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棉花

1、播种出苗期 约3~5天。栽培管理关键是要做到“五苗”。 2、苗期 约40-50天,所积累的干物质约占一生干物质总量的 1.5%~2%左右,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是决定单位面积株数的关 键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6月上旬现蕾。 3、蕾期 一般为25~30天。蕾期积累干物质量通常占总干物 质重量的15%左右,是增果枝,增蕾数,搭丰产架子的时期。 4、花铃期 一般约50~70天。花铃期所积累的干物质占一生 总干物质量约60%~65%以上。因此,花铃期是决定棉花产量的关 键时期。花铃期又可划分为初花期和盛花期。初花期通常是指从棉 株开始开花到第五果枝第一果节开花的15天左右的这段时间。初花 期后便进人盛花结铃期,此时通常有50%棉株每天开花2朵以上。 两熟棉田进入盛花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 5、 吐絮期 约75天左右,干物质量约占一生积累的总干物量 的20%~30%,吐絮期是争结秋桃,决定铃重和纤维品质的关键时 期。
年份 1999 面积 单产 1978 4867 450 1980 555
单产:kg/ hm2
1985 1987 810 424.5 1990 870 450.8
总产:104 tons
1991 879 1995 1996 1997 1998
4920 5141 4844 5588 6538 5422 4722 4491 4459 3726 810 870 414.7 890 1025 476.8 1009 1028 420.3 460.3 270.7 567.5
(五)纤维形成及其特性
1、成熟棉纤维的外形呈扁平管状,有不规划的扭曲。由基部、 中部和顶端三部分组成。成熟纤维的横断面,呈椭圆形或圆形,由 许多同心圆组成,可区分为6层:角质层、初生壁、次生壁的外层、 中层、内层以及中腔。 2、棉纤维的形成和发育 棉花纤维来源于胚珠表皮细胞,是种 子上着生的纤维。棉花纤维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时期,(1) 纤维原始细胞起始期:一般开花后3天生毛细胞伸长可形成长纤维。 开花后第4~10天隆起的生毛细胞,一般发育成为短纤维和短绒。我 国规定陆地棉纤维长度不足16mm称为短纤维,3mm左右的称短绒; (2)纤维伸长期:一般陆地棉品种的纤维伸长,高峰在开花后 9~20天,约经25天左右,即可伸长至应有的长度。(3)次生壁增 厚期:纤维伸长基本结束至裂铃前,历时约25~35天。在纤维横断 面上能明显区分疏密相间的日轮,每一轮层大致代表一天的生长, 因此也叫“日生长轮”。(4)脱水扭曲成熟期 从裂铃到充分吐 絮,历时约一周左右。
棉花的50种用途

棉花的50种用途棉花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介绍棉花的50种用途。
1.纺织:棉花是制造纺织品的主要原材料,用于制造T恤、衬衫、裤子、床上用品等。
2.纱线:棉花可纺成纱线,成为纺织品的基础。
3.毛巾:由棉花制成的毛巾柔软吸水性好,适用于沐浴、洗脸等用途。
4.床上用品:棉花制成的被子、床单、枕套等床上用品柔软舒适,透气性好。
5.内衣:棉花是舒适柔软的内衣制作材料。
6.面料:棉花可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面料,如牛仔布、绸缎等。
7.运动装备:棉花制成的运动装备舒适透气,适合运动员穿着。
8.鞋子面料:柔软舒适的棉花可用于制作鞋子的面料。
9.手套:棉花制成的手套透气性好,适合长时间佩戴。
10.帽子:棉花可用于制作夏季帽子,防晒透气。
11.儿童衣物:棉花是儿童服装的主要材料,柔软舒适。
12.防护服:棉花可用于制作各种防护服,如防火服、防酸碱服等。
13.针织品:棉花可用于制作针织品,如毛衣、围巾、手套等。
14.窗帘:柔软的棉花可用于制作窗帘,实现隔热和隐私保护。
15.清洁用品:棉花可用于制作擦拭用的清洁布。
16.书籍:棉花纸可用于制作书籍,如纸质书、笔记本等。
17.包装材料:棉花纤维可用于制作包装材料,如纸箱填充物等。
18.圆珠笔芯:棉花纤维可用于制作圆珠笔芯。
19.浴帽:柔软吸水性好的棉花可用于制作浴帽。
20.玩具填充物:棉花可用于填充玩具,让玩具更柔软。
21.隔热材料:棉花纤维可用于制作隔热材料,如隔热衣、隔热窗帘等。
22.防尘罩:棉花可用于制作防尘罩,避免灰尘对物品的损害。
23.隔音材料:棉花纤维可用于制作隔音材料,减少噪音传播。
24.填充物:棉花用于制作填充物,如靠垫、座垫、枕头等。
25.玩偶:柔软的棉花可用于制作玩偶。
26.纸巾:棉花纸可用于制作纸巾,如面巾纸、卫生纸等。
27.毯子:棉花制成的毯子温暖柔软,适用于冬季。
28.脱脂棉:通过去除脂肪的处理,棉花可用于医疗敷料。
29.化妆棉:棉花制成的化妆棉适合用于卸妆、擦拭。
有哪些关于棉花的冷知识

