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汇报

合集下载

乡镇社会救助情况汇报

乡镇社会救助情况汇报

乡镇社会救助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乡镇在社会救助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下面我将对乡镇社会救助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乡镇在社会救助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了社会救助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社会救助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我乡镇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对象的认定工作,确保救助对象的合理、准确认定。

在认定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进行认定,并及时发放救助金,确保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乡镇还加强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针对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提供精准帮扶,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不过,我乡镇在社会救助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资金来源不稳定,导致社会救助资金不足,无法满足所有困难群众的需求。

其次是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不足,导致救助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再次是一些救助对象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造成了一定的管理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乡镇将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争取更多的社会救助资金,确保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同时,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

此外,加强对救助对象的信息收集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救助工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总的来说,我乡镇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工作,确保更多困难群众得到应有的帮助和关爱。

社区助残扶残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助残扶残工作情况汇报

社区助残扶残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背景残障人士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

为了帮助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社区开展了助残扶残工作。

本文旨在总结社区助残扶残工作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工作目标助残扶残工作的目标是为残障人士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家庭、学校、社区、工作等方面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发展机会。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服务;促进教育、就业、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方面的平等权利;加强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入和精神抚慰工作。

三、工作内容1. 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护理服务。

社区配备了专业的康复人员,开展康复训练、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指导等工作,帮助残障人士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 推动残障人士的教育和就业。

社区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提供教育补助、就业培训等,促进残障人士的学习和就业。

3. 举办文化娱乐、体育活动。

社区组织了各种文化艺术、体育比赛和娱乐活动,让残障人士也能参与其中,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

4.开展社会融入和精神抚慰工作。

社区通过邀请心理医生、社工等专业人士,开展心理辅导、社交能力培训等工作,帮助残障人士逐渐融入社会,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工作成效1. 康复护理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残障人士的康复效果明显提高。

2. 教育和就业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残障人士的学习和就业机会,有力地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自信心和生活质量。

3. 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残障人士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促进了他们的社会交往和生活快乐。

4. 社会融入和精神抚慰工作的开展,有效减轻了残障人士的心理压力,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积极面对态度。

五、存在问题1. 资源配置不够合理,一些康复护理服务设施和器材不足。

2. 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政策宣传不够及时到位,影响了部分残障人士的知情权和申请权。

3. 社会融入和精神抚慰工作的专业化不够,一些社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汇报

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汇报

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国残疾人数量逐年增加,他们在生活、工作、教育等方面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为此,我所在的残疾人救助工作组织了一系列的社会救助工作。

一、救助对象
我们的救助对象主要为残疾人、特困家庭、孤儿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

二、救助措施
1.资金救助
我们的救助基金来自于政府拨款、企业和民间捐赠等多种渠道。

针对不同的救助对象,我们采取不同的资金救助方式,包括生活补助、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

2.服务救助
为方便残疾人出行、学习、就医等,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务救助,包括送餐服务、义务车辆接送、义务帮扶、志愿者陪伴等。

3.技能培训
我们也开展了一些技能培训活动,以提高残疾人自我生计能力。

比如开展手工制作、电脑培训、厨艺培训等。

4.康复治疗
我们还组织专业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健康。

三、救助成果
我们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救助了数十名残疾人和特困家庭,让他们过上了更加安稳的日子。

同时,我们还培训了大量的志愿者,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残疾人关爱意识。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们也意识到,在社会救助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不足、服务不够及信息不畅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增强公众的关注和支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提高管理效率。

总之,残疾人是我们的朋友和家人,我们需要尽己所能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注,形成社会共同参与和共担责任的贡献力量,让残疾人可以和我们一样享有平等的生活和机遇。

社会救助帮扶情况汇报材料

社会救助帮扶情况汇报材料

社会救助帮扶情况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帮扶工作,不断完善帮扶政策和措施,努力提高帮扶对象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

现将我市社会救助帮扶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救助对象情况。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社会救助对象XXX人,主要包括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残疾人等。

其中,低保对象XXX人,特困人员XXX人,孤儿XXX人,残疾人XXX人。

这些对象大多生活困难,家庭条件较为贫困,急需社会救助帮扶。

二、帮扶政策和措施。

为了更好地帮助救助对象改善生活,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和措施。

首先,对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实行定期发放救助金,确保他们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加强对孤儿和残疾人的康复和教育帮扶工作,提供相关的医疗和教育支持。

同时,还积极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为救助对象提供精神慰藉和社交支持。

三、帮扶效果。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社会救助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救助对象的生活得到了显著改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了有效落实。

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孤儿和残疾人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社会各界对救助对象的关注度也有所提高,帮扶工作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参与。

四、存在问题和建议。

在社会救助帮扶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和评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确保救助资源更加精准地投放到最需要的人群身上。

