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细胞膜通道之谜

合集下载

细胞膜水通道

细胞膜水通道

水通道-结构描述

Agre通过重组技术在AQP1上引入特异性的酶切位点, 并用酶切分析揭示了它的 拓扑学结构, 据此提出“砂漏模型(hourglass model)”。 这个模型认为:两个分 别位于N-端和C-端包含NPA序列的螺旋从膜内外两侧朝膜中央伸展而重叠, 并形 成一个被6次跨膜的螺旋所包围的孔道。 这个模型是生化上对AQP1结构认识的一 个总结。
1、在呼吸道和肺的水代谢方面:肺泡液体转运、水跨上皮转运、参与肺 水清除
2、在消化道的水代谢方面: AQP4参与结肠液体的吸收、AQP1缺乏使近 曲小管渗透性水通透性降低,近 曲小管等渗液体重吸收降低
3、泌尿系统:血管升压素介导的AQP2分子转位模型是肾脏调节水通透 功能的短期调节方式
4、神经系统:在种树神经系统内广泛存在着水通道蛋白分布。目前对脑 内水通道蛋白的研究多集中在AQP4这一亚型上。
水通道-结构描述

CHIP两端序列相互关联,B环(细胞内76-78位)和E环(细胞内192-194位)均有 一个NPA模序(asparagine-protein-alanine)。E环的NPA靠近汞抑制点189位的半 胱氨酸。B环和E环的重叠部分显示出他们形成一个单一的水的孔道向下穿过分 子的中心,NPA的主要成分并列在一起成180度相联。APQ1是一个四聚体,每一 个亚基单位有一个中心孔道。
水通道-结构描述
AQP1以四聚体的形式存在于细胞膜中, 每个亚基都能形成功能上独立 的孔道。 序列分析表明, 它是一个6次跨膜的蛋白, N-端和C-端序列 相似, 各具有一个保守的特征性序列Asn-Pro-Ala(NPA)[3](图1)。 AQP1 具有4个半胱氨酸, 但突变研究表明, 仅仅一个(Cys-189)对汞离子敏感, 这个半胱氨酸靠近NPA序列, 位于水通道的孔道内。

2003-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03-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2003-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3年,美国科学家保罗·劳特布尔(Paul uterbur)、英国科学家彼得·曼斯菲尔德(Sir Peter Mansfield)因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和琳达·巴克(Linda B.Buck)因在人类嗅觉方面的卓越成就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5年,澳大利亚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因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溃疡病的致病机理而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6年,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7年,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 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 Smithies)(美国)、马丁·埃文斯(Sir Martin J. Evans)(英国)。

通过使用胚胎干细胞改造老鼠体内的特定基因,为“基因靶向”技术奠定了基础,从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8年,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德国),发现人乳突淋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和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法国),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09年,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 (美国),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云南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云南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的贡献。

这项研究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透膜运输的机理以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

下列关于通道蛋白的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通道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一种离子通道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并且只有在对特定刺激发生反应时才瞬时开放。

B.通道蛋白参与的只是被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

C.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道结构功能有直接关系。

D.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过程都与钠离子通道密不可分。

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生理作用中,说法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和[H],但没有[H]的消耗过程B.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产生的[H]化学本质虽然相同,但是不可以交换使用,光合作用的[H]只能用于暗反应。

C.光合作用中全部[H]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D.以葡萄糖为反应底物的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全部用于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第三阶段反应,同时释放大量能量。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乙烯利促进香蕉、番茄的果实发育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为其提供生长素C.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泡菜坛里的所有乳酸菌构成一个种群B.山坡某一高度植被分布情况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森林中的植物和动物均有分层现象,而水平方向呈镶嵌分布的只有植物D.竹海中的湘妃竹长得高低错落有致,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蓝藻细胞虽然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是具有一个大型的DNA构建的拟核,用高倍显微镜清晰可见。

(2)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都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3)DNA和RNA属于核酸,都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4)已知多种酶的活性与锌有关,说明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5)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必需使用显微镜观察(6)用植物根尖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7)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细胞膜通道揭秘

