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缺陷分级规定

产品质量缺陷分级规定
产品质量缺陷分级规定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原则、目的、作用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

2、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2.1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分为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和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两种。

2.2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2.2.1质量缺陷是偏离规范的表现,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原则规定见表1。

表1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原则

2.2.2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应按表1的分级原则在作业指导书相应栏目中列出该产品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由检验机构编制。

2.2.3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表主要用于指导检验工作,其作用具体体现在:

a 是把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制造要求与顾客使用要求综合考虑,使检验工作予以满足的有效手段;

b 为合理地确定检验方式、检验的严格程度提供依据;

c 为恰当地确定质量的严重程度及其处理权限,处理程序,特别是采取让步措施提供依据;

d 便于检验员在检验中明确重点,有效地运用检验方法和处理方式。

2.3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2.3.1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是从使用的角度出发,针对产品使用过程中顾客反馈的质量缺陷项目,按其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所进行的分级,其分级的原则规定如表2。

表1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原则

平而确定的。在制订产品质量计划时,依据表2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分级原则由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并纳入产品质量审核计划实施管理。

编制:品质部审批:

生效日期:2017/08/12

产品审核计划表

ts16949产品审核计划 产品审核缺陷分级规定 产品审核检查表 德信诚培训网 产品审核检查表 篇二:产品审核实施计划 xxxxxxxxxxxxxxxxxxxxx限公司产品审核实施计划 编号: xxxxx 序号: 1.审核目的:验证产品实际质量与产品技术标准的相符性,评价产品质量,发现产品缺 陷, 改进缺陷,提高产品质量。 2.审核产品:xxxx件 3.审核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法律法规。 4.审核时间:xxx 10月 10 日至 xxxx 年10月 17 日 5. 审核组成员及分工: 6.审核时间计划 制订:xxxx 审批:xxxx 日期:xxxx 产品审核计划表 编号:jl-8.2.2.3-01 共1页第1页 篇三:产品审核实施计划 编号:hg/s.04—02 重庆市慧冠机电有限公司 2014年度产品审核实施计划 编制/日期: 何安邦/2014.9.20 审核/日期: 聂维胜/2014.9.20 批准/日期: 张小彬/2014.9.20 一、产品审核的目的 为了获得公司产品质量信息,确定产品的适用性和符合性满足规定质量特性的程度,保证 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二、审核组成员构成组长:何安邦成员:何文炳审核时间按照重庆市慧冠机电有限公司《产品审核实施计划表》的时间安排进行。 三、审核依据 产品图、检验规范、客户特殊要求以及用户质量信息。四、审核步骤: 1、样件提取:按照《产品审核实施计划》的规定提取; 2、产品审核; 2.1、产品外观审核:依据《产品检验规程》上对工件外观的要求进行审核; 2.2、尺寸审核:依据产品图、客户信息反馈、客户特殊要求以及《产品检验规程》上的 有关规定进行审核; 2.3、产品性能审核:依据产品图上的技术要求和供需双方签定的技术协议 六、数据处理 1、产品缺陷评定 1.1产品缺陷程度可分为以下三级: a级(致命缺陷):缺陷直接形成安全隐患,回导致安全事故,或直接影响 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或缺陷非常严重明显,顾客不能接受; b级(严重缺陷):缺陷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可能导致安全事故,会影响产 品的寿命和可靠性,或缺陷明显明显,一定引起顾客不满意; c级(一般缺陷):缺陷可能会对安全有影响或无影响,可能有轻微影响,

护理质量缺陷的概念及其分类

护理质量缺陷的概念及其分类 护理质量缺陷: 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质量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统称为护理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表现为: 护理纠纷、差错、事故。 护理纠纷: 病人或其家属对护理过程、内容、结果、收费、服务态度等不满而发生的争执,或对同一护理事件护患双方对其原因及结果、处理方式或轻重程度产生分歧发生争议,称为护理纠纷。护理纠纷不一定是护理差错。 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护理差错分为一般差错与严重差错。 一般差错所涉及内容: ⑴ 违反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增加病人痛苦,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⑵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未影响诊断治疗者。 ⑶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未发生任何反应(一般性药物), 无不良后果。 ⑷ 标本留取不及时或留取方法不正确,但尚未影响诊断治疗。 ⑸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面积未达到3cm x 3c者。⑹各种检查前准备未达要求,但尚未影响诊断。 ⑺病危患者无护理计划。 ⑻执行医嘱不及时,但未影响治疗。 ⑼无菌技术操作不熟练,造成患者轻度感染。

严重差错所涉及内容: ⑴ 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打错针,发错药,给病人增加痛苦。 ⑵护理措施未落实,发生非难免性II度压疮。 ⑶实施热敷时造成二度烫伤、面积不超过体表 0.2%。 ⑷ 执行医嘱不及时,影响治疗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⑸ 监护失误、引流不畅、未及时发现影响治疗。 ⑹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面积达3cm x 3c以上,局部坏死' ⑺ 术前未做准备或术前准备不合格,而推迟手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⑻ 违反无菌技术操作,造成患者严重感染。 ⑼ 各种记录有遗漏或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 ⑽ 遗失检查标本影响诊断治疗。 (11)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窒息、昏倒造成不良后果。 (12)交接班不认真而延误诊治、护理,造成不良后果。 护理事故: 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严重质量缺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产品审核管理办法