其次,帮扶措施的落实还不够到位,有些救助对象仍然面临着生活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帮扶对象的跟踪和监督,确保帮扶政策和措施的有效实施。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帮扶工作水平,我市将继续加大对救助对象的关爱力度,完善救助政策和措施,不断提升帮扶效果。

同时,还将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督导和评估,确保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社会救助帮扶工作,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温暖和帮助。

以上就是我市社会救助帮扶情况的汇报材料,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2024年社会救助阳光行动总结汇报材料

2024年社会救助阳光行动总结汇报材料

2024年社会救助阳光行动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及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社会救助阳光行动的负责人,回顾2024年的工作,我愿意向大家做一个总结汇报。

2024年,社会救助阳光行动以“助力脱贫攻坚、关爱弱势群体、构筑和谐社会”为宗旨,全面展开工作。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团队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2024年的工作内容及成果。

一、助力脱贫攻坚作为社会救助阳光行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2024年积极参与了脱贫攻坚工作,为贫困地区的居民提供了帮助与支持。

具体工作包括:1.开展扶贫资金筹集活动,通过募捐、走访等方式筹集了一定金额的善款,用于帮扶贫困户,帮助他们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

2.开展技能培训,组织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员为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愿。

3.开展帮扶行动,组织志愿者前往贫困地区开展帮扶工作,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让一部分贫困地区的居民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关爱弱势群体社会救助阳光行动一直致力于关爱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关怀。

在2024年,我们开展了以下工作:1.关爱孤寡老人,组织志愿者定期走访孤寡老人,为他们提供日常生活上的帮助和慰问。

2.关爱留守儿童,组织志愿者开展陪伴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3.关爱残疾人士,组织志愿者定期为残疾人士提供义诊、康复训练等服务,帮助他们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关爱行动,我们为弱势群体送去了温暖和希望,助力他们走出困境,融入社会。

三、构筑和谐社会社会救助阳光行动的目标之一就是构筑和谐社会,为社会提供安定、自由、公正的环境。

在2024年,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为经济困难的人群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2.组织义务劳动活动,号召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共同为社区建设和公益事业做出贡献。

镇社会救助情况汇报

镇社会救助情况汇报

镇社会救助情况汇报近年来,我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投入,不断完善救助体系,努力提高救助对象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我镇社会救助情况的汇报:一、救助对象情况。

截止目前,我镇共有救助对象XXX人,其中包括贫困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

针对不同的救助对象,我们采取了个性化的救助措施,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和关爱。

二、救助项目情况。

在救助项目方面,我镇开展了多项救助工作,包括临时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

通过这些项目,我们为救助对象提供了生活所需的帮助,确保他们能够基本生活。

三、救助资金情况。

为了保障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每年都会拨付一定的救助资金。

这些资金主要用于救助对象的基本生活保障、医疗费用报销等方面,确保救助对象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四、救助效果情况。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镇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社会救助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好评。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救助资金分配不够精准、救助对象的信息不够及时更新等。

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救助对象的帮助力度,加强对救助对象的跟踪服务,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总之,我镇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关爱和帮助。

感谢各级领导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会不负重托,继续努力,让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社会救助帮扶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帮扶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帮扶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市社会救助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下面,我将就我市社会救助帮扶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加大了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

针对贫困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政策,确保他们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我们通过定期发放生活补助金、送温暖活动、医疗救助等方式,帮助他们温暖过冬,度过难关。

其次,我们注重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

针对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等特殊情况,我们开展了精准帮扶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帮扶对象识别机制,确保帮扶对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使帮扶工作更加精准、有效。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的关爱和帮扶。

通过建立健全的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开展帮扶活动,提供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补助等服务,关爱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在社会救助帮扶工作中,我们还注重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

通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增加收入来源,摆脱贫困,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自立。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

通过建立法律援助服务站点,为特殊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生活和工作。

总的来说,我市社会救助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殊困难群体得到了有效帮扶,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救助帮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帮扶对象识别不够精准、帮扶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完善帮扶政策,提高帮扶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努力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帮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社会救助开展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开展情况汇报

社会救助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我对社会救助开展情况的汇报:一、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法规,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例如,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扶贫攻坚计划,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确保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同时,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特定困难群体的救助政策,如残疾人扶助、孤儿救助等,为这些特殊群体提供了更加有针对性的帮扶。

二、救助对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社会救助工作中,救助对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不仅包括了城乡低保对象,还包括了一些特殊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孤儿、流浪乞讨者等。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救助工作,确保了这些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同时,对于一些突发性的灾害和意外事件,也及时开展救助工作,保障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社会救助工作的精准化和综合化。

近年来,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向精准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政府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困难群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

