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知道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超声 引导 下经皮 注射凝血酶治疗股 动脉假性动脉瘤
徐 俊 孙 红光 於 晓 平
(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 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扬州 2 2 5 0 0 1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超 声 引导下 注射 凝血 酶 治疗 股动脉 假性 动脉 瘤 的价 值。方 法 l 5 例 股 动脉假 性 动脉瘤 患者 于超 声 引导下 穿刺 注射 凝血 酶 ,
2例 第一 次 注射 后 复发 ,后 经加压 治疗后 成 功 。未 发生 动脉 或静 脉 栓 塞 等并 发症 。结 论 超声 引 导下 注射 凝血 酶 治疗 股 动脉假 性 动脉 瘤 是
一
种 高效、安 全的方 法 ,并 发症 少 , 简单 易行 ,可作 为假 性 动脉 瘤 的首先 治疗 方法 。
用 妇产 科杂 志, 2 0 1 3 , 2 9 ( 5 ) : 3 8 0 — 3 8 2 .
[ 5 】 胡春 秀, 孔祥 玲, 陈 晓, 等. 输卵 管妊 娠 后不 孕 患者 宫腔 镜 与腹 腔
镜 联合 治疗分 析 [ J ] . 天津 医药 , 2 0 1 1 , 3 9 ( 8 ) : 7 4 8 — 7 5 0 .
直至 瘤 内填 满血 栓 ,瘤腔 消 失。 分析假 性 动脉 瘤 的大小 、颈部 宽度 、凝 血 酶 用量等 对疗 效的影 响 ,观 察其 并发 症。结 果 1 5 例 患者 术 前经 彩 色 多普勒超 声确 诊 , 动脉 瘤平 均 大小 为 3 2 m m X 1 8 mm, 瘤 颈部 宽度 ( 1 . 4 ±0 . 6 )r r I H l , 平均 凝血 酶 用量 ( 3 5 0 士1 2 0 )U 。1 3例 一次性 成功 ,
患者行超 声引导 下注射凝血酶 ,取得 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用P T C 2 2 G细针对 9例肢体 医源性假 性动脉瘤 内注射凝血 酶 , 在高频探 头彩色多普勒超声监视下观察瘤体 内血栓
形成 的全过 程 , 注入凝血酶量 与瘤体大小成 正 比例关 系 , 一般不超 过 5 0 0 U, 当瘤体 内血栓完全填 塞后 抽针 , 并 监测 病变动 脉远端血供情 况 。 结果 9例 肢体 医源性假性 动脉瘤均一次 治疗成功 , 并于术后 1 d 、 7 d 、 3 0 d三次复查 , 瘤体 无再充血增 大 , 病变 动脉远端无栓塞 。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 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 医源性 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 、 安
[ A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r e s u l t s o f t h e t e c h n i q u e t o t r e a t p e r i p h e r y i a t r o g e n i c p s e u d 0 a n e u r y s m w i t h d i r e c t t h r o mb i n i n j e c t i o n u n d e r s o n o g r a p h i c g u i d a n c e . Me t h o d s Wi t h s o n o g r a p h i c g u i d a n c e , 9 p a t i e n t s w h o h a d p e r i p h e r y i a t r o g e n i c p s e u d o a n e u r y s m u n d e r w e n t t r e a t me n t b y d i r e c t t h r o mb i n i n j e c t i o n . Un d e r h i g h f r e q u e n c y p r o b e c o l o r D o p p l e r , t h r o m b i n w h i c h t o t a l d o s e<5 0 0 U w a s i n j e c t e d i n t o t h e p s e u d 0 a n e u r y s m l u me n u s i n g 2 2 - g a u g e s p i n a l
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体会

2 2 术 中 配 合 .