有哪些关于棉花的冷知识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常见于棉花地、棉花园等地方。
除了我们熟知的一些常见知识外,还有一些关于棉花的冷知识,或许你并不知道。
1. 棉花的起源棉花起源于亚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人们发现的棉花遗迹在墨西哥,这表明棉花可能是由美洲土著传播到其他地区的。
而世界上最早的纺织品化石则出现在巴基斯坦,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2. 棉花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古以来,棉花纤维的柔软性和吸湿性使其成为理想的纺织原料,被广泛用于制造衣物、床上用品等。
棉花的种植和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的兴起。
3. 棉花的品种丰富多样全球共有约50种不同的棉花品种,其中最主要的品种包括美国棉、印度棉、中国棉等。
不同品种的棉花在纤维长度、纤维强度、纤维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纺织品制造。
4. 棉花纤维的特性棉花纤维的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纺织原料。
棉花纤维柔软、吸湿性好、透气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磨性。
此外,棉花纤维能够耐高温,不易燃烧,这也使得棉花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纺织原料。
5. 棉花的采摘方式棉花一般在秋季采摘,采摘时通常采用机械化的方式。
机械化采摘可以大大提高采摘效率,减少人工劳动。
采摘后的棉花会经过处理,去除种子和杂质,然后进行纺织加工。
6. 棉花的用途广泛棉花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制造衣物、床上用品等纺织品外,还可以用于制造纸张、钱币、烟草、药物等。
此外,棉花籽中的棉籽油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油和工业原料。
7. 棉花的保护由于棉花种植面积广泛,棉花病虫害也较为严重。
为了保护棉花的生长和提高产量,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合理施肥、科学病虫害防治、优化种植结构等。
8. 棉花的国际贸易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国际贸易量巨大。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是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三个国家的棉花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70%以上。
棉花的基本资料

• 棉花是离瓣双子叶植物,属锦葵目锦葵科 木槿亚科棉属。喜热、好光、耐旱、忌渍, 适宜于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
棉花的用途
• 根据纤维的长度和外观,棉花可分成3大类:第一类纤维 细长(长度在2.5至6.5厘米范围内),有光泽,包括品质 极佳的海岛棉;长绒棉产量低,费工多,价格昂贵,主要 用于高级布料、棉纱和针织品。第二类包括一般中等长度 的棉花(长度约1.3至3.3厘米);第三类为纤维粗短的棉 花(长度约1至2.5厘米)用来制造地毯、棉毯和价格低廉 的织物,或与其他纤维混纺。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 物之一,产量高,生产成本低。 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织物。棉织物坚牢耐磨,能洗 涤并在高温下熨烫。棉布吸湿和脱湿快速而使穿着舒 适。
我国棉花的进口情况
•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统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2年1月份因新一年的配额开始使用,当月我 国棉花进口数量与前一个月相比大幅回落。当月 进口原棉总量为32.64万吨,比上个月减少46.4万 吨,环比降低58.7%;比2011年1月同期进口棉花 数量的减少16.5%。其中,配额内进口棉花26.54 万吨,比例大幅上升,占总量的八成以上;当月 滑准税进口为4.76万吨,占总进口数的14.6%。 截至1月份,2011/12年度中国进口棉花累计达 199.99万吨,同比增加72.47万吨,增幅56.8%。
我国棉花产区分布及区划
