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壁垒;绿色营销;预警监测机制论文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壁垒即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将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具体阐述了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在最后指出了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注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建立绿色营销和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监测机制等措施。

在国际贸易领域,随着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不少WTO成员国,尤其是少数发达国家,将技术和卫生要求作为重要的保护手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将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广泛性

从产品到生产过程,技术壁垒无处不在。从初级产品到制成品,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性,进口国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正在逐步的扩大,从生产过程看,它涵概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全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壁垒即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二)形式上的合法性

贸易壁垒大多以国内国际公开立法的形式存在。由于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关于技术壁垒的统一立法,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大多由国内立法规定。这些法规是要求进口商强制遵守,这样外国厂商被合法的排除在外。

(三)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发达国家的设置标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以高科技手段进行检验,使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这种方式表面上是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不直接体现歧视性,但发展中国家厂商为了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二、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

(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外汇储备逐年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外贸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出口大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TBT的力度和密度,以达到限制我国出口,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的目的。

(二)认识和管理不够

我国出口企业大多没有认识到TBT的重要性,对产品质量没用清醒地认识,不注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一味的强调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优势。这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这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三)我国出口产品与产业的相对弱质性

由于我国总体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与标准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即非复杂、苛刻,也足以将我们的许多出口产品拒之门外。

(四)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宏观管理存在严重不足

我国对国际通用的标准和技术性管理措施知之不多,对主要对象国的技术性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加以指导。此外,我国许多企业质量管理意识、卫生检疫意识、环境意识淡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

(一)市场准入性差

我国出口产品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受环保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出口市场又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国家往往在产品的安全、环保和卫生等方面均制定了比较高的标准,使我国的许多产品无法进入国际市场,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产品由于不符合卫生检疫要求而被扣留、查封或销毁,出口利润损失严重。不仅如此,在较高的技术和安全卫生检疫标准面前,有些已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也被迫退出。

(二)使国内企业竞争力减弱,面临危机

某些技术壁垒虽然不对产品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为满足要求而进行设备人力的投入以及昂贵的检测费已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从而削弱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外,由于国内商检部门缺乏测试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标准样品,不得不进口大量的检测检验设备,致使出口产品成本大幅度上升,竞争力下降。在我国产品进口方面,除关税壁垒外基本没有采取系统有效的技术性措施。在本世纪进入关税大幅度降低和非关税壁垒强化的情况下,若不建立有效的强有力的技术防范体系,国内企业将受到进口产品的冲击,面临严重的挑战。

