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I)卷

合集下载

1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1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1观潮基础达标一、看拼音,写词语。

qíɡuān jù shuō dà dī kuān kuòɡǔn dònɡdùn shí zhú jiàn yóu rú shān bēnɡ dì liè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薄.雾(bóbáo)闷.雷(mēn mèn)涨.潮(zhǎnɡzhànɡ)号.叫(háo hào)昂.首(ánɡyánɡ)屹.立(qǐyì)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白浪()()()号()吼()()鼎沸()崩()裂人()人()()()卷地1.形容人很多的词语是,形容人声嘈杂的词语是。

2.可以用来形容江水气势非凡的词语是:、。

四、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文章重点描写了潮去后江面上的壮观景象。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是文中的过渡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3.“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这句话是比喻句。

()4.作者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大潮的“奇”。

()五、按要求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把”字句)2.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仿写句子)培优训练六、核心素养阅读。

听潮(节选)①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②海睡熟了。

③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④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⑤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

四年级上册语文 1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 1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1 观 潮测验一一.看拼音,写词语.gu ān ch áo j ù shu ō y óu r ú zh ú ji ànd ùn sh í yì l ì ku ān ku ò sh à sh í二.比一比,组词.提( ) 据( ) 顿( ) 屹( ) 崩( ) 震( )堤( ) 剧( ) 炖( ) 吃( ) 蹦( ) 振(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钱塘江 ( )的薄雾 ( )的响声 ( )地飞奔而来 几座小山在云雾中( )四.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观: 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1.悲观.的心态会让人经常沮丧.( ) 2.在每年的观.潮日---农历八月初八这一天,人们就会来到欣赏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 ( ) 3.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回答下列问题.①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 ).②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按原文内容填空.2.这段话按照由______及______的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语中知道的.3.文段第③句的后一个分句描写的是大潮的________,除此之外,文段其余内容描写的是大潮的________.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潮的壮观让作者不由地产生了丰富的联想,我能摘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请画上“ ”.测验二一、补充词语,并按要求填空.若()若() 人()人() 风平()()()()鼎沸()()相接山()地() 漫()卷()齐头()()1.形容来势很猛,到处都是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2.形容人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的词语是____________.3.潮来前,江面上____________,几座小山在云雾中____________,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二、课内阅读.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顿时(),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起来.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作者运用的顺序写出了大潮的样子和声音.3.把描写声音的句子在文中用“”画出来.4.用“____”画出两个比喻句,分别把浪潮比作了________和________.三、课外阅读.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1.找出短文中三个写错的字.2.这篇短文主要介绍了石像几个方面的特点.3.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观潮》文中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词语是( )参考答案1 观潮测验一五.1.拉长变粗江面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2.远近再近些越来越近 3.声音形态白线水墙战马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长多高的水墙.③浪潮越来越近……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测验二一.隐现山海浪静人声水天崩裂天地并进1.漫天卷地2.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二.课内阅读.1.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越来越大沸腾2.从远到近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起来.4.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水墙白色战马三.课外阅读.1.蜜布——密布园柱——圆柱排烈——排列浩浩荡荡若隐若现2.顶尊双座片块堵座3.奇观。

1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1 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1 观潮同步练习一(新题型)读文段,完成练习。

jù shuō( )盐.(yán yān)官镇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和妈妈登上(宽阔辽阔)的海塘dà dī( ),昂.(hánɡánɡ)首往东望去,只见一条白线在薄.(bó báo)雾中zhú jiàn( )拉长,变粗,白浪翻滚,yóu rú( )万马奔腾,壮观极了。

1.看拼音写词语,并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文段中的横线上。

二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齐头( )( ) ( )号( )吼( )( )鼎沸( )( )卷地 ( )崩( )裂人( )人( )1.上面的词语中,描写大潮声音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 ___,用来形容人多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福建舰的下水意味着中国海军打开了多种先进装备_________ _的局面。

三品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1.(练要素·想象画面)“横卧”一词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钱塘江的,以及潮来前的特点,极具画面感。

2.用画“____”句子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四(教材母题变式)学了《观潮》一课,同学们在班级微信群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冬冬:《观潮》一文按照、、的顺序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象,这种景象可以用古诗“八月涛声吼地来,。

,卷起沙堆似雪堆”来赞美。

宁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最佳地点是。

五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1观潮  同步练习(含答案)

1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 观潮一、基础知识运用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是()A.薄雾薄饼B.闷雷闷热C.号角号令D.道观观赏2.下列词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风号浪吼(号,号叫)B.横贯见面(贯,穿、通过)C.漫天卷地(漫,满,遍布,充满)D.人声鼎沸(鼎,煮沸的水)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地升起来。

B.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漫天卷地而来。

C.在台上,李丽千姿百态的神情让人捧腹大笑。

D.数十只海鸥在天空中盘旋,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B.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

