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配合比试验汇总表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实验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各阶段的试验步骤及试验内容汇总见表4-21。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配合比的设计是要在现场反复调试冷料仓进料速度,以达到供料均衡;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是要通过现场做试验段进行试拌、试铺,再进行调整。
考虑各项目经理部工程量大小、机械设备的差异,故不便对这两个阶段做具体讲述。
本节主要介绍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依据、设计试验步骤及设计试验实例。
(一)设计总目标高等级公路路面面层,为汽车提供安全、经济、舒适的服务,并直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因此,路面面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必须考虑温度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抗疲劳特性及工作度等问题。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各种粒径矿料和沥青的配比。
设计总目标是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组成,使之满足设计规定的路用性能要求,而且经济合理。
但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措施可变的相互矛盾的体系,当高温稳定性满足要求时,可能出现低温稳定性问题;而当采用一定措施满足低温稳定性时,却有可能对疲劳不利。
而目前又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全面地指标体系,来解决各种矛盾交叉的问题。
因此,混合料组成设计中,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求得相对比较合理的“配方”。
高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各个阶段均以马歇尔试验为主,并通过车辙试验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
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以往的经验,经过试拌、试铺论证决定,马歇尔试验结果仅供参考。
(二)设计依据目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唯一依据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附录B提供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三)设计条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之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和相应资料,才能进行配合比设计。
1.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包括沥青、粗细集料、填料等,必须按相关规范进行常规试验检测,各项质量技术要求必须合格,否则不得进行配合比设计。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一、配合比设计依据1、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3、JTG F40-2004《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4、《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G30)西安至宝鸡改扩建工程路面施工技术指南》(2010年4月)AC-20型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范围表一6、混合料的技术指标二、沥青拌和楼热料仓试验1、5#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804表观相对密度:2.8362、4#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96表观相对密度:2.8353、3#热料仓4、2#热料仓②毛体积相对密度:2.772表观相对密度:2.8204、1#热料仓②表观相对密度:2.768毛体积相对密度:2.6785、矿粉自产。
矿粉干燥、洁净、无团粒结块,其技术指标经检测符合规范要求。
结果如下表:6、沥青中面层AC-20采用90#A级沥青,其技术指标经检测均符合规范要求,试验结果如下:90#A级沥青技术指标7.高模量剂参量为混合料的0.6%三、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设计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合成:沥青拌和楼根据选定的目标配合比矿料级配进行流量测试,待各种集料供求达到平衡后,试验室分别取沥青拌和楼二次筛分后各热料仓集料进行筛分,根据各热料仓筛分结果,依据目标配合比级配合成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经设计调整后,确定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中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为:5#热料仓:4#热料仓:3#热料仓:2#热料仓:1#热料仓:矿粉:=15::29:19:5:28:4,合成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计算表如图1:四、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沥青混和料性能验证汇总表同时,根据最佳油石比4.5%以及生产配合比选定的各热料仓矿料的用量比例制作试件进行试验(抗剥落剂掺量为沥青用量的4‰),分别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害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
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C16标段AC-16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编制单位亚雪公路C16标段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年月日编制年月日审核年月日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二OO七年六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连接着绥满高速公路和亚布力滑雪场,是一条重要的旅游线路。
亚雪公路起于K4+500即亚布力管理所门前,经景阳村、尚礼村、红房子村、青山村至青云滑雪场场部终点K24+965,路线全长20.465km,原有公路为单幅两车道二级公路,原有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亚雪公路G015线至滑雪场段改扩建工程C16标段,承担全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任务,设计上加宽部分路面为两层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6cm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上面层为厚5cm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旧路部分半幅铺筑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将双向路拱找成单向路拱后,用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罩面,全线平均厚度为7.8cm。
全线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设计用量为12873立方米,改性沥青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设计用量为18000立方米。
AC-20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各种单质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组成设计严执行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技术标准,采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配合比设计,具体结果如下:二、单质材料的技术指标1、沥青根据亚雪公路《施工图设计》的要求,上面层AC-16密级配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采用4.5%SBS改性沥青,经过我们的对比检测最终确定使用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改性沥青,其技术指标如下:重交通量道路石油沥青技术指标对照表从上表可以看出,辽宁盘锦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BS 改性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图纸及规范的要求。
2、粗集料粗集料应选用锤式破碎机生产的机轧碎石,以保证骨料的质量。
粗集料应具备良好的抗压、抗磨耗功能,整体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

AC-20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
一、概述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规范及生产配合比,对我项目使用的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2019年10月20日在洛川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进行了拌和楼试拌工作。
试拌采用4.6%的油石比进行拌合,并对所拌制沥青混合料取样检测级配、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1;室内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见表-2。
表-1 沥青混合料的筛分试验结果
表-2 试拌混合料马歇尔体积指标汇总
室内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试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均能满足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五、生产配合比设计结论
工地试验室以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结论为基础,监理工程师全过程参与和指导了327国道洛川县土基至黄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A2标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工作;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验证了生产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并对拌和楼试拌混合料进行了取样检验,同时对拌和楼运转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上述工作,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流程完整,生产配合比验证马歇尔各项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试拌结果马歇尔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级配能满足生产控制范围;分析与试拌结果计量稳定。
