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废水综述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废水综述首先,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高浓度的微生物菌群将有机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达到降解和去除废水中有机物质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主要依靠微生物的附着和胞内水解聚合作用来完成废水的处理。
此外,通过调节废水的进水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参数,可以优化活性污泥工艺的操作效果。
其次,活性污泥法的处理过程包括污水进水、初级沉淀、曝气生化池、二沉池等多个环节。
在初级沉淀阶段,通过重力沉降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分离出来,从而减少进入生化池的有机负荷。
曝气生化池是活性污泥法的核心环节,通过提供充足的氧气来维持微生物活动,从而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降解。
二沉池则是用于分离水中的悬浮物和活性污泥颗粒,使污泥可以回流到曝气生化池中继续降解废水。
此外,活性污泥法还可以通过引入生物修复、填料增加等方法来增强废水降解效果。
生物修复是通过引入特定的微生物菌种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从而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填料增加则是在曝气生化池中添加一定的填料,可以增加活性污泥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有机物质的去除效果。
然而,活性污泥法在处理生活污水、废水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治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如何进行污泥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成为一个难题。
另一方面,活性污泥对进水中有机物质的适应性较差,当废水中出现有毒或难降解的物质时,处理效果会受到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废水的方法。
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和引入辅助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然而,活性污泥法在处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的研究应当集中在如何充分利用污泥资源、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和解决有毒物质的去除问题上,以推动活性污泥法在生活污水、废水治理中的应用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有效处理生活污水、废水的方法,通过提供充足的氧气和分离悬浮物和活性污泥颗粒来降解有机物质。
通过引入生物修复和填料增加等方法,可以增强废水降解效果。
10种污水处理工艺

10种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本文将介绍10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工艺、物理处理工艺和化学处理工艺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在容器中培养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质。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池,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该工艺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处理有机污水。
2. 厌氧消化法厌氧消化法是一种利用厌氧菌分解有机物质的处理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厌氧消化池,在无氧环境下,厌氧菌会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3. 植物湿地法植物湿地法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处理污水的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植物湿地,湿地植物和微生物会吸收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该工艺具有景观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4.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是一种利用活性炭吸附有机物质的物理处理工艺。
污水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活性炭吸附池,活性炭会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该工艺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浓度较低、含重金属的污水。
5.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一种利用膜的选择性通透性分离污水中的物质的物理处理工艺。
常见的膜分离工艺包括微滤、超滤和反渗透等。
该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悬浮物、胶体、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质和海水淡化等。
6. 氧化法氧化法是一种利用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化学处理工艺。
常见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
该工艺可以高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质和色度等,适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和高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7. 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污水中的离子的化学处理工艺。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选择性吸附离子的特点,可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硝酸盐等。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物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曝气池、二沉池、回流池、污泥浓缩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阶段,污水经过格栅除杂器进行初步的固体物和大颗粒物的筛除,随后进入沉砂池,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沙土和颗粒物进一步去除,净化水质。
然后是曝气池阶段。
污水从预处理后进入曝气池,曝气池内投加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生长和繁殖,完成有机物的降解过程。
同时,曝气池内通过曝气装置注入空气,提供氧气供微生物呼吸和有机物降解需要的气体,促进微生物代谢活动。
接下来是二沉池阶段。
曝气池中的混合液经过一定时间的停留,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被固定在活性污泥颗粒表面形成污泥颗粒,受到重力作用迅速沉降到二沉池的底部。
