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专升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 6. 阅读理解8. 简答题9. 词语解释单项选择题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成熟的著作是( )(2011年真题)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A2.《郑伯克段于鄢》中“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指斥对象是( )(2010年真题)A.郑庄公B.共叔段C.姜氏D.颖考叔正确答案:B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下面哪部作品( )(201 1年真题) A.《春秋》B.《左传》C.《战国策》D.《论语》正确答案:D4.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2008年真题)A.王维B.孟浩然C.谢灵运D.陶渊明正确答案:D5.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2008年真题)A.高适与岑参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正确答案:A6.下面哪个作品描写了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2010年真题) A.《长恨歌》B.《汉宫秋》C.《西厢记》D.《桃花扇》正确答案:A7.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2010年真题)A.闻一多B.戴望舒C.郭沫若D.冰心正确答案:C古文翻译题8.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固亲。

(2011年真题)正确答案: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统治者的作为合乎礼节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

9.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2010年真题)正确答案:他当了齐国宰相,每顿吃饭时只吃一个肉菜,妻妾不穿丝绸衣服。

10.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2010年真题)正确答案:一个国家受不了两个君主的统治,您将对他怎么办?1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2011年真题)正确答案:姜氏有什么满足的?不如趁早给她安排个去处,不让她的势力滋长蔓延。

如果蔓延开来,就难以对付了。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含解析)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答案全解山东省临朐第二中学于海生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仲(zhîng)裁阿(ē)谀入场券(quàn) 捕(pǔ)风捉影B、袅娜(nuï) 勒(lēi)紧嚼(jué)舌头百孔千疮(chuāng)C、精辟(pì) 躯壳(qiào) 横剖(pōu)面一语中的(dì)D、柏(bǎi)树模(mï)具配给(jǐ)制否(pǐ)极泰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注意常见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侧重两个方面:一是容易读错的字,包括形近而音不同的字和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字;二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移。

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

吃不准的情况下,可多考虑从词语具体意义以及词语的词性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

善用排除法和认定法。

如果题干是全部不相同的,就把有两项相同的去掉;如果题干是与所给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则去掉一个不同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全都正确,就去掉有一个错误的一项;如果题干是读音有错误的一组,就排除肯定无误的一项;如果按题目的要求直接可以认定的答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答案。

A应该是捕bǔ风捉影,本字容易和‚铺‛‚浦‛等同形字混淆。

B应该读嚼(jiáo)舌头,这个词在山东方言中常常误读。

‚嚼‛是一个多音字,[1]用牙齿咬碎,读jiáo如‚细嚼慢咽‛‚味同嚼蜡‛;[2]用于某些复合词,读jué,如‚咀嚼‛;[3] 组词‚倒嚼‛,反刍,牛等动物把粗粗咀嚼后咽下去的食物再反回到嘴里细细咀嚼,读jiào。

D应该读模(mú)具,‚模‛也是个多音字,读mó,[1]法式,规范,标准,[2]仿效;[3]特指‚模范‛;读mú[1]用压制或浇注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2]模样。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

(全国卷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细则)一、(12分,每小题3分)1C2B3A4B二、(9分,每小题3分)5B6A7C三、(9分,每小题3分)8A9B10D四、(23分)11(10分)(1)(6分)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译出大意给3分;“日”“哺”“莫”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补充细则】日:天天、每天、每日,经常(х)时间名词作状语。

莫:不,没有哪种方法,没有哪种办法,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比…更好的。

每小句1分。

(2)译出大意给2分;第二字,第二“兄”字两处,每译对一处1分。

【补充细则】君:把他当成国君(对待),像国君一样对待。

兄:把他当成兄长(对待),像兄长一样对待。

总原则:关键词语和大意翻译不重复扣分。

(扣除关键词,句意对给分。

)12(8分)(1)(3分)“拳”和“退”。

用“他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答出“拳”和“退”的,给1分;能作出分析的,给2分;如找出其他的字,如“明”、“阔”的,只要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