细胞膜通道揭秘
阿格雷得奖是由于他发现了第一个细胞膜水通 道并完成了其功能鉴定 ,而麦金农的贡献主要是在 细胞膜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研究方面 。他们的发 现阐明了盐分和水是如何进出活体细胞的 。阿格雷 的发现于 1988 年完成 ,而麦金农的成果于 5 年前完 成 ,媒体评论说 ,如此新的成果奖 ,在诺贝尔科学奖 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而且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同 生理学和医学奖一样显示出了当代科学跨领域研究 的趋势 。
1988 年阿格雷等对红细胞膜分离纯化 Rh 多肽 时发现了一个分子量为 28 000 的疏水性跨膜蛋白 , 称之为形成通道的整合膜蛋白 28 ( CHIP28 ,Chan2 nel - Forming - integral membrane protein) ,随后又 在肾 脏 细 胞 中 发 现 了 这 样 的 蛋 白[3 ] 。1991 年 ~ 1992 年 ,阿格雷及其同事又先后完成了该蛋白的分
(4) :23 - 24 [ 6 ] 新华网北京 ,2003 年 10 月 8 日电 [ 7 ] 长橹巧. 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来治疗疼痛. 日本医学介
绍 ,2001 , (9) :388 [ 8 ] 人民网新华社斯德哥尔摩 ,2003 年 10 月 8 日电
第六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继续征文通知
细胞能够控制离子通道的开和关 ,麦金农的研 究表明 ,这种功能是通过离子通道底部的阀门来完 成的 。靠近阀门的分子“传感器”控制着阀门 ,特定 的传感器与特定的信号相关 。
2 获奖成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对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意义重大 。很多疾 病 ,比如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就是由于 细胞膜通道功能紊乱造成的 ,对细胞膜通道的研究 可以帮助科学家寻找具体的病因 ,并研制相应药物 。 例如 ,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与泌尿系统的疾病就有 着很大的关系 ,其中 AQ P1 与肾细胞癌密切相关 ,这

细胞膜水通道

细胞膜水通道

六· 应用

通道的发现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科 学家发现水通道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 生物中,它的种类很多,仅人体内就有11种。它 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比如在人的肾脏中就起着 关键的过滤作用。另外,利用不同的细胞膜通道, 可以调节细胞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调节人体体液的成分和不 同成分的浓度,这些成分可以通过不同细胞膜通 道调节细胞的功能。有专家认为,对细胞膜通道 的研究可以为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原理提供重要的 途径
结语


水分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非常重要的,而水通道 蛋白(AQP)是调节水分在细胞间以及植物整个体内水分 平衡的重要物质,特定水通道蛋白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控 制着水分在生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关于AQP的分子结构、 功能及调节的研究进展加深了我们对水通道相关疾病发病 机制的认识,从而提供了对其新的诊断和治疗的思路。 但是对AQPP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AQP的表达、 翻译后加工、定向转运调节机制及在疾病中的确切作用仍 未完全明确。目前还没有开发出调节AQP表达或其活性的 高度特异、可以运用于体内的药物,需要大量基础研究和 临床实验加以解决。很多内容需要做进一步研究。在肺癌、 COPD等各种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的今天,对 AQP的研究更显紧迫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 意义

水通道蛋白是水通过细胞膜的主要途径。水通道 还与人体体液平衡的维持密切相关,例如,肾小 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都与水通 道的结构和功能有直接关系。水通道是高效运输 水的通道。虽然水分子可以通过膜分子间隙自由 扩散,但是这种运输效率不高。打个比方,细胞 膜是墙,膜分子间隙是墙上的裂缝,水通道是穿 墙的水管。这样就能形象地了解这两者的效率了 吧。在细胞代谢活动中需要的水是相当可观的, 仅靠墙上的裂缝是不够的。所以大部分的水还是 要由水通道来运输的。

山西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山西高二高中生物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 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 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 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 其主要成分是()A.无机盐、蛋白质B.蛋白质、糖类C.脂肪、蛋白质D.磷脂、蛋白质2.一种聚联乙炔细胞膜识别器已问世, 它是通过物理力把类似于细胞膜上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物质镶嵌到聚联乙炔囊泡中, 组装成纳米尺寸的生物传感器. 它在接触到细菌、病毒时可以发生颜色变化, 用以检测细菌、病毒. 这类被镶嵌进去的物质很可能含有()A.磷脂和蛋白质B.多糖和蛋白质C.胆固醇和多糖D.胆固醇和蛋白质3.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4.美国科研人员绘出了人类唾液蛋白质组图,唾液有望成为“改进版”的抽血化验,勾画出未来病人“吐口水看病”的前景。

