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关爱留守儿童PPT专业课件

13
编辑版pppt 14
编辑版pppt
3、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
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 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 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 成长。
15
编辑版pppt 16
9
编辑版pppt 10
二、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编辑版pppt
1、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留守儿童在家,生活成了孩子的主要顾虑的
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像新娘一样对待孩子, 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亲娘对子女 的爱,是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 亲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 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 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我们和孩子之 间的关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 爱,将是推动孩子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3
编辑版pppt 4
编辑版pppt
2、性格和价值扭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极
大的影响,由于父母长期与子女分离,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关 心和指导,而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 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 卑、悲观、孤僻、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叛逆,以自 我为中心。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将严重影响他们的一生。 同时,外出打工的父母平时对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少,或者无暇顾及,特别是长期在外的,因无法照顾孩 子,都觉得亏欠孩子,于是不惜给孩子寄很多钱,以物质来 补偿对孩子的爱。
(
一
1、学业成绩不良
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和 孩子分居两地,无法管教,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学 习期望值低,缺乏硬性约束;另一方面是监护人 (大部分为祖辈)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太少,原因 是监护人年龄偏大,文盲比例高,在学习上无法 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放任自由, 导致许多留守儿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编辑版pppt 14
编辑版pppt
3、正确的教育孩子 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性格缺陷,
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孩子的 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 下药,因材施教,严禁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 成长。
15
编辑版pppt 16
9
编辑版pppt 10
二、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编辑版pppt
1、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留守儿童在家,生活成了孩子的主要顾虑的
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像新娘一样对待孩子, 解决孩子的生活问题。大家都知道亲娘对子女 的爱,是不讲代价,不计得失,不图回报,含 亲茹苦,只求孩子成材,将来过得比自己更好, 我们这样做不是为了贪图将来他们对我们的报 答,因为这些无私的付出会密切我们和孩子之 间的关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慈母般的 爱,将是推动孩子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3
编辑版pppt 4
编辑版pppt
2、性格和价值扭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极
大的影响,由于父母长期与子女分离,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关 心和指导,而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 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 卑、悲观、孤僻、自私、任性、蛮横、霸道、叛逆,以自 我为中心。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将严重影响他们的一生。 同时,外出打工的父母平时对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少,或者无暇顾及,特别是长期在外的,因无法照顾孩 子,都觉得亏欠孩子,于是不惜给孩子寄很多钱,以物质来 补偿对孩子的爱。
(
一
1、学业成绩不良
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和 孩子分居两地,无法管教,同时父母对孩子的学 习期望值低,缺乏硬性约束;另一方面是监护人 (大部分为祖辈)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太少,原因 是监护人年龄偏大,文盲比例高,在学习上无法 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放任自由, 导致许多留守儿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024版关爱留守儿童ppt课件完整版

1 2
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计划 根据留守儿童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制 定个性化的膳食计划,确保他们获得充足的营养。
优质食材供应 选择新鲜、安全、优质的食材,保证食品质量和 口感,让留守儿童吃得健康、放心。
3
营养知识普及
通过课堂教育、宣传册、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留 守儿童普及营养知识,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自 我保健能力。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导致留守儿童问 题日益凸显。
规模与分布
01
规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 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
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
02
分布
面临的主要问题
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容易出现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为缺乏自信、胆小怕事。
孤独感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与同龄 人的交流和互动,容易产生孤独感,
表现为沉默寡言、不合群。
焦虑情绪
留守儿童在面对学习压力、生活挑 战时,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表现为 紧张不安、失眠多梦。
攻击行为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受到心理压 抑和不良环境的影响,可能产生攻 击行为,表现为易怒、好斗。
配备安全设施
为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应急灯等,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寻求帮助途径及资源整合
提供心理援助
建立心理援助机制,为 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 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 缓解心理压力和增强自 信心。
整合社会资源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动 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留 守儿童关爱工作,提供 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支 持。
信心和抗压能力。
社会福利政策宣传及落实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ppt课件

