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性贸易壁垒-----瓶装水措施案

技术性贸易壁垒-----瓶装水措施案
技术性贸易壁垒-----瓶装水措施案

WTO-TBT案例-加拿大-韩国:瓶装水措施案

[1998-01-01]

案件简介:

自1992年起,韩国的瓶装水市场迅速扩大,1992年至1994年其国内瓶装水销量翻了3倍,1995年韩国成为世界第5大瓶装水市场。为了规范国内瓶装水市场,1995年,韩国公布了一项有关瓶装水的法令《瓶装水标准、规格和标签要求的公告》(No.1995-43)。该公告第3条规定,采用物理方法,诸如冷凝、过滤、充气、紫外线消毒等处理的瓶装水允许销售;而经任何化学方法处理的瓶装水禁止销售。第8条规定,瓶装水保质期为自生产日期起6个月。

公告发布后,加拿大认为这两条规定违反了WTO有关原则,影响了加拿大瓶装水贸易。1995年11月8日,加拿大WTO常驻使团依据《关贸总协定》(GATT)第22条[3]、《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第11条[6]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第14条[8]的有关规定,要求就韩国有关瓶装水的法律法规与韩国政府进行磋商,并依《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谅解备忘录》(DSU)第4条第4款[9],将该请求散发给WTO各成员。

加拿大认为韩国现行的有关瓶装水的法律法规,如《饮用水管理法》、《瓶装水标准、规格和标签要求的公告》以及有关法规,与SPS协议第2条[4]和第五条[5]、TBT协议第2条[7]以及GATT第3条[1]和第11条[2]相违背,韩国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影响了加拿大在上述协议下所享有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

美国和欧盟认为韩国有关瓶装水的法规也对他们的贸易产生了同样影响,并依据DSU 第四条第11款[10],分别于11月23日和11月30日提出加入磋商的要求。

协议情况:

此后,双方就瓶装水问题进行磋商,并于1996年4月1日达成谅解。磋商结果包括两点:

(1)化学方法处理瓶装水问题:

于1997年1月1日但不迟于1997年4月1日允许经臭氧处理的瓶装水进口、销售和分销。为此,韩国政府将:

1.向1996年6月召开的国民大会例会提交《饮用水管理法》的修正案;

2.承诺在上述议案通过后,立刻执行任何修改后的法规;

3.在建立有关臭氧处理法规方面不会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障碍;

4.尽早向加拿大提供修正案草案及其实施条例副本;

(2)瓶装水储存期:

韩国政府承诺将尽最大可能确保延长保质期批准程序的透明度。在正常情况下,从接到申请书及按照韩国有关法规要求的技术材料之日起,这一程序将持续一个月。韩国政府承诺,

应加拿大政府的请求,将提供有关法规和其他必需材料的副本,以帮助理解这一程序。加拿大表示愿意将这一方法作为临时解决方案,并继续鼓励韩国采纳由制造商决定瓶装水储藏期的方法。

案例评析:

(1)该案例是一个既涉及TBT协议,又涉及SPS协议的争端案例。该案例并不复杂,因而能在双方磋商阶段就达成谅解,而没有进入旋、调停和成立专家组立案分析阶段。

(2)本案例的主要争论点包括以下两点:

1.禁止所有经化学方法处理的瓶装水进口过于武断,并缺乏科学依据,因此,违反了SPS协议的第二条和第五条以及TBT协议的第十四条第2款。

2.强行规定瓶装水的储藏期为6个月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因为储藏期的长短与生产商的生产、运输和储藏条件等有关。因此,也违反了SPS协议的第二条和第五条以及TBT 协议的第十四条第2款。

(3)从加拿大要求就瓶装水问题于韩国进行磋商,到双方达成谅解,圆满解决问题一共用了4个月的时间。这么迅速地解决纠纷说明WTO争端解决机制各个程序环环相扣,每一程序时限明确,防止了延迟拖沓,保障了贸易争端的及时解决。