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是()A.内质网→内质网→细胞膜、3层B.内质网→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层C.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D.高尔基体→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5.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依靠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蛔虫的细胞质中有转录、翻译及C6H12O6→2C3H6O3+ATP等生理过程C.蓝球藻和念珠藻细胞内都含有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人体皮肤细胞的基因总数小于肝细胞6.如图所示, 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A是指()A.高尔基体膜B.叶绿体膜C.内质网膜D.液泡膜7.科学家在细胞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线粒体因子——MTERF3,这一因子主要抑制线粒体DNA的表达,从而减少细胞能量的产生,此项成果将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心脏病和帕金森氏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从诺贝尔化学奖看化学史发展

从诺贝尔化学奖看化学史发展

中国化工报/2003年/10月/27日/从诺贝尔化学奖看化学史发展———访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任定成李晓岩 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不久前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分别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此次诺贝尔化学奖对于化学今后的发展有什么启示?化学对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在日前召开的第八届全国化学哲学暨化学史学术研讨会上,记者采访了从事化学哲学和化学史研究的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任定成教授。

记者:任教授,您多年从事化学哲学和化学史的研究,请您从这一角度谈谈诺贝尔化学奖的意义。

任定成:历史上大多数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是由于其贡献巨大,成就显著,因此在揭晓之前,往往已被猜中或看好,评奖结果也是意料之中,这次的诺贝尔化学奖也属这种情形。

以前的诺贝尔化学奖主要颁发给了结构化学、化学反应规律和机理的研究、关于元素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新的化学研究手段的发明等领域。

纵观20世纪以来历届的诺贝尔化学奖,不难看出,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大体反映了20世纪主流化学发展的历史,而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就则更多地反映了化学家们的研究进入了生命过程化学。

生命过程化学的基础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学,但已不单纯是传统的有机化学,它是新领域。

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的研究是将生物学、生命化学结合在一起的。

本届化学奖的颁发预示着未来化学发展的一种趋势,即在今后50年里,化学的进一步发展必须要和别的学科结合在一起,更多地渗入到生物化学过程中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折射出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化学工业在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对环境污染负很大责任。

对此您是怎么看的?任定成:不能这样简单地看待这个问题。

著名科学家费曼说过,如果说自然科学是打开自然界奥秘的钥匙,那么人文社会学就是这把钥匙的使用说明书。

细胞水通道蛋白

细胞水通道蛋白

细胞水通道蛋白
1991年,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德国科学家Dr?Erwineher发现了人的细胞膜上存在着直径2纳米,能让水和离子化营养物质一同进入细胞的通道,叫做细胞水通道。

小分子团水容易通过细胞膜这道城门,而10个以上的水分子团则很难进入细胞内部。

人渴了,要喝水。

水喝到体内后,不管是大分子团水还是小分子团水,仍然是以分子团的形式存在。

2000年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用特殊的显微摄影成功的拍到了世界第一张细胞膜水通道蛋白的高清晰立体照片并向世人公布。

因此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个伟大的发现揭示了细胞膜上有水通道,这个通道只允许小分子团水通过。

细胞水通道为2纳米,单个水分子为0.2纳米,最多可以容纳10个水分子进入。

如果水分子团大于10个,则需要消耗人体自身能量才能够吸收和代谢。

这张照片揭示了人类细胞因水的交流受阻而过早衰老的原因。

这个伟大的发现揭示了细胞壁是被许多水通道贯穿的而非封闭状的壳体。

生命对水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水通道—这些缝隙连接通道是由六个蛋白质亚单位包绕而成的六角形通道,呈喇叭形且十分狭窄,在蛋白的静电力作用下,水分子一个一个穿过通道进入细胞,进行水合作用,对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进行吸收和排泄。

