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
《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课件

2.下面是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情况。 水果 人数 6 8 7 9 8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四(1)班同学最喜欢的 水果统计图
人数
10
9 8
(1)四(1)班一共有( 38 )人
7
参加调查。
6
5
6+8+7+9+8=38(人)
4 3
(2)喜欢( )的人数最多,
人 数3 2 3 6 4 1 3 5 6 4 2 3
教科 7 6 5 4 3 2 1 0
我们的出生月份
把上面的数据 在下面用条形 图表示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出生月份
人数(1)参加统我计们的的一出共生有月(份42 )人。
10
2
喜欢( )的人数最少,
1 0
相差( 3 )人。 水果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 数量多少的统计图。
从条形统计图里能很清楚、直观地看 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
天数
99
8 7 6 5
1格表示1天。43
2 1
0晴
条形图把你数还据能表得示到清哪楚些了信吗息?
9
6 5
晴天比阴天 天多3天……
2
阴多阵雷 云雨阵
天气情况
雨
哪种方法表示数据更清楚? 条形图更清楚,不用数就能知道具体的数据。
条形图和统计表 各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图能 直观地反映出数量的差异,便于比较……
○ ○ ○ ○○
○ ○ ○ ○○
用小象红形是统怎计样图表表示示数 据天时气,情一况般的用?一个图 形表示一个数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7-1《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7-1《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正确读懂统计图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分布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绘制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解读统计图表的信息。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条形统计图描述实际数据。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彩色粉笔、教学实物等。
2.字生准备:书包里备好课本、笔、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猜测图中所代表的含义,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呈现1.讲解什么是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示范如何根据数据绘制统计图表。
3.让学生按照给定数据,在黑板上绘制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
3. 练习与训练1.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审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条形统计图的应用场景。
2.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展示给全班同学。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正确读懂统计图表,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中相关练习题。
•反复练习应用条形统计图,提高绘图的准确性和速度。
七、板书设计•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数据分析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 ppt课件

日一二三四五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这个月的每种 天气各有多少天? 你能把它们清楚的 表示出来吗?
我用统计表表示。
天气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天数 9 6 9 5
2
PPT课件
6
二、探究新知
我这样表示的。
还可以用条形图来表示。 (人)
14
3 孙悟空
10
把统计的结果分别在下面用条形图表示出来。
第一组: 卡通形象
喜羊羊 麦 兜 图 图 孙悟空
人数
5
0
4
3
人数 10
第一组最喜欢的 卡通形象统计图
9
8
7
65Biblioteka 4321
0
喜羊羊 麦兜 图图 孙悟空 卡通形象
知识运用
做一做
1.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
PPT课件
19
知识运用
做一做
2. 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中,并用条形图 表示出来。
晴天比阴天多3天……
PPT课件
10
天气
晴
天数
9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6
9
5
2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他们把数据都 表示清楚了吗?
PPT课件
11
(3)分析数据
• 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12年8月北京市的 天气情况,但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 各种数量的多少。
《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

《一格表示1》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用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主动探究知识、小组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1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收集原始数据,引入统计。
(出示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表)1.谈话: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们清楚的表示出来?2.学生自己活动。
3.反馈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参与北京2012年8月天气情况的调查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过程。
在合作互助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同时也提供了学生人人都参与的课堂氛围。
预设(1)统计表。
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①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填写。
②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预设(2)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①有什么优点?②不足是什么?为什么?【设计意图】课堂上尊重学生个体的选择,如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统计结果,进行有个性的探究活动。
(二)探求新知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表示天气)、纵轴(表示天数)、单位数量、单位、直条、(制作条形统计图:首先画一条横轴,表示天气,在横轴上间隔同样的距离,分出宽度相同的5份表示这5种天气情况;然后在左侧画一条纵轴,表示天数,在纵轴上也要分好相同的小格,每一小格表示1天;最后把这些横竖线画成小格。
人教版数学四上《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1、《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反思教学内容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材第94、第95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激发学习的兴趣。
轻松的谈话,有趣的情境,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身心放松,全情投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探究师:下面是某位同学对北京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所做的记录,先看看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生1: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五种情况。
生2: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师:是啊。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数量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生1:我经过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表示出来了:生2:我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的,先把这5种天气情况都写出来,然后逐一去数一数,哪种天气增加一天,我就在那画一个○,就是这样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与画图表示的方法很类似,就是不再画○,而是用一个一个的小格表示出来。
教师边演示制作条形统计图,边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首先画一条横轴,表示天气,在横轴上间隔同样的距离,分出宽度相同的5份表示这5种天气情况;然后在左侧画一条纵轴,表示天数,在纵轴上我们要等分好小格,每1个小格我们说是1个单元格,表示一天;最后把这些横竖线画成小格。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单位))