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6068651.html, 2012年6月 183 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吴晓明 摘 要:每年技术性贸易壁垒都给中国企业造成大量损失,因此本文在明确当今技术壁垒领域发展动向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健康、有序地发展。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 国际贸易 WTO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c)-183-02现在各国的贸易往来中一国在进口其他国家的商品以及劳务时采取的种种限制措施可以分为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增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关税、出口补贴等传统的方式对国际贸易发挥的作用被逐渐削弱,而使用技术标准与合格评定标准为主要方式的技术贸易壁垒正日益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并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经常发生的领域。按照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结果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占现在全球贸易壁垒的80%。很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出于保护本国的国内经济与市场的需要,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屡屡使用贸易壁垒来提高市场准入的标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提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经常在对外贸易中会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引发的相关问题,并已经对我国国际贸易形成巨大的冲击。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指出仅2008年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导致中国企业的贸易损失超过505亿美元(约合3400亿元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思考在当今环境下如何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 1 当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动向 1.1 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发生领域转移至新兴经济领域 近20年来,经济发展的重点从自然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 向为知识密集型,特别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成为新兴的经济领域。新兴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使国际贸易中贸易壁垒的发生也随之从生产领域扩展到贸易领域,从有形贸易转移至以电信业、电子商务等新兴经济领域。当今经济竞争的基本要素已经不再是资本,而是各国的科技实力、人员素质等智力资源的多少。科学技术已经影响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电信业、互联网、传媒业、娱乐业等相互融合加深,相互依赖增强,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态势的发展结果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向知识化扩展,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成为保护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与高级形式。而在上述新兴领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这会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不利,利益的分配将更加倾斜于发达国家。1.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复杂繁琐性增强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使用往往涉及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等问题。而各国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保护人类动植物的安全与健康,保护本国的消费者利益,都制定了相当多的技术法规与产品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检测设备不断创新,各国采纳的以技术规章和产品标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越来越复杂,进口产品采用愈来愈细、愈来愈严格的标准,并且已经导致各国的国际贸易受到不利影响。有些国家的产品因达不到进口国的强制性标准而被阻止进口;还有些领域各国设 立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导致时间与经济成本都大幅上升。具经合组织(OECD)统计:不同的国内市场制定的不同技术标准和规章要求,加上为与之相符而支出的检验与证书成本已经上升至企业总生产成本的2%~10%。而这将不利于世界经济的自由流通与发展,并背离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方向。 1.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导致的争端数量逐渐增多 世界贸易受关税壁垒的影响正逐渐减弱,尤其是网络、信息经济的发展使得贸易壁垒的隐蔽性被大大增强,技术性贸易壁垒就成为应对这种状况相对理想的手段。技术性贸易壁垒适用的情况越多,发生的争端数量自然随着大幅上升。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发表的数据,2011年共有69个WTO成员国提交1772份TBT通报,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WTO成员国在《技术性贸易措施协定》实施后共发布了17312份TBT通报。从中可以看出争端发生的数量增长是成几何基数增长的。 2 应对策略 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新态势,我们可以选取多种应对措施来保护本国的合法利益,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方面:2.1 完善我国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 要想在国际竞争中避免因技术壁垒遭受损失,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加强有关规则的制定来约束企业的生产行为,鼓励其尽可能地努力提升产品质量。在产品质量方面设立规则时要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经验,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在制订国家强制性技术法规时,应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前提下,要逐渐提高我国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要求,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在制定法规之前要注意对外国特别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国内技术规范、认证条件等方面的研究,关注相关国家技术壁垒方面的新发展,力图使中国出口的产品能够符合进口国的技术标准,避免掉入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陷阱。并且用严格的标准来促进企业对国外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与管理的应用,并且使这些标准能够转化为国内相关行业的通用标准。并通过这一方式来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引导企业从生产低档、低值的产品转向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企业产品性能、品质的提升也能降低遭遇技术壁垒的可能性。2.2 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预警机制当前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采用的技术壁垒缺少必要的了解,导致政府不能对企业出口的产品进行有效地指导,在对外贸易中屡屡发生盲目出口的现象,从而导致被动局面的发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建立多层次的预警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在某类商品进入他国之前,政府应该提示企业是否可以出口,及万一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并且对于相关数据应该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渠道进行公布,来真正达到预警的目的。并且在进行预警之前一定要整合好政府、行业协会及企业等主体之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论文主要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与产生背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宗旨、目标与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的趋势;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跨越技术性壁垒,我国政府与企业强强联手打好应对战。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壁垒体系建立;中国出口贸易;国际经济形势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与产生背景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TBT)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WTO成员)通过制定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或通过制定和实施动植物检疫、风险评估的规则与措施来"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生态平衡"。从广义上说,技术性措施是指包含在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定》中的措施。从狭义上讲,技术性措施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它是技术性措施下的一个狭隘概念,具体是指影响国际贸易的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其基本含义是:1、技术法规:那些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征或其相关工艺品和生产方法、包括适用的管理规定在内的文件。2、标准:经公认机构批准的、规定非强制执行的、供通用或重复使用的产品或相关工艺和成产方法的规则、指南或特征性的文件。3、合格评定程序:任何直接或间接用以确定是否满足技术法规或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的程序。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背景 1、防止生态环境遭受因经济与贸易迅速发展儿造成的严重破坏。 2、制定产品的技术标准以保护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3、保护本国贸易利益的重要手段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浅谈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一)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贸易壁垒;绿色营销;预警监测机制论文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壁垒即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将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文章具体阐述了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并在最后指出了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所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注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建立绿色营销和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监测机制等措施。 在国际贸易领域,随着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不少WTO成员国,尤其是少数发达国家,将技术和卫生要求作为重要的保护手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将对国际贸易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一、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广泛性 从产品到生产过程,技术壁垒无处不在。从初级产品到制成品,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性,进口国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正在逐步的扩大,从生产过程看,它涵概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全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壁垒即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二)形式上的合法性 贸易壁垒大多以国内国际公开立法的形式存在。由于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关于技术壁垒的统一立法,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大多由国内立法规定。这些法规是要求进口商强制遵守,这样外国厂商被合法的排除在外。 (三)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发达国家的设置标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以高科技手段进行检验,使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这种方式表面上是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不直接体现歧视性,但发展中国家厂商为了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二、我国成为技术保护壁垒受害国的主要原因 (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外汇储备逐年增加,随着科技的发展,外贸产品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出口大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维护竞争中的支配地位,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国实施TBT的力度和密度,以达到限制我国出口,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的目的。 (二)认识和管理不够 我国出口企业大多没有认识到TBT的重要性,对产品质量没用清醒地认识,不注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一味的强调廉价劳动力和低成本的优势。这必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这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 (三)我国出口产品与产业的相对弱质性 由于我国总体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许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与标准的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一些发达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即非复杂、苛刻,也足以将我们的许多出口产品拒之门外。

