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体现唐寅自信乐观的事例

体现唐寅自信乐观的事例
唐寅二十四岁开始,他的父亲、母亲、妻子、妹妹一个接着一个都离他而去,从此他没有了亲人相伴。
更可怜的是,父亲去世后,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他穷困潦倒,甚至拿不出多少钱把已故亲人安葬。
面对亲人的离去和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也想过要放弃。
他曾经不这几次尝试并没有成功,他继续顽强地活了下来,继续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二十九岁的唐伯虎虽己无依无靠,但还是奋力想改变自己,于是他选择了进京赶考。
与他结伴进京是一个性格豪爽却不学无术的巨商之子,名叫徐经。
考试成绩出来之后唐伯虎的成绩十分出色,有些嫉妒他才华的人为了让他吃些苦头,便举报两人拜访主考官的事情,最终最考官、徐经、唐伯虎三人一同被打进大牢。
后来由于舞弊的事情并没有真实证据,三人重获自由,但却终身没有了考试资格。
真实的唐伯虎是才华横溢,但并不风流;虽没有万贯家财,但却有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有一身才华,满腔热血,虽然一直遭受挫折,没有在政治上一展宏图,但终究没有放弃自己,即使到了晚年也在写诗作画;虽然失意,但是仍用不屈不挠和乐观积极的心去面对浮世荣。
中国历史故事-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唐伯虎结局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唐伯虎结局是怎么死的?在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历经曲折娶到秋香,是一个圆满幸福的大结局,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其实并没有这么圆满,甚至于我们可以用凄惨郁闷来形容。
真正的唐伯虎名唐寅,是明朝时期的大才子,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
唐寅一共娶了三任妻子,但是他与她们最后的结局都算不得好,第一任妻子徐氏,婚后五六年就病逝了,她给唐寅生了一个儿子,也早夭了。
第二任妻子某氏,她是唐寅的续弦,但是唐寅会试考试名落孙山之后,她便和唐寅多次争吵,最终两人因感情不和而分道扬镳。
唐寅的第三任妻子沈氏,她与唐寅生了一个女儿,此女也是唐寅活在世上的唯一后人,后来嫁给了唐寅的好友之子,即明代书法家王宠之子王阳。
在唐寅的人生中,一共有以下几件大事,它们都是给唐寅的命运带来巨大转折的事。
第一件事应该是唐寅的父亲唐广德去世,唐寅二十岁之前的生活过得都不差,算是一个小资吧,这全都是因为他有一个会做生意的父亲。
唐广德开了一家小酒馆,生意兴隆,因此唐家还算富足之家。
但是,随着唐广德的病逝,唐家逐渐衰落不说,唐家的人丁也骤然减少,因为唐广德死后,唐寅的母亲、儿子、妻子和妹妹都相继去世,人丁兴旺的唐家最后仅剩下了唐寅和弟弟唐申!几乎就是那一两年的事情,唐寅的亲人相继去世,这对唐寅的打击该有多大?家人死后,身为唐家长子的唐寅必须挑起唐家的重担,他以卖字画勉强维持生活。
第二件事就是唐寅休掉了第二任妻子。
那时,正逢唐寅人生的低谷期,是唐寅一生中最颓废难熬的日子。
唐寅的这位妻子不但没有体谅和安慰唐寅,反而各种嫌弃唐寅,两人感情不和,最终唐寅一纸休书,颇有点看破世俗红尘的感觉。
第三件事就是前面提到的唐寅的人生低谷期,他因卷入徐经贿赂主考官而泄题作弊案,被朝廷削除了仕籍,一代才子竟被分配到县衙当小吏!事情是这样的,唐寅是名动江南的大才子,他的实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人心险恶,许多人嫉妒唐寅的才华,一遇到事情,雪中送炭的人少,落井下石者居多。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人_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人_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说到中国古代的才子,最先浮现在大众脑海中的想必定是江南风流人物唐伯虎,他才华横溢、放荡不羁,那你知道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人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唐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伯虎是明朝晚期中国文坛、画坛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奇才,他生于成化年间,于嘉靖年间去世,共活了54岁。
成化年间,1470年唐伯虎诞于苏州,6岁时有了一个弟弟,分别于13岁与15岁认识了祝枝山与文征明,16岁时以第一名成绩中秀才,轰动全城。
弘治年间,唐寅经历了人生中的大起大落。
唐寅19岁娶徐氏为妻,此后几年均在作画、为他人写墓志铭,直至25岁时,父亲去世,随后母亲、妻儿、妹妹相继离世,家道中落,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于是在祝枝山鼓励下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此后也坚持创作。
29岁时,唐寅参加应天府乡试夺得解元,正逢功成名就指日可待之时,次年却因牵涉科场案被贬为小吏,他不愿就任又与第二任妻子决裂,遂远游四方,后来生病回家休养,卖画换酒为生,后看中一处苏州废宅,决意定居。
正德年间,唐寅38岁时,修建宅邸桃花庵为新居,次年为年幼夭折的侄儿作诗画送别。
