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1.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更可贵的是他的"庶、富、教"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后人就简称为"因材施教"。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很重视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行",提倡"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过则勿惮改"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磨而不磷","涅而不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宁死善道",在必要时宁愿"杀身以成仁",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这说明孔子把意志性格的锻炼已经提到为道德献身的高度。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着名教育家1、魏书生: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中学特级教师,当代着名教育改革家。
因在教育教改中的突出成绩,先后荣获省功勋教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殊荣。
兼任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中学学习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副理事会长。
着有《语文教学探索》、《班主任工作漫谈》、《家教漫谈》等书。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科学管理。
2、李吉林: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教。
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名教师。
现任江苏省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教育思想:情境教育。
3、李镇西:教育学博士,现任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着有《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民主与教育》等。
教育思想:教育民主、法治。
?4、顾泠沅:江苏吴江人。
现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上海青浦县主持了长达15年的数学教育改革实验,并进行了近十年的后续研究。
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是上海市首届教育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
主要着述有《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当代教学策略》《寻找中间地带》《教学改革的行动诠释》等。
教育思想:行动教育。
5、张思明:数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附属中学副校长。
曾荣获“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
他的“中学数学建模和导学探索的教学模式”在中学数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6、张化万:特级教师,曾获“全国曾宪梓先进教师”二等奖,省优秀教研员。
曾任杭州第五六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副会长,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书记兼副校长。
从1981年开始语文最优化研究,创设“谈天说地”、“玩玩说说”“科学实验作文”等新课型,倡导在书中学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注重课内积极的情感交流,实施个体、小组、班级学习形式的优化组合,创设有弹性的差异作业,教学成绩斐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

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中,涌现除了一大批教育家,那你知道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是谁吗?下面是为你搜集中国当代十六位著名教育家,希望对你有帮助!(1868一194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
光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补编修。
戊戌维新变法失败,深感清政府腐败无能,弃官南返,开始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移居香港,后病卒于香港。
其主要教育思想为:(1)提出了著名的自由主义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认为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共和精神”的指导下,接受五个方面的教育: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才能完成,(2)主张“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
(3)强调发展个性,崇尚自然。
为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强调要有“自动”、“自学”、“自助”的精神,防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4)重视劳动教育、平民教育和女子教育。
还支持“勤工俭学”和“工学互助”活动。
其著作辑有《蔡元培全集》。
陈独秀【近代】(1879;1942)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字仲甫。
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
1918年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积极参加并领导五四反帝爱国运动。
1920年12月,任广东省政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
曾试图改革当时的教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创始人之一,被选为中国共产党总书记。
1924年著文主张收回教育权,支持教会学校学生的斗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因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1927年被撤销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职务。
1929年被开除出党。
著作辑为《独秀文存》胡适【近代】(1891;1962)中国近代学者、教育家。
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早年在上海梅溪学堂、澄忠学堂和中国公学求学。
1910年赴美留学。
先后入康乃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业于杜威,获哲学博士学位。
中国历史著名教育家及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历史著名教育家及主要教育思想发表时间:2013-3-27 17:51:23 来源:搜集整理编辑:李林点击/评论:450/01.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doc1. 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世界文化的宝库”。
孔子提倡“仁爱”、“礼义”、“诚信”、“忠孝”等理念,主张“教学相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并创立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体系,对后世教育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李约瑟李约瑟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和文化史学家,被誉为“中西合璧之光”。
他提倡“科技与人文”、“头脑和手工”统一发展,倡导以实践训练,强调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还是中国科技史和世界科技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其学说和方法对我国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培根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是英国科学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取得真理和智慧,而非仅仅获取知识。
他强调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性,主张让学生自由地探究和发现真理。
他的教育理念对西方现代教育和科学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4. 瑞士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医生和精神科学家,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法。
她认为,儿童是一个自发的、有自主性的个体,应该在自由和结构相统一的环境中学习,注重发掘儿童的天赋和才能,提倡观察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她的教育思想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儿童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
5.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20世纪的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现代物理学之父”。
他提倡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创造性、思维深度和多元化思考能力,而非仅仅传授知识。
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外著名教育家们都为世界教育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为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历史著名教育家及主要教育思想

