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家乡主题班会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感恩家乡》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通过对家乡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俗人情的了解,使同学们了解灵武,培养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通过活动,懂得爱家乡,不但要了解家乡,还要有社会公德,让同学们自愿做热爱家乡的文明好少年。
时刻存有感恩之心!活动重难点:1、了解家乡的物产,风景名胜2、做热爱家乡的人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文明好习惯活动准备:1、收集家乡风景名胜的照片,了解各景点基本情况。
2、了解家乡特产。
3、写一份倡议书。
活动过程:一、音乐导入师:同学们,听!这首歌的歌词唱得多好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是灵武。
灵武,享有“ “塞上江南”的天堂美誉。
我们这次主题就是“浓浓家乡情,感恩家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
去了解一下灵武的美丽与灵气,大家说好吗?(全体回答)活动一:走进灵武(出示课件)师:美丽灵武我的家,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是非常美丽的城市。
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的脚步走进灵武,了解灵武吧!灵武,古称灵州。
全市总人口23.7万,其中回族人口11.1万人。
著名的景区有水洞沟古文化遗址、三道沟文化、横城堡、汉墓群、马鞍山甘露寺、阵河塔、鸳鸯湖及众多的清真寺等旅游景点遍布山川,是宁夏重点建设的六大景区之一。
闻名遐迩的水洞沟文化,证明早在三万多年前,中国古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唐朝安史之乱后,太子李亨为重振华夏,在此登基。
西夏建国初为国都,名西平府。
清康熙帝驻跸灵武,留下“历尽边山再渡河,水平岸阔浪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的吟唱,被世代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 活动二:家乡文化遗址1、介绍灵武高庙灵武高庙又称上帝庙、玉皇庙,原名为玄武观,始建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
到了宋代,当朝皇帝为避其祖赵匡胤名讳,遂诏告天下将玄武观统改为真武观。
据《嘉庆灵州志迹》城貌图标明的位置来看,高庙坐落的位置正是明代城墙修建处。
2024《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我爱家乡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如省份、城市、乡村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如著名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统文化等。
3. 家乡的经济发展: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主要产业、特色产品等。
4. 家乡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湖泊等。
5. 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如民间习俗、传统节日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乡的情况。
2. 学生发言:让学生依次上台发言,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3.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总结家乡的特点,引导学生热爱家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5. 小组汇报:各小组依次上台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6. 总结: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热爱家乡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发言,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短文。
2. 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制定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程度。
六、教学资源1. 家乡的地图或图片2. 有关家乡的历史文化资料3. 家乡经济发展的数据和案例4. 家乡的自然景观图片或视频5. 家乡的风土人情相关资料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准备阶段,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家乡情况,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点评。
2. 在学生发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爱家乡共奋斗班会主题班会

爱家乡共奋斗班会主题班会班会主题:爱家乡共奋斗一、引言家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是我们心灵的归属。
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有亲人、朋友和一切对我们而言的熟悉。
然而,在我家乡还有一群默默无闻的人们,他们为了家乡的繁荣、发展,默默奉献、努力付出着。
今天,我们将以“爱家乡共奋斗”为主题,在班会中展示家乡的美丽,感受家乡的力量,并鼓励每个人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家乡的美丽与力量1. 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观:河流、湖泊、山峦等。
2. 介绍家乡的历史文化:古建筑、传统习俗等。
3. 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名菜、特产等。
4. 介绍家乡的名人:文化名人、体育名人等。
5. 介绍家乡的先进事迹:建设成就、社会福利等。
三、家乡的问题与挑战1. 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人才资源等。
2. 经济发展压力:产业结构、就业压力等。
3. 环境问题:污染、生态破坏等。
4. 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医疗服务等。
