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富强的祖国

合集下载

对祖国如今富强昌盛景象的描写

对祖国如今富强昌盛景象的描写

对祖国如今富强昌盛景象的描写祖国如今富强昌盛,国力日益强大,让我们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站在人类的视角,我想向大家描述一下这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景象。

我们可以看到祖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各个行业都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经济增长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高速铁路、现代化港口、宽阔的高速公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提升,使得物流更加便捷高效。

这些发展的成果使得我们的国家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展现出强大的国力。

祖国的科技创新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我们拥有了自主研发的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的科技成果。

这些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我们的科技实力。

无论是航天领域的发展,还是5G技术的普及,都让我们更加现代化、便捷化。

再者,我们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教育的普及度不断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让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高校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培养出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他们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为祖国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的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与此同时,我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绿色发展成为了发展的主题。

大量的生态保护工程让我们的山川更加秀美,空气更加清新,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祖国如今的富强昌盛景象令人瞩目。

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无论是在经济、科技、教育还是社会文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祖国的繁荣而自豪,努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祖国的未来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感慨演讲稿3篇

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感慨演讲稿3篇

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感慨演讲稿3篇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感慨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我爱你——祖国》。

在举国上下喜迎伟大祖国72华诞来临之际,我们在此举行这庄严而又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心情格外激动。

我们凝视着国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荡着气壮山河的国歌,我们为这一庄严的队礼而自豪,我们因肃然于国旗下而激动。

祖国和她的人民,正如母亲和儿女,荣辱与共、血肉相连!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

她有960万平方公里广袤无垠的疆土;她有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她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她有三山五岳的秀美江川??这一切都会使我们——祖国的女儿,为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和自豪!当然,我们不会忘记那“烽火连三月”的日子,不会忘记沉痛的“9.18”惨案,不会忘记颐和园中的八国联军,还有那一箱箱的鸦片?? 转眼间,我们的祖国母亲已经72岁了。

72载风雨,弹指一挥间,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过去。

今天,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我们的教育日新月异;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这些都在向世人昭示:我们的祖国是腾飞的蛟龙!我们的祖国是屹立在东方的巨人! 72年的励精图治,72年的上下求索,如今的中国早已挺立在古老的东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同学们,当我们在为祖国母亲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是否也掂量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我们拿什么来回报祖国呢?我们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应该有为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志向!同学们,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我们,世纪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在此,我要深情地说一声:“我爱你——祖国!”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对祖国日益强大的感慨演讲稿篇2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祖国我为你自豪。

星期五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72华诞,蓝天下,迎着初生的晨曦,我们二实小全体师生在这里举行这庄严而又隆重的升国旗仪式。

我们眺望着国旗冉冉升起,耳畔回荡着气壮山河的国歌,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我们因肃然于国旗前而激动。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2 《日益富强的祖国》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2 《日益富强的祖国》人教新课标
天津制造厂 第一架“七一” 牌国产照相机
北京雪花冰箱 第一台“雪花”

牌电冰箱
天津无线电厂 第一台“北京” 牌国产电视机
中国的第一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第一颗人造卫星 第一条地下铁路 第一个南极考察站 第一个高科技农业基地 第一次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第一”展览会
下面请同学们将资料拿出来 交流交流吧!



呢品也其 不的在 的怎 一
?现能他 能工今 名么 位
在生国 制业天 字会 老
人产家 造品看 ?有 人
们,能 呢呀来
这的
还可生 ?!,
么日
是是产
为这
多记
——
愿为的
什些

意什,
么都

买么我
我是

外有们
们最

国些国
那普

的产家
时通

1955年 1956年 1956年 1958年
天津公私合营 第一块“五一” 华威钟表厂 牌国产手表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2 《日益富强的祖国》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2 《日益富强的祖国》人教新课标
新中国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 1952年7月1日,四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成渝铁路由四川成都到重庆,全长530公里, 1950年6月16日开工兴建。成渝铁路的修建是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西南刚解放,国 家财政相当困难。党中央确定修建成渝铁路的 原则是“就地取材”,发动广大军民兴建。工 程以每日铺筑5公里又30尺的进度推进,提前 3个月完成。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2 《日益富强的祖国》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2 《日益富强的祖国》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2 《日益富强的祖国》人教新课标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设计_20121106094205375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设计_20121106094205375
(1)观察第63页统计图,谈谈自己获得的信息。让学生知道,现在由于城镇开发,耕地总面积虽然减少,但2003年粮食总产量却大约是1949年你粮食总产量的四倍,从而进一步体会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学生分小组对粮食产品、蔬菜、水果、肉、禽、水产品等供应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在本课前一周布置)
①参观农贸市场、超市等,看看有那些粮食产品。
湾沚二小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研讨课”教学设计
课题:《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学目标:
1、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工农为生产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2、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重点、难点:将搜集到的资料制成统计表,并能通过表中的数据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3、教师出示搜集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4、学生完善自己的资料设计好调查表。
活动二:农业发展小探究。
1、确立研究主题。
结合前面的学习,针对学生想探究的问题,如粮食,蔬菜为何越来越丰富,从喝不到牛奶到天天喝牛奶的原因,买菜场所的变化,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
2、确定研究主题后,分组以调查、采访、查找资料、阅读教材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习,探寻结论,交流、讨论。
教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备:
1、新中国成立初期到近年中国农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图片、录像资料。
2、对几个家庭生活变化的数据调查。
3、课件(录音、图片、歌曲等)
学具准备:
调查爷爷、奶奶童年时期,爸爸、妈妈童年时期,以及自己平日、节日等餐桌上的主食、蔬菜、饮品,制作调查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民以食为天,人们每天都要吃饭,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时的生活是怎样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录像中展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童年时的生活。)。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点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现在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展开了讨论,对比。)