(整理)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

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 为贯彻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的工作部署,做好降损增效工作,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总体框架方案》和《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指导意见》工作要求,结合广东电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创先工作目标要求,以线损“四分”管理为突破口,以计量自动化系统为支撑,提高计量装置水平、提高计量抄表准确性时效性,重点降低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管理线损;优化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提高配网电压和无功运行水平,开展电网降损改造工作,努力降低技术线损。 二、工作目标 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确保2009年不高于5.55%、2011年底不高于5.1%,力争到2013年不高于4.5%;50个县级子公司确保2009年不出现线损率超过15%的单位、2011年不出现线损率超过12%的单位。 基于省公司的总体创先目标,结合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将2009-2011年线损目标分解到21个直属供电局和50个县级子公司,详见附表一、 精品文档

四、工作内容 通过深入梳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降损潜力,广泛吸收基层经验,按照重点降低管理线损,努力降低技术线损的工作思路,制订了降损增效的七项措施: (一)加大计量装置改造力度,增强线损计量的准确性 积极开展电能计量装置改造,2009年底前,更换直管范围内所有862型电能表,2011年底前更换全部县级子公司淘汰类表计;全省电能表低损耗、长寿命和电子化覆盖率2010年底前达90%实现,2011年底前达100%。 充分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2010年全部实现配电变压器及以上各类计量关口月初00:00点抄见电量比例达到100%。 加快计量自动化建设,提高线损"四分"自动统计水平,2009年实现购电侧电量自动抄表覆盖率100% ,售电侧电量自动抄表覆盖率60%(2010年覆盖80%);实现110千伏及以上主网网线损自动统计,配网10千伏分线线损自动统计覆盖率50%(2010年100%),2011年底前县级子公司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线损自动统计。 (二)继续加强“四分”管理,进一步完善线损“四分”管理常态工作机制 继续开展线损“四分”管理达标,2009年实现所有直属单位线损“四分”管理省级达标,其中至少7个供电局实现网级达标,2010年各县级供电子公司全部实现线损“四分”管理。 按年度分层逐级制定线损“四分”管理工作方案。将线损管理责任逐级分解到班组、个人,确保责任明晰、考核到位。加强基础资料管理,确保线损“四分”统计准确。 每月进行线损“四分”统计,针对线损异常进行闭环分析,形成线损月度和年度总结。 开展年度线损管理成果分析,编制下一年线损管理工作计划,在各市局之间,在各市局内部开展最佳实践经验交流活动。 精品文档

