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

合集下载

“_以数治税”_背景下税收风险案例分析——以X_酒业有限公司为例

“_以数治税”_背景下税收风险案例分析——以X_酒业有限公司为例

警值 20%ꎮ 2021 年与 2020 年相比全年营业外支
出变动率较大ꎬ 可能存在行政罚款或资产损失等
针对 X 酒业有限公司存在的 10 个风险点ꎬ 税
查ꎬ 最终确定风险点ꎮ
五、 约谈举证
风险点 1: 本年度公司产品销售构成中ꎬ 中
低端白酒占 60%ꎬ 导致增值税应纳税额偏低ꎮ 另
外ꎬ 由于市场上农产品季节性较强ꎬ 在收获季节
开始多批次、 大量的购进粮食ꎬ 进项税额抵扣金
额较大ꎬ 导致本期增值税税负较低ꎮ 税务人员认
量的购进粮食ꎮ 税务人员认为农产品不应长期囤
本的可能ꎮ
降ꎬ 猜想可能是原材料发生损失导致ꎮ 于是要求
业有限公司招聘残疾人员就业ꎬ 存在虚增人工成
8. 2021 年营业外支出变动率 = (3 055 777 94-
2 273 762 14) / 2 273 762 14 = 34 39%ꎬ 超过 预
额抵扣凭证来源广ꎬ 增值税监管难度大ꎬ 存在虚
开收购发票、 抬高收购价格以增加进项税额抵扣
的可能ꎮ
2. 白酒企业为降低税负ꎬ 会设立独立核算的
销售公司ꎬ 先将白酒以较低价格卖给销售公司ꎬ
再由销售公司按正常价格对外销售
[2]
ꎮ 但白酒企
数据资源ꎬ 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指标ꎬ 对企业进行
精准监管 [3] ꎮ 表 2 是对同地区、 同规模酒类行业
5. 消费税税负率偏低
7. 所得税税收贡献率
当期消费税额 / 当期消费税销售额
当期所得税费用 / 当期营业收入
9. 租赁费发生额与租赁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差异额偏高
98%
10%
5%
20%
10. 建筑物价值增加ꎬ 房产税金额无变动

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

行业纳税评估模型及案例汇编精选
3240铁合金(硅铁)行业纳税评估模型2
3311粗铜冶炼行业纳税评估模型2
3316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2
3411金属结构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3500通用设备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3541泵加工纳税评估模型2
3544摩托车缸体铸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3551轴承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案例2
3576包装机械行业纳税评估模型2
1、美国的纳税评估判别系统
美国国内收入局(IRS)下属各级检查部负责纳税申报资料准确性、真实性的评判工作,首先由西弗吉尼亚州的计算中心自动对申报资料分类,然后通过筛选过程(Tax Return Selection Processes)去核实纳税人是否正确,并以此估算其税款。具体由5种常用方法:
(1)判别函数系统(Discriminant Function System,DIF):此为计算机实现的模型系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选出最可能有不遵从行为的纳税人。
0810铁矿采选业纳税评估模型2
0810氧化球团冶炼行业评估模型2
0910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纳税评估模型2
1010土砂石开采行业纳税评估模型2
1310谷物磨制行业纳税评估指导手册2
1331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纳税评估模型2
1370脱水蔬菜加工业纳税评估模型2
1391淀粉及淀粉制品制造业纳纳税评估模型2
1410焙烤食品制造业评估模型2
1440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评估模型2
1450罐头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1521白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1522啤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1524葡萄酒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1530软饮料制造业纳税评估模型2
1532罐装饮用水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2

Sinobrand模型在我国白酒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中的改进

Sinobrand模型在我国白酒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中的改进

Sinobrand模型在我国白酒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中的改进一、Sinobrand模型概述Sinobrand模型是中国品牌研究院联合AutoNavi、新华网等单位共同研发的品牌评估模型,是一种基于中国特色的品牌评估方法。