1目的 按照检验流程来检验待发运的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顾客要求相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待发货的产品。 3定义 产品审核是对检验细则的策划、实施、评定和记录存档。 4 职责与权限 4.1品质部负责制定检验计划、规程以及整理产品审核报告。测量并提交产品尺寸报告及分零件材 质报告。 4.2工程部负责提供图纸、技术规范、识别产品性能试验、包装规范及特殊特性清单并提供产品性 能试验报告。 5程序 5.1编制产品审核计划 5.1.1品质部编制《产品审核计划》,将生产的产品按顾客分类集中审核,各顾客的产品一年至少审核 一次。 5.1.2当顾客对产品抱怨明显增多或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可进行临时性的计划外的产品审核。 5.1.3审核组成员应由一定资格的审核员组成,成员可包括工程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等。 5.1.4产品审核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5.1.5根据《产品审核计划》安排,进行审核,填写《产品审核检查表》。 5.2审核准备 5.2.1产品审核依据:顾客图纸或技术质量协议 5.2.1.1 审核内容:产品的性能、尺寸、包装、外观和标识。 5.2.1.2 产品审核按本文件要求进行。 5.2.2 组织审核员准备好《产品审核检查表表》,掌握产品审核评级,同时考虑检查时所用的量检具 检测方法、环境、试验等,包括前次产品审核的不合格项。 5.3实施产品审核 5.3.1审核员按审核计划的时间安排从成品库抽取3件成品,依据产品审核计划与相关文件进行审核。 5.3.2产品检验由审核员进行。 5.3.3审核员把审核结果记录在《产品审核检查表表》上,对样品的缺陷严重度进行分级,并计算缺陷 点数。 5.3.4用缺陷等级系数来计算缺陷点数 缺陷点数的总和(FP)=∑(缺陷数*缺陷等级系数) 5.3.4.1缺陷分类 A:可能导致失效的缺陷,肯定会导致顾客的抱怨或索赔;

产品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有限公司质量管理标准 第三层次体系文件 Q/RL 30801-1/0

产品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2003-07-28 发布2003-08-01 实施 限公司发布 产品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1、目的 通过对公司生产的总成产品和零部件的审核,按照公司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等相关规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文件和顾客要求,找出缺陷,以便及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和把质量进行持续改进,使之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降低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 2、范围 产品审核适用于瑞立集团公司各事业部(气阀厂、液压件厂、电器厂、液压泵厂、仪表厂、

汽车电子科技公司、基础厂、产品协作部)所生产的总成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检测。 3、定义 产品审核就是通过独立部门(质量管理部)对最近生产的总成产品/零部件进行随机抽查检验,判定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及顾客的特殊要求相符合的检验工作。 4、职责 4.1 质量管理部每月30日负责收集、整理外部质量信息投诉和内部发生的质量事故信息,并 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根据各事业部提交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低的质量问题,编制、审批《月产品审核计划表》。 4.2 质量部根据《月产品审核计划表》组织实施产品审核工作,并记录、评审,发放产品审 核结果报告或《不合格项纠正(预防)措施计划表》到各事业部。 4.3 各事业部(责任单位)负责对产品审核的不合格项(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预 防措施,并按措施计划组织实施,将制定的改进措施在要求完成时间内报质量管理部。 4.4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责任单位上报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验证 结果不合格,责任单位必须重新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 4.5 质量管理部可以根据内、外部重大质量事故或公司领导指示,临时组织实施产品审核。 5、工作规定和内容 5.1 产品审核事项的规定 5.1.1 功能:根据顾客要求、标准、图纸中所规定的产品使用性能和指标参数。 5.1.2 外观:产品表面技术要求(如表面清洁、无划伤等) 5.1.3 包装:包装盒、型号标识、合格证等是否与包装物样本相符。 5.1.4 尺寸:根据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公司技术文件中选择重要的装配(安装)尺寸。 5.2 产品审核缺陷分级规定 5.2.1 严重缺陷/关键缺陷(用A表示):产品丧失功能或顾客提出申拆或索赔。 5.2.2 重要缺陷/主要缺陷(用B表示):严重影响产品功能,会引起顾客的不满或抱怨的缺陷, 顾客可能会提出申诉。 5.2.3 一般缺陷/次要缺陷(用C表示):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一般顾客不会发现,对那 些要求极高的顾客会提出抱怨。 产品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5.3 产品审核缺陷加权数的规定 5.3.1 严重缺陷/关键缺陷(A级):产品审核时加权数为10分。 5.3.2 严重缺陷/主要缺陷(B级):产品审核时加权数为5分。 5.3.3 一般缺陷/次要缺陷(C级):产品审核时加权数为1分。 5.4 准备产品审核