四、奋斗为家乡1. 学习知识: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家乡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爱护环境:保护家乡的自然环境,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参与公益: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义务劳动、捐款捐物等。
4. 返回家乡:在外学习或工作的人,可以考虑回家乡发展,为家乡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树立榜样1. 向家乡的先进模范学习,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成就,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2. 向成功人士学习,了解他们的奋斗经验和成功之道,借鉴他们的智慧和方法。
六、共同奋斗1. 班级每个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和发展的期望,互相鼓励和支持。
2. 班级集体行动:可以组织一次集体活动,如组织义务劳动、参观家乡的旅游景点等。
3. 班级组织变革:可以组织一次班级变革计划,如改进学习氛围、提高班级凝聚力等。
七、结语家乡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之一,它承载了我们的记忆、希望和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为家乡的繁荣和发展出一份力量,共同奋斗、共同成长。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大全(7篇)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大全(7篇)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1、能初步理解歌词含义,学习歌曲。
2、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准备有关长江、黄河的录象,中国地图。
活动指导:1、观看录象,丰富感性认识。
2、提问:你是哪国人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知道我国最长的大江、大河是哪条江、哪条河吗3、教师清唱歌曲。
4、出示中国地图,教师用显眼的色笔沿长江、黄河的流程画出曲线,再与幼儿所在的家乡比较,使幼儿对长江源源流长,黄河奔腾万里有初步的理解和印象。
5、配合旋律,教师范唱歌曲。
6、幼儿按节奏跟念歌词,倾听旋律。
7、幼儿学唱歌曲。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
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幼儿家长在活动前带幼儿到家乡各处风景点旅游。
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了家乡名胜古迹的资料,让幼儿获得了对家乡美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在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环境,搭建平台。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欣赏旅游照片,让幼儿通过回忆旅游的过程和观赏带回来的东西,让幼儿又好似回到了旅游时的那种喜悦的场景,把旅游的画面得以全面的呈现,幼儿学得轻松、透彻。
通过教师的解说,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达到了这一环节的引导作用。
第三,在随后的自由活动中,幼儿担任自己所拍照片中景点的解说员,幼儿们相互自由讨论,品尝家乡的特产,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在活动延伸中,幼儿展开了大胆的艺术创作、表现,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充当的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支持者的多重角色。
我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彼此互相学习,相互合作,完成的作品,感受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篇2)教案目的:1、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在温州,温州是中国有名的商业城市。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主题:我爱家乡班会目的:1. 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自豪感和归属感。
3.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班会流程:一、开场白(300字)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次主题班会,《我爱家乡》。
作为一名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年轻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份浓浓的家乡情怀。
今天,我们将共同探寻,展现出家乡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让我们一起走进《我爱家乡》主题班会!二、家乡介绍(500字)主持人: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
请自愿的同学们来分享一下你们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学生 1:我家乡位于湖南省,以美丽的山水景色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
我们有曲院风荷、岳阳楼、韶山革命旧址等名胜古迹。
学生 2:我家乡是四川的一个小城市,有着丰富的川菜文化和悠久的历史。
我们还有川剧、川绣等传统艺术形式。
学生 3:我家乡位于浙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有西湖风景名胜区、宋城景区等吸引众多游客的地方。
主持人:每一个家乡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和特色文化,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和自豪!三、家乡的历史(____字)主持人:家乡是历史的熔炉,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传承。
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讲述一段家乡的历史故事。