日益富强的祖国

日益富强的祖国

在旧中国,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很多 东西我们都不能自己制造,只能用外国 人制造的产品,甚至连火柴和铁钉都要 从外国进口,因此在这些物品的名称前 面都要加一个‘‘洋’’字。
洋烟头
洋化妆品
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 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 的基本任务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 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 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 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 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 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 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 表马林出席了会议。 、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 过了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 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
1955年
天津公私合营华 第一块‘‘五 威钟表厂 一’’牌国产手 表
天津制造厂 第一架‘‘七 一’’牌国产照 相机
1956年
。。。。。。
。。。。。。
。。。。。。
直击“中国 第一煤线” 大秦铁路集 中修
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 的运动员是许海峰。他在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手枪 慢射比赛中,获得本届奥运会 的第一枚金牌。这也是中国 自1932年参加奥运会以来取 得的第一块金牌,可谓零的突 破。 1984年第23届奥林匹克 运动会 举办城市:美国洛杉 矶 中国获金牌:15枚 银牌:8 枚 铜牌:9枚 奖牌总数:32枚 排名:第4名 金牌: 许海峰 射 击 男子自选手枪慢射个人 566环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案

《日益富强的祖国》教案

一、教案简介《日益富强的祖国》教案旨在通过十五个章节的系统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可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补充教材。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外交成就等方面的事实和数据,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1. 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2.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第二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1. 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态势2. 我国在重要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3.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及其影响第三章:全面深化改革1. 我国改革的历程和特点2. 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3. 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挑战第四章:扩大对外开放1.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格局2.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3. 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措施第五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外交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件,使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 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述我国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作业完成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考试成绩:设置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题型,测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件《日益富强的祖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课件《日益富强的祖国

华为走向世界
诺贝尔医学奖 天眼射电望远镜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六年级 | 上册
案例
太湖 神威
“神威·太湖之光”是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全部采用国产处理器构建的世界 第一的超级计算机。超级计算机,被称为“国之重器”,超级计算属于战略高技术领域,是世界各国 竞相角逐的科技制高点,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7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高技术中心在无锡组织了对“神威·太湖之光”计算机系
透视变化
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 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就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 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 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 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 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 亩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1998 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小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 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一根洋火,小心 地拢着,点亮了那盏已经旧了的洋灯。微弱、昏黄的
灯 光照着空荡荡的小屋,心里一阵阵难过。 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了,两条街以外此刻应是另一 番景象吧。不
说别的,光看那一排排抹着洋灰的房子, 里面亮着的一盏盏叫电灯的
东西,就知道那是有钱人待 的地方。那里的小姐、太太们大多穿着洋 布做的时髦衣 服,身上散发着不是香水就是洋胰子的味道。而我们这
课后作业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中国的第一
补充题: (1)、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 娥一号”)在(西昌)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 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2)2010年10月1日,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 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
日益富强祖国
4、(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巨大的解放和发展, 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勃勃生机);改革开放给城市(注入 活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餐桌上的变化
5、吃上(安全)、(营养)、(卫生)、 (健康)的蔬菜,是现在许多老百姓的生活要 求。
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菜篮子工程”,建立了很 多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 鲜菜吃。
2、日益富强的祖国
餐桌上的变化
过去,人们的生活......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餐桌上的变化
窝头
咸菜
餐桌上的变化 蕨菜
餐桌上的变化
红薯
南瓜
餐桌上的变化
现在,人们的生活......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日益富强祖国
美食
美食
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不仅食物的品种多,还讲究营养和环保。
绿
超市


目 平日的饭菜
爷爷奶奶小时候 窝头、咸菜、不够吃
爸爸妈妈小时候 粗粮、简单的菜蔬
现在 大米、肉类、蔬菜
节日的饭菜 一点简单的肉菜
一些肉食、较少的大米
丰盛的食物
6、从餐桌上的变化,你发现项 项了目 目 什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带“洋”字头的物品名称 洋匣子 洋火 洋灯 洋灰 洋布 洋胰子 洋船 羊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益富强的祖国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的教学内容从我们生活、农业、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反映出我们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祖国的英明决策下经济
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教学目标:
首先从人们“吃”的变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祖国一天比一天富强。

进而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一穷二白的面貌,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最后,让学生从了解过去与现在生活的差异中,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教学重难点:
学会收集、整理信息,能够运用一些信息做简单的分析。

