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课件)

合集下载

【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农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城市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
秧马
占城稻的推广
造船业领先世界
材料四: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 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开始向工商业社会 迈进。
材料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如果比较古代与近代生活的区别,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那就是对黑夜的开发。寻常市民在夜晚不再呆在家里睡觉, 而是开始丰富的夜生活,这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从这个 角度来看,宋朝的都市生活堪称是一场“城市革命”。 ——吴钩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北宋的都市生活对宁波文明城市的评选有哪些启示?
谢谢大家!
材料六:
海上陶瓷之路的畅通 。
海上陶瓷之路。宋朝对外贸易的口岸从广州 扩展到杭州、泉州、明州等八九个城市。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 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 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 能的工商业市镇。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往三个角度来思考
探究一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四、五图,分析北宋东 京的都市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 往三个角度来思考。下列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
探究二 造成北宋都城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民生活丰富多彩、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根据 探究一的分组,选用下列史料来分析本组观点的原因。
北宋漕运四渠图
论从史 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一书,对开封极尽赞美之词:“开封有汴河
北宋都城东京人口繁盛,交通发达。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 教案 素材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 教案 素材

农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城市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
秧马
占城稻的推广
造船业领先世界
材料四: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 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开始向工商业社会 迈进。
材料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 汪洙
如果比较古代与近代生活的区别,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那就是对黑夜的开发。寻常市民在夜晚不再呆在家里睡觉, 而是开始丰富的夜生活,这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从这个 角度来看,宋朝的都市生活堪称是一场“城市革命”。 ——吴钩 《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北宋的都市生活对宁波文明城市的评选有哪些启示?
谢谢大家!
生活还有哪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往三个角度来思考
探究一观察《清明上河图》局部之四、五图,分析北宋东 京的都市生活还有哪些特点?从商业、市民生活、对外交 往三个角度来思考。下列哪些史料能证明你的观点?
探究二 造成北宋都城人口众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 民生活丰富多彩、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根据 探究一的分组,选用下列史料来分析本组观点的原因。
材料六:
海上陶瓷之路的畅通 。
海上陶瓷之路。宋朝对外贸易的口岸从广州 扩展到杭州、泉州、明州等八九个城市。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 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 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 能的工商业市镇。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欢迎来到历史与社会的课堂!
猜一猜:下列资料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
认识北宋的都市生活,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史料?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清明上河图》
假如你是宋朝的一名小市民,请你想象你将如何度 过一天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让我们了解了宋朝人们的生活场景,也 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一些影响。除了我 们刚刚讲的这些,你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罗列一 些其他的例子吗?你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 生活有什以小组探究的 方式完成。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 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经营时间也发生变化
布局发生变化 (宋神宗)二纪(12年)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将其
北宋东京都市布局图
长安城里的商业活动集中在“东市”和“西市”,由高大的“市墙” 与周边的居民区分隔开,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宋代城市已经突破 了唐朝的坊市格局,商业区与居住区混合在一起。
材料八:北宋时期汴水运输量表
年代 汴水运输量 材料来源 宋太宗太平兴国 4000000石 六年(公元 981年) 宋太宗至道初年 5800000石 (公元995年 ) 宋仁宗时(公元 8000000石 1023年~ 1063年)
返回
马端临:《文献 通考· 国用考 三· 漕运》 马端临:《文献 通考· 国用考 三· 漕运》 《宋史· 卷三三 一· 孙长卿传 》
“……宋买卖昼夜不绝,夜交 三四鼓 ,游人始稀;五鼓钟 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梦粱录· 卷十三》
“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最大棚 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探搏、饮食、剃剪、 纸画、令曲、说话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 卷二》 宋代话本流传到今天的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国 志平话》等。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十二章第十节P103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课件+教案+素材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课件+教案+素材

