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反式作用因子的类型
分子生物学简答题

试述乳糖操纵子的阻遏作用、诱导作用及正调控。
阻遏作用:阻遏基因lacl转录产生阻遏物单体,结合形成同源四体,即阻遏物。
它是一个抗解链蛋白,当阻遏物与操纵基因O结合时,阻止DNA形成开放结构,从而抑制RNA聚合酶的功能。
lacmRNA的转录起始受到抑制。
诱导作用:按照lac操纵子本底水平的表达,每个细胞内有几个分子的β-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透过酶。
当加入乳糖,在单个透过酶分子的作用下,少量乳糖分子进入细胞,又在单个β-半乳糖苷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诱导物异构乳糖,诱导物通过与阻遏物结合,改变它的三维构象,使之因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而失活,O区没有被阻遏物占据从而激发lacmRNA 的合成。
调控作用:葡糖糖对lac操纵子的表达的抑制是间接的,不是葡萄糖本身而是其降解产物抑制cAMP的合成。
cAMP-CAP复合物与启动子区的结合是lacmRNA转录起始所必须的,因为该复合物结合于启动子上游,能使DNA双螺旋发生弯曲。
有利于形成稳定开放型启动子-RNA聚合酶结构。
如果将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加入培养基中,lac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被诱导试述的RN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
2个α亚基、一个β亚基、一个β’亚基和一个亚基组成的核心酶,加上一个亚基后则成为聚合酶全酶α亚基:核心酶组装、启动子识别β和β’亚基:β和β’共同形成RNA合成的催化中心因子:存在多种因子,用于识别不同的启动子试述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
1.原核只有一个起始位点。
2.原核复制起始位点可以连续开始新的复制,特别是快速繁殖的细胞。
3.原核的III复制时形成复合物。
4.原核的I具有5'-3'外切DNA解旋酶通过水解ATP 产生能量来解开双链DNA单链结合蛋白保证被解链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保持单链结构DNA拓扑异构酶消除解链造成的正超螺旋的堆积,消除阻碍解链继续进行的这种压力,使复制得以延伸真核生物hnRNA必须经过哪些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mRNA,以用作蛋白质合成的模板?(1)、在5’端加帽,5’端的一个核苷酸总是7-甲基鸟核苷三磷酸(m7Gppp)。
考研生化题

15.(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DNA的大部分序列被转录为mRNA,因而mRNA在细胞中的含量高于rRNA和tRNA。
答案:错。
虽然DNA的大部分序列被转录为mRNA,其种类多但数量少,且不稳定,所以含量并不高于rRNA和tRNA。
16.(山东大学2006年考研试题)RNA的合成和DNA的合成一样,在起始合成前需要有RNA引物参加。
答案:错。
DNA的合成在起始合成前需要有RNA引物参加。
而RNA合成在起始合成前不需要有RNA引物参加。
17.(山东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在具备转录的条件下,DNA分子中的两条链在体内都可能被转录成RNA。
答案:错。
在具备转录的条件下,不是DNA分子中的两条链在体内都可能被转录成RNA,而是只有一条链参与转录成RNA。
18.(山东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一种能阻碍RNA合成的抑制剂通常会立即影响DNA的合成。
答案:对。
19.(郑州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大肠杆菌在葡萄糖和乳糖均丰富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是因为此时阻遏蛋白与操作基因结合而阻碍乳糖操纵子的开放。
答案:错。
大肠杆菌在葡萄糖和乳糖均丰富的培养基中优先利用葡萄糖而不利用乳糖,是因为激活蛋白CAP与操纵基因结合而阻碍乳糖操纵子的开放。
20.(武汉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在E.coliRNA的生物合成中,放线菌素D是模板抑制剂。
答案;对。
21.(南京师范大学2007.2008年考研试题)真核生物的基因均有内元。
答案;对。
22.(南京师范大学2007.2008年考研试题)启动子总是在被转录基因的上游方向。
答案;错。
启动子并不总是在被转录基因的上游方向,也有在被转录基因的下游方向的,只是这些在被转录基因的下游方向的启动子,一般都不会起作用。
三、(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RNA只能以DNA为模板合成。
答案;错。