学生 4:我家乡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
在我家乡的境内,发掘出了许多古代文化遗址,如古战国长城、商周遗址等。
学生 5:我家乡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心城市,曾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都与我家乡有关。
学生 6:我家乡是一座红土高原,曾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
我们有着革命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让我们铭记历史、感恩英雄。
主持人:家乡的历史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动力。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为家乡的发展作出贡献!四、家乡的文化(1500字)主持人:家乡的文化是家乡的灵魂,承载着丰富的艺术和智慧。
2024《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2024《我爱家乡》目的: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对象:初中学生时间:1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风光:介绍家乡的山水、季节变化等。
2. 家乡的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名人、古建筑、历史事件等。
3. 家乡的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美食等。
4. 家乡的发展变化:介绍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5. 关注家乡发展:讨论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景,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
2. 自然风光: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山水、季节变化等,感受家乡的自然美。
3. 历史文化:介绍家乡的历史名人、古建筑、历史事件等,传承家乡的文化底蕴。
4. 民俗风情: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美食等,体验家乡的民俗风情。
5. 发展变化:让学生谈谈家乡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
6. 关注家乡发展:讨论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7. 总结:通过讨论,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以及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意愿。
3.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收集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图片或视频素材。
2. 参考资料:整理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的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
3. 活动道具:准备与家乡相关的民俗风情道具,如美食、传统手工艺品等。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
2. 讨论法:学生分享家乡的民俗风情、发展变化等,展开讨论。
2024《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1.1 设计背景:1.1.1 为了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特设计此次主题班会。
1.1.2 班会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
1.1.3 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的热情。
二、知识点讲解2.1 家乡的历史与文化2.1.1 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重点突出家乡在不同时期的重要事件和杰出人物。
2.1.2 讲解家乡的文化特色,如民间艺术、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
2.1.3 分析历史与文化对家乡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3.1 家乡的自然地理3.1.1 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3.1.2 分析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3.1.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保护,提出环保建议。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简要描述家乡的历史沿革和文化特色。
4.1.2 学生能理解自然地理特征对家乡生活的影响。
4.1.3 学生能提出保护家乡环境和传承文化的建议。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难点:5.1.1 家乡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5.1.2 自然地理特征对家乡生活的影响。
5.1.3 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环保建议和传承文化的方法。
5.2 重点:5.2.1 学生对家乡历史文化的掌握。
5.2.2 学生对家乡自然地理特征的认识。
5.2.3 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1 课件、投影仪6.1.2 家乡历史与文化相关资料6.1.3 自然地理特征相关图片和视频6.2.1 笔记本、笔6.2.2 家乡调查表6.2.3 小组讨论卡片七、教学过程7.1.1 播放家乡风景宣传片,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7.1.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亮点。
7.1.3 教师总结导入,引出本次班会主题:“我爱家乡”。
2024《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我爱家乡》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我爱家乡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2. 家乡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3. 家乡的主要文化和传统习俗4. 家乡的特色资源和名人故事5. 家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自己家乡的了解程度。