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95~96页。
[教学目标]1.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认识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2.体验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分析、判断能力,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在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会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描绘数据。
[教学难点]对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做成正确地判断和决策,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准备]教具:课前了解自己穿的校服的尺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要做新校服了。
为了让我们尽快穿上合适的校服,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将全班同学的校服尺码情况汇报给学校。
全班同学的的校服尺码情况怎么样呢?这个问题就交给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它,有没有信心?【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做校服”现实情境,把问题抛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一)分小组调查和收集数据1.调查和收集本组同学的校服尺码师:全班同学的校服的尺码情况怎么样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呢?预设1:测量出每位同学的身高。
预设2:统计每个同学应该穿的校服的号码。
师:怎样快速准确地调查和收集上来每个同学的校服尺码呢?预设1:老师问,我们同学一个个举手汇报。
预设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然后汇总给老师。
师:课前每位同学都对自己穿校服的尺码有所了解,现在就请同学们看探究提示。
探究提示:(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做好分工,调查和收集本组同学的校服尺码。
(2)小组长负责整理记录本组同学的校服尺码情况,并填写记录表。
2.学生活动,教师适时指点。
3.各小组展示记录单。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统计的情况。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7-1《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7-1《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但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理解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活动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模板、直尺、彩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条形统计图模板、直尺、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情境,如学校运动会,引入统计图的概念。
展示一张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有什么信息?2.图中的每个小格子代表什么意思?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条形统计图是如何表示数据的?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让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课件

阴 多云 阵雨 695
雷阵雨 2
你条能形得图到和哪统些计信表息各? 有什么特点?
统计表能清楚地看出数量 的多少,条形晴图天能比直阴观天地 反映出数量的多差3异天,…便…于
比较……
当堂检测
小试牛刀 下面是四(1)班六个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手抄报统计表。请你根 据下表完成统计图。
小组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数量/份
3
菜品 炒青菜 蒸土豆 煎鸡蛋 炖骨头汤
人数 正正 正正 正正
正
(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点拨:根据表中提供 的“正”字笔画数作 图即可。
(2)四(2)班一共有( 42 )人,学习(煎鸡蛋)的人数最多, 是学习炖骨头汤人数的( 2 )倍。
点拨:四(2)班一共有10+11+14+7=42(人);由统计图 可知,四(2)班学习煎鸡蛋的人数最多,有14人。求一个 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图形 ○
△
个数
7
16
4
(2)把上面的数据在下面的条形统计图里表示出来。
当堂检测
16
7
4
(3)我发现: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都清楚地表示各种图形的多 少,但是( 条形统计图 )更清楚、 直观,利于比较。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条形图是统计数据的一种方法,条形图是用直条的长 短来代表数据的大小,从条形统计图中能很容易地看出各种 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
5
6
4
56
3
4 2
1
2
1
当堂检测
(1)哪个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手抄报最多?哪个小组 的同学创作的最少? 三小组的同学创作的手抄报最多,六小组的同学 创作的手抄报最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主题: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1”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四年级数学教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
从第二学段即本册开始学习条形图,将原来分散在一、二年级的条形图内容合起来进行认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本课时的内容,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把给出的某个月的天气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
先呈现学生的表示方式:统计表、画圆圈的象形图,再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图,通过条形图与象形图的对比,感受条形图的特点。
通过条形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体会各自不同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借助于主题图,会用简单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一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解决通过相应习题,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能用自己的话和同桌就条形统计图的特征进行简单的交流。
评价任务:
1、结合情境图,亲身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清楚的表示出各种天气的情况,通过对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及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更清楚直观的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完成目标1)
2、通过解决课后“做一做”,经历数据的搜集过程,并用统计图表示统计表中的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完成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