材料五: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汪洙
材料六:
海上陶瓷之路的畅通 。
海上陶瓷之路。宋朝对外贸易的口岸从广州 扩展到杭州、泉州、明州等八九个城市。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 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 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 能的工商业市镇。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论从史出
北宋都城东京人口众多,交通发达。
孤证不立
资料一 据学者统计,东京城周阔30余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50余万。而英国伦敦在
论从史出 工业革命后(约700年后)人口才达到100万。
资料二 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一书,对开封极尽赞美之词:“开封有汴河直
史由证来 通运河,北连通州(北京)、南通杭州,城内六条水系,和我的故乡威尼斯何其相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第 二 部 分 :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综合探究四_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综合探究四_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含义
轿顶的柳条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一些观点: 春天说——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 夏天说——《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 中还有一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秋天说——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人们 在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 与秋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抑或是表示当时政治 清明的含义。
宋代城市与唐代城市的不同
唐代长安的居民区被分为大小不等的 114个“坊”,居民白天通过周围的坊门 出入,夜间则关闭坊门。
长安城里的商业活动集中在“东市”和
“西市”,由高大的“市墙”将其与周 边的生活区分隔开。
市墙四周设门,由专人掌管锁钥进行
管理,交易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场景二:汴河船运
汴河的重要意义
汴河又称汴水,是沟通黄河和 淮河的重要河流。
北宋建都开封后,又以孟州为 汴河起点,受黄河水,汇入淮 河,成为中原地区通往东南的 水运交通要道。 京城所需粮食、百货、军需物 资大多依靠汴河水运而来,因 此汴河可谓是东京的母亲河。
北宋漕运地图
P118 说一说,为什么东京主要依靠汴河而不是黄河运 输物资?
虹桥处于《清明上河图》的中心位臵,是横跨在汴河上的一座单孔木 结构拱桥,宛若一条沟通两岸的飞虹。这种无柱的单孔木桥技术要求 高、建造难度大,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容易建造的多孔桥?
【提示】 由于汴河上往来船只众多,如果建造多孔 桥的话,桥墩就会成为船舶航行的障碍。单孔 桥可以尽可能使大型船舶也能通过。正如课文 中所提到的那样,由于船舶体形庞大,即便是 单孔桥,船舶在通过的时候也要放下桅杆小心 通过。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PPT课件(12张PPT)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PPT课件(12张PPT)

场景一:市郊村野
你看到了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运炭的驴队
乡村风光 薄雾疏林 运炭的驴队
思考
运炭驴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东京,即河南开封,地处黄淮平原地区,周边无 山,缺少可用作燃料的薪柴。一年四季都需要从 京西乃至陕西等地向东京运炭。
场景二:汴河船运
汴河贯穿了整幅《清明上河图》,它的重要意义 是什么?
流经东京的汴河是连 接黄河和淮河的重要 河流,是中原通向东 南的水运要道。京城 所需粮食、百货、军 需物资大多依靠汴河 水运而来,因此汴河 可谓是东京的母亲河。
从《清明上河图》 看北宋都市生活
楼塔镇中陈信云
《清明上河图》及作者简介
张择端 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其早年 游学于汴京,后学绘画,宋徽宗(1101—1124) 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特别擅长画 舟车、街道、城郭、桥梁。张择端的画别具一 格,自成一家,非常有特色。代表作有《清明 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 《清明上河图》:高24.8厘米,长528厘米,描绘 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也是北宋城市经 济情况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牛车 毛驴 轿子
骆驼
画卷中有哪些交通工具?
从图中可以发现以下不同的行业 医药业、餐饮业、旅店业、租赁业、字画装饰业、茶 叶销售业等 这些行业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很多专门化的服务行 业为市民提供各种相关的服务。
从远方来汴京做买卖的都是些什么人? 来自辽、西夏以及中亚、西亚等国家的人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从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看出来的
思考
根据图片描述汴河的船运盛况?
虹桥上商人、行人来来往往,桥 下船只往来众多,河运繁忙,热闹 繁华 说明宋代城市经济的什么特点? 商业繁荣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_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_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在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 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宋代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 繁荣,城市的经济功能才逐渐增强,逐渐出现了纯粹经济功 能的工商业市镇。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如果比较古代与近代生活的区别,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那就是对黑夜的开发。寻常市民在夜晚不再呆在家里睡觉, 而是开始丰富的夜生活,这是近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从这个 角度来看,宋朝的都市生活堪称是一场“城市革命”。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在哪里?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材料三:
农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城市人口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秧马
占城稻的推广
造船业领先世界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材料四:公元1077年,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 占30%,工商税4911万贯占70%。宋朝已经走出农业文明,开始向工商业社会 迈进。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人教版【市级优质课】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 上河图_ 看北宋 都市生 活 课件+教案+素材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ppt课件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ppt课件
21
《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各类生活场景,同学们可 以从中观察到哪些呢?