它证实了人体细胞吸收和生理活动需要的必须是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才能被细胞吸收,才能起到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信息代谢的载体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生物文章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細胞膜通道之謎 (1)識癌症 (6)抗病毒的戰爭 (10)以毒攻毒!科學家從牛痘找到靈感,來對付要命的西尼羅病毒了! (15)睡眠的迷人世界 (17)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細胞膜通道之謎獲獎者:阿格雷(Peter Agre),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美國人麥金農(Roderick MacKinnon),美國洛克斐勒大學霍華休斯醫學研究中心,美國人報導/張孟媛200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兩位美國科學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阿格雷(Peter Agre)與洛克斐勒大學霍華休斯醫學研究中心的麥金農(Roderick MacKinnon)。

他們獲獎的研究都與細胞膜上的通道有關,瑞典皇家科學院在10月8日發佈的新聞稿中指出,阿格雷是因為「發現水通道」與麥金農「在離子通道的結構與機制上的研究」,而共享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神秘水通道終於現身生命現象與水脫不了關係。

與生命有關的一切生理、生化反應,都是在水中發生的。

當細胞以雙層磷脂質組成的細胞膜隔出內外,阻絕了水與離子的通透,如何維持細胞膜內外滲透壓的平衡,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因為如果細胞裡的水太多(或離子濃度太低),細胞會被撐破,如果細胞裡的水太少(或離子濃度太高),細胞會變得乾癟,生化反應無法順暢進行。

長久以來,科學家便知道細胞膜上有一些蛋白質,負責細胞內外物質的通透,這些蛋白質可以說是細胞膜上的密道,能夠選擇性地讓細胞內外的物質進行交換。

有些通道只是進行單純的流量管制,而有些物質的進出,因為要對抗濃度上的差異(滲透壓),則需要消耗能量(例如鈉離子與鉀離子的通交換通道,便會消耗ATP)。

然而,水分子如何進出細胞,則一直是個謎。

1988年,阿格雷成功從紅血球分離出一種膜蛋白,在經過多種分析、蛋白質定序與該蛋白質cDNA的定序後,他確定這就是大家尋覓已久的水通道。

阿格雷將之命名為“aquaporin”,意即「水孔」。

到了2000年,阿格雷與其他的研究團隊合作,做出了aquaporin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高解析度影像,使他們得以進一步研究這個水通道的詳細作用機制:為什麼它只讓水分子通過,卻不允許其他離子或分子通過?或者為什麼就連水分子與氫離子形成的水合質子(H3O+),也無法從中通過呢?這是因為細胞膜通道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它們具有選擇性,而Aquaporin 的形狀,正是它只能讓水分子通過的原因。

水分子會成單一縱列,進入彎曲狹窄的通道,通道中的極性與偶極力會幫助水分子旋轉,以適當的角度擠過狹窄的通道;而通道中有一個帶正電的區域,會排斥帶正電的離子,便可以避免水合質子偷渡。

Aquaporin的發現才沒幾年,有關它的性質與作用的分子機制,都已經有相當的了解。

科學家在其他生物身上,也發現了類似的水通道,從細菌、植物到動物都有。

光是人類身上,就有至少11種水通道蛋白質,而植物的水通道蛋白質數量更多,種類也高達35種。

水通道的研究之所以熱門,是因為它與體液的排出有關。

特別是腎臟,它每天都得從尿液中回收水份,以調節體內的含水量。

體液的滯留,可能會引起鬱血性心臟衰竭,而許多遺傳疾病也與aquaporin的缺陷有關,例如腎性尿崩症(nephrogenic diabetes insipidus)。

水通道的發現,可以說是為生物科技與醫學界開啟了另一個相當重要的研究領域。

挑剔的離子通道本屆諾貝爾化學獎的另外一個主題,就是細胞膜上的另外一種通道「離子通道」。

細胞膜上離子通道的功能,除了前述可以調節細胞內外的滲透壓,也是維持細胞膜電位的重要分子,而神經細胞要進行訊號傳導,便是靠離子的進出以造成膜電位的變化。

雖然科學家對於細胞膜上離子通道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對於離子通道所具有的特殊選擇性,也從能蛋白質的結構大略獲得解釋,但是一直缺乏一套完整詳細的分子作用機制。

