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店口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国家统计局今日(2014年1月20日)公布,2013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完成了年初设定的7.5%的调控目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9547元和8896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6%。

201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科学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国民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全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一、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4万吨,比上年增加1236万吨,增长2.1%。

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

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

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

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

二、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5%,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10.1%,四季度增长10.0%。

浙江省镇乡名称

浙江省镇乡名称

浙江省镇乡名称浙江省,简称“浙”,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省份中,有着许多具有特色的镇乡名称。

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其下辖的镇乡名称也颇具特色。

西湖区有留下镇、转塘镇,余杭区有塘栖镇、临平镇,富阳区有新登镇、场口镇等。

这些镇乡名称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宁波是中国重要的海滨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的重要港口城市。

其下辖的镇乡名称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鄞州区有邱隘镇、五乡镇,北仑区有霞浦镇、柴桥镇等。

这些镇乡名称多与当地的地形、历史有关,反映了宁波作为海滨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

温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浙江省的重要沿海城市。

其下辖的镇乡名称也有着独特的韵味。

鹿城区有藤桥镇,龙湾区有沙城镇,洞头区有大门镇等。

这些镇乡名称既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也反映了温州作为中国重要侨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嘉兴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和丝绸之府。

其下辖的镇乡名称也颇具特色。

南湖区有新丰镇、王江泾镇,嘉善县有西塘镇、姚庄镇等。

这些镇乡名称既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也反映了嘉兴作为中国重要农业区和丝绸之府的历史渊源。

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水乡古镇。

其下辖的镇乡名称也颇具特色。

吴兴区有织里镇、八里店镇,德清县有武康镇、新市镇等。

这些镇乡名称既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也反映了湖州作为中国水乡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

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黄酒之乡。

其下辖的镇乡名称也颇具特色。

越城区有皋埠镇、陶堰镇,柯桥区有安昌镇、齐贤镇等。

这些镇乡名称既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也反映了绍兴作为中国黄酒之乡的历史文化传统。

金华位于浙江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火腿之乡和花卉之都。

其下辖的镇乡名称也颇具特色。

婺城区有琅琊镇、蒋堂镇,金东区有傅村镇等。

这些镇乡名称既体现了当地的地域特色,也反映了金华作为中国火腿之乡和花卉之都的历史文化传统。

2013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咸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来源:咸宁新闻网时间:14-03-26 07:52:00进入论坛查看数字报编辑:zhusijia咸宁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咸宁调查队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国内外形势极为错综复杂的一年。

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的工作总基调,着力“兴工强市”战略的实施,着力推进省级战略咸宁实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竞进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872.11亿元,按可比计算同比增长10.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90亿元,同比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423.09亿元,同比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86.12亿元,同比增长9.0%。

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19.1:47.3:33.6调整为今年的18.7:48.5:32.8,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对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同比上涨2.8%。

其中,食品类上涨4.7%、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7%、衣着类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上涨2.3%、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7%、居住类上涨1.9%。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2.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下降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指数下降0.7%。

市场主体成长迅速。

全年各类市场主体15.34万户,增长21.4%。

其中,全年个体工商户13.02万户,增长22.8%;私营企业1.11万户,增长25.9%。

当年新增市场主体2.14万户。

就业稳定提高。

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8%,比上年下降0.78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4.73万人,增长1.7%。

2013年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浙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浙江经济运行平稳,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发展质量效益向好,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7568亿元,比上年增长8.2%(见图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4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337亿元,分别增长0.4%、8.4%和8.7%。

人均GDP为6846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055美元),增长7.8%。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 4.8:50.0:45.2调整为4.8:49.1:46.1。

图1 2007-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2013年全省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8%(见图3、表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持平。

