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组合。
2. 学习书法的字体和结构。
3. 学习书法的布局和章法。
4. 欣赏和分析经典书法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示范法:展示经典书法作品,分析字体和结构。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练习书法,纠正书写错误。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交流学习心得,互相评价。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示例演示。
3.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书法,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解:分析经典书法作品,讲解字体和结构。
5.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书法创作。
6.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评价。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书法技巧和书写规范,关注其在练习过程中的进步。
2. 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欣赏和分析书法作品来体现。
3.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毅力,观察其在书法练习中的坚持和专注程度。
七、教学资源1. 书法教材和参考书籍,用于指导和拓展学生的学习。
2. 书法用具,如毛笔、墨水、纸张等,供学生练习使用。
3. 经典书法作品图片或视频,用于欣赏和分析。
4. 评价表格或评分标准,用于记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第二周:学习书法的字体和结构,分析经典书法作品。
3. 第三周:练习书法创作,注重字体和结构的运用。
4. 第四周:学生展示书法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3. 注重书法练习的安全,正确使用书法用具,避免意外伤害。
十、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书法基本技巧:学习运笔、用墨、构图等基本技巧。
2. 书写规范: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3. 书法作品欣赏:分析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书法基本技巧的运用和书写规范的掌握。
2. 难点:如何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和审美取向。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3. 欣赏法:分析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取长补短。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书法基本技巧讲解与实践2. 第二课时:书写规范讲解与实践3. 第三课时:书法作品欣赏与分析4. 第四课时:书法创作实践5. 第五课时: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六、第六课时:书法艺术与文化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体会书法作品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2. 教学内容: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书法作品中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书法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书法艺术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难点:如何从书法作品中感受到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书法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示范法: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互动法:学生分享对书法作品的感悟,讨论书法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七、第七课时:硬笔书法练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
提高学生的硬笔书法水平,使书写更加工整美观。
2. 教学内容: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硬笔书法的练习方法硬笔书法作品的创作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硬笔书法基本技巧的掌握。
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硬笔书法作品。
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硬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和练习方法。
示范法: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
教学大纲: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大纲和教案。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种艺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文化底蕴。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书法教育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六年级下册书法的教学大纲和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的书写笔画和构图原则等。
2.学习书法的基本技能。
学生应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包括笔法、用笔、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技巧,能够较为熟练地书写常用书法字体。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将有所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体会到书法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美学内涵。
4.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书法,学生将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对美的鉴别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书法的基本知识学生应该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常用书法字体、基本的书法笔画、笔法、用笔、结构和布局原则等方面。
教学内容可以以《字帖》为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通过模仿碑帖中的字迹,逐渐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
2.书法的基本技能学生应该做到熟练掌握宣纸、毛笔的使用。
在书法练习过程中,可以先进行基本笔画的练习,逐步过渡到字体构造和整体书写。
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书写技能。
3.书法的审美教育教师应该通过展现书法精品、书法名家的作品,帮助学生领略书法之美,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针对学生对书法的认知欠缺,可以通过展示优秀书法作品,向学生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讲解法教师可以通过对书法基本知识的讲解,为学生提供更为详细的、系统的书法知识体系。
3.示范法教师需要展示给学生书法的实际操作方法,以此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字形、笔画构造原则等。
4.引导法教师可以通过指导、辅导学生书法作品的写作,让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感知和批判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别和表达能力。
(完整word版)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四、作业:完成四个笔画的练习。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2复习基本笔画(二)