• 我国棉区范围大致在北纬18-46度,东经76- 124度之间,即南起海南岛,北抵新疆的玛纳斯 垦区,东起台湾省、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带和辽河 流域,西至新疆塔里木盆地西缘,全国除西藏、 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少数省(自治区) 外,都能种植棉花(见图一)。2001年棉花产量 在20万吨以上的省有:新疆(145.8万吨)、河南 (82.8万吨)、山东(78.1万吨)、江苏(46.1 万吨)、河北40.9万吨)、湖北(37.4万吨)和 安徽(35.7万吨)。
《棉花基础知识》课件

棉花的分级与检验
分级
根据棉花的品质、色泽、长度等因素 ,棉花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一级、 二级、三级等。
检验
检验主要包括对棉花的质量、长度、 色泽、杂质等方面的检测,以确保棉 花的质量。
棉花的用途与产品
用途
棉花主要用于纺织业,生产棉布、棉纱、棉毛织品等。此外 ,棉花还可用于制作床单、毛巾、手套等生活用品。
棉花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基因工程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棉花的性状和品质,提高抗虫、抗病、抗逆等能力。
细胞工程
通过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快速繁殖和品种改良。
未来棉花科学研究展望
智能化育种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棉 花育种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生态化种植
研究棉花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生态友 好型的种植模式,降低环境污染。
整地与施肥
深耕细耙,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3000公斤,复合肥50 公斤。
播种方式
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播种,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播种后及时镇 压。
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灌溉排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
棉花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综合防治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害,采取不同的防 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 管理等。
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棉花病 虫害。
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 等多种方法,控制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
04
棉花加工与产品
棉花的采摘与加工
采摘
棉花的采摘通常在棉铃裂开后进 行,手工采摘或者机械采摘是常 见的两种方式。
加工
棉花加工主要包括去籽、除杂、 松散纤维等步骤,最终形成原棉 或者棉纱。
棉花

棉花田间管理棉花一生要经历出苗、现蕾、开花、结铃,吐絮等五个生育时期,通常将播种至50%棉苗出土、子叶平展称为播种出苗期;把出苗期至50%棉株出现第一个幼蕾称为苗期,约需40~50天;把现蕾期至50%棉株开第一朵花称为蕾期,约需25~30天;开花期至50%棉株第一个棉铃吐絮称为花铃期,约需50~70天。
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叫做吐絮期或成熟期,吐絮期的长短视当地霜期早晚而定。
一.苗期管理:从播种到子叶平展称为出苗期。
当棉花胚根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1/2时称为发芽。
棉花下胚轴拱出土面后,两片子叶平展,即为出苗。
棉花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10~15℃,最适温度25~32℃,最高温度为38~40℃。
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变温比恒温更有利于棉籽的发芽。
棉籽萌芽后下胚轴伸长发育形成导管需要16℃以上的温度,因此子叶出土的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出苗比发芽为高,在确定播种期时必须考虑出苗温度。
