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一方人作文
一方水大养一方人作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常听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前没怎么在意,直到那次回老家的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我的老家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乡村,那里有连绵的青山,有清澈的溪流,还有大片大片的稻田。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回到了老家。
刚进村口,就看到一群孩子在溪边玩耍。
他们有的在捉鱼,有的在打水仗,欢声笑语在整个村子里回荡。
“嘿,快来一起玩啊!”一个小伙伴看到我,热情地招呼着。
我兴奋地跑过去,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溪水凉凉的,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在石头缝里穿梭。
“看,那儿有一条大鱼!”我指着不远处喊道。
小伙伴们一听,立刻围了过去。
一个小伙伴挽起裤腿,慢慢走进水里,双手悄悄地靠近那条鱼。
“哎呀,跑了!”小伙伴懊恼地叫了起来。
大家都哈哈大笑。
玩累了,我们就躺在溪边的草地上,望着蓝天白云,感受着微风的吹拂。
“在城里可没这么好玩的地方。
”我感慨地说。
“那当然,咱们这儿的山水可好了,养出的人也不一样。
”一个小伙伴骄傲地说。
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袅袅炊烟。
我跟着奶奶去田里摘菜。
田地里,各种蔬菜长得绿油油的,十分诱人。
奶奶熟练地摘着菜,还不时地给我介绍:“这是青菜,那是豆角,可新鲜了。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摘菜,却不小心把菜叶子弄破了。
“哎呀,你这孩子,手笨得哟。
”奶奶笑着说。
回到家,奶奶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都是用自家种的菜做的,味道特别鲜美。
“多吃点,这都是咱们这方水土养出来的。
”奶奶不停地给我夹菜。
在老家的那段日子,我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快乐。
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他们依靠着这片土地,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家的山水赋予了人们淳朴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想,无论我走到哪里,这片土地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话题,写作文

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话题,写作文
在那江南水乡啊,总是细雨绵绵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仙境一样。
那里的土啊,湿润得能捏出水来,种出来的稻田绿油油的,竹
林也茂密得让人想钻进去躲个凉。
那边的人,皮肤都水嫩嫩的,眼
睛亮亮的,一看就知道是水乡的孩子。
他们的性格也是,温柔得很,但遇到事儿了也特能扛,就像那河流一样,曲曲折折也能找到出路。
说到西北的黄土高原,哎呦,那可真是个不一样的地方。
天高
云阔的,但风大得能把人吹跑,沙土满天飞。
那里的地啊,看着就
贫瘠,但人们可没闲着,硬是用汗水和努力让那片土地变得有生气。
他们的脸啊,都刻着岁月的痕迹,但眼里却闪着坚定的光,像那高
原上的石头,风吹雨打都不怕。
然后咱们聊聊东北的黑土地吧。
那地方啊,一眼望不到头,土
地肥得流油,种啥长啥,粮食、畜牧资源都丰富得很。
那边的人,
性格直爽得很,热情好客,你去了他们那儿,保准把你当亲人看待。
他们的性格啊,就像那黑土地一样,总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关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作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文
在江南水乡啊,那雨啊,细得跟啥似的,落在青石板上,嗒嗒
作响,看着都舒服。
那儿的人哟,就跟这雨一样,温温柔柔的,说
话轻声细语的,特有礼貌。
他们天天跟水打交道,养鱼养鸭的,生
活得那叫一个惬意。
再说说黄土高原吧,哎呀,那地方啊,太阳火辣辣地照着,风
一吹起来,沙子满天飞。
但那儿的人呐,就跟那黄土一样,硬得很!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天天辛勤劳作,把那块贫瘠的土地都给养活了。
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图一个踏实过日子。
东北的雪原啊,一望无际的白,冷得哟,能把人给冻僵了。
但
那儿的人啊,跟雪一样纯洁,心里头热乎乎的。
他们虽然生活在严
寒里,但待人热情得不得了,来了客人就拿出锅包肉、地三鲜啥的,一顿好招待。
吃上一口,那叫一个满足!