1
情感问题
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沮丧,缺乏安
学业问题
2
全感和归属感。
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校中表
现不佳,影响学业发展。
3
行为问题
心理不适可能引发留守儿童的行为问题, 如攻击性行为、社交障碍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
家庭关怀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关怀, 提供更多的陪伴和爱护。
心理支持
挑战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支持来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与教育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源头
1 家庭缺失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经常缺乏家庭陪伴和关爱。
2 心理压力
面对家庭分离、责任负担和自我照顾,留守儿童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3 缺乏支持
社会资源的匮乏使得留守儿童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支持,帮 助留守儿童应对问题和压力。
社区参与
加强社区资源的建设,为留守 儿童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娱乐活 动。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1 学校倒闭
2 教育落后
农村学校的减少和倒闭导 致留守儿童教育资源匮乏。
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 力量使得留守儿童教育水 平相对较低。
3 学习障碍
面对家庭和心理问题,留 守儿童可能遇到学习障碍, 影响学业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 教育ppt课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他们面临着独自 承担家庭责任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本课件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 康与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课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课 件
•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 典型案例分析 • 结语
目录
Part
01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数量及分布情况
留守儿童数量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且分布范围广泛,涉及全国各个省份。
政府支持不足
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支持不足也是导 致问题加剧的原因之一。政府在政策制定、 资金投入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未能充分关注农 村留守儿童的需求。
政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应该发挥主 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提供社会服务等措施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 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然而,现实中政府对农 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有限,政策落 实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服务缺乏等 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
Part
0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乡发展不均衡
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 异,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务工,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在 农村生活。
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为了改善家庭生 活条件,许多父母选择前往城市打工。然而,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昂、户籍制度限制、
焦虑和抑郁
长时间的分离和沟通不畅容易导 致留守儿童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影响心理健康。
自卑感
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留守 儿童可能更容易感到自卑,缺乏 自信。
安全问题
意外伤害
留守儿童在无人看护的情 况下容易发生意外,如溺 水、火灾等。
欺凌和虐待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 ,留守儿童可能成为欺凌 和虐待的受害者。
•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建议 • 典型案例分析 • 结语
目录
Part
01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留守儿童数量及分布情况
留守儿童数量
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且分布范围广泛,涉及全国各个省份。
政府支持不足
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支持不足也是导 致问题加剧的原因之一。政府在政策制定、 资金投入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未能充分关注农 村留守儿童的需求。
政府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应该发挥主 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增加资金投入 、提供社会服务等措施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 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然而,现实中政府对农 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有限,政策落 实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社会服务缺乏等 问题依然存在,制约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
Part
0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乡发展不均衡
城乡发展不均衡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 异,许多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城市务工,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在 农村生活。
城乡发展不均衡导致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为了改善家庭生 活条件,许多父母选择前往城市打工。然而,由于城市生活成本高昂、户籍制度限制、
焦虑和抑郁
长时间的分离和沟通不畅容易导 致留守儿童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 ,影响心理健康。
自卑感
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相比,留守 儿童可能更容易感到自卑,缺乏 自信。
安全问题
意外伤害
留守儿童在无人看护的情 况下容易发生意外,如溺 水、火灾等。
欺凌和虐待
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监护 ,留守儿童可能成为欺凌 和虐待的受害者。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策略课件

3 缺乏亲密关系
孩子们可能没有机会与父母建立亲密、安全 的情感联系。
4 社会孤立
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和被排斥,因为他们 的境遇与周围同龄人不同。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
情感问题
如挫败感、焦虑和抑郁症。
关系问题
如社交困难、依赖性和自闭症。
行为问题
如挑衅、过度活跃和偏执。
认知问题
如学习障碍、重复行为和安全问题。
提供机会让孩子建立支持和友谊 的关系。
提供学术支持
提供额外的学术支持,为留守儿 童创造成功的机会。
心理咨询服务
1
提供辅导和治疗
让孩子们能够倾诉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2
教授应对技能
教授应对焦虑和惊恐的技能,如深呼吸和冥想。
3
关注奖惩机制
与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制定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
社区资源整合
提供社会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问题与应对策略课件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种种心理挑战。本课件旨在揭示这些问题,并分享可行的 解决方案。
背景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离异、患病或其他原因而长期独自承担生活的儿童。
影响因素
1 父母失踪
父母突然失踪会让孩子感到害怕、无助和不 安全。
2 自我负责
孩子们不仅要处理自己的零花钱和学业,还 要照顾家里的日常事务。
包括成人和其他孩子的友谊、 志愿者组织和艺术群体。
提供公共设施
如更好的学校、医疗中心和 文化中心。
合作互助
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学习 和安全提供支持的社区倡议。
建议与总结
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各种支持措施和资源,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 稳定、丰富和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应对策略 演示文稿PPT课件