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性贸易壁垒 -------------------------------------------------------------------------------- 案例1 中国玩具出口面临技术性贸易壁垒 【概要】 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该“禁令”将严重影响包括我国玩在内的WTO成员国的玩具出口,但其是符合《TBT协定》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的合法目标的。这又一次体现了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导致的观念差异。 【案情】 1999年12月7日,欧盟正式发布1999/815/EC指令(以下简称“禁令”)。采取措施禁止销售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放入口中的包含以下六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DINP、DEHP、DBP、DIDP、DNOP、BBP)聚氯乙烯软塑料玩具及儿童用品。欧盟称,该“禁令”特别强调“确保一个高水平的儿童健康和安全保护”,委员会可以作出决议要求成员国“采取临时措施阻止、限制投放到市场上的产品,或使产品服从于特定的条件”,如果该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有严重的和直接的危害,委员会也可以要求“将产品从市场上回收”。该“禁令”将严重影响我国玩具出口。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玩具出口第一大国,年出口金额50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50%以上,每年解决约150万劳动力就业。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到欧盟各国,金额14亿美元。据保守统计,出口欧盟的玩具约有60%使用了PVC原料,其中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占50%,因此“禁令”将直接影响我国4亿美元的玩具出口。 在2000年2月的TBT委员会会议上,巴西代表提请大会关注欧盟关于禁止销售某些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软PVC塑料制作的玩具的草案。她表示该决定是根据欧盟有毒物质、环境有毒物质与环境科学委员会(SCTEE)的技术报告制定的,修改了邻苯二甲酸酯(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和邻苯二甲酸双酯)安全限量。但是,技术报告在结论中建议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以了解更多的情况。巴西代表认为,由于欧盟技术报告中现有数据的不确定性,为了她认为欧盟目前还缺乏实质性的科学证据来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评估有关的风险, 证明欧盟禁止销售措施的合理性。 巴西代表表示,根据欧盟SCTEE的技术报告,不是所有的邻苯二甲酸酯都具有同样的毒性。例如,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双酯(DEHP)的毒性程度不同,后者在巴西也被禁用。而且,根据1999年9月SCTEE的另一份报告,邻苯二甲酸酯代用品的风险还不确定。她认为欧盟对邻苯二甲酸酯的禁令过于草率,并质疑欧盟是否考虑过《TBT协定》第2.2条关于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的规定。 中国香港的代表说,作为主要玩具出口地区,中国香港支持巴西的意见。 加拿大代表也表示赞同巴西代表的意见。他认为欧盟不能采用欧盟内部科学界的建议来证明其邻苯二甲酸酯禁令的合理性。 欧盟代表指出,邻苯二甲酸酯问题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欧盟在1998年已经收集了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玩具可能被3岁以下儿童放入口中并危害儿童健康的科学依据。这些科学依据表明最

技术性贸易壁垒-----瓶装水措施案

WTO-TBT案例-加拿大-韩国:瓶装水措施案 [1998-01-01] 案件简介: 自1992年起,韩国的瓶装水市场迅速扩大,1992年至1994年其国内瓶装水销量翻了3倍,1995年韩国成为世界第5大瓶装水市场。为了规范国内瓶装水市场,1995年,韩国公布了一项有关瓶装水的法令《瓶装水标准、规格和标签要求的公告》(No.1995-43)。该公告第3条规定,采用物理方法,诸如冷凝、过滤、充气、紫外线消毒等处理的瓶装水允许销售;而经任何化学方法处理的瓶装水禁止销售。第8条规定,瓶装水保质期为自生产日期起6个月。 公告发布后,加拿大认为这两条规定违反了WTO有关原则,影响了加拿大瓶装水贸易。1995年11月8日,加拿大WTO常驻使团依据《关贸总协定》(GATT)第22条[3]、《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协议)第11条[6]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第14条[8]的有关规定,要求就韩国有关瓶装水的法律法规与韩国政府进行磋商,并依《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谅解备忘录》(DSU)第4条第4款[9],将该请求散发给WTO各成员。 加拿大认为韩国现行的有关瓶装水的法律法规,如《饮用水管理法》、《瓶装水标准、规格和标签要求的公告》以及有关法规,与SPS协议第2条[4]和第五条[5]、TBT协议第2条[7]以及GATT第3条[1]和第11条[2]相违背,韩国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影响了加拿大在上述协议下所享有的直接和间接的利益。 美国和欧盟认为韩国有关瓶装水的法规也对他们的贸易产生了同样影响,并依据DSU 第四条第11款[10],分别于11月23日和11月30日提出加入磋商的要求。 协议情况: 此后,双方就瓶装水问题进行磋商,并于1996年4月1日达成谅解。磋商结果包括两点: (1)化学方法处理瓶装水问题: 于1997年1月1日但不迟于1997年4月1日允许经臭氧处理的瓶装水进口、销售和分销。为此,韩国政府将: 1.向1996年6月召开的国民大会例会提交《饮用水管理法》的修正案; 2.承诺在上述议案通过后,立刻执行任何修改后的法规; 3.在建立有关臭氧处理法规方面不会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障碍; 4.尽早向加拿大提供修正案草案及其实施条例副本; (2)瓶装水储存期: 韩国政府承诺将尽最大可能确保延长保质期批准程序的透明度。在正常情况下,从接到申请书及按照韩国有关法规要求的技术材料之日起,这一程序将持续一个月。韩国政府承诺,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文章编号:JL0120229(2007)0120043204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张虎臣 (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228) 摘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为中国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拆除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经济贸易的竞争。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以阻止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从而进行贸易保护。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外贸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必须摸清自身的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正确对策。 这对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0文献标识码:A 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容和特征 1.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内容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以下简称TBT)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区域组织的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该国或该区域市场将造成影响,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进入本国的目的。T BT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T BT主要指WT O5TBT协议6规定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广义的TBT还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验和检疫措施、包装和标签要求、绿色壁垒、信息技术壁垒等。本文采用的是广义T BT概念所指的内容。 1.2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广泛性。从产品角度看,不仅涉及资源环境与人类健康有关的初级产品,还涉及所有的中间 收稿日期:2005212218 责任编辑:李贵勤 校对:任文妍 作者简介:张虎臣(1971-),男,汉族,河北河间市人,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经济师,主要从事国际贸易专业课的教学与研究。产品和工业制品。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从领域来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投资、知识产权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从国别来看,各国均不同程度地设置了TBT。 系统性。TBT是一个系统,不但包括WT O 5贸易技术壁垒协议6规定的内容,而且还包括5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6、5服务贸易总协定6等规定的措施。除WTO以外的其他国际公约、国际组织等规定的许多对贸易产生影响的技术性措施也都属于T BT的体系范畴。 合法性。目前国际上已签订了150多个多边环保协定,发达国家积极制定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为TBT提供法律支持,并且有些条例是专门针对进口国家或商品而制定的。WTO也正在制定国际性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一旦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很大,从而T BT有了形式上的合法性。 隐蔽性。TBT有其合理性,真正为了实现规定的合法目标是可以采取适合的壁垒措施的,从而达到合理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及生态环境的目的;但另一方面,T BT措施是以高科技基础上的技术标准为基础,科技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难以做出判断。一些发达国家凭借自身的技术和经 2007年3月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Mar,2007第2卷第1期Academic Research of Shijiazhuang Lionful Technology College Vol.2No.1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