苗期的生育特点:苗期是以扎根、长茎、生叶,即以营养生长为主,并开始花芽分化。
当棉花第2~3片真叶展开时,主茎上已分化出8~10个叶原基(包括展开叶),在较高节位(第5~7节)幼叶的腋芽分化发育成果枝原基,其顶芽发育成花原基。
此时气温偏低,地上部生长缓慢,而根的生长较快,是这一时期的生长中心,主根伸长比株高增长快4~5倍。
3片真叶前,对不良环境因素抵抗力弱,如遇寒潮低温,就会影响棉苗的正常生理活动,导致弱苗迟发、病苗、僵苗或死苗。
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不多,但要求充足的光照,较高的温度和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管理措施:1、及时放苗。
在棉苗子叶平展,由黄变绿后,及时放苗。
若放苗过早,因棉苗幼嫩和膜内外温差较大,易造成死苗;放苗过晚易形成高脚苗,高温时还会烧苗。
放苗后,待子叶上的水晒干后及时用细土严封放苗孔,以防大风揭膜、跑墒和降温。
2、中耕松土。
中耕要求深度在4~6厘米,雨后或浇水后及时中耕,盐碱地为抑制返盐适当加深中耕,一般每隔10天左右中耕一次,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降低温度,减少病害,促进棉苗生长。
棉花的八种用途

棉花的八种用途
棉花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具有多种用途。
以下是棉花的八种用途:
1.纺织品:棉花是最主要的纺织原料之一,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种各样的纺织品,包括床上用品,服装,手帕等等。
2.医疗用途:棉花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医疗产品,如敷料和绷带。
软质的,吸水能力强的棉花可以用于处理伤口和止血。
3.造纸:棉花可以作为造纸原料,用于制造各种各样的纸张,如书页,卡片和信纸等等。
4.工业:棉花纤维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工业用品,如火柴棒,绳索,气囊等等。
5.食品:棉花籽油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榨取油进行烹饪。
棉花籽还可以用于制作蛋白质粉或喂养牲畜。
6.家居装饰:棉花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家居装饰品,如靠垫,地毯和窗帘等等。
7.环境保护:棉花是一种天然的可再生资源,种植棉花需要较少的化学品和水,并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艺术与手工艺品:棉花是一种常见的手工艺品材料,如钩针,织布和绣花等等。
棉花也可以用于绘画,画家可以借助棉花的纹理和质感创作出独特的效果。
总结:棉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农作物,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
由于棉花的特性,它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对环境和人类都非常重要。
棉花的PPT课件

棉花需要暖和的气候,适宜的温 度和光照,以及充足的降雨量, 但也要避免洪涝灾害。
灌溉和施肥管理
灌溉
棉花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需要定期 灌溉,保持土壤潮湿。
施肥
根据棉花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态 ,公道施肥,以满足棉花生长所需的 营养。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种类
棉花常见的病虫害包括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等。
蔓延。
收成
在棉花成熟后,适时收 成,并妥善保存,以确 保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202X
PART 04
棉花的市场和贸易
REPORTING
全球棉花市场概述
1 2 3
全球棉花产量
全球棉花产量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国 家,这些国家的产量占据了全球总产量的绝大部 分。
全球棉花消费
全球棉花消费量逐年增长,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 美国、中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市场对棉 花的需求量较大。
中国棉花价格