3、爱是教育的基石。
• 教师要经常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家访, 了解、关心他们的生活,对生活困难 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同时和他们 的监护人互相沟通,使其积极配合学 校共同教育:每天要督促孩子完成学 习任务,要经常和孩子进行情感、语 言上的交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 想,建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 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 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 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 题产生的原因
1、“三农”问题的解决进展缓慢。 • 农民,特别是偏远贫穷落后地区农民的生存状况 较差,这迫使他们不得不外出寻找生存和发展机 会。但由于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缺乏技术特长, 因而打工的收入也很微薄,除了能维持自身开支 以外,结余不多。于是,他们往往常年、甚至几 年在外打工,难以与自己的子女进行正常的沟通 交流,无法关注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即使父 母有一方在家,由于忙于农活或其他生计,有时 力不从心,甚至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2、“单亲教育”、“寄养教育”或 “隔代教育”的偏差和乏力。
• “单亲教育”往往会导致“留守儿童”缺乏母爱或父爱。 父母之爱的残缺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而且还会导 致其发生心理健康问题。“寄养教育”会引起“留守 儿童”产生寄人篱下之感。有些照管者抱有“多一事 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寄养关系往往会使照管者与 “留守儿童”之间产生心理阻隔,不能顺畅地沟通思 想感情。在实施“隔代教育”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 大约50%是文盲或半文盲,祖孙之间年龄相差40岁以 上,心灵沟通困难更大,加之教育观念陈旧落后,教 育方法不当,要么溺爱,要么放任,要么惩罚,从而 使“留守儿童”出现对抗、排斥、厌恶、冷漠、孤僻、 疏远、自卑等消极情绪情感状态和不良的人际关系。
关爱留守儿童通用课件

促进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儿童的 关爱工作,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为 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实施计划及时间表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负责人和时间 节点。
定期检查与评估
对实施计划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关爱留守 儿童的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安全制度,提高校 园安保水平,保障留守儿童在校内的安全。
3
社会综合治理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 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侵害留守儿童权 益的行为。
留守儿童安全及保护措施实施计划
制定实施方案
加强宣传教育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留守儿童安全 及保护措施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 务和责任人。
更好的学习条件。
强化师资力量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素质,为 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 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 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
加强社会教育
组织社会关爱活动
组织志愿者、社会团体等开展关爱留 守儿童的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 的关心和帮助。
社会融入问题
留守儿童在城市或其他地 方生活时,可能面临融入 当地社会的困难,包括语 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
0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干预 措施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
焦虑、抑郁情绪
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孤独、思念 父母等情绪问题,导致焦虑、
抑郁的出现。
自卑心理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留守 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 自己不如他人。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儿童的 关爱工作,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为 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实施计划及时间表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负责人和时间 节点。
定期检查与评估
对实施计划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关爱留守 儿童的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安全制度,提高校 园安保水平,保障留守儿童在校内的安全。
3
社会综合治理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权益的 打击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侵害留守儿童权 益的行为。
留守儿童安全及保护措施实施计划
制定实施方案
加强宣传教育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留守儿童安全 及保护措施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 务和责任人。
更好的学习条件。
强化师资力量培训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 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素质,为 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 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 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
加强社会教育
组织社会关爱活动
组织志愿者、社会团体等开展关爱留 守儿童的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 的关心和帮助。
社会融入问题
留守儿童在城市或其他地 方生活时,可能面临融入 当地社会的困难,包括语 言、文化等方面的障碍。
02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干预 措施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
焦虑、抑郁情绪
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孤独、思念 父母等情绪问题,导致焦虑、
抑郁的出现。
自卑心理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留守 儿童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觉得 自己不如他人。
关爱留守儿童ppt课件免费