病毒的RNA可以不经过逆转录为DNA,直接以RNA为模板合成,因此RNA不是只能以DNA为模板合成的。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1. 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的基因。
2. 假基因:DNA序列与有功能的基因相似,但不能表达有功能的基因产物。
3. 沉默突变:突变的密码子编码同样的氨基酸,不会引起产物的组成和结构上的改变。
4. 无义突变:使某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肽链合成中断。
5. 移码突变:又称移框突变,在基因的编码区缺失或插入一个或多个核苷酸,且缺失或插入的核苷酸不是3的倍数,造成了阅读框架的改变。
6. 转座子:发生转座的DNA片段。
7. 流产合成:若δ因子未能脱离核心酶,则新合成的RNA小片段会脱离复合物而重新启动转录。
这种现象称无效合成或流产合成。
8. 启动子:是连接在基因5’端上游的DNA序列,是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9. 操纵子:由操纵基因以及紧接着的若干结构基因共同组成的一个超基因的功能单位。
其中结构基因的转录由操纵基因所控制。
10. 调控基因:通过翻译和转录产生调节蛋白,该蛋白与操纵基因相互作用,控制下游基因转录。
11. 操纵基因:指能被调控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位于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之间,常与启动子临近或部分重叠。
12. 阻遏蛋白:在没有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是表达的,加入调节蛋白后基因表达被关闭,为负调控,其调节蛋白称为阻遏蛋白。
13. 衰减子:当mRNA开始合成后,除非培养基中完全不含色氨酸,否则转录总是提前终止,产生仅有约140nt的RNA分子。
这个区域称为衰减子或弱化子。
14. 分解物阻遏:在培养基中同时加入葡萄糖时,细菌则优先利用葡萄糖。
只有当葡萄糖耗尽时,乳糖才能诱导基因的表达。
15. 绝缘子:真核生物基因组得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
16.启动子P: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结合的特定部位。
17.结构基因:编码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因。
18.操纵基因0:能被调控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一段DNA序列。
19.调节基因:编码合成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调节蛋白)的特异DNA序列。
分子生物学部分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1.反式因子(Trans-acting factors):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因子, 它们与特异的靶基因的顺式元件结合起作用。
编码反式作用因子的基因与被反式作用因子调控的靶序列(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上。
反式作用因子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结构域:DNA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活化结构域,它们是其发挥转录调控功能的必需结构。
反式作用因子可被诱导合成, 其活性也受多种因素的调节。
2.外显子(exon或extron):基因的转译部分。
DNA序列中将被转录为mRNA、tRNA、rRNA的那些序列.3.染色质 (chromatin):染色质是一种纤维状结构,它是由最基本的单位――核小体(nucleosome)成串排列而成的,使得DNA、蛋白质、RNA组成为一种致密的结构形式。
染色体(chromosome)与染色质 (chromatin)是同一种物质,化学构成是核蛋白,对碱性染料的反应是深染。
它们是细胞处于不同时期的形态的结构变化与差异的表现。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大部分到间期时松开分散在核内,称为常染色质(euchromatin),松散的染色质中的基因可以转录。
染色体中的某些区段到分裂期后不像其他部分解旋松开,仍保持紧凑折叠的结构,在间期核中可以看到其浓集的斑块,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常染色质在间期呈高度分散状态(正在进行复制转录等),染色较浅,光镜下难以分辨。
中期时发生螺旋化收缩变短。
是产生Mendel比率和各类遗传现象的主要物质基础。
异染色质在间期呈螺旋状态,染色较深。
染色质上缺乏Mendel基因,但并非对遗传没有任何影响。
又分为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