在二沉池内,污泥和污水进行分离,废水从上方流出,而底部沉降的活性污泥再次回流到曝气池,为下一轮降解提供新的微生物。
然后是回流池阶段。
回流池位于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系统的中间位置,污泥从二沉池中抽取一部分经过处理后回流到曝气池中。
回流池起到稳定活性污泥浓度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调整回流比例控制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负荷,保持污水处理系统的平稳运行。
最后是污泥浓缩阶段。
随着废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的不断积累,废水中的有机物不断被降解,形成大量的污泥。
污泥浓缩是为了使回流的活性污泥浓度适中,防止浓度过高影响废水处理效果。
污泥浓缩可以采用压滤、浓缩污泥泵等方式进行。
总之,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多个阶段的处理和调节,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颗粒物,提高水质,减少环境污染。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进行工艺优化和改进,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它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水进行降解和去除有机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
首先,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进流水箱,经由增氧设备进行氧化还原作用,使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成无机物质。
然后,将污水引入曝气池中,并加入活性污泥,通过曝气设备对污水进行氧化处理,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降解,同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被氧气搅拌扩散,增加微生物与有机物质接触的机会。
接着,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一起进入沉淀池中,由于活性污泥附着在废水中悬浮物的表面,其密度大于水,因此可以通过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活性污泥分离出来,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经过沉降后的清水被排放出去,而沉淀下的活性污泥则返回至曝气池中,继续参与下一轮的污水处理。
最后,通过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调节,确保排放出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的废水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进流水箱预处理、曝气池中的氧化处理、沉淀池的分离及清水排放等过程,通过这些步骤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物,使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和净化。
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实验(实验方案)(共9页)

实验(shíyàn)一: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1. 实验(shíyàn)目的:(1)了解(liǎojiě)SBR 工艺原理。
(2)掌握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挂膜)过程;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的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组成。
其中微生物是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部份。
一个生化系统的运行,必须要有活性污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物相。
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 就是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繁殖条件, 即营养物质、溶解氧、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 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 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3.实验设备与材料(1) SBR 模型,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2)活性污泥(取自污水处理厂)(3)生活废水(人工摹拟配制)(4) 100mL 量筒4. 实验步骤第 1 天,投加 30%活性污泥及生活污水,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循环运转。
第 3 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50%。
第 5 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70%。
第 7 天,换水,增加污泥及污水量至 100%。
每天观察活性污泥生长状况。
5.实验观察与数据整理。
每天记录: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模型内的活性污泥生长状况(每天测量SV30,方法见实验二,观察污泥量)。
6.结果分析对 2 种类型工艺的污泥驯化过程进行讨论分析。
实验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实验1. 实验(shíyàn)目的:(1)了解(liǎojiě)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完成的污泥性状;(2)加深对 SBR、普通活性污泥处理生活污水(wū shuǐ)模型等工艺活性污泥性能的理解;(3)掌握常规污泥性质(SV30、MLSS、SVI)的测定方法。
2. 实验原理:活性污泥是人工培养的生物絮凝体,它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吸附的有机物组成的。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原理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它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去除,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该方法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
活性污泥法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的处理过程。
污水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被加入到含有有机物质的水中,微生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呼吸和生长,将有机物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还可以利用氮、磷等无机物质进行吸收和转化,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2. 污泥的特性。