C.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D.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5.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一阵闷________(A.mēn B.mèn)雷滚过,下起雨来。

闷________(A.mēn B.mèn)热的天气凉爽了许多。

②潮过后,江面上依旧风号________(A.háo B.hào)浪吼。

6.连线。

八月涛声吼地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须臾却入海门去只见白浪翻滚。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头高数丈触山回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卷起沙堆似雪堆霎时间。

潮头奔腾西去。

7.形态的变化:排序。

(填序号)①一条白线②风平浪静③横贯江面④白浪翻滚⑤漫天卷地⑥奔腾西去⑦浩浩荡荡按照文中作者的描述正确排列潮水的形态变化过程:_8.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cháo jùshuōkuān kuòfān gǔn( ) ( ) ( ) ( )dùn shízhújiàn yóu rúyúbō( ) ( ) ( ) ( )9.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2019-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43分)1. (4分)填词练习。

_______的服装 _______的小鸟_______的国旗 _______的铜钟2. (4分)读课文《父亲的菜园》,联系句意,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一个星期过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足有三四分翻过的黄土地。

分:_______。

3. (6分)按课文《观潮》内容填空。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_______;既而渐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分)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按顺序重新排列。

_______春天到了,菜园里一片绿油油。

_______冬天的时候,下过一场大雪,我们的菜园变得一片洁白。

_______菜园如此娇美,仿佛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_______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园子。

_______初夏,成行的向日葵绽(zhàn)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迎着朝阳怒放。

_______秋天,北边墙脚下的花丛发出阵阵芳香。

_______炎热的夏天到了,地里结满了累累的瓜果。

5. (4分)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奇异的景象;奇怪而少见的事。

_______②高耸挺立。

_______③形容人群发出的声音嘈杂喧闹,像烧开的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_______④山倒塌,地裂开。

形容声势巨大。

_______6. (5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的江面隆隆的______________的阳光呼呼的______________的人群蒙蒙的______________的波浪滚滚的_______7. (15分)根据课文《观潮》内容填空。

自古以来,钱塘江大潮被称为_______。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13分)1. (5分)看拼音,写词语。

shàn liáng kuǎn dài zàn shǎng chuí bèi lì wà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8分)组词桩_______ 稼_______脏_______ 嫁_______长zhǎng_______cháng_______磨mó_______mò_______3. (3分)选词填空。

沸腾奔腾欢腾①波浪滔天的江水,_______着,呼啸着,向岸上涌来。

②看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_______起来。

③喜讯传来,教室里一片_______4. (2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以物嵌入,作为装饰。

_______②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

_______5. (5分)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_______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_______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_______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_______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6. (4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宽阔_______熟悉_______平静_______风平浪静_______7. (5分)照样子,给句子补充一部分,使句子意思更清楚。

例:夜里果然下了大雪。

(晚上,电视里预报了要降雪),夜里果然下了大雪。

同学们欢呼雀跃。

8. (5分)星期天,你和表妹在玩儿游戏。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同步练习题: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同步练习题:语文
S版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6n)雷涨(zhǎng znàng)潮
飞奔(bēn bèn)而来
恢复(hù fù ) 踮(diǎn diàn)着脚
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 )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 )
4.“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 )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 )天( )地七( )八( )
若( )若( ) 风( )浪( ) 东( )西( )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的有:。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同步练
习题,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链接:
最新2016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病人》练习题:沪教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守信》同步练习题:第一学期。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练习 1、观潮(部编含答案)

1、观潮积累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 jù kuān kuò cháo shuǐɡǔn dònɡ lǒnɡ zhào( ) ( ) ( ) ( ) ( ) bó wù hénɡɡuàn jiānɡ miàn rén shēnɡ dǐnɡ fèi ( ) ( ) ( )二、选字填空。

1.潮嘲朝( )笑 ( )廷浪( )2.笼珑拢合( ) 鸟( ) 小巧玲( )三、根据语境写音节。

1.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 )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 )浪吼。

2.看看堤.( )下,江水已经涨.( )了两丈来高了。

四、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2.形容隐隐约约。

( )3.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4.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 )5.山岳倒塌、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剧烈。

( )五、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

屹立矗立耸立1.大街两旁( )着高楼大厦。

2.镇海古塔( )在江边。

3.高大建筑的尖顶( )在平原的上空。

平静安静宁静幽静4.夜晚,我们沿着一条( )的小路来到美丽的西子湖畔。

湖面上很( ),连一丝风都没有。

我们( )地坐在湖边的木椅上赏月,周围的小树林格外( ),鸟儿们可能都睡着了。

六、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造句。

风( )浪( ) ( )平( )静山( )地( ) ( )天( )地人( )人( ) 人声( )( )若( )若( ) 水天( )( )造句:----------------------------------------七、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一、基础与运用1.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lǒnɡ zhàoyī jùkuān kuòcháo shuǐɡǔn dònɡ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屹立(yì qì)闷雷(mēn mèn)风号浪吼(háo hào)薄雾(báo bó)颤动(zhàn chàn)人声鼎沸(dǐng jǐng)3.比一比,组词语。