Sinobrand模型在评估品牌价值时,将品牌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因素纳入评估范畴,通过结合线上线下数据,综合评估品牌的市场地位和品牌资产。

Sinobrand模型以其科学严谨的评估方法和独特的中国特色,成为了中国品牌最权威的评估方法之一。

在我国白酒企业中,Sinobrand模型已经成为了评估品牌价值的重要工具。

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特色酒类产品,其品牌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Sinobrand模型恰恰能够较好地应对这些特殊性。

Sinobrand模型通过对白酒品牌在线下市场和线上网络上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全面而准确地评估白酒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忠诚度等指标,为白酒企业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品牌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日新月异,Sinobrand模型在我国白酒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中也需要不断改进。

以下是针对Sinobrand模型在白酒企业品牌价值评估中的改进建议:1. 提升对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性。

当前,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不断变化,越来越年轻化、多样化。

Sinobrand模型在评估品牌价值时,需要更加敏感地捕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特别是在白酒产品属性、包装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

2. 加强对线上渠道的评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发展,线上渠道对品牌的影响越来越大。

Sinobrand模型在评估白酒品牌价值时,需要更加全面地考量线上渠道对品牌的影响,包括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上的品牌表现等。

3. 增加对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的评估。

白酒作为中国的传统饮品,其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对品牌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Sinobrand模型在评估白酒品牌价值时,需要更加关注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对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的影响。

对白酒纳税评估报告的建议

对白酒纳税评估报告的建议

对白酒纳税评估报告的建议关于现行白酒消费税税收政策,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复合计税方法,即对以粮食和薯类为原料生产的白酒,增加了对每斤白酒0.5元的从量消费税,现针对白酒消费税税收政策及白酒业现状,特对白酒消费税税制分析及改革建议如下:一、行业社会需求及基本现状存在矛盾,生存和需求不能和谐统一,无法做到因势利导白酒虽然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现实社会生活中离不开它,白酒仍是目前中国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种类之一,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白酒产量主要产区和企业,依据白酒生产工艺和质量的要求,中低档酒产量比例占相当大的比例。

高利润的高价酒是白酒业的重要出路,迫使企业不得不停止生产或少生产低档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发展不全面。

二、现行白酒消费税政策及征管中存在矛盾,“政”“实”不符、发展和制度互斥从白酒消费税开征以来,国家针对形势发展变化进行了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从执行情况看,在制度设计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由此也加大了征收管理的难度和执法风险。

(一)白酒征税范围不规范。

我国酒的征税范围包括白酒、啤酒、黄酒、其他酒。

其中,白酒和其他酒采用按原料划分的标准,适用不同税率。

这一划分标准与国家行业标准不一致,导致税务机关执行难,纳税人难以掌握。

(二)税率设计不公平。

现行消费税税率的调节杠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西方最优税收理论认为,商品税税率的高低取决于商品的需求弹性,应对与休闲相互补充的商品适用高税率,征收较高的税收。

而现行白酒消费税率的设计在这方面显然存在不足,如白酒既征收从量税又征收从价税,税负过高,不利于保护大众消费。

(三)现行消费税在生产环节缴纳且在价内征收,削弱了其调节消费的力度(四)白酒从量定额征税存在逆向调节作用,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定额税产生了“逆向调节”不当作用。

定额税的施行,加重了低档白酒的税收负担,而对高档白酒利润影响不大。

(五)定额税政策的调整,不仅对以生产低价位的大众消费品为主的企业的冲击是空前的,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也十分明显(1)对社会低收入消费群体的影响。

白酒行业估值方法

白酒行业估值方法

白酒行业估值方法
白酒行业估值方法主要包括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

相对估值法主要采用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等指标,通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来评估企业的价值。

