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炎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脊髓炎小讲课ppt

医生应关注患 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
患者应积极配 合医生的治疗 方案,按时服 药、定期复查, 保持乐观心态。
患者应加强自 我管理,注意 饮食、运动等 方面的调整, 提高生活质量。
THANK YOU
汇报人:XX
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脊髓炎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膀胱和肠道功能异常等症状。 诊断标准:脊髓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脑脊液检查和神经影像学检查。
03
脊髓炎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脊 髓炎的重要治 疗手段之一, 可以缓解症状、 减轻疼痛、控 制病情进展。
药物治疗包括 非甾体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等, 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过程 中需要注意药 物的副作用和 不良反应,及 时调整药物剂 量和种类。
药物治疗需要 长期坚持,定 期复查,根据 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等药物治疗脊髓炎。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如电刺激、按摩等缓解脊髓炎引起的肌肉疼痛和僵硬。 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如运动疗法、职业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手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脊髓炎引起的疼痛和僵硬。
在急性期,应该 注意休息,遵医 嘱治疗。
康复期要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 帮助恢复肌肉功 能和日常生活能 力。
保持积极的心态 ,遵循医生的建强 锻炼,提高免疫 力
早期发现:如有 疑虑,及时就医 检查
护理要点:保持 皮肤清洁干燥, 定时翻身拍背, 预防褥疮和肺炎
康复训练:在医 生指导下进行适 当的康复训练, 提高生活质量
脊髓炎的康复课件

外跌倒等。
社区资源利用
社区康复服务
利用社区康复中心提供的康复 服务,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 等,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社会支持网络
加入脊髓炎患者支持团体或相 关组织,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 ,互相鼓励支持。
公益组织与慈善援助
了解并争取获得公益组织与慈 善机构的援助,以减轻经济负 担。
政策与福利咨询
了解相关政策与福利制度,如 医疗保险、残疾人福利等,以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 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呼吸训练 等,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定期复查与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 素等营养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根据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指导
01
02
03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肌肉和关节来 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促进血液循环。
牵引疗法
通过牵引颈椎和腰椎来 减轻脊髓压力,缓解疼 痛和肌肉紧张。
职业疗法
A
技能训练
针对脊髓炎患者的职业特点和兴趣,进行职业 技能训练,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和工作。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通过训练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进食、 洗漱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髓炎。
康复过程
02
在儿科医生和康复师的共同治疗下,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和康复训练,患儿逐渐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总结
03
儿童脊髓炎患者需尽早接受治疗,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运动功能
和日常生活能力至关重要。
谢谢聆听
家庭治疗
针对家庭因素对患者的 影响,进行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关系和支持系 统。
社区资源利用
社区康复服务
利用社区康复中心提供的康复 服务,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 等,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社会支持网络
加入脊髓炎患者支持团体或相 关组织,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 ,互相鼓励支持。
公益组织与慈善援助
了解并争取获得公益组织与慈 善机构的援助,以减轻经济负 担。
政策与福利咨询
了解相关政策与福利制度,如 医疗保险、残疾人福利等,以
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 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锻炼、呼吸训练 等,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合理饮食与营养补充
定期复查与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均衡的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 素等营养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根据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定期进行复查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家庭护理指导