50个常见质量管理问答

50个常见质量管理问答 1、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有何区别? 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真正质量特性;企业为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性。例如: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是真正质量特性,而其耐磨度、抗压和抗拉强度等则是它的代用质量特性。可见,真正质量特性是顾客的期望和要求,而代用质量特性是企业为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作出的规定。 2、质量环有什么特点? (1)质量环中的一系列活动中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质量环不断循环,每经过一次循环,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3、影响产品质量的四个方面是什么? (1)市场调研质量。 (2)设计质量。 (3)符合性质量或制造质量。 (4)使用质量或售后服务质量。 4、质量检验阶段进行检验把关有什么缺点? (1)缺乏系统的观念,责任不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皮、推诿。 (2)在生产过程中缺乏预防,一旦出现废品,就是“既成事实”,一般很难补救。

(3)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而百分之百的检验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且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样做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这种检验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或毫无意义的。 5、质量管理学有哪些重要概念? (1)质量;(2)质量管理;(3)质量体系;(4)质量控制;(5)质量保证;(6)质量策划;(7)质量方针;(8)质量改进;(9)质量审核;(10)质量认证;(11)管理评审;(12)质量成本等。 6、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是什么? 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7、计量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企业计量工作的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基础工作。 计量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一致性;②准确性;③可溯源性;④法制性。 8、计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量具和化验、分析仪器必须配备齐全,完整无缺。 (2)保证量具及化验、分析仪器的量值稳定,示值准确一致。 (3)量具和仪器修复及时。 (4)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测量计量方法。 9、质量信息有什么作用? (1)质量信息是质量管理的耳目; (2)是一项重要的资源;

公司产品等级管理办法

有限公司管理制度 QGZD/CBZ 产品等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13-02-1发布2013-02-15实施

前言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产品等级管理,规范产品等级评定。 本制度根据QGZD/CB 11.03-2006《产品等级管理办法》修改而成。本制度由质量部提出并起草。 本制度由总经理批准。 本制度从颁发之日起实施。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产品等级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持续改进实物质量,提升全员质量意识,鼓励员工生产优质产品,特制定本办法。 2、管理范围 本办法适应于公司生产车间提供的铸件、模样的质量等级认定及管理。 3、管理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制定质量等级标准。 3.2 生产车间按分等办法提出申请。 3.3 质量部组织评定,并根据评定的结果实施奖励或考核。 3.4 综合管理部负责监督评定的过程,并监督奖励、考核的到位情况。 4、管理内容 4.1 申报 4.1.1 各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在车间内部工序全部完成报检时,进行自我评判,认为能够达到一等品、优等品(或一级模样、二级模样)的条件,向所在车间检验站申报,提请等级评定。 4.1.2 铸铁件单件重量1吨(铸钢件100Kg)以上,按单件申报,小于此重量零件按批次申报(每批5件)。 4.1.3 合格件、不合格品不需车间申报,质量部直接或评审后判定。其中不合格品由质量部分为A、B、C级,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4.2 评定

4.2.1 检验站受理车间等级评定申报后,站长对其进行初步评定。 4.2.2 检验站站长认可后,签署意见,由质量部组织技术部、生产供销部等部门进行评定,评定结果报质量副总批准。 4.2.3 质量部根据评定结果,每月初将上月优等品、一等品零件的奖励报表和不合格品的考核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4.3 流程 4.4 评判标准 4.4.1 铸件的质量分级的评判参照QJ/CB03.47-2005《产品零件质量分级》。 4.4.2 模样的质量分级的评判参照QJ/CB03.08-2006《铸造用模样技术条件》。 4.4.3 不合格严重程度分级依据QJ/C02.B182-2010《产品质量缺陷严重度分级》。 5、处置 5.1 铸件 5.1.1被最终评定为优等品的零件,按结算价格的150%结算。 5.1.2被最终评定为一等品的零件,按结算价格的120%结算。 5.1.3 A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80%结算。;B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90%结算)。 5.2 模样 5.2.1被最终评定为一级的模样,按结算价格的120%结算。 5.2.2被最终评定为二级的模样,按结算价格的110%结算。 5.2.3 A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80%结算;B类不合格品按结算价格的90%结算。

★砼质量缺陷划分

★GB50204-2002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改(版) 8.1.1 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

主控项目 8.2.1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8.2.2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一般项目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

表8.3.2-1 现浇结构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表6-5 砼原材料称量允许偏差(﹪) 注:1.各种衡器应定期核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着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采用振捣器捣实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砼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器插入下层砼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3.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5.当采用振动台振实砼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 在砼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但不超过砼的初凝时间时继续浇筑。

产品质量缺陷分级规定

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原则、目的、作用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 2、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2.1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分为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和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两种。 2.2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 2.2.1质量缺陷是偏离规范的表现,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原则规定见表1。 表1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原则