(整理)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

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 为贯彻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的工作部署,做好降损增效工作,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总体框架方案》和《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指导意见》工作要求,结合广东电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创先工作目标要求,以线损“四分”管理为突破口,以计量自动化系统为支撑,提高计量装置水平、提高计量抄表准确性时效性,重点降低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管理线损;优化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提高配网电压和无功运行水平,开展电网降损改造工作,努力降低技术线损。 二、工作目标 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确保2009年不高于5.55%、2011年底不高于5.1%,力争到2013年不高于4.5%;50个县级子公司确保2009年不出现线损率超过15%的单位、2011年不出现线损率超过12%的单位。 基于省公司的总体创先目标,结合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将2009-2011年线损目标分解到21个直属供电局和50个县级子公司,详见附表一、 精品文档

四、工作内容 通过深入梳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降损潜力,广泛吸收基层经验,按照重点降低管理线损,努力降低技术线损的工作思路,制订了降损增效的七项措施: (一)加大计量装置改造力度,增强线损计量的准确性 积极开展电能计量装置改造,2009年底前,更换直管范围内所有862型电能表,2011年底前更换全部县级子公司淘汰类表计;全省电能表低损耗、长寿命和电子化覆盖率2010年底前达90%实现,2011年底前达100%。 充分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2010年全部实现配电变压器及以上各类计量关口月初00:00点抄见电量比例达到100%。 加快计量自动化建设,提高线损"四分"自动统计水平,2009年实现购电侧电量自动抄表覆盖率100% ,售电侧电量自动抄表覆盖率60%(2010年覆盖80%);实现110千伏及以上主网网线损自动统计,配网10千伏分线线损自动统计覆盖率50%(2010年100%),2011年底前县级子公司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线损自动统计。 (二)继续加强“四分”管理,进一步完善线损“四分”管理常态工作机制 继续开展线损“四分”管理达标,2009年实现所有直属单位线损“四分”管理省级达标,其中至少7个供电局实现网级达标,2010年各县级供电子公司全部实现线损“四分”管理。 按年度分层逐级制定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方案。将线损管理责任逐级分解到班组、个人,确保责任明晰、考核到位。加强基础资料管理,确保线损“四分”统计准确。 每月进行线损“四分”统计,针对线损异常进行闭环分析,形成线损月度和年度总结。 开展年度线损管理成果分析,编制下一年线损管理工作计划,在各市局之间,在各市局内部开展最佳实践经验交流活动。 精品文档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 -------------------------------------------------------------------------------- 案例1 中国玩具出口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 【概要】 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该“禁令”将严重影响包括我国玩在内的WTO成员国的玩具出口,但其是符合《TBT协定》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合法目标的。这又一次体现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观念差异。 【案情】 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DINP、DEHP、DBP、DIDP、DNOP、BBP)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欧盟称,该“禁令”特别强调“确保一个高水平的儿童健康和安全保护”,委员会可以作出决议要求成员国“采取临时措施阻止、限制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或使产品服从于特定的条件”,如果该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有严重的和直接的危害,委员会也可以要求“将产品从市场上回收”。该“禁令”将严重影响我国玩具出口。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玩具出口第一大国,年出口金额5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每年解决约150万劳动力就业。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到欧盟各国,金额14亿美元。据保守统计,出口欧盟的玩具约有60%使用了PVC原料,其中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因此“禁令”将直接影响我国4亿美元的玩具出口。 在2000年2月的TBT委员会会议上,巴西代表提请大会关注欧盟关于禁止销售某些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软PVC塑料制作的玩具的草案。她表示该决定是根据欧盟有毒物质、环境有毒物质与环境科学委员会(SCTEE)的技术报告制定的,修改了邻苯二甲酸酯(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双酯)安全限量。但是,技术报告在结论中建议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更多的情况。巴西代表认为,由于欧盟技术报告中现有数据的不确定性,为了她认为欧盟目前还缺乏实质性的科学证据来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评估有关的风险, 证明欧盟禁止销售措施的合理性。 巴西代表表示,根据欧盟SCTEE的技术报告,不是所有的邻苯二甲酸酯都具有同样的毒性。例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双酯(DEHP)的毒性程度不同,后者在巴西也被禁用。而且,根据1999年9月SCTEE的另一份报告,邻苯二甲酸酯代用品的风险还不确定。她认为欧盟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禁令过于草率,并质疑欧盟是否考虑过《TBT协定》第2.2条关于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的规定。 中国香港的代表说,作为主要玩具出口地区,中国香港支持巴西的意见。 加拿大代表也表示赞同巴西代表的意见。他认为欧盟不能采用欧盟内部科学界的建议来证明其邻苯二甲酸酯禁令的合理性。 欧盟代表指出,邻苯二甲酸酯问题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欧盟在1998年已经收集了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玩具可能被3岁以下儿童放入口中并危害儿童健康的科学依据。这些科学依据表明最