原因是,要做出膜蛋白三維結構的高解析度影像,非常不容易。

1998年,麥金農做出了鏈黴菌的離子通道蛋白質KcsA的高解析三維結構影像,並首度從原子層次去了解離子通道的作用方式。

KcsA離子通道中有一種「濾嘴」,能讓鉀離子(K+)通過,卻不允許同族元素中體積更小的鈉離子(Na+)通過,這令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麥金農根據KcsA的立體結構,發現離子通道中「濾嘴」邊上的四個氧原子的位置,恰好跟鉀離子在水溶液中的情況一樣,亦即濾嘴邊上的氧與水分子的氧距離相同,所以鉀離子能夠安然通過通道,一如在水中一樣;但鈉離子尺寸較小,無法順利接上濾嘴邊上的四個氧原子,因此只能留在水溶液,而無法輕易穿過通道。

而離子通道的開關會受到細胞的控制,麥金農發現,離子通道的底部有個閘門,當離子通道接收到特定的訊號,離子通道蛋白質結構便會發生改變,因此造成閘門的開關。

麥金農對於鉀離子通道的結構與作用機制的研究,是生物化學、生物物理等領域的一大突破,也為神經疾病、肌肉與心臟疾病的新藥物開發,指引了新的方向。

阿格雷與麥金農的發現,雖然只是解開生命中一個非常細微部位的奧秘,卻能為我們的醫療成果帶來莫大的幫助。

離子通道這個研究領域能夠獲得諾貝爾獎,其實是遲早的事!識癌症時間︰2003年08月09日地點︰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主講人︰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癌症不僅破壞正常的生理系統,也使得病患的人生支離破碎。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想要打擊癌症,就得先徹底了解它!科學人雜誌特別邀請陽明大學周成功教授,從癌細胞的特異功能談起,介紹癌症與基因突變的關係,並帶領讀者了解目前癌症的治療方法與預防之道!癌細胞有哪些特性?癌細胞特性就是能夠不停地分裂生長,一旦指揮正常細胞的指令發生一些錯誤,無法正常進入分化、休眠或死亡,細胞唯一能做的就是持續生長分裂,也就是癌症最重要的特色。

正常細胞必須與其他細胞有某種程度的接觸,才能調控彼此的生長,但癌細胞喪失了這種調控能力,所以不受細胞間的生長指令所控制。

癌症起源於基因突變:絕大多數的癌細胞起源於基因突變。

基因突變原因有非常多種,第一種是所謂染色體轉位(translocation):通常發生在細胞分裂時,染色體的分配發生錯誤,例如慢性白血症就是染色體9與22發生轉位。

如果細胞的染色體發生這種轉移,此細胞未來成為癌症的機會非常高。

這表示染色體裡重要的基因發生了根本的結構性改變。

第二是環境中的致癌物質或突變劑造成的突變,包括化學物質、放射線、病毒等。

最有名的致癌物質是真菌分泌的黃麴毒素,人吃入體內後,肝臟代謝成為aflatoxin-2,3-cpoxide,會去攻擊DNA,修飾DNA 上頭的鹼基,使得DNA上的遺傳訊息發生錯誤,而失去正常的調控功能。

第三是遺傳上的疾病,病人本身負責修補基因的基因受損,他們便很可能得到癌症:例如「著色性乾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這種皮膚癌。