01
02
03
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肌肉和关节来 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促进血液循环。
牵引疗法
通过牵引颈椎和腰椎来 减轻脊髓压力,缓解疼 痛和肌肉紧张。
职业疗法
A
技能训练
针对脊髓炎患者的职业特点和兴趣,进行职业 技能训练,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和工作。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通过训练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进食、 洗漱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髓炎。
康复过程
02
在儿科医生和康复师的共同治疗下,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
和康复训练,患儿逐渐恢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总结
03
儿童脊髓炎患者需尽早接受治疗,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运动功能
和日常生活能力至关重要。
谢谢聆听
家庭治疗
针对家庭因素对患者的 影响,进行家庭治疗, 改善家庭关系和支持系 统。
脊髓炎康复PPT课件

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治疗
(一)排尿障碍
间歇导尿、排尿意识及手法训练、直肠电刺激疗法、 中医针灸及耻骨上膀胱造瘘术。
(二)排便障碍
排便训练、饮食调节、药物治疗和容积扩张剂。
(三)性功能障碍
机械法和化学法
(四)骨质疏松
主动运动、紫外线照射
23
(五)异位骨化
运动疗法、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
(六)痉挛 减少痉挛加重的危险因素;坚持关节被动运动;
2.肌力恢复从远端开始,肌张力及腱反射逐渐增 高。
3.休克期过后,逐步出现病理性椎体束症,瘫痪 肢体的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和部分肌力恢 复。
8
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1排尿障碍 2.排便障碍 3.性功能障碍 4.循环系统障碍
脊髓休克期可出现尿
潴留,防止发生痉挛性膀 胱。 脊髓炎发病后2周内恢复 排尿功能者50%,不完全 损害90%可在3个月内恢 复排尿功能。完全性损害 脊髓功能不能恢复者也有 60%可在骶髓排尿中枢的 控制下恢复自主节律性排 尿能力。个别长期呈迟缓 性瘫痪的患者,膀胱功能 始终不能恢复。
19
(二)脊髓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1.健肢的主动关节活动或抗阻运动 2.肌力维持和增强训练 3.垫上训练 4.轮椅操纵应用训练 5.站立、步行训练 6.物理因子治疗 7.其他 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神经肌肉电刺激
及中频电刺激等治疗,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20
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2.肌力增强训练 3.坐起训练 4.坐位平衡平衡训练 5.四肢瘫痪者翻身训练 6.四肢瘫痪者的坐起训练 7.转移训练 8.抬起轮椅前轮,用后轮保持平衡的训练 9.乘坐轮椅上下马路镶边石或跨越障碍物的训练
25
脊髓炎的健康教育
脊髓灰质炎康复PPT幻灯片

22
• 一、概述 • 二、脊髓灰质炎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 三、脊髓灰质炎的功能与残疾评定 • 四、脊髓灰质炎的早期康复 • 五、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 • 六、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康病常出现运动障碍,运动检查是 一重要项目之一
• 脊灰患儿重点检查下列各项: • 肌力,肌张力,肌萎缩 • 感觉检查:比较困难,需高度配合,重要性略次之 • 反射检查:另一重要项目之一 • 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
• 一、概述 • 二、脊髓灰质炎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 三、脊髓灰质炎的功能与残疾评定 • 四、脊髓灰质炎的早期康复 • 五、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的康复 • 六、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的康复
39
(一)脊髓炎急性期康复 治疗
1.优先的治疗措施:呼吸、吞咽 2.营养支持: 蛋白质、维生素 3.休息:发热期 4.体位摆放:预防挛缩畸形 5.热疗:减轻疼痛、痉挛、保护关节 6. 电刺激 7.关节被动活动;次数 8.主动训练,尽早起床活动,避免疲 劳 9.其他 中医针灸、按摩推拿等,以 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并防止肌肉萎缩。
24
肌力分级
5 = 正常肌力 4+ = 抗阻力,但较最大运动稍差 4 = 中等程度运动抵抗阻力 4- = 微弱运动抵抗阻力 3 = 抗重力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2 = 活动,但除去重力 1 = 肌肉颤动 0 = 无收缩
25
肌张力
是指静情况下,肌 肉的紧张度,对确定病变 的存在和部位有非常重 要的提示意义
4
(-)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耐受潮湿和寒冷 低温下(-70℃)活力可保存8年
在4℃冰箱可保存数周 在水、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
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 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 耐酸、耐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
不耐热,加热56℃30可使 之灭活
脊髓灰质炎的康复课件

2009-04-25
二康复评定