授课人
老师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2、复习基本笔画折、钩、点、挑的写法。
3、复习带有基本笔画的字“中”“小”“主”“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间隔匀称、左右对称独体字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2、出示“马”“末”,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3、板书课题:独体字(而)——匀称、对称
二、(一)学写间隔匀称的独体字
1、出示“马”“州”,说说这两个独体字的特点。(间隔匀称)
4、钩的写法:
竖部写法与竖画相同,不收笔。钩部(也就是竖钩的收笔)
(1)向左下斜顿,要重。
(2)回锋向上,稍停。
(3)转向左上勾出,出钩方向可平向左,也可斜向左上,但决不可斜向左下。
5、生练习写钩画,写“小”,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6、点的写法。
(1)起笔——顺时针方向转向右下重按。
(2)紧接起笔,向右下移动位置后继续重按,加长点画。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写字姿势歌。
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人字头”,板书课题。
二、教学“人字头”
1、指名说“人字头”书写分析。
2、师示范书写并讲解要领。
(1)撇画轻而较直,起笔在竖中线上。
(2)捺画粗壮,一波三折。
六年级书法下册教案《第8课 书法幅式》西泠版

《第8课书法幅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书写书法作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1. 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
2. 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
教学难点:1. 书法幅式的特点。
2. 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
2. 毛笔、墨汁、宣纸等书法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学习1. 讲解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
a. 条幅:长条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古诗、名句等。
b. 中堂:正方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对联、名言等。
c. 斗方:正方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短文、题跋等。
d. 横批:横幅形的书法作品,通常用于书写匾额、招牌等。
2. 讲解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
a. 字体:选择合适的字体,如楷书、行书、草书等。
b. 字号:根据作品内容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字号。
c. 章法:合理安排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保持整体的和谐统一。
d. 墨色:掌握好墨汁的浓淡,使作品更具艺术效果。
3. 示范书写书法作品。
a. 选择一种书法幅式,如条幅、中堂等。
b. 根据书写规范,示范书写一幅书法作品。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种书法幅式,书写一幅书法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给予建议和鼓励。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强调书法幅式和书写规范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书法幅式的种类和特点,以及书法作品的书写规范,培养了学生书写书法作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六年级毛笔书法教案(下册)

六年级毛笔书法教案(下册)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毛笔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文化。
培养学生对毛笔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掌握正确的毛笔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1.2 教学内容毛笔书法的定义和历史发展。
毛笔书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毛笔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文化。
示范法:演示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练习法:学生进行实际的握笔和书写练习。
第二章:基本笔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毛笔书法的基本笔画。
培养学生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则。
2.2 教学内容毛笔书法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
笔画顺序和书写规则。
2.3 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基本笔画的书写。
练习法:学生进行实际的笔画练习。
第三章:字体结构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原则。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结构。
3.2 教学内容汉字的结构原则:平正、匀称、协调。
常用汉字的结构特点。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汉字结构的原则和特点。
示范法:演示常用汉字的结构书写。
练习法:学生进行实际的汉字结构练习。
第四章:作品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毛笔书法作品的创作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毛笔书法作品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作品创作的步骤和技巧:选择主题、布局构图、书写字体、调整格式。
创作毛笔书法作品的具体方法。
4.3 教学方法示范法:演示创作毛笔书法作品的过程。
练习法:学生进行实际的作品创作练习。
第五章:欣赏与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欣赏毛笔书法作品。
培养学生对毛笔书法作品的评价能力。
5.2 教学内容欣赏毛笔书法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评价毛笔书法作品的标准和原则。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欣赏和评价毛笔书法作品的方法。
示范法:演示欣赏和评价毛笔书法作品的过程。
练习法:学生进行实际的欣赏和评价练习。
第六章:硬笔书法基础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硬笔书法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
掌握正确的硬笔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竖与撇的重与变》 湘美版

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2《竖与撇的重与变》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竖撇的基本构造特点,掌握横折竖练字法。
2.通过学习、模仿,运用竖撇笔画,写出基本的汉字。
3.增强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笔画?(点横、横、提、捺、竖、撇、钩、折、提)2.引导学生回忆并朗读这些笔画的基本构造及书写方法。
(二)新课讲解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竖与撇的重与变》。
2.教师给出书法作品图片,让学生观察比较,提问:这几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花絮)3.引导学生感知和发现这些作品中花絮与其它笔画的比例,使学生扣住扎实的竖撇,评价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氛围。
(三)书写训练1.请学生到讲桌前逐帧模仿和感受花絮,哪些处要按压,哪些处要稍加提起,强调要动的自然、舒展。
2.师生一起评价和修改作品中的不足,慢慢领悟细致、严谨的学习态度,尤其要掌握了居中、对称、构面等艺术要素的用法。