图32007-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上年=100)表1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上年=100)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2 102.3 102.41.食品103.8 103.8 103.9#粮食102.8 102.6 103.42.烟酒及用品99.8 99.8 99.93.衣着102.9 103.3 101.6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2.2 102.4 101.8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0.3 101.1 98.66.交通和通信99.4 99.3 99.7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2.5 102.3 103.38.居住102.5 102.2 103.7全年财政总收入6908亿元,比上年增长7.8%,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97亿元,增长10.3%,增速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13潮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潮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潮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东)2013年,市委、市政府紧紧团结全市人民,围绕建设“富裕潮州、美丽潮州、文明潮州、幸福潮州”的目标任务,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扩内需谋发展、优环境强投入、兴实体推转型、惠民生促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9亿元,增长4.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8%,拉动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435.9亿元,增长14.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9%,拉动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89.5亿元,增长7.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5.3%,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9%,住宿餐饮业增长6.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8%,金融业增长10%,房地产业增长10%。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为7:55.9:37.1。

人均生产总值28837元,比上年增长10.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比全省低0.5个百分点。

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五升三降,食品价格是物价上涨最大推手,同比上涨4.3%,推动CPI同比上涨1.6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上涨12.9%,推动CPI同比上涨0.46个百分点。

衣着类上涨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9%,居住类价格上涨0.7%。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下降1.2%,烟酒类下降0.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1.3%。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升1个百分点。

工业品价格总指数为100.4%。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1万人,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1.65万人,转移就业3.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5%以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诸暨市店口镇

诸暨市店口镇
店口镇位 于诸 暨市北部 ,区域面积1 5 7t 0 .- 方公里 。其 中建成区 T - 面积1 平方公 里 ,辖 1个行 政村和6 2 7 个社 区,常住人 口6 1 ,外来 .万 建设者5 。交通便利 距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立交 口1R里 ,离杭 万 o 州国际机场4 公里 。诸湄公路 、0 省道东复线 、浦阳江水道穿镇而 3 3 过 ,是 诸暨北部 的交通枢纽 。2 0 年 ,全镇 实现生 产总值 8 .亿 07 73 元 ,工业总产值6 5 1 亿元 ,自营进 出 口总额超 1 亿美元 ,实到外资 1 2 5 万美元 .工业 技改投 入2 .6 元 ,财政 收入5 4 57 62亿 .亿元 ,农 民人 均收入2 6 8 2 0 元。综合经 济实力位居绍兴市 第1 ,浙江省 “ 位 百强镇 ”第4 ,全国 “ 位 千强镇”第1位 。 8 店口镇是 全国知名 的五金管 业之都。现全镇拥有工业企业3 0 00 多家 ,其 中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1家 ,超1 亿元企业3 ,超5 亿元 7 0 家 0 企业2 。上市企业2 家 家。已形成以大企业大集 团为龙头 、中小企业 为骨干 千家万户为基 础的强大企业群 ,初步构筑铜加工 、汽车零
意进取 .争创 自基 层组 织建 设的模范 区 ,力争到2 1 年 ,建设 00 成建 成区面积 1- 方公里 。常住 人口1 万人 ,城市化率达到6 %的 T 3 ̄ - 0 5
现代 化生态型工贸城市。
5 2
牌产 品4 ,中国驰 名商标 4 ,省 名牌产 品1p ,省著 名商标 1 只 只 2, 1 只 。有1家企业先后独 家起草或参与起草行业标准6个 ,15 5 7 家企业 3
与国内5 多家高等院校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 0 城市建设 和商贸发 展 良性互动 。按照省级 中心镇和诸北 小城市 的建设 要求 ,坚持建 管并重 ,城 市基础 设施进 一步 完善 ,城市 品 位 、城 市 形象 有新 的提 升 。全 面 实施 店 口镇 商 业 网点 布 局规

201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起步之年,也是发展形势极为错综复杂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各项方针、政策,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967.29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3.2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102.9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671.09亿元,分别增长3.1%、8.6%和9.0%。

GDP总量居全省第4位,增速居全省第6位。

人均GDP (按常住人口计算)8021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953美元),增长8.3%。

人均GDP列全省第4位,增速列全省第6位。

第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1:53.8:41.1调整为4.9:53.0:42.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

调查的八大类商品价格“五涨三跌”,其中衣着上涨4.7%,食品上涨3.8%,居住上涨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4%;交通和通信下降1.0%,烟酒下降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0.7%。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分别下降1.7%和1.3%。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变化情况分类名称比上年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2.0 一、食品 3.8 #粮食 1.2 肉禽及其制品 3.6 蛋 4.9 水产品 3.3 二、烟酒 -0.9 #烟草 0.0酒 -2.9 三、衣着 4.7 #服装 5.4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7 五、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7 六、交通和通信 -1.0 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4 八、居住 2.7 全年财政总收入502.15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3.07亿元,增长10.3%。