浅析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福建茶叶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以及详细介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对福建省如何应对茶叶技术性贸易壁垒对策做出了建议。 关键词:茶叶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 茶叶是福建省重要的传统出口农产品之一,远销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主要出口茶类有乌龙茶、花茶,其次是绿茶、红茶和白茶,还有少量保健茶。2006年福建茶叶产量为19.67万吨局全国第一,出口量1.74万吨居全国第四。但近年来,产业的出口量呈逐步夸大趋势,但出口额在全省总的出口规模中比重连年下降,茶价下跌,使得我省茶叶出口的贸易条件恶化10多个百分点。2010年出口茶叶2432批、1.41万吨、6977.3万美元,分别比增6.62%、-0.37%和16.25%。我省茶叶出口呈现量减价增态势。我省出口茶叶量减价原因与当今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很大的关系。 一、福建茶叶出口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国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如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包装如标签要求、产品检疫、检验制度、绿色技术壁垒、和信息技术壁垒等,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市场的障碍。 茶叶贸易技术壁垒强调茶叶产品符合进口方持有的技术标准,包括茶叶生长环境标准、茶叶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农药可用规定、茶叶采摘标准、茶叶加工参数标准、茶叶初加工和精加工环境标准、茶叶产品包装材料标准、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的标准以及茶叶运输过程的监控等标准。在茶叶产品方面,农残是最高的技术性壁垒。 欧盟2007/27/EC指令及日本肯定列表对茶叶农残限量要求分别有234项、183项;2008年9月正式实施的欧盟EC149/2008指令,茶叶共涉及221项农残限量要求有关茶叶中的新MRL农残技术标准共计设定了886项限量标准;波兰对茶叶中昆虫遗骸严加检测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成为制约我省出口茶叶发展的瓶颈。依据这些标准,使得我省的对外出口的茶叶数量明显减少。但是我国茶叶标准项目严重偏少、指标不一致,与国际国外标准存在差距。茶叶生产大多仍然是小作坊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落后,综合竞争力差,卫生质量缺乏有效的标准进行规范。茶叶出口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开拓市场能力弱,中国茶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及竞争力还远不如印度、肯尼亚、斯里兰卡等产茶国。 二、技术贸易壁垒对福建茶叶出口产生的影响 技术贸易壁垒的兴起对福建茶叶的出口贸易无疑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它对福建茶叶的出口商品又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促进了符合技术贸易壁垒要求的产品的出口,提高福建茶叶质量,促进茶叶相关标准体系的健全。 1、增加生产成本 企业为了达到进口国的农残技术标准和措施,提高出口茶叶技术水平、卫生水平,要求将环境科学、生态学、卫生学等学科的原理全面运用到茶叶的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必然会引起出口茶叶成本的增加。(1)茶叶的