4、X线评定:进一步了解骨关节畸形程度、肢体长度 5、肌电图、低频电检查:定位、定性、定量的结论(有无失神经?) 6、肢体功能评定:(上肢)、下肢 (1)下肢关节稳定性:力线是否正常、关节(髋、膝) 结构 (2)足部稳定性:踝关节、小腿三头肌 (3)步行能力:步速步幅,稳定、协调性,辅助器 (4)步态:臀大肌(凸腹)、臀中肌(鸭步)、股四头肌(扶 膝)、小腿三头肌(跟行)、胫前 肌(跨栏)、短腿(斜 肩)、疼痛(短促) 7、ADL 8、心理 9、残疾评定 2009-04-25
病因病机:病毒侵入腰颈脊髓前角细胞
临床表现、分期:
前驱期:上感 瘫痪前期:发热、脑膜剌激症、痉挛 瘫痪期:不对称、不规则,下肢为主 恢复期:1~3个月可恢复, 后遗症期: 病后2年
并发症 :电解质、心肌炎、休克等
2009-04-25
白质 上行脊髓传导束——感觉 如:薄束/楔束—意识性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灰质 前角——传导运动 后角——传导感觉 中间带——交感/副交感低位中 枢
后遗症期: (一)常规康复: 1、非手术:主动练习
挛缩治疗:关节功能牵引:近端固定,远端沙袋
手法牵引: 肢体畸形:缩短可垫高足跟 2009-04-25
2009-04-25
2009-04-25
2009-04-25
手术康复:
1、手术条件:2年以上,畸形明显,5~6岁以上。 2、不宜手术:瘫痪而无畸形,瘫痪而多处严重畸形。 3、手术目的及方法:
步速步幅稳定协调性辅助器膝小腿三头肌跟行胫前肌跨栏短腿斜肩疼痛短促7adl8心理9残疾评定2009042520090425右膝外翻踝内翻2009042520090425右膝200904252009042520090425三康复治疗早期
二康复评定
4、X线评定:进一步了解骨关节畸形程度、肢体长度 5、肌电图、低频电检查:定位、定性、定量的结论(有无失神经?) 6、肢体功能评定:(上肢)、下肢 (1)下肢关节稳定性:力线是否正常、关节(髋、膝) 结构 (2)足部稳定性:踝关节、小腿三头肌 (3)步行能力:步速步幅,稳定、协调性,辅助器 (4)步态:臀大肌(凸腹)、臀中肌(鸭步)、股四头肌(扶 膝)、小腿三头肌(跟行)、胫前 肌(跨栏)、短腿(斜 肩)、疼痛(短促) 7、ADL 8、心理 9、残疾评定 2009-04-25
病因病机:病毒侵入腰颈脊髓前角细胞
临床表现、分期:
前驱期:上感 瘫痪前期:发热、脑膜剌激症、痉挛 瘫痪期:不对称、不规则,下肢为主 恢复期:1~3个月可恢复, 后遗症期: 病后2年
并发症 :电解质、心肌炎、休克等
2009-04-25
白质 上行脊髓传导束——感觉 如:薄束/楔束—意识性本体感觉, 精细触觉。灰质 前角——传导运动 后角——传导感觉 中间带——交感/副交感低位中 枢
后遗症期: (一)常规康复: 1、非手术:主动练习
挛缩治疗:关节功能牵引:近端固定,远端沙袋
手法牵引: 肢体畸形:缩短可垫高足跟 2009-04-25
2009-04-25
2009-04-25
2009-04-25
手术康复:
1、手术条件:2年以上,畸形明显,5~6岁以上。 2、不宜手术:瘫痪而无畸形,瘫痪而多处严重畸形。 3、手术目的及方法:
步速步幅稳定协调性辅助器膝小腿三头肌跟行胫前肌跨栏短腿斜肩疼痛短促7adl8心理9残疾评定2009042520090425右膝外翻踝内翻2009042520090425右膝200904252009042520090425三康复治疗早期
脊髓炎康复PPT课件

运动平面 指身体两侧具有正常运动功能的最低脊髓节段。
一、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
脊髓炎的康复评定
不完全性损伤 如果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S4~S5)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则此损伤被定义为不完全性损伤。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交界处和肛门深部的感觉。骶部运动功能检查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肛门外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
L3 膝伸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屈肌(胫前肌)
L5 拇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
S2
膕窝中点
S3பைடு நூலகம்
坐骨结节
S4~5
肛周区
注意:
①膈肌以有无自动呼吸运动为准. ②运动项目检查以徒手肌力检查法0~5级评定打分 ③感觉项目主要检查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打分:0分缺失;1分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或感觉过敏);2分正常;NT为无法检查。 用一次性针头查针刺觉,用棉签查轻触觉,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时应评为0分。 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进行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做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鞍区存在任何感觉.肛门括约肌存在自主收缩,则患者的感觉及运动损伤为不完全性。
脊髓炎的康复
概述 临床特点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康复结局 健康教育
一.定义
脊髓炎(myelitis)是指由于生物源性感染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所致的,或感染后、接种后所诱发的脊髓灰质和(或)白质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理表现为病变区域神经元坏死、变性、缺失,白质中血管周围髓鞘脱失、炎性细胞渗出、胶质细胞增生等。
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节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O=缺失。 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2=正常。 NT=无法检查。
一、脊髓损伤水平的确定
脊髓炎的康复评定
不完全性损伤 如果在神经平面以下包括最低位的骶段(S4~S5)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则此损伤被定义为不完全性损伤。骶部感觉包括肛门粘膜皮肤交界处和肛门深部的感觉。骶部运动功能检查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肛门外括约肌有无自主收缩。
L3 膝伸肌(股四头肌)
L4 踝背屈肌(胫前肌)
L5 拇长伸肌
S1 踝跖屈肌(腓肠肌)
S2
膕窝中点
S3பைடு நூலகம்
坐骨结节
S4~5
肛周区
注意:
