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直射点移动》PPT课件
青岛二中第1单元 第2节 第1课时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课件— (共70张PPT)

探
究
攻 的大小不因季节而变化。
课
重
时
难 核
(3)√
国庆节位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分 层
心
作
素 养
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6
·
·
自
主
当
预 习
堂
达
探 新 知
标
(4)× 同一日期,地球上总有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 提
·
合
素
作 等,并以直射纬线呈南北对称分布。
养
探
究
攻
(5)C [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纬度范围 课
养
究
攻 重
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各纬度地区
课 时
难
分
核 心
二分日
素
养
赤道
极点
层 作
业
深
拓
展
返
首
页
·
13
·
·
自
主
当
预 习
堂
探 新
(1)地球位于近日点时,北半球是夏季;地球位于远日点时,北
达 标
·
知
合 半球是冬季。
作
提
( )素 养
探 究
(2)春分日和秋分日时黄赤交角为 0。
()
攻
课
重 难
探 究
“黄赤交角会发生周期的变化,这个周期是41
000年,交角改变在
攻
课
重 难
22.1°到24.5°之间,准确性和可预测性不亚于瑞士钟表。”
时 分
2012年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1课时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读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4~5 题。
4.太阳直射点由 a→e 的周期为( A.1 个恒星年 C.1 个回归年 【答案】C
)
B.365 日 6 时 48 分 46 秒 D.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5.当太阳直射点由 b 向 c 移动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澳大利亚正值冬季 D.我国正值夏季 【答案】B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读地球公转运动图(图 1-3-3),完成下表:
图 1-3-3
时间 A B C D 6 月 22 日
25 9 月 23 日 ○___________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回归线 赤道
26 南回归线 ○________
节气 24 夏至日 ○________ 秋分日 冬至日
27 春分日 ○___________
教师专享
【备用样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 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 ) A.东南方 C.东北方 B.西南方 D.西北方
①地球顺时针方向运动。②甲地更靠近极点。 南极上空俯视图→甲点位于乙点的南方→结 合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甲点位于乙点的西方→甲点位于乙点西 南方。 【答案】B (2)条件同上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线速度相同 D.以上都不对 )
)
最近,美国发射的“勇气号”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探索。 根据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回答第 2 题。
与太阳的平 均的距离 (108 km) 地 球 火 星 2.279 3 395 1.9 年 1.496 6 378 1年 23 时 56 分4秒 24 时 37 分 1 1 赤道半 径(km) 公转 周期 自转 周期 赤道面与 质量(地 体积(地 球为 1) 球为 1) 公转轨道 面的夹角 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PPT课件

雅典剧院
雅典卫城
课后作业
A、自我测评2、3题。 B、三个探究问题(任选两题)。
42%
自由民
58%
雕塑作品
陶 片 放 逐
公 民 大 会
导言
睿智的希腊哲贤大师在雅典学院的风雅谈吐,留下了千 古箴言;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金戈铁马,在千里征程激起滚 滚尘埃……这两个国家的古典文明在两三千多年前的地中海 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为今天的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 文化遗产,而尤为我们所关注的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 法律制度。让我们一块儿走进这段雄浑的历史岁月……
哲学家
何谓民主?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 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何谓共和国?
孟德斯鸠: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 政体。在词源上,共和国(republic)来自拉丁文“公共事务”(respublica),即政府由人民建立,并向全体人民负责。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有一段精彩演说: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利不掌握在 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的.就法律而言,一切人都是 平 公 自等职己的事.一务;雅 的个就的典正对人人采常政的,取运而治价了作干毫值哪?脆无而些这把兴言措些他趣,无施措当的论来施作男何保是废人人证否人,我尽民有。们可主效…不展制?…说示”他其是才一华个,担仅任注一意些
自由民 奴隶 外邦人
自由民 168000 奴隶 200000 外邦人32000 ——哈蒙德《希腊史》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为顺时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1)公转与自转方向一致,逆时针:上北(半球)下南(半 球);顺时针:上南(半球)下北(半球)。
(2)太阳位置与太阳直射半球:近日点,太阳直射在 南半球;远日点,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注意:地轴倾斜 方向)
1.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
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
[思维拓展]
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在高中阶段对公转轨道图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基本 上左右两个被固定为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上下两个 被固定为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因此判断的时候可根 据此特点进行判读。 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 1。(可根据 地球自转、南北极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提示: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也就是说热带范围扩大。
1.黄赤交角
(1)定义: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 (2)角度关系: ①地轴总是与赤道平面垂直,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 角约为 66°34′,与黄赤交角二者互余。 ②南北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极圈 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运动,并且有如下规律:
诗词中的地理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送瘟神》
思考探究:该诗句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 与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在哪里?