中国棉花价格受到国内供需关系 、政策调整和国际市场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为频繁。
棉花贸易政策和规定
贸易政策
各国政府对棉花贸易实施不同的贸易政策,包括关税、配额、反 倾销税等,这些政策对棉花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质量标准
各国对棉花质量标准的要求不同,国际上通用的质量标准包括ISO 、ASTM等,这些标准对棉花贸易具有指导意义。
202X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环保法规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各国政府对棉花的环保法规日益严格,对棉 花的种植、加工和贸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X
PART 05
棉花的可持续发展
REPORTI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花伏前桃)。
3、合理的肥水管理。
棉花进入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结伏桃的时期,由于边开花边结铃,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如果有机肥料不足,是造成脱落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合理的肥水管理,达到稳生长、稳增蕾,防陡长,是确保伏桃的关键一环。
盛花期后,气温在下降,但日光充足,脱落减少,是抓秋桃的有利季节,影响秋桃的主要原因是早衰,在底肥不足,追肥少的棉田,现蕾、开花和结铃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生长变弱,有效叶面积逐渐减少,引起秋后棉株光合作用减弱,上部幼铃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脱落,所以在生产上应重施花铃肥、补施桃肥,防止早衰,保枝叶,增强光合效率,争取早秋桃的要求。
一、棉花一生分为五个时期:1、播种出苗期。
从棉籽播种到子叶出土并展开,称出苗期。
我区棉花播种期在4月底—5月初,约需7—15天出苗。
一播全苗是棉花生产的关键。
2、苗期。
从出苗到现蕾称为苗期,约为40—50天。
苗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生长速度较慢。
3、蕾期。
从现三、棉花的蕾铃脱落棉花一般单株蕾数多达几十个,生产潜力很大,但生产上最后能收获的棉桃仅几个到十几个,大量的蕾铃由于多种原因而脱落。
若以每亩2000株计算,每株少落一个桃,就能增产皮棉5斤左右,所以提高成铃数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方法。
蕾铃脱落的原因1、生理脱落。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现象,通过外界条件影响和生理变化,促进果胶酶和纤维酶的活性,在蕾柄或铃柄处形成离层所导致的脱落。
2、病虫为害。
病虫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蕾铃脱落。
直接为害蕾铃的虫害主要有棉蝽和棉铃虫,为害时间长而严重。
间接为害有蚜虫,使棉叶卷缩,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差,棉株矮小,影响蕾铃脱落。
3、机械损伤。
棉花生育期长,管理操作频繁,棉花封行后,在田操作容易增加机械损伤。
防止蕾铃脱落的途径1、培育壮苗,促进早发。
壮苗根系发育良好,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增强对不良气候的适应能力,为增蕾保铃打下基础。
2、注意防治虫害。
现蕾后迅速出现果枝,只要虫害防治得力,棉花脱落就会减少,就能早坐桃(蕾到开花叫蕾期,约22—28天。
蕾期多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主要是长根、茎、叶,是搭丰产架子时期。
4、花铃期。
从开花到吐絮叫花铃期,约需48—52天。
花铃期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主要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5、吐絮期。
从开始吐絮到收花结束为吐絮期,约需70—80天。
一般在8月中下旬开始吐絮,9月为吐絮盛期,11月初收花结束。
二、棉花的主要生育特性1、喜温、好光、较耐旱但怕渍。
棉花属喜温作物,现蕾开花和结铃的适宜温度为25—30℃.光照不足会抑制棉花的发育,造成大量蕾铃脱落。
棉花属直根系作物,根系发达,属耐旱作物。
2、无限生长习性。