说 书 铺 22
例:在大街上,店铺林立,市民我可以随意 吃1 到各种风味的小吃
1:市民在夜市上买东西;
2:市民边喝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
3:市民在地摊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4:市民在酒店里面饮酒;
5:……
23
• 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 用《清明上河图》表现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核 心智慧。
11
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容易建 造的多孔桥,而选择了难度更高的单孔桥呢?
由于汴河上往来船只众多,如 果建造多孔桥的话,桥墩就会成为 船舶航行的障碍。单孔桥可以尽可 能使大型船舶也能通过。由于船舶 体形庞大,即便是单孔桥,船舶在 通过的时候也要放下桅杆小心通过。
12
观察桥两边的商业活动,思考我们现在生活中
1、黄河水患频繁,河流泥沙含量大、淤塞严重;
2、黄河河道改道频繁;
3、黄河水量不稳定,汛期水量大、旱季容易出现
断流,不利于行船。
10
虹桥是一座木结构桥,位于整卷画的中心。此桥结构
精巧,中间无柱,横空而架,直达对岸。桥上摊贩众多, 行人如织。虹桥两岸还有各式市场、店铺、客栈、酒楼, 是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达的地段,因此也被人称为“河 市”。
是否还有类似的场景?
13
场景三:都市街景
画卷中有哪些交通工具?
14
场景三:都市街景
带着驼队的商人可能来自哪里? 可能来自辽、西夏乃至中亚、西亚国家。
15
场景三:都市街景
有挑着担子的农民
有做生意的商人
观有察沿:街叫你卖能的根小据商贩图中人物的有听衣说着书、的沿神街态小等儿等 判断画中人物的身份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黄河水患频繁,河流泥沙含量大、淤塞严重; 2、黄河河道改道频繁; 3、黄河水量不稳定,汛期水量大、旱季容易出现 断流,不利于行船。
三、小组合作探“图”
• 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及课本P116至119的 内容。从市郊村野、汴河船运、都市街景 三个方面去探究北宋时期东京都市生活, 并完成以下问题。
• 1、运炭驴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 2、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
中秋节饮新酒的习俗相吻合。另外,画卷前段的原野和院落中的石碾也与秋
天刚打完庄稼的景象一致。 还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东京的清明坊,抑或是表示当时政治清
明的含义。
二、说汴河
汴河贯穿了整幅《清明上河图》,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流经东京的汴河 是连接黄河和淮河 的重要河流,是中 原通向东南的水运 要道。京城所需粮 食、百货、军需物 资大多依靠汴河水 运而来,因此汴河 可谓是东京的母亲 河。
场景二 汴河船运
场景三 都市街景
按照画面叙事进展将全图分为市郊、汴河、街景三个主要 部分,全景式地再现了一千多年前北宋都城的商业、交通和市 民阶层的日常生活。
场景一:市郊村野
你看到了什么?
运炭的驴队
“市郊村野”呈
现了一幅乡野风光,
城 往
郊来乡行的村人 日风匆 常光匆 场
、 景
商 跃
贾 然
纸 上薄。雾同疏时林, 通 过 对
材料一:孟元老《东京梦华 录》写道:“汴河,自西京洛 口分水入京城,东去至泗州入 淮,运东南之粮,凡东南方物, 自此入京城。” ”
材料二:北宋时期汴水运输量表
年代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公元981年)
宋太宗至道初年 (公元995年)
宋仁宗时(公元1023 年~1063年)
汴水运输量 4000000石
邻河的茶肆中顾客不少,对街还有浴室和轿铺。
节日时戏台前人头攒动。
勾栏百戏说唱图 丁都赛戏曲雕砖
宋蹴鞠铜镜
顶竿图
傀儡戏铜镜
宋代相扑图
• 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用 《清明上河图》表现中国古 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智慧,举 办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城 市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已 经有了发达的城市经济、市 民阶层和市民文化“。
当时车、马、轿乃至婚嫁服饰、宴会器具都可租赁, 说明了什么? 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很多专门化的服务行业 为市民提供各种相关的服务。
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布 局突破了之前坊(生活区)市(商业区)分离的藩篱,一 般都是前店后宅的布局形式。当时的东京城内很多商店的 营业时间都很长,一些酒店和娱乐场所甚至有夜市。
运 炭运驴炭队的的驴描队绘 介 绍
了北宋都城东京周边
地理环境特征,以及
城市燃料的供给途径
和来源。
运炭驴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东京,即河南开封,地处黄淮平原地区,周边无山,缺少可用 作燃料的薪柴。一年四季都需要从京西乃至陕西等地向东京运炭。 《宋史·食货志》中就记载“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由京 西、陕西、河东运薪炭至京师……炭以秤计一百万。”