其中,市盈率是最常用的指标,计算公式为: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

通过比较同行业企业的市盈率,可以发现企业的相对价值。

绝对估值法主要采用折现现金流法(DCF)来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

该方法通过对企业未来的自由现金流进行折现来计算企业的价值。

自由现金流是指企业在未来一段期间内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总和。

折现现金流法的公式为:企业价值=Σ(未来第t年的自由现金流/折现率)。

除了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外,白酒行业还有一些其他评估方法,如重置成本法、成本法、收益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相互验证和补充,帮助投资者更加全面地评估企业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白酒行业的估值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市场环境和行业结构的变化,估值方法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同时,投资者在评估企业价值时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市场前景、竞争格局等,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模版

行业纳税评估模型模版

行业(产品)纳税评估模型模版
一、行业(产品)介绍
(一)行业(产品)定义
介绍该行业定义、概况、属性以及编号。

(二)企业类型划分
对该行业(产品)企业具体划分类型,并加以说明。

(三)工艺简介
简要介绍该行业(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及特点。

二、行业(产品)生产经营规律及涉税管理难点
(一)行业生产经营规律
描述该行业(产品)的主要经营规律。

(二)涉税管理难点
详细列举评估可能存在的难点。

三、评估方法
结合该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经营规律、涉税管理难点,详细列举主要评估方法。

每种评估方法不是孤立存在,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应运用二种以上方法进行评估测算,相互比对和印证。

具体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部分:
1.原理描述
2.评估模型
3.标准值参考范围
4.数据获取途径
5.疑点判断
6.应用要点
四、印证案例
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对评估模型进行验证。

验证案例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2.数据采集来源及内容
3.确定疑点列举
4.实地核查情况
5.测算税收差异情况
6.评估约谈
7.评定处理。

白酒类行业纳税评估

白酒类行业纳税评估
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纳税评估报告
目录 CONTENTS
企业基本情况 分析指标
财务数据测算分析
评估认定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河北衡水老白干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纳税识别号: 131101721676019)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事白酒生产与销售。 2010年全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66,056,157.57 元、营业利
财务数据测算分析
存货周转率 计算公式: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 ×100% 企业指标数据: 存货周转率:685,719,651.31÷((629,124,741.10+579,524,070.70)÷2)=1.1347 *存货周转率大于100%,说明销售能力良好,但企业2010年税负率明显低于2009 年,故推测该企业存在隐瞒收入、虚增成本的情况
财务数据测算分析
收入、利润变动率比值 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 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营业务利润)÷基期主 营业务利润×100% 企业指标数据: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1,165,573,862.99-931,078,131.11)÷931,078,131.11=0.2519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479,854,211.68-339,624,545.95)÷339,624,545.95=0.4129 变动率配比:0.2519÷0.4129=0.61
*2010年较2009年税负率有明显减少,企业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少缴税款的 问题。
三、存货周转率分析指标
• 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期初存货 成本+期末存货成本)÷2〕×100%.

白酒行业纳税评估案例

白酒行业纳税评估案例

家庭式小作坊白酒生产企业评估案例作者简介:李兵,1985年。

长春税务学院税收学、会计学双学士,国际税收学研究生毕业。

现任国家税务局大企业管理人员,省大企业管理骨干人才。

曾发表:《预约定价税制研究》、《跨国公司转让定价机制研究》、《证券市场税制研究》、《大企业预约安排制度研究》等多篇实用性论文。

(一)企业基本情况某企业成立于2004年,2009年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公司系原供销合作社作坊式生产的沿袭,2004年以前曾濒临消失,03年酒厂承包给一人,一年后因经营亏损,主动提前终止合同。

04年下半年,酒厂在无人接手的情况下承包给了现在的承包人。

该酒厂占地面积约5亩,房屋低矮破旧阴暗,公司总员工人数18人,且经营竞争激励,除了本地同样的8家其他酒厂的竞争外还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竞争,生存现状较为困难。