3)根据生产配合比试拌检测结果,确定以4.6%的油石比进行试验段铺筑。
试验段铺筑可采用以下矿料比例。
AC-20生产配合比设计矿料比例
附:1、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
2、压实度检测报告。
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

第一篇、沥青,配合比试验沥青配合比验证报告集料常规性能试验根据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四种碎石粗、细集料原材料常规性能试验结果:1碎石采用宝腾碎石厂沥青试验配合比优化与混合料性能试验结果宝腾碎石场AC-25宝腾碎石AC-25级配原材料组成为:宝腾碎石粗、细集料、矿粉、改性沥青,掺%的3#沥青抗剥离剂。
碎石AC-25筛分结果与矿料合成情况见下表2矿料级配合成曲线图如下图所示。
碎石AC-25合成级配曲线矿料级配优选根据各档集料的密度、吸水率及相应的用量比例,可计算出各合成集料的性质,并由Superpave集料结构设计软件获得各初试级配推荐的初试油石比,如表:矿料合成级配混合集料的密度及初试油石比最佳油石比优选在矿料级配优化的基础上,以程序软件推荐的最佳油石比为起点,增加+%、+%三个油石比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进行最佳油石比的优选,AC-25的马歇尔击实试验结果见下表所示3从图中可以得出:击实密度最大时油石比a1=;稳定度最大时油石比4a2=;设计空隙率%时油石比a3=;设计饱和度范围中值a4=; OAC1=(a1+a2+a3+a4)/4=;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设计空隙率最大值6%时取得OACmin=;设计饱和度取上限70%时取得OACmax=;OAC2= (OACmin+OACmax)/2=计算得:最佳油石比为 OAC=(OAC1 +OAC2)=;取整得OAC=%;换算成沥青用量为%。
最佳油石比验证通过不同油石比条件下沥青混合料性能,确定最佳油石比为%,在该油混合料性能验证志宏AC-25配合比设计根据取样的集料、矿粉、沥青等原材料,按照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和沥青混合料评价标准进行室内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其最佳油石比为%(沥青用量%);各档集料的比例为:经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验证,各项指标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可用于工地目标配合比设计,并为生产配合比提供设计依据。
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AC-1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概述1、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含量、磨耗值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3、细集料:粗石粉、石屑,经试验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4、矿粉:经检验其表观密度、亲水系数等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5、沥青,沥青为齐鲁石化70#道路石油沥青。
经检验其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等各项指标均规范要求。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1、级配设计:对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分别进行了筛分,最终确定各矿料掺配比例为: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2、最佳油石比的确定参照试验规程沥青参考用量,结合实际经验,按油石比0.5%变化,制作五组试件,即油石比分别为5.0%、5.5%、6.0%、6.5%、6.10%,每组试件四至五块,冷却12个小时后,测其密度、饱和度、空隙率等指标,然后经马歇尔试验测的稳定度、流值结果汇总下表: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汇总表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5.7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30:25:40:5最佳油石比:6.10%,最佳沥青用量5.7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丘市甘白路甘泉至金冢子段公路Ac-10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青州市桥山道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检验报告编号:委托试验单编号: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沥青路面上面层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委托单位:高速公路管理处工程名称: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受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委托,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承担高速公路车辙处治工程改性沥青路面AC-16C型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
兹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1.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2 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1.3 JTG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原材料性质分析高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AC-16C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试验所用的各种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提供,其中3种石灰岩碎石、1种石屑,产地均为石料厂,矿粉产地为偃师市香山水泥厂,沥青为克拉玛依的A-70#沥青,为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加入德国生产的多美克斯改性剂,并跟未加改性剂的混合料性能进行比较。
2.1 沥青本次所用的克拉玛依的A-70#沥青由委托单位提供,沥青检测由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进行,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25℃/25℃)=0.981。
2.2 矿料在上面层AC-16C粗型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试验中,采用的矿料包括3种粗集料、1种细集料和1种矿粉填充料。
2.2.1 粗集料3种石灰岩碎石粗集料的规格分别为:小10mm~20mm、5mm~10mm、3mm~5mm,粗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粗集料技术性质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种粗集料的质量指标均符合JTG F40-2004中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使用粗集料质量的技术要求。
2.2.2 细集料细集料采用石屑,细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下表2。
2.2.3 矿粉矿粉为石灰岩矿粉,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矿粉技术性质3.AC-16C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照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AC-16C粗型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
AC-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试验报告样品名称:AC-13C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检验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试验单位: 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批准日期:2010年5月21日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 邮政编码:410015 电话:3 传真:3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湖南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1.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采用AC-13C型级配。
根据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并结合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施工地点为热带雨淋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35℃左右,最高气温40℃-45℃,年降雨量大于1000mm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相应的工程级配。
2.AC-13沥青混合料所用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组成为:(1)集料:取样地点为萨哈采石场。
碎石规格和数量:0/0.3mm3.4kg, 0/2.36mm13kg,0/4.75mm22kg,0/16mm19kg,4.75/9.5mm20kg, 9.5/16mm29kg。
(2)沥青:道路石油沥青60/70,重量5kg。
(3)沥青抗剥离剂:江西省上饶市恒大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3.按规范要求,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实测法。
4.室内试验的拌和温度为160℃,试件的击实成型温度为145℃。
5.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B 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程序及公式计算。
6.试验结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相关验证,确定AC-13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为4.8%,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尽可能与目标配合比级配曲线接近。
目标配合比的各级材料比例见相关设计图表。
7.建议在混合料中添加2%的硅酸盐水泥,以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