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案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学案《生命的起源》

八年级生物学案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简述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
2、简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
典型剖析:例:下列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正确的是:()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甲烷。
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原始大气或成分中没有氧气,在当时特殊的环境下无机分子或有机分子,有机小分子聚成或有机大分子直至在原始海洋中产生了原始的生命。
现在地球上已经失去了产生原始生命的条件,因此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
达标练习:一、选择题:1、原始的大气成分有:()①水蒸气②氢气③氨④甲烷⑤二氧化碳⑥硫化氢⑦氧气A、①②⑤⑦B、①⑤⑦C、①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原始大气中不会含有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甲烷C、氧气D、氢气3、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原始陆地B、原始大气C、原始植物D、原始海洋4、在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中所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是: ()①原始大气②宇宙大气③高温、紫外线和闪电等能量④原始海洋⑤海洋、湖泊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5、在原始地球表面,首先形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是: ()A、小分子无机物B、大分子有机物C、小分子有机物D、原始生命6、米勒实验证明了: ()A、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原始生命B、原始地球可以形成有机物C、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D、原始生命起源于外星球7、下面的推测,缺乏实验证据的一项是:()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迹B、生命起源于原始的海洋C、生命起源于外层空间D、上帝创造了生命8、科学推测不能凭空设想,需要的支持是:()A、化石B、名人C、权威D、确凿的证据9、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推测,正确的是:()A、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B、生命是以非生命物质中自发产生的C、生命是由原始地球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D、生命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10、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火山中喷发出的气体,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B、现代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的生命C、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D、生命起源于原始的陆地二、填空题1、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___、___、___和___的激发下,形成了___。
生命的起源初中生物教案

生命的起源初中生物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生命的起源理论,了解不同的假说和证据,并能够分析这些证据并表
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目标:
1. 了解不同的生命起源理论;
2. 掌握重要的生命起源证据;
3. 能够分析生命起源理论的优缺点,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
1. 生命的起源理论:进化论、创世论、化学进化论等;
2. 生命起源的证据:化石记录、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3. 生命起源理论的争议和讨论。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以问题引导: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引起学生思考。
2. 教学:教师简要介绍不同的生命起源理论,并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的看法。
3. 活动:学生小组合作,通过资料搜索和讨论,研究生命起源的证据,并展示结果。
4. 总结:教师总结生命起源的理论和证据,并帮助学生评价各种理论的优缺点。
5.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哪种生命起源理论更具说服力?为什么?教学评价:
1. 学生小组展示和互动评价;
2. 讨论中表达思考和观点;
3. 作业:写一篇文章,分析自己对生命起源理论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扩展活动:
1. 生命起源实验:模拟原生生物的实验;
2. 参观科学博物馆,了解更多的生命起源证据;
3. 小组辩论:辩论不同的生命起源理论。
教学资源:
1. 课本资料;
2. 网络资源;
3. 科学实验器材。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21章 第1节《生命的起源》导学案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生物学案

第1节生命的起源1.比较神创论、自然发生论、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通过联系实际,锻炼自己的比较能力。
2.重点:说明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
3.重点:用自己的话讲述化学进化的过程,说出各个阶段的有力证据。
知识点一:生命发生的几种可能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产生。
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蛆”。
古埃及人认为蛙和鳝鱼是由河中的淤泥产生的。
X海尔蒙特通过“实验”证明,将谷粒、破旧衬衫塞入瓶中,静置于暗处,21天后会产生小鼠。
有人认为生命是神或上帝创造的。
牛顿认为植物是彗星的尾巴形成的。
卵的结果,首先对生命自发产生提出异议。
3.生生论: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生物只能来自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
巴斯德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不产生微生物。
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知识点二:化学进化的可能性阅读课文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氨、氢、甲烷、水蒸气等,但没有氧气。
2.化学进化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 由非生命的物质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
紫外线、天空放电等能量作用下空气中的无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变化转化形成了一些有机小分子物质,随倾盆大雨汇集入原始海洋,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演变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4.米勒的实验证实,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星球上的生命。
1.阅读雷迪实验,讨论解答下列问题:(1)雷迪为什么做实验?雷迪不相信腐肉能生蛆,想推翻自然发生论。
(2)设计B瓶是在什么前提下进行的?B瓶与C瓶作为对照组,其变量是什么?在有人提出空气是生命诞生的条件后进行的。
B瓶与C瓶的变量是肉能不能与蝇直接接触。
(3)该实验未能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证明了肉眼可见的生命不会自然发生,没有证明微生物不能自然发生。
生命起源的探究——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

