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式教学体系的构建

合集下载

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教材体系的研究

对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教材体系的研究
素 质的 同时 ,促进 体育 素养 的提升 。
此外 ,随着社 会 的发 展进步 , 民健 身观 念 已深入人 心 ,以 全
健 身娱情 为 主的体 育活 动正逐 渐成 为大 众 ( 括 大学 生在 内 ) 包 追 求 的时 尚 。 国方 针政 策也 明确指 出国民体 育应 以健身 为主 。因 我
其 中最具 影 响 、 用最 广 的是 19 年 和 19 年 推 出的 由原 国家 应 92 93 教 委 和全 国 普通 高 校 体育 教 学指 导 委员 会 批 准 和审 定 的普 通 高 校体 育教 材 ,即 《 理论 教程 》和 《 实践 教程 》两本 。这两 本书堪 称我 国第 一部 全 国统 编 的普 通高校 重 点教材 , 由于 高等 教育 的 但
迅速 发展 ,特 别是 自 1 9 9 9年高校 开始 扩招 后 ,受各 地 区的 自然
不 同于 专业体 育训 练 ,学生也 不 同于 职业运 动员 , 编定教 材时 在 我 们应 从学 校体育 的需 要 出发 , 学 生的 实际情 况 出发 , 这些 从 对 项 目进行 加工 改造 ,降低难 度 ,改进 教学 方法 , 提 高学生 身体 在
的 同时 ,可 以使项 目知 识更 系统化 、规范 化 。因此 ,俱 乐部教 学
为此 , 我们 有必要 深 人 了解 大 学生 的体 育知识 与 能力等 方 面 的需求 , 对现 阶段 高校 体育 教材 出版使 用情 况进 行详 细分 析 的 在 基 础上 , 体育 课程 教材 体 系进行 深入 的探讨 研究 ,重新构 建 以 对
此 ,教 材体 系 中还 应增 设健 身体 育知识 。在这 方面 , 方 国家走 西
环境 、 文 因素 、 会经 济发 展等 因素影 响 , 编教 材 已不能 满 人 社 统 足需 求 ,各 省 、地 区乃 至各 高校都 相继 出版 了 以 “ 育与健 康 ” 体 为主 题 的教材 。但是 , 类教 材一 方面 调动 不 了学 生 学习 的积极 这 性 ,满 足不 了学生 的需 要 ,不 利于 学生课 外锻 炼 ;另 一方 面教 师 授课 也深感 缺乏 精深 的专用 教材 , 课堂 教学 无法 深入 , 重制 约 严 了教学 质量 的提 高 。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目标;终身体育论文摘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

1 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成“俱乐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

”本文所讲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指体育课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

体育课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专长;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老师,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面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采取新生一入学即按个人兴趣、志向选择专项,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甚至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技能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达到学体育知识、技能,增进健康,享受娱乐,参与竞技并进的目的,而将1、2年级课程列为必修课,3,4年级、研究生课程列为选修课;把校代表队及确有专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列为专项的高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兼顾特殊学生群体,开设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全新体育教学模式。

论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

论俱乐部式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的构建

由 图 1 知 , 强 体 质 仍 然 是体 育课 程 的 主 要 目标 之一 。 可 增 在 设 置 体 育课 程 的 总 目标 时 将 体 质 与 健 康 分 开 来 阐述 .主 要
目的 是 突 出 “ 康 第 一 ” 健 的体 育 教 学 指 导 思 想 增 强体 质 主要
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的 . 具体 来 讲 . 是 增 强 一 般 身体 素 质 就 和专 项 身 体 素 质 . 提 及 的健 康 是 指 学 生 的 身 心 协 调 发 展 . 所 具 体 的 内容 包 括 : 身体 健 康 、 理 发 展 和 社会 适 应 通 过设 置 这 心 些 目标 内 容 .引 领 体 育 俱 乐 部 的 教 学 由 生 物 学领 域 向 心 理 学
领域和社会学领域拓展 。 提高体育素养的 内涵丰富 . 以育人 它
为 最 高 目标 , 以知 识 技 能 为 主 导 , 养 能 力 为 重 点 . 身 心 发 培 以 展 相 协 调 、 身体 育 为 方 向 。 育 素 养作 为一 种体 育 素质 或 能 终 体
力 , 括 : 知 要 素 、 能 要 素 、 作 要 素 、 感 要 素 认 知 要 包 认 技 操 情
教 育 培 养 目标 是课 程 的核 心 和 灵魂 它 既 是 教 育 方 针 的 具 体化 , 是 整 个 课 程 的 出 发 点 , 是 课 程 结 构 、 程 内容 、 又 也 课 实 施 课程 评 价 等 改 革 的 基 本 依 据 由 于体 育课 程 目标 的 设 置 是