【学情分析】:
现在的学生,他们生来就有着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对于祖国过去的贫穷落后几乎一无所知。

社会和家庭对于他们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也使他们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意识。

另外,大多数学生都缺少运用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

教师教学时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
生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学策略】:
让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入手,学会在生活中细心的观察、体验、亲身去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运用了调查、整理、归纳、汇报、讨论等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感悟祖国的日益富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
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

还记得建国60年中的阅兵式吗?就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激
动人心的一幕吧!(播放视频)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强大、富强、整齐
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日益富强的祖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

通过回顾阅兵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祖国的发展骄傲自豪,有利于顺利的展开教学。


二、餐桌上的变化
祖国的富强在这样的大事中能看到,在我们身边也能看到祖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都说“民以食为天”,就让我们去餐桌上看看。

(板书:餐桌上的变化)
1、课前大家调查了不同时代餐桌上的变化,谁先来把自己课前调查的情况给大家说说?(出示表格)
(过去与现在,人们的餐桌是上有什么变化?)学生汇报交流2、同学们,从你们的调查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尽相同,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稳步上升。


3、图片对比
通过对比,你想说什么?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我们了解到40年代到50年代,这一代人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60年代到80年代时,人们勉强能吃得
饱,可不要小看了这种变化,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三、了解“中国人吃饱”的问题。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国际上曾有人预言:无论怎样,中国的每一届政府都绝对无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我们先不讨论那些外国人的预言是否成立,我们先交流我们的调查结果,用事实来说话。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对粮食的调查结果?
我们现在市场上的粮食供应品种多,价格便宜,真正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里的统计图。

1、打开课本63页仔细观察统计图。

通过看图,你发现了什么?
2、学到这儿,大家可能和老师一样,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粮食总产量增长得这么快呢?为什么我们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约21%的人口呢!你认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交流,师引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了。


3、图片展示农业发展过程
4、师:说到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位农业科学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大家快速阅读65页的阅读材料。

这位了不起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学生交流)他的名字叫袁隆平。

(出示课件: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等信息。


师:有了袁隆平,有了杂交水稻,我国水稻单产量由原来的200多公斤增长到现在的600多公斤。

全国每年可多产粮食上百亿公斤。

这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也因此被世界誉为“水稻之父”。

5、我们莱州市也有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你知道他是谁吗?学习了两位科学家的资料,你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不同时代的生活获得更真实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感悟出祖国的日益富强。

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探讨“中国人吃好”的问题
师:是啊,两位科学家对我们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都说“手
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更是如此。

正是
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目前,中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不仅基
本解决了十三亿人的吃饭问题,保证了国内粮食安全,而且为促进世
界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对现在的中国人来说,吃饱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变着花样吃,天天吃到各种不同的蔬菜。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现在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

1、课前大家都去市场、超市做了有关蔬菜水果的调查,谁来把你课前的调查汇报一
下。

(1)蔬菜、水果
现在有那么多的选择呀,你都知道哪些以前冬天没有,现在却能出现在餐桌上的蔬菜、水果?还真不少呢,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了,为什么餐桌上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蔬菜大棚)你去过蔬菜大棚吗?里面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充分的说)
除了一年四季能吃到新鲜蔬菜水果,你还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外地产品越来越多?(运输方式、冷库储存、有钱、种植多)
师补充小结:是呀,我们现在不但吃得饱,而且还吃出了营养,吃出了健康呢。

是呀,看着现在餐桌上天天变化的菜肴,我们多么幸福呀!
3、谁调查了其他方面?
肉禽蛋奶等农副产品
是呀,孩子们,在以前,这些东西有可能只在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点,而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这些农副产品的需
求量也日益增加,现在我们还是这样家家户户在家里养殖吗?为什么养猪养鸡的少了,我们还有吃不完的肉蛋呢?(生答)(养殖基地)
正是由于这些高科技的养殖基地,我们的餐桌上才会出现这么多丰盛的食物,我们的各项需求才能得到满足。

4、其它(有哪些是以前没见过的)
以前见都没有见过的东西,现在都很平常了呢。

小结:是呀,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到现在的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原来面粉只能做馒头、面条,现在却能做出油饼、锅贴等食物,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呀!
四、升华:探讨我们生活变化的原因,了解改革开放的政策。

1、同学们,当你看到我们由原来的吃不饱、用不上,到现在的吃得好、用的好时,你最想说些什么?(生答)
2、是呀,建国以来,我们的生活确确实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我们的祖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学生自由交流)
3、是呀,我们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现在正以稳健的步伐,飞速前进着,这都归功于我们党的英明伟大的决策:改革开放。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

他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分田到户,在城市废除终身制,打破大锅饭,建立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我国沿海建立了经济特区,对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等。

是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我们伟大的祖国走进了美好的春天。

(歌曲《春天的故事》。

播放音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才有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才有祖国的日益富强。

让学生记住:这些变化的取得要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相信以后,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让我们一起为祖国唱首赞歌吧!(播放《歌唱祖国》)
附:板书设计:
2、日益富强的祖国
餐桌上的变化:吃不饱
吃饱日益富强
吃好
(安全、营养、卫生、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