2 2 1 协助 病人 处于 最合 适 的体 位 。 病人 平 静 呼 . . 嘱
吸 , 持情绪 的稳 定 , 保 必要 时 町肌 肉注 射安 定 1 。 0mg
动 情 况
铂 者 单位 . 莉京 医科 夫学 附 属 南 京 第 … 医 院 心 内 科
3 2 凝 血酶 的治疗 量 2 0 6 0U。治疗 中无 过 敏 . 0 ~ 0 反应 、 动脉 血栓 形成 , 生命 体征 平稳 。 3 3 术后 随访 时 间最 长者 l . O个月 , 短 者 2个 月 ; 最
活 动有父 。
2 3 1 术毕 保 持 治 疗 时 的体 位 , . . 患肢 刹 动 , 要 时 必
先行 超声 检 查 确定 动 脉破 口位 置 、
】 2 操作 方 法 .
抬 高 避免血 栓形 成 。 232 绝对卧床休息 2 .. 4小 时 , 常规 严 密 观 察炳 除 人 生命 体征 外 , 点观 察患 肢 足背 动 脉 、 重 皮温 和张 力
的 重要 性 、 要 性 、 效 性 和 术 中 、 后 可 能 发 生 的 必 有 术
2 3 6 协 助病 人术 后 2 . . 4小 时复 企 彩超 , 确定 治 疗
是 否有效 。
3 结 果
情 况 , 轻病 人的 心理 负担 , 减 争取 病 人 及 家腻 最 大 限 度 的酉 台 . l 以保 证 治疗顺利 进 行 ; 常 询 问病 人 疼 痛 经
维普资讯
J u n l qh rM e ia l g 2 0 Vo. 8 No 7 o r a Qiia de lCol e, 0 7, 12 , .1 of e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甄艳华;卢学峰;邱敬涛;王晨雨【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9例医源性股动脉穿刺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行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结果 35例注射凝血酶剂量200~500 U,一次性成功.4例行二次注射成功,总成功率为100%(39/39).24 h后复查彩超,瘤体内均未见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瘤体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可作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3页(P2-4)【关键词】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作者】甄艳华;卢学峰;邱敬涛;王晨雨【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 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 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 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郑州 4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6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 是指动脉血管壁局部破裂后,血液溢至血管外,经周围组织包裹形成的瘤样结构,瘤壁为血肿机化、周围组织包裹形成,无血管壁结构。
瘤内血流与动脉血管通过破裂口相互交通。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Iatrogenic Pseudoaneurysms,IPSA) 是由于手术或创伤性检查后引起动脉血管壁破裂形成。
随着介入手术的广泛开展,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广泛应用,IPSA的发生率为0.5%~8%,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3]。
选取2015-05—2017-12间在我院行经股动脉介入手术并发假性动脉瘤的39例患者,对其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9例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局部持续加压24 h,解除加压后穿刺部位均在48 h内出现搏动性肿块或听诊出现血管杂音。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1)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of Femoral Pseudoaneurysms胡俊兴摘 要:目的研究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采用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55例临床资料。
本组假性动脉瘤治疗结束后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6个月超声随访复查,随访1a 。
结果 其中53例假性动脉瘤凝血酶注射均一次性成功,平均治疗时间5~15min 。
另外2例经过2次治疗获得成功。
结论 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方法简单、安全微创、复发率低,是临床实践中微创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诊断;动脉瘤;凝血酶注射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688X (2015)01-0052-02收稿日期:2015-02-26作者单位: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汝州467599作者简介:胡俊兴(1968-),男,河南汝州人,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工作。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介入性诊断治疗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发生呈上升趋势。
传统的加压治疗的方法存在成功率低、复发率高、持续时间长、患者痛苦大等缺点,另外有的患者通过这种机械压迫的方法最终不能使动脉瘤闭合,而外科手术修补切除瘤体又存在创伤。