个 不 断变 化 和 发展 的过 程 . 以 制定 体 育 俱 乐 部 教 学 目标 . 所
既 要 符 合 新制 定 的《 国 高 等 学 校 体 育课 程 教 学 指 导 纲 要 》 全 的 要求 . 又要 符 合 各 院 校 的 教 学 实 际 笔者 综 合 俱 乐 部 教 学 改革

普通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普通高校“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bi o x r ie d p o o e t e hni a kil fs ors o n tt e fhi e e r ng. a tf r e e c s san r m t he t c c ls l o p t f i s iut s o gh r la ni s
1 “ 乐 部 型 ” 育 教 学 模 式 的特 征 俱 体
“ 乐 部 型 ” 育 教 学 模 式 的 特 征 是 : 教 学 指 俱 体 在
导思 想 方 面 , 重 培 养 学 生 的 体 育 兴 趣 和 提 高 学 生 注 的体 育 能 力 ; 学 组 织 形 式 为 一 年 级 开 设 专 项 选 修 教 课 , 年级 为 以教 学 俱乐 部 形 式 进 行 教 学 , 时 在 课 二 同
Ab t a t “ u —y e’ h sc l d c t nc n b te iepa ot es u e s s b e tv n t tv s r c : Cl b t p ’p y ia u ai a e trg v lyt h t d nt’ u jc iei i a ie e o i
维普资讯
第26卷 第 4期 3 2年 7月 0 0
Vo . 6 13 NO 4 .
J l 2 0 uy, 0 2
普 通 高 校 “ 乐 部 型 " 育 教 学 模 式 的 探 讨 俱 体
范桂 玲
( 州 大 学 体 育 系 ,河 南 郑 州 郑 4 05 ) 5 0 2
FA N u —i g G il n
( E.De t ; e g h u Unv. Z e g h u 4 0 5 Ch n ) P. p . Zh n z o i , h n z o 5 0 2, ia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

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许斌,戴永冠(广东工业大学 广州 广东 510006)摘 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研究对体育俱乐部这一“新形式”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构建了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研究认为:(1)我们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既重形式,更重内容;(2)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把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群体竞赛既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提高了管理效率;(3)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思想,培育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促进了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科背景;俱乐部制体育教学体系;广东工业大学;健康第一;和谐校园中图分类号:G 807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 (2009)04-0113-05The theory and pract ice of P .E teach i n g and lea rn i n g system of C lub Syste m———A C a se S tudy of Guangdong Un i v er s ity of TechnologyXu -bin,Dai Y ong -guan(Guangdong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 c t:U sing the m ethods of lite rature review,interviewing and questi onna ires studyi ng,this paper analyze s the new for m of Sports club .Combining the actual of Guangd ong U nive rsity of Techn ology,This pape r constructs P .E teaching and lea rning syst em of c lub .The paper draws t he conclusi ons:(1)Of our P .E ref orma ti on,we pay attenti on on for m ,but much more at 2tenti on t o content;(2)T he t eaching s ystem distinct and connect P .E teaching and learning,tra i ning,and m ass s ports,and it ra ises the ad m i nistrati on effic i ency ;(3)The P .E teachi ng and l ea rning refor m ati on insists the idea of hu man first and hea lth first,b rings up st udents ’s ports idea all their lives,pro motes the construc ti on of harmoni ous campus,benefits t o students ’con 2tinuous develo pm ent .Key wor d s :Engineering background;P .E teaching and lea rning of c lub syste m;Guangd ong Universit y of technol ogy ;Hea lth first;Har moni ous campus收稿日期:2009-06-02作者简介:许斌(1959-),男,新疆人,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系3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名称《工科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课题编号B K G 体育俱乐部是源自西方国家的一种体育组织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开始接触西方大学体育思想。