2.2.2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应按表1的分级原则在作业指导书相应栏目中列出该产品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由检验机构编制。 2.2.3质量检验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表主要用于指导检验工作,其作用具体体现在: a 是把设计要求、工艺要求、制造要求与顾客使用要求综合考虑,使检验工作予以满足的有效手段; b 为合理地确定检验方式、检验的严格程度提供依据; c 为恰当地确定质量的严重程度及其处理权限,处理程序,特别是采取让步措施提供依据; d 便于检验员在检验中明确重点,有效地运用检验方法和处理方式。 2.3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规定 2.3.1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是从使用的角度出发,针对产品使用过程中顾客反馈的质量缺陷项目,按其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所进行的分级,其分级的原则规定如表2。 表1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原则

平而确定的。在制订产品质量计划时,依据表2产品质量审核用产品质量缺陷严重性分级的分级原则由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并纳入产品质量审核计划实施管理。 编制:品质部审批: 生效日期:2017/08/12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分级标准(严选优质)

文件编号: 版本编号: 文件类型编制部门 产品质量缺陷判定及分级标准 编制日期: 页码: 1.目的 对来料、制程、出货等环节产品质量检测,根据接收质量限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有效的缺陷判定等级,使产品缺陷判定标准统一,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控各环节. 3.定义 3.1缺陷Defect: 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缺陷可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生产过程中极少出现或不会出现“致命缺陷”,为了加严产品质量管理,引起各环节、各部门的重视,通常把缺陷分三级来管理,把“严重缺陷”称为“致命缺陷CRI”“一般缺陷”称为“严重缺陷MAJ”“轻微缺陷”称为“轻微缺陷MIN”来进行管理。 3.2致命缺陷Fatal 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全影响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的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3.3严重缺陷Critical 可以引起易于纠正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寿命,可能引起易于修复的故障,肯定会造成使用困难,产品外观 3.4一般缺陷Major 3.5轻微缺陷Minor 4.职责 4.1品控部:负责本标准编制并执行。 4.2各部门:负责遵守本标准的判定结果。 5.判定条件 5.1外观检测:目视(视力1.0及以上) 自然光照条件下,目视距离50cm,产品置于目视角度正前方,特殊情况需从不角度观测对比。 5.1.1外观检验依据GB7707进行判定。 5.2物理力学及化学性能:根据产品使用性能依据相应标准进行判定。 5.2.1 6.按产品交付对客户的影响,质量缺陷分级为: 缺陷类型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 级别划分 A B C D 缺陷加权分值100 50 10 1 对总体性能的影响产品总体性能下降, 顾客拒绝接受,国家 不予认可 产品性能下降,顾客 可能提出严重意见 和抗议 对整体性能影响不 大,顾客可能有意见 设计考虑不周 对功能特性的影响严重影响主要功能, 主要技术指标不能 满足要求 影响产品主要功能 或影响产品一般功 能 轻度影响产品功能, 但不会明显表现出 来 不影响产品的功能

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

产品缺陷的等级和判定基准:AQL 为了尽早的发现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我们要求每一位作业人员要进行自主检验,本节给大家讲述塑胶行业中对一些缺陷的通用等级判定标准。使大家在碰到一些问题时能够触类旁通,迅速的作出准确的判定,以节省时间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一.首先明确什么叫检验(检查):是用目视测量、试验、测定或其它方法将需检验的产品的特征值与标准值对比的一个过程。符合标准的即为合格品,反之,不符合标准的即为不合格品。不符合处有可能是一处也可能是多处,但只要有一个该产品就为不合格品。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凡举检验那必须有一个标准,有一个参照物,否则无从谈起。 二.缺陷的分类 我们将缺陷和含有该缺陷的不合格品分为三个等级: 1.极严重缺陷(或称致命缺陷)、极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有关的缺陷如突出的锐角、漏电、有毒等危及人体安全与健康的均属此类。 2.严重缺陷、严重不合格品:与安全无关而与功能有关的缺陷、不合格品。如产品较脆、功能不健全影响使用但不危及人体安全及健康。 3.轻微缺陷、轻微不合格品:不影响使用只影响美观性的缺陷如刮伤、色差甚至缺胶但不是关键部位不影响组装、功能都均属于轻微缺陷。这是平时注意最多的、争议最集中的地方。其实我们首先应注意的是安全-----结构、功能然后才是外观。在整个行业中只要是安全结构性能出现1个异常,不论一批货数量再大均被判为不合格批需退货的。我们工作中常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单注重于表面外观忽略内部结构和组装、性能。应当纠正。 三、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分为计量检验和计数检验两种。在下列情况下一般用抽样检验:1.需用破坏性手段去检验的,如检验产品的使用寿命,象风扇将其不间断的工作来试验它的工作寿命,就不能一一去试了;2.数量较多,时间上不允许的.这里主要讲述抽样检验的有关常识,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在品管或客户只检验了一部分产品,发现了一至二个不合格品,却要整批判退. 抽样检验是依据目前国际通行的MIL-STD-105E部分为依据的,.该抽样方案是美国军工标准,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建立和发展完善起来的,以统计学为基础理论,经过广泛的实践证明为目前最为科学的抽样方案,已为各国广泛采用. 该抽样标准较为复杂,这里主要讲述其中的普通单次抽样标准,另外还有普通多次、加严、放宽、减量等各种抽样方案,视质量水平的稳定性和宽严而决定采用哪一种,本节不作讲述. 下面我们来看这张表 ㈠表格的认识 1.批量: 送检的总数,实际制程中可视一箱或半箱为一个 批量. 2.样本: 根据批量的大小所应抽取检验的数量. 3.AQL值:象0、0.2、0.4等均为AQL值. A Q L Accept Quality Levese 允收质量水平可接受的质量水平 前面第二节中我们讲了缺陷的三个等级,这些值就是以这三个等级来进行对应规定的,根据各个厂的实际情况,我厂规定极严