我院2005年5月至2013年3月对55例诊断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进行凝血酶注射疗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05年5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55例,经超声检查并确诊,经传统的治疗方法加压治疗无效,男38例,女17例,年龄41~62岁。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张淑萍;古旸;金兰;王凤;孟临侠【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不同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100 U/ml凝血酶,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500 U/ml凝血酶.对2组患者一般治疗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平均操作时间及凝血酶注射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凝血酶注射总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有积极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6(031)009【总页数】3页(P1558-1560)【关键词】超声引导;凝血酶;假性动脉瘤;疗效;安全性【作者】张淑萍;古旸;金兰;王凤;孟临侠【作者单位】721001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721001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721001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721001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721001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2+1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指由于动脉壁裂口而导致血液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形成腔隙,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液回流至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1-3]。
随着股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呈显著升高趋势。
目前,针对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压迫治疗、注射凝血酶治疗及手术治疗等,其中注射凝血酶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少的不良反应[4]。
本研究对我院就诊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的凝血酶进行注射治疗,并对治疗情况进行比较,以期选择更好的治疗方式应用于临床诊治当中,现报告如下。
超声引导下自体凝血块注入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疗法

摘要: 目的 探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另一种治疗方法。方 法 对比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射自体凝血块加凝血酶治疗医 源性假性动脉瘤( 观察组) 和单纯超声引导下压迫法治疗医 源性假性动脉瘤( 对照组) 的超声下操作时间、绷带压迫时间 以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 13 例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治愈 率达 1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注 射自体凝血块加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疗效可靠,并发症小, 风险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医源性假性动脉瘤; 自体凝血块; 凝血酶
重耐药或泛耐药 Ab 的化疗药物及方案[6]。
参考文献:
[1] 杜 蓉,冯 萍,陈慧莉,等. 107 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临床资料 与耐药性分析[J]. 华西医学,2009,24( 2) : 3392 - 3341.
[2] 沈 煜,王春梅,尚 静,等. 1504 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 药性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2010,36( 3) : 574 - 577.
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6]。本研究说明本院 Ab 感 染部位以呼吸道更为多见; 从临床科室分布来看,ICU 及神经 外科因存在较多易感因素,故 Ab 检出率较高。
通过对 Ab 耐药性的回顾性分析显示: 阿米卡星是本院 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尽管 2012 年 1— 6 月的敏感率已降 至 33. 1% ,其 次 是 复 方 新 诺 明 ( 2012 年 敏 感 性 上 升 至 30. 9% ) ,其它依次是亚胺培南、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等。 本组资料显示: Ab 对几乎所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 的趋势。据报道: Ab 对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及加入酶抑制 剂的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故其可作为 Ab 感染经验性 治疗的首选药物[7-8]。但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 Ab 对阿米卡 星的敏感性更高,说明 Ab 的耐药性在不断变化,提示临床选 药时应根据细菌耐药性的变迁,有计划地轮换使用抗菌药物 可有效改善与预防 Ab 耐药性的产生。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目的回顾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经超声引导,采用PTC 22G细针对9例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内注射凝血酶,在高频探头彩色多普勒超声监视下观察瘤体内血栓形成的全过程,注入凝血酶量与瘤体大小成正比例关系,一般不超过500U,当瘤体内血栓完全填塞后抽针,并监测病变动脉远端血供情况。
结果9例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均一次治疗成功,并于术后1d、7d、30d三次复查,瘤体无再充血增大,病变动脉远端无栓塞。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已成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标签:超声;假性动脉瘤;凝血酶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其破裂的危险性较大,因此及时的积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超声引导下的加压治疗法及腔内导管治疗等。
外科手术及腔内导管治疗对血管具有重复破坏性,超声引导下加压治疗法往往成功率较低。