活性污泥是一种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各种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
这些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条件下,能够快速繁殖和代谢,从而有效地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3. 污泥的处理方法。
在活性污泥法中,污水处理系统通常包括曝气池、沉淀池和再循环系统等部分。
曝气池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降解;沉淀池用于沉淀和去除污泥颗粒;再循环系统则将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气池中,保持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浓度和多样性。
4. 污水处理效果。
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氧气浓度、pH 值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等。
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和污水处理效率,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总的来说,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污水处理方法,它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通过合理控制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可以提高活性污泥的降解能力和污水处理效率,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双重目标。
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活性污泥法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等方法的处理,以达到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有机物质,净化污水。
本文将介绍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
原理活性污泥法利用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在生物反应器中,混合了污水和活性污泥,并通过搅拌和通气维持污泥的活性。
微生物通过吸附有机物质、分解有机物质和氧化有机物质的方式,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工艺流程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普通包括进水、曝气、沉淀和排放四个阶段。
进水在进水处理阶段,污水被引入生物反应器,并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
进水可以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预处理,以去除大颗粒物质、固体悬浮物和沉积物。
曝气曝气是活性污泥法中最重要的步骤之一。
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通入空气或者氧气,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和有机物降解。
曝气还可以促进活性污泥的悬浮和混合,避免污泥颗粒的沉降和堆积。
沉淀在活性污泥法中,沉淀是用于分离液相和固相的过程。
通过使混合液停留在沉淀池中,让活性污泥沉降到底部。
然后,清水通过上层流出,形成清水池。
排放经过曝气和沉淀处理后,水质被大大改善,可以达到排放要求。
清水从沉淀池的上层流出,经过一系列处理后,可以安全地排放到环境中。
应用活性污泥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等场所。
它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悬浮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使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或者地方的环保标准。
,活性污泥法在处理废水过程中还具有低成本、操作简单和可扩展性等优点。
结论活性污泥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中。
通过了解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污水处理过程,并推动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效果分析

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效果分析一、废水处理方式的选择随着工业和人口的增加,废水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废水处理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废水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在废水处理方案中,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案。
它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气和磷。
活性污泥法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容易维护。
下面将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效果进行分析。
二、活性污泥法的概述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处理技术。
它是通过将富含细菌的微生物群落与进入污水系统的废水混合,实现污水的处理的。
这些细菌群落,也称为活性污泥,可在周围环境中生长和繁殖,消减水质中有害化学物质。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混合悬浮生物反应器(SBR)。
在SBR反应器中,污水经过进水管输送到SBR中的一侧,牵引着活性污泥流进入反应体系。
随后,在与污水混合后,有机物将被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同时,活性污泥代谢出氮气和磷元素。
此过程之后的废水会从另一侧出口流出。
反应结束后,在它的周期内,反应器的排放口会关闭,其中的污泥沉降到底部,清井吸走废水,生成的清洁水可以回收利用。
三、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总体而言,它的效果与废水的类型、流量、pH值和处理系统的操作状态相关。
以下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基本效果:1. 有机物去除率高。
有机物去除率越高,废水的处理效果越显著。
活性污泥法的有机物去除效率可高达90%以上。
2. 沉淀物去除率高。
沉淀物主要指除去污水中的浮游性污染物以外的悬浮有机物,难以去除。
活性污泥法能够使沉淀物去除率达到80%以上,降低污水中浑浊度。
3. 氮和磷去除效果也不错。
污水中的氮和磷含量是对水体有害的化学物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通过反应塔来处理污水,活性污泥法可将污水中的氮磷含量降至合理范围。
同时,活性污泥法在二次污染和产生气体的问题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四、活性污泥法的操作难易度虽然活性污泥法的处理效果很好,但是它的操作难易度也是需要考虑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还是近似用于表示污泥。
MLNVSS——灼烧残量,表示无机M物LV含SS量: 7。0%
MLSS
MLNVSS: 30%
MLVSS: 一般范围为55%~75%,
即MLVSS/MLSS=0.7~0.8,