医院医疗缺陷分类判断标准

医院医疗缺陷分类判断 标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医疗质量缺陷判定标准 医疗工作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造成诊疗工作中的不足,甚至产生一定的不良后果;根据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本缺陷判定标准仅适用于我院内部的医疗质量管理,具体行为是否构成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由相应的鉴定部门裁定。 轻度缺陷:对患者不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微影响而无不良后果。 中度缺陷:影响疗效,延长疗程,造成组织器官的可愈性损害;或违反操作规程,增加患者痛苦与医疗费用,但无严重后果。 重度缺陷:严重影响疗效或造成重要组织器官损害致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残废、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 1、病历书写缺陷 轻度缺陷: (1)首页、楣栏及相关表格填写不全; (2)整份病历有3处以上无上级医师签名; (3)病历排列顺序或检查单粘贴不规范; (4)医学术语不当或有明显文字错误; (5)连续三天以上(慢性病五天)无病程记录; (6)除上述缺陷外的其他书写不规范; (7)各项检查不及时; (8)上级医生查房不能指导病例诊断与治疗,对住院医师不能起到指导作用; (9)未及时打印住院病历(普通患者满页打印,危重病人随时打印)。中度缺陷: (1)既往史、个人史、婚育史、月经史、家族史缺一项;

(2)入院48小时内或手术病人术前无上级医师查房意见; (3)本科室连续住院超过30天无阶段小结; (4)新入院患者及手术后三天无连续病程记录; (5)首次病程记录无诊断依据、鉴别诊断或诊疗计划; (6)专科患者病历无专科情况记录; (7)转科患者无转科及接收记录; (8)会诊单和各种检查单有缺失; (9)缺交接班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和特殊治疗记录之一项;(10)病危、病重患者未及时下病危、病重通知或过早停病危、病重医嘱者; (11)申请单书写不规范,申请目的不明确,导致误检、漏检者;(12)不规范修改三处及以上,或关键点不规范修改一处者; (13)病历记录缺页造成病历不完整; (14)出院诊断错误; (15)由实习医师代替住院医师书写入院记录; (16)病历中有涂改、刀刮、粘贴、涂黑,或医嘱有涂改; (17)病危、病重病人缺主(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查房记录; (18)病情变化未按要求随时记录(时间具体到小时、分钟),病危患者每天至少记录一次,病重患者每两天至少记录一次; (19)缺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记录; (20)抢救病人缺抢救记录; (21)抢救记录记述不清(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或缺参加抢救人员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称; (22)缺死亡讨论综合意见记录; (23)缺交接班记录; (25)缺整页病历记录,造成病案不完整;

产品审核管理规定

X X机械有限公司 产品审核管理规定2016-12-03 发布2017-01-01 实施

产品质量审核管理规定 1、目的 通过对公司生产的注塑件产品的审核,依据公司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等相关规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文件和顾客要求,找出缺陷,以便及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降低成本和提高顾客满意度。 2、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生产的所有注塑件产品。 3、定义 产品审核就是通过独立部门(质量部)对最近生产的塑料产品进行随机抽查检验,判定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及顾客的特殊要求相符合的检验工作。 4、职责 4.1 质量部负责组织产品审核工作,并记录、评审,发放产品审核结果报告或《不合格项纠正(预防) 措施计划表》到各责任部门。 4.2 各责任单位负责对产品审核的不合格项(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并按措施计 划组织实施,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后报质量部。 4.3 质量部负责对责任单位上报的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验证结果不合格, 责任单位必须重新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制定改进措施。 5、工作规定和内容 5.1 产品审核事项的规定 5.1.1 功能:根据顾客要求、标准、图纸中所规定的产品使用性能和指标参数。 5.1.2 外观:产品表面技术要求(如表面清洁、无划伤等) 5.1.3 包装:包装盒、型号标识、合格证等是否与包装物样本相符。 5.1.4 尺寸:根据顾客提供的图纸或公司技术文件中选择重要的装配/安装尺寸。 5.2 产品审核缺陷分级规定 5.2.1 严重缺陷/关键缺陷(用A表示):产品丧失功能或顾客提出申拆或索赔。 5.2.2 重要缺陷/主要缺陷(用B表示):严重影响产品功能,会引起顾客的不满或抱怨的缺陷,顾客 可能会提出申诉。 5.2.3 一般缺陷/次要缺陷(用C表示):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一般顾客不会发现,对那些要求 极高的顾客会提出抱怨。 5.3 产品审核缺陷加权数的规定 5.3.1 严重缺陷/关键缺陷(A级):产品审核时加权数为10分。 5.3.2 严重缺陷/主要缺陷(B级):产品审核时加权数为5分。 5.3.3 一般缺陷/次要缺陷(C级):产品审核时加权数为1分。