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ultra-guided percutaneous thrombin injectin,UGTI)因其操作简便,治疗安全,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已成为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方法,今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肢体医源性假性动脉瘤9例成功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25~65岁,平均(44.5±13.8)岁,发生于股动脉6例,桡动脉2例,肱动脉1例,其中5例与心导管术治疗有关,2例为脏器占位性病变经肢体动脉血管介入治疗所致,2例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透析通道反复穿刺破裂所致,假性动脉瘤瘤体直径 2.2~5.3cm,距体表深度0.3~3.3cm。
1.2 仪器与方法Acuson S2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扫查,探头频率5~10MHz,运用血管超声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4鱼也4£Q££bi B2丛14睦些刍墨£P笙!也丛2QQ8,№!§,奠Q:12士国堕苎塑壹2Q Q S生!旦茎§鲞茎12塑灯盏细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尹鸿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344-01冠心病心绞痛足心血管内科常见病,药物治疗以扩冠及抗凝治疗为主,笔者试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来源于我院近两年住院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4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29例,年龄45~75岁,平均60+15岁,病程3个月~l O年,平均5.3年。
对照组76例,其中男性5l例,女性25例,年龄4075岁,平均6l±12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5.4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按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治疗(包括扩冠、抗凝、B受体阻滞剂等)。
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云南生物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m l+5%G.$250m l静脉滴注,20滴/m i n,1次/d。
疗程均为14d。
1.3观察项目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率、血压,描记静息常规12导联心电图。
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
1.4疗效评定心绞痛疗效评定:显效:心绞痛消失或且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心绞痛减少50%--80%;无效:心绞痛减少不到50%。
1.5统计学处理各组参数的比较用x2检验。
2结果.2.1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见表l。
2.2药物副作用两组用药过程中末见明显副作用。
3讨论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机制川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要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
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以扩冠及抗凝作为重要手段。
表1两组治疗后心绞痛改善情况例(%)注:与对照组比较※x2=3.8963,P<0.05扩冠药以硝酸酯类较常见,但硝酸酯类药物在某些病例中疗效不明显或出现颜面潮红,搏动性头痛、低血压反应及反射性心动过速等副作用而迫使部分患者停止治疗,用药时问延长后又易出现耐药性。
临床药理研究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以云南特有菊科植物灯盏细辛(灯盏花)提取、精制而成,主要成分是总黄酮,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等功效,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时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具有抗氧化作用、清除氧自由基、提高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对心肌有耐缺氧和改善心肌灌注的作用;能调节TX A2与PG l2含量,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纤溶活性,抑制血管内凝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外周阻力,能改善心肌缺血和心功能。
本资料结果显示,静脉滴注灯盏细辛注射液能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明显改善,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1]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第l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53-255.超声知道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尹金花1张秀红2赵艳昭2中图分类号:R18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344-0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l O例患者,男4例,女6例:年龄56—74岁,平均67_+4岁。
其中不稳定犁心绞痛l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5例.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4例,高血脂症3例,脑血管病2例。
1.2临床表现本组10例患者均有皮F血胂,局部疼痛,搏动性肿块,血管杂音:贫血2例(血红蛋白分别为909/L。
100叽,未输血)患肢体无力及神经功能障碍l例。
假性动脉瘤出现时间:介入治疗后24h内6例,48h内2例,72h内l例,96h内l例。
发生部位在左股动脉2例。
使用主动脉囊反搏6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医院蚴∞∞鳓㈣㈣n士旦匡荭i i壶2Q Q!生2旦笙§墨釜垃塑鱼!趟£殳££bi堕丛£鱼地i韭,§!P!!婴b笪2Q Q§,№l亟巡Q:j21.3诊断依据有股动脉穿刺史,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新出现血管杂音和(或)震颤的患者应考虑PSA的诊断,彩色多酱勒超声波检查有确诊价值:超声波显示穿刺部位存在瘤腔,内有血流信号,并有通道与动脉相连,D oppl er检查可显示典型往复性血流信号。