上海滩呢,那就是个繁华的大都市,霓虹灯闪啊闪的,车子一
辆接一辆。
那儿的人嘛,跟这城市一样,充满了活力和激情。
他们
天天忙着追逐梦想,脑子转得飞快,总能想出些新鲜玩意儿来。
上
海人聪明得很,懂得把握机会,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精彩。
【高三作文】一方水土一方人

【高三作文】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是一句古老而深刻的谚语,道出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这些环境和传统塑造了当地的人们,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与精神风貌。
对于每一个地方来说,其水土与人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无法割裂的,它是一种深沉而牢固的联系。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国家。
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有着各种不同的地理环境,包括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
这些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人文风情,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表现,这些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以江南水乡为例,这里的地理环境以水为主,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由于充沛的水资源,江南水乡的人们从古至今都善于种植水稻、养鱼养蛙,水乡的生活方式也因此而独特。
江南水乡的人们崇尚安逸、婉约,他们对自然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理解,他们的语言、歌谣、舞蹈、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都与水相关。
由于水乡地势平坦,水系发达,交通便利,江南水乡的经济也一直十分发达,特产丰富,商业繁荣。
水乡的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和文化传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塑造了他们独特的品格与精神风貌。
相比之下,北方的地理环境则大多以荒漠、草原和戈壁为主。
这种地理环境的特点是干燥少雨,植被稀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北方人民学会了节约用水,他们憎恶浪费,珍惜每一滴水。
北方人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形成了坚毅、豁达的性格,学会了忍耐和执着。
北方的地理环境也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现,例如蒙古族的游牧生活、哈萨克族的马背文化,这些都是地理环境与人文风情的结合。
地理环境与人文风情的关系还体现在饮食习惯上。
南方人民饮食清淡、崇尚海鲜和烹饪技艺,北方人民则以面食为主,以羊肉和牛肉为主要食材。
这种饮食习惯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有着密切的联系,南方人民在水乡环境中接触到了大量的鱼虾类食材,因此形成了以清淡、嫩煮为主的烹饪技艺。
一方水土一方情 大连人作文

一方水土一方情大连人作文《大连人的热情》大连,那可是个好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连人啊,那股子热情劲就跟这片海一样,深沉又开阔。
刚到大连的时候,对这地方是两眼一抹黑。
我这人方向感又差,在一个路口就彻底迷了路。
正站在那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大哥过来了。
这大哥身材魁梧,脸上带着爽朗的笑。
他瞅我那迷茫样,主动就问我“咋的啦,兄弟,是不是找不着道了?”我像抓到救命稻草似的忙不迭点头。
大哥也不客气,大手一挥就说“行嘞,你要去哪,我给你指道。
”我跟他说我想去的那个地方,大哥眼睛一亮,说那地他熟。
然后就开始详细地告诉我怎么走,这路口该咋拐,那条路有啥标志性的建筑啥的。
唠了半天,看我还是有点迷糊,也不知大哥当时是有啥事着急不,反正他停下来一顿想,突然一拍大腿说“得嘞,兄弟,这么着吧,我正好要往那附近去,我带着你走一段。
”我那心里就像涌进了一股暖流,赶忙道谢。
一路上大哥还和我说大连的各个好玩的地方,哪的海鲜新鲜又便宜,那语气有说不出的自豪。
到地方之后,我想请大哥喝瓶水表示感谢,大哥直接拒绝了,说“咱大连人不能干那事,帮个忙算啥事啊。
”说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这件事让我扎根心底就认为大连人特别好,大连这片土地孕育出的人都有着大海般的热情。
在这陌生的城市,大连人的热情就像那破晓的阳光,一下破开你心里的寒冷与害怕,让你情不自禁地爱上这座城市。
后来我在大连待久了,发现像这样热情的事是随处可见。
邻居家做点啥好吃的,都会热情地分一分,那股子热乎劲根本不是作秀,就是骨子里透出来的真诚。
这就是大连人,让这一方水土处处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儿。
《大连的独特语言情》大连啊,这地方的人说话可有特点了。
就像这地方的海风,独一份的独特,也透着浓浓的大连情。
我记得有一回我到菜市场买菜。
那时候我已经在大连住了一段时间了,但还没太习惯大连人的方言。
我站在一个大娘的菜摊前,瞅着那新鲜的菜,拿不定主意买啥。
大娘热情得很,张口就说“小伙儿,恁要血受么,俺家这菜老好了。
【高三作文】一方水土一方人

【高三作文】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话既是形容一方土地的环境对当地人的影响,也是强调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
确实,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配置都不相同,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
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元民族的国家,一方水土塑造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多样性和地域特征。