生命起源的探究——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初二生物生命的起源教案生命,是一个神秘而伟大的存在。
它的起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生物生命的起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我们既要对人类自身的起源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更需要从生命起源的根源出发,全面探讨人类自然和文化发展的源头。
本教案将引导初二学生集思广益、探究人类生命起源之谜。
第一课:生命起源的背景知识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生命起源的理论;科学家的争论。
我们了解一下地球上最早的生物。
据研究,更早期的微生物可能已经灭绝了,所以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始祖至今仍是争议不断的热点话题。
我们要了解生命起源的理论。
目前,有两种主要理论,一种是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另一种是生命外来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外太空。
我们要了解科学家们的争论。
虽然科学家们都在不懈地进行着研究,但是各自的观点并不一致,因此就引出了各种模式的学说。
第二课:生命起源的化学基础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生命起源的条件;Wöhler的尝试;等温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要了解生命起源的条件。
在有机化学分析上,水、氢、氨和甲烷等物质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条件在早期的地球上相当普遍。
我们要了解Wöhler的尝试。
他实验了合成尿素,成功地突破了有机与无机分子不能互相转化的观念,从而为有机分子的合成创造了条件。
我们要了解等温环境的重要性。
等温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够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这对我们思考生命的起源很有启示意义。
第三课:生命起源的遗传基础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三域生命主宰论的体系结构和演化模型;生命起源基因的搜索。
我们要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二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备有真正的细胞核及各种各样的细胞器。
我们要了解三域生命主宰论的体系结构和演化模型。
它是一个由研制家Carl Woese创立的演化关系体系和演化模型,认为生命没有单一祖先,而是有三个独立的主要进化树,它们分别为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
生命的起源精选教案

生命的起源教案生命的起源精选教案生命的起源精选教案八年级生物生命的起源一、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3.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二)能力目标1.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三)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的教育。
2.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学科方法目标1.通过米勒的实验,了解模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生命起源是科学假说,它既要符合科学规律及自身的内在逻辑,还要经实验验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并形成客观的抽象思维方法。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目前仅限于假说和推测,内容比较抽象。
[解决办法](1)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归纳教材;(2)不断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活学生的想象力;(3)利用挂图、投影等直观教具形象讲解;(4)通过练习反馈。
2.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1)原始生命的.原始新陈代谢类型是什么?(2)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非生命物质能不能再演化为原始生命?[解决办法](1)通过对自养型、异养型以及需氧型、厌氧型的区别对比,引导学生推测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2)引导学生归纳形成原始生命的三个基本条件,分析、对比现今的地球条件而得出结论。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结合阅读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1.挂图:原始地球想象图。
2.投影器材。
3.自制投影图片:①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图示;②米勒的实验装置;③团聚体和微球体假说示意图;④思考题、练习题等六、学生活动设计1.引导学生自学,紧扣学习目标勾出课文中重点词句。
《生命的起源》教案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描述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和各种生命起源理论的学习,能够了解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生命诞生的历史,阐明生命活动的机理,掌握生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生命的起源学说,认识到生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敢于怀疑、不迷信权威但又要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品质。
同时结合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
【教学难点】生命起源的实验探索。
【教学方法】激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1)以组为单位,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媒体等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观点,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
(2)分组并选出小组长,准备好讨论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视频:生命的起源广袤的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我们知道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是由400万年前的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生命的起源》,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吧!二、问题引导,探究质疑(一)生命起源的几种观点(过渡)通过收集资料,你知道东方和西方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有哪些传说吗?学生根据准备的资料阐述所知观点,教师给予鼓励。
具体介绍学生不熟悉或不知道的几种观点,课件展示:1.神创论:神创造了世界万物包括原始生命神创论也叫特创论,认为生物界的所有物种(包括人类)以及天体和大地,都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
世界上万物一经造成,就不再发生变化;各种生物之间都是孤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
质疑:若是神创造了世界万物,那么又是谁创造了神?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小组1: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不相信。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新部编本2

2、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3、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①自然发生说。②化学起源说。③宇生说。④热泉生态系统
4、让学生进上步熟记本节课的知识点(朗读或默记)(3—5分钟)
四、巩固新知,学会运用(13分钟)
1、教师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
2、检查完成情况
教研活动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自主备课记录
教学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教案
时间
地点
召集人
课题
第一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课时
1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出示学习目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了解科学推测的条件。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8--10分钟左右)
1、出示自学提纲: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了解科学推测的条件。
2、按自学提纲自学。自学时,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探究。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了解科学推测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究,师生交流总结。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物,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精品教案