棉花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只要温度、光照等条件适宜,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样,可以不断的生枝、长叶、现蕾、开花持续生长发育,发挥这一特性而获得显著增产效果。
3、再生能力强。
棉花的根、茎、叶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小苗、主根受伤会促进大量侧根生长。
4、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重叠。
棉花苗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生长。
从现蕾到吐絮这一时期称为生殖生长。
棉花既长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又有现蕾、开花、结铃等生殖器官的发育,称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重叠时期。
5、可塑性强,便于促控。
棉花的株型有多种多样,有短果枝、长果枝,有株型紧凑的,还有株型松散的,就是同一栽培品种,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株型大小往往可以相差很大。
由于株型上的伸缩性,通过多种人为的促控措施,为创造高产提供了可能。
6、单株产量潜力大。
因为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在适宜条件下,能不断地增长果枝,果枝又能不断长果节,增生花蕾,开花结铃,所以单株上着铃的潜力很大。
四、棉花的需肥和需水规律1、棉花对N、P、K的吸收量:亩产200斤皮棉吸收N、P、K的总量分别为27斤、10斤、27斤,其比例为1﹕0.4﹕1,折碳铵160斤,过磷酸钙83斤,氯化钾45斤。
2、棉花各生育期对养分的吸收规律(1)苗期:吸收养分占全生育期2—5%。
(2)蕾期:吸收养分占全生育期的10%。
(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期:N占56.6%、P、K各占24—36%。
(4)铃期:N占27.7%,P、K各占64.5—51.7%。
3、棉花各生育期对水吸收规律(1)播种到出苗阶段:占种子本身重60%水分才能发芽。
(2)出苗至现蕾阶段:占总需水量的15%以下,90%水从地表蒸发。
(3)现蕾开花阶段:占总需水量的12—20%,雨季集中,注意排水。
(4)开花至吐絮阶段:占总需水量45—65%,雨水较少,注意抗旱。
五、棉花高产栽培技术1、棉花产量的构成每亩总铃数×单铃重(克)(1)籽棉产量=—————————————(斤/亩)1000克每亩总铃数×单铃重(克)×衣分(%)(2)皮棉产量=———————————————(斤/亩)1000克2、三桃划分○17月15日前结铃为伏前桃,占5—10%左右。
○27月16日—8月15日结铃为伏桃,占50%—60%左右。
○38月16日—8月底结铃为秋桃,占20%—30%左右。
3、棉花大田直播技术(1)适时播期。
我区适宜播期在4月底—5月初。
播种过早,温度偏低,出苗期延长,容易出现死苗、烂种,不能一播全苗。
(2)播种量。
点播每穴4—5粒,每亩用种4—5斤。
行距60—70cm,株距25cm左右,每亩定植苗1700—2000株。
(3)提高播种质量。
棉花属双子叶植物,撒播出苗困难。
一般掌握深不过寸,浅不露籽,深度以1.6cm左右为宜。
(4)施足底肥,重施花蕾肥。
每亩施底肥碳铵100斤,磷肥70斤,钾肥20斤或45%三元复合肥100斤。
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进行追肥:一是苗肥。
每亩用45%三元复合肥15斤兑水点施。
二是蕾肥。
每亩用45%三元复合肥50斤挖沟深施。
三是花铃肥。
每亩用尿素30斤深施。
(5)棉田除草。
播种后至出苗前,每亩用金都尔50毫升或拉索150毫升兑水120斤喷雾,防除杂草。
(6)适时打顶,精细整枝。
a、过早打顶会减少有效果枝数,降低总桃数。
打顶过晚,不仅起不到养分的调节作用,还会使上部无效果枝增加,不能发挥打顶的效果。
棉花适时打顶的时间应根据棉花的长势、密度、肥力等条件来定,一般在7月23日左右打顶,打顶只需摘去一顶一叶,防止大把揪。
b、打旁心。
打旁心可以消除顶端优势,减少脱落和烂桃,应从植株下部向上打旁心。
c、打老叶,剪空枝。
盛花前后,对长势过旺的棉田,应分批打去主茎下、中部的老叶,并剪去空枝,可以减少烂桃,增加铃重,促进吐絮。
(7)病虫害防治。
a、棉蚜。
棉蚜在我区一年发生20多代,从越冬寄主上迁飞至早播棉苗上为害。
每亩用大功臣或蚜虱净40—50克兑水80斤喷雾。
b、红蜘蛛。
棉红蜘蛛喜欢高温干旱,6—8月份是为害高峰,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
选用螨类杀虫剂进行防治,间隔7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c、棉红铃虫。
