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六章认识大洲 单元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在地理学科中,大洲和大洋是一个重要的观点。

了解大洲和大洋的观点对于学生理解地球的地理结构和地球科学知识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洲和大洋的观点,稳固和拓展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

二、设计目标1. 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3. 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工具进行大洲和大洋的识别和定位。

三、作业设计内容1. 理论知识梳理: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以及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2. 地图练习:让学生通过查阅地图,标注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并写出它们的名称。

学生可以应用地理工具或在线地图进行练习。

3. 案例分析: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大洲和大洋对地球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干系。

4. 创意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关于大洲和大洋的海报或小册子,展示他们对大洲和大洋的理解和认识,可以包括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特点、重要性等内容。

四、作业要求1. 作业形式:书面作业和创意作业相结合;2. 作业提交时间:规定截止日期;3. 作业评分标准:理论知识掌握、地图标注准确性、案例分析深度、创意作业质量等。

五、作业评判1. 书面作业的评判:主要评估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包括定义、特点、分类、名称和位置等方面;2. 地图练习的评判:主要评估学生对大洲和大洋在地图上的标注准确性和熟练水平;3. 案例分析的评判:主要评估学生对大洲和大洋之间互相干系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深度;4. 创意作业的评判:主要评估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包括作品的创意性、内容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等方面。

六、作业反馈1. 及时反馈学生书面作业的评分和评判意见;2. 给予学生地图练习的正确答案和错误指正;3. 对学生的案例分析和创意作业进行评判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地理《认识大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地理《认识大洲》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认识大洲》主题单元教学设计适用年七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7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认识大洲》是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内容,共包括三节,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二节非洲,第三节美洲。

这一单元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第一节亚洲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本章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生掌握认识大洲的方法,难点是学会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归纳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相互关系。

专题的划分是根据教材内容,每一节为一个专题,其中第一个专题是基础,为学习第二三专题打下基础,专题四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之间是平行关系,每一个专题的内容都很重要。

学习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内容、地图、搜集的资料等相互合作讨论研究来学习。

预期的学习成果是学生能够依据地图等其他资料简述各个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能归纳各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

2.运用地形图,归纳非洲的地形特征和海陆轮廓特征,了解非洲极具特色的地形区。

3.运用地图,归纳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并比较南、北美洲的地形和气候差异,学会运用比较法了解地理事物的异同。

4.运用地图,分析地形对美洲气候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学会描述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初步掌握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并形成相关技能。

6.观察大洲的地形特征,学会绘制其地形简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掌握描述其他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特征的方法,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出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特征。

2.运用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候类型等分布图,归纳非洲的气候特征。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第六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地理单元整体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学科第六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地理单元整体设计
赋值方法
优 ,好,良好
五、单元作业设计
本单元一共两节课,为了巩固学习内容,第一节练习册第二三页的选择题。第二节练习册第八页的题。
六、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
这是新学期第一节课,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解决新课的问题之前运用图片欣赏,观看地图等形式对上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复习地球方面的知识,提高了课堂效率。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不强,通过运用讨论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等方法,引导教会学生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再通过填写各洲的地理位置的表格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后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
(4)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高四周低的地势必然会影响河流的走向,这里的河流应该是怎样流的?
活动/任务2
活动/任务3
······
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教师或同伴对学生的评价,指向学习目标)
需要评价的活动
方案1:针对任务/活动描述
活动A名称
活动B名称
开放性学习环境
多媒体授课、合作学习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
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七、单元教学结构图
雄踞东方的大洲
位置和范围
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生活的
大洲-亚洲地势起伏大
自然环境长河众多
复杂的气候
活动C名称
······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设计初稿第一节自然环境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二、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世界第一大洲(一)面积最大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面积最小的是。

(二)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读书P2图6.1亚洲主要位于半球(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2、纬度位置:方法是先读最南最北的纬度,看有那些特殊的纬线穿过,然后概括出纬度位置特点,通常表述为位于XX带(五带)。

读书P3图6.4,亚洲自北往南被、、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带、带、带,大部分属于带。