①膈肌以有无自动呼吸运动为准. ②运动项目检查以徒手肌力检查法0~5级评定打分 ③感觉项目主要检查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打分:0分缺失;1分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或感觉过敏);2分正常;NT为无法检查。 用一次性针头查针刺觉,用棉签查轻触觉,在针刺觉检查时,不能区别钝性和锐性刺激时应评为0分。 除对这些两侧关键点进行检查外.还要求检查者做肛门指检测试肛门外括约肌。鞍区存在任何感觉.肛门括约肌存在自主收缩,则患者的感觉及运动损伤为不完全性。
脊髓炎的康复
概述 临床特点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 康复结局 健康教育
一.定义
脊髓炎(myelitis)是指由于生物源性感染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所致的,或感染后、接种后所诱发的脊髓灰质和(或)白质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病理表现为病变区域神经元坏死、变性、缺失,白质中血管周围髓鞘脱失、炎性细胞渗出、胶质细胞增生等。
感觉检查的必查部分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节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检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3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O=缺失。 1=障碍(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2=正常。 NT=无法检查。
脊髓炎的康复课件

药物治疗也是急性期康复治疗的 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使用糖皮质 激素、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来减轻 炎症和水肿。
急性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体位摆 放、被动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物理治疗师和康复医师在这一阶 段起着关键作用,他们将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的目标是促进神经再 生、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 力和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还可能需要接受职业疗法 和心理治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 日常生活和工作。
恢复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主动运动、 肌力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步行训 练等。
物理治疗师和康复医师在这一阶段将 继续与患者合作,根据患者的恢复情 况调整康复计划。
后期康复治疗与预防
01
后期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成果 ,预防复发和继发性损伤。
控制策略与措施
01
疫情监测
建立有效的疫情监
测系统,及时发现
02
并控制疫情。
隔离治疗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 离治疗,防止病毒
传播。
04
社区参与
动员社区力量,共
03
同参与脊髓炎的防
控工作。
接触者追踪
追踪患者的密切接 触者,进行医学观
察和隔离。
相关政策与法规
疫苗接种政策
制定和实施疫苗接种政 策,确保全民接种率达
心理调适与自我认知
心理调适
面对脊髓炎带来的身体和心理挑战, 患者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自我认知
了解脊髓炎的病因、病程及预后,认 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康复 计划,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生活方式的调整与改善
饮食调整
急性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体位摆 放、被动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物理治疗师和康复医师在这一阶 段起着关键作用,他们将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恢复期的康复治疗
恢复期康复治疗的目标是促进神经再 生、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 力和生活质量。
此外,患者还可能需要接受职业疗法 和心理治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 日常生活和工作。
恢复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主动运动、 肌力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步行训 练等。
物理治疗师和康复医师在这一阶段将 继续与患者合作,根据患者的恢复情 况调整康复计划。
后期康复治疗与预防
01
后期康复治疗的目标是巩固已取得的康复成果 ,预防复发和继发性损伤。
控制策略与措施
01
疫情监测
建立有效的疫情监
测系统,及时发现
02
并控制疫情。
隔离治疗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 离治疗,防止病毒
传播。
04
社区参与
动员社区力量,共
03
同参与脊髓炎的防
控工作。
接触者追踪
追踪患者的密切接 触者,进行医学观
察和隔离。
相关政策与法规
疫苗接种政策
制定和实施疫苗接种政 策,确保全民接种率达
心理调适与自我认知
心理调适
面对脊髓炎带来的身体和心理挑战, 患者需要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 积极的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自我认知
了解脊髓炎的病因、病程及预后,认 识到康复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康复 计划,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生活方式的调整与改善
饮食调整
脊髓炎的康复治疗ppt课件

感觉障碍平面逐渐下降 ; 比运动功能恢复 慢 , 也不明显 。
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
94%早期大小便潴留 , 呈无张力性 神经原性膀胱(1000ml) 。
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300-400ml) ; 损害 平面以下无汗或少汗 . 皮肤脱屑及水肿 . 指甲松脆和角化过度 。
;.