棉红铃虫在我区一年发生三代,以幼虫越冬,第一代产卵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二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
我区在第三代发生量大,虫口密度大,为害严重。
早发棉花主攻二代,保伏桃为主;迟发棉花狠治三代,保秋桃为主。
用杀虫剂类药物进行防治,注意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
六、棉田综合管理技术根据棉花各生育时期的特点,运用看苗诊断技术,正确判断苗性,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一)苗期综合管理1、苗期的生育特点:(1)苗期一是长根、茎、叶为主。
二是花芽开始分化,幼叶的腋芽分化发育成果枝原基,顶芽发育成花原基。
(2)苗期气温偏低,地上部生长缓慢,而地下部生长较快,主根伸长比株高增长快4-5倍。
(3)棉苗3片真叶前,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导致弱苗迟发或病苗、僵苗或死苗发生。
(4)苗期对水分和养分需求不多,但对光照、温度要求严格。
2、苗期看苗诊断:(1)全苗:要选择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一播全苗。
(2)壮苗:在确保全苗的基础上,达到壮苗早发。
(3)壮根:三者的关系是壮苗先壮根,根壮苗早发。
3、苗期栽培技术要点:(1)补苗、间苗、定苗a、补苗:直播苗田要育好营养钵预备苗,及时移苗补缺。
b、间苗:长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
c、定苗:长3—4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株距30cm左右。
(2)中耕除草,及时灭茬a、中耕除草要求:“早、勤、细”,防止草荒苗。
b、中耕除草要与苗肥相结合,促苗生长。
c、中耕要与化学除草相结合,减轻劳动强度。
(3)排涝防渍,保墒抗旱a、多雨: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防止病害死苗。
b、干旱:及时灌溉,松土保墒,确保全苗。
(4)早施、轻施苗肥a、齐苗后施一次“黄芽肥”,亩施尿素5斤。
b、3、4叶时施一次平衡肥,亩施复合肥15斤。
c、小苗、弱苗要多施,大苗、壮苗要少施。
(5)病虫防治a、苗期病害: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疫病等。
b、苗期虫害:蚜虫、蓟马、红蜘蛛、地老虎、蜗牛等。
c、防治方法:苗病农业防治,清沟排渍,中耕除草,早施苗肥。
苗病药剂防治,用托布津、可杀得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虫害防治主要以化学药剂防治。
(二)蕾期的综合管理1、蕾期的生育特点:(1)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2)根系逐渐扩大,吸收肥水能力强。
(3)温度升高,光照条件好,叶面积系数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4)控制氮肥用量,防止疯长。
2、蕾期看苗诊断:(1)根系深,吸收旺。
(2)株型紧凑,发棵稳。
(3)茎杆粗壮,红茎比60%。
3、蕾期栽培技术要点:(1)中耕、除草、培土:在结合中耕除草时进行清沟培土,中耕深度为8—12cm,培土高度为10—12cm。
(2)稳施蕾肥:开沟深施有机肥和无机肥,做到蕾期施,花期用。
(3)清沟排水,灌水抗旱:蕾期正值雨季,清沟排水是关键,遇到旱情要及时灌水抗旱。
(4)适时适量喷施生长调节剂:a、第一次在主茎叶8—10片时,用缩节胺3克兑水100斤喷雾。
b、第二次在花期时,用缩节胺5克兑水120斤喷雾c、喷雾整株叶片全湿,但不滴水为宜。
(5)防治病虫害。
蕾期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红铃虫、盲椿象、金刚钻等。
病害以立枯病、枯黄萎病为主,应及时防治和拔除。
(三)花铃期综合管理1、花铃期的生育特点(1)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时期。
(2)叶面积迅速增大,光合叶片制造有机养料达80%以上。
(3)开花量占60%以上。
(4)是根系吸收肥水最多的时期。
2、花铃期看苗诊断(1)株型紧凑,茎杆下部粗壮。
(2)节间较短,果枝健壮,横着长。
(3)红茎比例为70—80%。
(4)打顶后株高110cm左右。
3、花铃期栽培技术要点(1)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a、花铃肥:结合中耕开沟亩施尿素30斤,施后覆盖。
b、盖顶肥:立秋后每亩施尿素15斤。
c、缺硼田:花铃期喷硼1—2次,浓度为0.1—0.2%,每亩用硼砂2两兑水100—120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