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会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合集下载

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2020

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2020

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2020一、古代史1.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争霸、思想家名家的兴起等。

掌握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2. 秦朝的兴起和统一中国。

秦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兴起和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秦朝的兴起和统一中国的过程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 汉朝的兴起和对世界的影响。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它的兴起和对世界的影响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汉朝的兴起和对世界的影响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4. 唐宋时期的社会思想和发展。

唐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思想和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了解唐宋时期的社会思想和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5. 中国古代的外交和文化交流。

中国古代的外交和文化交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古代的外交和文化交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二、近现代史1.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想启蒙运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 近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 二战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二战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二战和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4.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建设。

近现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建设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了解近现代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制度建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020年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0年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XX年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在学习历史,背诵记忆课本上的知识时,不能看到什么背诵什么。

要先将知识点出来,构建一个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会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

下面是为大家的历史会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9.1——1945.9.2)慕尼黒阴谋,标志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二战”爆发的原因:(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经济危机的影响。

(C)法西斯势力的扩张(D)英法美的纵容。

二战爆发标志:1939.9.1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打破德军开下无敌的神话。

日军偷袭珍珠港,标志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阿拉曼战役是北非战争的转折点,华盛顿会议鉴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影响或作用:团结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奠定了基础。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提纲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 夏朝建立和衰亡的原因-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社会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代的国家分裂和战争- 战国时代的纵横家和百家争鸣- 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 兵马俑和长城的建设- 汉朝的封建制度和丝绸之路的开通4.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分裂局面和民族大迁徙-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和文化发展-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5. 唐宋时期- 唐朝的大唐盛世和玄武门之变- 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和科技文化繁荣- 北宋的靖康之变和南宋的亡国之痛6. 元明清时期-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 明朝的中兴和瓦解- 清朝的入关和康乾盛世二、中国近代史1. 清末民国时期- 清朝的衰落和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和黄兴的思想与行动2. 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五四运动领导人陈独秀和胡适的思想与实践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早期组织-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思想与行动-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作用与贡献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发展- 解放战争的开展和结束- 抗日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战役和事件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政治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6. 当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外交政策- 中美关系和中俄关系的发展和变化- 中国在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三、世界史1. 古代世界的文明起源- 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 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2. 中世纪的世界格局-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封建体制的形成- 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世界- 卡洛林帝国和十字军东征3.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和发现之旅- 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和新大陆的开发- 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和英国的殖民帝国4. 世界两次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战争进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与国际组织5. 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立和冷战的发展-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和多极化六、地理知识1.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地势和气候分布- 世界地貌和生态系统2.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中国地势和气候分布- 中国地貌和生态系统3.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 世界人口和人口分布- 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世界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4.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 中国人口和人口分布-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趋势- 中国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5.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 世界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世界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世界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6.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 中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中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以上提纲总结了历史会考的主要知识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进行分模块的学习和复习,以便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提高考试成绩。

2020年历史会考知识点

2020年历史会考知识点

2020年历史会考知识点一、资本主义列强积极进行扩张2、方式与手段:用刀枪火炮(武力)和廉价商品(商品输出)把全球囊括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3、概况:②法国:a.侵占阿尔及利亚;向埃及、突尼斯等地渗透。

b.伙同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着手对印度支那进行侵略。

③美国:羽翼未丰,也参加了对中国、日本等国的侵略活动。

④俄国侵略欲望强烈(19世纪以后,同英法进行了激烈争夺)——a.目的:扩大领土。

b.方式:凭借军事力量,对周围蚕食鲸吞。

C.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

4、影响:A.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造成亚非拉广大地区的贫穷,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C.客观上也冲击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D.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含义:一是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现,一是世界上大批国家和地区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征服,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形成标志:19世纪中后期,在资本主义侵略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原因条件:工业革命的开展是根本原因;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促使欧美日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起一系列殖民地半殖民地;轮船等交通工具先进和交通便利为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条件;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是最基本的手段和因素:4、影响及评价:第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拓展利润更为丰厚的投资场所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二,这是一个非常不平等的市场,资本主义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大肆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犯下了滔天罪行。

历史高中会考必考知识点2020

历史高中会考必考知识点2020

历史高中会考必考知识点2020一、隋唐的对外交通及对外政策1、对外交通陆路: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

2、海路:从登州、扬州启程,可以抵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启程,经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抵达波斯湾。

3、对外政策全面开放。

鼓励外商贸易,允许定居、任官、通婚;使节、商人云集。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亲善相处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唐朝的留学生中,以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

