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及如何处理

(1)胃肠道症状

1)腹泻、恶心、呕吐:原因有很多,主要是肠内营养制剂的类型、成分、渗透压可影响肠道对营养液的耐受性,营养液配置过程污染可引起肠道菌群紊乱,营养液输注温度及速度不适宜易引起肠道痉挛。相应的处理措施主要有: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腹泻的次数及性状;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浓度(300 mmol/L)的溶液;及时调整配方;营养液要新鲜配制,低温保存,常温下保存 8小时,低温保存12小时,使用不超过24小时;营养液注意滴注速度及温度;危重症患者注意菌群失调;操作人员注意双手及物品清洁,避免人为污染。

2)胃潴留:可能与输注量过多有关。在每次输注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排空,若停止喂养1小时,残留量>100ml,提示有胃潴留,需要延长输注间隔,或行胃肠减压。

(2)代谢并发症:肠内营养可出现多种代谢性问题,包括液体、电解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或过多,最常见的是水中毒、高糖血症(高血糖)、低糖血症(低血糖)及高钠血症性脱水。

1)水中毒:较为常见,尤其同时肠外营养或补液者,一旦发生应立即调整总入量。

2)高糖血症:多发生在鼻饲后24小时,可改为低糖饮食或加用胰岛素,同时监测血糖。

3)低糖血症:患者应缓慢停用要素饮食,并监测血糖,预防低

血糖的发生。

4)高钠血症:通常是因为水分丢失过多,应逐渐增加膳食的浓度与量,并监测血清钠及尿素氮的水平,严格记录患者出入量。

5)低钠血症:也较常见,常伴水肿。主要原因有:静脉输液过多,患者通常体内水负荷增多,总钠水平也增高。治疗上不应继续补钠,而是限制液体摄入。

(3)反流和误吸:主要是咽部刺激引起胃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导管穿过贲门。意识不清或呕吐反射减弱的患者更易发生。年老体弱者发生误吸易导致吸入性肺炎。

为了减少误吸的风险,患者喂养时应抬高床头超过30°,喂养结束后应保持这种姿势30分钟。另一方面,胃内食物潴留可使误吸风险增高。在每次输注肠内营养液前及输注期间,应每隔4小时抽吸并估计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150 ml,应暂停输注,必要时加用胃动力药物。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头部放低,鼓励患者咳嗽,利于排出吸入物和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镜吸出。

(4)置管并发症:经鼻胃管长期放置后可引起鼻翼部糜烂、咽喉部溃疡、感染、声嘶、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做好预防感染的工作:保持鼻腔干净,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于鼻腔滴液状石蜡润滑,减轻胃管对鼻腔黏膜的摩擦;同时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口腔护理2次,并观察口腔黏膜情况,以防发生鼻窦炎、腮腺炎等;为减轻由于鼻胃管刺激引起的咽部充血水肿,可给予每天雾化2 ~ 3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