(二)曝气池活性污泥的性状
1、正常
颜色
味道
状态 相对密度
粒径 比表面积
黄褐色、 pH
略显酸性
茶褐色 土腥味,
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剩余污泥及时排放, 维持曝气池内稳定的活性污泥浓度;
习题:
• 1、若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2200mg/L,混 合液在100mL量筒内经30min沉淀的污泥量 为18mL,计算污泥体积指数SVI。
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
溶解氧(DO) 水温 pH值 营养平衡 有毒物质
DO=2~4mg/l 为宜; DO保持一定水平,使好氧微
生物正常生长,维持较好的出 水水质,使活性污泥和生物膜 结构正常,沉降和絮凝性能良 好。
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
溶解氧(DO) 水温 pH值 营养平衡 有毒物质
中温性细菌为主,最适温 度:20-35℃。
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
溶解氧(DO) 水温 pH值 营养平衡 有毒物质
最佳:6.5~8.5 维持适宜的pH值,可以使微生
物生长繁殖良好,使菌胶团 产生较好的粘性物质,形成 较好的絮状物,取得良好的 处理效果。 pH>9:生化反应即受到抑 制, pH<6.5:丝状菌生长,易 发生污泥膨胀。
后生动物
细菌
自养型
异养型 必须依赖 水中的碳源
真菌
有菌丝 (霉菌等) 无菌丝 (酵母菌等)
2、按有机性和无机性成分:
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
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叫污泥浓度(g/L)。
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表示混合液悬浮
固体中有机物含量,但不仅是微生物的量,由于测定方便,
SV的测定
0min
15min SV = 40%
30min
4、污泥体积指数:SVI(污泥指数、污泥容积指数)
曝气池出口处出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每单位质量干泥所 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简称污泥指数,单位为mL/g。
1L混合液沉淀30min的活性污泥体积(mL)
SV(mL/L)
SVI= 1升混合液中悬浮固体干重(g)
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
溶解氧(DO) 水温 pH值 营养平衡 有毒物质
BOD5:N:P=100:5:1 废水生物处理时要考虑C、
N、P的配比。当N、P 不 足时,应投加氮源和磷源。 生活污水:营养丰富,是 最佳营养源, 工业废水:宜与生活污水 合并后处理。
影响好氧处理的主要因素
溶解氧(DO) 水温 pH值 营养平衡 有毒物质
(三)活性污泥的评价方法
1、生物相观察——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 度(MLVSS)。
(三)活性污泥的评价方法
3、污泥沉降比:SV
取混合液至1000mL或100mL量筒,静止沉淀30min后,度量沉 淀活性污泥的体积,以占混合液体积的比例(%)表示污泥沉 降比。可反映污泥的沉降性能。 污泥沉淀30min后密度接近最大,故SV可反映沉降性能。 能反映污泥膨胀等异常情况,可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城市污水正常值为15%~30%左右。 简单易行但SV不能确切表示污泥沉降性能。
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
① 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 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连续回流,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 性污泥,及时排除剩余污泥;
④ 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⑤ 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一)活性污泥的组成
1、 栖息着的微生物 大量的细菌 真菌 原生动物
有霉臭味 似矾花絮绒颗粒
曝气池混合液:1.002~1.003
回流污泥:1.004~1.006
0.02~0.2mm
20~100cm2/mL
(二)活性污泥的性状 1、不正常
供氧不足 或厌氧
供养过多或营养不 足
黑色
灰白色
10
曝气1池1
12
曝气池出水1堰3
曝气池混合液配水进入二沉1池4
曝气池中的曝气头的布置
• 1914年,英国曼切斯特建成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水处理 厂。
• 特别在近20-30年,对生物反应的净化机理进行了深 入研究,出现了多种工艺流程。
活 二沉池
性
污 工艺流程 泥
法
的
基
回流污泥以保证曝气池内有足够的活性污泥(微生物)
本 流
排放剩余污泥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运行条件 良好的活性污泥
充足的氧
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
废水中含有一些物质如重金 属离子、酚等对微生物有毒 害作用或抑制作用。
它们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是 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浓度范 围内是没有影响的。若微生 物经驯化后,可能承受较高 浓度的有毒物质。
• 目前,活性污泥法是废水生物处理应用最为广泛的一 种方法,该法已成为污水处理的主体技术。
• 1912年,英国人克拉克和盖奇的废水曝气试验。
第三章 废水的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法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一、活性污泥
什么是活性污泥?
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 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活力 的、具有良好的净化污水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一组活性污泥图片
4
MLSS(g/L) =
反映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 SVI应在100~150。 影响SVI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微生物群体所在的增殖期。 太高,沉降性能差,可能膨胀; 太低,可能处在内源呼吸期,泥粒细小而紧密,易沉降,活性差,无机 物多。 实际运行中,一般用SV了解SVI,因为曝气池MLSS变化不大。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 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 二沉池: a)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b)保证回流污
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 回流系统:a)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b)改变回流比,改
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 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a)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b)维持
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 供氧系统: 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