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心得体会

合集下载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精选5篇)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精选篇1听完马主任的讲课后,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讲到《弟子规》《入则孝》这一篇时,我不禁深感惭愧,我能为父母做到的却很少,真是太不孝了,当父母多唠叨几句时“气凉了,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我会很不耐烦的回答知道了。

殊不知父母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

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

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感恩之心去安慰。

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连天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父母便给予了我们爱,在爱的哺育下,成长,成才。

这份爱是我们必须回报的,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儿女做的很不雅观,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不关心体贴父母,甚至有些子女从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及其爱好,他们的行为的确令人有些伤痛,孝敬父母其实很简单,一句虚寒问暖的问候,当父母身处困境时,应鼓励他们。

当他们摔倒在地上时,用双手亲切的扶起。

当父母忙碌时,应主动帮助他们,去帮他们分解压力;当父母心灰意冷时,应劝告他们应鼓起勇气去面对。

生活本应该是这样,许多事是无法改变的。

父母是我们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叶,那么荷叶里包裹的便是我们,我们应该孝敬父母,用真诚而又热情的爱去孝敬他们。

感恩是有意义的。

爱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

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做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

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为如此才会有和睦,有快乐,有彼此间的敬重。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

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父母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8篇

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8篇

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人心得体会8篇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

保护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帮助我们追根溯源过去的辉煌历史,更能提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烈的自信心,激发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从而创造更为辉煌的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承载。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用奋斗谱写出了一曲曲壮丽史诗,每一次进步中都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到两汉时期儒家文化高度发展,从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到隋唐时期长安城发展为世界的文化中心,从两宋时期文化广泛传播到明代的万国来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印鉴着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给予了华夏儿女深厚的精神寄托,见证了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和生长,散发着耀眼光芒。

提起古城西安,就少不了先秦文化、大唐文化,脑海里立马就涌现出兵马俑、华清池、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等“关键词”,“长安文化”也融入了西安的城市发展,融入了西安人民的生活,成为了城市的一张名片;提起“锦官城”成都,三国文化、茶馆文化都会让每一位成都人找到由衷的归属和认同,一说起这些文化,每一位成都人都能发自内心地“摆”上“龙门阵”。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但归根结底还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载体,而文化就是根植于一个城市的“灵魂”,见证着人们生存方式的改变,积淀着人们的智慧,寄托着人们的精神。

文化是城市最为靓丽的名片。

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一个城市的魅力能经久不衰,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通用8篇)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通用8篇)

2023年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通用8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1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国情不同,各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遇到的问题、阻碍也各自不同,中国是一个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社会长期发生作用。

另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消极因素,这与现代化发展是不利的,就其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表现是:1、缺乏民主精神。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

2、法制观念淡薄。

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

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

3、商品意识差。

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

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

4、守旧意识严重。

中国的小农经济广大,个体经济,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自学接受新东西的。

二、由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是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抛弃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也就是使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报务。

传统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文化,但这种转化需要社会实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才能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根本的结合点。

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中国经济长期落后。

现在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制社会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管理体制。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8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8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18篇)中国传统文化篇1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

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

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

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

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

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篇2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肖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

看着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传统文化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传统文化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传统文化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五篇传统文化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丰富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思想精华。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其在当今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下面将分享五个学习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一、丰富了我的思想境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智慧。

通过学习《论语》、《孙子兵法》等古典经典,我逐渐领悟到孔子的仁德之道和孙子的战略智慧。

这些经典教诲不仅让我懂得如何待人处事,更启迪了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我学到了待人以诚、处事以信的原则,这不仅使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加自信,也让我在工作中能够处理好各种复杂的情况。

二、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传统文化是一种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

通过学习古代经典作品、诗词歌赋等文艺形式,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古代文人通过表达对民族精神、人伦道德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作品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的精神都成为了我们敬仰和学习的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尽自己的努力,将这些正能量传达给身边的人,以期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

通过学习中国画、古琴等艺术门类,我逐渐培养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中国画的精髓在于含蓄、留白,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学习古琴不仅让我领略到美妙的音乐,更教会了我从内心深处去感受音乐的韵味。