同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救助对象的帮扶力度,不仅提供生活补助,还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工作,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四、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起到了重要作用。

各类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和爱心企业纷纷加入到救助工作中,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同时,一些公益活动和募捐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为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帮助。

五、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地区和群体的救助工作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一些特殊困难群体中,救助工作亟待加强。

另一方面,一些救助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困难群体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汇报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各界以及广大残疾人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县残联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县残疾人救助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有各类残疾人2.53万,约占总人口的6.33%,他们绝大多数都生活在农村且家境相对贫困。

是全社会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也是最需要得到政府和全社会特别关心和特别扶助的队伍。

近年来,在xx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残联及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积极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有了较快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高度重视残疾人救助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了残联与民政、人保、卫生、教育、财政、扶贫、司法等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单位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合作,切实履行各自在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各乡镇都建立了残联组织,配备了残联专职干部。

残联组织建设和救助体系建设及其有关工作已初具规模,努力使广大残疾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得到了应有保障和有效服务。

(二)积极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推进扶贫解困。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规政策,制定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与集中就业。

对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同时,每年举办几期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努力促成残疾人再就业。

(三)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社会救助项目投入。

以20xx年全年为例,我县为60名贫困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累计资金30余万元;为41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救助,累计资金近30万元;免费为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368件,累计资金10万余元;为8000余名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资料档案;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0户,累计改造资金6万元;为80名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累计发放资金2.08万元;举办了一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城乡残疾人104人;购买了残疾人公益岗位28个,选聘了224名农家书屋残疾人管理员,聘请了256位残疾人为村残协委员;安置居家托养200户,合计资金9.1万元;完成残联系统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15户,累计发放改造资金11.25万元;完成住建系统残疾人危房改造25户,累计发放补助资金超过40万元;为全县826位低保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护理补贴;为残疾人创业典型提供了100万元的康复扶贫贴息贷款。

(四)丰富了残疾人宣传文体活动。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对社会各界关爱扶助残疾人等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利用有关残疾人节日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宣传活动,发
放残疾人预防和康复资料。

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有关残疾人群众性文体活动,培育和激励残疾人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助推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通过在井冈山报、省残联月刊上发表宣传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新闻报道,发放宣传材料,通过培训体育指导员等方式加大残疾人工作宣传力度。

二、目前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一)残疾人救助范围不宽。

残疾人康复和其他疾病治疗的费用本应该是由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承担解决,但由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相对缓慢和在城乡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政府、社会和家庭三者承担的能力有限,很多残疾人得不到相应的治疗和康复,尤其是0到6岁的残疾儿童的抢救性康复工作得不到大力发展。

目前对残疾人采取的救助措施基本上都是以低保划线,只对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家庭给予救助,使得一些家庭收入稍高于低保标准,或处在低保标准边缘的残疾人很少获得有效的救助,比如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发放,除了要求是重度残疾人外,还必须是低保户。

另外,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是按家庭人均收入计算的,绝大部分无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由于没有收入,又不可能单独立户,而无法获得救助。

此外,我县现在残疾人登记持证率只有31.8%左右,加上宣传力度还不是很够,使部分应该获得救助的残疾人游离于救助范围之外,难以完全实现应助尽助的要求。

(二)残疾人救助标准偏低。

残疾人中,绝大多数的生活状况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很大一部分残疾人生活仍处于贫困线上,目前,财政缺乏相应项目配套资金支出。

近年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也存在较大阻力,以往是由财政代扣,现在改为由单位自行申报,去年仅教育系统的残保金就欠缴20余万元,经费相对不足,影响了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救助工作的开展。

现行的低保标准,是根据日常生活基本开支设定的,只能解决最基本生活问题。

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残疾人的一些特殊的开支,如精神病人长年服药、拥有代步车的残疾人耗油费用等等,这些开支仅靠低保是远远不够的。

再如对残疾人患重大疾病的救助标准,与目前昂贵的医疗费用来说,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难以为济,有的残疾人只好“小病扛,大病拖”,有的患病后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危及生命,家庭因此背上沉重的债务。

(三)残疾人救助机构不健全。

承担贫困残疾人救助工作的主要是残联系统。

目前,最突出的矛盾是乡镇残联的机构配置与日益增多的残联工作业务不甚相称。

随着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基层残联机构显得越来越重要,任务也越来越多。

现在我县的乡镇残联虽已配备了残联理事长和残联专干,但是乡镇理事长仍是民政所长兼任的,只是挂了个头衔,乡镇残联专职委员是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为500元,他们对政策的把握和业务知识相对缺乏,不能很好的适应残联工作特别是救助残疾人的实际需要。

另外我县缺乏相应的残疾人专业医疗和相关的康复机构,县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项目建设仍没有得到政府应有的重视。

三、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