單一基因的突變是不夠的!從流行病學的統計調查可知,年齡vs.癌症發生率的關係,並非一條直線,所隱藏的訊息是癌症並非單一事件所造成。

由這曲線可計算出,至少要5~7次的基因變化,才會有這樣的曲線。

是因為隨著年齡,基因突變累積到了一個足夠的值,才會開始出現癌症。

正常的細胞有所謂的細胞老化的現象,也就是分裂的次數有限。

正常細胞在培養皿培養,只能分裂70次左右,然後越來越慢,完全停止分裂(細胞雖然沒死)。

但是癌細胞卻可以持續不斷地分裂。

癌細胞的六種特異功能:癌細胞之所以不同於正常細胞,是因為它有六種特異功能。

第一,癌細胞缺少正常的指令也能生長,有可能是癌細胞的基因發生突變,持續不斷對內發出一些訊息,而獨立自主地生長分裂了。

第二是癌細胞會不理周圍正常細胞發出的停止生長指令。

第三,癌細胞可逃避內建的自我毀滅機制,當細胞裡的DNA複製發生大量錯誤,細胞會啟動一個自殺程式,但癌細胞的自殺程式可能壞掉了,因此將這些錯誤傳下去給子細胞。

第四就是建構新生血管的能力,癌細胞可以吸引新生血管長到腫瘤內部;若能阻止新生血管的生長,便可以中斷癌細胞養份的供應,讓腫瘤餓死。

第五是永生,這裡的永生是指失去細胞老化的機制。

最後,也是癌症最可怕的能力,就是擴散,侵犯別的組織。

致癌基因與抑癌基因:我們把與癌症有關的基因變異區分成兩類,第一類是顯性的基因,扮演的是「油門」的角色,如果這種基因多了,細胞便不受控制;另一種即是「煞車」,一個細胞可能有兩個「煞車」,但只要一個壞掉,細胞也可能不受控制。

癌細胞裡的這些基因突變,是讓它得到新的「油門」,失去重要的「煞車」,結果就是生長奇特的癌細胞。

癌症的治療:癌症的治療在過去100年來,進展有限。

以外科手術將腫瘤切除,是最有效的方式,前提是這個腫瘤長得很規矩。

放射性療法是破壞腫瘤的DNA,可導致癌細胞死亡。

最近20年裡,化學藥物的療法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它是利用化學藥物殺死過份分裂的腫瘤、誘導癌細胞分化,或阻止血管生長。

另外還有免疫治療,利用免疫系統的特性來清除癌細胞;基因治療則是另一種新的方向。

如何預防癌症?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嗎?當然可以。

如果我們已經了解了癌細胞的起源是基因突變,基因圖便有很大衣部份是來自環境中的化學致癌物與病毒。

及早發現,是癌政治療最重要方法。

如何避免?減少與致癌物的接觸、減少病毒的感染。

台灣肝癌比例高,是因為B型肝炎、C型肝炎很流行;EB病毒可導致鼻咽癌。

B型肝炎病毒可以透過疫苗來阻斷感染途徑,台灣小孩B型肝炎罹患率降低許多。

早期診斷也很重要,在癌症發生過程中,當X光看得到的腫瘤,已有108個癌細胞;若等到真正出現症狀,都已經太遲了。

抗病毒的戰爭時間︰2003年06月30日地點︰文化大學推廣教育中心主講人︰黃榮棋(長庚大學生理科副教授)我們已經發展出許多抗生素,用來對付細菌引起的疾病,不過針對病毒的藥物還不夠多,因此今年在SARS戰役中,我們還沒有「對症」的藥物可以下。

知已知彼,百戰百勝,要想對付病毒,就得對病毒的特性與生命週期有完整的了解才行,來聽聽長庚大學黃榮棋教授的精采分析!何謂病毒?病毒簡化到只剩下遺傳物質和少數一點蛋白質,缺乏代謝機制,沒辦法自行合成執行生命功能的蛋白質、脂質、醣類等物質,沒辦法獨立生存,因此必須進入動物細胞、植物細胞等,利用宿主細胞才能完成其基因複製與蛋白質合成的工作。

之後組合成完整的病毒,從宿主細胞釋放出來,再繼續感染其他細胞。

所謂的「DNA病毒」是以DNA為遺傳物質,通常會進入宿主細胞核中,利用宿主的RNA聚合酶轉錄出病毒的mRNA,再轉譯成病毒的蛋白質。

而RNA病毒是以RNA為遺傳物質,病毒自己轉錄出mRNA,或者其RNA本身就是mRNA,之後再轉譯成病毒的蛋白質。

RNA病毒中有一類「反轉錄病毒」,造成像愛滋病、T細胞白血病等疾病,它們利用病毒的反轉錄酶,將RNA反轉錄成DNA,之後DNA進入宿主細胞核內,嵌入宿主的基因組中,再透過宿主細胞轉錄出mRNA,進而製造出病毒的蛋白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