终于学有所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成功。我希望同学们都能来看这本《成语故事》书,你们一定能从书中学到很多成语喻意和人生的哲理。成语故事读书心

跟读书有关的成语

跟读书有关的成语 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解释】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示例】~,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臧穀亡羊——〖解释〗《庄子·骈拇》载,臧、穀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洋洋盈耳——〖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雪窗萤几——《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关于读书的词语_好词

《关于读书的词语》 关于读书的词语(一): 精读勤学书房写作学问过书泛读刻苦黄耳传书专心一志开卷有益读书三到 闭门读书坚持不懈聚萤映雪囊萤映雪临池学书十年窗下映月读书昼耕夜诵立地书厨 心领神会博古通今三余读书源头活水秉笔直书著书立说一目十行积雪囊萤学而不厌 弃书捐剑拥书百城暗室求物枕经籍书通宵达旦全神贯注招贤纳士书香门第知书达礼 孙康映雪专心致志借书留真白面书郎囊萤照书牛角挂书 刺股悬梁博学多才大璞不完春诵夏弦一箪一瓢闭户读书箪食瓢饮博学多闻两脚 书橱满腹经纶傲贤慢士书通二酉穿壁引光以夜继日读书种子五行并下学识渊博硕 学通儒倒背如流过目不忘照萤映雪含英咀华废寝忘食立地书橱然荻读书有脚书橱 书生之见囊萤照读目不知书大书特书读书三余坚苦卓绝以书为御韦编三绝不耻下问 夜以继日寻章摘句磨穿铁砚映雪读书书声琅琅引锥刺股深自砥砺 关于读书的词语(二): 悬梁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闻鸡起舞,韦编三绝,孜孜不倦,刺股悬梁,映雪读书,手不释卷,学而不厌, 读书三余读书种子废书而叹焚书坑儒黄耳传书借书留真据鞍读书立地书橱两脚书橱临池学书, 囊萤照书,牛角挂书,弃书捐剑,磬竹难书,然荻读书三余读书诗书发冢史不绝书书不尽 言书缺有间, 白面书生,闭户读书,秉笔直书,博览群书,刺股读书,大书特书,丹书铁契,丹书铁券,读书得间,读书三到, 书声琅琅,书香门第,四书五经,徒读父书,悬石程书,仰屋著书,一介书生,郢书燕说,映雪读书,著书立说, 映月读书,知书达理,拥书百城,有脚书橱,折节读书,知书达礼 关于读书的词语(三): 1、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3、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4、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5、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6、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关于爱读书的古诗名

关于爱读书的古诗名 我爱读书,读书使我的人生充实而从容,悠闲而舒适,安静而丰富,读书使我快乐。下面和小编一起来欣赏吧! 关于爱读书的古诗名1、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2、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爱国名人名言 6、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7、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8、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炫酷网名 9、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

强。(《神童诗》) 1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11、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1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6、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17、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18、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1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2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

关于读书的成语_成语(精华版)

《关于读书的成语》 1、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2、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3、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4、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 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6、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7、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8、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9、十寒窗:形容长刻苦读书。 10、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1、摘句寻章:摘取搜寻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12、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13、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14、硕彦名儒:硕:大;彦:有才学的人;名:有名声的;儒:读书人。指非常有名气 的大学者。 15、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16、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17、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 就要多读书。 19、穷措大:措:读书人。比喻贫穷的读书人。 20、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21、铁砚磨穿: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 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

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 1、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2、焚膏继晷: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学习。 3、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4、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7、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8、幼学壮行: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抱负。 9、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0、勤学苦练:勤奋、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11、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到不会厌烦的地步。 12、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13、坐以待旦:待,等待;旦,天亮。坐着等天亮。多形容勤恳。 14、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 15、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16、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7、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1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19、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抓紧时间。 20、孜孜不倦:孜孜,也作孳孳,努力不懈的样子。不倦,不知疲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形容十分努力。 21、囊萤映雪: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照明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有关爱学习的成语