一方水土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
山区地势崎岖,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山区人民以耕地和矿产资源为生,甚至有人将家园迁徙到城市以谋求更好的生计。
而平原地区由于土地肥沃,又有丰富的水源,农业发展较好,农民以种植业为主。
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人们更多地从事工商业,才能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
土地和物质状况直接影响着当地人的生存方式,也决定了他们的职业选择。
一方水土塑造着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
一方水土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不仅包括土地的历史沉淀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包括当地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对生活节奏的理解。
江南水乡的人们对于水的依赖和对自然的尊重,造就了他们温和、柔情、浪漫的性格特点。
而北方农村人民勤劳、坚韧和豁达的品质,则与干旱、严寒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一草一木,无不关乎着当地人的心灵感悟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准则。
一方水土孕育了当地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民俗风情。
西南地区的彝族人民热爱祭祀,他们在盛大的传统节日中展现出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之情;而蒙古族人则崇尚民族英雄和征战精神,在特定节日中展示出独特的蒙古族文化风貌。
这些习俗和文化传统不仅是地域特色的体现,更是人民传承和弘扬自己文化的方式。
人们通过祭祀、表演和体育竞赛等活动,将当地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传承下去。
一方水大养一方人作文

一方水大养一方人作文嘿,您可别不信,这一方水土啊,真就养着一方人!就拿我老家来说吧,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子。
村子四周环绕着青山,山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野花野草。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村前流过,河水“哗哗”地流淌着,像在唱着欢快的歌。
我们这儿的人,那可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就说村里的张大爷吧,他可是个捕鱼的好手。
每天天不亮,张大爷就划着他那艘小船,到河里去捕鱼。
有一次,我跟着张大爷去捕鱼,那场面可有意思啦!张大爷熟练地把网撒下去,然后慢慢地收网。
我在旁边瞪大眼睛看着,心里充满了期待。
等网收上来的时候,哇,里面满是活蹦乱跳的鱼。
有鲫鱼、鲤鱼,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鱼。
张大爷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他挑出几条大的鱼放进桶里,剩下的小鱼又放回了河里。
他说:“咱可不能把小鱼都捞光了,得给它们长大的机会。
”除了捕鱼,我们这儿的人还会在山上种果树。
我家就有一片果园,每到秋天,果子成熟的时候,那满树的果子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灯笼,可好看啦!摘果子的时候,一家人齐上阵,爸爸妈妈在树上摘,我在树下接。
有时候我没接住,果子掉在地上,滚了好远,我就赶紧去追,跑得气喘吁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我们这儿的水好,种出来的水稻也特别香。
每到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稻穗在风中摇曳,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忙着收割水稻,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是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我们这一方勤劳善良的人。
我爱我的家乡,爱这里的山山水水,爱这里的人们。
我相信,不管走到哪里,家乡的水土都会一直在我心里,滋养着我。
【高三作文】一方水土一方人

【高三作文】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句古语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层次的哲理。
水土是指一个地方所特有的气候、土壤以及周边的环境。
而人,则是这个地方的居民,适应并与水土相融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水土对于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还包括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气候和土壤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北方地区寒冷而干燥,人们的皮肤容易干裂;南方地区湿热,人们容易感到疲倦。
土壤所孕育的农作物也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北方地区适宜种植小麦、大豆等,而南方地区适宜种植稻谷、茶叶等。
不同的地方孕育出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也影响了人们的身体素质和疾病的易感性。
水土还对人们的文化习俗产生着重要影响。
这一点在不同地域的民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豫剧为例,豫剧的表演形式、音乐曲调都与河南地区的水土有着密切关系。
河南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气候条件温和湿润,土地肥沃,这为河南人民的生活提供了宽裕的物质条件。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例如追求艺术的创作和欣赏。