血管造影、C T及M R I仪用于诊断困难的病例。
1.4治疗方法选我院2005年10月一2006年l o月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首先询问有无凝血酶接触史;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并发症,包括感染、过敏、动脉血栓形成及外科干预等;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动脉破口位置,假性动脉瘤颈部宽度及长度,瘤腔大小和数量;三通分别连接凝血酶(100u/L)、生理盐水注射器和穿刺针。
盐水注射器保持负压下经皮穿刺入假性动脉瘤瘤腔内,针尖尽量远离颈部或在瘤腔边缘。
证实穿刺位置:超声采用非彩色模式可看到强回声,彩超在生理盐水注入瘤腔中时叮显示花色血流信号。
在超声检测下从小剂量(1O O u)开始注射凝血酶,如瘤腔较大或多个瘤腔可注入凝血酶200-300u,至瘤颈部的彩色血流信号消失;术后卧床2“h;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术后24—48小时复查超声,了解假性动脉瘤有无在通。
30天后随访,观察有无动脉瘤表现。
2结果l O例患者在超声指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注射l O O u8例,200u l例,300u1例)后5m i n复查B超提示:假性动脉瘤内血流信号消失,股动脉血流通畅:听诊血管杂音消失,足背动脉搏动良好。
随访一个月,l O例患者均无假性动脉瘤表现。
3讨论假性动脉瘤(PSA)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动脉壁破裂出血.破口周嗣血肿形成,血肿极机化形成外腹膜瘤壁,其瘤壁不含正常的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结构,故称为“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以主动脉及其分支较多见。
本病病情隐匿,容易误诊。
瘤体一旦破裂出血,长危及生命。
其预后与临床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密切相关。
病因:(1)345外伤:外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减速,由于惯性作用,容易导致降主动脉峡部和升主动脉根部破裂;(2)手术损伤:随着心血管手术的广泛开展和介入性检查治疗的普及,“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假性动脉瘤有增加趋势,各种神经动脉穿刺的介入性检查治疗的病人中老年人居多数,其股动脉可能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行股动脉穿刺后容易并发血肿而导致假性动脉瘤形成:(3)慢性炎症;(4)感染;(5)自发性破裂;(6)经血管注射毒品。
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动脉肇破口的大小及剧嘲组织特定的解剖结构。
周围动脉如股动脉、颈动脉假性动脉瘤80%发生在右侧,与医源性有关。
假性动脉瘤临床症状有感染导致发热;瘤体压迫组织或器官所致疼痛和压迫症状;瘤体附壁血栓脱落所致栓塞症状。
x线检查对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有帮助:可见升主动脉增宽;气管移位。
怀疑为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病人需行C T检查;超声检查对诊断周围动脉假性动脉瘤有较大作用,能显示瘤体部位、大小、范围、破口及瘤腔等;可动态观察假性动脉瘤进展情况,可多次复查,适合术后随访观察;经过上述检查不能确诊病人,需行M R I检查;血管造影可以最终确定假性动脉瘤的诊断。
假性动脉瘤的诊断比较容易,但是需要与真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和动静脉瘘动脉疾病鉴别。
手术是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股动脉直径比较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小破口可直接缝合,中等大小破口补片修复,巨大破口需行人工血管移植。
多数假性动脉痛以破裂大出血而死亡。
介入治疗后合并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病人不宜外科治疗:(1)介入治疗后病人常规口服抗凝药物,手术时易出血;(2)外科治疗刨伤大,易感染,易出现淋巴管露;(3)手术费用高,病人压力大。
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成功率较高,费用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注射凝血酶时,需要在超声定位下,在瘤腔内注射适量凝血酶,检测患者足背动脉搏动,观察凝血酶是否外溢到股动脉内,导致肢体远端动脉血栓。
随访结果提示: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单、安全、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法。
健康教育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张翠云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扣345田2健康教育足伴随整体护理而产生的一种解决病人护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近几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受到病人、家属和同行的肯定。
笔者对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存在的康复问题及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6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康复护理问题的知识调查,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
年龄在17岁至56岁。
临床诊断L”压缩骨折23例:T12压缩骨折2例;T12’L。
压缩骨折I例。
26例患者均知识缺乏。
2常见的康复护理问题及危害疼痛是患者最难耐受的康复护理问题,绝人多数患者对疼痛不能耐受,拒绝功能锻炼,不睡硬板床,将骨折处的垫枕弃之。
这样脊柱不能过伸,椎体前方前纵韧带及椎盘纤维环的张力不够,造成压缩的椎体不能自行复位。
因为脊柱损伤后如果不锻炼活动,必然增加软组织粘连及组织纤维化的机会,且能使脊柱各关节活动性减退,影响以后脊柱运动,造成腰背部慢性疼痛。
由于疼痛,背部肌肉可发生保护性痉挛,不敢活动背部,因而导致背肌的废用性萎缩。
以上问题给患者造成终身的痛苦,增加住院日,加重经济负担。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人民医院骨科(1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