9
3.2 临床诊断
3.2.1 诊断标准
发病前1~3周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非特异性前驱感染
01
史;
02
急性起病;
脊髓横断损害的表现(如截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膀胱
03
直肠功能障碍)
04
脑脊液及脊髓核磁共振表现。
;.
10
3.2 临床诊断 3.2.2 辅助检查
01
血常规: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
电生理检查: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明显减低,也可正 02
;.
6
3.1临床表现
3.1.1 流行病学特点
①发病率:1-4/100万。 ②发病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中青年人,在10-19岁和30-39岁有两个发病高峰。 ③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我国以冬春季节发病多见。 ④性别差异: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⑤职业差异:农民多见。
;.
7
3.1 临床表现
常,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异常, 肌电图显示失神经改变。
脑脊液(腰穿检查):无色透明,白细胞数正常或有不同
程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 少 03
数病例因脊髓严重水肿,蛛网膜下腔部分梗阻,蛋白质含
量可明显增高。
;.
11
3.2 临床诊断 3.2.3 鉴别诊断
视神经脊髓炎:有脊髓炎的表现外,还有视力下降等视神经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障碍平面逐渐下降 ; 比运动功能 恢复慢 , 也不明显 。
自主神经 功能障碍
94%早期大小便潴留 , 呈无张力 性神经原性膀胱(1000ml) 。
反射性神经原性膀胱(300-400ml) ; 损害平面以下无汗或少汗 . 皮肤脱屑 及水肿 . 指甲松脆和角化过度 。
2019/11/12
.
9
3.2 临床诊断
11
3.2 临床诊断
3.2.3 鉴别诊断
视神经脊髓炎:有脊髓炎的表现外,还有视力下降等视神经
01
炎的表现或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
02
多发性硬化(MS):在脊髓炎病人如果MRI在发病时发现大脑
出现损害,这些病人更会发展成MS。
格林-巴列综合征:不伴持续性排尿障碍,感觉障碍不明显
03
或呈末梢型、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等可进行鉴别。
2019/11/12
脊髓炎
海南医学院 肖聪聪
.
1
目录
01
02
03
04
0045
定义 分类
病因 病理
临床表现 临床治疗 临床诊断 康复治疗
预后 宣教
2019/11/12
.
2
1.1 定义
是指由于生物源性的致病因子如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 次氏体、寄生虫、原虫、支原体等所致的脊髓灰质和白质的 炎性病变。
动度、肌力
健肢的主动 维持和增强 关 节 活 动 或 训练
抗阻运动
物理因子治疗、中医针灸、
按摩推拿等,神经肌肉电刺
激及中频电刺激等治疗,以
2019/11/12
.
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15
5.1 预后
因病变部位与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各异。恢复一般在1-3个月内,如果在 3个月内没有出现恢复,那么不可能再明显恢复。
☆ 病因未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或疫苗接种有关
2019/11/12
.
5
2.2 病理
急性期
慢性期
◆总体变化:脊髓肿胀、软脊膜充血或有炎 性渗出物;切面见质地变软,灰-白质界限 不清,有点状出血。
◆光镜检查:髓内和软脑膜血管扩张,充血, 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淋巴和浆细胞为主。白 质髓鞘肿胀、变性、脱失和轴突变性;灰质 内神经细胞肿胀、尼氏小体融解,并可见细 胞破碎、融解、消失。
3.2.1 诊断标准
01
发病前1~3周有腹泻、上呼吸道感染等非特异性前驱感染 史;
02
急性起病;
03
脊髓横断损害的表现(如截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膀胱 直肠功能障碍)
04
脑脊液及脊髓核磁共振表现。
2019/11/12
.