构建科学化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

构建科学化的高校体育俱乐部模式
承担的工作 ,培养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体 育课程必须 与新的教育理念相适应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 。高校体育俱 乐部 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程 中的产物 ,它的产生为新 时期 高校体 育的开 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1 有 关 体 育 俱 乐 部 概 念 的 研 究 和 理 解
p o l ome to eh rr g lryt at iaei at ua ci t r e pewh e g te e u al O p ri p t nap ri lra t yo t c c  ̄i
f l ao” o r a t n 。从 对俱 乐部的概念研究 中我 们了解 到俱 乐部是 存在 某 re x i 区域内具有一定社 会关系的群体 ,个体的某些需求 可以在 俱乐部中得 到满足 ,个体在俱乐部 中参加的活动具有一定的 自由性 、开放性 、娱 乐性。在国内对体育俱 乐部概念的研究还不深入 ,还没 有明确统一的 定 义。本研究 从大 量文献资料 研 究的基础上 对高 校体育 俱乐部 定义 为 :高校体育俱 乐部是 高校 中一种 以共 同兴趣的学生 为主体 ,基于对 体育锻炼健康意识的需要 ,自由选择体育活动项 目组成 的学校体育团 体 ,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开展形 式。
早在 2世纪 初 ,体育俱乐部就成为美国高等院校校园生活的一个 t ) 组 成部分。在 l 世纪 后4 年和2 世纪前l 年 ,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俱 9 t ) t ) t ) 乐部初有 规模 , 主 要由教师 控管 着体育俱 乐部的 活动计划 。12 但 92 年 , 国成立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指导者联合会 ,讨 论了有关体育俱 乐 美 部发展『题 , 相继成立了各种专项运动俱乐部 ,这些运动俱 乐部分 u J 并 为职业运动和业余运动两大类型 ,前者由各个职业俱乐部管理 , 者 后 属 于美 国奥委会和业余俱乐部管理 。在 日本 ,二战后形成了两 种俱乐 部形式 的课外活动 ,第一种是必修俱 乐部活动 ,此活动在学校课程表 规定的时『进 行 ,活动 内容有艺术 , 廿 J 科学 、体育等 ,要求学生均应参 加 , 可从艺术 、 育 、科学 中选一个项 目。第二种是 自由俱乐部活 但 体 动 ,是 利用课 余时间 以学生 为体建立 起来 ,教师 起帮助作 用 。在 德 国 ,体育课外的体育教育活动一般 以体育俱 乐部的形式开展 ,有校内 体育俱乐部和校外体育俱乐部之分 ,但这两种体育俱乐部的特 征和模 式与社 会上的体育俱乐部相似 ,且它 与社会体育俱乐部是相辅 相成融 为一体的 , 的组织基础一般是运动 专项 ,这也是德国学校体 育的一 它 大特色。上世纪 ) 年代在德国开展的 《 黄金 i ̄ 》,为德国学校体育 t' l 俱乐部诞生奠定了基础 ,在 以后的2 年 中,参J 体育俱乐部的人数飞 t ) J u 速发展 : 学校 中,学生不但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 , 参加社会 在 还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运行体系的构建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运行体系的构建
置体育俱乐部 。学生可以根据 自身条件与兴趣爱好 ,自主选项上 课。学校应鼓励并协助学生会成立各种体育协会 ,由学生 自己管
高校体育俱乐 部已经成 为我 国高校体育思想 的体现 ,它对于缩 短教 育理论 与实践 的距 离 ,构建现代大学体育 管理体系有着重
要 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高校推 行体 育俱 乐 部教 学的 现状
更好 地指 导 教 学 实 践 , 对 学 生 进 行 系 统 的 专 项 教 育 。同 时体 育 能
育的终身化、 闲化 、 休 娱乐化 的发展趋势 ,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 考 文献 :
… 罗达 勇 。 海 燕. 国普 通 高校 体 育俱 乐部 教 学模 式 的 现 汪 我
状 与研 究【 . 京体 育 大 学 学报 . 0 3()3 2 3 4 1北 1 2 0 . :7  ̄ 7 . 3
教师还要积极接受继续教育 , 学习本专项科 目的前沿 知识 , 并拓
展 专 项科 目以外 的知 识 。
f 2 1许斌 ,戴 永 冠 .俱 f 部 制体 育教 学体 系 的理 论 与 实践 研 t .
究— — 以 广 东 工业.. 『 王葵 , 鸿 . 高校 体 育教 学 俱 乐部 模 式 的 探 析 —— 兼 论 3 1 陈 对
东华 理 工 大 学体 育教 学 实施 俱 乐部 模 式 的 可行 性 Ⅱ. 】东华理 工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版) 2 0 . 社 ,0 9 . 3 作 者 单 位 : 南 师 范 大 学 体 育 学 院 云 南 昆 明 云
的要求 , 是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 更
【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俱 乐部 教 学 运行体系 体育教学是高校教 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 ,是 实现 体育 目标的 主要途径 。传统 的体育 教学模 式 已呈现 出越来越 多的问题与弊 端 ,改变高校传统的体 育教学模式 ,是高校体 育教学改革 的核 心。改革 开放 以来 , 在与西方体育交流 与合 作的过程 中, 体育俱