2. 新课导入:教师分别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主要文化、传统习俗、特色资源、名人故事、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等内容。
3. 学生展示: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关注家乡发展的原因。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3. 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关于家乡的资料PPT。
2. 学生分组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生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
3. 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教学活动设计2. 互动提问: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问题,由展示的学生进行解答,以此增进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
3.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文化传统、特色美食、名人故事等。
4. 情景剧:学生分组表演关于家乡的历史名人、民间传说或重要事件的情景剧,以此传承家乡的文化。
5. 主题演讲: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主题演讲,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关注家乡发展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我家乡爱我母亲河》主题班会活动设计芒宽中心小学五(1)班2015年11月《爱我家乡爱我母亲河》主题班会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4、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内容:知黄河—绘黄河—颂黄河---忧黄河--救黄河教学设计:一、激情谈话导入《黄河怨》音乐播放,壮丽的黄河景色展示,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导入。
然后宣布主持人和电脑操作师入场。
(导语:听了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我们每个人都为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曾有多少壮丽的诗篇歌颂黄河,有多少豪迈的歌曲赞美黄河。
如今,她却饱经沧桑,历尽磨难,曾遍体鳞伤。
作为中华儿女的你们,面对此情此景,有何感慨呢?今天我们特召开“保护黄河,爱护母亲”的主题班会。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光临表示欢迎。
)二、活动过程;﹙一﹚引入活动内容甲:大家好,我是( )。
乙:我是( )。
甲:很高兴被大家推选为本次主题班会的主持人,我的心激动万分,似乎与那滚滚的黄河融为一体。
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有时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
甲: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
乙:动脉是黄河,可以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
甲: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乙: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合: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的巡礼,去捡拾那些沉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甲:本次活动共分为五个篇章,分别为:溯源篇、奔腾篇、赞颂篇、忧患篇、拯救篇。
乙:学生共分为六个小组:故事组、朗诵组、赏析组、科普组、材料组、环保组。
﹙二﹚进入“溯源篇”甲:现在,我们走进黄河巡礼第一站:溯源篇——知我黄河乙:这条碧蓝的河流蜿蜒流淌,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身影﹙大屏显示黄河的形状﹚甲: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壶口瀑布?﹙学生介绍﹚乙:俗话说得好,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浩瀚心,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壶口大瀑布的景象。
﹙屏幕显示“壶口瀑布”的图片﹚甲:美丽壮观,心灵的震撼——这就是黄河的壶口瀑布。
乙:这幅画面就是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柯受良成功飞跃壶口瀑布的雄姿。
甲:看,黄河浊流滚滚,掀起万丈狂澜。
乙:黄河滚滚,结成九曲连环。
甲:惊涛澎湃,奔向东南。
乙: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甲: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乙:滔天之水,雄奇壮丽。
﹙画面解说结束﹚甲:黄河在壶口瀑布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
让我们走进黄河之源:乙:这就是青藏高原——黄河源头壮丽的景象。
(出示青藏高原)甲:黄河两岸的名胜古迹也是如数家珍。
乙:许多人类文化遗址也是从这里发源,像伏羲文化、仰韶遗址、河套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甲:难怪毛泽东说“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三﹚进入“奔腾篇”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人类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人墨客创作的源泉,让我们进入黄河巡礼第二站:奔腾篇——绘我黄河甲:有请同学为我们展示关于黄河的诗句、俗语谚语、成语以及信天游。
(学生解说)甲:关于黄河的传说更是举不胜举,我们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下面让我们在紧张的气氛中放松一下(播放“龙的传人”的视频,学生配唱)乙: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战无不胜,奋发向上的英雄气概。