生产经营地夏天易出现洪水,冬天易出现冰雪。

生产产品为清香型小曲酒,窖池数量30个,每个窖池容积约3立方米。

其主要原材料均为高粱,不使用其他粮食。

酒精发醇期为8天。

其产品以52度散装白酒(简单塑料桶)为主,主要面向农村市场,销售价格较低。

2012年申报销售数量254,132.00斤,销售收入2,911,883.77元,增值税419,252.75元,消费税586,966.79元,所得税24,580.19元,5月以前地税入库所得税23,732.69元,总共入库增、消、所三税1,054,532.42元。

窖池每立方米税收贡献率为11,717.03元。

(二)案头分析根据粮食投料分析法计算,粮食投入量=窖池总窖积×200×365÷发酵周期,即30×3×200×365÷8=812250斤。

产出标准度数酒量=粮食投入量×出酒率(按46%计算),即812250×46%=377775斤。

产成品数量=标准度数酒量(57度)×加浆降度系数(1.1),即377775×1.1=415552.5斤申报数与理论数差距415552.5-254132.00=161420.50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酒制造行业纳税评估模型一、行业介绍(一)行业定义白酒制造指以高粱等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而制成的,酒精度(体积分数)在18%~ 60%的蒸馏酒产品的生产。

主要产品分类:按香型分为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大曲香型)、其他香型;按固液结合法划分为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串香白酒、勾兑白酒。

白酒制造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

从总体趋势来看,虽然最近几年白酒产量有所降低,规模相对有所缩小,已经由快速扩张时期发展到相对稳定期,产量主要集中在山东、四川、江苏、河南和安徽主要产区和骨干企业。

(二)工艺流程白酒酿造的工艺流程简单,主要经过选料配料、入池发酵、蒸馏、勾兑,即成产成品。

工艺流程图:主料为高粱、大麦、小麦、玉米、糯米、豌豆、大米等农产品,辅料主要为稻皮,以大曲、小曲或麸曲以及酒母为糖化发酵剂。

(三)行业特点1.原度酒的生产特点:一般是以高粱、小麦、大米、糯米等农产品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以及酒母为糖化发酵剂,主要经过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勾兑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蒸馏酒,酒精度(体积分数)一般在60%左右。

2.产成品的生产特点:以原度酒或酒精加纯净水进行勾兑,然后用含活性炭的净化机进行净化,并加香精搅拌,再通过化验、过滤、最后罐装、包装销售。

3.白酒产品使用不同曲药的特点:大曲药酒发醇期长,出酒率低;小曲药酒发醇期短,出酒率相对相高。

4.影响白酒产品出酒率的因素众多。

白酒产品的投入产出比例(即出酒率)受原材料质量、生产技术水平、人员设备能力、气候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5.白酒产品的营销特点,主要表现在品牌种类繁多,产销数量巨大,价格水平参差不齐,多采用设立关联销售公司的方式进行营销。

二、税收征管难点(一)由于白酒生产企业从价计征消费税的计税依据和应征增值税的计税依据相同,部分生产企业为了规避消费税税基,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白酒给其关联的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由销售公司统一按照市场价对外销售,使生产环节应缴纳的增值税转移到了流通环节,导致商品流通企业增值税税负明显提高,利润增加,而生产企业增值税税负相对较低,且大都处于亏损状态。

(二)白酒生产企业原辅材料进货渠道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凭证来源广,原材料购进和生产耗用数量的真实性难以核实,尤其是税务机关对农产品收购数量、农产品收购价格及发票的真实性难以有效核实;(三)白酒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加之工艺比较复杂,生产程序较多,生产周期较长,税务人员受专业知识等因素的限制,一直以来对白酒产品的原材料耗用、动力消耗、出酒率等投入产出指标是否准确难以确定。

(四)同类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时期间税负不均衡。

纳税人以原料产品的购销以及季节性因素为幌子,采取账外经营等方式隐匿销售收入或者人为调节销售时间,使销售业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监控。

三、纳税评估方法结合该行业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经营特点、税收征管难点,本模型建立了多种评估方法,每种评估方法不是孤立存在,在税收管理过程中,应运用二种以上方法进行评估测算,相互比对和印证。