冷轧钢带产品质量等级判定标准

******集团有限公司内控标准 ***01—2006 冷轧钢带产品质量等级判定标准(试行)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了规范公司冷轧钢带(或称冷轧硬钢卷)质量等级判定工作,依据有关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和公司冷轧机组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2.职责 2.1品质控制部冷轧机组在线质检员负责依据本标准对冷轧硬钢卷进行质量等级判定。 2.2品质控制部负责对本标准的修订和补充。 3.内容和要求 3.1 冷轧硬钢卷质量等级划分: 冷轧硬钢卷分为三个等级:合格品、可利用品和废品。合格品根据表面质量状态可细分为I组品和II 组品。 3.2不合格料的规定:以下缺陷及其在卷取时影响到的部分称为不合格料。 1)卷取折皱,经拉矫不能整平的折皱。 2)引起明显卷取压印的结疤及高度大于厚度允许偏差之半的明显压印(凹陷)。 3)引起冷轧硬钢卷端面呈喇叭状的边损及厚边。 4)严重原板锈蚀、孔洞。 5)严重轧制条痕、严重划伤(高度大于厚度允许偏差之半)。 6)分层、溢出边(≥5mm)、塔卷(塔形量≥30mm)、严重浪边。 7)钢带的尺寸(厚度、宽度)及不平度、镰刀弯等外形尺寸超过公司制定的“冷轧钢带 产品质量验收标准”允许偏差的范围。 8)冷轧硬钢卷钢带厚度≥0.50mm的,且单件重量小于1500kg的。 9)其它不合格料。 3.3 冷轧硬钢卷等级的判定: 3.3.1 I组品钢带表面允许有深度或高度不超过钢带厚度允许偏差四分之一的个别划痕、凹面、压痕及成点状的粗糙表面存在外,不得有其它任何缺陷。允许钢带边部有不大于1mm的边裂或锯齿边。钢带的化学成份、尺寸(厚度、宽度)偏差及不平度、镰刀弯和塔形高度等应符合Q/HM03-2005规定,钢带允许带有缺陷(或称作不合格料)交货,但有缺陷部分不得超过每卷钢带总长度的1%。 3.3.2 II 组品钢带表面允许偶尔有不超过钢带厚度偏差之半的微小划痕,凹面、压痕、气孔、拉裂及个别的结疤,允许钢带边部有不大于1mm的边裂或锯齿边。钢带的化学成份、尺寸(厚度、宽度)偏差及不平度、镰刀弯和塔形高度等应符合Q/HM03-2006规定。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有缺陷部分不得超过每卷钢带总长度的5%。 3.3.3 可利用品的判定: 不合格料长度占成品钢带总长度的5%~20%时,判为利用品。

质量检查问题分类管理办法

质量检查问题分类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常分为: 工程质量缺陷、工程质量通病、工程质量事故等三类。 一、工程质量缺陷 工程质量缺陷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严重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一般缺陷是指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二、工程质量通病 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各类影响工程结构、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的常见性质量损伤。犹如“多发病”一样,故称质量通病。 三、工程质量事故 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外形观感影响较大、损失较大的质量损伤。 (一)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 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方法较多,国家现行对工程质量事故通常采用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划分为:一般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和重大质量事故三类。重大质量事故又划分为:一级重大事故、二级重大事故、三级重大事故和四级重大事故。具体如下: 1.一般质量事故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般质量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在5000元(含5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2)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造成永久质量缺陷的。 2. 严重质量事故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严重质量事故:(1)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2)严重影响使用功能和工程结构安全,存在重大质量隐患的;(3)事故性质恶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伤的。 3. 重大质量事故

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大质量事故:(1)工程倒塌或报废;(2)由于质量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二)工程质量事故常见的成因 1. 违背建设程序 2.违反法规行为 3.地质勘察失误 4. 设计差错 5.施工与管理不到位 6.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制品及设备 7. 自然环境因素 8.使用不当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讲解