(四)进入“赞颂篇”甲:母亲河有壮美的姿态,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当我们聆听那河水的滔滔声时,仿佛古人的智慧在感召着我们。
乙:每个华夏儿女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现在让我们感受黄河文明,一起去赞美伟大的母亲吧!进入黄河巡礼第三站:赞颂篇——颂我黄河。
(朗诵小组朗诵“黄河颂”)甲:朗诵得很生动,但还不能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恋,有些同学早已按捺不住那激动的心情,让我们一起发泄出来吧!(男女分角色齐颂——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五)进入“忧患篇”乙:黄河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和历经沧桑,正在渐渐失去她的昔日光彩。
然而,更令我们震惊和痛心的是,黄河正面临着断流和污染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呀?甲:下面进入黄河巡礼第四站:忧患篇——忧我黄河。
(出示被污染的黄河)乙:看到这幅图像,多么让人心痛,那么这是哪个地方发生的这种现象呢?甲:黄河泛滥更是惨无人睹(展示黄河泛滥的画面)乙:这幅画面是黄河干枯的河床(展示画面)甲:你知道黄河断流主要出现在哪?原因是什么?(配合画面,请学生作介绍)一是天然因素;二是人为影响一面是枯水灌溉高峰期水资源十分紧缺,供需矛盾突出,这是造成黄河断流的根本原因.70年代以来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偏少,特别是1990年以后,降水偏少更多,相应径流随之减少,农作物灌溉用水增多.这是造成70年代以后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黄河径流锐减,令人忧虑.沿黄地区工农业大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使黄河可供水量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需水量,这是造成黄河断流的又一重要原因.黄河水资源一方面是严重缺乏,一方面又浪费严重.黄河水资源90%以上是用于农业灌溉,万亩以上灌区多建于50-60年代,较晚的也是70年代所建,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渠道衬砌差,跑、冒、渗、漏严重,工程不配套,灌水方法落后,多用漫、串灌方式,耗水定额高,用水严重浪费.据初步推算,仅渠系引水和灌溉工程不配套,灌溉方法落后,全河每年就造成引黄用水100-120亿m3的严重浪费. 因为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和人口增长,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0000亩!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六)进入“拯救篇”甲:黄河水呼啸着,奔腾着,奏出时代的凯歌,奏出改革的乐章。
乙:黄河水唤醒了民族意识,他将以前所未有的雄姿,步入更广阔的天地。
甲:同时,我们也肩负着重任——保护黄河,保护母亲河。
乙:最后进入黄河巡礼第五站:拯救篇——救我黄河。
甲:这就是2002年5月4日,江总书记曾提出保护母亲河的倡议,我们应响应这号召,保护母亲河。
乙:光喊口号只是纸上谈兵,面对触目惊心的树木残桩,浊流肆虐,天空不再澄澈,鸟儿不再歌唱,面对黄河沙土弥漫的状况,我们应怎样做呢?(生齐答:植树造林)甲:一个最好的办法:植树造林。
微薄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应携起手来,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让我们的母亲不再哭泣。
乙:单靠植树造林是不够的,下面有请同学们为保护母亲河献计。
(设计公益广告)(七)进行思想教育甲:从黄河的吼声和那无声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他对儿女的告诫。
炎黄子孙要做的不仅要保护黄河,而且要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乙:从地图上可知,它离我们很远。
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重自然,珍爱环境,爱护地球,这与拯救黄河是一脉相承的。
(八)宣读倡议书甲:我们应携起手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责任。
下面请全体起立,让我们共同宣读保护黄河,保护地球的倡议。
下面请老师也一起参加我们的活动。
(九)班主任作总结并进行拓展延伸。
(大屏显示写作题目)同学们已经了解黄河忧患,形成保护母亲河的意识,心中一定感慨万千,下去拾起手中的笔,把自己所思所想串成文章,写出对母亲的感悟和祝愿。
参考题目见大屏。
只要我们言行一致,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同学们的努力之下,在全中华儿女的努力下,一定会重见笑颜,重放光彩,重现生机与活力!乙:老师和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相信:只要每一位炎黄子孙都行动起来,那么,赤地变青山之时,便是黄河流碧水之时。
甲:伟大的母亲河一定能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
让我们来倾听炎黄子孙对黄河的心声。
(大屏显示内容)甲:让黄河走向世界乙:让世界了解黄河合:让黄河永留心中(十)全体起立,配合画面,齐唱歌曲结束主题班会。
甲:最后,让一首“我的中国心”来作为“你好,母亲河”的主题班会的结束曲。
我爱家乡母亲河芒宽中心小学五(1)班孔凡鑫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孕育了我们华夏子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黄河四季更是美如画。
春日时节,黄河岸边的小草钻出地面来,野花绽开了灿烂的笑脸,黄河里的冰雪融化了,整个黄河从冬天的世界里复苏过来了,黄河新的一年开始了。
夏日时节,黄河两岸绿树成荫,柳树、杨树和槐树争相展示自己婀娜的身姿。
黄河依旧那么平静,黄河水在阳光的衬托下,显得金灿灿的,人们总是在黄河边上欣赏美丽的风景,眺望着黄河水,不,是在眺望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金秋时节,黄河外滩上的槐树结出了又大又圆的槐米,柳树、杨树的树叶飘落了下来,犹如一对对黄蝴蝶,随风起舞。
黄河边的果园也丰收了,真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黄河的秋色真是太美了!冬日时节,黄河披上一件银色的外衣,黄河水变成了冰,冰上覆盖着一层雪,黄河上的树都光秃秃的,只有腊梅还在傲然开放着。
她是在与黄河那不畏严寒的精神抗争啊!黄河的四季真是太美丽了!我爱四季的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