4.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同一个DNA序列可以参与编码两个以上的RNA或多肽链。
5.跳跃基因(jumping gene):可以在染色体上移动位置的基因。
6.开放读框(open reading frame):操纵元中被调控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可称为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 SG)。
分子生物学第4章重点及试题

一、名词解释: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在依赖于DNA的RNA聚和酶催化下,以4中NTP(ATP、CTP、GTP和UTP)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单位 (transcription unit):从启动子到终止子的序列 (转录起始点)。
模板链(template strand):又称反义链, 指与转录物互补的DNA链(极性方向3’→5’)。
编码链:又称有义链, 指不作模板的DNA单链(极性方向5’→3’)。
hnRNA:核内不均一RNA,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核中的不稳定,大小不均一的一组高分子RNA的总称。
转录的极性:转录的效率与转录单位的位置有关。
转录起始:RNA聚合酶与DNA转录启动子结合形成有功能的转录起始复合物的过程。
启动子(Promoters):指DNA分子上被RNA聚合酶、转录调节因子等识别并结合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区域。
核心启动子:RNA聚合酶能够直接识别并结合的启动子。
RNA聚合酶:是催化以DNA为模板(template)、三磷酸核糖核苷为底物、通过磷酸二酯键而聚合的合成RNA的酶。
C端结构域(CTD):RNApolⅡ的大亚基中有 C 末端结构域。
CTD中含一保守氨基酸序列的多个重复Tyr-Ser p-Pro-Thr p-Ser p-Pro-Ser p C端重复七肽。
沉默子(silencer):沉默子能够同反式因子结合从而阻断增强子及反式激活因子作用并最终抑制该基因的转录活性的真核基因中的一种特殊的序列。
增强子(enhancer):是一类正调控元件,能够从转录起始位点的上游或下游数千个碱基处来激活转录。
绝缘子(insulater):阻断增强子或沉默子的DNA序列。
上游:转录起点上游的序列,是调控区,与转录的方向相反。
下游:转录起点下游的区域,是编码区,与转录的方向一致。
转录起点:+1位点,RNA聚合酶的转录起始位点,起始NTP多为ATP或GTP。
转录泡:在转录时RNA聚合酶Ⅱ(RNAPⅡ)与DNA模板结合,会形成一个泡状结构,成为转录泡。
分子生物学问答题

1.什么是转座 ?转座因子在一个DNA分子内部或者两个DNA之间不同位置间的移动。
2.病毒基因组有哪些特点 ?答: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不同病毒基因组可以是不同结构的核酸;除逆转录病毒外,为单倍体基因组;病毒基因组有的是连续的,有的分节段;有的基因有内含子;病毒基因组大部分为编码序列;功能相关基因转录为多顺反子 mRNAt基因重叠现象。
3.原核生物基因组有哪些特点?答:基因组由一条环状双链DNA fi 成;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大多数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结构基因无重叠现象;无内含子,转录后不需要剪接;基因组中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重复基因少,结构基因一般为单拷贝;有编码同工酶的等基因;基因组中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非编码区主要是调控序列。
4.真核生物基因组有哪些特点?答:每一种真核生物都有一定的染色体数目;远大于原核基因组,结构复杂,基因数庞大;真核生物基因转录为单顺反子;有大量重复序列;真核基因为断裂基因;非编码序列多于编码序列;功能相关基因构成各种基因家族。
5.基因重叠有什么意义?答:利用有限的核酸储存更多的遗传信息,提高自身在进化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6.质粒有哪些特性?答:在宿主细胞内可自主复制;细胞分裂时恒定地传给子代;所携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特定的遗传性状;质粒可以转移。
7.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答:基因中能影响基因表达,但不编码 RNA 和蛋白质的DNA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负调控元件等。
8.简述原核基因表达的特点。
答:⑴只有一种RNA聚合酶。
⑵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以操纵子为基本单位。
(3) 转录和翻译是偶联进行的。
(4)mR NA翻译起始部位有特殊的碱基序列-SD序列。