技术性贸易壁垒-----瓶装水措施案

WTO-TBT案例-加拿大-韩国:瓶装水措施案 [1998-01-01] 案件简介: 自1992年起,韩国的瓶装水市场迅速扩大,1992年至1994年其国内瓶装水销量翻了3倍,1995年韩国成为世界第5大瓶装水市场。为了规范国内瓶装水市场,1995年,韩国公布了一项有关瓶装水的法令《瓶装水标准、规格和标签要求的公告》(No.1995-43)。该公告第3条规定,采用物理方法,诸如冷凝、过滤、充气、紫外线消毒等处理的瓶装水允许销售;而经任何化学方法处理的瓶装水禁止销售。第8条规定,瓶装水保质期为自生产日期起6个月。 公告发布后,加拿大认为这两条规定违反了WTO有关原则,影响了加拿大瓶装水贸易。1995年11月8日,加拿大WTO常驻使团依据《关贸总协定》(GATT)第22条[3]、《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第11条[6]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第14条[8]的有关规定,要求就韩国有关瓶装水的法律法规与韩国政府进行磋商,并依《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谅解备忘录》(DSU)第4条第4款[9],将该请求散发给WTO各成员。 加拿大认为韩国现行的有关瓶装水的法律法规,如《饮用水管理法》、《瓶装水标准、规格和标签要求的公告》以及有关法规,与SPS协议第2条[4]和第五条[5]、TBT协议第2条[7]以及GATT第3条[1]和第11条[2]相违背,韩国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影响了加拿大在上述协议下所享有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 美国和欧盟认为韩国有关瓶装水的法规也对他们的贸易产生了同样影响,并依据DSU 第四条第11款[10],分别于11月23日和11月30日提出加入磋商的要求。 协议情况: 此后,双方就瓶装水问题进行磋商,并于1996年4月1日达成谅解。磋商结果包括两点: (1)化学方法处理瓶装水问题: 于1997年1月1日但不迟于1997年4月1日允许经臭氧处理的瓶装水进口、销售和分销。为此,韩国政府将: 1.向1996年6月召开的国民大会例会提交《饮用水管理法》的修正案; 2.承诺在上述议案通过后,立刻执行任何修改后的法规; 3.在建立有关臭氧处理法规方面不会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障碍; 4.尽早向加拿大提供修正案草案及其实施条例副本; (2)瓶装水储存期: 韩国政府承诺将尽最大可能确保延长保质期批准程序的透明度。在正常情况下,从接到申请书及按照韩国有关法规要求的技术材料之日起,这一程序将持续一个月。韩国政府承诺,

工业企业用电的损耗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工业企业用电的损耗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李军 摘要:电网电能损耗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主要包括管理损耗和技术损耗两部分。本文首先介绍电网电能损耗的组成、降低电能损耗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内容,然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降低电网电能损耗的技术改造措施。 关键词:电能损耗降低损耗技术措施 一、概述 电能是一种很重要的二次能源,其应用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十分广泛在当前电能尚不能大量储存的情况下,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都是同时进行的,始终保持着供与用之间的平衡。电能损耗主要来自用电设备和供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而供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包括企业变配电设备、控制设备及输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在企业的电能损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很容易被人忽视。因此,目前企业在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供配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使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处于最佳经济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用电效益是很必要的。限于篇幅,这里只浅谈工业企业用电的损耗及降损主要措施。 二、电网电能损耗的组成及降低损耗的原因分析 (一)电能损耗的组成 电能损耗是指输电网络、配电网络损耗电量的总称。主要包括管理损耗和技术损耗两部分。是由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线损,需要加强管理来减少不明损耗;技术损耗又称理论损耗,是电网中各元件电能损耗的总称,可分为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两种。 (二)降低电能损耗的原因分析 降低电能损耗不但可以减少电费开支,提高经济效益,挖掘配电设备供电能力,而且对国家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资源优化配置也是非常有利。例如,在一选厂最大负荷为1.5万kW的电力系统中,若有功损耗占15%,则损耗有功功率为0.225万kW;如果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000h,则每年损耗电能900万kW?h,按每千瓦时的电价为0.56元人民币计算,则可节约资金为504万元人民币。所以,降低电能损耗是电网设计、运行和使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司各级相关部门应把电网的降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降低电网电能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改造措施来实现。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1、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含义和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是非关税壁垒中发展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类、动植物生命及健康、阻止欺诈、保护环境、保证质量为目的,或以贸易保护为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在主观或客观上成为自由贸易的障碍。 技术性壁垒标准既包括决定一种商品特性的规格,如质地、纯度、营养价值、尺寸、用途等,也包括设计和说明、证书、标记、商标及检验程序等。 这些标准不仅日益复杂,而且经常变化,手续繁杂,标准也不透明,使外国商品难以适应。这些规则的制订有其保护人民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等完全合法的理由,其本身可能不是有意设置贸易壁垒,但这些规则往往可以产生贸易壁垒的作用,形成非关税壁垒。有些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工业的利益,对进口品规定特殊的严格要求,实行双重标准。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 1、技术标准即工业产品的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s)日益复杂。