(一)投入产出法1.评估模型(1)以原粮酿造白酒的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的测算评估期白酒产量=评估期原粮总投入量×出酒率出酒率是指每单位原粮与该原粮生产的指定酒度白酒数量之间的比率。

评估期生产产成品耗用白酒数量=期初库存白酒数量+评估期白酒产出数量一期末库存白酒数量评估期某产成品生产数量=[评估期生产某产成品投入白酒数量×(1+加浆系数)]-合理损耗评估期某产成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某产成品数量+评估期某产品生产数量一期末库存某产成品数量评估期测算应税销售收入=∑(评估期某产成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

问题值=(评估期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2)以外购酒精或白酒勾兑白酒的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的测算评估期耗用外购白酒及酒精数量=期初库存数量+评估期购进数量一期末库存数量评估期某产成品生产数量=[评估期生产某产成品投入外购白酒数量×(1+加浆系数)]-合理损耗评估期某产成品销售数量=期初库存数量+评估期某产成品生产数量一期末库存数量评估期测算应税销售收入=∑(评估期某产成品销售数量×销售单价)问题值=(评估期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企业实际申报应税销售收入)×适用税率(征收率)2.标准值参考范围由于各地白酒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一、生产配方不一、地理环境不一、生产产品不一,评估参数按当地本行业的实际进行测定。

例如(某地按香型号设定的参考范围):(1)从企业库存商品明细帐上可以获取各类白酒的有关数量,以确定白酒实际产量。

(2)从企业原材料明细帐上获取主料投入数量,以确定评估期白酒测算产量。

4.疑点分析和应用要点根据原粮总投入量和出酒率的测算,结合期初库存产品数量,计算出销售数量,换算出评估期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申报的销售收入对比,从而发现疑点问题。

(1)应用上述模型及相互关系可以初步分析企业申报的销售收入是否真实,销项税额计算是否正确,如测算应税销售收入与申报的销售收入差异率超出正常峰值,则应进一步分析原因,分析企业有无账外经营、瞒报、漏报、迟报应税销售数量、销售收入等疑点问题。

(2)测算期实际销售收入与基期销售收入的结构对比,再通过测算应税销售收入,判断销售收入变动率是否在参数变动范围内,若存在差异,应进一步利用高中低三档产品销售明细表测算,寻找异常产品项目。

由于白酒生产企业产品销售对象相对稳定(销售公司),收入的变动主要由各等级间产品数量的变化形成。

因此,可以发现企业是否存在高档白酒产品按中、低档白酒产品进行申报纳税的问题。

以外购酒精或外购白酒勾兑成品酒兼酿造成品酒的销售数量及销售收入的测算,应结合上述两种测算方法综合进行。

(二)粮食投入分析法1.原理描述粮食投入量与窖池容量及发酵期有着内在联系,如果账面投入量与计算投入量差异过大,则可能存在利用粮食收购发票或其他普通发票虚抵进项税额的情形。

2.评估模型数据期间均取自评估期。

粮食投入量=窖池总窖积×200×365÷发酵周期3.标准值参考范围(1)投料比粮食与糠壳、曲药的混和物在窖池中发酵。

窖池大小一般介于18—30立方米。

每立方米可容纳粮食200斤左右,糠壳按粮食重量的32%-45%配合,曲药按粮食重量的22%-30%配合。

(2)发醇期大曲酒发醇期为60-90天,小曲酒发醇期为7天左右。

每立方可容纳粮食的重量、酒的分类发醇期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测定。

4.数据获取途径直接通过企业原材料、辅助材料购销存记录可获得粮食等投入量;窖池的容积可通过企业的资产备查簿或行业数据确定,发醇期可直接到生产车间实地勘测结合查看生产记录。