10
3.2 临床诊断
3.2.2 辅助检查
01
血常规:急性期周围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
2019/11/12
.
8
3.1 临床表现
3.1.3 症状体征
急性期(2-4周)
恢复期(3-6月)
运动障碍
软瘫,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硬瘫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
病理反射阴性。
理反射阳性.肌力由远端逐渐恢复。
L感o觉re障m碍ips传区u导上m束界d型 的o的 边lo感 缘r觉 出s障 现i碍 感t觉; a感过m觉敏et消带失。
2019/11/12
坐起训练 站立训练
保持良好姿 势体位,防止 压疮。
关节被动 活动训练
物理因子治疗、中医针灸、按
摩推拿等,以促进肢体功能的
.
恢复并防止肌肉萎缩。 14
4.2 康复治疗
4.2.2 部分肌力恢复时,应鼓励主动活动,
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站立、步行训练、
维持关节活 轮椅操纵应用训练
2019/11/12
感染性
病 因
预防接种后脊髓炎
炎
01
病因不明性脊髓炎
症 02
部 位
03
病
程
急性脊髓炎(数日内) 亚急性脊髓炎(2-6周)
.
慢性脊髓炎(6周后)4
2.1 病因
②疫苗接种
部分患者于疫苗预防接种后 发病,可能为疫苗接种引起 的异常免疫应答。
①病毒感染
多数患者在脊髓炎症状出现之前 1—4 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腹泻等病毒感染的症状,但脑脊 液未检出抗体,神经组织亦未分 离出病毒,其发生可能为病毒感 染后诱发的异常免疫应答,而不 是感染因素的直接作用。
2019/11/12
.
12
4.1 临床治疗
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
01
血浆输入疗法 02
05 高压氧疗
临床治疗
2019/11/12
血浆置换 03
04
药物治疗
标激素治疗、免疫球蛋白、神经营 养药物、抗生素、血管扩张药物抗 下肢痉挛药物。
.
13
4.2 康复治疗
4.2.1 早期宜进行被动活动、按摩等康复治疗;
若无严重并发症,通常在3~6个月内可恢复到生活自理,其中:
1/3的病人基本恢复,只遗留轻微感觉运动障碍; 另有1/3的病人能行走,但步态异常,有尿频、便秘,有明显感觉障碍; 还有1/3的病人将持续瘫痪,伴有尿失禁。
2019/11/12
.
16
5.1 预后
02
电生理检查:双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波幅明显减低,也可正
常,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异常, 肌电图显示失神经改变。
脑脊液(腰穿检查):无色透明,白细胞数正常或有不同
程度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高; 少
03
数病例因脊髓严重水肿,蛛网膜下腔部分梗阻,蛋白质含
量可明显增高。
2019/1,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 急性横贯性脊髓损害。临床表现为病变节段以下的肢体瘫痪, 传导性感觉消失和以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为主的自主神经功 能障碍。因运动及感觉系统的障碍,造成残疾。
2019/11/12
.
3
1.2 分类
脊髓前角灰质炎 横贯性脊髓炎 上升性脊髓炎 播散性脊髓炎 脊膜脊髓炎 脊膜脊神经根炎
◆总体变化:脊髓萎缩变细、苍白、发硬。
◆光镜检查:神经细胞和纤维消失,胶质细胞 增生。
◆随病程延长逐渐形成纤维瘢痕、脊髓萎缩。
2019/11/12
.
6
3.1临床表现
3.1.1 流行病学特点
①发病率:1-4/100万。 ②发病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中青年人,在10-19 岁和30-39岁有两个发病高峰。 ③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我国以冬春季节发病多见。 ④性别差异: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⑤职业差异:农民多见。
2019/11/12
.
7
3.1 临床表现
3.1.2 发病特点
①前驱症状:半数病前 1 ~ 2 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 疫苗接种史; ②诱发因素:劳累、受凉、外伤、负重 ③发病情况:起病较急,多数以上于 2 ~3天内发展到高峰; ④首发症状:先有双下肢麻木或背痛或束带感,数小时或数 日内出现损害平面以下无力,感觉缺失大小便障碍等自主神 经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