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1梦游天姥吟留别 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师:同学们上课!(学生起立)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请坐!(学生坐下)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的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让同学们自己把课文朗读一下,现在我想听听同学们朗读的情况怎样。

好,我们一起把课文读上一次。

《梦游天姥吟留别》,预备,起!生:(集体朗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进入第一个环节):诵读——把握诗人情感脉络师:不错,同学们读得非常流畅。

但是呢,我们朗读还可以进一步把它细化一下,可以读得更好一些。

比方说,刚刚在同学们读的过程中,基调的把握还有点问题,这首诗不能读得那么欢快,为什么呢?它的标题写着,它是“吟”,是古体诗的一种,而“吟”这种诗体,本身就带有一种悲愁和慨叹,所以它基调还是比较“暗”的。

师:同学们再看一下,“梦游天姥”的“梦”,这个“梦”在第几段才出现?生:第二段,第二段是写梦境。

师:那么在“梦”之前,第二段的首句有一句“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因之”。

通过这个“因之”,你可以推测,第一段是在写什么?生:梦的原因。

师:第三段的首句是“世间行乐亦如此”,那么你可以推断一下,“如此”后面要写什么?生:感叹。

师:对,这样我们结构上也要读出一些层次。

师:(放映PPT,补充指导)除此之外,同学们注意,清代有一位评论家说:“长篇波澜贵层叠,尤贵陡变;贵陡变,尤贵自在。

”读这些诗,要注意它的波澜起伏。

什么是“层叠”?层层叠叠,要有起伏的感情;“尤贵陡变”,特别还要注意它情感的急转直下、陡落的地方,这个地方要读出来;还要注意“贵陡变,尤贵自在”,“自在”怎么体现呢?一边读,我们一边再来理解。

此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轻重”,读的时候有时要轻一点,有时要重一点;“缓急”,读的时候有时要急,有时要舒缓一些;“节奏”,要有“停顿”;还有“平仄”也要注意。

下面我们回到文中,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师:用心朗读,本身其实就是对文本的一种深层理解。

同学们看第一句,“瀛洲”在这儿,它是一个陪衬,应该读得轻一些;“天姥”是要实写的内容,所以读得要重一些。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教学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对李白了解吗?生(七嘴八舌、气氛热烈):唐代诗人诗仙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师:“倚天仗剑,挂弓扶桑”这是有着庄子般超逸和孟子般英气的神仙般的诗人李白的自我刻画。

天宝元年,李白出发了,他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应召入京,然而,快乐只是短暂地驻足,翰林供奉,权贵排挤,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安世济民”、“功成身退”的幻想。

天宝三年,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黯然离京。

第二年,身在东鲁的李白决定南游吴越,临行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加粗字幻灯展示)。

二、解题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诗歌的标题读一下。

生(大多数学生读成)师:刚才我听到有些同学将“吟”读成Yǐn,这个字应该读什么音呢什么意思生(马上纠正):“吟”读yín。

(但对“吟”的意思,做沉思状)师:“吟”是一种歌行体,白居易不就有《暮江吟》,孟郊有《游子吟》吗?一般与前面的内容连读,也就是“梦游天姥吟/留别”。

那么,“梦游天姥”讲的是什么?生:诗歌的内容。

师:那么,“留别”呢?生:写诗的动机。

师:不错,这首诗正是诗人赠与东鲁朋友的,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好,接下来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一起把诗歌朗读一遍。

①“梦游”本诗的主体,那么,②这是一首留别诗,诗人向东鲁诸公表明什么心迹呢?生:全班朗读课文。

师:天台,“台”念tāi。

那么,这个梦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呢?生: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开始,到“忽魂悸以魄动”结束。

师:也就是说是个从内容来看,大概可分为:梦由——梦境——梦醒。

(加粗字幻灯展示)师:结合最后一段,看看哪里点到了“留别“诗人向东鲁诸公表明什么心迹呢生:“别君去兮何时还”点到了“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题实录《梦游天姥吟留别》属于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生命的诗意”,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教学对象是刚刚升入高中的青年学子。

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是要引导学生体味古人深邃的思想,了解更为复杂的社会人生,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追寻生命的诗意。

本课尝试通过鉴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歌的“不群”之处,引导学生体会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高尚情怀,引发学生对人生、生命的思考,以此落实单元的人文主题。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要教会学生基本的鉴赏方法,落实任务群的要求。