《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含义




轿顶的柳条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清明”的一些观点: 春天说——古代清明节有插柳的习俗,画中的轿顶就插有很多柳条。 夏天说——《清明上河图》中有十多次出现了扇子,而且在郊外赶路人群中
还有一个赤膊奔跑追赶马匹的大汉,似乎也说明当时正值夏日。 秋天说——虹桥边的“十千脚店”门前的酒旗上写的“新酒”与当时人们在
容易建造的多孔桥,而选择了难度更高的 单孔桥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仔细观察图4-71,说说,图中主要有哪 些交通工具?哪些人可能从远方来汴京做 买卖?可能来自?
• 4、当时车、马、轿乃至婚嫁服饰、宴会器 具都可租赁,说明了什么?
• 5、《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各类生活场景, 同学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哪些场景呢?
场景一 市郊村野
由于汴河上往来船只众多,如果建造多孔桥的话,桥 墩就会成为船舶航行的障碍。单孔桥可以尽可能使大型船 舶也能通过。由于船舶体形庞大,即便是单孔桥,船舶在 通过的时候也要放下桅杆小心通过。
场景三:都市街景
画卷中有哪些交通工具? 哪些人可能从远方来汴京做买卖?可能来自哪里? 带着驼队的商人。 可能来自辽、西夏乃至中亚、西亚国家。
回顾旧知
①宋代城市已经突破 了唐朝的坊市格局, 商业区与居住区混合 在一起。
②在营业时间上也突 破了之前那种严格的 时间规定,甚至出现 了早市和夜市。
《清明上河图》中展现了各类生活场景,同学们可 以从中观察到哪些呢?
当 铺
驼 队





脚店 赵太丞家
正店
听说 书
汴河虹桥边,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场景二:汴河船运
虹桥是一座木结构桥,位于整卷画的中心。此 桥结构精巧,中间无柱,横空而架,直达对岸。桥 上摊贩众多,行人如织。虹桥两岸还有各式市场、 店铺、客栈、酒楼,是商品经济和手工业发达的地 段,因此也被人称为“河市”。
1、这座桥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容易建造的多 孔桥,而选择了难度更高的单孔桥呢?
综合探究四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导入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历史学家汤因比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余秋雨
上一个千年的中国(宋朝),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 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
1、北宋:建立的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
都城定在 ? 东京(今河南开封)
5800000石
8000000石
材料来源
马端临:《文汴献通河考是·国用考三·漕
运 马》端临:《文东献通京考的·国用考三·漕
运》
母亲河
《宋史·卷三三一·孙长卿传》
根据材料,概括汴河的重要性。
《宋史》记载,宋太宗赵匡义曾说:东京养甲兵数十 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为什么 东京主要依靠汴河而不是黄河运输物资?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张择端(宫廷画家)
创作时间?
北宋(宋徽宗年间)
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场景? 东京及汴河两岸的风光……
(长528cm,宽24.8cm)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 也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珍品。这副画卷高 24.8厘米,长528厘米,分别展现了北宋都城东 京城郊、汴河河道和热闹繁华的街景。反映宋代 发达的城市经济、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全图中 共有官吏、农夫、商贩等各色人物550人,人物 各异,造型生动。画面细节的刻画十分真实,描 写具体入微,生动丰富,有着文字难以代替的文 献史料价值,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其重 要的形象资料。
• 从《清明上河图》中,你能 寻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 吗?
北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度繁荣的世俗生活?
(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统治者政策方面考虑)
你梦想中的社会是 什么样的?谈谈怎 样的城市才能让生
活更美好?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宋·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
从艺术作品中
获取历史 信息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