3.让学生带着作品去找爸爸、妈妈、家人赏析。
(四)巩固练习1.给学生留下时间,让学生自行完成篆体字标志拓印及制作练字卡片。
2.按照练字卡片,模仿并练习书写,边练边检查自己的书写姿势、字形和笔画运用是否正确。
3.教师巡视指导、纠正,监督整个练习过程。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看、评价学生在练习和作业中的表现及完成度,对学生的书法基础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
三、板书设计笔画始笔/结束笔画示例竖从上到下一、丁、七、万、亲撇从左到右斜向下七、卜、夕、世、孙横从左到右二、人、大、古、干折在笔画中弯曲木、刃、身、先、射提竖提一点乙、凡、云、已、巴捺竖向左,斜向右匕、十、夫、父、民钩相当于撇或横,在之前曲向上又、小、幺、介、饭拐曲折经过工、耳、太、户、西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采用教师讲解、学生模仿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竖撇的基本构造特点,并在书写过程中注意运用竖撇笔画,写出基本的汉字,提高了学生的书法鉴赏能力和兴趣。
六年级毛笔书法教案(下册)

六年级毛笔书法教案(下册)第一章:课程介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毛笔书法的历史和发展2. 毛笔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笔画、结构、布局等)3. 毛笔书法的欣赏和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毛笔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示范毛笔书法的书写方法和步骤。
3. 练习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书写,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2. 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书写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对毛笔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第二章:基本笔画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毛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等)。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
二、教学内容1. 毛笔书法的基本笔画及其书写方法。
2. 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法:示范基本笔画的书写步骤和要领。
3.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书写基本笔画,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2. 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书写基本笔画的质量。
2. 学生掌握正确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的熟练程度。
第三章:汉字结构学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
2. 培养学生书写整齐、美观的汉字。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
2. 书写整齐、美观的汉字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汉字结构规律和书写方法。
2. 示范法:示范书写整齐、美观的汉字。
3. 练习法:让学生练习书写不同结构类型的汉字,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等书法用品。
2. 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书写汉字的整齐度和美观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下册《书法》教案第一课硬笔书法欣赏概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硬笔书法欣赏方法,提高对硬笔书法欣赏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以教材为依据,扩展教学内容,通过看、听、交流等形式,学会对硬笔书法进行欣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材中硬笔书法作品的欣赏。
难点:理解同一个字由不同的人书写出来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人们的书写工具是毛笔,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们的书写工具由古代的毛笔,变成了现代的多种书写工具,例如,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等,而钢笔、圆珠笔、中性笔等又同程硬笔。
硬笔书法的价值与软笔(毛笔)书法是一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硬笔书法欣赏概述”)。
二、新课教学:1.讲解田英章硬笔书法的特点,2.讲解书法欣赏的含义。
3.讲解欣赏方法书法的步骤。
4.让同学们分别欣赏田英章硬笔楷书作品、卢中南硬笔楷书作品。
5.讲解字的结构和笔画。
三、课堂小结四、板书设计第2课田英章硬笔书法欣赏教学内容:课本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田英章老师及他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田英章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艺术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田英章老师作品的书写技巧。
难点:了解田英章老师作品风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书法欣赏的方式方法,也知道了一些田英章老师的作品,那么我们今天接着来看看田英章的硬笔书法特点。
二、新课教学1.了解田英章及他的硬笔楷书作品。
2.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的书写格式。
3.讲解田英章先生的作品章法。
4.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结构。
5.讲解田英章先生作品的用笔方法。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四、板书设计第3课卢中南硬笔书法欣赏教学内容:课本5-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卢中南先生硬笔作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从中了解书法的博大精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卢中南先生作品的风格特点。
2.难点:知道卢中南先生的字的笔道劲利、舒展、结构严谨、字势挺拔、具有一种俊美洒脱的艺术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的硬笔书法作品,相信同学们一定被田英章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底、超群的书法技艺所深深折服。
希望同学们以田英章老师为榜样,勤学苦练,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本课让我们继续徜徉在书法艺术的海洋中,再来认识一位与田英章老师比肩的当代书法名家—卢中南老师。
二、教学新课1.讲解卢中南老师及他的作品。
2.讲解卢中南老师字的特点。
3.欣赏卢中南先生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第4课吴玉生硬笔书法欣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吴玉生及其书法作品的特点,学生能根据教材进行简单的临写。
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教材,从教材作品中去感受、学习行楷书技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行楷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吴玉生老师的行楷书字体的特点及临写的要点。
难点:行楷书字体的书写技法。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一起欣赏了田英章老师和卢中南老师的硬笔楷书作品,本课我们来欣赏另一位书法名家的不同书体,这就是吴玉生老师的行楷书法作品。
(板书课题:第4课吴玉生硬笔书法欣赏。
)二、教学新课:(一)简单了解吴玉生老师(见教材P8页)。
(二)简单讲解吴玉生老师的书法作品特点:特点:静中寓动、结构美观、姿态生动。