环节三
拓展延伸
【中国天眼探索地外文明】
阅读相关资料。
知识拓展。
环节四
总结
【概念图】请同学们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总结主要内容,梳理知识框架。
培养学生绘制概念图以及思维导图的能力。
环节五
随堂练习
【例题讲解】讲解两道课堂练习。
完成随堂练习。
对主要内容进行考查,及时掌握学生情况。
1.沸水所在装置模拟了什么?
沸水模拟原始海洋。
装气体的球型瓶模拟了什么?
甲烷、氨、氢等气体模拟原始大气。
冷凝器冷却水模拟了什么?
冷凝器模拟降雨。
为什么要加放电装置?
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2.科学家在装置的哪个部分发现了哪种有机物?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在装气体的球型瓶装置中发现了小分子有机物。
说明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3.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什么?
没有生命,因为原始地球上没有生命生存的环境条件。
【过渡】原始地球虽然没有氧气,但科学家推测在原始地球的恶劣环境下,生命正在一点点孕育。为此,科学家们不断通过实验来进行探索,让我们一起跟随米勒的脚步,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
【展示图片】展示米勒及其实验装置,请同学们思考分析:
3.从实验结果看,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学生认真观察米勒实验装置示意图,分析各部分模拟的原始地球条件。
让学生逐渐明确化学进化的过程。
【分析归纳】
【提出问题】米勒实验能证明哪个过程?
虽然这一学说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是可能的,但有机物生成原始生命仍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尚未有充足的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学案)
授课人:刘慧授课班级:1、2、3、4 编号:1
学习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关注和兴趣。
2、观察米勒的模拟实验,预测产生的有机小分子类别。
3、交流生命起源研究史上几种重要学术或假说的主要观点和证据。
4、认同生命的物质性,生物起源于非生物。
学习重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米勒的模拟实验。
学习难点
探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可能性;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法指导
1、看图和讨论法:通过课本上示意图,让学生能够生动、形象的理解课本
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分析和思考法: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有关知识思考有关的思考题,并提出
自己的看法及不明白的地方。
学习过程
自学提纲
一、基础知识
1、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括、、、、、
,与现在的大气层相比没有。
2、根据原始生命化学进化过程示意图分析,从原始大气的无机物到原始生命,生命的化学进化过程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3、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于。
4、在米勒模拟实验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中通入的气体代表。
实验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现象。
5、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成功的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
1981年,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
二、分析讨论
1、为什么说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2、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哪个阶段?
延伸·拓展
1.原始地球条件下,最初合成比较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和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场所依次是
A.原始海洋.陆地 B.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C.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D.原始大气.原始大气
2.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进行的模拟实验说明原始地球()
A. 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B. 不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C. 能形成无机物
D. 能形成生命
3.下列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现在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与原始地球上的一样
B.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C.原始生命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进化无关
4.生物化学分析得知,人体体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无机盐离子的比例跟海水中相应无机盐离子的比例接近。
这个事实证明()
A.人类也适应海洋生活
B.人类起源于海洋
C.原始人类靠饮海水生活
D.原始海洋是生命起源的场所
5.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
③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气.氨气.沼气等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关于生命起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B.生命起于原始的海洋
C.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无氧气
D.原始生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
7.1965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先在世界上成功地实现了人工合成具有天然生物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是生命科学上的重要成果,它为生命起源问题的哪个阶段提供了有力证据
A.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B.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C.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
D.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8、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森林
B.非生命物质
C.生命物质
D.原始陆地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地球形成初期的现象是()。
A.熔岩横流
B.火山喷发
C.风雨交加
D.电闪雷鸣
9、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
A甲烷 B. 水蒸气 C. 氢气 D. 氧气
10、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
A 运动方式不同
B 细胞结构不同
C 营养方式不同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
11、人体血液的无机盐分数约为0.9%。
研究表明,30亿年前原始海水的无
机盐分数也约为0.9%。
对此,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A人体血液仍带有原始海水的某些印痕
B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之间存在着某种尚未被认识的关系
C人体血液和原始海水的无机盐分数相同纯属巧合
D人类的祖先可能是从原始海洋中的原始生命逐渐进化而来的
12.右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请尝试对他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的成分。
B和C内的液体相当于。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
拟为其提供能量。
(3)对C装置中的产物进行分析,发现有
生成,此装置模拟了原始地球条件下
的。
(4)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
过程中,
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5)米勒提出的问题
是;
他做出的假设
是
;
他搜集到的证据是;
他得出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