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设计: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和特点。

2. 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3. 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和特点,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2. 教学难点: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层含义,以及如何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图:展示中国各民族的分布。

2. 图片和视频: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

3. 故事书:讲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故事。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2. 讲解:详细讲解各民族的特点和风俗习惯,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 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更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层含义,以及如何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板书设计:1. 中华民族一家亲2. 内容: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和特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本节课学到的内容,让家人也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短文,表达自己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和感悟。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们对于“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和认同。

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于各民族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讲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时,可以更多地引入具体的故事和例子,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一概念。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将继续努力,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团结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展示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对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感兴趣但缺乏深入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团结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民族团结的情感。

2.难点: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和视频资料。

2.设计好讨论题目和情景设置。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准备好的PPT,展示各民族的友谊和团结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上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五上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五上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示例文章篇一:《五上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聊聊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话题——中华民族一家亲!你们想啊,咱们中国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花园,里面住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有娇艳的玫瑰,有清新的百合,还有素雅的菊花。

而咱们56 个民族,就像是这花园里不同种类的花朵,每一朵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和芬芳,组合在一起,那才叫一个绚丽多彩呢!比如说,蒙古族的小伙伴们,他们在广阔的草原上骑着骏马飞驰,那英姿飒爽的样子,难道不让你心生向往?他们的那达慕大会,热闹非凡,摔跤、射箭、骑马,样样精彩,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再看看傣族的兄弟姐妹,他们的泼水节多有趣呀!大家拿着水盆,欢快地互相泼水,把祝福和喜悦都泼洒在彼此身上。

这难道不像一场欢乐的水上派对吗?还有维吾尔族的朋友们,他们能歌善舞,那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歌声,仿佛能把我们的心都带走!咱们汉族呢,那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哪一样不让人陶醉?在学校里,我就有来自不同民族的好朋友。

有一次,我和蒙古族的小明一起参加活动,我不小心摔倒了,他马上跑过来把我扶起来,关心地问我:“你没事吧?”那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担心。

还有维吾尔族的小丽,她经常给我们分享她家乡的美食和故事,让我们对她的家乡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咱们中华民族这么多的民族,虽然有着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服饰、不同的风俗习惯,但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大家庭里,有人擅长做饭,有人擅长打扫卫生,有人擅长讲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大家一起努力,才能让这个家变得温馨、幸福。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个大家庭更加团结和睦呢?我们要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和习俗,不嘲笑、不歧视。

就像我们不会嘲笑弟弟妹妹的幼稚,而是耐心地教导他们一样。

我们还要多去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和他们交流和相处。

比如,去学习一些少数民族的语言,或者参加他们的节日活动。

《中华民族一家亲》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一家亲》小学道德与法制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一家亲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各族人民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让他们通过调查、资料搜集等方式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

二、教学内容:1.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民族习俗。

2.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和意义。

3.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及其体现。

三、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民族习俗。

2.引导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和意义。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四、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五、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和PPT;2.有关中华民族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民族音乐和歌曲。

六、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之前学过的中国历史和地理知识,引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主题;2.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学生活动: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究学习。

七、教学过程:1.导入:用故事或实例导入,如讲述不同民族之间的趣闻轶事或介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习俗,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或习俗所代表的文化意义;2.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民族习俗,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习俗;然后讲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最后探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及其体现,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繁荣稳定的作用;3.巩固练习: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们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一些实例所代表的民族文化,或者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判断和选择。

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或概念;4.归纳小结: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中的发现和收获,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以及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知道56个民族是一家,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各个民族的特色和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民族团结的深层次含义,以及如何做到民族团结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比较好奇,因此,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

4.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到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让学生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和文化。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3.准备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的56个民族,让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情况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关于民族团结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如:各民族共同抗击自然灾害,共同发展经济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民族团结。

每组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5.拓展(5分钟)让学生课后去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增强对民族团结的理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中华民族的概念和内涵;
2. 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和重要性;
3. 通过实例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实践意义;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结意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
步骤一:导入与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中华民族的概念,并询问他们对“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个词的理解;
2. 解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即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兄弟姐妹,要相互团结、和睦相处。

步骤二:讲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性
1. 通过讲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强调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共同价值观;
2. 解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同发展,面对挑战时才能抱团取暖。

步骤三:案例分析
1. 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如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让学生分组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中华民族在该案例中是如何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的;
3. 小组汇报并进行讨论,总结各种案例中的共同特点。

步骤四:情感培养
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
2. 讨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如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3. 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故事,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团结意识。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和小组汇报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4. 学生对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和归属感的培养程度。

参考资源
- 中华民族概念相关资料
- 中华民族历史背景介绍
- 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故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两课时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共两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思维能力,对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尚浅,容易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感。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运用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教学道具。

3.安排好课堂座位,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图片和案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各民族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2.整合课程资源,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总结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民族之间的关系。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5.创设实践活动,如参观民族博物馆、开展民族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点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多民族的分布特点、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政策等方面知识。
2.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为维护民族团结、共同进步贡献力量。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关心他人,传递正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仍有待提高,尤其对于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团结互助等方面缺乏深入理解。此外,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于多元信息处理和问题探究具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体验、感悟,从而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你们的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他们都分布在那些地?
2、这些民族的生活怎么样?你们有没有种族歧视?
3、你怎么看待这些民族?
二、中华儿女血脉相连
视频-----连战访问大陆
思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们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
-----全球华人同根同组、血脉相连。
结论: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的共同心声。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搞好对口支援、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意义。




(手写)
活动一:【你说我说】
假期里,约翰如约来到中国,小明作为主人翁,理所当然的陪同约翰游历。小明按照你的指引,带领约翰游览著名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故宫等景点。约翰深深地被中国优美的风景、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化所陶醉。这一天,他们又到了我们的民族馆去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约翰问了小明好几个问题,你能帮小明来回答吗?
活动二:走进美丽的台湾
用历史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学生展示)
1、三国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台湾)
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正式对澎湖和台湾管辖
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设台湾府
5、1945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
6、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
教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渴望团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亲情割不断,两岸必将实现统一!许多海外华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心系祖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难点
五十六年民族是一家




1、阅读P17,你知道民族一家亲的关系怎么形成的?
2、今天,各民族新型关系体现在哪里?
3、阅读P18,了解黄帝与公祭活动的相关知识。
个人补充(手写)




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导入新课:【听歌曲悟道理】
多媒体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听完歌曲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师总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如同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神州大地,装点着祖国的锦绣山河,他们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荣辱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板书设计
1、新型民族关系体现?
2、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历史潮流?
课后
作业
布置
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材料一: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中唱道:“……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
材料二: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随着全国l 9个省市代表团相继赴新疆考察调研,标志着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发展建设的大幕开启。5年后,新疆全区人均GDP将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朱良初中导学案设计(简案)
学期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

科目
道法
主备教师
使用教师
课题名称
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认同民族文化,理解中华儿女血脉相连。
过程与方法
讨论交流,情景分析,精讲点拨
态度与情感
增强热爱民族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奉献国家。
重点
维护民族团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