产品审核作业指导书 产品审核通过对少量产品和/或零件进行检验来对质量保证的有效性进行评定,用产品质量来确认质量能力.此时对产品是否与规定的技术要求的或与顾客/供方特殊协议相一致进行检验。 在评定存在技术要求的偏差时,视目标的设定,焦点在于技术上的重要性对后续过程的意义或顾客反映的程度。产品审核是对新产品的特性进行检验,而不是对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的产品进行检验。产品审核不能替代生产过程中的检验。产品审核定期进行。此时,由于特殊的原因也可另外进行审核。须由具备相应素质的人员在实施审核前进行产品审核的规划和筹备工作。每次审核的结果、改进措施以及负责人必须记录存档。1.产品审核依据 产品审核时,企业可使用下列判别依据: —检验开发结果与预定要求是否相符(例如:样件,零批量); —验证生产的均衡性; —识别缺陷、变化及趋势; —发现潜在的风险; —反映顾客的感受; —在处理顾客的期望与要求上提供决策帮助; —尽早对售后问题采取反应; —验证所采取措施的可信度; —法律规定。 2. 产品审核的目的 产品审核的任务是按照检验流程来检验(通常是)待发运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它额定“质量特性”的要求相符。虽然只是对少量的产品进行检验,但检验项目全面,而且从顾客的观点出发来进行。通过产品审核首先是要发现系统缺陷、重点缺陷以及较长期质量趋势。排除系统缺陷和随机缺陷的措施要强区分开。在严重情况下要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紧急措施。每次审核反映的是一个短时段的状况。一段时间内所有审核的总体应反映出生产质量的潜力。每次审核的检验规 范取决于该产品的复杂程度及产量。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审核的目的在于发现缺陷、了解是否符合图纸的要求和顾客的要求。可靠性试验也可以属于产品审核的范畴。 在产品审核时了解顾客对产品的期望是必要的。应从外部评价顾客的期望并将其纳入产品审核中。例如:应评估顾客对噪音的感受,确定噪音对顾客的妨碍程度如何。供方或制造商通过产品审核既可以对产品的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可以使顾客 接收自己的产品。 3. 产品审核 产品审核是对检验细则的策划、实施、评定和记录存档,即: 检验特性-定量和定性的特性。 检验对象-有形产品。 检验时间在一个生产工序结束后,交给下一个顾客(内部/外部)前。 检验依据-额定要求。 检验人员-独立的审核员。

产品缺陷分级标准

苏州方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DOC NO. 文件编号Title 名称 Page of 1 / 2 页数/总页数 FL-C- 产品缺陷分级标准Rev 版本 A 1.目的 对来料、制程、出货等环节产品质量检测,根据接收质量限《AQL抽样表》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有效的缺陷判定等级,使产品缺陷判定标准统一,特制定本标。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控各个环节。 3.定义 3.1缺陷defect: 未满足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缺陷可分不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 3.2致命缺陷Fatal 影响质量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难以纠正的非正常的情况,会影响产品使艇寿命的,会造成产品故障或造成产品使用困难的或造成下道工序混乱的缺陷都称为致命缺陷。 3.3严重缺陷Critical 可引起易于纠正的异常情况,可能影响寿命,可能引起易于修复的故障,肯定会造成使用困难,产品外观不美观。 3.4一般缺陷Major 指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偏高规定程度轻微,该类不合格一般不会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但会引起客户投拆。 3.5轻微缺陷Minor 指不涉及到产品整体外观的气泡、黑点、划痕、脏污等外观缺陷,产品有轻微缺陷但其他配件遮盖且不影响安全、功能、使用及配合的缺陷,一般不会引起客户投诉。 4.职责 4.1品保部:负责按本标准执行质量缺陷等级判定 4.2各部门:负责遵守本标准判定结果 5.内容 缺陷类型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 级别划分 A B C D 缺陷加权100 50 10 0

产品审核规范

产品审核规范CAL QT 8-2 本规范规定了产品审核的目的、依据、计划、范围、频次、人员、缺陷分级和质量指数、目标值、未达标和缺陷处理措施、审核结果和报告、计划外审核以及审核流程等内容。 1 产品审核的目的 产品审核的任务是从顾客的观点出发,按照检验流程来检验待发运的产品是否与技术文件,图纸、规范、标准、法规以及其它额定“质量特性”的要求相符。目的是及时发现系统缺陷、重点缺陷以及较长期的质量趋势,以便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产品审核的依据及参考资料 2.1产品审核的依据为产品审核检查项目表。该文件应规定包括标识、包装、外观、尺寸和性能等项目的常规检验特性,也可包括便于按要求进行的可靠性试验项目。对于不便于进行的很费时的和破坏性的常规特性检验,可接受该批次产品的试验数据。 2.2产品审核的参考资料包括: ——产品装配图 ——产品零件图 ——产品包装图 ——产品试验大纲 ——技术、检验规范 ——FMEA ——最终检验作业指导书 ——周期检验作业指导书 ——包装作业指导书