我在教学设计中将人文主题和任务群巧妙结合,授之以“法”,导之以“方”,以期带领学生探寻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打破了原来的以文体为划分依据的单元模式,但却将阅读和表达结合得更加紧密。

语文的核心能力就是阅读与表达,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勾连阅读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关键能力。

据此可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品味,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入手,抓住关键字句,鉴赏本诗“不群”之处。

通过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体会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高尚情怀,领会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2.体味不同的诗歌体裁有何不同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精深处、形式的完美处、语言的精妙处深入探究,尝试写诗歌短评。

【课堂实录】人有一知己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学习。

尽管我们年龄不同、地域有别,可如果要选择一位我们喜欢的古人,把他请进我们的朋友圈,那么我们的圈中可能就会有一位共同的好友一李白。

可以说,李白的诗歌陪伴了我们的成长。

对于李白诗歌的成就和风格,文学史上公认的经典评价来自他的知交好友一诗圣杜甫,他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的学习,来体味李白的“不群”之处。

(以“朋友圈”勾连古今,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出杜甫的评价,架构“主问题”。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语文_【课堂实录】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置身诗境,感受梦境之美2、缘景明情,探究“梦境”与现实生活、文章主旨的关系3、体会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重点难点】1.如何理解“梦游天姥”和作者人生道路的关系,与“留别”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

2.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本诗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要引导学生体会把握。

3、能捕捉到诗歌梦境神奇瑰丽的美,能感受到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并可以声情并茂的吟诵出来。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吟读法 + 鉴赏法【助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说梦,导入新课同学们,庄周梦蝶的典故知道吗?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蝴蝶,醒来自己还是庄周。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就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

有位奇男子也做过一场梦,这位奇男子初入长安,以一首《蜀道难》被贺知章誉为“谪仙人”。

这位奇人就是李白,既然是奇人,必做奇梦,他梦游了天姥山,引出题目《梦游天姥吟留别》。

分析题目,梦游天姥是诗歌的主体内容,留别是写作目的,吟是文体,歌行体,那么找同学读一下题目。

吟是文体,在吟后面停顿,所以,注意读准确。

今天我们就一起品读诗仙李白的这个流传千古的奇梦《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读梦,吟咏诗韵。

通过预习,整体感知李白本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风格是豪迈奔放、浪漫飘逸的。

结合课下注释,和对诗文内容的把握一起大声吟诵课文。

读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看练习题一的诵读提示,要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气势。

在重读,语速,停顿,延长等方面做一些处理。

问:同学们读的非常流畅,可见预习很认真,但是咱们同学读出豪迈奔放、浪漫飘逸了吗?吟诵一首诗,需要经历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希望同学们通过对诗文的进一步赏析把握后会有所突破,能够吟诵出诗歌多变的情感。

举几个案例来分析为什么这样读?并归纳出诵读的一般要领。

1、用“轻”与“重”来抒其意。

如:“安能摧眉……开心颜”重读中抒其胸臆;“我欲因之梦……闻天鸡”轻读中见轻松畅快。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江来军执教刘学瑶整理师:“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发展在哪一个朝代达到了顶峰?”生(齐答):“唐朝。

”师:“是的,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唐诗的百花园中有两朵色泽不同的奇葩,大家说说他们分别是谁?”生(齐答):“李白、杜甫。

”师:“杜甫称为诗圣,李白称为──”生:“诗仙。

”师:“这两位诗人中你们最喜欢谁的诗?为什么?”生(甲):“李白的诗很有激情,我很喜欢他的诗。

”(乙):“李白的诗表现了对理想积极追求的精神,我很喜欢它。

”师:“大家很年轻,豪情满怀,当然很喜欢李白的诗,你们知道杜甫是怎样评价李白的吗?(学生摇摇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生一片感叹声)你们知道今天的人们是怎样评价李白的吗?(生又摇摇头),台湾的余光中先生有霸才,也有霸气,看看他是怎样评价李白的,(放幻灯片)‘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对李白的评价高吗?(生点点头),李白一生除了喝酒这个嗜好外,还有一个什么爱好?”生:“漫游。

”师:“对!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漫游的生活,求仙访道,结交名士,‘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李白是喜爱宁静的丘壑、幽雅的林泉,还是喜爱雄伟险奇的大山川?为什么?请大家讨论后举手回答。