意思答对即可。

【补充细则】①答出“拳”“退”1分,正确分析2分;“明”“阔”分析合理,酌情给分。

②每个字的分析,修饰语:传神、具体、形象,宾语:姿态、形态、样子等。

③只有一个字的分析,中无修饰语,不扣分,两字都无修饰语扣1分。

④对两字好处分析不太准确,而又答出最后一句的,不扣分。

⑤没有对两字好处的具体分析,而只有最后一句的,给1分。

⑥如考生选明、阔,用明字衬托出月光明亮的沙滩上,白鹭蜷缩的状态,用“阔”字,表现出飞鸿在这辽阔云天自由飞翔的情景。

⑦如选中一句中两字,即使分析正确,也扣1分。

(2)(5分)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0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先秦诸子中,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2.《咬文嚼字》中用月轮的“晕外霞光”来说明文字的联想意义,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3.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B.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C.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著追求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4.《垓下之围》中,表现项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的细节描写是( )A.“虞兮虞兮”的慷慨悲歌B.“天之亡我”的三次呼告C.嗔目叱退汉将赤泉侯D.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5.《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 )A.议论与叙事B.议论与抒情C.抒情与描写D.叙事与抒情6.《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象征B.类比C.对比D.铺垫7.下列《先妣事略》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B.室靡弃物,家无闲人C.手中纫缀不辍D.遇童奴有恩8.《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 )A.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第 1 页C.姐姐的死讯D.田野里的一线光、一个亮9.下列作品中,属于散文诗的是( )A.《秋夜》B.《我与地坛》C.《哭小弟》D.《都江堰》10.《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 )A.精于翻译B.工于鉴赏C.教子成功D.性格刚直11.《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A.喜剧色彩B.悲剧色彩C.正剧色彩D.闹剧色彩12.《行路难》中,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3.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 )A.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C.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D.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14.下列诗篇中,托物言志,表达忧国忧民心情的咏物之作是( )A.《蒹葭》B.《陌上桑》C.《秋兴八首》(其一)D.《早雁》15.用“雕栏玉砌”来指称南唐宫殿,这种修辞手法是( )A.借代B.比喻C.比拟D.夸张16.《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B.借景抒情C.借典故抒情D.借比喻抒情17.《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A.章节整齐的建筑美B.和谐流畅的音乐美C.婉转优雅的语言美D.情景交融的意象美1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第 2 页A.逐层演进B.相互对比C.抑扬交错D.对等并列19.《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 )A.袭人B.宝玉C.黛玉D.贾母20.《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 )A.做了许老爷的姨太太B.生了儿子却被大太太夺去C.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D.始终未能将百裥裙的带子缝上去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8年专升本语文试卷答案

2008年专升本语文试卷答案

2008年大学语文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 ACBAC 6-10 CBCDB 11-15 BDBCC 16-20 CDBCD二、填空21、竟无语凝噎22、白头搔更短23、楚天千里清秋24、沙头空照征人骨2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三、词语解释26、存:看望、问候27、斟酒28、流逝的江水29、辽阔渺茫的样子30、做鞋靴穿四、翻译31、将要大兴土木时,就想到要应适可而止,让百姓休养生息。

32、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消失或增长。

五、简答33、作者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批判了加强给他的“侵害、生事、征利、拒练、以至天下怨滂”的观点。

作者对论敌的反驳是建立在“名实相符”的论事原则。

34、“地底下”指的是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

当时,指的是领导中国人民抗日的中国共产党人。

35、《张》第二部分的人物性格刻画的有三个特点:1、注重细节描写,如南雾云的抽刀断指,引箭射塔;2、注意从人物的相互关系入手,张,许和南三个英雄相互映衬,反面人物贺兰进明对英雄人物起反衬作用;3、多处运用侧面烘托,为一座大惊,船上人指以相语.36、题目《关山月》全诗每4句为一层,前4句概括出议和后造成的悲惨景象。

然后,围绕“关山月”内外之景,三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都发生在“关山月”内外,紧扣题目,最后表达了诗人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之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六、阅读分析题37、1、在短短的诗行里,一再用“悄悄”这一叠词,表达诗人认识怕惊扰康桥的静谧,对她近乎崇拜的神圣情感。

2、重要运用比拟手法,拟人如“夏虫沉没”,拟物如“别离的笙萧”,把云彩写成了可带走的东西。

3、善于捕捉形象,把情感熔铸与形象之中,创造耐人寻味的意境,体现作者诗歌创作建筑的形式美,音乐的韵律美和色彩的绘画美,以及纤丽委婉,轻盈飘逸的诗风。

38、1、项王所唱的诗歌在形式上有一个特点,每一句加“兮”字。

这种特点在古代属于楚词。

2、既表达了自己英雄末路,悲歌慷慨的本色,也表达了对虞姬深深爱恋的儿女情怀。

08-24山东升本 填空(带答案)