提示:地球的自转,最相吻合的地点是赤道。
1.地球自转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之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

N
N
B
N
C
D
冬至日 春分日
夏至日
根据二分二至日判断节气:
春分日 S A S
S
冬至日
B
S
C
D
夏至日
秋分日
读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由A位置公转到B位置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 向北移动 动的方向为____________ ,纬度变化的范围是 0____________ °~23°26′N 。
(2)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是( C)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五)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应用
3、昼长计算
(1)据昼(夜)弧计算。方法是:
昼长=白昼弧度数/15°(单位:小时), 例:角A为150°,黑色为夜,NO为 60°E,求30°N当日的昼长为多少? 14小时
(2)利用的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
(2)地球由B位置公转到C位置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 公转速度渐慢,经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 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
(或快—慢—快)
闽清一中国庆后为什么要改作息时间呢?
二、昼夜长短
(一)昼夜长短的判断
(二)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
90。N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太阳直射点: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 即相当于经过地球地心的光线与球面的交点,它位 于昼半球球面的中心。
D A B
思考:图中虚线代表什么? ——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
C
N
N
D A
N
N
C B
若地轴垂直公转轨道面,太阳直射点ABCD有什么特点?
高中地理:1.1.3 地球的运动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教学课件

点拨精讲
春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
冬至
太 阳 光 线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秋分
太 阳 光 线
春分日和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前后
太 阳 光 线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阅读课本16页第一自然段并结合图1.18填写下表,然后画 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参见16页活动题)。
课堂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_2__3_˚_2__6_′_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范围:2_3__˚2__6_′_N__~__2__3_˚_2_6__′S
1.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2. 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能到达的 最北、最南纬度数。
思维拓展
公转轨道图上二分二至日的判断
① 先确定出地球公转方向,如图1。(可根据地球自转、南北极 指向等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
② 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如图2。 ③ 作条直线连接左右两个球心,如图3。 ④ 如果直线指向北半球,为北半球夏至日,即图3中的A;
如果直线指向南半球,为北半球冬至日,即图3中的C。 ⑤ 再根据二至日的位置和公转方向,确定D春分日和B秋分日。
(2) 判断下列日期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① 北半球夏至日至秋分日:_先__逐__渐__减___慢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加___快__。 ② 北半球冬至日至春分日:_先__逐__渐__加___快__,__然__后___再__逐__渐__减__慢___。
地理①必修1.3《地球的运动》PPT课件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过地心并 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 面称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 个交角,叫做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 23°26′。
‖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半球和夜半球 昼半球和夜半球 的分界线(圈),叫 做晨昏线(圈)。晨 昏线(圈)把经过的 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 弧。 太阳光线与晨昏 线垂直。晨昏线所在 平面经过地心。
=
1° 4分钟
全球相等,皆为15°/每小时 极点为零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为零呢?
N 因为地轴 是不旋转的
极点在地轴 上,所以极 点不自转 S
任一纬度
任一纬度的 旋转弧长 任一纬度的 旋转周长
赤道 赤道任一 纬度周长是 否相同? 单位时间内 扫过的弧长 是否相同? 是否相同?