”(学生热烈讨论)生(甲):“李白永远进取,他要征服这些大山大河,所以他喜爱雄伟险奇的山川。

”(乙):“李白喜欢雄伟险奇的山川,这符合他那狂放不羁的性格。

”师:“对!这些大山川给人一种力度美,震撼人的心灵。

特别符合李白叛逆不羁的性格。

今天我们无法见到李白,但我们可以看到李白的墨迹。

(放幻灯片──《太白墨迹》,图片资料来源于《唐诗鉴赏辞典》中的插图)请大家讨论后说说李白的字迹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生(甲):“刚劲有力。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1

《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点评1

—半 空中 说, 怎么说 (期 待 学 生 ) —— 壁 见 海 日 , —危 闻天鸡。说得多好啊。人家曾经还说过—— 楼高百尺—— — (生接说) 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 语, 恐惊天上人。还有人 这 么 说 过 —只 —— 有 天 在上, 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 白 云 低 。 知道是谁说的吗? 生: ( 多数) 不知道! 师: 这是人家寇准八岁时 说 的 。 这 才 叫 酷 啦! (生大笑) 老 师 还 对 “忽 魂 悸 以 魄 动 , 恍 惊 起 而 长 嗟。” 这两句颇有感受。我在这两句的旁边写上 了余光中老先生的一句诗:蓝墨水的上游是汨 罗江 (板书) 。咱们猜猜看,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七嘴八舌) 师: 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它总是在继 承中进行着创造。因梦而生悟的这种表达方式 在我们中华文化中是很多的。著名的梦就有庄 — 生的蝴蝶梦—— 生: ( 七嘴八舌) 庄生晓梦迷 蝴 蝶 ! 庄 周 解 梦…… 师: 对!庄生一梦醒来, 不知是自己梦到了 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自己, 表达了 对 生 命 的 一 种困惑。还有我们知道的两个成语, 一个是 “一 枕黄粱” , 一个是 “南柯一梦” ( 简要地 向 同 学 们 介绍了以上的两个故事) ,这些 都 是 中 华 文 化 中最有名的梦。它们的主人公, 也都因梦而悟, 又 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的 主 人 公 —李 —— 白 , 因这一梦而悟到了什么呢? 请大家齐诵第三自然段。 (生齐诵第三段) 师: 这一段是诗人的梦悟、 梦感。哪些同学 能谈谈你对其中诗句的体会呢? 生 !: 我很欣赏 “安 能 摧 眉 折 腰 事 权 贵 , 使 我不得开心颜” 这一句。 师: 为什么? 生 !: 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很有骨气。 师: 嗯!人不可有傲气, 但—— —不可无傲骨 (生接) 。 【点评: 适时拓展, 提炼出 “因梦 而 悟 ” 的表 达方式, 顺势带出 “庄 周 梦 ” 、 “黄 粱 梦 ” 、 “南 柯 梦” 三个有名的梦的故事, 加深了学生对这一 表达方式的认识。 可见备课无止境。 真是 “台上 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啊】 我喜欢 “世 间 行 乐 亦 如 此 , 古来万事 生 ": 东流水” 这一句。

3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诗选读》).docx

3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诗选读》).docx

3.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实录(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诗选读》)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來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作者师:同学们一定知道李白,但每人知道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们交流一下一一生3:唐代诗人■盛唐诗人生4:壮志未酬生5:浪漫主义三、题解师:同学们,《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个题目包含了几层意思?生6:三层:一是梦游天姥,二是吟,三是留别。

师:为何要梦游、梦游天姥?吟是什么意思?跟谁作别?第一问有点难度,我们先放一放;第二问吟是一种体裁,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第三问牵涉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看注释1,李白别的是东鲁诸公。

由这个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写梦是主体,留别是最终的目的,而以写梦来作别的实为罕见,我认为这是本诗的一个独创,而且也体现了李诗浪漫主义的特色。

请同学们注意。

要全而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同学们还需看一下课前的“学习提示”:第一小节讲了古体诗的特点,第二小节讲的是本诗的内容,第三小节讲的是艺术特色,尤其要注意想象的奇特、开合的自如、遣词的大胆,这三点充分揭示了李白浪漫主义的特色。

四、讲解第一、三小节(第二小节留待下堂讲)师:通过刚才的分析,(1)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为何要梦游天姥?(2)知道本诗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课前,我们要求同学们通读原诗了,下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原诗, 并具体落实一下这些创作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一自由朗读全诗,看看全诗各节主要写了什么?生7答,师结:入梦■梦游■梦醒,第一三小节篇幅较小,中间乃是重点和主体。