工业企业用电的损耗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工业企业用电的损耗及降损主要措施探讨 李军 摘要:电网电能损耗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主要包括管理损耗和技术损耗两部分。本文首先介绍电网电能损耗的组成、降低电能损耗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内容,然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降低电网电能损耗的技术改造措施。 关键词:电能损耗降低损耗技术措施 一、概述 电能是一种很重要的二次能源,其应用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中十分广泛在当前电能尚不能大量储存的情况下,电能的生产,传输和使用都是同时进行的,始终保持着供与用之间的平衡。电能损耗主要来自用电设备和供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而供配电系统的电能损耗,包括企业变配电设备、控制设备及输配电线路的电能损耗,在企业的电能损耗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很容易被人忽视。因此,目前企业在不断降低生产成本,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供配电系统中的电能损耗,使电气设备及供电线路处于最佳经济运行状态,从而提高用电效益是很必要的。限于篇幅,这里只浅谈工业企业用电的损耗及降损主要措施。 二、电网电能损耗的组成及降低损耗的原因分析 (一)电能损耗的组成 电能损耗是指输电网络、配电网络损耗电量的总称。主要包括管理损耗和技术损耗两部分。是由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线损,需要加强管理来减少不明损耗;技术损耗又称理论损耗,是电网中各元件电能损耗的总称,可分为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两种。 (二)降低电能损耗的原因分析 降低电能损耗不但可以减少电费开支,提高经济效益,挖掘配电设备供电能力,而且对国家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资源优化配置也是非常有利。例如,在一选厂最大负荷为1.5万kW的电力系统中,若有功损耗占15%,则损耗有功功率为0.225万kW;如果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000h,则每年损耗电能900万kW?h,按每千瓦时的电价为0.56元人民币计算,则可节约资金为504万元人民币。所以,降低电能损耗是电网设计、运行和使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公司各级相关部门应把电网的降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结合本人的实践经验,降低电网电能损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改造措施来实现。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及应对措施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及应对 措施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产生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康健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近年贸易保护主义助长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滥用,并使得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发展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在影响国际贸易的非关税壁垒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约占10%-30%。 为了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970年,关贸总协定成立了一个政策工作组,专门研究制定技术标准与质量认证程序方面的问题并负责起草一个防止TBT的协议草案。1974年4月,达成了第一个《贸易技术壁垒协议》。1979年正式通过了《TBT协议》,1980年生效。1994年3月15日修订成了第二版《TBT协议》的正式文本。同时,还签署了《卫生措施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上构成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施现状 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成为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的贸易壁垒形式。 1、使用越来越经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要形式 WTO《TBT协议》和《SPS协议》的基本原则规定,各成员方在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和评审程序的时候,必须提前一个合适的时期向TBT委员会和SPS委员会通报,并允许其他成员进行评议。近年来,TBT和SPS的通报数量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特别是SPS,更呈现出安定快速的逐年增长之势。 2000年WTO成员方的TBT和SPS的通报总量是877件,到了2005年已经上升到1701件。

论文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论文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学生:王力 学号:070014140 指导教师:谈燕 专业:2007级国贸专业1班 摘要:随着关税壁垒作用日益减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更隐蔽、更强大的壁垒,客观上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巨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管理,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外贸易,影响,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tariff barriers weakened role,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as the more insidious and more powerful barriers, which objectively become China's export trade huge obstacle, investigate its reason, of our country export products mainly lies in weak sex. Therefore,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export products.