潮堤渐犹震嘲提惭优振4.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鼎沸②风平③浩浩④水天⑤浪吼⑥地裂今天,我去海宁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

潮来时,江面上,潮水声犹如海堤上,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5.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3)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4)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6.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

课文按、、的顺序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

我想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形容钱塘江大潮、。

8.按要求写句子。

(1)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照样子,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部编版2019年秋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同步练习(附答案)

1.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这一天早上,我们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ī)。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hào)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ì)立在江边。

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江潮还没有,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dǐnɡ)沸(fèi),有人告诉我们,潮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逐渐拉长,变粗,横贯(ɡuàn)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ào)浩荡荡地飞奔而;那声音如同山崩(bēnɡ)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江面上依旧风号[háo]浪吼(hǒu)。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huī)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高了。

生字区。

罩屹鼎沸贯崩恢基础区。

一、补充下列词语。

山( )地( ) 人( )人( ) ( )天( )地人( )鼎( ) 风( )浪( ) ( )头( )进二、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天下奇观”是指:()A、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2、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这雄奇的钱塘江大潮,你会说(想)什么呢?答: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被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钱塘江不是天下奇观么?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排列下列句子顺序,用序号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观潮》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1分)
1. (6分)按拼音写词语。

chā yāng kū wěi xī gài guī lǜmó fǎng yī l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按拼音写汉字
háng zhōu kā fēi shū j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读一读,选一选
①人群像________(A.潮 B.朝)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②母亲节到了,我为妈妈准备了称________(A.chēng B.chèn)心如意的礼物。

③晨雾笼罩着大地,像披了一件薄薄________(A.báo B.bó)的轻纱。

④这座铁路大桥________(A.横贯 B.横卧)大江南北。

4. (6分)找出句子中的一组反义词填在横线上
①他并没有明说,只是用眼神暗示我。

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情你可得保密,不能泄露半点儿消息。

________—________
③下课铃一响,原本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喧闹起来。

________—________
5. (3分)根据课文《观潮》意思,写出词语。

①形容水势很大。

________
②铺天盖地。

本课形容大潮水势汹涌。

________
③江面和天际会合,指地平线。

________
6. (5分)按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________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________潮头奔腾而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________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大、变粗。

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________潮来了,只见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7. (5分)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③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8. (5分)照样子把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写下来。

例子:衣服了弯曲穿上小柳树的
弯曲的小柳树穿上了衣服。

①阿德地起床早早了
②爱爷爷唱京戏拉二胡和
9. (5分)誊写词语。

洪亮和谐柔和
10. (5分) 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①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

(“把”字句)
②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么?(陈述句)
11. (1分) 按要求改写句子
爸爸把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挂在客厅正中的墙上。

被字句:________
12. (4分) 写反义词

阔——________ 沸腾——________ 逐渐
——________ 风号浪吼——_____
___
13. (5分) 缩写句子。

带着一大包货物的商人匆匆地走下又窄又深的小艇。

14. (4分) 根据课文《观潮》内容填空。

作者是在________(时间),________(地方)观看潮水的。

全文按________的顺序叙述了________的壮观景象。

15. (15分) 我是小医生。

(1)
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2)
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3)
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16. (5分)从《观潮》中摘录三个描写江潮来时气势雄伟的词语。

17. (5分)照样子,把句子加一部分内容,使句子意思更清楚。

例:红军继续北上抗日。

(翻过了大雪山以后),红军继续北上抗日。

我专心地写作业。

18. (5分)根据要求默写。

写出《浙江潮》中表现潮刚来时情景的语句。

19. (5分)修改病句: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和柔嫩的小草。

20. (5分)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午后一点左右……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9分)
21. (5分)读课文《观潮》,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22. (5分)仔细品味课文《观潮》说说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23. (5分)仔细读课文《观潮》,回答: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观潮的?
24. (5分)阅读课文《观潮》选段,回答。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写出来并努力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25. (9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夏天
郭奕明
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

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

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

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

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

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

“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

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

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

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

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

天晴了,云散了。

天空碧蓝碧蓝
的,那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1)
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

(2)
第②段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夏天的闷热的?
(3)
划分层次,使用符号标明正确的是()
A . ①一②/③一⑥/⑦一⑧
B . ①一③/④一⑥/⑦一⑧
C . ①/②一⑥/⑦一⑧
D . ①/②一⑦/⑧
(4)
我们在本学期的课文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知道可用________这个词不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那么根据本文的内容我们可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夏天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01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16、答案:略
17、答案:略
18、答案:略
19、答案:略
20、答案:略
二、阅读题 (共5题;共29分)
21、答案:略
22、答案:略
23、答案:略
24、答案:略
25、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