1、齐读第一、三小节2、分组合作:AB小组负责第一节,CD小组负责第三小节;要求:找出划出你认为绝妙Z 处、疑难Z处,无论是字词层面、内容层面还是形式层面。

3、课堂交流(其I'可学生参与率非常高)(1)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学生能讲的尽量让学生讲,答案尽可能来自于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充分调动学生体察文本。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及点评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及点评
音 量放 大提 高 。 “ 洞天石扉” 可 以 紧 对 作 品 的 理 解 和 感 悟 不 同 , 朗读 但 是 在 山 里 听 鸡 叫 不 是 这 样 , “ 闻 ” 字 要 读 得 略 轻 , 突 出 这 个 侧 跟 前 一 句 , 让 人 感 觉 仙 洞 之 门随 之 时 的 处 理 以及 最 终 呈 现 出 来 的 效
( 一 女 生读 。 )
师: “ 列 缺 霹 雳 ,丘 峦崩 摧 ” 一
( 生 齐 声 朗读 。 ) 师 : 诗人 的思想、 情感 , 无 疑
当太 阳初升 , 照到 这棵 树上 , 天 鸡 声 炸 雷仿 佛 能 把 山都 劈 开 , 这 一 句
就 叫 起 来 ,天 下 的 鸡 也 都 跟 着 它 在 读 以前 先 停 顿 一 下 , 不要 紧跟 着
( 男 生 有 感 情 地 朗读 第 一 节 。) 师: 第二 节是 梦游 天姥 山 , 朗
( 生轻 声 朗读 , 教 师 随 机 正 音
正 字。 )
诵 时 要 注 意 通 过 语 气 和 节 奏 的 控 弱 ,毕 竟 这 两种 事 物 是 气体 和 液
制 体 现 出起 伏 变化 。 开 头 六 句 应 体 , 不 能 读 出 来 让 人 感 觉 像 固体 。
和伤 感。“ 惟” 和“ 失” 要 重音 强调 , 雾之 中, 不 可捉摸 。 一 些 评 论 家认 追 问这 几 个 简单 的 问 题 ,从 而 逼
它解 释 了作 者叹 气 的原 因 , 要 缓 而 为 杜 甫 诗 篇 纪 实性 强 ,可 当历 史 近 这 个 杰 出 生 命 的 核 心 ?
艮活 泼 。 怅, 若有 所 失 , 于是 非 常 失 望 难 过 由 ,
师: 茨威 格 说 过 , 文 学 的 深 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堂实录师: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达,似乎没有什么摆不平的难题,什么克隆、基因、人造美女、(生笑)磁悬浮,哦,有谁坐过磁悬浮列车?(生笑)估计感觉就是飘飘欲仙,羽化而登仙。

然而还有一样东西目前没有彻底解决,那是什么呢?(停顿),不会在说梦话吧?是的,梦的确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得到极满意的答案,班中哪位对梦感兴趣?(生笑)这可是诺贝尔奖研究的课题。

今天我们当然不研究这个大难题,简单些,我们首先为梦来组词吧?(学生上台板书:南柯一梦、做梦白日做梦,如梦如幻。

黄粱美梦红楼梦梦想梦想成真)师:呦,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会做梦,连《红楼梦》都梦到了。

其实红楼梦是是曹雪芹的辛酸的回忆,在他看来富贵如过眼烟云,到头来,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今天我们要进入的是诗仙李白的一个奇梦,现在让大家进入时间隧道,时光倒流,用你们的洪亮的声音重温这个《梦游天姥吟留别》,看看这是否也是个黄粱美梦。

(学生大声的朗读)师:听了大家的朗读,我的感觉是如梦如幻,再一次感到这确实是个奇梦。

好,谁先来说一说李白的一些资料。

生(1):诗仙。

浪漫主义的诗人。

生(2):是我的偶像,长得很帅。

(生笑)生(3):武艺高强,有傲骨。

不会屈从,有男人味。

师:你说李白是练过武功的,所以他的骨头是最硬的,(生笑)的确。

诗仙仗剑去国,周游世界。

剑是古代男子的装饰品,当然有时是用来打架。

(生笑)而李白是世间难得的奇男子,他的诗文语言清新飘逸,意境奇伟瑰丽,风格豪放奔放,真是留诗仙美誉,让百代称颂,立浪漫丰碑,令后人景仰。

他的同时代诗人元稹评李白“以奇文取”。

白居易也说李白“才矣奇矣”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热烈的赞颂李白: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现在诗中找依照,既然是奇人,就做奇梦。