论普通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的构建

论普通高校俱乐部制体育课程的构建
体育意识 .
1 俱 乐部模式特 征分析 俱乐 部的管理与组织 以会 员意愿为前提 ,充分尊重他们 的选择 .会员既接受服 务又为他人提供服 务的双重
角色 ,拉 近 了会员彼此之 间的距 离,增加 了互动几率 ,无 形中提高 了俱乐部活动 效率 ,使会员 的能力在多方面 得 以提升 [.分析俱乐部模式 ,有助于我们 全面认识俱乐部 的管理组织特 点,并更为合理 地加 以运用 .概括起 2 1

起 自然会拥有共 同的话 题 ,这为会员进发创造 灵感提供 了很好 的平 台.其 次 ,长期和睦共 处和 技艺交流 ,使
会 员间的友谊 日趋加深 ,心理距离拉近 ,从而集 聚起 大量 的信息 .这些信 息交叉延伸 ,拓 宽了会 员们 的视野 ,
收稿 日期 :2 1-9 2 0 10 .7
作 者 简介 :汤 道 志 (9 7 ) 男, 17 一 , 江苏 南通 人, 通大 学体 育科 学学 院讲 师 南
第 1 期
汤道志
论 普 通 高 校 俱 乐 部 制 体 育 课 程 的构 建
5 7
丰富了他们的理念 ,进而激发起 巨大 的创造潜 能. 5 )拥有 归属感 .在 具有平等和谐 氛围的俱乐部 里 ,每位会 员参与活动 时都有 人际互动 的情感 需求 ,这使 得会员间 的联系更 为紧 密,互动更为积极主动 ,对俱 乐部 的依赖 性 自然就会渐渐增强 .俱乐部成员相互信任 、
3 )相 处的平等性 .每种俱乐 部都有各 自的章程和活 动规则 ,作 为其会员必 须严格遵 守,不得轻 易违 反,
这 是基本的游戏准 则.在这样 的制度约束下 ,每位 会员享受 同等 的待遇 ,他 们会感到俱乐 部对 待每个人都 是平 等 的. 4 )蕴藏 巨大的创造潜 能 .会 员根据 自己的兴趣 、爱好和 个人需要 ,选择适 合 自己的俱 乐部 ,会 员们聚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式教学体系的构建
1.课程指导思想
根据终身体育的思想,学生的需求,社会大众健身的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锻炼,快乐中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主创新能力及团队精神,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作为课程的指导思想。

2.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健美操的学习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大众健身理论知识、方法、技能。