5.判断疑点计算的粮食投入量,是理论计算的最大投入量,如果纳税账面投入量大于本投入量,则存在虚拟粮食购进,虚抵进项税额问题。

6.应用要点自酿白酒生产企业必须将原粮投入酒池进行发酵,每个酒窑池填装原粮数量和出酒周期大体固定,那么根据酒窑池数量、每一酒窑池投粮数量和出酒区间,大致估算企业原酒生产能力,从而评估企业是否存在少申报产销量的情况。

应用本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窑池容积和发醇周期,应到生产车间实地勘查,首先确定每口窑池的容积,再计算窑池总容积;同时结合查看车间生产记录,以确定每口窑池的发醇期。

(三)税负对比分析法1.评估模型(1)增值税税负变动率=(评估期增值税税负率-基期增值税税负率)÷基期增值税税负率×100%(2)增值税税负差异率=(评估期增值税税负率-行业增值税税负率)÷行业增值税税负率×100%(3)销售收入变动率=(评估期实际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100%(4)平均售价变动率=(评估期平均售价-基期平均售价)÷基期平均售价×100%2.指标参数采用税负对比分析法时,影响企业生产、销售收入因素较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分析。

(1)季节性因素。

白酒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受季节性影响较大,要充分考虑评估期生产、销售的淡旺季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2)基期确定因素。

在基期选择上应合理选择历史同期各数据进行比较。

一般情况下,基期数应以评估期前三年平均数据为依据。

(3)价格因素。

受市场竞争影响,企业销售产品价格在评估期大幅度下降或上升,造成税负异常。

(4)受产品结构、市场经营策略、新产品开发等特殊情况的影响,易造成评估期各指标异常。

4.数据获取途径除平均售价从企业销售明细帐中获取,其他均取自CTAIS系统。

5.应用要点(1)侧重分析白酒生产企业评估所属期与历史同期企业增值税税负变动情况;(2)侧重分析白酒生产企业评估所属期与本行业增值税税负率之间的差异情况;(3)侧重分析白酒生产企业评估所属期应税销售收入与历史同期销售收入变动情况;(4)侧重分析白酒生产企业评估所属期产品销售结构与历史同期的变动情况。

通过上述4个评估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相应预警值进行比较,找出疑点企业,然后结合白酒生产企业生产、销售的季节性、基期确定、价格等因素,分析排除经营性因素造成的异常情况。

在排除经营性因素造成的异常后,对确定的疑点企业应采用投入产出法和粮食投入分析法进行深入评估。

四、印证案例该案例评估人员巧妙的运用了投入产出法、税负对比分析法,反向测算酒的产量,并相互印证,找出企业隐瞒销售少缴税款的问题。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XXX酒业有限公司是2004年8月经XX县工商局批准登记注册的民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XXX酒厂。

公司法定代表人童XX,该公司位于XX县XX镇,注册资本1680万元;主营范围:原辅材料的采购,白酒的生产、销售;具有白酒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生产的XX酒,被评为XX著名商标,。

(二)案头分析1.增值税税负对比分析(1)增值税税负变动率=(评估期增值税税负率-基期增值税税负率)÷基期增值税税负率×100%=(1.027%-1.139%)/1.139%=-9.83%(2)增值税税负差异率=(评估期增值税税负率-行业增值税税负率)÷行业增值税税负率×100%=(1.027%-4%)/4%=-74.33%税负差异率大于预警值10%(3)销售收入变动率=(评估期实际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基期销售收入×100%=(5466470.12-4853820.63)/4853820.63=12.62%2.消费税税负对比分析2005年消费税税负率=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100%=1623896.87÷4501953.61×100%=36.07%2006年消费税税负率=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税销售额×100%=1610998.97÷5466470.12×100%=29.47%消费税税负变动率=(29.47%-36.07%)÷36.07%×100%=—18.30%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该公司2006年增税税税负1.027%低于行业增值税税负74.33个百分点,消费税税负变动率为-18.30%,剔除消费税税率变动因素外,仍然负增长4.44%,增值税、消费税税负异常,因此我们确定对该企业2006年度、2007年1-3月增值税、消费税进行纳税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