(5)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即对RNA合成的调控。
9.简述c因子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意义。
答:(1)6因子含有识别启动区的结构域调控 RNA聚合酶与.DNA吉合,确保RNA聚合酶与特异启动区而不是其他位点的稳定结合(2)6因子使得RNA聚合酶选择一套特定启动区起始转录。
1.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并举例。

1.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并举例。
答: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对基因表达有调节活性的DNA序列,它作为一种原位顺序,其活性只影响与其自身处在同一个DNA分子上的基因;同时,这种DNA序列通常不编码蛋白质,多位于基因旁侧或内含子中。
简单的说,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如转录启动子和增强子)。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其基因产物将从合成的场所扩散到其发挥作用的其他场所,游离的基因产物扩散至目标场所的过程为反式作用。
调控转录的各种蛋白因子总称反式作用因子。
其编码基因与其识别或结合的靶核苷酸序列不在同一个DNA分子上。
如RNA聚合酶。
2.简述tRNA三级结构特点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答:tRNA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折叠扭曲形成倒L形。
此结构反映了tRNA的生物学功能,因为tRNA上所运载的氨基酸必须靠近位于核糖体大亚基上的多肽合成位点,而tRNA的反密tRNA的Array 3答:①N端4答:α螺旋构成,当25答:内含子及3′6.1,57.什么是叫答:C值C低等生物C8.请列出51转运RNA hnRNA 成熟mRNA的前体 5小核RNA snRNA 参与hnRNA的剪接 6小胞浆RNA scRNA/7SL-RNA 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7反义RNA anRNA/micRNA 对基因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8核酶 Ribozyme RNA 有酶活性的RNA二、问答题1.什么叫PCR?试比较PCR与DNA复制的不同点。
答案:略2.请画出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示意图,简述其表达调控中的转录弱化作用。
3.请画出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的结构示意图,阐述其正调控和负调控机制。
在乳糖操纵子调控模型中,负控诱导调节模式是主要的。
具体来说,在没有诱导物,如乳糖、IPTG、ONPG等存在时,LacI基因转录产物为阻遏物单体,再结合成四聚体,它们能与O区DNA相结合,从而阻遏基因转录,当有诱导物存在时,可使阻遏物变成不能与O区相结合的非活性形式,从而RNA聚合酶可与Lac启动区相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现代分子生物学简答期末考试重点

1.核小体结构?2.核糖体活性位点?3.DNA二级结构?4.维持DNA双螺旋稳定性因素?5.原核生物中的DNA聚合酶(大肠杆菌)6.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Ⅱ的启动子结构特点?7.转座发生的机制、类型、遗传学效应8.证明遗传物质是核酸的实验依据是什么?9.设计实验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10有何机制确保DNA复制的忠实性?11.原核生物(以大肠杆菌为例)DNA复制起始的步骤?12.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的过程?13.大肠杆菌有两种类型的终止子(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机制)14.比较原核真核转录的差异?15.真核生物转录后加工?16.原核生物翻译起始过程?17.真核生物翻译后加工18.细菌与真核生物RNA翻译的机理的异同19.延伸因子的种类及作用机制?20.蛋白质合成的延伸步骤有21.蛋白质后加工22.简述真核生物核基因mRNA剪接的机制?23.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控制点有哪些?24.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分为几个层次25.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层次与方式26.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调控上有以下几点不同27.什么是原核生物的正调控和负调控28.正调控和负调控的主要不同29.大肠杆菌链前导链和滞后链的协同合成30.启动子的作用是什么,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征31.TBP在三种真核RNA聚合酶的转录起始中的机制32.为什么说RNA编辑是中心法则的例外33.为什么说σ 因子的更替可对转录进行调控?34.Trapoxin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抑制剂。