3、海陆位置:方法是了解区域所处的大陆或洲、地区,按方位认识周围的大洲和海洋。

读上图和《地理图册》“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

(2)大洲:亚洲西北连D 欧洲,西南是E 非洲,东北是F 北美洲,南望G 南极洲(3)洲界:亚欧是H 乌拉尔山脉,I 乌拉尔河,J 里海,K 大高加索山脉,L 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是M 苏伊士运河亚洲和北美洲是N 白令海峡(4)海洋:亚洲北临A 北冰洋,南临B 印度洋,东临C 太平洋读上图和书P4“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高原:(1)伊朗高原,(3)青藏高原,(4)蒙古高原山脉:(7)_喜马拉雅___山脉平原:(11)_西西伯利亚____平原,(12)_印度河__平原,(14)_华北__平原小结:亚洲地形特点是地表起伏大_,地势_中间高__、_四周低__。

(二)河流●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的位置及流向。

学习主题三:复杂的气候1、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有多少种气候类型,分布广的是哪些气候,然后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最后是分析主要气候的特点。

XJ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地理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六章 认识大洲(全章教案 含教学反思)

XJ湘教版  初一七年级地理 下册第二学期(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第六章  认识大洲(全章教案 含教学反思)

第六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掌握亚洲的位置特点;教学难点:掌握亚洲的地形特点;教学过程: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活动一(1)(2)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活动二(1)(2)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

(展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最大。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最大。

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

(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引导:由于亚洲面积广大,国家众多,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们根据地理方位的不同,又结合人文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把亚洲分成几个分区,共有几个分区?中国位于哪个分区?再观察,同在东亚分区的还有哪些国家?(展示亚洲地理分区图)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
本次作业设计方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中的大洲和大洋的观点和特点。

通过这个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地球表面的构造和地理特征,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目标
1. 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和区别;
2. 掌握世界上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和特点;
3. 能够描述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和重要性。

三、作业内容
1. 阅读关于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区别、位置、特点等;
2. 完成一份地图作业,标出世界上各大洲和大洋的位置;
3. 撰写一篇小论文,描述大洲和大洋的地理特征和重要性。

四、作业要求
1. 地图作业需准确标出世界上七大洲和五大洋的位置,标注清晰;
2. 小论文需包括对大洲和大洋的定义、区别、地理特征和重要性的描述,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3. 作业提交时间为两周后,逾期不接受作业。

五、评分标准
1. 地图作业准确标注世界上七大洲和五大洋的位置,每个标注错误扣分;
2. 小论文内容完备,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扣分项包括逻辑不清晰、语法错误等;
3. 作业整体完成情况综合评定,满分100分。

六、参考资料
1. 《地理学教程》
2. 《大洲和大洋知识手册》
七、总结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学中的大洲和大洋的观点和特点,提高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提高自己的地理学水平,为未来的进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大洲和大洋》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认识它们的重要性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和热爱地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大洲的观点及分布情况。

2. 大洋的观点及分布情况。

3. 大洲和大洋的重要性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大洲和大洋的观点及分布情况。

2. 难点:大洲和大洋的重要性和特点。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自主探究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

2. 合作进修: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进修、交流。

3. 情景模拟:通过教室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洲和大洋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出大洲和大洋的观点,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 进修: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重要性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图片等资料,加深他们的理解。

3. 拓展: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增进他们的合作进修。

4.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加深对大洲和大洋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关于大洲和大洋的小册子或海报,展示他们对这两者的理解和认识。

2. 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份关于大洲和大洋的主题展板,展示在学校的地理角落,让更多同砚了解这些知识。

3. 扩展作业: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大洲或大洋,进行深入钻研,撰写一份钻研报告,分享给全班同砚。

七、评判方式1. 个人作业评判: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图文的美观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2. 小组作业评判:评分标准包括展板的设计创意、信息的全面性和团队合作的效果。

3. 扩展作业评判:评分标准包括钻研报告的深度和广度、阐述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流畅性。

八、教学资源准备1. 世界地图、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等多媒体资料。

人教版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复习学案设计(不含解析)

人教版 初中地理 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复习学案设计(不含解析)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学案基础知识梳理一、位置和范围1. 亚洲地理位置:( 1 )半球位置:绝大部分位于 _______ 和 _______ 。

( 2 )海陆位置:占据了 _________ 的大部,北临 _______ ,东临 _______ ,南临 _______ 。

( 3 )经纬度位置:纬度位置约在北纬 81 °~南纬 11 °,跨纬度度。

地跨_____ 、 _______ 和北寒带;经度位置约在东经 26 °~西经 170 °。

2. 世界第一大洲:亚洲面积约为 ______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_____ 最广, _____ 距离最长的大洲。