此后,在桃花庵居住的这段时间,是唐伯虎作品产量最大的阶段,他看透仕途尘世,归隐信佛,不断地作诗作画,留下了大量的优秀创作,还写信给祝枝山二人和好。
嘉靖二年冬,唐伯虎病逝,享年54岁。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在《明代那些画家》“唐寅”一篇中,李舟楫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能的真实的唐伯虎的个人形象,并对其艺术成就予以剖析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在李舟楫看来,说唐伯虎天才早发,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在他17岁时所作,留存至今的《贞寿堂图》中,比他年长10岁,后来做过南京礼部尚书的吴一鹏题跋说:“岁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诣若是,岂非天授?”从唐伯虎早期作品中,清楚可见其成熟的画技,所谓“少诣若是,岂非天授?”。
从作品中几乎一致,却可见水平提升的技法判断,李舟楫认为唐伯虎“接受的是一种业已相当成熟的,接近浙派的画风。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作品欣赏

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作品欣赏令狐采学2014-08-17藝術聯盟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这就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真实历史的唐伯虎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
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
唐寅足迹遍布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吴地诗画家所无的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
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以表达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
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
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
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
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
诗画映发,对象的神态和画家的情趣融为一体,寄寓了超凡脱俗的思想。
这幅画在画法上属小写意,一路运腕灵便,以书法人画,以写代描,笔力雄强,造型优美,全画笔墨疏简精当,行笔挺秀洒脱,形象饶有韵度,从中可以窥见唐寅在探讨写意技法和开拓花鸟画新境界方面的卓越建树。
生动入微唐寅人物画唐寅诗情画意山水立轴唐寅即兴抒怀江山胜景唐寅笔墨潇洒山水间唐寅写意人物欣赏唐寅淋漓尽致墨色山水风趣洒脱的祝枝山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唐伯虎简介一、唐伯虎的生平唐伯虎,(1470-1524),明朝人,因生於寅年寅月寅时,便取名「寅」,因为寅为虎,又取字伯虎,后改字子畏。
号桃花庵主,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
江苏苏州人。
举乡试第一(解元)。
后因科场舞弊案受牵连,功名受挫,又遭家难,经历坎坷。
后半生在苏州城西北桃花坞建一“桃花庵”,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时与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切磋文艺,号“吴中四才子”。
唐寅“任逸不羁,颇嗜声色”,自署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擅人物、山水、花鸟。
唐寅书法为画名所掩,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笔画俊逸挺秀,婉转流畅,笔力稍弱,钩挑绵软,看不出一丝狂态。
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州山人稿》)流传墨迹有《自书诗》、《联句诗》、《落花诗卷》等。
唐伯虎自幼聪颖,能诗擅画,十六岁便中秀才,十九岁娶徐氏。
徐氏文静秀气,温柔体贴,夫妻恩爱。
其父唐广德,经营一家唐记酒店,正在唐伯虎意气风发时,父亲突然中风过世,母亲因太悲伤也随父亲而去,后又惊闻妹妹在夫家丧亡,心爱的妻子在生育孩子时,产后热盛,悄悄离世,可怜的小婴儿在出世三天后,也随亲娘而去。
亲人接连病故,打击甚大,使他意志消沉。
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结果乡试名列榜首,「解元公唐伯虎」一时名遍南京城。
二十七岁时续弦,娶了何氏。
当唐寅上京考取进士时,被同行的同乡都元敬出卖,被诬告行贿主考官,拖入刑堂棍打,押入大牢。
经几番周折后,证实无罪。
释狱后,落魄潦倒,妻子何氏离他而去,弟嫂要求分家,此时幸有好友、九娘(青楼女子)在精神上援济他。
后来,他娶了能干贴心的九娘为妻,自此也潜心作画,在丹青上大有进展。
唐寅31岁开始“千里壮游”,足迹遍及江、浙、皖、湘、鄂、闵、赣七省,贫困之下以卖画为生。