由于各国工业化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各国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差异,有些国家的厂商则有意识的、有针对性地制定某些技术标准并通过法律的形式过定下来形成技术法规,把这些标准作为进口入门的通行证,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使得出口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而形成贸易障碍。 例如日本消费品安全法引用的强制实施的金属棒jis标准,就长期把美国的铝制垒球球棒挡在了日本的国门之外。诸如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欧盟的eu9002成为欧美国家的工业品的进口通行证。 2、卫生检疫措施(healthandsanitaryregulation)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是指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采取的措施。 包括保护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免受食品和饮料的添加剂、污染物、毒素及外来病虫害传入危害;保护植物的生命免受外来病虫传入的危害。但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维护人生健康、安全及生活环境,特别是收入水平的差异,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往往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近乎苛刻的要求。 3、商品包装和标签(packagingandlabelingregulation)规定等标记、商品和包装要求也能成为贸易壁垒,如对包装物料要求,填充物不能用稻草,废棉絮等。美国对木质包装要求经过高温处理、熏蒸或防腐剂处理,这就大大增加了进口成本。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类别 相关规定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分为技术法规、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及应对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及应对 措施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康健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近年贸易保护主义助长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滥用,并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发展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在影响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约占10%-30%。 为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970年,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一个政策工作组,专门研究制定技术标准与质量认证程序方面的问题并负责起草一个防止TBT的协议草案。1974年4月,达成了第一个《贸易技术壁垒协议》。1979年正式通过了《TBT协议》,1980年生效。1994年3月15日修订成了第二版《TBT协议》的正式文本。同时,还签署了《卫生措施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上构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 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的贸易壁垒形式。 1、使用越来越经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要形式 WTO《TBT协议》和《SPS协议》的基本原则规定,各成员方在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审程序的时候,必须提前一个合适的时期向TBT委员会和SPS委员会通报,并允许其他成员进行评议。近年来,TBT和SPS的通报数量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特别是SPS,更呈现出安定快速的逐年增长之势。 2000年WTO成员方的TBT和SPS的通报总量是877件,到了2005年已经上升到1701件。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一、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减小功率损耗 在一条电阻为R 的输电线上,输送相同有功功率P ,对应于不同的功率因数, 产生的有功功率值不同。若功率因数由1cos ?提高到2cos ?,则线路有功功率损耗下降率为 212 cos %[1()]100%cos L P ???=-? 例如,当功率因数由0.7提高到0.9时,线路中功率损耗可减少39.5%。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首先应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其次是增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1.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是指未设置任何无功补偿设备时负荷自身的功率因数。 在电力系统负荷中,异步电动机占相当大比重,是系统中主要需要无功功率的负荷。它所需无功功率可用下式表示 220000()()()N N N P Q Q Q Q Q Q Q P β=+-=+- (7—1) 式中P N ——异步电动机额定有功功率; Q 0——励磁无功功率; Q N ——异步电机额定负荷(P N )运行时异步电动机所需的无功功率; P ——电动机的机械负荷; β——电动机的受载系数。 由式(7—1)可见,异步电动机励磁无功功率Q 0与受载系数无关,而式中第二项则与受载系数的平方成正比。在额定无功功率Q N 中,Q 0约占60%~70%,第二项无功功率只占少部分。因此,随着受载系数的降低,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相应降低。若以Q 0=0.7Q N 计算,则β由1下降为0.5时,cos ?由0.7下降为0.54。 根据上面的分析,欲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首先在选择异步电动机容量时,应尽量接近它所带的机械负荷,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即电动机长期处于轻负荷下运行,更应避免电动机空载运转。另外,在可能的条件下,大容量的用户尽量使用同步电动机,并使其过激运行,向系统发出无功功率,从而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如果能对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通以直流励磁,就可改作同步机运行。此外,变压器也是电力网中消耗无功功率较多的设备,应合理地配置其容量。这些皆为提高负荷自然功率因数的技术措施。 2.增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即在变电站低压(6~10kV 或以下电压)母线上并联调相机或电容器,补偿负荷所需的部分或全部无功功率,以提高设置点用户的功