——标准 ——法规 ——产品缺陷分级表 ——极限标样 ——相关工艺文件 3 产品审核的计划、范围、频次和人员 3.1产品审核计划可包括:审核目的、审核时间、审核人员、被审核产品、抽样来源及抽样容量,并根据审核频次计划列出被审核产品某年的审核次数和具体审核的日期(月份),其中抽样来源中的所抽产品批次应为抽样时即将发运产品的后一个批次和刚入库的产品批次之间的较大数量批次,原则上不应影响发货;抽样容量可根据产品批次数量控制在4~20只(件)范围内。另外审核所抽取的样品若仍要使用则须进行标识管理,并要把样品恢复到抽样时的原始状态。 3.2产品审核范围原则上包括所有入库待交货的产成品总成和零部件。当有特殊情况,如产品质量极不稳定时也可对入库的半成品或过程中的在序产品进行计划外审核。 3.3产品审核频次应根据产品年产量(供货量)的大小及其它因素来确定。审核频次可按某一产品的年计划产量占所有产品全年总的计划产量的百分数分为4个频次等级,见下表: 当产品产量比例百分数小于1%时,可延期到下一年,直至累积比例百分数大于或等于1%时进行产品审核。 当产品属于下面任一情况时,审核频次应增加为前一个等级:

质量缺陷等级判定规则

质量缺陷等级判定细则 一、判定总则 判定严重质量缺陷条件: ①判定结果为整批报废的; ②判定结果为拆分使用或挑选使用,且不良比例≥50%; ③原则性的质量问题(压橡皮压掉文字无法识别、点读不出声音),且不良比例≥10%; ④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点读声音延迟、压橡皮文字影响识别),不良比例超过≥30%; ⑤产品质量异常经过评审特采的(存在一定风险); ⑥未按流程操作,导致批量性质量缺陷的。 判定中度质量缺陷条件: ①不良比例超过30%,判定为返工的产品; ②判定结果为挑选使用,不良比例20%~50%之间; ③影响产品使用功能(压橡皮压掉文字无法识别、点读不出声音),不良比例在10%~30%之间; ④原则性错误,不良比例在5%~10%之间。 判定轻微质量缺陷条件: ①不良现象:不在产品立放的正面、书刊的封面或皮壳正面、人物脸部、公司标志、LOGO、产品名称、条码等主要部位; ②品质组长或品质经理判定特采的产品缺陷; ③轻微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缺陷。

二、各部门判定细则 工艺部: 严重质量缺陷 ①纸箱长宽尺寸不合适判定整批报废的; ②纸箱高度误差≥20mm; ③函套尺寸不合适判定整批报废的; 中度质量缺陷: ①纸箱高度误差10mm~20mm; ②函套尺寸不合适,判定特采的(装函套有难度,影响效率)。印前部/研发部 严重质量缺陷: ①文件制作错误,判定整批报废的; ②拼版错误,判定整批报废的。 中度质量缺陷: ①文件制作错误,可重新上机返工的。; 印刷部 严重质量缺陷: ①公共色色差,判定报废、补样的; ②纸张用错面或纸张用错的; ③白页、过版纸合计数量≥10p; ④印刷脏迹比例≥80%; ⑤印刷规矩不准或正反套印不准(≥1.5mm)且比例≥50%; ⑥印刷四色套印不准(>0.1mm),且比例≥50%;

产品质量缺陷标准

页 数共8页 第1页 一、目的: 对来料检查、制程检查、出货检查等等在质量检查时要依据公司《AQL 抽样表》(见附件一)执行抽样检查,同时给出明确的有效的质量检查缺陷判定等级标准;使质量判定标准在统一的水准下使用,提升公司及品牌品质形象,为此特制定本文件。二、适用范围:凡本公司质量管控的各环节,在进行质量检查时,遇到产品缺陷判定时均可使用。三、定义:3.1 缺陷: 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即为不良,是产品质量不良等级的严重性的划分点,是产品质量没有达到标准程度的描述;质量缺陷分为四个等级:致命缺陷、严重缺陷、一般缺陷、轻微缺陷;公司在生产时严格控制,必须使“致命缺陷”零发生,为了加严管理,提高品管级别,引起重视,公司产品缺陷分三级来管理,把“严重缺陷”合并为“致命缺陷”来管理,即“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都为“致命缺陷”;“一般缺陷”称为“严重缺陷”来管理;“轻微缺陷”还称为“轻微缺陷”来管理。3.2 致命缺陷: 影响安全的所有缺陷;影响产品失去应有功能故障、造成部分功能缺失的或可能影响到产品的部分功能但可以正常使用到其他产品;造成产品后工序不能装配的或产品影响装配的或装配需要另行处理的;产品颜色出错或产品颜色有较大偏差的;导致产品装配不良或不能按照正常程序装配的。3.3 一般缺陷: 产品有涉及到外观的气泡、色粉点、黑点的;可能影响到装配,但通过简单后续工艺就能够得到解决的;产品轻微变形但不影响安全、功能、使用和外观的;产品有轻微色差的。3.4 轻微缺陷: 产品有不会涉及到产品整体外观的气泡、黑点等外观缺陷; 产品有一般缺陷但被其他配件遮盖且不影响安全、功能、使用及配合的。编 制 审 核批 准日 期日 期日 期、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