②唐朝长安和沿海许多城市设有新罗坊新罗馆。

③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仿照唐朝实行科举,设立国学,教授儒学。

④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高超的制瓷、制铜等手工业技艺。

⑤新罗人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①隋朝时,中日互派使臣。

②从贞观年间已经开始,日本出动的遣唐使存有13次之多。

③日本知名的大化明治维新,就是由游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

④日本新政中的制度,大都以唐作成蓝本。

⑤日本都城的修建,全然仿效唐长安城的样式。

⑥日本各级学校以儒家经典为教材,祭孔的礼仪也很盛大。

⑦日本同唐朝的贸易往来频密。

⑧日本发掘出了大量的唐币上开元通宝,中国也发掘出了日本江户时的银币。

⑨中日亲善相处的使者吉备真对备、鉴真。

3、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往来:⑴东南亚:互派使节,互换土特产。

⑵天竺:印度称为天竺。

贞观时遣使唐朝;中国十进位计数法传入天竺;送来郁金香、菩提树,唐太宗派人去天竺学习熬糖法。

在中印文化交流中,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大大加强。

高僧玄奖和义净起了重要作用。

4、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相处:⑴波斯:①隋朝时,中国和波斯已互遣使节;②唐朝时,波斯遭到大食侵扰,其国王及儿子先后前来求援,后客死唐朝。

③波斯商人大批在中国开设波斯店,做珠宝、香料生意。

⑵小甲壳类:唐高宗起通并使,持续一个半世纪;造纸术传至小甲壳类⑶东罗马:使节往来;医学、杂技传入唐;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会考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打制石器,以狩猎采集为生。

- 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和驯养动物,形成定居社会。

2. 夏商周-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传说中的大禹治水。

-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 周朝:分封制的实行,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

3. 秦汉-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 汉朝:汉武帝时期,推行郡县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 两晋南北朝:北方民族大迁徙,南北朝对峙。

5. 隋唐五代- 隋朝:隋文帝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制度。

-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诗繁荣。

- 五代十国: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

二、近现代历史1. 宋元明清- 宋朝:商业经济发达,科技文化进步。

- 元朝: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行省制度。

- 明朝:洪武年间,加强中央集权,永乐大典编纂。

- 清朝:康乾盛世,晚清时期西方列强侵略,鸦片战争。

2. 近代史-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学习西方科技。

- 戊戌变法:光绪年间的维新变法。

-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 现代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阶段。

- 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解放战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4. 当代史- 社会主义建设:1950年代至1970年代,经济建设与政治运动。

- 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转型,对外开放。

- 现代化建设:21世纪初至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2020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

2020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

2020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是一门精彩而又有趣的学科,它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的发展过程,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上的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因此高中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的总结,以便以后在考试中可以更好地发挥。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考试中常见的历史知识点,以帮助大家在2020年的会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中国古代历史记载了从“少民启蒙”到“春秋战国”,再到“秦汉统一”,最终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史。

重要的时期有:商朝,先秦,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等。

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构建了中国优越的政治制度。

2、重要的历史事件: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发生过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商纣之乱,秦始皇统一六国,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战国时期对抗等,考生在复习时要重点了解这些重大事件。

3、重要的文物文化:中国古代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存在许多古代文明文化遗留下来的文物,例如:《春秋》《礼记》《诗经》《四书五经》《史记》等,考生要重点掌握。

二、世界历史1、世界文明发展史:从西方文明的诞生到中国的传承,再到古希腊罗马和黑暗时代,日耳曼高潮,中世纪和新纪元,再到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世界文明不断发展,形成了多样化的文明体系。

考生要重点了解不同时代文明的特征和发展史。

2、重要的历史事件:世界史上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冷战,美苏对抗,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方文明交流与碰撞等,考生要掌握这些重大历史事件。

3、重要的人物:世界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人物,例如:基督,拿破仑,克劳德马克思,林肯,希特勒,陶渊明,康德,孔子,孟子,老子等,都是影响历史的伟大人物,考生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事迹。

三、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主要从清末至今,从清朝末期的内乱,辛亥革命到新中国建立,目前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考生要掌握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代-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2. 夏商周- 中国古代的三个朝代及其重要事件- 夏商周的制度与文化,如甲骨文、礼乐制度3. 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百家争鸣与主要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4. 秦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及其改革措施-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与对外扩张5.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的局面- 民族大迁徙与南北朝的建立二、中世纪历史1. 隋唐五代-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的建设- 唐朝的盛世与文化成就,如唐诗、科举制度2. 宋辽金元- 宋朝的政治改革与经济发展- 辽金元的民族关系与文化交融3. 明清-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对外关系-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晚清的衰落三、近现代史1. 晚清与民国-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建立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的成立与初期政策-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3. 现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与影响四、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 古代文明的特点与对后世的影响2. 中世纪- 欧洲的封建制度与教会权威-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3. 近现代-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主要战役与战后格局五、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1. 时间线的记忆与应用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3. 历史人物的评价与影响4.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六、历史思维与能力培养1. 批判性思维在历史学习中的应用2. 历史事件的多角度解读3. 历史知识的综合与创新七、历史考试技巧1.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2. 简答题与论述题的答题技巧3. 历史材料分析题的应对方法八、历史知识点的复习与巩固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2. 知识点的系统梳理与总结3. 模拟考试与错题分析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历史会考知识点的一个概要总结,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进行详细学习和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会考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
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
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
战爆发。

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方
针-----避敌主力、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重要战
役---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孟良崮战役)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
陆的统治结束。

4、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结束。

③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1、斯大林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3、评价
(1)积极影响: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消极影响:①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②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②要从国情出发,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