专业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及案例汇总

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录: 一、定义 二、壁垒形式 三、原因 四、我国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现状 五、对策 附录:案例

一、定义 1、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2、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3、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 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 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二、壁垒形式 1、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利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具有非对等性和隐蔽性。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常常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他们凭借着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和技术优势,率先制定游戏规则,强制推行根据其技术水平定出的技术标准,使广大经济落后国家的出口厂商望尘莫及。而且这些技术标 准、技术法规常常变化,有的地方政府还有自己的 特殊规定,使发展中国家的厂商要么无从知晓、无 所适从,要么为了迎合其标准付出较高的成本,削 弱产品的竞争力。 2、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 在贸易自由化渐成潮流的形势下,质量认证和 合格评定对于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进口市场的

保护作用愈益突出。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质量认定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此外,美、日、欧盟等还有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 3、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 为防止包装及其废弃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构成威胁,许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包装和标签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生态环境。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来看,包装制度确有积极作用,但它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且技术要求各国不一、变化无常,往往迫使外国出口商不断变换包装,失去不少贸易机会。 三、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 (一)外因 1、维护该国的利益是一切国际关系的根本目的。虽然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承诺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在保持现状下逐步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但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维护该国的贸易利益,在逐步取消明显有违WTO精神的一些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又不断推出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名目繁多,要求越来越苛刻。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只是由于在技术水平上,发展中国家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 2、《WTO协定》中的许多例外条文和漏洞,也为技术性壁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如《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又如《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定:“缔约方有权采纳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而且只要缔约方确认其的措施有科学依据和保护水平是适当的就“可以实施或维持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这意味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合法性。 3、各国和国际性环保组织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各国政府在实行有关政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声音,在有关方面做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征分析

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及其对 中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征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随着WTO自由化进程,传统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所起的作用逐渐削弱,而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益明显。据世贸组织通告,2007年上半年反倾销案大幅下降,13个WTO国家共报告49起反倾销案,而2006年上半年报告92起,预计2007 年反倾销案将大量减少。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1995年至2007年5月底,各成员通报影响贸易的新规则总量23897件,其中技术性贸易措施16974件,占总量的71%。TBT对我国的影响也在不断加大,据商务部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2006年我国有%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TBT不同程度的影响;出口行业遭受直接损失金额达758亿美元,同比增加%;企业为应对国外TBT所增加的生产成本为262亿美元,同比增加%。由于这些TBT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技术性高等特点,将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长期影响,因而有必要对技术性贸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特征有所了解。 一、国际TBT的发展趋势

第一,TBT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TBT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处于设置与超越不停顿较量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手段隐蔽,作用大。以美国为例,其TBT大都以保障消费安全、保护环境及国内市场秩序、维护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几乎涉及到美国社会及公众生产、生活的每个层面,成为美国法律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多属强制性法规或标准之列,TBT的法律地位越来越高。 TBT往往产生连锁反应,由一个产品涉及到相关的所有产品,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如2002年5月欧盟通过的生态纺织品服装新指令(2002/371/EC),将原来只有几种纺织品和服装的环境标志产品扩大到腈纶、棉和、天然纤维、弹性纤维、亚麻和其他韧性纤维包括大麻、黄麻和苴麻、含脂毛和其他蛋白纤维、人造纤维丝、尼纶/涤纶纤维、聚丙烯纤维、纤维和纱线的整理剂等几乎囊括所有纺织品和服装。 第二,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扩大化的趋势,既涉及国际或区域性协议、国家法律、法令、规定、要求、指南、准则、程序等强制性措施,也包括非政府组织等制定的自愿性规则。以美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为例,美国针对每一种产品,包括其生产与进口行为,基本上都订有相应的法