Keywords: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foreign trad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s 扬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申报表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的积极影响与启示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企业的积极影响与启示 提要: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各国的技术壁垒措施形态各异,对国际贸易产生了实质性的限制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影响了各国和地区之间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发展。由此引起的贸易冲突也频频发生。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一般的贸易措施。但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食品、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介绍TBT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关键词:TBT;技术贸易壁垒;启示;清洁生产。 在国际贸易领域,随着数量限制的取消和关税的降低,WTO成员国,已逐步放弃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和征收高关税为本国产品提供保护。为了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不少成员国,尤其是少数发达国家,将技术和卫生要求作为重要的保护手段。再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技术壁垒将成为保护贸易的主要手段。WTO 的《TBT协议》承认为了合法目标可以采取技术性贸易保护壁垒,但又坚决反对以贸易保护主义为目的的技术性壁垒。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情况: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简称TBT,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广泛性,从产品到生产过程,技术壁垒无处不在。从初级产品到制成品,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性,进口国有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正在逐步的扩大;从生产过程看,它含概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全过程。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壁垒即将扩展到国际贸易的各个领域。 (二)形式上的合法性,贸易壁垒大多以国内国际公开立法的形式存在。由于国际上目前还没有关于技术壁垒的统一立法,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大多由国内立法规定。这些法规是要求进口商强制遵守,这样外国厂商被合法的排除在外。 (三)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发达国家设置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以高科技手段进行检验,使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难以适应。这种方式表面上是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不直接体现歧视性,但发展中国家厂商为了获得市场准入资格,不得不改进生产技术,调整原材料,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的竞争力。 TBT形式繁多大致可归为五大类,即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商品检疫检验措施;包装标志和标签要求;信息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

最新浅论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1论文

浅论国际贸易的技术壁垒(1)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明显减少,高技术标准的措施被更多地用来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目前,国际贸易中盛行的“技术壁垒”,正是一些发达国家以保护动植物和人类健康安全为理由,而施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论文关键词:技术壁垒;影响;对策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各国设置国际贸易障碍和壁垒,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界为了避免全球贸易战的发生,共同签订了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为各国开展贸易活动规定了在技术规则方面必须遵守的准则。一、技术壁垒 1.技术壁垒的定义。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措施。 2.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TBT的实施手段和形式主要有: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法规;制定苛刻的安全、环保标准;采取过于苛刻的卫生标准。二、技术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我国出口受限。目前,我国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日本、欧盟及东盟、韩国等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出口额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0%左右,这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市场,肆意推进技术壁垒,提高产品的技术标准,限制我国的产品出口。 2.出口产品成本增加。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在技术法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及检验制度等的制订水平和内容方面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同一种产品为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经过重复的认证及检验,而高额的检验费用也势必会大大提高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此外,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用的增多,使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将因此受到影响。 3.我国产品的国际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第二节 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 一、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减小功率损耗 在一条电阻为R 的输电线上,输送相同有功功率P ,对应于不同的功率因数, 产生的有功功率值不同。若功率因数由1cos ?提高到2cos ?,则线路有功功率损耗下降率为 212 cos %[1()]100%cos L P ???=-? 例如,当功率因数由0.7提高到0.9时,线路中功率损耗可减少39.5%。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首先应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其次是增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1.提高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是指未设置任何无功补偿设备时负荷自身的功率因数。 在电力系统负荷中,异步电动机占相当大比重,是系统中主要需要无功功率的负荷。它所需无功功率可用下式表示 220000()()()N N N P Q Q Q Q Q Q Q P β=+-=+- (7—1) 式中P N ——异步电动机额定有功功率; Q 0——励磁无功功率; Q N ——异步电机额定负荷(P N )运行时异步电动机所需的无功功率; P ——电动机的机械负荷; β——电动机的受载系数。 由式(7—1)可见,异步电动机励磁无功功率Q 0与受载系数无关,而式中第二项则与受载系数的平方成正比。在额定无功功率Q N 中,Q 0约占60%~70%,第二项无功功率只占少部分。因此,随着受载系数的降低,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相应降低。若以Q 0=0.7Q N 计算,则β由1下降为0.5时,cos ?由0.7下降为0.54。 根据上面的分析,欲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首先在选择异步电动机容量时,应尽量接近它所带的机械负荷,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即电动机长期处于轻负荷下运行,更应避免电动机空载运转。另外,在可能的条件下,大容量的用户尽量使用同步电动机,并使其过激运行,向系统发出无功功率,从而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如果能对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通以直流励磁,就可改作同步机运行。此外,变压器也是电力网中消耗无功功率较多的设备,应合理地配置其容量。这些皆为提高负荷自然功率因数的技术措施。 2.增设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设置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即在变电站低压(6~10kV 或以下电压)母线上并联调相机或电容器,补偿负荷所需的部分或全部无功功率,以提高设置点用户的功