(三)欣赏教材P8上的书法作品。
(四)欣赏书法作品《爱莲说》。
1.简单介绍《爱莲说》;2.欣赏吴玉生老师的书法作品《爱莲说》:该作品用笔精到,从起笔到收笔都写得一丝不苟;笔画有断有连,结合巧妙;字与字之间讲究照应,收放适宜。
3.简单讲解行楷书的一般书写技法。
三、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书法学习过程中,不断临摹名家作品,提高自己的书法审美观念和书写水平。
板书设计第5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行楷的基本特点,并能掌握一些行楷的书写技法。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解、观察等形式,使学生观察到行楷的书法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行楷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法。
难点:行楷的书写技法。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新课内容。
1.总结上节课的内容。
(重点是吴玉生先生的书法书写特点)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五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二、教学新课:1.简单介绍什么是行楷?2.简单介绍行楷的实用性。
3.以教材为基准,简单将楷书和行楷两种书体进行对比。
三、讲解行楷可以通过以下六种途径来提高书写速度。
1.缩短行笔距离。
2.调整楷书笔顺。
3.改变笔画形态。
4.使用弧线代折。
5.连写相邻笔画。
6.适当应用草书。
(说明:以上六种途径,在实际书写中,通常是综合应用的。
)四、指导学生将教材上的行楷字进行临写。
五、课堂总结。
六、板书设计:第5课硬笔书法的快写——认识行楷1.缩短行笔距离。
2.调整楷书笔顺。
3.改变笔画形态。
4.使用弧线代折。
5.连写相邻笔画。
6.适当应用草书。
第6课行楷的基本技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行楷的书写技法,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行楷书的练习。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教学,除了作适当的讲解,剩下的时间,都是指导学生进行行楷字的临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行楷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材中出示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及例字的临写。
难点:教材中出示的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的识记。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谈话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1.逐一讲解各种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
2.指导学生进行例字的临写。
3.在学生临写过程中,教师要随堂巡视,针对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讲解,如果是出现的普遍性问题,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技法学习。
4.指导学生再次对教材中的例字进行临写。
三、提出学习要求:1.要牢记各种偏旁部首的书写技法。
2.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要敢于运用所学的行楷书写技法。
3.要想写一手好字,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坚持不懈地去练习,掌握不同字体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技法,牢记于心,敢于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写出一手好字。
四、课堂总结五、作品欣赏:小小书法家(硬笔)作品欣赏六、板书设计:第6课行楷的基本技法不同偏旁部首在行楷中的书写技法第7课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课时划分:1课时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讲解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
方法: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上下两部件的重心熬的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
4.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
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板书设计:第7课上宽下窄和上窄下宽上宽下窄型字的书写上窄下宽型字的书写第8课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长下短型和上短下长型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两种类型的字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两种类型的字的书写技法的掌握。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2.提问: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二、新课教学:1.讲解上长下段型字的写法。
写法: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
2.讲解上短下长型字的写法。
写法: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的窄。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在哪里。
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
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五、板书设计:第8课上长下短和上短下长上长下短型字的写法上短下长型字的写法第9课上下相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认识上下相等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9课上下相等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相等型结构的字?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下相等型字的写法:(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
(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
(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2.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3.要求学生进行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1.学一学,写一写。
2.想一想,说一说。
四、课堂总结。
五、欣赏书法名言。
六、板书设计:第9课上下相等1.上下约各占高度的1/2。
2.注意上下不可远离。
3.上稍窄下稍宽,上下不可远离。
4.各自成型,上下呼应。
第10课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型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认识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两种类型字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找出病因。
课时划分: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1.板书课题:第10课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分下合和上合下分两种类型的字呢?二、教学新课:1.讲解上分下合型字的写法:(1)上部分要分而不散。
(2)上下两部分间隔紧凑。
(3)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
2.讲解上合下分型字的写法:(1)下部要相互靠拢。
(2)整体避免散乱疏松。
(3)上下两部分的重心要在竖中线上。
3.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病例,并说说问题出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