而且,河南的人们自古厚德载物,有较强的家国情怀,从而形成了豫剧这一优秀的曲艺形式。
同样在江南地区,由于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水土,江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也与北方有所不同。
他们更加注重闲暇和文化修养,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文学等方面的风气。
每个地方的人们在生活方式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每个地方的水土条件各不相同,根据环境的不同,人们也会在饮食、穿着、居住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特点。
北方地区寒冷干燥,人们在饮食方面更加讲究热量和温补,经常食用高热量的动物肉类和豆制品;而南方地区气候湿热,人们更偏好于清淡的饮食,偏爱海鲜和蔬菜等清凉的食物。
水土是人们生活的基础,人们的身体和思想都是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
水土带给人们的并不只是物质的满足,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和人的精神成长。
只有当人们适应并与水土相融,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尊重和珍惜身处的环境,去适应并与水土相融,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水土一方人作文
我翻阅地图:厦门??南安,经纬差距不到1度,用尺量直线距离还要小心地读取毫米数。
按道理这水土应该差不多呀,这我就不明白啦……
新建筑.老房子
据说厦门也有许多历史久远的旗楼与巷子,不过我眼见的只有高楼。
我和我所知的同伴也都住在小区里,那种有整齐规划和现代气息的建筑。
当然,在此之前,我住的也是楼房,不过所见的均是些老房子,构造有点像上海人所说的闺阁。
在南安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码头,这些年代已久的东西还是主要建筑。
昔日的豪华显然不再。
一幢小楼几家几户住在一直起,张家的正门,李家的窗,王家的阁楼,不同的风格杂揉在一起,使小楼夕日的光彩似蒙了灰,呆呆地立在那里。
不同温床的孕育出的女孩子自然不可能等同。
新式楼房里走出来的女子是现代的,她们独处的时间太多,渴望着迫切渴望着交流;她们的心思是琢磨不透的,秘密如同她们自己一样习惯于被束之高阁;她们的思想是简洁利落的,弱柳扶风的姿态被一样整齐的校服淹没,在厦门这个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里,她们与时代结伴前行。
而闺阁里的女孩子则似乎摆脱不了某种历史碎片在她们身上的投影,她们呼吸的每时每刻一寸空气都洋溢着琐碎的市井气息,进退的每时每刻一寸空间却都纪念着曾经显赫一时
的大家风范。
公用厨房里的油烟起了又散,邻里间面对面笑得亲切一擦肩就面无表情,夫妻间私语某家又多占了公共的地方。
女孩子们对耳闻目睹的这一切恐慌,对生活的现实和残酷反抗。
于是住得狭小,出去就越装得气派,仿佛生来就是整栋楼的主人。
现在的闺阁孕育了她们,她们的眼里是小的,只能容下一个知心朋友,多出一个人就会暗潮汹涌;她们的心是浅的,小小的一件事情就会被传得满城风雨;她们的聪明被浓缩得如同她们的住所一样小,幻成一张密密的网,精细得包容不下大一点点的事情。
政区图.十字路
厦门的政区图我研究了许久也辨不清东西南北,目前只知道从家到学校的路,倘若离了公交车恐怕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与码头镇是有很大落差的。
码头镇其实不小,纵横全镇却只有十字路一条,从街头到街尾买瓶酱油,还得按原路走回街头,仅些一条,别无他路。
当然,像柏油路、石子路、土路之类的也还是有的,不过那些多是张家李家王家的私有财产,方便自己家门用的,如果你不怕一不小心走进了人家的正门,被人当猴看,也可以试着走看看,不过想明确这条路通哪里,在哪里拐弯,哪里是死胡同,恐怕是要有相当经验的。
顺便提一下,由于个人财力有限,大凡这些路都仅能通过摩托车,不用说东风,就是奥托也难保能够进得来。
正如复杂的政区图一样,厦门的女孩子有着毫不逊于男生的古怪而复杂的念头,有着多种多样的成才之路,所谓“条条大路
通罗马”。
而码头镇的姑娘们,她们太早太早地承担起家庭的担子,一边看书写作业,一边还要照看着炉里的鸡汤,柴米油盐见多了,心思难免显得世俗,大多数的她们只会寻着母亲的步子向前走。
她们或许也有些许雄心壮志,但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变成了嫁个好人家的无奈。
间或也会有人不甘而另辟蹊径,却多是如泥石路,柏油路之类的“旁门左道。
”
公交车.自行车
公交车的发明者我不认识,但他无疑是一个伟大的人。
厦门的公交车很是方便的,特别是对于不适应风雨兼程的女孩子来说,公交公司提供的便利更是无可挑剔。
虽然间或也会有塞车啦,要看司机脸色啦等种种不爽,但总比一个女孩子穿行于夜幕之下好得多。
而码头镇的女孩子们呢?她们当然也是有车坐的,不过是自行车。
记得一度也曾出现过一辆专门接送住在山上的学生的专车,不过很快就禁行了,听说是辆报废车。
就这样,晚自习后,住得远的女孩子只能结伙壮胆,在上文提到的那些泥石路之间穿行。
不过这倒也是有好处的,起码她们的胆子比城里孩子大得多。
而且,或许是“自行”惯了,她们可以自行打理好一个家,即便一个人出去闯天下,大多也不会被饿死。
相比之下,厦门的女孩子就逊色许多。
前些天我见到某女生讲自会煮面条时,周围满是崇拜的眼神。
好在这里升学率很高,否则这样的自理能力,万一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工作,真不知她们是不是要父母养一辈子。
总的来说,厦门与码头的差异,就是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厦
门的女孩子与码头的女孩子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环境下不同教育下的差异。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提出个多高明的建议或看法,为社会主义建设贫富分化问题作出什么诠释,而是最近常常想,既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么让码头养育了15年的我到了厦门求学,两方水土会铸就一个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