(3)通过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彰显个性,自主创新的平台。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信心、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

3.课程定位
积极响应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

根据健美操项目特点,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生理、心理上的需求。

考核方法,简单易行,讲究实效性、可行性、合理性。

4.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
第一段:主要体现教和学。

由课的开始部分、热身部分、学习三部分部分组成。

(40分钟)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领操员式的授课方法。

第二段: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方法:小团体教学,学生自由结组,组长负责组织管理,教师巡视指导。

(20分钟)
第三段:主要体现课内小俱乐部教学。

课内俱乐部的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组建符合或接近健美操项目特点的其他学习小组。

比如,拉丁舞、街舞、广场舞等等。

组织管理,由教学骨干负责,教师只是宏观管理。

本教学环节由练习、才艺展示、教师点评组成。

(30分钟)
5.教学内容
5.1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无论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遵循)
(1)符合我校体育教学总体要求和规定。

(2)练习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

(3)动作编排符合规范性、科学性、时代性、普适性、健身性,同时简单易学,符合大众健身等特性。

(4)练习强度控制在中等强度。

5.2教学大纲(一学期,15次课,30学时,共2学期60学时)第一学期:
第一个教学内容:不同风格的组合练习(比如:拉丁、恰恰、爵士等等)。

(4次课)主要目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素材。

第二个教学内容: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每学期任选一项,内容有:第一学期:拉丁舞、井陉拉花健身操、泰迪球井陉拉花健身舞蹈、大众锻炼标准一级、交谊舞、广场舞、排舞、健身街舞。

(6
次课)
第三个教学内容:课内俱乐部自选内容。

(6次课)
第四个内容:考核(1次课),理论课(基础理论、专项理论,2次课)。

第五个内容:健康标准测试(1次课),运动会辅导(1次课)。

第二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个教学内容:不同风格的组合练习(比如:拉丁、恰恰、爵士等等)。

(4次课)主要目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素材。

第二个教学内容:教师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每学期任选一项,内容有:拉丁舞、井陉拉花养生功、井陉拉花健身舞蹈、大众锻炼标准二级、交谊舞、广场舞、排舞、健身街舞。

(6次课)
第三个教学内容:课内俱乐部自选内容。

(6次课)
第四个内容:考核(1次课),理论课(基础理论、专项理论,2次课)。

第五个内容:健康标准测试(1次课),机动(1次课)。

6.考试内容与方法
(1)教师指定内容。

教师负责组织考核。

(2)课内俱乐部教学内容。

由学生负责组织考核。

(3)健康标准测试内容。

体育部统一安排测试。

7.考试内容的权重(满分100分,一学期)
(1)教师指定内容,满分20分。

(2)课内俱乐部内容,满分20分。

(3)学生学习态度,满分30分。

(4)学生出勤,满分30分。

(5)健康标准测试。

(成绩只作为体育课的参与指标,不参加标准测试,体育课成绩最多记59分)。

8.评价指标
8.1教师评价因素与分值。

满分20分
①动作的正确性(4分)。

②动作连接的流畅性(4分)。

③表现力(4分)。

④身体的协调性(4分)。

⑤节奏感(4分)。

8.2学生评价因素与分值
学生推选出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根据学生最终成果展示,给出相应的分值。

满分20分。

①动作的正确性(4分)。

②动作连接的流畅性(4分)。

③表现力(4分)。

④身体的协调性(4分)。

⑤节奏感(4分)。

8.3学习态度评价因素与分值:满分30分
很好——30分(出勤达到13次以上、并且课上认真刻苦练习,
积极帮助同学)。

比较好——25—20分(出勤11次以上、并且课上认真刻苦练习,成绩有较大提高)。

一般——15分(出勤达到10次以上、并且课上认真刻苦练习,成绩有所提高)。

较差——10分(练习、出勤、成绩等一般)。

8.4学生上课出勤评价因素与分值。

满分30分
由教师根据上课记录,给出相应的分值。

迟到、早退累计2次,按缺勤1次计算。

15次——30分
14次——25分
13次——20分
12次——15分
11次——10分
0次——体育课不及格 [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