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古诗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下册古诗

一年级下册古诗

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3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游子吟唐.孟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关山月南北朝徐陵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9晚春 [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10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1《咏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2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3盆池唐.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14山中杂诗(南朝) 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15弹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6蝉唐.虞世南垂緌(穗)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7听筝唐李端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打印

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打印

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打印
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诗词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一年级下册学生背诵的古诗词,供打印使用:
1.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9.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这些古诗词涵盖了自然景观、人文情感、历史典故等多个主题,适合一年级学生理解和记忆。

打印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字体大小和排版,以便于学生阅读和背诵。

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和运用。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小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1、寻:寻访。

2、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一般指的是贤士。

3、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4、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

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5、言:回答,说。

6、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2024一年级下册古诗必背12首人教版

2024一年级下册古诗必背12首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必背古诗以下是一年级下册必背的12首古诗: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3.《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华山》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7.《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8.《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0.《悯农(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1.《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2.《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多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文

更多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文

更多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文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鹅》-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其一)-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共长云。

将船对青楼,耐可乘风翻。

一年级下册古诗必背大全

一年级下册古诗必背大全

一年级下册古诗必背大全一年级下册的必背古诗包括以下几首:
1.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 《春日》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9.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0.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下册)

一年级必背古诗词(下册)

【一年级下册10首】1、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理解】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2、悯农(一)(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农民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锄地,汗水滴滴嗒嗒地掉在禾苗下的土地。

可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千辛万苦的劳动换来的。

3、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理解】连绵的群山不见鸟的飞影,所有的路上难寻人的行踪。

一条孤单的小船上,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在风雪寒冷的江上钓鱼。

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理解】空寂的山中看不见人影,只是偶尔听到来自林中的说话声。

落日的余辉返照射入林海深处,又透过密林映照在幽暗的青苔上。

5、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理解】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理解】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就是那里的外来人了,每次到了节日的时候更加思念亲人。

在那遥远的家乡亲人们登高望远的时候,他们头插茱萸偏偏只少了我一个人吧!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理解】牧童骑着黄牛在树林中高声歌唱,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忽然听到树上知了的叫声,牧童想去捉住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

8、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理解】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我停下车来是因为喜欢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下册诗词26、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7剑客唐·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28何满子唐·张祜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29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0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1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32哥舒歌唐·西鄙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33雨晴唐·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4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3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6陶者宋·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霑泥,鳞鳞居大厦。

37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38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9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40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1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2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43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4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45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6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7明日歌明·文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48咏棉花清·马苏臣五月棉花秀,八月棉花干。

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49一字诗清·陈沆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50三字经(上)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叶。

曰笔墨,曰纸砚,此四宝,藏文房。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孙而曾,曾而玄,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有典谟,有训诰。

有誓命,书之奥。

我姬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毂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50三字经(下)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兴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

元灭金,绝宋世。

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

十六世,至崇祯。

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终。

清顺治,据神京。

至十传,宣统逊。

举总统,共和成。

复汉土,民国兴。

历代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屈原赋,本风人。

韩与柳,并文雄。

李若杜,为诗宗,凡学者,宜兼通。

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荀卿,年五十。

游稷下,习儒业。

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

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

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

谢道韫,能咏吟。

彼女子,且聪敏。

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己仕。

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匡国,下利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

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