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孜孜不倦、 秉烛达旦笃学好古、牛角挂书, 囊萤映雪、发奋图强、持之以恒、 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好学不倦、 韦编三绝、闻鸡起舞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专心致志、 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豁然开朗学而不厌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孜孜不倦循序渐进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集思广益迎刃而解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程门立雪穿壁引光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耳闻则诵古为今用囫囵吞枣开卷有益名落孙山取长补短取精用弘然荻读书融会贯通入主出奴三余读书生吞活剥书声琅琅熟能生巧似懂非懂万世师表文行出处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学而时习之, 笃学好古,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笃实好学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

硕学通儒通才硕学、通儒硕学、 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 学步邯郸、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学贯中西、 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 效颦学步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 学书学剑、学识渊博学无常师、 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 学以致用用非所学、一家之学、 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教学相长

形容爱读书的四字成语

形容爱读书的四字成语 导读:书乡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形容爱读书的四字成语,快来看看吧。 1.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2.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

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3.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4.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5.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

关于名人读书成语

关于名人读书成语 导语: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以下是小编整理关于名人读书成语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发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示例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 释义: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春秋时期,卫国有个人叫孔圉,勤奋好学,而且很谦虚。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文子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

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悦诚服。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

关于读书的成语和名言

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12、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 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3、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14、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儿。 15、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 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16、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17、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 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18、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9、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 20、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 大智者。 21、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 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 22、无论你在那儿工作,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放弃学习。没 有学习,你不会进步。 23、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24、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 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 25、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路,如征新土壤。

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7、读者的好恶能决定书的命运。 28、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 2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0、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 31、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明天下之大道。 32、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33、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3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35、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 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3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37、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8、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39、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40、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41、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42、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4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4、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 45、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 46、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47、教育!科学!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 节都发射火星。

热爱读书的成语

热爱读书的成语 [标签:栏目] ,热爱读书的成语 1、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2、磨砻浸灌:切磋浸染。形容勤学苦练,始终不懈。亦作“磨礲浸灌”。 3、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5、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6、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9、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0、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1、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12、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13、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14、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1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7、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18、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19、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20、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关于读书的成语60条

关于读书的成语60条 读书是指获取他人已预备好的符号、文字并加以辨认、理解、分析的过程,以下是“读书的成语”,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2.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3. 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4. 书不尽意:指文辞难充分达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5. 飘零书剑:古时谓文人携带书剑,游学四方,到处飘泊。 6. 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7. 秉笔直书: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8.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10.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1、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12、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3、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14、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15、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6、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17、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8、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19、书香门户: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20、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21、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22、摊书傲百城:比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 23、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 24、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25、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2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27、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8、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29、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与读书相关的成语故事

与读书相关的成语故事 读书使人进步,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与读书相关的成语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韦编三绝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囊萤映雪 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凿壁借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读书的四字成语大全

读书的四字成语大全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指引方向,给人力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读书的四字成语,欢迎大家收藏! 关于读书的四字成语1 1.【宵旰攻苦】:宵:夜;旰:天已晚。早起晚睡,刻苦读书学习。 2.【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3.【学而不思则罔】:罔:蒙蔽。只读书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 4.【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5.【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6.【雪牖萤窗】:雪牖:指晋朝孙康映雪读书的典故;萤窗:指晋朝车胤囊萤读书的典故。比喻贫穷苦读。 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8.【淹滞措大】:淹滞:有才德而居下位者;措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旧指当不上官的读书人。 9.【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10.【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

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同“燕颔儒生”。 1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2.【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13.【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4.【一介儒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15.【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16.【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17.【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18.【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9.【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0.【臧谷两亡】:臧、谷:两个人名。臧和谷一起放羊,一个去读书,一个去,结果都丢了羊。形容做事马虎大意,不专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