唐寅擅画山水及工笔人物,尤其是仕女,笔法秀润缜密、潇洒飘逸,“唐画”为后世画家所宗。
唐伯虎是谁

唐伯虎是谁唐伯虎是谁?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下面就是给大家整理的唐伯虎简介,希望对你有用!唐寅(1470-1523),别名唐伯虎、唐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明朝著名画家、诗人。
唐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29岁的唐伯虎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然而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伯虎早期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晚年画风已脱出周臣门户,自立风貌;代表作有《落花诗》、《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六如居士集》等。
唐伯虎生平经历唐寅生于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
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祖籍晋昌,书画落款中,常书“晋昌唐寅”四字。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十六岁秀才考试得第一名,轰动苏州城。
二十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
弘治十二年,二十九岁,参加应天府公试,中第一名“解元”。
弘治十三年(1500),三十岁,赴京会试,受“会试泄题案”牵连,被罚永世不得为官。
唐寅回家纵酒浇愁,绝意仕途,以卖画为生,始游名山大川。
唐寅离开苏州,至镇江,至扬州,游览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
后坐船过芜湖、九江,至庐山。
乘船溯江而上到黄州,吊赤壁遗址,绘《赤壁图》。
南行入湖南,登岳阳楼,游洞庭湖,登南岳衡山。
入福建,漫游武夷诸名山、仙游县九鲤湖。
由闽转浙,游雁荡山、天台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安徽,上黄山与九华山。
时囊中已罄,遂返回苏州。
千里壮游,历时九月。
返回苏州,家中清贫,妻子离他而去。
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靠卖文鬻画为生。
正德元年,唐寅三十六岁。
历史上的唐伯虎不是你印象中的唐伯虎-一点学习

历史上的唐伯虎不是你印象中的唐伯虎一说起唐伯虎,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周星驰的脸?然后想起无厘头的江南四大才子以及点秋香的搞笑片段?在《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中,隐瞒身份化身为“华安”的唐伯虎虽然几经磨难,不过幸好最后能抱得美人归,而且在电影中唐伯虎武艺高强,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家财无数,简直就是成功人士典范。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唐伯虎本名叫唐寅,字伯虎,明朝时期的人,少有俊才,博雅多识。
19岁第一次成婚,之后帮着家里做点小生意,生活很是惬意。
但是在1494—1495年,他的命运开始发生转折:在这一两年内,唐伯虎的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逐渐衰落。
然后在好友祝枝山的劝说安慰下潜心读书想要考取功名。
1497年,27岁的唐伯虎第一次参加科举,考官是个正人君子,很看不惯唐伯虎在科举的乡试期间和朋友宿妓喝酒、放荡不羁的样子,所以伯虎就名落孙山了。
但是当时有位大官很欣赏唐伯虎,所以就为唐伯虎求情,考官这才同意第二年让唐伯虎补考,并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其实,电影将唐伯虎刻画成放荡不羁的形象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唐伯虎在考了解元、中举之后,依旧流连欢乐场,傲慢轻狂的行为变本加厉,一点都不珍惜别人为他争取到的机会。
有朋友劝其收敛一点,不要太张狂,他竟写信回复道:“我生来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顺眼,那就别和我交朋友”,然后两人真的不相往来。
1499年,经过一级一级的考试,29岁的唐伯虎终于入京赶考了。
在京城他认识了富二代徐经,两人臭味相投,经常一起喝酒,行为不太检点。
徐经是个不学无术之人,他早已买通考官,准备作弊蒙混过关,而唐伯虎自恃有才,在考试前就放话说一定能过,没想到祸从口出,这番话为他埋下了祸根。
考试结束之后,朝廷察觉到试题泄露,于是便开始调查,最后徐经被查出来了,不过他家有的是钱,花点钱打通一下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唐伯虎就遭殃了,他考试前说一定能过,且他又真的太有才华,答的跟标准答案差不多,所以被怀疑作弊,永世不得参考科举,并被贬为小吏。
唐伯虎简介

唐伯虎简介你们只知道周星驰演的那个风流才子唐伯虎,不知道真实的唐伯虎长什么样。
历史上真实的唐伯虎,他只说对了一半,确实是个才子,但是他一点都不风流,非常的悲惨。
唐伯虎最有名的一首诗叫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这是前面的开头最有名的两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也是出自于这首桃花庵歌。