2013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统计公报

2013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统计公报

2013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统计公报201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努力化解发展中各类矛盾,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快,稳中向好态势,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较好地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8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9.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增加值357.3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503.7亿元,增长10.1%。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6688元(按2013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8843美元),增长8.6%。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6:41.6:55.8调整为2.5:40.5:57.0,第三产业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37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5%,低于4%的控制指标。

二、农业和新农村建设2013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0亿元,增长1.8%,实现增加值21.8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0.3%。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46.0万亩,增长0.2%。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26.2万亩、总产量10.4万吨,分别下降1.1%、1.8%;棉花播种面积372亩、产量32.6吨,分别增长4.5%、4.2%;油料播种面积2.29万亩、产量3459吨,分别增长1.5%、4.3%;蔬菜(含菜用瓜)种植面积10.9万亩,下降1.2%,产量16.8万吨,与上年持平;果园面积5.5万亩,总产量(含果用瓜)9.1万吨;花卉苗木面积1.9万亩,实现产值1.7亿元,分别增长4.0%、8.1%。

全市肉类总产量为4.1万吨,下降11.8%,其中猪肉3.4万吨,下降9.5%;全年生猪出栏45.9万头,下降9.5%;家禽出栏388.0万只,下降23.8%;全年牛奶产量993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8045吨,增长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店口镇基本情况
店口镇位于诸暨市北部,东连绍兴,北接萧山,区域面积105.7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常住人口13.6万,其中户籍人口6.4万,新店口人7.2万。

店口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试点城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华东地区首个乡镇级金融安全小区、首批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浙江“资本市场”第一镇,综合经济实力已多年稳居绍兴第一,居全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前列。

2013年,《浙江店口:人的城镇化共享一座城》的成功经验搬上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全国“两会”《见证履职》特别节目,《店口城镇化》系列片搬上央视《新闻联播》栏目。

2013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达801.6亿元,同比增长11.04%;实现财政总收入16.8亿元,增长13.3%。

2013年主要工作:
一、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诸暨现代环保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13年4月19日获得省级授牌,以高新区为核心,下荡畈、张任家坞、“三新”创业园为三极的立体化园区格局全面形成,其中高新园区入驻13只高新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实现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项目新集聚,园区主阵地作用日益凸显。

继续实施“交钥匙工程”和“千万元以上项目审批代理制度”,累计技改投入55.1亿元,增长7.2%,其中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只;累计完成商贸服务业投资10.1亿元,增长8.2%。

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浙工合电子商贸港项目建成运营,嘉凯城城市客厅项目、明峰医疗器械项目相继落户店口。

二、城乡环境宜业宜居。

高新区“一纵六横”路网基本构筑,水、电、气及通讯设施配套加快推进,牛皋安置小区开始建设施工,行政中心主要干道已完成建设,中村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通过验收,三江口电排、江西湖电排等水利工程顺利推进,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集中整治“五乱”现象及土地违法违章行为,累计拆除违章建筑约23万平方米。

实行全天候保洁模式,加强建成区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城市形象得到新提升。

坚持“河长制”管理,重点抓好污水入网、活水引入、河道清淤、河道保洁等四个环节,累计完成清淤7万方,48家企业全面纳污,白塔湖清水引入工程顺利推进,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

三、发展成果共赢共享。

实施多层次、高额度、长效性的困难群体帮扶制度,为605户困难户提供生活保障。

推进15年制免费教育,建成启用弘毅小学、盾安福邸幼儿园等校园,投入千万元实行“长鼻子校车工程”。

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门诊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享受对象达167920人次,完成3个自然村的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工作。

扩容就业创业平台,“三新”创业园一期4.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吸纳企业22家,二期5万平方米厂房即将启动。

编制店口老街保护、古建筑保护和铁路遗址公园规划,《城〃店口》杂志累计发刊19期,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城市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精神凝聚力不断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