08-24山东升本 填空(带答案)

2008年一、填空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_、论据_、论证。

4.茅盾的_ 《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主义巨著。

5.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再别康桥》_中的句子。

6.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的下句是人比黄花瘦。

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

8.班固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评价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9.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游园》选自他的剧作《牡丹亭》。

10.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2009年一、填空1.《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属于语录体体散文。

2.《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 春秋三传”。

3.《燕昭王求士》记叙了郭隗帮助燕昭王定计报仇雪耻、振兴燕国的故事。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句中的“沐”意思是洗头_。

5.“隧而相见”中的“隧”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6.《采薇》这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巴金曾写过一篇题为《怀念萧珊》的文章,来纪念他的夫人。

8.《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胡适在1932年6月写的一篇鼓励大学生努力奋发的文章。

9.戴望舒在其诗作《雨巷》中选择了雨中丁香作为人们愁心的象征。

10.“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这是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中的名句。

2010年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2.晋宋之际第一个大力创作山水诗的人是_ 谢灵运__。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中“当”的意思是对着。

4.“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中“疾”的意思是敏捷、敏锐。

5.成语“信誓旦旦”出自于《诗经•氓》。

6.“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7.《小城三月》的作者是萧红。

8.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 激流三部曲。

9.鲁迅的《秋夜》是一篇散文诗。

2008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词语解释题 4. 简析题 5. 作文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正确答案:C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A.不正当娱乐泛滥B.求学为升官发财C.不尊重师长学友D.不注重购置书籍正确答案:B3.《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对比联想C.地点统一性联想D.相似联想正确答案:D4.《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到冯谖“弹铗”,孟尝君“左右”“皆笑之”“皆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A.对比反托B.侧面映衬C.类比显现D.象征暗示正确答案:B5.《前赤壁赋》“主客对话”中,“客”的主要情感倾向是A.功名难就B.乐观旷达C.人生无常D.适意自然正确答案:C解析: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贬抑客人的主张,伸张主人的见解)。

从中可知,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客代表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故排除选项A、B、D。

答案为C。

6.《马伶传》的中心意旨是A.反映当时金陵梨园的激烈竞争B.讽刺当朝宰相顾秉谦C.叙述名演员马伶一生经历D.赞扬马伶深人生活、精益求精的精神正确答案:D7.《香市》的主要特点是A.层层深入B.夹叙夹议C.即小见大D.因人见我正确答案:C8.《纪念傅雷》:“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一九七九年四月十六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正确答案:D9.《哭小弟》中使主题升华的关键转折句是A.他虽无可以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却有一个普通人的认真的、?勤奋的一生B.他那颗丹心,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顽强地跳动,不肯停息C.这样壮志未酬的人,不只他一个呵D.历史正是由这些人写成的正确答案:C解析:《哭小弟》是一篇充满抒情色彩的写人散文。

2008年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08年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填空题 2. 单选题 3. 词语解释 4. 翻译句子 5. 简答题 6. 简析题7. 作文填空题1.《诗经》分为()、()、()三部分。

正确答案:风、雅、颂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正确答案:《史记》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正确答案:论点、论据、论证4.茅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主义巨著。

正确答案:《子夜》5.徐志摩是()派的代表诗人。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中的句子。

正确答案:新月、再别康桥6.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的下句是()。

正确答案:人比黄花瘦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海明威8.班固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评价()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正确答案:汉乐府9.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游园》选自他的剧作()。

正确答案:《牡丹亭》10.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称号。

正确答案:“人民艺术家”单选题1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高适与岑参B.李白与杜甫C.王维与孟浩然D.韩愈与孟郊正确答案:A1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谢灵运D.陶渊明正确答案:D13.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A.茅盾B.郁达夫C.巴金D.鲁迅正确答案:A14.鲁迅的杂文集是()A.《坟》B.《呐喊》C.《彷徨》D.《故事新编》正确答案:A15.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 A.契可夫B.莫泊桑C.欧.亨利D.巴尔扎克正确答案:B词语解释1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正确答案:来:招徕1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正确答案:直:只是,不过18.辟邪说,难壬人。