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分析

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我国) 背景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德国以1.47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蝉联第一,我国以1.43万亿美元位居第二,美国以1.30万亿美元列第三。而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却稍微下降,为22072.7亿美元。这就使得我们在谈论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绩时,也不得不关注另外一个事实,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为核心的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传统的贸易壁垒大大削减,按照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关税水平降到3%左右,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也被大大削减。对此,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国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采取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国内经济低迷和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国家不同程度地抬头。从中国出口产品所受到的遭遇,以及主要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贸易纠纷中都不难看出,出口高速增长的中国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针对的主要对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新贸易壁垒正逐步取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为新的贸易障碍,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企业营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原因一是国际规则给此类壁垒留下了法律空间,如各种环保公约、TBT、SPS等等,二是我国的技术标准低,标准意识差。 因此,分析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形式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屡遭国外设置贸易壁垒的原因,我国应采取相应策略,突破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的限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我国面对新贸易壁垒所采取的对策新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想通过多贸易制度的约束,以各种严格的贸易标准,即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劳工标准、动物福

电网线损分析报告及降损要求措施

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 一、线损产生的原因及构成 (一)、线损产生的原因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由发电机转化产生,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在这个过程中,从发电机到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无功设备、调相及调压设备、绝缘介质、测量、计量设备、保护装置等输送和变换元件要消耗电能,此外,还有一些不明损失如窃电、漏电、表计误差、抄表影响等也将引起线损率的波动。针对以上产生线损率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来线损管理的经验,降低线损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对线损的构成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线损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损措施,有效地降低线损率。 电能损耗是电能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中的损耗,它可分为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其它损失三部分。 1、固定损失 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失,与通过设备的功率或电流大小无关,因此,也叫空载损失(铁损) 或基本损失。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电晕损失、电容器和电缆的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失等。 2、变动损失 它是随着负荷的变动而变化的,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也称可变损失或短路损失(铜损)。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输、配电线路和接户线的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铜损。 3、其它损失

是指在电能的输、变、配、用过程中的一些不明因素和在供用电过程中的偷、漏、丢、送等造成的损失,习惯称为不明损失或管理损失。主要包括变电所直流充电、控制及保护、信号、通风等设备消耗;电能表漏抄、电费误算等营业错误损失;电能表超差、错接线等计量损失;用户窃电损失的电量。 (二)、引起线损的原因分析 1、技术原因分析 (1)、线路损耗 1)、电网规划不合理,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近电远供,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原因使损耗升高。 2)、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 3)、线路老化,缺陷严重,瓷件污秽等原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阻抗、泄漏增大,损耗升高。 4)、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致使无功穿越,影响了供电能力,使线路损耗升高。 (2)、变电主设备损耗 1)、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 2)、运行方式不科学,致使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 3)、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无功穿越严重,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造成功率因数低,电压质量差,有功损耗增加。 4)、主设备老化,缺陷不及时消除等原因使介质损耗和瓷瓶、瓷套泄漏增大,导线接头设备线夹接触电阻增大,损耗增加。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壁垒;绿色营销;预警监测机制论文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壁垒即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将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具体阐述了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在最后指出了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注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建立绿色营销和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监测机制等措施。 在国际贸易领域,随着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不少WTO成员国,尤其是少数发达国家,将技术和卫生要求作为重要的保护手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将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广泛性 从产品到生产过程,技术壁垒无处不在。从初级产品到制成品,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性,进口国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正在逐步的扩大,从生产过程看,它涵概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全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壁垒即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二)形式上的合法性 贸易壁垒大多以国内国际公开立法的形式存在。由于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关于技术壁垒的统一立法,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大多由国内立法规定。这些法规是要求进口商强制遵守,这样外国厂商被合法的排除在外。 (三)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发达国家的设置标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以高科技手段进行检验,使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这种方式表面上是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不直接体现歧视性,但发展中国家厂商为了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二、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 (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外汇储备逐年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外贸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出口大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TBT的力度和密度,以达到限制我国出口,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的目的。 (二)认识和管理不够 我国出口企业大多没有认识到TBT的重要性,对产品质量没用清醒地认识,不注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一味的强调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优势。这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这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三)我国出口产品与产业的相对弱质性 由于我国总体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与标准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即非复杂、苛刻,也足以将我们的许多出口产品拒之门外。