时区和国际日界线
美 国 本 土 跨 越 的 时 区
中 国 领 土 跨 越 的 时 区
‖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热 带 气 旋 云 图
N
1
2
3
1
2
3
S
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会发生偏离原经纬方向的现象 纬度越高,速度越快, 纬度越高,速度越快,偏向越明显 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以及静止的物体, 则不偏向。 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叫做地转偏向力
‖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北半球各地昼 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6月22日北半球各 地是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 (2)当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情况相反。 (3)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
23.5°N 纬线叫北回归线, 23.5°S 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
太阳直射时,地面获热量多。
1、 黄赤交角的产生(板书):可以概括为“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1)“一轴”即地轴,它是地球的自转轴,始终与赤道面垂直。
(2)“二面”一是黄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二是赤道平面,即地球赤道所在的平面,它始终与地轴垂直。
(3)“三角度”一是黄赤交角,即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其大小为23°26′;二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它与黄赤交角互余,目前其大小为66°34′;三是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其大小始终为90°。
4)“三个基本不变”:一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二是黄赤交角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三是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5)“两个变”一是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断变化;二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是变化的。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的位置变化(板书)(P15图1.18 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逐步完成板图(如右图)(公转方向、半球、赤道、直射点纬度)提出问题:通过演示能否说出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和最南界限?为什么?(1)太阳直射范围:北纬23°26′至南纬23°26′之间。
(2)二分二至日形成:(北半球而言)(提问、填表、说明)(板图)看图分析,标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及各点日期思考:黄赤交角变化时,太阳直射范围、季节会有怎样的变化。
总结: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地在南、北纬23°26′的纬线上做周期性的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判读方法: 太阳直射点位置:经度+纬度
①判读经度位置
A.以晨昏线为依据的判读 直射点在昼半球中间经线
B.以地方时为依据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经线地方时为12时
②判读纬度位置 A。根据晨昏线进行判读
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在赤道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直射点在回归线上
③太阳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经线交角 ④太阳直射点纬度=90º—晨线与昏线交点所切纬线纬度
3、当太阳直射点在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a地正值夏季 B.b地昼短夜长
C.d
D .c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
图显示范围全是夜半球,此时北京时间为13:40, 图中N表示北极点,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A。20°N,95°E B:20°S,95°E C :20°S,105°W D:20°N,105°E
10°
C、76°34′N 10° D、80°S
30°
3、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C )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先东南后东北D、先东北后西南
3.判读
D 此时A地吹东南风
24.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 20°S,135°W
B 20°N,135°W
A
C 20°N,150°E
D 20°S,150°W
右图为太阳直射点M点与经线交点的移动轨迹图
1.当M点移动速度最快时,M点所在的地点可能在:
A.刚果盆地 B.澳大利亚中部
A
C.圭亚那高原 D.台湾南部
B.以风带.气压带的位置为依据的判读
C.根据季风方向判断: 用季风方向判断季节,用季节判断太阳直射位置 D.通过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方向判断
E.通过海陆气压高低差异判读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2—3题。
2、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B
A.a B.b C.c D.d
C.先西北,后西南
D.先东北,后东南
8.若a为夜弧,M点的日出时间为( )
A.3时 B.5时 C.7时 D.9时
9.若a为昼弧,且P点的纬度为75°N,此时可能为( )
A.2月 B.7月 C.9月 D.11月
答案:7.C 8.A 9.D
下图是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变化示意图
1)用日期填写:
①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我国“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此时M点所在的位置可能是:
图4中a为北极圈,b为晨昏线,P点位于晨昏线的中点。
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
据图回答7~9题:
7.当一架飞机沿晨昏线由M地经P点飞到N地,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
到
。
②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长又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 到 。
③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的时段是从 到 。
④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长的时段是从 到
图为南半球某区域,其中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部分为黑夜, 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60°W,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012.李光耀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2、昼夜长短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4、四季的变化 5、五带的划分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直射点: 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 为90º的地方 它是 地心 与 日心 连线和地球 球面 的 交点 。
2.特征:
答案:B
图1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
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
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1)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20°E,20°S)
B.(60°W,20°S)
C.(120°E,23°26′S) D.(60°W,20°26′S)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此日北半球各地是全年夜最长,昼最短的一天 B、南极中山站此日昼夜差达24小时 C、图示时刻北京可看到北极星 D、此时过去一天的范围约是新的一天所占范围的一半
2、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DA、76Biblioteka 34′N 36°52′B、80°S
A.位置特征:昼半球的中心圆心上 B.时间特征: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C.运动特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移动
C.运动特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移动 移动速度:8º/月
3.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A.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答案:B
图9中,AB为晨昏线的一段,A是晨昏线与70°N的切点,
B是晨昏线与北纬X°的交点,该日X°纬线圈上的昼弧和
夜弧之比为5:7,B点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为10点,
据此完成23—24题。
23.若A点向南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福州昼长夜短,且昼在变短
B 全球极昼、极夜范围在增大
C X纬度上的人们看到日出东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