3. 亚洲地理分区:二、自然环境1. 地形、河流:( 1 )亚洲地形特点①地形复杂多样,以和为主。

②地势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 __ _ _ ___ , _______ 。

中部以 _________ 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

亚洲大陆沿北纬 30 °纬线自西向东,地势呈现出“______ ”的变化。

( 2 )河流特点:多发源于中部、,呈 _______ 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

例如,鄂毕河、叶尼塞河等注入 ____ 洋,黄河、长江、湄公河等注入 _____ 洋, _____ 、 _______ 等注入印度洋。

( 3 )亚洲之最。

世界最高的高原 _________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_____________ 世界最高峰___________世界最大半岛 __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群岛 _________ 世界最大的湖泊 _____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_________ 世界陆地最低点( -415 米) _____亚洲最大的平原 _______________2. 亚洲气候( 1 )气候特点:复杂多样、 ___________ 分布广、 _________ 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单元作业设计
【课程标准】
一、认识大洲
1.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单元作业设计】
一、课前实践作业
1.绘制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轮廓图
绘图步骤:
第一步:在空白处绘制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轮廓图。

(以亚洲为例)
在图上填写完整大洲、大洋的名称。

归纳出来亚洲的东南西北分别是哪个大洋、大洲,分析这是描述大洲的什么位置。

第二步:画出重要纬线(先画再标注)
用红笔画出北回归线、北极圈、赤道,详细写出亚洲所处的温度带;用蓝色笔画出纬线30°N、60°N,写出亚洲所处的纬度范围;分析这是描述大洲的什么位置。

第三步:画出重要经线(先画再标注)
用黑笔画出20°W,160°E,写出亚洲所处东西半球中的哪一个;找出赤道,写出亚洲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哪一个。

分析这是描述大洲的什么位置。

第四步:标注重要地理事物(主要山脉、地形区和河流);
第五步:标注海洋: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太平洋、北冰洋、地中海、黑海、大西洋第六步:准确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小贴士:学习大洲,需要从认识大州的地理位置开始,包括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它们都是形成大洲自然环境的基础。


拓展研究:根据已经学到亚洲的位置,利用总结出的大洲位置的方法和步骤,解决欧洲、非
洲、南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2.气候篇:在绘制的各大洲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填充各大洲的气候类型,并描述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的气候特征。

3.地形篇:在绘制的地图上,填充上重要的地形区名称,归纳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4.河流篇:在绘制的各大洲地图上,填充重要的河流,描述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的河流特征。

二、课后巩固作业
1.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并举例
(1)结合各大洲的地形图,能判断各大洲的河流流向(以亚、非、北、南美洲为例)(2)结合各大洲的地形图,判断各大洲的河流流速:(以莱茵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为例)
2.分析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下图是欧洲西部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图,据图回答。

(1)根据欧洲西部和北美洲所处的经纬度,可推知两地区大部分所处的温度带是。

(2)温带海洋性气候在欧洲西部面积广大,而在北美洲西部却十分狭小,这与两地的地形有什么关系?
(3)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畜牧业比较发达。

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种植业比较发达,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地形、气候、河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空间联系和因果关系。

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如: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等。

根据自己所学、提供的地图及生活中所见所闻,列举2-3个实例,简述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1)结合非洲气候图,分析尼罗河定期泛滥的原因。

(2)结合非洲年降水量图、气候图、地形图,请从地形和气候分析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最丰富的河流的原因。

(3)刚果河河口年平均流量比尼罗河河口年平均流量大得多。

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其主要原因。

(4)莱茵河是欧洲西部著名的国际性河流,内河航运发达,结合欧洲地形图和气候图,分析该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5)亚马孙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结合南美洲地形图和气候图,试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原因?亚马孙河适宜航运吗?航运价值大吗?请分析原因?
三、课后实践制作作业
1.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分析地形、气候与水系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2. 研读完课本之后,想必你对本单元学习内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请以思维导图的形式,
把本单元的学习结构构建出来,呈现给大家。