浅谈技术降损措施

浅谈技术降损措施 摘要:降损节能应重点从降低技术线损和营业线损抓起 关键词:配网降损技术线损营业线损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两改”后抄表、收费到户,降低线损对提高经济效益、巩固“两改”成果有着重要意义。农村配电网线损控制指标为:10KV线路综合损失率(含配变损失)≤10%,低压线路损失率≤12%。因此,降损节能应重点从降低技术线损和营业线损抓起。 一、抓好设备管理,降低技术线损 1、提高功率因数。合理选择配变和电动机的容量,提高设备负载率。负载率在50%-70%时,配变处于经济运行状态,效率高、损耗低。要避免配变长期“大马拉小车”或经常过负荷运行,应及时调整配变容量或采用母子配变供电。 装设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随器补偿。一般在最大负荷月的月平均功率因数,农村公用配变不低于0.85,容量为100KV·A以上的电力用户不低于0.9。补偿容量按配变容量的5%-10%,容量为100KV·A以上配变应安装自动无功补偿装置。 随机补偿。补偿电容器安装在长时间运行的大容量(5KW及以上)电动机、电焊机、大型电力排灌站附近,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线路补偿。补偿装置集中安装在从首段起线路长度的2/3处或负荷中心或分支线的1/2处。 集中补偿。在变电所10KV母线或工厂、车间低压动力母线上装设电容器组,根据电压和功率因数进行投切,以提高运行电压,降低线损。 同时加强配电设备,加强配电线路维护,减少泄漏电。清扫绝缘子,测量接头电阻,及时消缺。合理安排设备检修。做到计划性,减少临时检修,尽可能做到供、用电设备同时检修、试验。 2、抓好营销管理,降低营业线损 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技能。加强乡镇供电所长及农村电工的培训、考核和聘任,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提高职业道德和抄、核、收及安全生产等管理水平。 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和指标考核工作。10KV线损以变电站线路出线总表和与线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与众多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比较,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其鲜明的特点。通常,我们可以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双重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双重性是指,一方面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本身通过对贸易商品的质地、纯度、规格、尺寸、营养价值、用途、产地证书、包装和标签等作出规定,可起到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贸易发展的作用,达到驱出假冒伪劣商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有时它还能迫使出口货物的发展中成员加快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步伐,提高本身的生产、加工水平。这是其起积极作用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不当,往往利用对贸易商品的各种形式技术规定和措施提出过高的要求,且常常变动,使出口成员的货物难以符合这些技术要求,造成妨碍贸易正常进行的严重后果。这是构成其贸易壁垒的一面。 (二)广泛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性主要是指,有的成员为了阻挡货物进口,在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包装、标签、信息等方面,制定了名目繁多、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达到保护本国(地区)市场的目的。 (三)复杂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性通常是指除其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和扩散效应外,它还往往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且体系庞杂、灵活多变。 (四)针对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针对性是指某成员针对特定出口成员的特定货物采用技术性措施加以限制,以达到阻碍出口的目的。 (五)隐蔽性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隐蔽性实质上是指一些发达成员利用其技术上的优势,以貌似合法的理由,如保护环境、维护消费者利益等,施行事实上阻碍其他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商品进入该成员市场。 拆迁律师https://www.360docs.net/doc/0611800621.html,/fangdichan/fangwuchaiqian/