既然是奇梦。

必有奇事奇景。

我们不妨找一找实现梦到到了那些奇事奇景?(生找)生(4):瀛洲、天台生(5):镜湖月、谢公屐、青云梯。

生(6):还有海日、天鸡、熊咆、龙吟生(7):列缺就是闪电、金银台黄金遍地(生笑)生(8):老虎、鸾鸟、仙之人、白鹿。

师:打住,同学们洋洋洒洒讲了这么多,简直就是赶尽杀绝啊,不留后患。

下一个环节,你就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内容说一说你的理解。

谁第一个说?生(9):我来说——师(笑):吃螃蟹的勇士来了——。

说啥?生(9):我说瀛洲吧,这大概是现在的小日本吧。

诗一开始先说古代传说中的海外仙境,那的确是虚无飘渺,不可求及,师:你的意思是说是瀛洲既不可望更不可及,那只能是——生(部分):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生(9):因为天姥山有个神奇之处,传说登山的人可以听到天姥的歌唱。

而李白是诗仙,当然想去,这是他的梦想。

师:哦,原来仙人有超级女生大赛。

(笑)其实这里暗蕴着作者对天老山的向往,引人入胜。

生(10):老师,我来说说天台山吧,这是一种夸张手法,天台一万八千丈,比珠峰还高,这绝对不可能,以天台山的高大衬托天姥山的雄奇。

师:其实你还漏掉了一座山……生(部分):赤城山,也是衬托手法。

师:对,天姥山确实越东灵秀之地,但比起五岳,仍是大巫见小巫。

而李白却说说他纵插天地,横贯南北,诗人未言天姥之高,而用比较衬托的手法,写出了高大之姿,峭拔之态。

浙东是诗仙青年时代就向往的地方,有诗为证: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看来我们绍兴是有名的唐诗之路。

刚才我们说了天台瀛洲,在说一说另外的?生(11):我来说一说镜湖月和谢公屐。

飞度镜湖月,我们可以想象李白在月光下那种飞翔的飘逸之态,表现了梦游的急切心情,可能在梦中,人是最容易飞起来的。

(生笑)师:这一点老师深有同感,苏轼不是说吗,故国神游,那对月怎么说?生(11):李白一生喜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本身“送”很有感情,有点情深深,(下有学生说雨蒙蒙)李白曾说花间一壶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看作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在月光下飞翔,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师:你表达的很到位,看来你是李白的知音。

(生笑)我想到了一句歌词,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走生(集体):我也走——(生笑)。

师:走时穿什么牌子的旅游鞋?李白爱好是游山玩水,这是事实,估计鞋子得讲究,是李宁、特步、安踏?生(集体):是谢公屐。

师:此鞋有何神奇之处?生(12):上山是去掉前齿。

易于登山,下山时去掉后齿,如履平地。

师:这种登山专用鞋,哪儿卖?(生笑)其实通过着双神奇的鞋子,是说我李白就是当代的谢灵运。

而谢灵运是李白的崇拜的偶像。

李白的好些诗都提到了谢灵运,谢灵运是个富人,身份相当于伯爵,每年发五百石的粮食,山水诗写得很好,“才高八斗”最早是形容他的。

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那些恨他的官员每天都有材料上奏,说他当官不敬业,有一次喝酒后,他就开心得好像进了KTV一样,兴奋地把衣服脱了,一脱就全脱了,开始裸奔。

