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郊游前的准备

合集下载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一、教学目标1.了解郊游的意义和好处;2.学习准备郊游所需的物品;3.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点1.学习准备郊游所需的物品;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分工和资源共享;3.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三、教学难点1.整合多方的教育资源,如校园、家庭、社会等;2.协调小组之间的工作,实现任务的有序推进。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和示范;2.小组合作;3.游戏教学;4.视听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可以先为他们展示一些关于郊游的图片和文字。

介绍郊游的意义和好处,培养学生们对这次活动的期望和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10分钟)教师介绍郊游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学生按照规定购买好所需的物品,并提供一份清单,告诉学生们别忘了准备物品。

3. 小组合作(35分钟)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所需物品的购买。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分工和资源共享,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小组要有一名组长,负责整合各小组工作,并向老师报告进度。

每组完成购买后将所购买物品汇总,向全班中的财务同学进行核对。

4. 游戏教学(25分钟)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教师从“我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方面介绍环保知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游戏中,既可以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答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环保创意,为准备郊游做出贡献。

5. 课堂讲解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复习准备郊游所需的物品清单。

同时鼓励学生们从小事做起,培养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采用了多种方式,如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和游戏教学等。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形成了小组合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增强了沟通、协作和学习能力,达到了预定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本次环保知识教育,从小事做起,培养了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有利于推动学生们真正地做出环保实践。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去郊游》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精彩教案《去郊游》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了解郊游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参与郊游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力。

3.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二、活动准备1.郊游场地:选择一个适合幼儿游玩的户外场地。

2.道具:小书包、水壶、零食、垃圾袋等。

3.教学材料:图片、视频、歌曲等。

三、活动过程1.主题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去郊游》,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郊游是什么吗?郊游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2.郊游准备(1)教师带领幼儿讨论郊游所需的物品,如小书包、水壶、零食、垃圾袋等。

(2)教师示范如何整理小书包,引导幼儿学会自己整理物品。

3.郊游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到达郊游场地,介绍场地的特点。

a.拾树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鼓励幼儿动手拾树叶。

b.观察昆虫:教师带领幼儿寻找昆虫,讲解昆虫的特点。

c.放风筝:教师指导幼儿如何放风筝,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d.环保小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环保小游戏,如“垃圾分类”、“环保接力”等。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郊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活动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郊游活动,幼儿表现出极高的兴趣,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通过活动,幼儿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2.教学不足(1)在拾树叶环节,部分幼儿对树叶的观察不够仔细,未能充分发挥观察力。

(2)在放风筝环节,部分幼儿未能掌握放风筝的技巧,导致活动效果不佳。

3.改进措施(1)在拾树叶环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关于树叶的知识,引导幼儿更深入地观察。

(2)在放风筝环节,教师可以增加一些关于风筝的讲解,提高幼儿的放风筝技巧。

4.教学感悟通过本次郊游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五、活动延伸1.回家后,教师鼓励幼儿与家长分享郊游的经历,增进亲子关系。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的生活》,第三章《一起去郊游》。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郊游的意义和乐趣,学习郊游时的安全知识,了解郊游所需准备的物品,以及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郊游的意义,体验郊游的乐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

2. 学习郊游时的安全知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郊游安全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重点:认识郊游的意义,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郊游主题图片、安全知识卡片、郊游物品清单、教学PPT。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郊游主题图片,引发幼儿对郊游的兴趣,讨论郊游的乐趣。

2. 讲解与互动(10分钟)(1)讲解郊游的意义,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

(2)学习郊游安全知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讨论郊游所需准备的物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份郊游物品清单。

(2)每组分享自己的清单,大家共同讨论、完善。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安全知识卡片,讲解例题,引导幼儿学习安全知识。

(2)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郊游的意义与乐趣2. 郊游安全知识3. 郊游物品清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郊游的画,标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2.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郊游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安全知识讲解部分,部分幼儿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郊游活动,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增进亲子感情。

同时,鼓励幼儿在郊游中观察大自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郊游》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生活》第四章《走进大自然》,详细内容为“郊游”一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郊游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郊游的意义,知道郊游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2. 培养幼儿在郊游过程中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互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郊游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培养幼儿在郊游过程中观察大自然、体验生活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PPT、郊游物品(如背包、水壶、食物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挂图和PPT展示郊游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郊游的地点、时间、人物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郊游的意义、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观察大自然,让幼儿初步了解郊游的基本知识。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补充。

4. 课堂互动(10分钟)教师扮演导游,带领幼儿进行模拟郊游,让幼儿体验郊游的乐趣。

六、板书设计1. 郊游的意义2. 郊游的注意事项3. 观察大自然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郊游场景。

答案:幼儿自由发挥,画出心中的郊游场景。

2. 作业题目:列举郊游时需要带的物品。

答案:食物、水壶、背包、雨伞、帽子、太阳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郊游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关注。

2.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亲子郊游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幼儿在郊游过程中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3. 课堂互动环节中幼儿的参与度;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郊游》含反思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郊游的概念和意义。

2.培养幼儿的探究欲望,自主探索周围环境。

3.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准备1.预先准备好个人物品、垃圾袋、医药箱、雨具等。