难:正确答案:难:责难,批驳19.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正确答案:斗:使……争斗。

20.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正确答案:过:访问。

翻译句子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山东专升本(语文)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填空题 2. 单选题 3. 词语解释 4. 翻译句子 5. 简答题 6. 简析题7. 作文
填空题
1.《诗经》分为()、()、()三部分。

正确答案:风、雅、颂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正确答案:《史记》
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正确答案:论点、论据、论证
4.茅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实主义巨著。

正确答案:《子夜》
5.徐志摩是()派的代表诗人。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其诗作()中的句子。

正确答案:新月、再别康桥
6.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的下句是()。

正确答案:人比黄花瘦
7.《老人与海》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海明威
8.班固用“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评价()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正确答案:汉乐府
9.汤显祖是我国明代著名剧作家,《游园》选自他的剧作()。

正确答案:《牡丹亭》
10.老舍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称号。

正确答案:“人民艺术家”
单选题
11.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
A.高适与岑参
B.李白与杜甫
C.王维与孟浩然
D.韩愈与孟郊
正确答案:A
12.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
A.王维
B.孟浩然
C.谢灵运
D.陶渊明
正确答案:D
13.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
A.茅盾
B.郁达夫
C.巴金
D.鲁迅
正确答案:A
14.鲁迅的杂文集是()
A.《坟》
B.《呐喊》
C.《彷徨》
D.《故事新编》
正确答案:A
15.有“短篇小说之王”美誉的作家是() A.契可夫
B.莫泊桑
C.欧.亨利
D.巴尔扎克
正确答案:B
词语解释
16.来丕豹、公孙支于晋。

来:
正确答案:来:招徕
1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
正确答案:直:只是,不过
18.辟邪说,难壬人。

难:
正确答案:难:责难,批驳
19.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斗:
正确答案:斗:使……争斗。

20.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过:
正确答案:过:访问。

翻译句子
2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正确答案: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既然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22.此所谓“藉寇兵而资盗粮者”也。

正确答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拿武器借给强盗、拿粮食资助贼寇的行为啊!
23.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正确答案: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

这不能算作勇敢。

简答题
24.阅读《季氏将伐颛臾》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
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1) 孔子的话驳斥了冉有的什么错误观点?(1分)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双重喻义是什么?(2分)(3) 运用什么修辞方法?(2分)
正确答案:(1)驳斥了冉有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无过错的错误观点。

(2)表面上“虎兕”比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比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而实际上是借此比喻冉有和季路没有尽职尽责。

(3)运用了引用和比喻两种手法。

25.下面是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看见的灯光。

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

这一定是我心灵的灯,他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1)“我心灵的灯”的象征意蕴是什么?(2分)(2) 作者为什么说“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2分)(3)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贯穿全篇的线索是什么?(1分)
正确答案:(1)“我心灵的灯”是作者心目中认定的人生道路,是他对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象征。

(2) 因为爱尔克的灯光是苦难的见证和希望破灭的象征,而作者要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又要投身于广大的世界,表明作者彻底否定了封建家庭“长宜子孙”的道路,要去探求新的人生之路。

(3) 贯穿全篇的线索应是灯光。

简析题
26.简析《苏武传》中苏武的形象。

正确答案:《苏武传》一文中苏武的英雄事迹集中表现有三:一是“见犯乃死,重辱国”、“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两次欲以身殉国,忠贞不二;二是虽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容,两次拒绝劝降,威武不屈;三是北海牧羊,矢志不移、气节不改。

总之,苏武出使匈奴19年,手持汉节,放牧公羊,忍辱负重,历尽艰辛,一位不辱使命、威武不屈的英雄形象。

27.简述鲁迅《祝福》的思想内容。

正确答案:《祝福》一文的思想内容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一是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意义,作品通过封建礼教吃人的血淋淋的事实,愤怒谴责了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制度社会,也批判了周围群众所施与祥林嫂的冷漠、歧视和嘲弄。

二是祝福景象的描写以及以“祝福”为题的作用:在结构、主题表现、气氛营造上都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而且包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文
28.作文(40分)题目:我的幸福观要求:A.可写成记叙文(包括小说)、议
论文、散文,不可写成诗歌。

B.不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正确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