属于放浪不羁派。

跟李白有点相似,但李白是不裸奔(生笑),谁来说一说其他——生(12)青云梯是指山高,山势陡峻。

师:有成语叫——生(部分):平步青云,青云之上,海日,天鸡太奇特了师:说一说——生(13):一般看日,是在山顶,比如泰山南天门,这里是半山腰,是暗说山高。

天鸡不是田鸡,(生笑)按照注解看,此鸡一叫,天下鸡全叫。

够神奇。

师:天鸡一唱天下白。

诗歌至此,天台、天鸡、青云、海日境界开阔,有声有色,好一派奇景,好一副心情。

此时的诗仙,沐一身月光,看一溪请波,听一耳猿啼。

观一轮红日。

既有幽静之景,也有壮美之景,此时的心情怎一个乐字了得。

接下去有乐景吗?生(部分):是恐怖害怕之景,师:说的详细些——生(14):日落西山,夜幕降临,这时熊在咆哮,龙在啸吟,黑云翻滚,烟雾升腾,。

师:读一读原诗。

生(集体):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师:告诉我第一感受。

生(集体):紧张。

害怕师:在电视剧中,这往往是怪物出现的先兆,在《西游记》中比比皆是。

在这惊骇的境界中,景物由奇异走向更荒唐,更怪诞——生(15):出现了霓衣,彩虹织的衣服。

好象杨贵妃穿的吧,(生笑)风马、云之君这些神仙。

生(16):还有虎鼓瑟,鸾回车。

师:虎是——生(集体):百兽之王。

师:鸾鸟是什么?生(部分)是凤凰吧。

师:《山海经》说“有鸟焉,其状如翟而五采文,名曰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可见是吉祥之鸟,而鸾鸟居然当起了车夫,老虎在弹奏琵琶,在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生大笑)生(集体):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

师:我们回到了童年时光。

你们觉得这个梦奇怪吗?问大家一个问题,在这里,各路神仙都到齐了,乐队演奏迎宾曲,金台银台与日月交相辉映,相当热闹,李白到底有没有参与了这场异彩缤纷的盛会了吗?生(部分):参与生(部分):没参与。

师:给我一个理由。

生(17):诗中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当飘飖而下的仙人排列在他面前的时候,竟吓得魂飞魄散,其原因何在?我想就是神仙不想让李白参加他们的派对,也就是说,你是我们不欢迎的来客。

师:那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个梦?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7):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境,是一段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的折射,根据注解,李白当时心情不爽,被人赶出朝廷,比较郁闷。

梦是符合天宝五、六年间李白的思想实际。

他想进入上流社会,但那个社会不接纳他,是他理想的幻灭。

用朱自清的话来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生鼓掌)师:谢谢他的精彩发言。

当时的李白生活的确不如意,二入长安后,过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就招人嫉恨。

后来皇帝老儿赐金放还。

这只是一个梦啊。

由喜乐到惊惧。

对入侍翰林经历的回忆,李白在许多诗里直言不讳地说过,供奉翰林是一场梦。

如“一官即梦寐”;“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鲁中送二从第赴举之西京》);“长安如梦里”(;“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登高丘而望远海”》等。

《天姥吟》即是记梦之作,焉能不言及平生愤懑之事?有人说这首诗消极,你怎么看——生(18):消极,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李白想要寻仙访道,过隐居生活,万事不关心。

生(19):积极,不消极,“且放”只是暂时放一下,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回来的,因为李白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物,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

生(20):诗中说“东流水”,我们可以看作是写其建功立业思想的紧迫感。

“东流水”是有人生几多失意的消极的深沉慨叹,但也有“君子自强不息”的儒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

思想家孔子发出面对流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慨,就是为懈怠人生的人敲响的警钟。

所以是积极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积极,(生笑)天宝三年,李翰林最终还是从长安落魄而去。

三年前年征赴长安的豪情和抱负如今都已化为泡影。

黑暗腐败的官场、醉生梦死的朝廷让一心“济苍生”、“安社稷”的李白无处容身。

除了体面的“赐金放还”,李白已别无选择李白毕竟是李白,在这样的境况中,喊出了响绝千古的最强音——生(集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师:这就是他掷地有声的回答。

“摧眉折腰”,即低头弯腰。

这把那阿谀奉迎,吹牛拍马,送礼行贿,丧失人格尊严的奴颜婢膝的丑态形象化。

李白能这样作么?他在皇帝面前尚且傲骨峋嶙,更何况对那些权臣贵戚呢!梦境是理想幻灭后幽愤心理的特殊反映。

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诗作贯通的气韵。

这里的幻灭——慨叹——绝决,是诗人梦醒后的心路历程,是一以贯之的幽愤情绪和傲岸精神的集中表现。

诗人显然是再以“行乐”思想递衬其热烈执著的“建功立业”思想。

“古来万事”像东流水。

人生亦如此,一去不返转瞬即逝。

诗人此时已过“不惑”之年,人世光阴花上露,而宏图未展,其焦虑之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之感都寓其中。

尽管前方冰封大河、雪满太行,尽管心里矛盾重重,难割难舍。

但这个愿意当剑侠,当酒仙,却不愿当奴才的李白最终还是舍下了官位、舍下了玄宗、舍下了自己的理想,“直挂云帆济沧海”去了。

让我们再次朗读,来结束这一次梦游吧(响起响亮的读书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