你认为该抑制剂对转录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35.可变剪接调控机制?36.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的相互作用存在于基因表达的各个水平上。
请分别举例说明:⑴DNA复制起始⑵转录起始和⑶翻译起始过程中二者的相互作用。
37.真核生物反式作用因子的功能域及其与DNA结合基序有哪些?38.真核生物的顺式作用因子和反式作用因子如何相互作用来调控基因的转录39.弱化子的作用机理?40.以色氨酸操纵子为例,论述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阻抑作用和弱化作用的机制(见上题)41.以大肠杆菌为例,说明色氨酸操纵子的特点和机制及乳糖操纵子的机制42.葡萄糖代谢是如何调控乳糖操纵子表达的?43.DNA的复制过程1.核小体的结构?①由核心颗粒和连接区构成;②核心颗粒包括由8个组蛋白分子(H2A,H2B,H3,H4各两个)构成的组蛋白核心和包绕在核心表面的DNA分子;③包绕在组蛋白核心表面的DNA长140bp,环绕1 ¾圈;④连接区由DNA分子和H1组蛋白分子构成,长度不定;2.核糖体活性位点?①mRNA结合位点:结合mRNA和IF因子②P位点:结合fMet-tRNA和肽基-tRNA③A位点:结合氨酰基-tRNA④E位点:结合脱酰tRNA⑤肽酰基转移酶:将肽链转移到氨基酰-tRNA上⑥EF-Tu结合位点:氨基酰-tRNA的进入⑦EF-G结合位点:移位3.DNA的二级结构?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反向平行右手双螺旋结构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举反式作用因子的类型
反式作用因子是指对DNA拓扑结构产生反作用力的分子或化合物。
这些因子通过改变DNA的拓扑构型,例如超螺旋紧绷或者解缠,从而影响DNA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反式作用因子的类型。
1. 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s)
DNA拓扑异构酶是一类酶,可以切割DNA链的一个或两个链,改变DNA的拓扑构型,并重新连接链。
它们分为两类,即Type I和Type II。
Type I DNA拓扑异构酶可以切断一条DNA链,改变DNA的超螺旋结构;而Type II DNA拓扑异构酶则可以切断两条DNA链,在DNA上形成过渡态结构,并在拓扑异构态中连接或断开DNA链。
2. DNA环酶 (DNA Gyrase)
DNA环酶是一种Type II DNA拓扑异构酶,主要存在于负细菌中。
它能够通过切割、旋转和重新连接DNA链来调节DNA的超螺旋结构。
DNA环酶在DNA复制、转录和重组等过程中非常重要。
3. DNA解旋酶 (DNA Helicase)
DNA解旋酶是一个能够解开DNA双螺旋结构的酶,从而形成两条单链DNA。
它们通过耗能的方式将ATP转化为机械能,用于拆分DNA双螺旋。
DNA解旋酶在DNA复制、转录和重组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单链结合蛋白 (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
单链结合蛋白能够结合DNA的单链部分,防止DNA链的再结合,在DNA复制和DNA修复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
它们可以协助DNA解旋酶进行解旋,同时保护了DNA单链,防止其被降解。
5. DNA结构相关蛋白 (DNA Structure-Specific Binding Proteins)
DNA结构相关蛋白是一类结合和调控DNA结构的蛋白质。
它们通过与DNA特定序列或结构相互作用,改变DNA的拓扑构型。
例如,拓扑异构酶可以与DNA环结合,形成复合物,从而切断或重连DNA链。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反式作用因子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反式作用因子,例如染色质重新构造蛋白、非编码RNA、ATP酶等。
这些反式作用因
子对DNA的拓扑结构和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反式作用因子是一类可以改变DNA拓扑结构的分子或化合物,包括了DNA拓扑异构酶、DNA环酶、DNA解旋酶、单链结合蛋白和DNA结
构相关蛋白等。
它们通过改变DNA的拓扑构型,调节DNA的超螺旋结构,并参与DNA复制、转录和重组等生物学过程。
了解反式作用因子的类型和作用机制,对于深入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