专业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及案例汇总

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录: 一、定义 二、壁垒形式 三、原因 四、我国受国外技术壁垒影响现状 五、对策 附录:案例

一、定义 1、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商品进出口国在实施贸易进口管制时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出口产品制定过分严格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2、它是目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有效手段。 3、WTO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TBT协定)和“实施卫生与动 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协定),于1995年1月1日WTO 正式成立起开始执行。 二、壁垒形式 1、严格繁杂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利用技术标准作为贸易壁垒具有非对等性和隐蔽性。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常常是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他们凭借着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和技术优势,率先制定游戏规则,强制推行根据其技术水平定出的技术标准,使广大经济落后国家的出口厂商望尘莫及。而且这些技术标 准、技术法规常常变化,有的地方政府还有自己的 特殊规定,使发展中国家的厂商要么无从知晓、无 所适从,要么为了迎合其标准付出较高的成本,削 弱产品的竞争力。 2、复杂的合格评定程序 在贸易自由化渐成潮流的形势下,质量认证和 合格评定对于出口竞争能力的提高和进口市场的

保护作用愈益突出。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质量认定标准是ISO9000系列标准。此外,美、日、欧盟等还有各自的技术标准体系。 3、严格的包装、标签规则 为防止包装及其废弃物可能对生态环境、人类及动植物的安全构成威胁,许多国家颁布了一系列包装和标签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生态环境。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来看,包装制度确有积极作用,但它增加了出口商的成本,且技术要求各国不一、变化无常,往往迫使外国出口商不断变换包装,失去不少贸易机会。 三、我国产品遭遇技术性壁垒的原因 (一)外因 1、维护该国的利益是一切国际关系的根本目的。虽然为了推进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各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承诺进一步降低关税和在保持现状下逐步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但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为了维护该国的贸易利益,在逐步取消明显有违WTO精神的一些传统的非关税壁垒的同时又不断推出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且名目繁多,要求越来越苛刻。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只是由于在技术水平上,发展中国家远低于发达国家,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 2、《WTO协定》中的许多例外条文和漏洞,也为技术性壁垒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如《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范围内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环境,只要这些措施不致认为在具有同等条件的国家之间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视,或成为对国际贸易产生隐蔽限制的一种手段。”又如《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规定:“缔约方有权采纳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而且只要缔约方确认其的措施有科学依据和保护水平是适当的就“可以实施或维持高于国际标准、指南和建议的措施”。这意味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合法性。 3、各国和国际性环保组织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各国政府在实行有关政策时,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声音,在有关方面做

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分析

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我国) 背景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德国以1.47万亿美元出口总额蝉联第一,我国以1.43万亿美元位居第二,美国以1.30万亿美元列第三。而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却稍微下降,为22072.7亿美元。这就使得我们在谈论我国对外贸易取得的成绩时,也不得不关注另外一个事实,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为核心的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最大障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传统的贸易壁垒大大削减,按照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关税水平降到3%左右,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也被大大削减。对此,我国的一些主要贸易国为保护国内市场,纷纷采取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更加隐蔽的贸易保护手段。国内经济低迷和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在很多国家不同程度地抬头。从中国出口产品所受到的遭遇,以及主要贸易伙伴与我国的贸易纠纷中都不难看出,出口高速增长的中国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针对的主要对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新贸易壁垒正逐步取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成为新的贸易障碍,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和企业营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原因一是国际规则给此类壁垒留下了法律空间,如各种环保公约、TBT、SPS等等,二是我国的技术标准低,标准意识差。 因此,分析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面临的主要贸易壁垒形式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屡遭国外设置贸易壁垒的原因,我国应采取相应策略,突破新贸易壁垒对我国的限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我国面对新贸易壁垒所采取的对策新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想通过多贸易制度的约束,以各种严格的贸易标准,即技术标准、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劳工标准、动物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