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简介简介简介

合集下载

《李四光》介绍课件

《李四光》介绍课件

报!军十笔,儒催;见
油的指导思想是,先找油区、后找油田处 国 。为中国寻找石油建 心
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输 入 标 题 。
忍 情 轻 断 思 家 念 , 慷 慨
, 净 胡 尘 , 誓 扫 倭 奴 不
万 , 高 唱 战 歌 齐 从 军 。
, 着 我 战 时 衿 , 一 呼 同
羽 檄 争 驰 无 少 停 ! 弃 我
2022年4月,入选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公布的2021年度最受欢迎的十大 作家榜单。
谢谢
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 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 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科研综述
李四光的科学成就,大致可分两
捧 出 报 国 心 。
顾 身 ! 忍 情 轻 断 思 家 念 , 慷 慨
此 处 输 入 标 题

对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
此 捧 顾 齐 志 昔 累 岂 轻 长 君
出身从逾时卵让骑缨不
。30他年以2代0很世中大纪,的2完0兴年成趣代了关初《注,冰报 国 心 。中李期! 忍 情 轻 断 思 家 念 , 慷 慨国四之军 , 净 胡 尘 , 誓 扫 倭 奴 不 十 万 , 高 唱 战 歌 齐 从 军 。东光庐笔 , 着 我 战 时 衿 , 一 呼 同 , 羽 檄 争 驰 无 少 停 ! 弃 我部开山儒 冠 误 此 生 ? 况 乃 国 危 若有始》催 战 云 ! 男 儿 应 是 重 危 行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关了一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 第对书处 输 入 标 题四中,纪国引冰第起川四中作纪国用冰及问川其题的他,研国在究家 地学界的很大兴趣和探讨。40年,代他又对贵州高原、川东、鄂 西、湘西、桂北等地作了调查,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国冰川的文 章,为中国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增加了新的重要篇章。

历史趣谈:鲁迅与李四光有何关系 李四光的资料简介

历史趣谈:鲁迅与李四光有何关系 李四光的资料简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鲁迅与李四光有何关系李四光的资料简介
导语:李四光是科学家,专注于科学研究在地质力学上有突出贡献,鲁迅是文学家,是拿笔杆子批判社会的,虽然二人都选择了救国的道路,但是方式截然
李四光是科学家,专注于科学研究在地质力学上有突出贡献,鲁迅是文学家,是拿笔杆子批判社会的,虽然二人都选择了救国的道路,但是方式截然相反,那么二人为什么又会有联系,而且据说二人的关系有一段时间还闹的极为尴尬。

20年代中期,鲁迅和陈西滢在进行激烈的避战,和作为地质学家的李四光没什么关系,但是他与陈西滢等同为“教育界维持公理会”成员。

在当时的女师大风潮中,李四光称得上是态度坚定的一方,当杨荫榆在女师大大打出手,李四光就成了杨荫榆的支持者。

鲁迅是蔡元培的人,所以因为蔡元培的原因,他对李大钊就不是很看好,对于蔡元培手下的大手杨荫榆就更加看不顺眼,所以鲁迅推动许广平、刘和珍反对杨。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杨荫榆的好友李四光看到了鲁迅发表的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

研究地质的人,这时候没控制住,他以旁观者的角度写了一篇他眼中的杨荫榆女士,表示自己对杨的支持。

刊登子在徐志摩发表的刊物上。

鲁迅看到就大骂李四光,一般人是不敢和鲁迅对骂的,因为他的理论一般都很奇怪,但是这李四光偏偏这次就钻牛角尖了,他回复鲁迅,言辞也有点激烈,这下把鲁迅的斗志激起来了。

徐志摩想做个老好人,把两人的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发了篇中立文章一来是给二人一个台阶下,二来是觉得吵下去也没什么意思。

谁知道鲁迅根本不吃这一套,他发表文章回击,还顺带把鸳鸯蝴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 他在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严谨的态度 • 勤奋刻苦,不畏艰难,不断追求科学真理
李四光对后人的启示与教诲
李四光的事迹启示我们要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
• 他热爱祖国,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
李四光的治学态度启示我们要严谨治学,勤奋刻苦
• 他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刻苦 •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李四光的构造地层学在石油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 为石油地质勘探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 有助于提高石油地质勘探的效率
李四光石油地质研究的影响与价值
李四光的石油地质研究对国际石油地质学的影响
• 李四光的理论在国际石油地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为国际石油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四光的石油地质研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他的理论为中国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02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概述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主要包括
• 地壳波浪状运动 • 构造地层学 • 地壳演化
李四光的地壳构造理论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之作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中国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人物简介
01
李四光的生平与成就
李四光的出生背景与成长经历
李四光回国后投身地质事业
• 1927年回国 -先后在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任教 • 开始了他的地质学研究生涯
李四光出生于1899年
• 中国湖北省黄冈市 • 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 早年在家乡接受教育

中国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中国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简介

在中国,有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

其中,有一位名叫李四光的科学家,他为中国的地质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四光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求知欲。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考入了一所著名的大学,并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地质学家。