这些艺术形式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丰富了我的生活,提升了我的审美眼光。

四、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传统文化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包括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我不仅了解到了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还对古代文人的思想和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作品,我进一步认识到文学的魅力和人性的复杂性。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篇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篇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10篇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礼拜五下午,班级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谈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老师让十五位同学依次上台演讲,大家的演讲各具特色,都很精彩。

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世界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的京剧、剪纸、书法、皮影戏等已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中国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

中国的上下五千年文明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古人的力量真是让人敬佩!这些传统文化,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也应该好好保护这些华夏之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它们更好地发扬光大!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精选篇2为了进一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盐都区内儿童暑期文化生活,盐都博物馆举办了暑期非遗文化培训班。

“非遗”全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譬如书法、剪纸、戏曲,还有我准备学习的糖画。

妈妈及时帮我从博物馆官方公众号报上了名,为期十天的糖画非遗培训班就要开始了。

徐老师是非遗糖画和泥塑的著名大师,培训的第一天教我们画大刀。

我本以为大刀应该非常简单,轮到我画的时候,调皮的小勺子总是不听使唤,我想往东它往西,我想多倒一些,但是总是少一些。

看徐老师做行云流水似的,真简单。

做事真的不能眼高手低,需要刻苦地练习。

徐老师从细节开始辅导我们,先要把勺子放水平了,不能手抖,然后控制速度。

按照老师的指点感觉豁然开朗,果然再重复画起来就得心应手一些了。

拿着我自己做的大刀,吃起来真香,真甜呀!每天顶着炎热的天气来盐都博物馆,跟着徐老师学会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美丽的小鸟、轻快的小兔子、雄赳赳的大公鸡、气宇轩昂的大马和古灵精怪的猴子等,十二生肖的动物都基本掌握要领了。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5篇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一)通过我院开课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文化是一种飘渺虚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形成的产物。

是指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民族小到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怎能不了解自己的文化呢?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

因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地有新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中如今许多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追求特立独行,在人生进程中已迷失了自己。

哈韩、哈日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我们现在有些年轻人能够流利讲出国外的服饰历史以及饮食文化能够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却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甚至不能流利的朗诵一篇孝经。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给后代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脉,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没有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变得野蛮、愚昧,缺少了对传统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将变得浅薄、无知。

但是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上随着一代一代更替,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该得到继承的。

有段时间,我学习了关于《孝经》的知识,父母在最初的时候给予了我们生命,然后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我们用勺子和筷子吃东西,教我们穿衣服、绑鞋带、扣扣子,教我们洗脸,等教我们学会了所有东西时候,我们首先回报给他们的是顽皮和顶嘴,我们忘记了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那些日子,我们忘记了父母是怎样把毕生的心血一点一点的传输给我们。

所以我很庆幸能在这个时候学习到传统文化让我学会了感恩。

中华优秀文化心得体会5篇

中华优秀文化心得体会5篇

中华优秀文化心得体会5篇中华优秀文化心得体会5篇中华优秀文化心得体会篇1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听了专家们的真诚讲座后,在座的老师都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更加坚定一颗对父母的孝心,对师长,对朋友的恭敬之心。

听完讲座,我的心里是沉甸甸的感觉,心灵得到了深深的净化。

对照弟子规,自己身上太多的缺点,很多都没做到过,没有想到过。

回来后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过错。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

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的人、感恩给我们住所的人、感恩曾经批评过我们的人。

将别人的爱永记于心,把别人的美德汲取。

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教育我们如何做人。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

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

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我在细细品读《弟子规》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心灵上的尘埃。

播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

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

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幸运,有幸学到传统文化。

曾经的有恃无恐、狂妄等阻碍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万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

我知道人要有着豁达心胸才可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淡泊名利,去掉尘世的浮华与虚无,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体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等诸多方面。

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
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
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
息的力量之源。

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
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
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
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

怀着较劲找茬的
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
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

渐渐的自
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

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
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

当接触到儒家提倡
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
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些思
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
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

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
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

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
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
物远不止“一叶”。

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
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
自己的世界里。

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
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
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

时代纷繁复杂,
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

我们都需要答案。

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
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

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
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

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

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
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
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

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

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
福和安心的意味。

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
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
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
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
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

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
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
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

那人
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

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
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
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深藏其中。

五千年的
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
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

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

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

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
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

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
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

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