10
问题一:超高比例
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14岁以下的
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 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 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 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 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 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2 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
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 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 的倾向。
3
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 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
3
由于户籍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基本上是不可能 的,即使有学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难承受高额的费用。而城市中那
些面向农民工子女的学校基本上都是民间兴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
无法和城市学校相比,也无法和农村学校相比。
8
2
留守儿童的主要
问题
超高比例 心理问题
监护不力 学习问题
缺乏抚慰 生活问题
六个主要问题
14
问题五:学习问题
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 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 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 况。
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 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 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它方面加以消耗, 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 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三、对策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 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 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 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 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 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 形心理。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 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 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需要政 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是包括家庭、 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
3
4
一、存在问题
尽管不少留守儿童在艰苦的环境中独立自主,成为品学兼优的好 孩子,留守儿童成长中“五缺”现象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心理缺“疏”。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 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 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 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 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 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 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 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 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 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
7
(3)安全缺“护”。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存在三大隐患: 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 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 儿童大;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 护而容易遭受各种人身侵害;再次是留守女童被人猥亵、 强奸、诱骗的现象尤为严重。
12
(1)要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 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 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 环境。
5
6
(2)学习缺“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 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 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 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一方面是 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 起生活,这些长辈或其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 育指导方法,平时对他们重养轻教,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引导的 少,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另一方面,留守 儿童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很难得到学校教育更多的补偿。在农村,托 幼机构、寄宿学校较少,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 需求。
10 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
(3)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 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 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 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 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 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 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 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 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八一爱民学校2015年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主讲:张育红 2015年7月14日
1
背景及说明
2012年11月贵州毕节七星关区5名男孩垃圾箱内 死亡;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 乡4名儿童在家中服农药中毒死亡。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习、心 理素质、道德品质、安全等方面袁现出种种问题。 其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 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隔代教育 “代沟”现象明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意识 模糊;留守家庭的教育缺少文化氛围。
(4)亲情缺“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
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因长期缺少 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
(5)生活缺“助”。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生
8
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二、产生原因
(1)监护的“盲区”。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尤为严重,差不多占 到留守儿童总人数的75%,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 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 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 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 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 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 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另一部分为把孩子托付给 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留守儿童。这种类型的主要特 点是: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 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 要。一般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 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9
(2)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 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 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 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 义”等思想。
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 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 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 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 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 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
三、对策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 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 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 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 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 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 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 形心理。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 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 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需要政 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是包括家庭、 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
3
4
一、存在问题
尽管不少留守儿童在艰苦的环境中独立自主,成为品学兼优的好 孩子,留守儿童成长中“五缺”现象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心理缺“疏”。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 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 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 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 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 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 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 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 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 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
7
(3)安全缺“护”。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存在三大隐患: 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 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 儿童大;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 护而容易遭受各种人身侵害;再次是留守女童被人猥亵、 强奸、诱骗的现象尤为严重。
12
(1)要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使留守儿童享有和其他 儿童一样的受教育权、健康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等。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依法维护留 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法律 环境。
5
6
(2)学习缺“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 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 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 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一方面是 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 起生活,这些长辈或其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 育指导方法,平时对他们重养轻教,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引导的 少,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另一方面,留守 儿童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很难得到学校教育更多的补偿。在农村,托 幼机构、寄宿学校较少,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 需求。
10 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
(3)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 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 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 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 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 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 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 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 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八一爱民学校2015年暑期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主讲:张育红 2015年7月14日
1
背景及说明
2012年11月贵州毕节七星关区5名男孩垃圾箱内 死亡;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 乡4名儿童在家中服农药中毒死亡。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学习、心 理素质、道德品质、安全等方面袁现出种种问题。 其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 庭结构不完整,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隔代教育 “代沟”现象明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角色意识 模糊;留守家庭的教育缺少文化氛围。
(4)亲情缺“慰”。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聚少离多,见
面少时间短,沟通方式单一,缺少亲情呵护。因长期缺少 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他们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现象。
(5)生活缺“助”。由于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照顾,生
8
活质量、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二、产生原因
(1)监护的“盲区”。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尤为严重,差不多占 到留守儿童总人数的75%,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 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 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 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 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 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 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另一部分为把孩子托付给 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留守儿童。这种类型的主要特 点是: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 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 要。一般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 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
9
(2)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 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 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 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 义”等思想。
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 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 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 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 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 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