2.确定郊游路线和景点,了解周边环境和安全事项。

3.准备好音乐、故事书等娱乐物品。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准备1.教师向幼儿介绍本次郊游的主题和目的。

2.教师让幼儿自行选择个人物品和垃圾袋等物品,告诉他们这些物品在郊游中的重要性。

3.介绍安全常识及华丽丽的应急指南,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第二环节:出发1.教师组织幼儿统一出发,带领他们穿过小路和树林,让他们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在路上适时播放音乐等娱乐物品,让幼儿放松心情,增强团队凝聚力。

第三环节:探究1.到达景点后,教师根据环境特点和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环境,如观察花草树木、听小鸟唱歌等。

2.教师与幼儿一起参与探究过程中,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找答案第四环节:活动1.教师为幼儿安排活动,如踢足球、躲猫猫、玩泥巴等,让他们休闲娱乐。

2.教师提醒幼儿安全,如踢足球要注意不要踢到人,避免在泥巴中滑倒。

第五环节:反思1.教师组织幼儿回到教室,让他们自由发表对这次郊游的感受和体验。

2.教师向幼儿强调郊游中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表现,这样以后才能做得更好。

教学反思本次郊游中,幼儿们表现积极,充分发挥了探究欲望,自主探索周围环境,并展现出了团队协作能力。

但在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有的在泥巴中玩耍时,没有注意安全问题。

这需要教师重点提醒,在活动中跑动玩耍时,应注意不要与他人发生碰撞,尤其在泥泞的地面上更应该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安全。

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幼儿在郊游中保护环境,把活动现场的垃圾收拾好,并在教室展示同学们的成果。

这样能够增加幼儿的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郊游前的准备》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郊游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2.学习如何进行郊游前的准备工作。

3.培养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郊游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2.郊游前的准备工作。

3.组织和规划郊游活动。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情境(10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次的郊游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在郊游中的收获和快乐。

步骤二:导入新知(15分钟)介绍郊游活动的定义和意义,让学生了解郊游活动对身心健康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步骤三:探究和实践(30分钟)1.分小组讨论并列举出郊游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2.集合全班的意见,整理出一份详细的郊游前的准备清单。

3.在清单上标注出每个任务的负责人,学生自主 volunteered andassigned to specific tasks.4.学生根据清单的要求,分工协作,完成准备工作。

步骤四:总结反思(15分钟)1.回顾整个郊游前的准备过程,学生分享各自负责的任务和成果。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组织和规划郊游活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社会活动教案中,针对大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设计了《郊游前的准备》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了郊游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学会了如何进行郊游前的准备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导入情境、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

这些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能够自主思考、互相合作,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为了保证课堂效果,我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让他们能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郊游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到讨论和实践中去。

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展示出了良好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表现较为被动,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

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出游前的准备》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出游前的准备》含反思

少儿园大班教课设计《出游前的准备》含反省大班教课设计《出游前的准备》含反省合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课活动中间,让少儿初步学会依据实质状况,拟订合理的选物计划,将接触到的物件分类、记录,依据计划精选适合的物件,愿意在活动中主动与伙伴议论、沟通,会表达自己的意向,懂得尊敬他人的意向,体验伙伴间的关爱,培育少儿初步的责任感,做事有头有尾,主动为集体、他人服务,快来看看少儿园大班《出游前的准备》含反省教课设计吧。

活动目标1.愿意在活动中主动与伙伴议论、沟通,会表达自己的意向,懂得尊敬他人的意向,体验伙伴间的关爱。

2.初步学会依据实质状况,拟订合理的选物计划,将接触到的物件分类、记录,依据计划精选适合的物件。

3.培育少儿初步的责任感,做事有头有尾,主动为集体、他人服务。

4.喜爱参加游戏,体验。

5.愿意与伙伴、老师互动,喜爱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1.少儿曾参加过旅行,具备简单的旅行经验。

2.准备与少儿人数相等的购物篮和书包,部署货柜和旅行所需的各种物件,如饮品、水果等食品和玩具,常用物件 ( 比方塑料袋、餐巾纸、雨伞、创可贴 ) 等。

活动过程1.导人部分。

教师介绍郊游地址和游乐的时间安排,激发少儿自己准备郊游物件的梦想,提出让少儿自己准备郊游物件的要求。

2.试试选物。

(1)少儿试试选物,教师主要察看少儿选物的种类能否适合、全面,展现个别少儿所选物件,议论这些东西能否需要带。

(2)启迪少儿议论,还有些什么东西是旅行所需要的,而大家没有想到。

(3)观看课件,请少儿认真察看其余小朋友去郊游都带了哪些物件。

(4)少儿进行议论,互相检查物件并归类小结。

3.分小组拟订选物计划表。

(1)解说计划表,提出计划要求:明日全班出门郊游,上午出发,正午吃小朋友自己带的食品,下午回家。

(2)少儿分小组商议,每组带多少物件适合。

(3)小组长按小构成员的需求填写计划表。

4.集体议论计划表。

教师指引少儿议论以下几点:(1)小朋友带的东西太少不够吃,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要不多许多刚恰好。