要求:主体内容完整,能体现出内容的关系(认知顺序、思维逻辑、生活联系),逻辑清晰。

3.好书推荐1:阅读【非洲三万里】:尝试从文中找出非洲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征。

一张价值2万美金的单程车票,一场直面饥民、
皇帝、僧侣、狮子和荒野的迷之旅行。

然而列车行
经之地,却有很多是非洲最底层民众聚居的贫民窟,
一道车窗劈开了奢华与贫穷,餐车内的社会名流举起
银杯开怀畅饮时,车窗外围满了无衣无食的孩子们。

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了毕淑敏的关注,在这次旅行中,
她不但记录了非洲各地人情风物、旅游见闻,还对车
内车外两个世界做了细致的观察和沟通:时而走进非
洲中产阶级家庭与女主人共进晚餐,时而走进全球最
大的贫民窟索维托实地考察,她以自己的眼睛为准则,
写出了一个最独特的非洲。

这是毕淑敏乘坐“非洲之傲”游遍非洲大地后,于2015
年闭关创作的旅行札记。

“非洲之傲”是以非洲行为主题的旅行用蒸汽机车,单张车票标价在1万到9万美元之间,以奢华闻名于世,有“流动的五星级酒店”“铁轨上的游轮”之称,主要服务于来自全世界的财阀豪门后代、商业精英、政界领袖。

然而列车行经之地,却有很多是非洲底层民众聚居的贫民窟,一道车窗劈开了奢华与贫穷,餐车内的社会名流举起银杯开怀畅饮时,车窗外围满了无衣无食的孩子们。

这种强烈的对比引起了毕淑敏的关注,这也是一本温厚之书。

好书推荐2:阅读【小飞机,欧洲行】:领略欧洲的文化风情。

一架小飞机,一行17人,一个由作家、诗人、建筑学
家、教育家、企业家组成的特别队伍一路西行,和你分
享一场脚步轻缓的旅行。

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掌握自己
脚步这件事,更让人惬意。

这一路没有那些你熟知的喧
闹景点,有的只是一些能让你在忙碌的奋斗中变得脚步
轻缓、内心温暖的地方,既有文化底蕴很深的场所,比
如瑞士歌德大殿、法国国宝女作家科莱特故居、英国查
尔斯王子庄园、戴尔比贵族私家花园、利摩日瓷器博物
馆、新罗马俱乐部……也有最烟火日常的法国乡间农场
和威尔士路边的披萨店。

生活是一把刻刀,没有什么
百战不殆的方法可以对抗,不过,如果你能披覆自信的铠甲,流淌充沛的热血,起码遍体鳞伤之后,尚可慢慢复原,以期重新强壮。

请化繁为简,热爱你本真的样子,友好而仔细地欣赏路边的每朵小花,珍惜每个游戏般的、极小的瞬间……那么生活就不能把你怎样。

愿你身心轻安,在苍茫的岁月里坚韧而有趣地活着。

好书推荐3:阅读【巴尔干的铜钥匙】:追溯了巴尔干土地上饱经沧桑的历史
有 " 欧洲火药桶 " 之称的巴尔干半岛,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独
特,人口成份复杂,信仰多样,素来是欧洲大国刀兵相接之地,
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帝国统治,不断上演 " 权力的
游戏 "。

身处夹缝和边缘的巴尔干似乎不曾受到神的眷顾,但即便如此,
这片土地上每一处微小的褶皱里也依然保持着古老与尊严,宁静
与厚重,隐忍与伟大,诉说着人世间亘古未变的孤独与激情。

好书推荐4:阅读【美洲小宇宙】:更进一步了解美洲地理环境,动物植被,历史与人文。

一本书带你深度探访中南美洲腹地,身未动,心已远。

沿着
旧地图,走不到新大陆,毕淑敏带你走出自助旅行新路线: “世
界最美岛屿”加拉帕戈斯群岛,“热带雾林王冠上的宝石”哥斯
达黎加蒙特维德雾林,古印第安人的太阳、月亮金字塔与亡
灵大道,全球银饰之都塔斯科,切•格瓦拉故居……太多秘密,
等你探索,太多奇迹,等你发现。

【课后巩固作业答案】
2.(1)北温带
(2)欧洲:欧洲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南北为山地,有利于大西洋的水汽深入内陆。

北美洲:北美洲西部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内陆地区
(3)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凉,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不利于谷类作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