我们读起来是不是有一种略带惆怅,历经沧桑,看破红尘的感觉。
唐伯虎写桃花庵歌,他才36岁,正值壮年。
唐伯虎出生的时候,他家呢,在苏州开了一间小酒楼,小时候非常非常的聪明,他是家里的长子。
活泼好动,然后热情开朗,邻居啊街坊都很喜欢他。
他15岁的时候第一次去参加科考,考了第一名,19岁的时候就娶了当地富商家的女儿,所以她20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眼中的人生赢家了,但是21岁就是他的分水岭。
22岁,他最好最好的朋友徐秀才去世了,紧接着他的父亲,他的母亲、妹妹、妻子、儿子全部离他而去。
他26岁的时候就已经两鬓斑白了,当时他还有一个好朋友,身边叫祝枝山啊,看不下去啊,年纪轻轻,不应该就这么垮了,于是呢,就劝他去参加科举考试,28岁的时候他去参加科考,又考了第一名,然后他29岁的时候呢,进京参加会试,本来是前途无量的,结果呢,被卷入了科考泄题案,不仅成绩被取消,而且呢,被打入大牢,前途尽毁。
他的第二任妻子啊,看这么一个情况,就把唐伯虎给修了,当时还有一个躺枪的人,就是跟他在同一考场的王阳明,王阳明当时考的很好,但是因为科考泄提案,所以所有的考生呢成绩全部被降级,王阳明就硬生生被降成了二甲。
唐伯虎和王阳明之间没有直接的交情,但是他们俩的渊源特别的深,后来呢,唐伯虎啊受到了宁王朱宸濠的赏识,就去宁王府给朱宸濠当幕僚,就是军师,就发现这个宁王啊,自己在府里面暗中囤了很多的粮草和兵器,好像有造反的迹象,他就未雨绸缪啊,他就自己呢装疯卖傻,让大家都以为他疯了,他就从宁王府跑出来了,果然他跑出来没几天,宁王就起兵10万叛变了,结果被神一般存在的王阳明赶过来,一场心理战给他灭了宁王,搞了10万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真实的唐伯虎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江苏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山西晋城。
据传为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他虽玩世不恭但却才华横溢,诗文方面与祝枝山、文征明、俆祯卿并称为“江南四才子”,书画方面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杰”。
代表作有《骑驴归思图》、《山路松声图》等,并著有《六如居士集》。
一、唐伯虎的风流之谜
我们说“风流”是指某一时代的英雄人物、文学作品的俊美越逸、有才学不拘礼法以及通常所说的风流韵事。
那么之所以说唐伯虎风流,我觉得原因有二:一是能吟诗会作画的确有才学;二是他本人确实长得漂亮并且头脑聪明。
二、唐伯虎的辛酸家事
唐伯虎的父亲叫唐广德,是一个小商人,母亲邱氏。
明弘治元年,十九岁的唐伯虎与徐氏成婚。
弘治七年,唐广德病逝,不久母亲邱氏因过度悲痛去世。
同年秋天,唐伯虎的妻子、妹妹也相继去世,家境从此衰败。
唐伯虎一生有三位妻子,除第一位妻子徐氏病逝之外,其他两位都先后离他而去。
弘治十一年,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唐伯虎才开始潜心读书,后考得了乡试第一,得“解元”。
三、唐伯虎的困顿人生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唐伯虎与徐经进京参加会试,不料因科场舞弊案牵连被下狱,尽管当时的政府找不到唐伯虎舞弊的证据,但还是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这时,他的第二任妻子担心受到牵累就离他而去。
事后的弘治十三年,唐伯虎开始了他的出游生涯,游览了镇江、扬州、瘦西湖、平山堂、芜湖、九江,并且到过庐山、黄山等地,这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书画和文学作品。
后来回到苏州,因家中清贫,他的第三任妻子也离他而去,他自己也只能靠卖画赚钱糊口。
明正德九年(1514年),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多,后又察觉宁王图谋不轨,自己深陷很大的政治阴谋之中,于是假借装疯,甚至是在街上裸奔才得以脱困。
晚年生活更是困顿,明嘉靖二年(1523年)54岁时即病逝,亲友王宠、祝枝山、文征明等凑钱为他办理了后事。
文征明写了千余字的墓志铭,有王宠手刻,
后世有关唐寅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这墓志铭中得到的。
四、唐伯虎江南第一才子之谜
唐伯虎自幼天资聪颖,熟读四书五经,十六岁时考童子试夺第一名“案首”,轰动了整个苏州城。
二十九岁考乡试夺第一名“解元”。
他虽精通书画,但在吴中四才子和吴门四杰中并不是才艺最突出的,所以唐伯虎不会自封“江南第一才子”。
尽管历史上的唐伯虎才华出众,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却不容于社会。
留有绝笔:“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具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唐伯虎的悲剧实际上就是封建社会不甘心沦落的读书人的共同悲剧。
五、唐伯虎点秋香之谜
“唐伯虎点秋香”这一故事并无确信的史料记载,只是由于后来的唐伯虎放荡不羁,老百姓就经常将这种事情与唐伯虎联系起来,才慢慢演生出。
而秋香确有其人,据孟森先生《心史丛刊》等书中所说,秋香本名林奴儿,号金兰,字秋香。
她出身官宦人家,自由也是聪明伶俐,熟读诗书。
但后来父母不幸双双身亡,由伯父领养,因姿色娇艳又被卖到了金陵的官妓场所,但后脱籍从良。
此人比唐伯虎大了20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