大班我们去郊游教研活动(3篇)

大班我们去郊游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我园决定开展一次大班郊游教研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让教师们深入体验户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活动目的1. 让教师们深入体验户外教学,了解户外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2. 培养教师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4. 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00-下午5:00四、活动地点XX森林公园五、活动对象我园全体大班教师及部分幼儿家长六、活动内容1. 郊游前的准备工作(1)教师分组: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部分幼儿的安全、活动安排等。

(2)安全教育: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确保他们在郊游过程中的安全。

(3)活动策划: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适合的户外活动,如户外游戏、户外教学等。

2. 郊游过程(1)户外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游戏,如接力跑、拔河、丢手绢等,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增进友谊。

(2)户外教学: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教学,如观察植物、动物,了解自然环境等。

(3)亲子活动: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3. 郊游结束(1)总结分享:教师与家长分享此次郊游的收获和感受。

(2)安全返园:确保幼儿安全返园。

七、活动评价1. 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活动策划、组织、执行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幼儿评价: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参与度、兴趣度等。

3. 家长评价:对家长参与活动的感受进行评价。

八、活动总结通过此次大班郊游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户外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激发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反思:郊游
前的准备
设计意图
每年,幼儿园都会组织中、大班幼儿开展春游、秋游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如今,家庭选择节假日旅游的也日渐增多。

但游玩前的准备工作基本都由家长独自承担了,孩子参与的很少。

考虑到为出游做准备这一环节中蕴含了自主选择、计划活动等社会领域部分的内容与要求。

于是,我们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同伴间协商、分工、妥协、尊重和合作的过程。

活动目标
1.乐意在活动中主动与同伴讨论、交流,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懂得尊重别人的意愿,体验同伴间的关爱。

2.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选物计划,将接触到的物品分类、记录,根据计划挑选合适的物品。

3.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做事有始有终,主动为集体、他人服务。

活动准备
1.幼儿曾参与过旅游,具备简单的旅游经验。

2.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购物篮和书包,布置货柜和旅游所需的各类物品,如饮品、水果等食物和玩具,常用物品(比如塑料袋、餐巾纸、雨伞、创可贴)等。

活动过程
1.导人部分。

教师介绍郊游地点和游玩的时间安排,激发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愿望,提出让幼儿自己准备郊游物品的要求。

2.尝试选物。

(1)幼儿尝试选物,教师主要观察幼儿选物的种类是否合适、全面,展示个别幼儿所选物品,讨论这些东西是否需要带。

(2)启发幼儿讨论,还有些什么东西是旅游所需要的,而大家没有想到。

(3)观看课件,请幼儿仔细观察其他小朋友去郊游都带了哪些物品。

(4)幼儿进行讨论,相互检查物品并归类小结。

3.分小组制定选物计划表。

(1)讲解计划表,提出计划要求:明天全班出门郊游,上午出发,中午吃小朋友自己带的食物,下午回家。

(2)幼儿分小组商量,每组带多少物品合适。

(3)小组长按小组成员的需求填写计划表。

4.集体讨论计划表。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以下几点:
(1)小朋友带的东西太少不够吃,太多装不下,背不动,玩起来也不方便,要不多不少刚刚好。

(2)每个小组选择的是什么玩具?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3)常用物品都选了哪些?雨伞、相机、桌布等带多少合适?
(4)你的好朋友喜欢吃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修改计划表。

5.根据各组制定的计划表,小组成员分工取物品。

6.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按计划表检查所选物品。

活动小结
郊游前的物品准备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定要考虑周到。

比如,什么东西是一定要带的,带多少合适。

如果制定一个计划表,事情就会做得更快更好。

活动反思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可是,家长经常包办代替,让孩子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我选择“郊游”这一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希望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如何做合理的规划。

我设置了物品超市的场景。

让幼儿自由选物,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出正确选物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计划能力,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更多体现了孩子们的想法。

另外,我有意在准备的物品中增加玩具的种类,增加对孩子选物的干扰,自然引导孩子体会分享。

比如,最好选择携带能和小朋友一起玩的玩具,全班只需要带一部照相机等。

通过体会分享,我力图使幼儿初步具有集体和团队活动的意识。

整个活动过程中,我本着“了解儿童、相信儿童”的原则。

以“分享经验、教师引导、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断满足幼儿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自主能力。

此外,利用活动中的一些情景,整合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比如,为每名幼儿准备一个购物篮.限定了选择物品的量的范围,让幼儿对量有了初步的认识;让幼儿分组制定选物计划,将选择的物品进行分类、记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量、适当的物品,整合了科学领域的目标;
最后,引导幼儿根据计划表分工取物,让幼儿主动为集体、为他人服务,体验同伴间的关爱之情。

多领域整合恰恰是组织社会领域活动的特点。

“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我注意了各个环节中的随机教育,比如每次幼儿自主活动之前,我会明确提出这一环节的目标和要求,让幼儿带着目标去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和学习习惯:让幼儿为朋友选择物品,引导幼儿体会别人的需求,体验同伴间的关爱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