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硕士学位论文 配电网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 姓名:张鸿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技术经济及管理 指导教师:赵会茹 200706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电力网电能损失率(简称线损率)是电力企业的一项重要综合性技术经济 指标,它反映了一个电力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行管理水平。在电力网 线损构成中,IOKV配电网线损占全部线损的主要部分。 本文在对电能损耗计算的理论方法、管理以及各种降损措施分析的基础上, 对郑州供电公司线损分析计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线损计算的数据收集、 理论线损的计算方法以及降损措施等各个方面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特 别是在降损措施方面,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并 通过对不同措施的经济效益分析,为下一步营销策略及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线损率降损措施效益分析 Abstract Lineloss rate is an economical and technical index of important synthetic electric power enterprise.It represents the level of the plan and design,the level of and and the level of and management of a electric produc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power network.The line loss of IOKV distribution networks is the major part of total line loss.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calculation,methods,management of electric power losses and the compliment of various solutions of deducing power losses,this paper?s analyzed the line los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of Zheng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in the round from the sides of data gathering, arithmetic simplifying and the solution of deducing loss,and so on.Especial in the side of out a lot of valuable have deducing loss,this paper brought suggestions,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by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ic effect analysing,for camp next step sells tactic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Zhang Hongyan(Techno—economics&Management) Directed by proL Zhao Huiru KEY WORDS:distribution networks;line loss rate;solution of deducingloss;economic effect analysing

谈标准化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谈标准化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对出口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提出特殊甚至苛刻的技术要求。国际标准化活动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控制国际标准将控制国际贸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对外贸易必然面临更 多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和贸易纠纷,技术标准作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和仲裁依据,使我国尽快实施标准化战略成为必要。 关键词:标准化,技术性贸易壁垒,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量不断增长,由此带来的贸易纠纷也不断增多。技术标准作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和解决纠纷的仲裁依据,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TBT协议的有限干预原则下,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凭借较强的科技力量和经济实力,有意无意地制定一些技术性条款,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对这些条款进行研究,并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笔者就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对出口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提出特殊甚至苛刻的技术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是国际贸易中影响市场准入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从国际贸易实践来看,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具有合理性的特点;它涉及科技、卫生、检疫、环保、包装、信息等众多行业,具有广泛性的特点;由于在是否阻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和带有歧视性方面难以界定,因此,又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2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历史必然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技术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采购是跨国公司重要的经营和竞争策略,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另外,各国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受到威胁。为了保证产品质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要摘线损率是衡量电网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对其进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对线损计算方法进行研究,然后介绍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线损;降损;配电网;降损措施 电网的线损率既是电力系统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用来综合衡量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国家电力工业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电力系统中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是通过电网的输电、变电和配电环节供给用户的。在输送和分配电能的过程中,电网中各元件,变压器、输电线路、补偿和调整设备以及测量和保护装置,都要耗费一定的电能。 在给定的时间段内,电网所有元件中产生的电能损耗称为电网的线损电量,简称线损。通常,线损是用电度表计量的“总供电量”和“总售电量”相减得到的,我们把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数称为线损率,即: 线损率=(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100% 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用电度表计量统计出的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得到的线损电量,称为统计线损电量,相应的线损率称为统计线损率。在统计线损电量中,有一部分是电能在输、变、配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其数值由相应时段内运行参数和设备参数所决定。其中主要包括: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变压器绕组和输电线路导线中的电能损耗;与运行电压有关的变压器铁芯、电容器和电缆的绝缘介质损耗以及电晕损耗等,这部分损耗电量习惯上称为“技术线损电量”,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所以又称为理论线损电量。统计线损的另一部分是由于管理工作上的原因造成的,这部分损失电量习惯上称为“管理线损电量”。 线损率是电力系统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是综合衡量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特别对供电企业来说,它是一项主要的技术经济考核指标。另外,配电网线损计算对配电网的无功优化、电网技术改造以及电力市场成本电价的计算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配电网线损的控制对电网经济性具有较大影响。 1 线损的理论计算方法 配电网具有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特点,因此实际运行中的配电网多呈辐射状,而配电网中要详细收集和整理各负荷点的负荷资料及元件运行数据是非常困难的,也缺乏进行潮流分析所需的负荷数据。一般来说,馈线出口均装有电流表、功率表,可以获取馈线出口代表日24h正点电流。 因此,均方根电流法是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网中最常见的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另外也可根据计算条件和计算资料,采用平均电流法(形状系数法)、最大电流法(损失因数法)、等值电阻法、电压损失法等方法进行计算。 1)均方根电流法。在进行配电网线损计算时,需收集沿线各节点的负荷。由于配电网节点数多,负荷在不同时段的变化又比较大,运行数据根本无法全面收集。为尽量减少运行数据的收集量,同时又不影响线损计算的精度,一般作如下假设:①各负荷节点负荷曲线的形状与首端相同。②各负荷节点功率因数与首端相等。③忽略沿线的电压损失对能耗的影响。④负荷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