李四光不仅在理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更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他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和研究,发现了许多重要的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

这些发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也为世界科学界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除了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成就,李四光还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他一生清廉自守,为人正直,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对待同事和学生热情关爱。

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敬。

李四光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个人的才华和努力,更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

我们要向李四光学习,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素养,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社会中立
足,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简介(一):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的首任院长。

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

首创地质力学。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

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

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着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

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李四光-简介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理解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

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

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

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1年8月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为东北地质学院(后名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李四光担任首任院长。

1952年李四光再次应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1958年李四光经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

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李四光早年为悼念一个好学生曾写过此诗,亦为其毕生从事地质科学研究的光辉写照。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字仲揆,湖北黄岗人。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在鉴定古生物蜒科化石、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

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

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2018地质学家李四光

2018地质学家李四光

•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推翻了外国人的“中国贫油论” 发现了许多油田 (2)李四光的哪些精神值得当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习?
精神: 爱国精神; 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让事实说话的实践精神
三、对李四光评价 人格特征: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 国和人民。 学术地位: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 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 总体评价: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 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李四光是中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周恩来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从这些科学家 们的身上感触最大的是什么?
1、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
•李四光两次否定“洋神话” •牛顿在“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
2、正确的科研方法 3、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4、艰苦奋斗、追求真理精神。
李四光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早年受孙中山 “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的勉励,后两度出国留学,在 新中国成立之际冲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他打破了两个 “洋神话”,被誉为中国的“地质之光” 请回答: (1)李四光打破了哪两个“洋神话”? •推翻了外国人作出的“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错误 结论,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二、科学贡献
1、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1)地质力学: 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 壳运动及其起因的科学。 “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 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的研究对象。” ——李 四光 地质力学是地质学和力学的结合。地质力学理论认
为,地壳上任何一种构造形迹,都反映了地应力的作用。 这种地应力作用是研究地质力学、分析构造形迹特征以及 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的原理, 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地质力学 在矿产和水文地质的勘查、地震地质的研究,特别是对石 油、煤田和若干金属矿产的预测以及解决重大工程建设和 大型矿山开发中遇到的地质问题,都起了重要作用。

《一块特别的石头》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李四光简介

《一块特别的石头》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李四光简介

第21课一块特殊的石头地质力学的创始人李四光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黄冈县的四龙山镇。

因为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叫李仲揆。

少年时的李仲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1902年,14岁的李仲揆听说省城办了一所官费的高等小学堂,凡是学习好的都可以去报考;特别是听说那里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国文、算学,成绩优秀者还能出国留学。

因此,李仲揆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借来的几个盘费,徒步到省城报考。

李仲揆办理了报考手续,买了一张报名单。

是由于太兴奋,太紧张?还是没见过世面?李仲揆提笔在姓名栏中端端正正写下了“十四”二字,而不是“李仲揆”。

“糟糕!”他差点叫起来,“怎么能把年龄当成自己的名字呢!”无论怎样后悔,也已经晚了。

重新买一张报名单吧,身上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何况还要住宿、吃饭。

李仲揆双眼注视着“十四”二字,一簇思维的火花在幼小的头脑中迸发出来。

他重新提起笔,把“十”字改成“李”字,然而,这“四”字与“仲”字的笔划和字形却相差太大,确实是难以改成。

难道还能改叫“李四”不行!不真成了人们平时说到不相干的人而代用的“张三”、“李四”了吗!第一次离家出门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急得鼻子尖都渗出了汗珠。

忽然,眼睛一亮,瞥见大厅正中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刻着“光报四表”四个大字,李仲揆急中生智,在“四”字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光”字。

“李四光”!李仲揆端详着自己起的新名字,心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好!四面光明,光照四方,前途大有希望!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路高等小学堂。

从此,李四光便“取代”了李仲揆。

他那富有战斗性和科学精神的一生,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光照四方!年轻的李四光,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了地质学硕士学位。

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四光简介简介简介!!!
可以简单介绍突出事迹
跌碎的眼镜|浏览37109 次 2006-03-12 22:02
2006-03-12 22:16
# 厉害了,word芝麻!优质回答超级赛火热开赛~#
最佳答案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

字仲揆,湖北黄岗人。

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

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将各种构造形迹看作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为探索地质自然现象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

他的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贡献。

例如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

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

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

此外,李四光早在20年代初,实地考察了我国太行山麓、大同盆地、庐山和黄山等地,先后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

李四光曾留学日本、英国,曾前往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考察。

1949年以前曾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

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
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在鉴定古生物蜒科化石、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

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

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

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

1947年7月,他代表中国出席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第一次应用他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作了题为《新华夏海之起源》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此,地质力学这一由中国人创立的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

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曾武断地断言:“中国是缺乏石油资源的国家。

”这一错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李四光驳倒。

李四
光认为,整个新华夏体系是巨大的“多”字形结构体系,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互相间隔着,在隆起带蕴藏着多种矿藏,在沉降带又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

在李四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在大庆、大港、胜利、华北等地找到了石油,从而把“中国贫油论”的帽子彻底地甩进了太平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