中国历史著名教育家及主要教育思想发表时间:2013-3-27 17:51:23 来源:搜集整理编辑:李林点击/评论:450/01. 孔子(公元前551 —前479 )孔子名丘,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的教育家。
他提出了" 有教无类" 的办学方针,并兴办私学。
他" 有教无类" 的理论基础,是"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更可贵的是他的" 庶、富、教" 思想。
他直观地看到了发展教育事业和社会物质条件的关系,并把教育的地位摆得较为恰当。
他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注意研究学生,他对学生个性特征有深刻的观察和分析。
由于他的教育因人而异,宋代朱熹把这种教育原则概括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
后人就简称为" 因材施教" 。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人。
他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孔子很重视立志教育,立志就是确立目的和理想。
一个人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他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他要求学生立志于学和道。
他还重视学行结合、言行一致,对夸夸其谈、巧言令色的作风表示深恶痛绝。
他最注意" 行" ,提倡"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 耻其言而过其行" 。
他认为评价一个人要" 听其言而观其行" 。
他还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不要怕批评,提出了" 过则勿惮改" 的名言。
他也非常重视道德信念的培养和意志性格的锻炼,要求做到" 磨而不磷" ," 涅而不缁" ,"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不因困难、仓卒而违背道德标准;要" 宁死善道" ,在必要时宁愿" 杀身以成仁" ,也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外着名教育家朱永新,1958年生,江苏大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主张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并实施教育,为了一切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
着有《朱永新教育文集》、《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回到教育原点》、《走近最理想的教育》等。
名言: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叶圣陶(1894-1988),叶圣陶,苏州人,卓越的教育家、文学家,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
他认为,中国现代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并且适应社会变化,自学一辈子。
他提出了一个以自学为基础、以讨论为深化、以应用为发展的基本教学模式。
阐述了“引导自学”的八条教学原则以及相应的一整套方法。
《叶圣陶教育名篇》收录了叶圣陶先生有关教育的精华文章。
名言:唯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导引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
着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等。
名言: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徐特立(1877—1968),湖南人。
他创立了“群众本位”教育科学发展,通过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实践,首倡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他的新道德教育和创造教育学说,为当代中国推行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主张教育“重在育”,教学“学为主”。
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着有《徐特立教育文集》等。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

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封建教育的奠基人,对中国传统教育影响至深。
孔子30岁开始收徒讲学,先后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艺”者72人。
孔子死后,弟子们把他平日的言行记录收集起来,整理编成了《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作品,对中国、东南亚及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礼记)2、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和改革活动家,被誉为“教育学上的哥白尼”。
他一生经历了民族压迫、宗教迫害和三十年战争的磨难。
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工作岗位。
《大教学论》、《母育学校》、《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等理论著作使他享誉世界。
特别是《大教学论》严谨而系统地论述了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的主张,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卢梭(1721-1778)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战士,也是划时代的教育家。
卢梭一生著作颇丰,内容涵盖哲学、文学、政论等多个方面。
他在教育史上的重要著作是《爱弥儿──论教育》。
该书以动人的文学风格,虚构了一个出身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他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主张,这部教育论著中的所有教育思想都是以自然教育的原则为中心展开的,贯穿《爱弥儿》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理想社会的新人。
由于卢梭过分强调儿童的兴趣、爱好和活动,为后世资产阶级的“儿童中心论”和“自由教育”所利用。
4、杜威(1859-1952)是美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896年在芝加哥开办“杜威学校”,研究进步主义教育理论,从那时才开始被承认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家。
他积极倡导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等一系列思想和主张。
杜威一生著作很多,主要教育论著有《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等多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孔子,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华夏教师第一人,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乃教师的“师祖”,他的教育思想结集在《论语》一书中。
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在教育史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教师的论述——《师说》,阐明了“从师”、“为师”的重要性,提出教师的任务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相长”观点。
章太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学者、教育家,他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服务,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他手定的切音方法被确定为全国通用的注音符号,沿用了三十多年,对统一汉字读音做了不少贡献,著有《太炎教育谈》等书。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青年时代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他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杂文形式多次发表对教育的评论和意见,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教育,反对奴化教育。
蔡元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对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改革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他最突出的功绩一是把中国两千年的专制教育改变为国民教育(即资产阶级教育),二是把北京大学改革为现化大学的模式,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专著。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是我转入驶上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教育本质的第一人,指出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也是在旧中国的大学讲坛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并依据辩证唯物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的第一人,其教育思想和革命教育实践,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
黄炎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在1917年5月6日联合国内各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并在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贡献,一生致力于职业教育,有《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中国教育史要》等著作。
陶行知,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小先生制”,提出“民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教育方针,对普及大众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有《中国教育改造》、《普及教育》等著作。
马叙伦,中国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新中国的第一任教育部长、高等教育部部长。
吴有训,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1927年起从事教育工作,至四十年代,在教育实践中,他提出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方针,并身
体力行,对我国科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科教工作者的楷模”,建国后曾任教育部长。
熊庆来,中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二十年代初立志献身祖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先后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任教,系统地引进和传播现代数学,选拔和培养了大批科学人才;1937年8月至1949年夏,任云南大学校长时,广募天下贤才共兴教育,竭尽12年心血,把云大办成水平较高、学科较全的综合性大学。
曾经从事过教育工作的有:
鉴湖女侠秋瑾,1906年曾在浙江的绍兴明道女学堂和湖州南浔的浔溪女校任教,后回绍兴任大通学堂督办。
近代民主革命者徐锡麟,早年曾任绍兴府学堂教师,后创办革命学堂,培养革命志士。
中国共产党早期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的向警予,投身革命前曾在家乡创办学校,并实行新式教学。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抗战时是延安鲁艺音乐系的教员。
著名画家徐悲鸿,1928年起就在上海、南京、北京等地艺术院校任教或任领导职务。
一代文豪、政治活动家茅盾,建党初期曾在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后任中央军政学校武汉分校教官。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二十年代曾多处任教,1936年任浙江大学校长之职。
地质学家李四光,二十年代及以后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
天文学家张钰哲,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时曾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
农学家丁颖,曾在广东中山大学农学院任教多年。
还有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建筑学家梁思成(1992-19-4)和爱国民主人士张澜(1993-8-2)等都曾从事过教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